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康复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4-03-24T13:33:59.343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作者:纪春[导读] 急性心肌梗塞在抢救期间,医护人员都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随病情的缓解,患者有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但护理工作却不能由此而松懈。
纪春弋阳县人民医院江西上饶334400【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危急重症之一,在病人已经安全地度过了急性期后,恢复期的护理对于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有直接的关系。
笔者通过对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恢复期的心理、疼痛、饮食、排便护理以及做好健康指导,对缓解或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提高治愈率,防治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护理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nvalescence nursing experienceJI ChunYi y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ang xi YiYang 334400【Abstract】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one of the medical emergency and severe cases,the patient has been safely after acute stage,recovery of nursing care for the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have a direct relationship,outcome and prognosis. The author based on 3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nvalescence of psychological,and pain nursing care,diet,defecation and effective health guidance,to alleviate or reduce the onset of angina pectoris,improve the cure rate,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covery; nursing【中图分类号】R512 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 8999(2013)12 0315 011临床资料我科2008年1月~2012年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2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3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1-0097-01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多无明显诱因,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生,部分病人可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用力排便、寒冷刺激等诱发。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时间多在发病后的短时间内。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
因此,观察病情,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1 临床表现一般最先出现的症状是疼痛,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其程度较平素所发生的心绞痛明显加重,持续时间较长,多在半小时以上,可达数小时或数天。
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
病人常烦躁不安、大汗、恐惧或有濒死感。
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恶心、呕吐、肠胀气和上腹部胀痛,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疼痛发生后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发热、心动过速。
体温一般在38℃左右,持续1周左右,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
疼痛时常伴有血压下降,部分病人在疼痛缓解后收缩压仍低于80 mmhg,同时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少、神志迟钝,甚至昏厥。
昏厥者则为休克表现。
2 护理措施2.1 卧位护理:发病后1~7天应卧床休息。
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谢绝探访人员,减少床上活动。
病员的日常活动等由医护人员协助进行。
7~15天可在床边活动。
15~35天如病情稳定,可离病室活动及散步。
对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应适当延长。
根据病情和对活动的反应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在活动过程中应监测其心率,血压、呼吸询间其感受,观察其反应。
若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心律失常等应停止活动。
对于病情稳定者目前主张早期活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早期康复。
2.2 饮食护理:疼痛剧烈时禁食。
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供血区域的心肌产生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性损害,心肌组织代谢和血液营养成分及氧的供需不平衡,形成不可逆坏死。
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需进行特别护理。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5例,其中男性122例,女73例,年龄在66~76岁。
其中前壁梗死68例,下壁梗死78例,后下壁梗死11例,侧壁梗死9例,前壁并侧壁梗死7例,前壁并下壁梗死5例,后下壁梗死3例,其他部位梗死5例。
1.2 辅助检查①心电图;②超声心动图;③血液检查。
2护理2.1 一般护理2.1.1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溶栓、扩冠、抗凝及镇静药物治疗,缓慢静脉滴注。
24h更换输液部位,防止静脉炎发生,准备好口服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卡托普利、硝酸异山梨酯等),并且预置一个静脉留置针,以备24h之内抽血用,避免不必要反复穿刺。
2.1.2 建立重症记录单随时记录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用药情况,以及神志。
心律、心音变化。
做好多参数监护,备好抢救物品,除颤器、气管插管盘置于床旁,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时立即抢救。
