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 专题06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含解析)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吸引的力。
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的性质。
质量和重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质量大的物体会受到更大的重力作用,而质量小的物体则受到较小的重力作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质量的概念。
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物质量度,是一个物体所包含的物质的量的度量。
质量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通常用千克(kg)来表示。
质量决定了物体的惯性,即物体维持静止或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所需的力越大才能改变物体的状态。
而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吸引的力。
重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
根据普遍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就越大。
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解释。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换句话说,加速度等于净力除以质量。
由于重力是物体所受的净力,所以一个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在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秒²。
这意味着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约为9.8牛顿。
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越大,因为加速度不变,所以所需的力也越大。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应用。
例如,体重是一个常见的应用。
体重是一个人所受的重力的量度,因此体重与质量有直接的关系。
质量越大的人,其体重也越大。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太空中物体会失重。
在太空中,物体所受的重力几乎为零,因为没有引力的物体可以对其施加吸引力。
因此,物体在太空中会失去重力,看起来就像是失重一样。
质量和重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越大。
这是由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结果。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解释,即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净力除以质量。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体重的计算。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质量和重力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紧密相关且相互影响。
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而重力则是指物体受到的地球或其他天体引力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质量与重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物理世界中的应用。
1. 质量的定义和测量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属性,用来描述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抵抗程度。
质量通常用千克(kg)作为单位,可以通过使用天平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质量不受物体所处的重力场强度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地点或天体上测量的结果是一样的。
2. 重力的定义和性质重力是物体之间的吸引力,是由质量所产生的。
根据普遍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并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是一个矢量量,方向指向两个物体之间的连线。
在地球上,重力是由地球的质量所产生的,通常用重力加速度9.8米/秒²表示。
3. 质量对重力的影响根据普遍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换句话说,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强。
例如,地球的质量远远大于我们身体的质量,因此我们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无法离开地面。
而如果身处一个质量较小的天体上,如月球,我们感受到的引力将比地球上要小。
4. 重力对质量的影响重力对质量没有影响,即质量不受重力的大小或强度的影响。
这是因为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不会随着引力的变化而改变。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那么无论它处于地球上或太空中,它的质量仍然是1千克。
5. 质量与重力的应用质量和重力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们利用重力对质量进行测量,如使用天平来称量物体的质量。
此外,根据物体的质量和重力的大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所受的引力大小,这在工程学、天体物理学等领域中非常重要。
总结:质量和重力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重力是由质量产生的引力。
质量和重力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质量越大,引力越强。
然而,质量并不受重力的影响,它是一个物体固有的属性。
物理教案: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物理教案: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质量与重力的关系一、引言重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
无论是扔一个球、抛一朵花还是掉下一片叶子,我们都可以感受到重力的存在。
在物理学中,重力是指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是由物体的质量所决定的。
本教案将重点讲解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基本物理概念。
二、质量的定义与测量1. 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属性,用来描述物体的惯性,即物体抵抗改变其状态的能力。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2. 质量的测量质量可以通过天平进行测量。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将质量与标准物品进行比较来确定物体的质量。
国际质量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而千克的定义则是以一种特定的预先制作好的金属器为标准。
三、重力的定义与特点1. 重力的定义重力是指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是由物体的质量所决定的。
质量越大,物体之间的吸引力也就越强。
2. 重力的特点(1)引力的存在是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例如,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由地球的质量和物体的质量共同决定的。
(2)重力是一种非接触力,它可以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递。
(3)重力作用的方向是向下的,垂直于物体所在的位置。
四、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1. 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即F = m × g。
其中,F代表力的大小(单位为牛顿),m代表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g代表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²)。
