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期末考试提纲
继电保护复习提纲(讲解)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故障状态要求:了解有哪三种状态,各种状态的特征2、故障的危害要求:(了解,故障分析中学过)3、继电保护定义及作用(或任务)要求:知道定义,明确作用。
4、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要求:构成三部分,哪三部分5、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性”的含义要求:知道有哪四性,各性的含义6、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的概念要求: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二、基本计算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一、基本概念1、继电器的定义及类型要求:了解2、继电特性、动作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要求:什么继电特性,动作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的定义3、单则电源网络相短路时电流量有哪些特征要求:1)短路电流是单方向的,2)短路电流比正常电流大得多,3)短路电流的大小同系统运行方式、故障类型、电源电势、故障位置等因素有关4、最小运行方式和最大运行方式要求:了解最小运行方式的定义,用于校验保护灵敏度;了解最大运行方式的定义,用于整定保护的速断电流5、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计算原则,动作选择性是如何保证的要求:电流速断保护的定义,根据什么参数来整定计算,上下级保护的动作选择性是如何保证的?靠整定电流的大小6、电流速断保护的主要优缺点(简述)要求:了解主要优缺点,如快速简单,不能保护线路全长7、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原则要求:主保护,能保护线路全长,但不能用于下一级线路的远后备保护8、灵敏系数的定义,灵敏度需大于1的原因,III段式保护哪段最灵敏?要求:了解灵敏系数的定义,知道III段式保护哪段最灵敏(第III段)9、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原则,上下级保护的动作选择性是如何保证的?要求:了解过电流保护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上下级保护的动作选择性靠整定时间来保证的10、III段式电流保护是指哪三段?各段的保护范围、时限配合(分析)参见书中图2.13要求:要会分析,是三段式保护的核心内容。
继电保护复习大纲.docx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大纲1.电力系统故障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短路和断线,短路包括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和接地短路、发电机和电动机以及变压器绕组间的匝间短路等;断线包括单相断线和两相断线等。
2.事故是指对用户少送电或停止送电,电能质量降低到不能允许的程度,造成人身伤亡及电气设备损坏。
3.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1)当电力系统中某电气元件发生故障吋,能口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避免故障元件继续逍到破坏,使非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当系统屮电气元件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能及时反应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发出信号或跳闸。
4.继电保护装置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
5.远后备保护是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吋,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6.近后备保护是指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來实现后背的保护。
7.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
8.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9.动作电流(Ig. oper):使电流继电器动合触点闭合的最小电流称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10.返回电流(Ig.res):使电流继电器动合触点打开的最人电流称为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电流。
11.返回系数(Kres):定义为继电器返回电流为动作电流的比值,即Kres=Ig. res/lg. oper o 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动作条件为IgNIg. oper;返回条件为Ig^Tg. res12.继电保护接线图一般可以用原理接线图和展开图两种形式来表示。
13.原理接线图含义:14.展开图含义:所谓90°接线,是指在三相对称F1.功率因数cosd)=l的情况下,加入各相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压U'g和电流间的相角差为90° o15.零序电压、零序电流的分布特点:(1)故障点处的零序电压最高,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处的零序电压为零。
继电保护期末复习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一章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及引起的后果1、电力系统的故障:三相短路k(3)、两相短路k(2)、单相短路接地k(1)、两相短路接地k(1,1)、断线、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复合故障等。
2、事故、故障、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区别:事故:指系统的全部或部分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以致造成对用户的停止送电、少送电、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程度,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毁坏电气设备等等。
