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建省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的建设

合集下载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是指对特定区域内空气质量情况进行预测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预防和减少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如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加强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关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一、一般方法1.数据收集: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第一步是数据收集。

这包括收集气象数据、环境监测数据、排放源数据等各种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为后续的模型建立和预测提供了基础。

2.模型建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模型。

常用的模型包括数学模型、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对大气运动、化学反应等过程进行模拟,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情况。

3.预测预警: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未来空气质量情况进行预测,并进行相应的预警。

预警内容包括污染物浓度预测、污染风险评估、污染物来源分析等。

预警结果应及时向公众发布,提醒大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控制措施:根据预警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污染物排放、限制交通等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维护环境空气质量。

5.监测评估:对预警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预警策略和控制措施。

二、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应遵循科学原则,即建立科学的预测模型、准确的数据分析和预警发布,以提高预报准确率,减少误报率。

2.及时性原则:预警信息应及时发布,确保大众能够及时获取到相关信息,避免因延迟导致的影响。

3.准确性原则:预警信息应当准确反映实际情况,避免因过度或不准确的预警信息导致公众对预警失去信任。

4.全面性原则:预警信息应全面覆盖预警区域内的各类污染物,包括细颗粒物、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以保证公众全面了解空气质量情况。

5.公开透明原则:预警信息发布应公开透明,公众有权了解预警信息发布的依据和过程,以减少可能的疑虑和不信任。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测系统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测系统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测系统一、概述城市空气质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由于城市中的人类活动和工业污染等因素,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

因此,建立一套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测系统,对于城市环境管理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能够对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而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则能够更好地应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的多样化和长期性需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源数据采集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能够集成多源数据,包括气象、环保、交通等部门的监测数据,同时也能够接入公众投诉、社交媒体、移动手机APP等数据源。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合和分析,系统能够形成空气质量的全局视图,并直观地反映出空气质量的形势和变化。

2.智能化分析处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拥有智能化的分析处理能力。

根据监测数据的实时更新,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异常数据和影响因素,并进行实时的预警和处理。

此外,系统还能够根据用户对监测数据的需求和查询,自动进行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多元回归等处理,为城市环境管理和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可视化展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能够将采集和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展示。

不仅包括实时监测数据的图表和曲线展示,还包括3D虚拟地图和视频监测等形式。

这不仅方便公众查看和了解城市空气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和参与。

三、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测系统城市空气质量预测系统能够对未来的空气质量进行预测,帮助决策者制定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和维护空气质量。

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测系统,则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城市空气质量的趋势和变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驱动的预测算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测系统,采用数据驱动的预测算法,通过对历史空气质量数据和其他影响因素的学习,建立预测模型。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国家和地方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有关事项的通知-闽环保大气〔2019〕6号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国家和地方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有关事项的通知-闽环保大气〔2019〕6号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国家和地方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正文:----------------------------------------------------------------------------------------------------------------------------------------------------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国家和地方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有关事项的通知闽环保大气〔2019〕6号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与国土资源局,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环境监察总队,各驻市(区)环境监测中心站:近期,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4-2019)等3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于2019年7月1日起实施。

为做好国家标准和我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5/1782-2018)、《工业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5/1783-2018)、《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5/1784-2018)等相关地方标准的衔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制药工业执行的大气排放标准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C271~C278的行业,其新建企业、现有企业分别于2019年7月1日、2020年7月1日起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但对于其中的C271~C276类行业,其“化学反应、生物发酵、分离精制、溶剂回收、制剂加工等工艺设施”排气筒的非甲烷总烃、甲醛,“厂区内监控点浓度限值”的非甲烷总烃,以及“企业边界监控点浓度限值”的非甲烷总烃、甲醛等指标排放限值,仍继续分别执行DB35/1782-2018中表1、表2、表3的有关规定。

大气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大气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大气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大气污染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大气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气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它的意义和挑战。

一、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大气环境监测系统是通过收集、传输和分析大气污染相关数据,来评估和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的一种技术体系。

这个系统通常包括空气质量监测站、气象监测站、排放源监测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

首先,空气质量监测站是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监测站具有多种传感器和仪器,能够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

这些数据不仅能够帮助评估空气质量,还可以为后续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气象监测站对于大气环境监测也非常重要。

通过收集气象数据,例如风速、风向、湿度等,可以帮助分析和预测大气污染的扩散和传播路径。

这对于预警系统的建设至关重要。

此外,排放源监测设备也是大气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工业企业、发电厂、车辆尾气等排放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大气环境质量,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大气环境预警系统的建设大气环境预警系统是在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预测和预警机制。

它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建立模型和算法,来预测和预警大气污染事件,为决策者提供更及时和有效的控制措施。

预警系统的建设离不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支持。

通过收集和整合大量的气象、环境、社会经济等数据,预警系统可以建立模型,并通过算法分析来帮助预测污染事件的发生概率和程度。

这些预测和预警结果可以有效指导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污染事件发生之前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人员伤害和环境破坏。

