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24构思布局(含解析)
2016年真题附带答案版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C】(2分)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B.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C.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D.咳嗽/洗漱晦涩/诲人不倦负隅顽抗/无独有偶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2分)A.枢纽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B.决窍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C.懈怠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D.庇护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①②⑤④③B.③⑤④①②C.④①⑤②③D.④①③②⑤4.古诗文默写写。
(8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可以)调素琴质 ,阅金经”(《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5.名著阅读。
(4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
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①“猪八戒”示例:优点是能随机应变。
备战高考语文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图文转换附答案解析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下面是某高中高考100天动员大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高考100天动员大会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行激情演讲,包括树立信心、方法指导、励志教育和高考展望四个方面;第二阶段是进行师生宣誓,主要包括教师宣誓和学生宣誓两个方面。
【解析】【分析】从题干来看,这是高考100天动员大会的构思框架,属于框架图的转换,考生要看框架图的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最后按照顺序进行拟写就可以了。
从图上来看,该构思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二部分又包括两个内容,即“第一阶段进行激情演讲”和“第二阶段师生宣誓”,第三部分主要是“激情演讲”“师生宣誓”的具体内容,考生可以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拟写。
故答案为:高考100天动员大会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行激情演讲,包括树立信心、方法指导、励志教育和高考展望四个方面;第二阶段是进行师生宣誓,主要包括教师宣誓和学生宣誓两个方面。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2.下面是对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根据要求答题。
类别身高(平均)体重(平均)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100)80后158.5厘米41.3公斤99.0490后160.6厘米43.1公斤96.3700后162.8厘米46.5公斤93.86(2)根据你对生活的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表中现象的原因(不超过20字)。
【答案】(1)90后、0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8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了。
(2)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但身体锻炼少了。
【解析】【分析】(1)本题为图表题,做题时审清题干,比较各项数据,得出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08诗歌鉴赏之感情或思想内容含解析

诗歌鉴赏之感情或思想内容☞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充满,江水无穷无尽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
2.《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
3.《赤壁赋》中叙写江水消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4.《赤壁赋》中用超群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5.《赤壁赋》中融情景理于一炉,生发“理”的诗句。
6.《赤壁赋》中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7.《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
:答案: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易错成语勤温习1.湖南省在2002年4月7日进行的素描、色调考试中,一共查出90多名舞弊考生,除了少数是夹带外,其他都是张冠李戴的枪手。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
比方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这里是有意换人,不是“弄错”或“认错”。
)2.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索它的意义和道理。
(口传心授,口头传授技艺。
不表示读和想。
)3.在强调环保时却对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迫不及待。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
用于人的急迫心情。
这里用于表示某项工作亟待开展,错。
)4.由于一到长沙就受到人们的追棒,大熊猫“公主”受宠若惊,尽然一晚上都躲在树上,怎么都不愿下来。
(受宠若惊,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兴奋,又担心。
这里表示受了惊吓,错。
)5.在这所山村小学里,他一干就是三十年,全身心地扑在了学生身上。
他常说:“要有下辈子,还当孩子王!”王老师的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那些纯朴的乡亲们。
(好为人师,喜爱当别人的老师。
形容不虚心,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24构思布局(含解析)

专题24 构思布局☞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名句。
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和“半壁见海日,”。
2.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极写蜀道的高竣雄奇,不可攀越的险要。
3.李白在《蜀道难》中“,”借黄鹤与猿猱反衬山势的高危。
4.李白《将进酒》中“,”,表现了他强烈的自信。
5.李白《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富贵豪华生活鄙弃的句子是“,”。
【答案】1.势拔五岳掩赤城,空中闻天鸡。
2.可以横绝峨眉巅。