不正常运行状态: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
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单相接地、过负荷、变压器过热、系统振荡、电压升高、频率降低等。
故障: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元件发生短路、断线式的状态均视为故障状态。
(包括相间短路、接地短路、输电线路断线。
主要有电流增大、电压电流之间相位角改变、测量阻抗发生变化、出现负荷和零序分量、电气元件流入和流出电流的关系发生变化。
)故障和异常运行方式不可避免,而事故则可以避免。
3、继电保护装置指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主要作用:通过预防事故或缩小事故范围来提高系统的可靠运行。
4、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1)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并保证其它无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以便值班员及时处理,或由装置自动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就会引起损坏或发展成为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
(3)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与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自动化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5、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对四性的评价:以上四条基本要求,选择性是关键,灵敏性必须足够高,速动性达到要求即可,最重要的是必须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继电保护复习提纲

填空题1. ____ 一般下级电力元件的后备保护安装在上级(近电源侧)元件的断路器处,称为______ 。
2. ____ 零序过电流保护和相间过电流保护相比,由于其动作电流小,所以灵敏度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电流保护类似,目前电力系统中应用的距离保护装置,一般也都采用__________ 的三段式配置方式。
4. 距离U段的整定阻抗应按分支系数K b为最小的运行方式来确定,目的是为了保证____ 。
5. 一套完成的纵联保护包括两端保护装置、通信设备和_____ 。
6. 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可以快速地切除保护范围内部的_____ ,但却不恩年工作为变电所母线和下级线路的后备。
7. 相差高频保护采用比较线路两端_______ 相位来反应对称短路。
8. 对于中性点可接地或不接地的变压器需要装设零序电流保护和__________ 。
9. 相对于中、小型机组,大型发电机组参数的变化将对继电保护“四性”中的性不利。
10. 由于越靠近故障点的零序电压越高,因此零序方向元件没有电压 ___________ 。
11. 如果纵差动保护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灵敏度不足,可以增设 ____________ 保护。
12. 发电机正常运行时的三次谐波电压,机端量总是 ________ 中性点量。
13. 为满足速动性和选择性的要求,母线保护都是按 ____________ 原理构成的。
14. 数字式母线差动保护主要采用 __________ 保护原理。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短路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 远后备保护2. 高3.阶梯时限配合4.选择性5.通信通道6. 各种故障7 .正序电流8.零序过电压保护9.灵敏10. 死区II. 零序电流差动12.小于13. 差动14.电流差动15. 电流速断保护16. 电气元件配置两套保护,一套称为主保护,另一套称为 _________ 保护。
继电保护-周仁亮(1)

输电继保复习提纲(36道)1、四个基本要求的概念?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2、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返回电流的概念。
动作电流:能使电流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返回电流:能使电流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3、三段式电流保护各段是如何满足继电保护的“四性”的?或者各段的保护范围?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由动作电流保证选择性;快速性最好动作时间仅为ms级的继电器股有动作时间;灵敏性差不能保护本线全长;可靠性高。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由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保证选择性;快速性次之动作时间为0.5s左右;灵敏性较好能保护本线全长;可靠性高。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由动作时间阶梯特性保证选择性;快速性最差动作时间长;灵敏性最好能保护下线全长;可靠性高。
4、反应相间短路的接线方式?完全星形接线不完全星形接线所不同的是完全星形接线还可以反映各种单相接地短路不完全星形接线不能反映全部的单相接地短路(如B相接地)5、相间短路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方式,灵敏角,内角?内角是否可调?是否有死区?90°接线灵敏角φsen=-α内角α45°,30°两档可调有死区反应接地的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呢?90°接线灵敏角φsen=-α=80°内角α-80°不可调无死区6、是否必须装设方向元件才能使用多电源线路的电流保护?不一定,只有当它背后故障时,电流保护不能够满足选择性的情况下,才要装设方向元件;同一母线上动作电流最大的I、II段保护可以不投入方向元件。
同一母线上动作电流时间最长的III段保护也可以不投入方向元件。
7、校验灵敏度用最大还是最小运方?最小运方8、根据小接地电流系统中的绝缘监视装置图,试分析其在正常运行、系统单相短路时的行为,并说明该装置的缺点及采取的措施。
