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并间质性肺炎16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台州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危险因素研究

台州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危险因素研究

台州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危险因素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台州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与此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IP)也成为了关节炎患者中的一个常见并发症。

了解并研究台州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性别是影响台州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女性患者更容易合并间质性肺炎。

这可能与女性在免疫系统和激素水平上的生理差异有关。

台州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也可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年龄是另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年龄越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炎的风险越高。

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使得患者更容易发生并发症。

疾病活动性和RA病程也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发生有关。

研究发现,疾病活动性高的患者更容易合并间质性肺炎。

这可能是因为疾病活动性高会导致关节炎的炎症反应加重,进而引起肺部炎症的进展。

RA病程越长的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炎的风险也越高。

合并呼吸道感染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风险。

呼吸道感染会引起肺部炎症反应,从而加重疾病的进展。

吸烟会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增加其受损的风险。

家族史也是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风险的一个因素。

研究表明,有家族史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更容易合并间质性肺炎。

这可能与遗传因素和家族聚集现象有关。

台州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疾病活动性、RA病程、合并呼吸道感染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家族史等。

对于台州地区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了解并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004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

1004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

1004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具有自身免疫性病理特征的疾病。

本文对1004例患有RA
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RA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6岁,其中女性占比较高,约为77.8%。

大多数患者于起病后6个月内向医院就诊。

初诊时,RA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运动受限等。

RA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

早期症状可以是轻微的泛发性的肌肉酸痛、发烧、疲倦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可以是疼痛和肿胀。

其中,关节疼痛和运动受限是RA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此外,RA患者还有可能出现皮肤症状、眼部病变、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症状等。

在诊断方面,RA的确诊需要经过临床症状、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材料等多方面加以综合评估。

最常用的是血清学指标,如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CCP)等。

另外,X线检查和MRI也是RA的常规检查。

治疗RA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早期干预是减轻疼痛和肿胀的关键。

治疗RA的方法基本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总之,RA是一种具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尽管R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挑战,但通过综合应用各种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治疗。

晚期类风湿关节炎16例临床分析

晚期类风湿关节炎16例临床分析
临床表现上 。 晚期组 与 非晚期 组 比较 : 病程分别 为 1 . ±7 2 4 0 . 8年 、 .8 .4年( 2 6 ±4 5 P<0 0 ) 女性 所 占比 例 .5 ;
分 别 为 10 ,73 ( 0 % 6 .% P<0 0 ) 关节畸形个数 分别 为 2 5 ±3 0 、 .8 .0 P<0 0 ) 关 节功能 分级 .5 ; .4 . 5 2 1 ±2 5 ( .5 ;
显著差 异 ( P> 0 0 ) 但 血 沉 ( 7 3 .5 , 6 .7±3 .3 0 8 mm/ ) C 反 应 蛋 白 ( 78 h、 3 .3±3 .1 g d ) R 1 5 9 7 9  ̄ / 1、 F( 7 . 3± 1 1 9  ̄ / 1明显 高于正 常。治疗 上, 8 .4 g d) 晚期 组 3 . %患者使 用 中大 量激 素 ( 75 非晚 期 组 为 6 . % P<o 0 ) 53 .5 , 6 . %的晚 期组 患者使 用 1种 以上 慢作 用药物 ( 88 非晚期 组 为 9 . %, 8 o P<o 0 ) 有 显著性 差 异。 结论 : .5 , 晚期
( 包头医 学院 第一 附属医院 风湿免疫 科 , 内蒙古 包头
[ 摘要 ]目的 : 析晚期 类风湿 关 节炎( A) 临床特 点。方 法 : 分 R 的 回顾 性分析 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6年 1 月住 院 的 1 6例晚期 R A患者 的临床 特点 、 炎性指标 及 治 疗情 况 , 4 与 9例 非晚期 组进 行对 比 分析 。结 果 : 在
维普资讯
内蒙 古 医学 杂 志 InrMo gl dJ2 0 n e noi Me 0 7年 第 3 a 9卷第 2期
13 3
晚期 类风 湿 关 节炎 1 例 临床分析 6

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

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

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诊治;综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组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ra的患病率为0.32%-0.36%。

常伴有关节外的其他器官发生病变,其中肺部受累很常见,间质性肺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最常见的肺病变,见于约30%的ra患者,少数出现慢性肺纤维性肺泡炎则预后较差。

[1]早在1948年就有人报道了3例ra患者并肺脏病变的病例中,就有2例表现为间质性肺炎。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引起肺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要对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性疾病(rheumatoid arthritis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的诊治进行综述,以期为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ra及其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1 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发病机制尚完全清楚。

有研究报道结缔组织的肺部病变既有免疫复合物对肺实质和肺血管壁的损伤,又有淋巴因子对肺组织的破坏。

也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与α1-蛋白抑制物及hla基因表达改变有关[2]。

有部分患者对抗风湿类药物如金刚类制剂、细胞毒类制剂等均会产生肺部的病变[3] 。

药物产生肺间质纤维化可能是一种变态反应,各种药物以不同方式引起肺的损害,呈急性、亚急性、慢性经过过程[4],一般经过给予停用相关药物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有时病情出现恶化,甚至死亡。

ra-ild的发生涉及到细胞、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等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是全身多个系统参与的缓慢复杂过程。