3.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易错成语勤温习1.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凤毛麟角”,是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2.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情不自禁:禁,抑制。
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此处应作“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3.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成长环境、时代背景与其父辈相比已经有了翻云覆雨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人生价值有其独有的特点。
(“翻云覆雨”与句意不符,本意是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用翻天覆地较好。
)4.自古以来,螃蟹被誉为百鲜之尊,最鲜的美味也比不上蟹的美味。
()金秋时节,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脑满肠肥”与句意不符,“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获的人吃得饱,养的很胖。
)5.2012年12月24日,江西省贵溪市一载有15名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侧翻坠入水塘,导致11人死亡,这一重大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故痛不欲生。
(“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用在此处,不合语意,应用“痛心疾首”。
高考语文 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24 构思布局(含解析)

2015版高考语文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24 构思布局☞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送我至剡溪。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和“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湖月照我影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5.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易错成语勤温习1.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人才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
(“过江之鲫”: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
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含贬义。
)2.近年来,由于纸价上涨,报纸杂志竞相提价,学生惊呼:洛阳纸贵今又来!(“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涨价了。
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3.我最讨厌那些背后搬弄口舌、期期艾艾的小人,每有所遇,则避之如水火。
(“期期艾艾”:《史记张丞相列传》里说,周昌口吃,一说话总要重复说“期期”。
《世说新语言语》里说,邓艾口吃,一开口就要说“艾艾”。
形容口吃的人说话不流利。
)4.最近很多媒体指出,以色列之所以敢于在加沙“大开杀戒”,滥杀无辜,其根源是美国的一味袒护,甚至是暗送秋波。
(“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与意境不符,此处应为“暗中支持”)5.在股市中,真正的股民高手呆若木鸡,不会为小利所诱惑,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出招。
【提升】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24构思布局含解析

【关键字】提升专题24 构思布局☞基础早知道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这与李白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
,。
5.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答案】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国不堪回首月明中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易错成语勤温习121.惨绝人寰的**功练习者关淑云亲手将自己不满9岁的女儿活活掐死,其行径令人发指。
(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
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不能形容人。
)122.王厂长的一席话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建议。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谦辞。
不能用于别人。
注意,很多成语是专用于谦敬的。
如:篷荜生辉,别人的来到使自己感到荣幸。
鼎力相助,别人的大力相助。
一言九鼎,别人说话顶用,受到大家尊重。
)123.我的家乡植被被严重破坏,以往曾多次受到沙尘暴的侵袭,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治理下,只不过几年,家乡就改头换面,山清水绿,牛肥羊多。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不表示旧貌换新颜。
)124.我们这个社会要大力弘扬一种健康、积极的道德风气,对公然挑战基本道德准则的不刊之论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褒义。
)125.以前没有看过卓别林的喜剧,今天看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不用于消除烦恼。
语文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24 构思布局(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送我至剡溪。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和“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湖月照我影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5.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易错成语勤温习1.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人才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
(“过江之鲫”: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
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含贬义。
)2.近年来,由于纸价上涨,报纸杂志竞相提价,学生惊呼:洛阳纸贵今又来!(“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涨价了。
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3.我最讨厌那些背后搬弄口舌、期期艾艾的小人,每有所遇,则避之如水火。
(“期期艾艾”:《史记张丞相列传》里说,周昌口吃,一说话总要重复说“期期”。
《世说新语言语》里说,邓艾口吃,一开口就要说“艾艾”。
形容口吃的人说话不流利。
