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一高考整理笔记8
历史必修一第八课笔记

第八课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一)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背景: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
2、表现:独立初期的美国是松散的邦联,中央政府软弱无能,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1、背景:⑴政治前提: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
⑵现实原因:独立初期的美国是松散的邦联,中央政府软弱无能,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⑶理论来源: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
2、颁布概况: 1787年,费城的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宪法。
(三)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1)联邦制的确立:(中央与地方关系)1、内容: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⑵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⑶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2、作用:⑴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⑵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共和制的确立:(中央(政府)内部关系)1、内容:⑴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⑵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⑶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⑷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⑸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⑹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2、特点: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1787年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三权分立)、民主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1、性质: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积极意义:反对专制,防止独裁,促进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3、局限性:⑴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民版中学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两次鸦片斗争1、鸦片斗争与中英《南京条约》背景:①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开展,英国领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急需开拓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在正值的对外贸易中,中国居于出超地位。
③为了变更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中国兵弱银荒局面,中国林那么徐领导了禁烟运动,其高潮是虎门销烟。
经过:1840年英军在珠江口进展挑衅,斗争爆发,1841年英军占据香港岛,1842年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斗争完毕。
其主要内容有: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1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斗争标记着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其次次鸦片斗争为进一步翻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其次次鸦片斗争爆发,1858年英法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内容略),1860年英法联军占据北京,火烧圆明园,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内容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斗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人民版中学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1、定都天京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金田起义;1851年在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军占据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国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1856年在西征成功中,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2、《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公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依据凡天下田,天下同耕和无处不匀称的原那么,规定以户为单位,不管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安排土地(实质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依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那么,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的产品安排制度。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复习知识点自己整理的已排好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势(一)、我国迈入早期国家阶段的突出标志是什么?原因是什么?(P4)1、时间:大约五千年前2、标志:金属工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形成3、地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4、迈入早期国家阶段的原因:农耕经济的进步(二)夏朝的建立及政治制度的变化(P5)1、地位:第一个国家政权2、政治制度变化:夏禹的儿子夏启以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保护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产生。
都城阳城。
(三)商朝的建立及政治制度(P5下)1、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商朝。
都亳,后盘庚迁都殷,商朝也称殷朝。
2、商朝的政治特点:①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②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3、商朝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的原因:①生产力低下,限制了人们的认识能力;②统治者借迷信崇拜,加强对劳动人民和奴隶的残酷统治。
二、西周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P6上)(一)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商建国,都镐京,史称西周。
(二)分封制(P6上)1、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成为一方诸侯,叫做诸侯国。
(封建和封建社会是没有联系的)2、西周分封制的根本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3、概况:(1)分封物:“授土”“授民”,即分封者受封土地和人民。
(2)分封者:周王、诸侯(3)分封对象:姬姓贵族(即周姓贵族,是分封主体)、功臣、商朝旧贵族。
(4)主要受封区域:①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成为深入东北最远的姬姓贵族。
②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本人受封于鲁,在姬姓封国中位居最东。
③商朝旧贵族受封于宋地。
4、受封者的权利与义务:①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②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高中历史必修一高考重要知识点归纳第8课

总统
选举产生
任期制(4年) 有实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 政府首脑,总揽行政大权。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
世袭 终身制 虚位,无实权 首相 首相提名 议会
▲ 试结合英美国情分析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 英:原是君主专制国家,有王权受议会 限制的传统;君主立宪制是通过不流血的 “光荣革命”新旧势力妥协的结果。 美:没有封建传统的国家,有反专制、 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传统;受启蒙思想的 影响,通过民族独立战争形式创建;开国元 勋反对君主制。
★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中国明朝内阁制的区别:
英国:(产生方式、拥有权限、性质) ①由议会下院选举组建,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 ②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产生方式、拥有权限、性质) ①阁臣升降由皇帝任命,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 构,是皇帝的内侍机构,起不到限制皇权的作用 。 ②是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
9
四、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⑴美国漫画家纳斯特曾用“驴象之争”在体现美国时 政,那么“驴象之争”是怎么回事呢?
“驴”代表民主党;“象”代表共和党。美国 的政治选举也被称为“驴象之争”。
四、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两党对峙形成:19世纪 50 年代中期 2、发展:1860 年,共和党开始执政。此后, 两党轮流执政。 3、特色: 两党对垒, 交替执政 。 4、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 有利于国家民主制度的实行 。 4、作用:
三、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1789年________当选为美 华盛顿 国第一任总统,不久,第一届国会也选举产生。
2、特点: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整理手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整理手写历史必修一笔记整理(人教版)第一章古代人类的起源和社会初步发展一.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时代1.人类的起源:(1)人类产生于非洲大陆东部;(2)阿尔达PI事件可能是人类起源的关键;(3)人类早期两支发展方向: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
2.旧石器时代:(1)旧石器时代的特点:使用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2)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石器、火器、山洞壁画等。
二.新石器时代的到来与革命1.新石器时代的到来:(1)新石器时代从农业革命开始;(2)早期农业的出现:中东的肺古文化;(3)农业的传播:人口增长,农业向周边地区扩散。
2.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农业的出现标志着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2)农业革命带来了定居生活方式;(3)农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分工的形成。
三.奴隶社会的兴起和奴隶制的建立1.奴隶社会的兴起:(1)奴隶社会出现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战争和贸易的需要;(2)奴隶制的特点:雇佣奴隶劳动,奴隶通过购买自由获得自由身份。
2.古代社会的分级:(1)奴隶主、贵族和奴隶是古代社会的主要分级;(2)贵族阶级的特点:统治阶级,拥有土地和生产资料;(3)奴隶的来源:战胜的部落成员,通过战争、劫掠和债务等途径获取。
四.中国古代文明的萌芽1.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1)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古代文明发源地;(2)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黄河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
2.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1)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是中国最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2)杨shao文化和良渚文化是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的代表。
第二章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一.西周的建立和分封制度1.西周的建立:(1)西周建立的标志:首都迁至镐京,设立了行宫、宗庙等;(2)西周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以王为中心的政权体制。
2.分封制度的出现:(1)分封制度是西周王国的特征之一;(2)分封制度的目的:巩固王室对四方诸侯的控制。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动乱与变革1.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1)西周衰弱的原因:封建制度的变质、周王的失威和外族的威胁;(2)春秋时期各国的出现:列国纷起,实行分封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8