2.1.3 供给足够量的氧气一般先给3~4L/min,病情平稳后,可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1~2L/min,如有以下情况,应持续给予氧气吸入。
①60岁以上的老年人;②有左心衰或肺水肿者;③有阵发性或持续性心前区疼痛者;④有血压偏低或心律失常者。
2.2 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焦虑程度,耐心做好解释,安慰,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及紧张情绪,使其能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
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运用弹性访客时间,但急性期谢绝过多探视和陪伴,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和劳累,充分保证病人休息。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

里, 不按时服药 , 服药期间还抽烟 、 喝酒 , 甚至拒绝服药。有 的患者不 注意血压监测 , 的患者血压高服药 , 有 血压不 高就停药 , 还有 很多患
察皮肤黏膜有无 出血倾 向及 呕血 、 便血征象 。注 意有无药物 的不 良 反应或过敏反应 。 溶栓可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溶栓治疗后 4 h内 发生率最高。 1 饮食 和大小便的护理 . 8 因卧床休 息 胃肠蠕动减 慢 、消化功能减 退。 心肌梗塞病人第一周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周后 给半流质或软 1
者迷信中药 、 偏方 , 即使效果不 佳也不 注意调整 。 从性提高 。
3 针对药物的不 良反应 , 时调整 治疗方案 - 3 及
一
服药期间密切观察 ,
旦有不 良反应时对症 处理 , 节正常后继续服药治疗 。例如 , 待调 事
2. .5市场销售 的降压帽 、降压手 表等保健 品可代替 降压药物 的作 4
急性 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
孔 艳
( 吉林 省抚 松 县松 江 河镇 医院 , 林 抚 松 吉 急性心肌梗 塞( 叫急性 心肌梗死 ) 居冠心病严重类 型 , 又 , 是指 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临床表 现常有持久
的胸骨后剧 烈疼 痛 , 急性循环功能 障碍 , 心律 失常 , 心力衰竭 , 发热 ,
食 。食 用易消化食物 , 少食多餐 , 忌暴饮暴食 , 应低脂肪 、 胆固醇 、 低
动作 要敏捷 、 、 、 、 轻 稳 快 准来稳 定病人情绪 , 主动关 心病人的起居及 做好 生活护理 , 量满 足患者 的合理要求 。 尽
康复期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康复期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冠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的分支阻塞、血栓的形成可以使人身体的一部分心肌因为失去了血液供血而导致坏死的病症。
以下是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康复期间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一些亲身体会。
标签:康复期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心肌梗死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发病时具有心悸、前胸痛、心绞痛、血压降低、气喘、脉搏微弱等症状,可产生严重后果[1]。
经过介入性治疗或溶栓以后,缺血的心肌可以再度得到灌注,从而能恢复心肌细胞的造血功能,但是恢复以后的心肌细胞很有可能还会出现梗死和缺血以及坏死的现象。
因此,医院的护理人员从接诊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到康复期的护理指导,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而且是不容忽视的。
1临床资料与方法自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接诊心肌梗死MI患者235例,其中女患者为107例,男患者为128例,平均年龄为59岁,且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气喘、心绞痛以及脉搏微弱等失常表现。
经过我院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除了6例因为合并心衰死亡以外,其余的229例治疗效果均满意。
2康复期护理2.1 监测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以后随即开展治疗,同时,护理工作也应该同时展开。
防治和监测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生。
进行持续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呼吸监测、血压,并且要及时观察心功能、血压、心律的变化,为避免猝死和及时做出治疗提供客观资料,同时还要备足抢救药物和除颤器等等。
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护理人员应该具有正确识别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变化的能力而且要训练有素,保证心电图的监测质量,控制心律失常的事情发生。
护理人员应该没隔20-30分钟监测一次患者的脉搏和心率呼吸生命体征,做好详细的记录。
再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同时因为很可能会伴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如:粘膜、皮肤部位有无出血、穿刺部位、瘀斑等有无出血,患者是否有咖啡样、黑便、血性呕吐物等,观察患者有无瞳孔、意识对光反射和瞳孔的异常变化,而且要注意的是患者的分泌物和尿液有无变化等。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1)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1)这篇"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论文是程序自动抓取于互联网上,查看更多请点击:论文频道:lwxz/【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病,其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且凶险,病死率高,因此,在积极抢救和治疗的同时,临床护理十分重要,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护理;出院指导;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又称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部分心肌坏死,绝大数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合并血栓而形成持续性痉挛,使管径发生急性阻塞。
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
按梗塞范围,心肌梗塞可分为透壁性心肌梗塞和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两类。
1 临床资料我科于XX 年1 月~XX 年8 月共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6 例,其中治愈29 例,好转5 例,转院2 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活动护理发病48 h内病情易变,病死率高,且心率、血压也不稳定,应尽早开始行心电和血压监测,必要时还应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一般心电、血压监测时间为3~5 天,有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和休克者则可根据病情监测时间相应延长。
