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nm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3例临床观察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3例临床观察

田涛 , 正清 , 国平 , 武 邝 万丽平 ( 州市 第一人 民医院 。 南 郴 湖 郴州 43 0 ) 2 0 0
[ 摘要 ] 目的 : 比较 采用激光治疗组 、 药物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 中心性 浆液性脉 络膜视 网膜病 变( 简称 中浆) 患者在 治愈 率及复发率方面的差异 。方法 : 选择确诊 为 中浆的患 者共 9 8例 ,0 19只 眼, 随机 分 为 3组 : 光治 疗组 3 激 3例 , 用法 国光 太 采
发 率上与 另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00 )药物治疗组在 治愈 率上与对 照组相 比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00 )但 P< .5 , P> .5 , 在 复发率上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0 0 ) P< .5 。结论 : 对渗 漏点均距 中心 凹 2 0l 以外 的中浆 患者早期行激 光光凝治疗可作为 5 , a m
V R I 52 m 激 光 器 治 疗 ; ID S一 3 n 药物 治 疗组 3 3例 , 以复 方 樟 柳 碱 注 射 液 颞 浅 动 脉 旁 皮 下 注 射 ,: 沃 丽 汀 、 明 、 苷 、i 、i l 1服 7 可 肌 vc vB t t
等治疗 ; 对照组 3 2例 , 不予任何特殊治疗 , 指导惠者避 免精神 紧张 , 过度 劳 累及烟 酒刺激等 。结 果: 激光 治疗组在治愈 率及 复


进行对 比观察 , 现报 告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22 药物治 疗组 .
复方 樟柳 碱 注射 液 ( 北京 紫竹 药
业有 限公 司 生产 ) 颞 浅 动脉 旁 皮下 注射 , l1支 , 2m ( 天) l 共 沃 1 1 选择 对 象 我 科 选 择 2 0 . 0 4年 3月 一 0 5年 / ,4天 为 1疗 程 , 1—2个 疗 程 ; 丽 汀 片 , 20 . g3次/ 可 明胶 囊 , . 8g 3次/ 肌苷 日; 0 9 , 日; 1 2月期间门诊就诊怀疑 中浆 的患者全部行眼底荧 15m , 片 ,.g3次/日;i 11 g 3次/日;i 02g 04 , vB ,0m , t vC,. , t 光血 管造影 ( F 以明 确 诊 断 , 渗 漏 点 均 距 中心 F A) 且

激光治疗眼底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眼底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眼底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导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男性,多为单眼发病,有自愈和复发倾向。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为常见的眼底病,药物治疗疗效甚微、不确切,应用激素治疗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或黄斑部囊样变性等,激光技术的引入使此病可在早期得到彻底的治疗。

我科几年来采用激光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分析1999年4月~2003年12月间的40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见和激光治疗结果,其中男315例,女85例;年龄36~45岁者为218例,占54.5%,25岁以下者为10例,26~35岁者为70例,46~55岁者为89例,56岁以上者为13例;朝鲜族217例,汉族、满族、回族及其他民族为183例;双眼者10例,共410眼;视力0.1~0.3为43眼,0.4~0.6为138眼,0.7~0.9为148眼,高于0.9为81眼;就诊时间最短为2d,最长为4个月。

1.2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按常规把200g/L荧光素钠注射液2.5~3.0ml在2s之内快速推注于肘静脉内,黄斑部荧光素渗漏点开始显影时进行拍照并确定其位置,观察渗漏扩散形态。

410眼中,呈不规则小片状或小圆圈状弥散性斑驳样透见荧光斑为65眼,针尖样渗漏点为325眼,其中1个渗漏点为326眼,2个以上35眼;渗漏扩散呈墨迹样为241眼,炊烟状为46眼,蘑菇状为38眼,扩散不明显为85眼,多为不规则小片状或小圆圈状斑驳样透见荧光斑者和陈旧病灶复发者,然而在激光镜下均可见其引起的视网膜下积液及其扁平脱离。

1.3 激光治疗使用法国产黄绿色倍频BVI眼底激光机,波长为532nm,不被黄斑部叶黄素所吸收,故治疗能量对黄斑部视细胞无损伤。

本文400例410眼中除5例因渗漏点位于离黄斑中心凹200μm 以内(以瞄准光斑大小确定),未能施行激光治疗外,余395例405眼均施行了光凝治疗,未投予任何药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532nm激光光凝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532nm激光光凝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532nm激光光凝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532nm激光光凝的可行性及优势。