2.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质量是成正比的关系,即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重力也就越大。
这一点可以根据重力的定义和牛顿第二定律得到。
五、实验:质量与重力的关系的验证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2. 实验材料天平、不同质量的物体(例如不同质量的木块)。
3. 实验步骤(1)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2)在同一地点将不同质量的物体自由下落,测量下落的时间。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所受的重力。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和计算方法质量和重力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质量和重力的定义和关系,并探讨质量和重力之间的计算方法。
一、质量的定义和重力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特性,表示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数量。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通常用符号m表示。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
重力是与物体质量有关的力,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每平方秒,通常用符号g 表示。
二、质量和重力的关系质量和重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F = mg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由于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的数值近似为9.8米每平方秒,因此在地球上,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可以简化为以下形式:F = 9.8m这表示在地球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其质量的9.8倍。
三、质量和重力的计算方法1. 质量的计算方法质量通常可以通过称重器具进行测量,例如天平、电子秤等。
将物体放在天平或电子秤上,即可读取到物体的质量。
2. 重力的计算方法重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重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每平方秒,因此可以将重力的计算公式进一步简化为:重力 = 9.8 ×质量为了更好地理解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和计算方法,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有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重力的计算公式来求解其所受到的重力:重力 = 9.8 × 2 = 19.6牛顿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19.6牛顿。
综上所述,质量和重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特性,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F = mg 这一公式表示,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质量通常可以通过称重器具进行测量,而重力可以通过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来计算。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解析版)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解析版)一.实验:1.猜想:物重跟质量有什么关系?2.设计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同钩码的质量,如右图所示。
3. 进行实验弹簧秤下端悬挂一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②弹簧秤下端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③弹簧秤下端悬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4.实验记录表格质量m/kg00.490.98 1.47 1.96重力G/N00.050.100.150.20重力与质量关系图象5.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二.真题精练1.(2020年内江中考真题)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中,以钩码作为被测物体,每个钩码的质量m均为50g。
实验步骤如下∶(1)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
(2)逐渐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测出相应钩码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请你在乙图坐标纸上,用描点法作出G-m图像。
(3)根据图像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________。
【答案】(1)等于(2)(3)正比【解析】【解答】(1)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二力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
(2)根据表中数据,采用描点法作出G-m图像如图所示:。
(3)根据图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线性正比例变化关系。
【分析】(1)测力计测量重力时,示数等于重力大小;(2)根据测量的重力和质量,在坐标图像中作图;(3)物体受到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2.(2020年衡阳中考真题)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测量了相关数据并记录在如表中:(1)测量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上;(2)第3次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位置如图甲所示,表中空缺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N;(3)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对应点,请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图象;(4)由图象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________。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一、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重力是物体受到的一种引力,而质量则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这两个概念在物理学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正确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对于初中生掌握物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展开讨论,分析其概念、影响因素、应用等方面,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二、重力与质量的概念重力是物体受到的一种引力,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以及物体到地球的距离。
在物理学中,重力可以用公式G=mg表示,其中G为重力,m为质量,g为地球的重力加速度。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等改变而改变。
三、影响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因素1.物体质量:质量是决定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到的重力就越大。
根据公式G=mg,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2.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2,它是决定重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球内部的质量分布不均等,因此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略有不同。
