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每课一练试题全册(课课练)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人教版

本资料适用于八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是教师教学完成每课后的综合练习。

本人是一线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积累。

这套试题收集了历年的月考、单元考试、期中期末考试题,是一线教师最适用的宝贵资料。

八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1.新闻两则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锐不可当.()歼.灭()击溃.()绥靖..()()阻遏.()鄂.豫()逃窜.()2.填空(1)新闻又称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________。

3、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③“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④“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语言特点是什么?4.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填番号)国民党的(A.广大B.大量 C.多数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反对 B.抗拒C.拒绝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A.作战 B.指挥 C.鼓动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牢靠B.坚固C.巩固D.顽固)的,(A.弱点B.松懈C.劣势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今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二、阅读(考试链接)(一)(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

1.消息二则一、选择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溃.退荻.港摧枯拉朽.要塞.歼.灭锐不可当.qiān订xiè气dū战。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你交友的标准是什么?是注重外表的美丽?还是注重内心的善良?B.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C.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人提出了“赢语文者赢高考”的口号。

因此,教师、家长、学生都有所动作D.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C.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表示,魏秋月目前的伤势达不到上场,甚至在8月的女排世界杯中能否上场也存在着疑问。

D.近3000名左右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

二、填空题4.填空。

(1)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

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2)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有时兼有、。

(3)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

在结构上,一般包括、、、背景和五个部分。

5.2017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8周年,八年级(1)班开展了“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活动。

请根据下面的活动场景,完成相应的练习。

(1)下面是一位学生对战斗英雄的采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相应内容。

学生: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十分顺利?战斗英雄:学生:您能描述一下当时渡江的情景吗?战斗英雄:学生:作为一名战斗英雄,每次回想起当时渡江的情况,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

现在,您心里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呢?战斗英雄:(2)战斗英雄的叙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三、解答题6.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10.三峡(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10.三峡(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10.三峡(含答案)10.三峡基础闯关全练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阙处( quē)素湍(tuān)属引( zhǔ)绝巘(yǎn)B.沿溯( sù) 曦月(xī) 叠嶂( zhàng) 襄陵(xiāng)C.悬泉( xuán) 飞漱(sù) 哀转( zhuàn) 蔽日(bì)D.涿县( zhuō)略无(lüè)绿潭( tán) 凄异(qī)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略无阙处略无:_________(2)自非亭午夜分亭午:__________(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____ 沿:____ 溯:______(4)虽乘奔御风虽:______ 奔:______(5)素湍绿潭素湍:______(6)属引凄异属引:______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C.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根据提示默写。

(1)文中侧面描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春冬景物给予作者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三峡夏季江水阻断交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全练1.下列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非宁静无以致远B.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C.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D.回清倒影清荣峻茂2.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9.美丽的颜色(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9.美丽的颜色(含答案)

9.美丽的颜色基础闯关全练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热得像温室。

(2)每逢骤( )雨猝( )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 )息。

(3)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xū( )过!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气氛幼稚抚摸小心翼翼B.姿势练制冻僵筋疲力尽C.酸渍沉淀扰乱专心至志D.猝至简陋神密触目惊心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 )(2)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

( )(3)“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 )4.文学常识填空。

《美丽的颜色》节选自《______》。

作者______,是______的次女。

居里夫人,______国______家、______家,原籍______,先后获______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能力提升全练1.下列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56岁的王阿南衣着朴素,说起话来和颜悦色,若不是满口的农技术语,他与身边的农民看上去并无二致。

B.每次老师批改后的作业,他都会仔细查看一遍,小心翼翼地把做错的地方修改过来。

C.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已经让飞行员们筋疲力尽了,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进行训练。

D.走进大厅,她爽朗一笑,引来众人侧目而视。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略到列夫·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等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略”改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学习《美丽的颜色》,使我们懂得了执着、坚强对成功的重要性。

八(上)语文部编版《一课一练》及试卷参考答案

八(上)语文部编版《一课一练》及试卷参考答案

八(上)语文部编版《一课一练》及试卷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消息二则1.D 2.C 3.A 4.B 5.B6.引题主题7.当天上午,著名书法家彭玉香先生应邀来到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向该馆捐赠了他精心创作的楷书作品《毛主席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8.今年4月23日,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68周年。