方法:以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

根据临床分期分为对照组(PDR分期)和观察组(PPDR分期),所有患者应用532nm激光光凝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改善率。

结果:观察组跟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率更高,P<0.0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改善率更高,P<0.05。

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532nm激光光凝的可行性高,其中,在PPDR分期早期治疗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更好改善视力和眼底荧光造影结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32nm激光光凝;可行性;优势【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076-02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s of 532nm laser photocoagulation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 of diabetic retinopathyby 532nm laser photocoagulation.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April 2014 -2015 year in November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were grouped as the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st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PDR stage) and observation group (PPDR stage),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532nm laser coagulation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visual acuity improved rate of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diabetic retinopathy improvement rat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visual acuity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was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was higher, P <0.05.Conclusion The feasibility of 532nm laser photocoagulation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 is high,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visual acuity and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in the early stage of PPDR stage. It 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Diabetic retinopathy; 532nm laser photocoagulation;Feasibility;Advantag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属于严重致盲性眼病。

应用532nm激光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

应用532nm激光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

应用532nm激光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行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用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对应用532nm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进行观察。

结果应用532nm激光行视网膜光凝后在14 d及30d对中央角膜及6:00位周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检测,各项指标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意义(P>0.05)。

结论应用532 nm激光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的损伤没有统计学意义。

标签:激光;全视网膜光凝;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角膜内皮细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现已成为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因此,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致盲已成为当今眼科界研究的重点及热点课题。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门诊自2010年8月~2012年7月诊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排除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及有手术史者。

入组标准:①患者经内科确诊为糖尿病;②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性网膜病变(Ⅱ期、Ⅲ期);③屈光介质清或浑浊程度不影响激光操作;④无其他眼部疾病及手术史,激光光凝前视力不低于0.02;⑤晨起空腹静脉血糖控制在5.6mmol/L~8.0mmol/L范围内。

共36例患眼符合上述入组标准,其中Ⅱ型糖尿病32眼,I型糖尿病4眼;女性19眼,男性17眼,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56.4岁。

所有病例1个月内每周复诊,复诊项目包括血糖、视力、角膜内皮细胞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及眼压测量。

1.2方法1.2.1患者激光光凝前监测血糖,完成视力、裂隙灯检查、直接和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压测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角膜内皮细胞检查等。

1.2.2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散瞳,15min1次,共4次,瞳孔不易散开的,多点1次。

微脉冲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微脉冲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230-!"#$$报(医学版)J Southeast Univ(Med Sci Edi)2021,Apy40(2):230-233•论著・微脉冲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陈彦茹,李明翰,朱晓玲(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底内科,福建厦门361000)&摘要]目的:探讨微脉冲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纳入CSC患者69例(71眼),治疗组32眼予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对照组39眼予假照射。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FT)、黄斑容积(MV)及视网膜的微结构。

结果:两组患者BCVA、CFT及MV均随时间改善,同一时间治疗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CVA在治疗后3个月开始较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 FT不同时间点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V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洽疗= 0.065,P对照=0.250)。

治疗组治愈率为71.9%,对照组为2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未见激光损伤。

结论: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CSC有效、安全。

&关键词'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凹;激光凝固术&中图分类号]R77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64(2021)02-0230-04doi:10.3969/j.issn.1671-6264.2021.02-016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Voretinopathy,CSC)是由于黄斑或其周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Uium,RPE"屏障功能受损,脉络膜血管的渗漏液经过该受损区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下,从而引起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1]o CSC 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复发率较高,且有部分患者病程迁延不愈,可导致黄斑感光细胞和RPE的永久损伤,引起视力不可逆下降或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2]。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37例疗效观察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37例疗效观察
一 一 ~
鲨 菱! 堕
( … NFS C 0 M M IN f y D 0 C T S F } T 0