但是总体来说,重力的大小仍然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比例关系。
3.物体到地球的距离:物体到地球的距离对于重力的大小也有一定影响。
在地球表面附近,距离地球越近,重力越大;距离地球越远,重力越小。
这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椭球形的球体,不同位置的半径略有不同。
四、重力与质量的比较和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明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尽管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但是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物体受到的重力并不总是等于它的质量,这是因为重力还受到物体到地球距离的影响以及地球自转所带来的离心力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物体被抛起并离开地面时,物体的重力就会小于它的质量。
而在月球上,由于月球的质量远远小于地球,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因此,正确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对于初中生掌握物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考点梳理】轴线方向与力和作用线方向保持一致时指针调零。
不能使弹簧测力计超量程和长久受力,以免引起弹簧的变形。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测量范围。
5.结论分清先后:是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千万不能说成是“质量与重力成正比”!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为10N,将这个物体拿到外太空,远离地球,此时,它的质量依然是1kg,而它的重力却为0N。
所以质量不会随重力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6.g事实上会因为地点位置的不同而不同,但只要是在地球表面附近,其变化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典例引领】下表是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物体质量m/kg 重力G/N① 1② 2③ 3(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上表空白处缺少的栏目是_____________。
(3)在图中,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线。
(4)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天宫一号”中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7)大明选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大明的做法________(合理/不合理)。
(8)某实验小组画出的G-m图像如下图所示。
该小组实验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9)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大明同学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刻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量出重力,从而得出结论。
这种探究方法可行吗?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初二物理

质量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质量和重力是两个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别.1.两个概念的含义不同:质量表示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则是物体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2.常量与变量的不同:质量是一个常量,只要物体确定了,它的质量便确定了,不随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增减。
重力则是可变的量,同一物体虽然质量不变,其所受重力却因物体处在地球表面的不同高度或不同纬度而改变。
例如,一个600牛顿重的宇航员到了月球上只有约100牛顿重了,而宇航员的质量保持不变.3.矢量与标量的不同: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标量。
物体的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而是标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具备力的三要素,即重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及作用点,因而重力是矢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建筑工人砌墙用的重垂线,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特点制成的。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4.与运动的关系不同:质量越大,则物体的惯性也越大,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也越困难。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受其他力一样,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如重力使竖直上抛的小石块速度越来越小,而到达最高点处,重力又使小石块向下运动,并且速度越来越大。
5.两者的单位不同:质量m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的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重力G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N)。
6.测量工具不同:在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来测量质量,生活中常用电子称、磅秤、杆秤等来测量质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则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即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7.注意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实验证明在地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为G=mg,其中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值得注意的是:用公式求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时,公式中的g才能取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6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专题学啥一、重力与质量的关系1.重力:G=mg2.物理意义: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考查点1.重力的由来(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N;m是质量,单位kg;g=9.8N/k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1)重力的质量中心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例题1】(2018江西)一个实心铝块的体积为0.2m3,质量为kg,重力为N。
(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 3Kg/ m3)【答案】540,5.292×10 3。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求出质量,再根据重力公式G=mg求出重力。
这里要注意:在没给出g的取值时,一律用g=9.8N/kg.【例题2】(2019新疆)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海底隧道由33节沉管组成。
某节沉管两端密封后的质量为7.5×107kg,体积为8×104m3。
安装时,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水箱中灌入海水使之沉入海底,为了便于观察安装情况,沉管竖直侧壁外表面涂有红、白相间的水平长条形标识(如图所示),每条红色或白色标识的长度L均为30m,宽度d均为0.5m。