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最有效的细胞外基质沉积的促进剂[5],有促进血管外基质的沉积,进一步影响肺纤化;γ-干扰素可以减少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而减少纤维化产生。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5-09-15T09:16:53.0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姚琦赵彦刘挺[导读]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11601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病,病变还可累及皮肤、眼、心脏和肺等多个器官。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116011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病,病变还可累及皮肤、眼、心脏和肺等多个器官。

肺部病变可表现为间质性肺病、类风湿结节、胸膜肥厚等。

其中,间质性肺疾病(ILD)在类风湿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0%,严重影响类风湿患者的预后及生存期。

现就RA合并IL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病;合并;分析一、发病机制 RA-I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损伤、应用抗风湿药物等有关,涉及细胞、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ECM)等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是多因素、多环节参与的复杂过程。

既往研究发现肺泡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肺间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均在其中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

有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纤维化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使肺基底膜破坏,并刺激成纤维细胞使其过度增生,导致炎性反应,形成以肺泡炎为主的病理改变,激发肺纤维组织复制、增殖、合成过多的以胶原为主的ECM成分,导致大量胶原堆积,形成纤维化。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肺泡巨噬细胞等分泌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转移生长因子等。

外国有专家研究发现抗氧化酶在普通型间质性肺炎表达明显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RA-ILD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也有报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肺间质纤维化发病过程中CD4+25+和FoxP3阳性的调节性T细胞在机体识别自身和外来抗原时发挥重要的作用,活化的调节性T细胞高度表达Fas/CD95。

也有专家发现IL-33和MMP-3在RA患者与健康人相比明显升高,当抗-环瓜氨酸肽(CCP)阳性或合并有ILD时升高尤为明显,呈正相关;IL-33和类风湿因子(RF)、MMP3亦呈正相关性。

类风湿关节炎伴随肺间质性病变的诊治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伴随肺间质性病变的诊治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伴随肺间质性病变的诊治进展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关节外尚可累及皮肤、眼、肺、心脏及神经系统等[1]。

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RA肺部受累最常见的表现,早期因无明显临床表现易被忽略,晚期出现肺纤维化则预后差,常因呼吸衰竭或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2]。

研究发现RA-ILD占所有RA患者的大约11%[3]。

RA-ILD的发生是由多种细胞、多种细胞因子、多环节共同参与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及如何早期诊断与治疗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4]。

作者就RA-ILD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一、RA-ILD的发病机制研究RA-IL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年龄、环境和药物、体液免疫等因素有关。

孙文文等[5]研究发现RA-ILD与单纯RA患者在年龄、关节肿痛数目、血管炎及发热阳性率,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IgM以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姚国粱等[6]认为发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血清中抗CCP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以及CRP升高是发生RA-ILD的高危因素。

莫轶等[7]对352例住院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RA-ILD的发生率为5.1%。

单因素分析相关因素为年龄、血免疫球蛋白G 异常及双手X线Ⅲ/Ⅳ级改变。

多因素多元逐步Logistich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为年龄和血免疫球蛋白G 异常。

认为RA-ILD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宋淑菊等[8]认为血IgG异常发生与RA-ILD相关。

因此研究 RA-ILD血清中IgG、IgM、IgA的变化,可为探讨体液免疫在该病发生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提供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IgG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增殖性疾病中都可升高,影响其对RA-ILD诊断的特异性,对IgG分型后的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有望提升。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及KL-6的诊断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及KL-6的诊断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及KL-6的诊断价值陈旭艳;王青青;李婷婷;范薇;张熠;董志高;伊雪【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1(14)5【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及KL-6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照患者是否合并有间质性肺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

比较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相关临床特点[发病年龄、病程、有无雷诺现象(RP)、肿胀关节数目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等]、肺部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病理表现与血清KL-6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法测定)等。

结果2组发病年龄、病程、RP、肿胀关节数目及ESR、PLT、CRP、RF水平组间差异显著(P<0.01或P<0.05);患者胸部断层扫描结果示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病变,如肺间质组织病变、肺间质水肿和纤维化、肺容积缩小等;另有双侧肺小叶间隔变厚、支气管血管模糊分布、形成网状结节及多发性囊状透光影(蜂窝样改变);观察组血清KL-6浓度为(299.70±217.46)U/ml,高于对照组的(91.79±39.53)U/ml(t=5.338,P=0.000);KL-6诊断截断值为212.5 U/ml,AUC为0.924,95%置信区间(0.857~0.991),敏感度为76.7%,特异度为100%。

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临床特点呈多样化,血清KL-6水平对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页数】3页(P172-174)【作者】陈旭艳;王青青;李婷婷;范薇;张熠;董志高;伊雪【作者单位】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风湿免疫科;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厦门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相关文献】1.乳胶凝集法检测唾液酸化糖链抗原KL-6的性能观察及其对间质性肺病的诊断价值2.人血清KL-6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价值的研究3.KL-6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血清KL-6、DD及CRP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5.免疫学指标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诊断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