)4.最近很多媒体指出,以色列之所以敢于在加沙“大开杀戒”,滥杀无辜,其根源是美国的一味袒护,甚至是暗送秋波。
(“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与意境不符,此处应为“暗中支持”)5.在股市中,真正的股民高手呆若木鸡,不会为小利所诱惑,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出招。
高考语文备考 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专题06 扩展和压缩语段(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06 扩展和压缩语段(含解析)不分版本专题06 扩展和压缩语段☞根底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荀子《劝学》中强调学习必须重视积累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2.荀子《劝学》中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金石可镂〞。
3.荀子《劝学》中,直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4.《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孔子在《论语》中启发他的弟子们各言其志,曾皙是这样来表达自己人生理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答案】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2.骐骥一跃,驽马十驾;朽木不折,锲而不舍;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5.浴乎沂,风乎舞雩。
易错成语勤温习1.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至于为什么多用秦叔宝、尉迟恭做门神,那么因年代久远,雪泥鸿爪....,不能详细考证了。
〔雪泥鸿爪,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对象错配。
〕2.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堂而皇之....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开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堂而皇之〞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外表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此处和成为话题搭配不和语境,对象错配。
〕3.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众说纷纭〞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句意是观点不一致,似是而非。
〕4.传统建筑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它可能在到达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此处没法和“传统建筑〞搭配,应为“一成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4 构思布局☞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名句。
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和“半壁见海日,”。
2.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极写蜀道的高竣雄奇,不可攀越的险要。
3.李白在《蜀道难》中“,”借黄鹤与猿猱反衬山势的高危。
4.李白《将进酒》中“,”,表现了他强烈的自信。
5.李白《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富贵豪华生活鄙弃的句子是“,”。
【答案】1.势拔五岳掩赤城,空中闻天鸡。
2.可以横绝峨眉巅。
3.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易错成语勤温习1.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凤毛麟角”,是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2.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情不自禁:禁,抑制。
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此处应作“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3.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成长环境、时代背景与其父辈相比已经有了翻云覆雨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人生价值有其独有的特点。
(“翻云覆雨”与句意不符,本意是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用翻天覆地较好。
)4.自古以来,螃蟹被誉为百鲜之尊,最鲜的美味也比不上蟹的美味。
()金秋时节,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脑满肠肥”与句意不符,“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获的人吃得饱,养的很胖。
)5.2012年12月24日,江西省贵溪市一载有15名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侧翻坠入水塘,导致11人死亡,这一重大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故痛不欲生。
(“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用在此处,不合语意,应用“痛心疾首”。
)写作素材常积累备考话题:学会分享经典素材:明朝时,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
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
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时新素材:一个胸怀大志的农民买到了新的优质种子,种子种下之后收成颇丰。
邻居们非常羡慕,想要向他购买一些高产的种子,这位自私自利的农民害怕别人种了自己优质的种子丰收,从而自己优势不再,就拒绝了邻居的请求。
然而,结果并未如他所愿,两年内,他的优质种子被邻居劣质的种子同化了,大幅度减产,优势不再。
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学会分享,才能携手创辉煌。
清词丽句背一点1.分享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
分享是一种大智慧。
懂得分享的人能收获高于常人几倍的快乐。
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
2.分享能够提升人生的情趣与境界,赢得人们的尊敬。
竹林七贤徜徉在山水之间,在分享彼此的志趣之时升华了各自的情谊;苏轼与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却喜欢互相探讨诗词、分享两人的文学见解,因而他们的友情坚如磐石;居里夫妇毫不吝啬各自的一点一滴,无论是财富抑或是科研成果,他们都与世人同享,所以他们成为了我们毕生爱戴尊敬的对象……因为分享,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渐渐消失;因为分享,他们收获了双倍的幸福;因为分享,他们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3.快乐与悲伤都是会传染的,快乐在传递中累积,悲伤在分担中归零。