海水的密度取1×103 kg/m3。
求:(1)沉管灌水前的重力;(2)要使沉管沉入海底至少需要灌入海水的重力;(3)沉管沉入海底后,两条相邻的红色标识受到海水的压力差。
【答案】(1)7.5×108 N;(2)5×107 N;(3)1.5×105 N。
【解析】(1)G=mg=7.5×107kg×10N/kg=7.5×108 N;(2)沉入海底时,沉管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1×103 kg/m3×10N/kg×8×104m3=8×108 N,所以至少需要灌入海水的重力G1=F浮-G=8×108 N-7.5×108N=5×107 N。
(3)相邻两条红线受到海水的压强差△p=ρg△h=1×103 kg/m3×10N/kg×2×0.5m=1×104 Pa,所以相邻两条红线受到的海水的压力差△F=△pS=△pLd= 1×104Pa×30m×0.5m=1.5×105 N。
【例题3】(2018海南)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探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测得的数据,请你认真阅读.计算物重与质量的比值,再回答下列问题.研究对象钩码数(只) 质量(kg)物重(N)物重与质量的比(N/kg)钩码1 0.05 0.492 0.10 0.983 0.15 1.474 0.20 1.965 0.25 2.45(1)计算物重与质量的比值,并填入表中;(2)实验和计算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________关系,物重与质量的比等于_______N/kg;(3)若用符号G表示物重,m表示质量,g表示物重与质量之比,则G=_________.(4)请你在给定坐标系上做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
(5)根据你得到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知道:质量为50kg的物体,重力_____N。
【答案】(1)9.8 9.8 9.8 9.8 9.8 (2)正比 9.8 (3)mg (4)略。
(5)490.【解析】(1)找出质量和对应物重,计算物重与质量的比值,填入表中;(2)根据表中给出的质量和对应物重数值,分析质量变化时,重力如何变化的,就可以作答;(3)写出G、m、g三者关系数学表达式。
(4)以表格中质量数据为横坐标,对应重力数据位纵坐标。
确定坐标点。
把5个点用光滑曲线连起来即可。
(5)根据G=mg这个公式,注意g=9.8 N/kg进行计算求解即可。
一、选择题1.(2018西安)汉代一些墓室、祠堂里有雕刻着画像的石头.现有一块汉画像石,质量为500kg,体积为0.2m3,g取10N/kg.则这块汉画像石受到的重力为()A. 5000NB. 5000gC. 5000kgD. 5000kg/m3【答案】A【解析】知道质量,根据G=mg求出受到的重力;重力属于力的一种类型,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只要质量的单位用kg,g=10N/kg,根据G=mg求出受到的重力的单位就是N。
这块汉画像石受到的重力:G=mg=500kg×10N/kg=5000N。
二、填空题2.(2019湖南郴州)为了制作一座高度为H的立方体实心塑像基座,先用同样的材料制作一个高度为h,重为G的实心样品。
那么这座实心塑像基座的密度为,重为。
【答案】,。
【解析】样品质量m=,样品体积为V=h3,实心塑像基座的密度等于样品密度ρ===;实心塑像基座体积为V'=H3,实心塑像基座质量m'=ρV'=,实心塑像基座重力G'=m'g=g=。
3.(2019四川内江)质量为8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浮力的方向是。
(g=10N/kg)【答案】80;竖直向上。
【解析】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浮力F浮=G=mg=8kg×10N/kg=80N;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4.(2018湖南岳阳)滑板车是小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
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是平衡力(选填“人的重力”、“车的重力”、“人与车的总重力”)【答案】相互;运动状态;人与车的总重力。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人与车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2018江西)一个实心铝块的体积为0.2m3,质量为kg,重力为N。
(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 3Kg/ m3)【答案】540,5.292×10 3。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求出质量,再根据重力公式G=mg求出重力。
这里要注意:在没给出g的取值时,一律用g=9.8N/kg.6.(2018河南)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答案】大于;G=m×15N/kg.【解析】利用图,根据质量相同时,判定重力的大小;根据求出关系式.由图可知,当质量都为8kg时,甲的重力为120N,乙的重力为50N,则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120N时,与其质量m=8kg的比值为: =15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G=m×15N/kg.三、作图题7.(2018四川广元)如图所示,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过物体的重心,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注意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从木块的重心开始,向竖直向下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8.(2018福建)踢足球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是向斜上方飞出的足球,不考虑空气阻力,请你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答案】如图所示.【解析】先对足球受力分析,足球在空中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然后再作重力的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足球在空中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从足球的重心向下作重力的示意图,就是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9.(2018云南)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测量物体琅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汁的簞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N。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它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呰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起来寻找规律。
”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
你认为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答案】(1)竖直;(2)静止;(3)3.4;(4)小虹。
【解析】(1)测量物体重力时,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2)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3)由图可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4N;(4)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应该在实验中采用不同的物体,这样结论根据有普遍性,故小虹同学的是正确的。
10.(2018绥化)某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G/m的平均值.(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G—m的图象.(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及图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弹簧测力计、天平。
(2)9.8(3)将坐标点(0.1,1.0)、(0.2,1.9)、(0.3,2.9)、(0.4,4.0)在图像上描出来,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得到的曲线就是G—m的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