维 生 素 C在 大 剂 量 甲 氨 喋 呤化 疗 后 致 口腔 溃 疡 中 的 临 床 研 究
疗, 以覆 盖 溃 疡 面 及 周 边 为 宜 , 药 后 禁 上
例( 1眼 ) 总 有 效 率 9 . % (4 / 4 , , 93 15 16)
患 者 治 疗 视 力 情 况 、 底 造 影 结 果 较 治 “ 艮
多 为 单 I发 病 .大 多 能 在 3~ j 艮 6个 川 内
复 10以 f, 觉 症 状 消 失 , 底 镜 下 视 . :自 眼
情 绪 激 动 、 染 、 敏 、 络 膜 静 脉 引 流 障 感 过 脉 碍 等 综 合病 , 致 丰廊 域 的 脉 络 膜 毛 导 H
细 m管 迟 缓 充 盘 或 高 灌 注 , 透 性 增 强 , L 通
( 1眼 ) 总 有 效 率 9 . % ( 4 /4 ) 患 , 93 15 16 ;
王爱云 常俊 丽
感染 l 。维生素 c参 与细胞问 质的形成
及 促 进 胶 原 纤 维 和 四氢 叶 酸 的 形 成 , 低 降
饮、 4 食 5分 钟 以 I。对 照 组 采 用 常 规 方 : 法 , 食 前 后 用盐 水含 漱 。两 组 均 根 据 溃 进
l 7例 ( 4 眼 ) 治 疗 后 , 愈 1 3例 3 16 经 痊 0
(10眼 ), 转 3 4( 5 眼 ) 无 效 1侈 1 好 3侈 3 , 0
4 6大 , 均 2 . 平 9 2天 ; 跟 18例 , 眼 单 2 舣
9例 , 眼 7 7例 , 眼 6 行 9例 ; 力 0 1~ 视 .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9-05-09T11:13:27.6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7期作者:张艺[导读] 评估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116例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并对患者在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张艺(开远市解放军第五十九中心医院眼科云南开远 661699)【摘要】目的:评估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116例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并对患者在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在治疗后的3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同时,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P<0.05)。

结论:激光光凝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并且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力【中图分类号】R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7-0075-01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常发生在患者的黄斑区域,对患者的视力影响极大,会出现视物变形以及变色的情况,常发生于青壮年人群中[1]。

虽然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即使不接受治疗也能够缓慢自愈,但是此病非常容易复发,因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带来严重影响[2]。

传统对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虽然药物治疗能够治疗该病,但是由于该病容易复发,药物治疗不能够阻止复发的情况发生,并且药物治疗对复发后的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大大降低,因此药物治疗在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中有很大的局限性[3]。

近些年来,激光光凝治疗被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当中,并显示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徐德建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30)021
【摘要】目的评价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方法选择63例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确诊为CSC(且渗漏点在乳斑束及黄斑中心区250 μm以外)的患者,分为激光治疗组38例,非激光治疗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眼底表现、矫正视力变化、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改变的差异.结果激光治疗组在各随访时间点达到治愈的病例数均较非激光组多,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激光治疗能有效缩短符合激光治疗条件的CSC的病程.
【总页数】2页(P2634-2635)
【作者】徐德建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眼科医院,3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苓桂术甘汤联合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J], 张日新;王凡雅;侯瑞昌;张晓
2.中药配合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J], 沙亚飞;俞晓艺;段松岚
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动力疗法与激光治疗的疗效观察 [J], 肖丽波;邹悦;康剑书;刘梅;李云琴
4.中药合并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J], 孙虹
5.半剂量维替泊芬PDT与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J], 郑建龙;林洪杰;张安琳;陈适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2nm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和评价532nm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7月采用532nm 激光光凝治疗CSC患者47例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造影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47例(47眼)经治疗后,治愈39例(39眼),好转6例(6眼),无效2例(2眼),总有效率95.7%(45/47);患者治疗后视力情况、眼底造影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1~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532nm激光光凝治疗CSC效果确切,能促进患者视力恢复、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安全性好。

标签:激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是指以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障碍引起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局限性浆液性脱离的一种黄斑病变。

CSC发病年龄多在25~45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7倍以上,多为单眼发病[1]。

大多能在3~6个月内自愈,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但亦可复发,多次反复发作后可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害。

激光光凝治疗能缩短病程,减少视功能损害,可作为中浆的首选治疗[2]。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7月应用532nm激光光凝治疗CSC患者47例临床资料,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3年7月采用532nm激光光凝治疗CSC患者47例(47眼),纳入标准参照《眼科学》[3]:视力下降,视物变暗,色调变黄,变形;小视,并有中心暗区;外眼检查正常;眼底检查黄斑区圆形或类圆形隆起病变,边缘见弧形光晕,中心凹光反射消失。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在黄斑区可见弥散型或喷出型荧光素渗漏现象。