那位拥有一颗圣洁之心的修女德兰,总是慷慨地与那些苦难的孩子与穷人们分享自己的所有,让疼痛减轻,让关爱延续,她分担着人们的痛苦,在分享与分担中缓缓徐行,认清自己该做些什么,让那些本生活在地狱中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的天堂曙光。
4.孤寂人生,谁来聆听你心中的清音?望眼未来,谁来领略你眼中的精彩?山青青,水盈盈,弹一曲“高山流水”,震彻群山,激扬层浪。
于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共同欣赏这份相遇相知的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份默契与和谐是上天铸造的,所以,知音与你分享的不只是感觉,还有向往。
钟子期既死,伯牙亦无心苟活于世。
于是摔琴自弃。
分享,却也如此凄凉。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夜清辉遍洒胸臆,量这些大小杯儿怎能盛得起?是离愁,还是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思岂是一个人的事,在千里之外,有人与你共同分享相思的苦酒。
苦后便是甜,分享后便是快乐。
寂寞的酝酿,思念的醇香。
东坡的思念,系在千里之外的孤坟,而孤坟内的思念,却充盈在世间。
别担心一人承受,随时都有人与你分享……☞技能再提高一、考点综述《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E,即表达运用。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2.发展等级(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二、应试技巧指南1:用回忆展开构思所谓回忆,就是围绕文章题目或者内涵,迅速打开记忆仓库,调动一切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快捷筛选素材,并在这些素材的基础上,确定文章的主题、文体和文章的大致结构。
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如果考生能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自己的生活这个“富矿”,就能够给文章增加“份量”,添加个性化的魅力。
这里抄录浙江满分作文《教师手记》中的一段文字:“我忽然记起自己孩提时的那个黄昏,当父亲厉声质问是谁拿走了他放在桌上的零钱时,弟弟狡黠地指着我的口袋,然后一溜烟地跑掉了。
我有些惊讶,却被父亲狠狠的一巴掌甩得火辣辣的生疼。
是的,父亲一向是疼爱弟弟的,虽然我知道那钱已成了零食进了弟弟的肚子,可是有些既定的情感,是永远理性不了的。
”这段文章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恰到好处地扣住“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而且事因亲历而生动,情因亲感而真挚,理因亲悟而深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用回忆来结构文章的方式很多,但基本上以记叙或叙议结合为主。
若写成记叙文,可用层层设疑、抑扬生变、起伏跌宕、前后照应、主线串珠、画面剪辑等手法来结构文章,既注意连贯性,又注意生动性。
若写成议论文,可对人事应简笔勾勒,抓住焦点、亮点以传神韵,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加议论的分量,以防文体特征不明。
2:用联想展开构思世界上万事万物本来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但不经过思考就不易发现。
如果考生善于运用联想,发现了这种联系,则思路自然宽阔。
优秀作文的考生一大特点就是:看到作文题,就激发多方联想,展开由此及彼的思考,一但想到,文章构思也就成功。
2003年陕西满分诗歌《无题》的作者吴斌说,他有些灵感是从考场上临时抓来的,比如首句“拉开窗帘”就是从教室里的窗帘得来的灵感。
可见,对于优秀的写作者来说,没有什么不可以触动心灵,没有什么不可以写入文章。
联想的方法大致上有两种,一是同类的类比联想,二是不同类或者同类不同性质、不同结果的事物之间的对比联想。
在联想过程中,要善于发散,围绕关键词或者题目的核心内涵,问问自己,古今中外,哪些人、事、言论、作品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点点滴滴与此相关。
许多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关的人和事,可以加一个条件,使之产生联系。
考场佳作《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就是通过假设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没有妖魔,来论证“猪肚”比“豹尾”即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的道理。
文章完全以假设产生的联想来结构文章,显示了构思的机智。
依托联想思维,就容易形成这样一种十分有效的文章结构模式:现象(自然、生活、社会)—感受(感性)—思考(感悟、理性,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联想(思考引发的思维联系,发散并强化思考成果)—印证(回归或升华)这种结构模式简单易学,可以简化,可以变化,从而构成不同层次的作文类型。
3:用想象展开构思想象是人们利用记忆中的某些片段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可以开拓思路,推动构思,在写作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方法是下面三种:或大胆虚构,超越时空,模拟人物,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或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对未来进行想象;或想象细节描写,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
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构建故事性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二是为议论性文章营造一种历史背景。
三是为议论性文章描绘一些必要的细节,增添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如下面这个片段:“小小的阁楼里,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椅子上一个伟大而疯狂的灵魂,砰的一声,一棵棵向日葵在野草蓬生的大地上凋零了,枪口那几缕青烟弥漫,扩散,演绎成了蓝色的星空,没有了灵魂的屋子,就如同一张在孤独绝望地呐喊的嘴,无声地,空荡荡地……凡高走了。
”凭借想象虚构这样一个细节,无疑更容易触动人心。
要保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就需要养成两个良好的读写习惯:一是用联想把每一个文字的相关信息激活,比如由“家”字,可以联想到家门前的橘树、橘树下的旧石桌、桌旁包扎着糯米种子的外婆,也可以联想到写家、写乡愁的诗文等等;二是用想象把每一个文字“立体”起来,比如,由“凌晨四点”,可以想象到夜的黑、灯火的明亮、环境的寂静、夜虫的呢喃、雨水的滴答等等。
有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在考场上就能做到游刃有余。
4:用分析展开构思分析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
在写议论文时,若能运用恰当的逻辑思维方法,就可以扣住话题集中焦点写成文章。
分析方法主要有逐层分析法和辨证分析法。
所谓逐层分析法,就是针对话题或文章要讨论的问题,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深入,拓展思路,最后达到揭示事理的目的。
09年上海卷的“板桥体”的材料,就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板桥体”是郑板桥借鉴隶书和行楷后,自创的一种新书体;二是该书体的特点是单看每个字有些“歪歪斜斜”,但整体看却“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三是前人认为“板桥体”“不可无一,不可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