应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出入量、出汗及末梢循环情况,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肌酶,为适时作出治疗措施提供客观依据。
患者应在冠心病监护室里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第1 周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照料。
避免不必要翻动,并限制亲友探望,防止情绪激动。
第2 周,除低血压者,可鼓励患者在床上做深呼吸,伸展四肢等轻微活动或被动运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第3~5 周如病情稳定,可在床上坐起,可逐步离床,在床旁站立和在室内缓步走动,对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应适当延长。
饮食护理第1 周完全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饮食护理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多维生素、少刺激性、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如稀饭、汤面条等,并少食多餐,每餐进食后不宜过于饱胀,避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对下壁AMI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对频繁呕吐者可暂禁食。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保持大便通畅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常 因 绝 对 卧 床 以 及 镇 静 止 痛 药 物 对 肠 胃 的 抑制作用 , 之心 功能差 等原 因 , 加 易发生 便秘 , 而排便用力又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此病属 冠心病 的严重类型 , 近年来发病率
呈 上升 趋 势 , 往 病 情重 , 化 快 , 往 变 病死 率 高 , 须 争 分 夺 秒地 抢救 治疗 。 必
可 突然 发 生 危 及 生 命 的 心 室 纤 颤 和致鼻孔干
燥 不 适 , 是 怕 增 加 经 济 负 担 , 以 应 耐 三 所 心 向 患 者 解 释 吸 氧 的 重 要 性 , 时告 知 患 同 者不要随意调 节 氧流量 , 加 强巡 视 , 并 确 保用氧安全。 持 续 心 电 监 护 : 院后 立 即 给予 持 续 入 心 电监 护 , 为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病 人 在 发 病 因 2 4小 时 内 最 易 并 发 心 律 失 常 , 室 颤 最 以 多 见 , 电监 护 能 直 接 监 测 到 心 率 、 律 心 心 的变 化 , 护 过 程 中 要 密 切 观 察 , 确 识 监 正 别 各 种 心 律 失 常 波 形 , 早 发 现 异 常 变 及 化 , 时 发现 可 能作 为 心室 颤 动先 兆 的 任 及
棒 、 务 态 度 好 的 医 护 人 员 组 成 抢 救 小 服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 MI 是 在 冠 状 动 脉 A ) 粥样硬化的基础上 , 有斑块破裂 、 血 、 伴 出
湿化瓶 1 , 次 两侧 鼻孑 交替使用 。临床上 L
经 常 遇 到 一 些 患 者 对 吸 氧不 配合 , 是 心 一
组, 以熟练 的技术 和高尚的医德赢得病人 的信赖 , 促进病情早 日康 复。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记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一旦诊断心肌梗死,要认真细致观察病情,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做好心理及基础护理,提高心肌梗死治愈率。
现将内科近两年收治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在42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4岁,病情2小时-10小时不等,所有患者中梗死部位前壁心梗5例,下壁心梗15例,后侧壁心梗6例,广泛前壁心梗 19 例,病情恢复37例,存活率82.2%。
患者在48h内病情最为危险,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加强患者48h内的监护,在严密观察心电监护仪时做好记录工作,每4h测体温1次,每次15~30min测脉搏、心率、呼吸各1次,每小时测血压1次,并备好抢救药械。
二、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 24 h 之内易并发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心肌梗死发生后 24h内死亡者 90%是死于致死性心律失常,所以应尽早开始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
应注意观察意识、呼吸、出入量、出汗和末梢循环情况,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肌酶,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2.绝对卧床休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第1 周~2 周内,病情极不稳定,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负责,如大小便、漱口、进食等,应减少不必要的翻动,尽量避免用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
3.吸氧在治疗中给予 2 d~3 d 持续吸氧,流量为每分钟 2~4 L,吸氧对休克或者心功能衰竭的患者特别有益,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有助于减轻疼痛;可以缓解呼吸困难,提高血氧饱和度,减少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提示心肌严 重缺 血或 发生 再梗 塞 的可能 ,应 适 时投 以
镇 痛 药 ,尽 早 解 除疼 痛 ,改 善 心 肌 缺 血 ,减 轻 心 肌 复 担 。
胀 ,切 误 进 食 辛 辣 类 及 易 发 酵 食 物 ,宜 多 食 水 果 和 新 鲜 蔬
注意患者 的神志 、胸痛 、心率 、心律 、呼 吸 、血压 的变化 ,
并 随时 记 录 。伴 随 症 状 缓 解 方 法 以 及 用 药 后 的 反 应 , 因 为
菜及复合 碳 水化 合 物 及不 饱 合脂 肪 酸 ,如 鱼类 、鸡 肉类 。 切忌烟 、酒 、浓 茶等。 35 加强心理 护理 . 急性心肌梗 塞病 人 因心前 区疼 痛 而有濒 死感 ,多数 有
乌 兰 格 日乐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 医研究所 四病 区,内蒙古 0 60 2 00
【 关键词 】 急性心 肌梗塞 ;康复护理 ;体会 【 中图分类号】R 7 . 43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8 1 (0 0 3— 2 3 O 0 7— 5 7 2 1 )1 0 1 一 1
成功 4 4例 ,有 效 率 8 . 0 。 80 %
3 临 床 护 理
3 1 早期康复护理 .
当接到病人后 立 即开辟 一条 静脉 通路 ,以备抢 救 用药 急需 ,滴入不宜 过快 ,应 用升 压药 时注 意保 持升 高血 压药
的 有 效 浓 度 ,调 节 速 度 要 稳 而 准 ,防 止 血 压 忽 高 忽 低 ,必
22 防止体温 发热时间延长或 下降后冉 升高 ,这 时应密切 .