所有渗漏点均位于黄斑无血管区250μm 以外。

除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造影剂过敏及有过敏性疾病及合并有其他眼病患者。

纳入患者47例(47眼),其中男38例(38眼),女9例(9眼),均为单眼病例;年龄19~53岁,平均35.7岁;病程3~46d,平均29.2d;均为单眼病例,左眼21例,右眼26例;治疗前视力0.12~1.0,平均(0.4±0.3);FFA示弥散型16例(16眼),喷出型31例(31眼)。

1.2方法常规散瞳,表面麻醉后,在全视网膜镜下根据FFA检查结果确定荧光渗漏的数目和位置行激光光凝。

对距离黄斑中心凹250μm以外的渗漏点进行封闭。

治疗前1w内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

治疗采用蔡司532nm 激光机,激光机发射532nm波长的绿光,光斑大小直径50~100μm,功率50~100mW,曝光时间0.1~0.2s,1次1~6个光凝点。

I级光斑反应。

光凝治疗1个月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FFA变化情况。

随访1~6个月,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1.3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症状消失,矫正视力恢复至1.0以上,眼底镜下黄斑水肿吸收,中心凹反光出现,FFA示渗漏消失;②好转:症状有所改善,视力提高1行以上,黄斑水肿较前吸收,FFA示渗漏减少。

③无效:症状、视力、眼底检查和FFA较前无改善,甚至恶化。

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自身治疗前后视力比较采用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治疗效果:47例(47眼)经激光光凝治疗1个月后,治愈39例(39眼),好转6例(6眼),无效2例(2眼),总有效率95.7%(45/47)。

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治疗前视力:0.2~0.5者25眼(53.2%),0.6~0.8者19 眼(40.4%),1.0者3眼(6. 4%)。

治疗后视力:1.0者29眼(61.7%),0.6~0.8 者16眼(34.1%),0.2~0.5者2眼(4.2%)。

治疗前后FFA比较:47例(47眼)经激光光凝治疗1个月后,FFA结果示无渗漏点39例(39眼),渗漏点减少6例(6眼),渗漏点无改善2例(2眼)。

不良反应:47例(47眼)光凝治疗后随访1~6个月,无明显激光光凝术后并发症发生。

3讨论
CSC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各种研究表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内分泌因素:大量研究表明CSC的发病与皮质类固醇,尤其是糖皮质激素有关;血液流变学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心理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原因[4]。

CSC 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观点总体来说有两种:一种认为病变原发于RPE,继而引起封闭小带的局限性损害,使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另一种认为源于脉络膜循环障碍,RPE为继发损害[4]。

现在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由于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和渗漏所致[5]。

多种病因导致相应区域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充盈迟缓或高灌注,通透性增强,周围脉络膜血管代偿性扩张,通透性增高,引起RPE细胞脱离,后者进一步诱发RPE屏障功能受损和输送离子功能障碍,导致RPE渗漏和后极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由于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缺乏针对性的治疗药物,目前激光光凝治疗被认为治疗CSC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

532nm 激光治疗波长为532nm,是纯绿激光,穿透力强,且很少被叶黄素吸收,因此对黄斑损伤小,是理想的眼底激光治疗光源[6]。

激光治疗中浆的机制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破坏失代偿的RPE 细胞,并刺激周围正常的RPE 细胞增生,形成新的脱色素的RPE 细胞和新的RPE 屏障功能。

这种激光效应仅限于破坏RPE层,愈合期不应有增殖瘢痕形成,因此要求激光能量必须在I级光斑反应。

但同时也需注意:黄斑区病变的光凝也可能造成术后视力的严重丧失,且病变越接近中心凹危险越大,若能量控制不佳即会产生激光瘢痕,形成相对性或绝对性中心暗点。

激光光凝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有助于视力的恢复。

本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情况、眼底造影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本研究中患者病程3~
46d,平均29.2d,采用激光治疗后病程明显缩短,未见并发症发生。

因此建议对CSC患者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激光光凝治疗,以尽早促进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复位,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参考文献:
[1]Friberg TR.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J].Seminar in Ophthalmology,1991,6:36.
[2]张承芬.眼底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96.
[3]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9.
[4]童桂芳,周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3,33(3):290-293.
[5]Caccavale A,Imparato M,Romanzzi F,Negri A,Porta A,Ferentini F,et al.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a pathogenetic model[J].Clin Ophthalmol,2011,5(3):239-243.
[6] 刘国颖.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9):1829-1831.编辑/许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