正常运行时,无零序电压,故不动作;单相接地故障时,有零序电压,所以零序电压动作,三个电压表的读数为故障相下降,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原来的(根号3)倍,以此来判定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缺点是:没有选择性,在同一母线上任何一回单相接地,它都会切除,采取的措施是:要配合重合闸装置来获取9、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是否采用消除死区的方法?偏移特性就是在方向阻抗继电器上面往第三象限偏移,无动作死区,不需要采用10、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1)相间距离保护0°接线:反应相间阻抗继电器接线应该以相间电压作为继电器电压,以相同电流差作为继电器电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考试复习大纲汇总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考试复习大纲一、考试题目题型1、客观题(30分)(1)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分析题(两小题共20分)4、综合设计计算题(两小题共30分)二、各章复习及考试要点第1章继电保护概述1、电力系统及其功能;何谓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及其形式p12、继电保护的含义及其任务p1;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以及分类P23、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保护四性) p3;思考和习题:1-1;1-2;1-4;1-5.第2章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1、电流互感器正方向规定图2-1p7,(P175)2、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常用接线方式及各接线方式的特点(图2-4)P9~10;3、TA与TV的工作特点 p10;4、零序电流滤过器与零序电压滤过器作用、构成依据及接线(图2-4)p13;5、电磁式过电流继电器原理及其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电磁式电压继电器及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和返回系数p18~19;思考和习题:2-3;2-4;2-7;2-8;2-9;第3章输电线路相间短路电流、电压保护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含义及工作原理(图3-1)、(图3-2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式3-2p63~652、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含义及工作原理(图3-3)、(图3-4;动作时限的选择(图3-5);灵敏度校验;原理接线(图3-6)P65~68;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含义及工作原理(图3-7)、(图3-8;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的整定(图3-9);灵敏度校验;P68~70;4、电流保护三种基本接线方式(图3-10)p70~71;5、阶段式电流保护接线图及其整定(图3-13)(图3-14);【例3-1】P74~77思考和习题:3-1;3-4;3-11;第4章输电线路相间短路方向电流保护1、方向电流保护的含义及工作原理接线图(图4-1)、(图4-2、(图4-3 p832、功率方向继电器的900接线方式(图4-10)(表4-1)(图4-11)P89~90;思考和习题:4-2;第5章输电线路接地保护1、中性点接地方式 p962、零序电流保护的组成及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原理(图5-2)P98;3、LG-12型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接线方式(图5-9)(图5-10)P103~1044、三段式零序功率方向电流保护接线方式(图5-11)P1045、大接地电流系统零序电流保护的评价(特点)P104~105;思考和习题:5-4;第6章电网的距离保护1、距离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元件p116~1172、全阻抗继电器、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的含义及动作特性(图6-4)(图6-5)(图6-6)P119~122;3、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死区及消除措施P128~1304、相间短路阻抗继电器的00接线方式(表6-2)P136思考和习题:6-1;6-2。
继电保护原理复习提纲(改)

开关量输出回路的与非门:①提高带负载能力;②提高抗干扰能力 频率高于f max 的分量出现频率混叠的问题, 可用前置低通滤波器消除影响单选 1′×10 多选 2′×5 判断改错 2′×5 简答 5′×4 分析 20′(3) 计算 20′(3)继电保护原理第1章 绪论1.1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它的基本任务:①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②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利用系统正常运行与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之间的差别,以实现保护。
(差动原理)1.3 继电保护装置是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的。
1.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①选择性 指电力系统中有故障时,应由距离故障点最近的保护装置动作,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减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②速动性 在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能迅速动作切除故障③灵敏性 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任何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④可靠性 指在该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任何其他该保护装置不应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作第2章 继电保护的硬件构成——继电器2.1 继电器是一种能反应一个弱信号的变化而突然动作,闭合或断开其接点以控制一个较大功率的电路或设备的器件。