观 察 是 否 有 新 的 坏 死 区 或 出 现 新 的 其 它 感 染 ,如 呼 吸 道 、 泌尿系统感染等 。
着复杂 的心 理变 化 ,性 绪 波 动 较 大 ,表 现 为 固 执 、孤 僻 、 悲观 、恐惧 、绝望 、拒绝 治疗 和 护理 。这种 情 况 ,不 仅能 致病 还会使原发病 恶 化 ,所 以护 理人 员要 与病人 交谈 中敏 锐 、细心的体察 病人 的心 理反 映 ,并 用语 言表 情 、行 为影
护 或 每 半 小 时 描 记 心 电 图 一 次 ,超 过 3小 时 后 改 为 2小 时
保持 病人病情平 稳 ,维 护康 复治 疗 ,康 复后 的病 人还 应适
当参 加合 理 体 育 锻 炼 ,这 也 是 病 人 恢 复 期 康 复 治 疗 的 主 要
措施 之一。它能 有效 扩张 冠脉 ,增 加侧 支循 环 ,改善 心功 能 ,提 高心肌对 缺氧 的耐 受性 ,降低血 脂 ,从 而有 利 于心 肌梗塞 的恢 复。
34 控 制低脂 、低盐饮食 . 心肌梗 塞恢 复 期 的病人 ,饮食 上应 控制 总热 量 ,控 制 饱合脂肪 酸 的摄 入 。如大量 肥 肉 、动物 内脏 、蛋黄 以及 胆 固醇 的摄 入 。对 心衰 者应进 行 低盐 饮食 ,少量 多餐 ,避免
一
本组 5 0例患者 中,男性 4 0例 ,女时掌握溶栓 。 3 2 相关 辅助护理时 ,在用 药治疗期 间 ,严密观 察 口腔 粘 . 膜 、齿龈 有无出血 ,注射 部位 有无 血肿 等 出血倾 向,每 日 检查一 至二次凝 血酶 原时 间 ,超过 正常 的 2 5倍 时报 告 医 .
( 收稿 日期 :2 1.4 1 ) 0 0 0 . 8
控 制 在 1 2升/ ; 总 时 问 吸 氧 约 为 7 1 — 分 — 0天 左 右 , 也 可 视病情适 当延长吸氧 时间。
复较慢 ,临床表现剧烈而持 续 的胸 骨后疼 痛 、胸 闷 、发 热 、
发 绀 、血压下降 、四肢 冰凉 、大 汗淋 漓 等一 系列 症状 。近
年 我科对 5 0例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病 人 开 展 了系 统 的 康 复 护 理 , 收效 满 意 ,现 报 告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对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的病 人 除 正 常 的 治 疗 和 耐 心 细 致 的 护
理过程 ,使病 人早 期 能 得到 及 时救 治 和 无微 不 至 的护 理。
免血压突然升 高 ,又发 脑 出血或 心脏 破裂 。另在 溶栓 前应
常 规 描 记 全 导 联 心 电 图一 次 ,应 用 尿 激 酶 后 ,进 行 心 电 监
响 和 改 变 病 人 固 有 的 认 识 ,进 行 准 确 的 心 理 治 疗 和 护 理 , 使 其 早 日康 复 。
4 小 结
23 本组 5 . 0例病 例 ,经及 时救 治痊 愈 3 2例 ( 4 0 %) 6.0 ; 稳定 1 2例 ( 4 0 % ) 2 .0 ;死亡 6例 (2 0 % ) 1. 0 ;总救 治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 由冠状 动脉 闭塞使 部分心 肌严 重而持 久缺血所发生 的心 肌坏 死。此病 发病 突然 ,病情 凶险 而恢
生 ,随 时 调 整 剂 量 。
3 3 及时给予 氧气 吸入 ,急性心 肌梗塞 病人 ,均应 常规 给 . 氧治疗 ,病 初可使用鼻导 管持续 吸氧 2 —3天 ,流量控 制在 3 _5升/ ;视病情稳 定后 以逐渐改 为间歇吸氧 ,给氧流量 分
护 理 研 究
Nu s n Re e r h rig sac
中 国 民 族 民 , 1 6 7医 药
C ieejunlo tn m dcn n tnp am c hn s o ra fe o eiie ad eh ohr ay h ・2 3 ・ 1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病 人 康 复 护 理 体 会
例为 4 ,其 中老年患 者 2 :1 3例 ;中年 患者 2 4例 ;青年 患 者 3例 ,年 龄最 大 8 ;最小 2 2岁 9岁 ,平均年龄 5 5岁。
2 临 床 观 察
次进餐 过多 ,加 重 心脏 负担 。为保持 大便 通 畅 ,减 少腹
2 1 急性 心 肌 梗 塞 患 者 发 病 早 期 变 化 较 大 , 临床 上 要 密 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