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

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诊治;综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组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ra的患病率为0.32%-0.36%。

常伴有关节外的其他器官发生病变,其中肺部受累很常见,间质性肺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最常见的肺病变,见于约30%的ra患者,少数出现慢性肺纤维性肺泡炎则预后较差。

[1]早在1948年就有人报道了3例ra患者并肺脏病变的病例中,就有2例表现为间质性肺炎。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引起肺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要对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性疾病(rheumatoid arthritis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的诊治进行综述,以期为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ra及其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1 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发病机制尚完全清楚。

有研究报道结缔组织的肺部病变既有免疫复合物对肺实质和肺血管壁的损伤,又有淋巴因子对肺组织的破坏。

也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与α1-蛋白抑制物及hla基因表达改变有关[2]。

有部分患者对抗风湿类药物如金刚类制剂、细胞毒类制剂等均会产生肺部的病变[3] 。

药物产生肺间质纤维化可能是一种变态反应,各种药物以不同方式引起肺的损害,呈急性、亚急性、慢性经过过程[4],一般经过给予停用相关药物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有时病情出现恶化,甚至死亡。

ra-ild的发生涉及到细胞、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等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是全身多个系统参与的缓慢复杂过程。

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最有效的细胞外基质沉积的促进剂[5],有促进血管外基质的沉积,进一步影响肺纤化;γ-干扰素可以减少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而减少纤维化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志红 等
类 风湿关节炎并问质性肺炎 l 6例临床分析
第l 0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4 8 4 X . 2 0 1 3 . 1 0 . 0 1 1
类 风 湿 关 节炎 并 间质 性 肺炎 1 6例 临 床 分 析
t h e l e v e l o f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e d i s e a s e .M e t h o d s :S i x t e e n c a s e s o f r h e u m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w i t h i n t e r s t i t i a l l u n g d i s e a s e p a t i e n t s c l i n i c a l
[ 摘
要]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 间质性肺炎 的临床特点 , 提高此疾病的认识水平 。方法 : 对 1 6例类 风湿关节炎
合并间质性肺炎 患者 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 分析。结果 : 类 风湿关节炎 的活动 度与肺 问质病变 发病率呈 正相关 性。1 6例类 风湿关节炎合并 间质性肺 炎患者 中, 其 中 6例呼吸系统 尚无 明显症状 , 其余在 不同程度上 表现为干 咳 、 呼 吸困难等 , 影像学检 查均有不 同程度 双肺 弥漫性病变 , 表 现为 网格 样 、 小结 节样 、 磨 砂玻璃 样或 蜂窝 样改 变等 。1 6例患 者均 接受 糖皮 质激 素和 ( 或) 免疫抑制剂治疗 ,1 4例病情好转 , 1例死亡 , l 例 因合并真菌感染 而终 止肺 间质治疗 。结论 : ①在应 用糖皮质 激素基础上 早期联用免疫抑 制剂可改善患者 的预后 , 但也增加感染 的风 险。②对 R A患者应常规行肺部 c T检查 , 尽早发现肺 间质病 变。 [ 关键词 ] 类 风湿 关节炎 ; 间质性 肺炎 ; 甲氨蝶 呤 ; 环磷酰胺
d o u b l e p u l mo n a y r d i f f u s e d i s e a s e,f o r t h e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t h e g id r s a mp l e ,s ma l l n o d u l e s s a mp l e ,g r o u n d g l a s s s a mp l e o r h o n e y c o mb —
h a n 43 0 0 00, C h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d i s c o v e r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me r g e r i n t e r s t i t i a l l u n g d i s e a s e , t o i m p r o v e
吴志 红 谢 沛霖 周 大平 ① ( 武 汉 市 中西 医结合 医院风 湿免疫 科 , 武汉 4 3 0 0 0 0 )
R 5 9 3 . 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4 8 4 X( 2 0 1 3 ) 1 0 书分 类号
d a t a we r e r e t r o s p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Re s ul t s: Rh e um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o f t h e a c t i v i t y wa s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wi t h p u l mo n a r y i n t e r s t i t i a l d i s e a s e i n c i d e n c e. Dur i ng 1 6 c a s e s o f r h e uma t o i d a r t h it r i s me r g e r i n t e r s t i t i al l un g di s e a s e pa t i e nt s,6 c a s es o f t h e r e s pi r a t o r y s y s t e m wa s n o o bv i o us s y mp t o ms,i n p a t ,f r o r t he pe r f o r ma nc e o f t h e d y r c o u g h,d i f f i c u l t y b r e a t hi n g. Th e i ma g i n g e x a mi n a t i o n a l l h a d d i f f e r e nt r a t e
Rh e u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a n d i n t e r s t i t i a l l u ng d i s e a s e 1 6 c a s e s o f c l i ni c a l a n a l y s i s WU Z h i . H o n g , X I E P e i — L i n , Z H O U D a — P i n g .W u h a n H 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 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W u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