三、大气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意义和挑战大气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是通过分析和评估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情况、气象条件以及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空气污染问题。

下面将介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一、方法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方法:1. 统计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气象和空气质量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

统计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气象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

2. 数值模拟法:利用气象模型和空气质量模型,模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变化。

数值模拟法需要对气象和空气质量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参数化设置,提高模拟的精度。

3. 综合法:将统计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相结合,综合利用历史数据和模型模拟结果,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基本原则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科学性:预报预警方法应基于科学研究成果和数据支持,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及时性:预报预警信息应能及时地提供给公众,预警信息发布频率应与空气污染程度相关,保证公众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可靠性:预报预警信息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可信度,避免发布虚假信息或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4. 精准性:预报预警信息应尽可能精确地反映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提供具体的指导措施和建议。

5. 可操作性:预报预警信息应具备可操作性,提供公众可以采纳的有效措施,如避免户外活动、减少交通排放等。

6. 公众参与:预报预警的制定过程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建立与公众沟通互动的机制,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7. 多元化:预报预警信息应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污染物的排放和气象条件的影响,提供全面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是利用科学方法对环境污染物排放、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并提供相关的预警信息。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简介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简介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简介张灿;王静;简高武;张君【摘要】准确预报城市未来空气质量对公众及时掌握未来空气质量,对管理部门应对重污染天气和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统计预报、数值预报和人工研判综合预报,分析了不同预报方法和特点以及国内应用研究情况,为各地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8(043)005【总页数】3页(P139-141)【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方法【作者】张灿;王静;简高武;张君【作者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 401147;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147;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 650201;重庆资源与环境交易中心,重庆 401147;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 401147;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1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1 前言当前,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为有效遏制当前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存的环境问题,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强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早见成效,促进民生改善。

其中,明确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之外的省(区、市)、副省级市、省会城市于2015年底要建立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已经成为监测部门一项比较重要的例行工作[1]。

准确预报空气质量对管理部门掌握未来一段时间大气污染发展趋势并做出科学决策应对重污染天气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以及公众及时掌握空气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主要的空气质量预报方法,为各地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空气质量站数据保障措施

空气质量站数据保障措施

空气质量站数据保障措施空气质量站数据保障措施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空气质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监测空气质量的变化,城市中建设了许多空气质量监测站。

然而,这些监测站的数据保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空气质量站数据保障的具体措施,包括设备维护、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

1. 引言空气质量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础要素之一。

然而,随着工业发展、交通增加和能源消耗的增加,空气质量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及时监测和控制空气质量,城市中建设了许多空气质量监测站。

然而,这些监测站的数据保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空气质量站数据保障的具体措施,包括设备维护、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

2. 设备维护2.1 定期检修和维护空气质量监测站的设备包括传感器、分析仪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这些设备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定期检修和维护包括清洁传感器和仪器,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更换老化和故障的部件等。

通过定期检修和维护,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校正和质量控制空气质量监测站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差,需要进行校正和质量控制。

校正是指通过与标准设备对比,调整监测设备的测量值,使之达到标准要求。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与质量控制标准比对,对监测设备进行验证和校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正和质量控制需要定期进行,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数据质量控制3.1 数据采集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站的数据采集系统是保障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

数据采集系统需要具备稳定的传输和存储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采集和记录监测数据。

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采取双备份、自动检测和容错等措施。

3.2 数据质量评估数据质量评估是保障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方法技术指南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方法技术指南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方法技术指南Air quality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is a crucial aspect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health protection. 环境空气质量的预报和警告是环境管理和公共健康保护的关键方面。

Air pollution can have serious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including respiratory diseas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even premature death.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影响,包括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过早死亡。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effective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for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air quality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因此,必须有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来预报和警告空气质量,以最小化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air quality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is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air pollution data. 空气质量预报和警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收集和分析空气污染数据。