发展阶段:电磁式、感应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数字式2.2 继电特性:①继电器的动作都是明确干脆的②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值与动作值的比值2.3 感应型继电器具有反时限特性(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差动继电器、平衡继电器) 2.4 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的核心是微处理器。
继电保护期末

继电保护期末第一篇:继电保护期末1-1 什么是故障,异常运行方式和事故? 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有何联系? 答: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元件发生短路,断线时的状态均视为故障状态;电气元件超出正常允许工作范围,但没有发生故障运行,属于一场运行方式, 即不正常工作状态;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时,若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 则将引发系统事故,事故是指系统整体或部分的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供电或电能质量不符合用电标准,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故障和异常运行方式不可以避免,而事故可以避免发生.1-2 常见故障有哪些类型?故障后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常见故障是各种类型短路,包括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另外,还有输电线路断线,旋转电机,变压器同一相绕组匝间短路等,以及由上述几种故障组合成的复杂的故障.故障会使故障设备损坏或烧毁;短路电路通过非故障设备产生热效应和力效应,使非故障元件损坏或缩短使用寿命;造成系统中部分地区电压值大幅下降,破坏电能用户正常工作,影响产品质量;破坏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之间并联运行稳定性,使系统发生震荡, 从而使事故扩大,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瓦解.1-3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有什么区别?答:一般把反应被保护在主保护系统元件严重故障、快速动作与跳闸的保护装置称为主保护,而把在主保护系统失效时备用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当本元件主保护拒动,由本元件另一套保护装置作为后备保护,这种后备保护是在同一安装处实现的,故称为近后备保护。
远后备保护对相邻元件保护各种原因的拒动均能起到后备保护的作用,同时它实现简单、经济、因此要优先采用,只有在远后备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才考虑采用近后备保护。
辅助保护是为了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不足而增设的简单保护,如用电流速断保护来加速切除故障或消除方向元件的死区。
1-4继电保护装里的任务及其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是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元件,使其免受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元件恢复正常运行;监视电力系统各元件,反映其不正常工作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规范设备承受能力而动作,发出告警信号,或减负荷、或延时跳闸;继电保护装置与其他自动装置配合,缩短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阴工学院继电保护期末考试提纲2014.6.11
第一章
1.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2.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3.后备保护的作用,近后备,远后备的概念。
4.继电保护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1.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的原则和方法,基本构成。
1.1速断保护的优缺点有哪些?
2.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三相星形接线,二相星形接线)。
3.方向性电流保护。
3.1 90°接线方式。
例:有一按900接线方式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当
为时,为∙∙∙k CA k I U U ∙B I 。
3.2 90°接线方式的优点。
4.零序分量的特点,大小以及分布情况。
第三章
1.距离保护的概念。
2.各种阻抗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表达方式(圆特性)。
2.1故障环路内容。
2.2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
2.3距离保护和电流保护相比有哪些优点?
3.振荡闭锁的概念。
3.1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4.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第四章
1.高频保护中高频信号分哪三种,各自的作用?
2.相--相式 相--地式。
3.输电线路纵差保护的工作原理。
3.1不平衡电流的产生。
第五章
1.自动重合闸与继电保护的配合。
2.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1.变压器纵差保护的构成原理,特点。
2.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和抑制措施。
3.变压器的主保护,后备保护有哪些?
4.励磁涌流产生的原因,特点。
第七章
1.发电机应装设哪些保护装置?
2.发电机纵差,横差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反映的故障类型。
3.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气量的特点。
4.发电机负序电流保护。
第八章
1.母线保护的类型,原理,整定方式。
2.母线故障的原因。
3.母线不完全差动保护的构成。
4.母联相位比较式差动保护的优点。
5.单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对互感器的要求。
6.断路器失灵保护的概念。
第九章
1.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特点。
2.采样定理。
3.继电保护的发展。
4.计算机继电保护的构成。
5.与传统继电保护相比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