(4)结果: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而失败。 (5)失败原因 ①客观原因: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②主观原因: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 ③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 主义制度的条件。 (6)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_无__产__阶_级___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 ①经济基础:__工_业__革__命____一方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 展,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②阶级基础:欧洲早期工人运动,如法国_里__昂___工人起义、 英国__宪__章____运动和德意志__西__里__西__亚___纺织工人起义。 ③思想基础: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 意志古典哲学等。 (2)诞生 ①标志:___1_8_4_8__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a.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 专政的基本思想。 b.揭露批判了种种社会主义流派,制定了党的策略原则。 c.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党,同时要加强国 际主义团结。 (3)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此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 拒的历史潮流。
2.巴黎公社 (1)历史背景:__普__法____战争,法国失败,面临严重的民族 危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 (2)成立:__18_7_1____年3月28日,巴黎人民选举产生了公社 委员会,建立自己的政权。 (3)革命措施 ①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②废除资产阶级政权机关,代之以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 ③公社成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 ④国家公职人员最高年薪不得超过工人的工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精选21篇)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精选21篇)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精选2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①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
内容之一是赔款4.5亿两白银。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辛亥革命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05年在东京成立。
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必修一每课笔记[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笔记]
![历史必修一每课笔记[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63b9dbe852458fb760b56da.png)
历史必修一每课笔记[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笔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2、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3、世袭制:1)开始:禹死后,其子启即位2)含义: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3)方式:商朝: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4)评价: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4、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地方中央:国王统率官员治理国家。
设相、卿、士地方:封侯、伯(义务:纳贡、征伐)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地方行政制度)1.周朝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分封制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拱卫王室。
巩固国家统治。
2)、内容:周王授土授民,诸侯尽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再分封(很大独立性)。
3)、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4)、西周分封制的特点:①分封对象多样: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②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③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④权利和义务相联系5)、影响:周朝成为强国。
但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长远看不利于中央集权。
6)、结果:西周后期,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秦朝,废除。
原因:①本身的局限性:诸侯在领地内有相对大的独立性,使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②王权衰弱③根源: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破坏3、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继承上的矛盾,保证王权稳定。
巩固国家统治。
2)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4)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既是兄弟,又是君臣5)特点:(1)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小宗具有相对性,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2) .大小宗既是宗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3).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紧密结合6)、作用:加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较好地解决了各级贵族在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高考整理笔记(浙江省专用)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政治: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清政府日益腐败,《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
本质逐渐暴露无遗
③1901—1905 清末新政(编练新军;创办京师大学堂;废
科举;发展实业),1906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2、经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4、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
政府)1894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1905
5、思想: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6、军事: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被称为辛亥革命的预演
二、过程:
1、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 ①组织:文学社、共进会
②力量:湖北新军
③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该国号为中国
民国;清政府土崩瓦解
2、高潮:中国民国成立
(1)概况:①1912.1.1 南京
②国旗为五色旗,是民族意识发展的产物
③立法为公历
④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依据:首先,南京临时政府各部的实权基本掌握在同盟会成员手中;其次,根据政府的措施
⑤措施:移风易俗;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c.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解释:1、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
2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实行责任内阁制
3、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积极意义: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
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局限:①没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人民的权利
②没有明确反帝
③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过程:①1912.2.12清帝退位
②孙中山向参议院辞职,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③1912.3 袁世凯在北京临时政府
④1912.4孙中山正式解除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原因:①袁世凯个人实力
②帝国主义的支持
③清政府时期的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④革命派的妥协,孙中山借袁世凯之力推翻清政府
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三.评价(角度多种,史观多种,这个可以抄书,结合必修一二三··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社会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