This data includes informationon air pollutants such as particulate matter, nitrogen dioxide, sulfur dioxide, carbon monoxide, and ozone. 这些数据包括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等空气污染物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污染的来源与成 因,才能更有效地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实 现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l 】 。
2 0 1 3 年 9月 ,国务 院 出台 《 关 于 印发大 气 污染 防治 的总
享与互补结合 ,统一监测标准 、方法与信息发布 ,规范质
量保证 体 系与 管理制 度 。
1 . 2规 范预报 预 警制 度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部 ,“ 山海画廊 ,人间福地” ,坐拥优 越的自然生态环境 , 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良好 , 2 0 1 5 年全省 9 个设区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均在 9 6 %以上,但保护环
境空 气质 量 、打造“ 清新福 建 ” 仍然 任重 道远 。 在环 境 质量 “ 只
空间立体监测 ,建设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 ,配置探空气球 、 无人飞行器 , 打造“ 空天地” 一体的复合立体监测网络 , 对重 点区域 、重要站点 ,在常规监测指标基础上 ,强化补充大 气稳定度 、氧化性 、理化特征等非常规指标 、特征性指标
门等相关单位的交流会商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 系运行需求 ,建立预报会商制度 ,省、市合理分工 ,划分
预报 范 围 ,预 报产 品相 互 推送 ,明 确会 商程 序 、方 式及 内 容 ;健 全预 警 协调 联 动机 制 ,根 据 污染 程度 及 预警 可 能 ,
规划 》 , 则对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提出了“ 监测 网络、 制度体 系、
浅谈福建省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的建设术
1 . 福 建 省环境 监 测 中心站 2 . 厦 门大 学环境 与 生 态学院 蒋冬 升 黄艳 艳 胡清华 曾魏 真
[ 摘 要] 该文 分别 从构 建立 体监 测 网络 、规范 预报 预警 制度 、建 设预 报预 警会 商平 台 、推进 源解 析和 源排放 清 单编制 、加 快 机构 能 力建设 及人 才培 养等 方面 ,提 出 了福建 省环 境空 气质 量预 报预 警体 系 的发展 规划 , 力求全 面推 进全 省范 畴 的环 境 空气 质量 预报 预警 体 系建设 ,为 打造 “ 清 新福 建 ”提供 坚实 的技 术支 持 与服务 。同时针 对建 设 中存在 的基 础工 作薄 弱 、机 构 人员 短缺 、业 务经 验不 足等 问题 ,建 议从 国 家技术 支持 、人 才 队伍建 设 、 区域 联 防联控 方面 加 强指导 ,扎 实做 好全 省环境 空气 预 报预 警工 作 ,提 高大气 环境 监测 能 力 ,积 极应 对重 污 染天气 ,让 绿 水青 山、碧 海蓝 天 的美好 家 园展现 在八 闽儿 女眼 前 。 [ 关键 词] 福 建省 空气质 量 预报 预警 控 制 站点 、 1 O 个省 内区域质 控站 点 、1 ~ 2 个 区域超 级站 、 2~ 3个 城市 超 级站 ,配置 移动 监测 站 、快速 小型 站 ;拓展
的监 测 ;建 设全 省 统一 的空气 监 测 管理平 台 ,实现 联 网共
能更好 , 不能变坏” 的要求下 , 严守环境质量红线 , 持续改善
空气 质量 任务 依然 严 峻 。环 境 空气 质量 监测 、预 报预 警是 空 气质 量 管理 的基础 ,只有 准确地 监测 、精确地 预 报预 警 ,摸
构 建 布局 合理 、覆盖 全 面 、功 能 齐全 、指标 完 整 的环
境空气质量立体监测 网络 ,有利于为预报预警和源清单 的 编制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 按照全省环境空气“ 一盘棋”
理 念 ,实 现从 常 规 因子 的监 测 到污 染 过程 分 析监 测 、从 基
于城市尺度到 区域尺度的监测 、从地面监测到立体监测 的 全方位立体监测网络【 2 】 。 完善地面监测网络 , 健全覆盖设 区 市 、县级市、县级县的城市站点布局 ,建设 5个省界区域
源分 布现 状 和排放 的基 础之 上 , 结 合大 气污 染源 排放 模 型 、 市 ,预报 预警 机构 难 以组建 问题 十 分普遍 ,人员 编制 缺乏 , 人员 队伍 不够 稳定 ,多为兼 职 或 临时人 员 ,导致 预报 工 作无 法正 常 、稳定 开展 。
预 报平 台 、 清 单解 析 、 机 构 队伍” 等五 方面 的要 求 , 力 求全 面
规划实施全省范畴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 系建设 ,为打 造“ 清新福建” 提供坚实 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1 建设 规划
1 . 1构建 立体 监 测 网络
加密会商、关注趋势变化 ,及时开展现场核查并提供技术 支持 ;依照“ 优势互补 、平等互利 、资源共享 、共同发展” 的原则【 J J , 加强环境监测单位与气象部门的合作会商 , 协同 推进空气质量预报工作 的开展 ;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 监测数据、预报产品等信息共享 ;统一信息发布渠道 ,实 施分级发布 、确保宣传 口径一致 ,营造 良好的舆论环境 ; 完善交流培训制度 ,定期开展预报预警、数值模型 、清单 建立与更新 、源解析 、系统建设与运维等技术培训 。 1 - 3建设预报预警会商平 台 建设科学 、先进 、准确 、高效 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
体要求 》 ( 国发 [ 2 0 1 3 ] 3 7 号 ),明确指出要建立预警应急 体系,妥善应对污染天气。而随后出台的 《 福建省大气污染 防治行动实施细则 》和 《 福建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
规范严谨 、高效、联动的预报预警制度体系,强化环
保 系统 部 门联 动 、 区域 联 防 ,加 强 环境 监测 单 位与 气 象部
警会商平台,充分进行信息交换和思路交流 ,不断提高预
・基 金项 目:福建 省环 境保 护厅 重点 项 目 ( 2 0 1 5 R 0 1 6 ) 。
2 0 1 6年 第 1 1期 ( 总第 1 1 9质 量预报 预 警体 系的 建设
报预警的准确性。采用高性能计算技术 ,在深入分析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