9.毛泽东主席写下名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背景及诗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彭玉香先生捐赠书法作品《毛主席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目的。

10.表达方式:运用了说明、描写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这幅书法作品的规格和给人的印象。

表现手法:句中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彭玉香先生这幅书法作品的风格与特色,还从侧面描写了现场嘉宾看到这幅作品后的反应,突出地表现了彭玉香先生书法水平的高超。

句式;在分析这幅画作的风格时,作者连用四个四字短语,语言匀称和谐,充分表达了对作品的赞美。

11.示例: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抵达孟加拉国访问12.C(是警示解放军将士不要学项羽,而应将革命进行到底,不给敌人反扑的机会)13.B(前四甸是历史纪实,着重叙述,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雄壮,凝聚着赞美歌颂的深情;后四句是议论说理,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语言来表达的)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C 2.B 3,B 4 A5.人民网英国记者今日在伦敦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不难发现人们对英国脱欧公投表现出了不同的看法。

6.交代了这则消息的背景;表现了此番英国脱欧公投一事在英国民众心中的重要性,以及英国脱欧的复杂性。

7.担心英国会变得更穷,会被世界孤立;会有很多不确定性,未来很长的时间恐怕会越来越差;社会会变坏。

8.希望拿回对国家的控制权;政府决策不只以金钱为出发点;控制移民数量;实现选票的价值;避免欧盟的经济危机等不利影响。

9.(1)示例:①1901-2000年,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的科学家获得了大部分的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

②1901-2000年,美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的科学家不断增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试题(课课练)全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试题(课课练)全册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时间: 主备教师: 参与修改教师:全体初二级语文教师导学图示教学重点:1.把握消息的结构要素。

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

2.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新闻的有关知识。

2、学习第一则新闻。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2遍,并给课文标好段序2、读谁下列加粗字字音溃〈ku ì〉退 要塞〈s ài 〉 阻遏〈â〉 锐不可当〈d āng 〉歼〈ji ān 〉灭3、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业已:已经。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4、我不理解的词语还有5、结合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新闻的知识,并在课前展示。

课堂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幻灯片1、2)二、交流质疑1、各小组展示生字词,并要求学生识记。

2、小组指定发言人口头展示词语解释3、各小组交流新闻的有关知识。

4、教师点拨新闻知识:(幻灯片3、4)(1)、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基本要求:让事实说话(4)新闻的三个特点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C、、语言简明扼要。

(准确性)(5)、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A、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

新闻的标题可以是单行标题.也可以用双行或多行标题。

标题的本体是正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也叫主标),通常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含意,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这样就形成了双行或多行标题。

2018年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一课一练习题集(含答案)

2018年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一课一练习题集(含答案)
2.写作背景 1949 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破裂。 4 月 21 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4 月 23 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 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这两则新闻稿均是毛泽东于 4 月 22 日撰写,介绍 了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动态。 3.考点链接
病句:搭配不当 ( 一 ) 【主要类型】 (1) 主谓搭配不当。如:市民的环保意识不断落实。 ( 主语“意识”和谓语 “落实”不能搭配,应将“落实”改为“增强”或“提高”。 ) (2) 动宾搭配不当。如:近年来,我国重大的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 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前景。 ( 动词“增强”和宾语“广阔前景”不能搭配, 可删掉“和广阔前景”。 ) 【解题技巧】 提主干。当句子较长、成分较复杂时,一定要压缩句子,提取主干,看主 谓、动宾等各个句子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 T5。 01 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C) A.会议开始前, 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 否则后果自负!” 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 了!积点德吧!” 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 的感觉。” 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 白。” ( 解析: A. “后果自负”用语不礼貌; B. “积点德吧”用语不礼貌; D.“令 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此处指自己的父亲用语不当。 ) 02 课内精读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回答问题。 7.这则消息的“电头”是“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导 语”部分是第 1- 2 句,主体部分是第 3-17 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 绩辉煌的词语是“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 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锐不可当”。 8.“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 日可渡完”一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一大半,剩 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为什么? 不能这样更改。“现在”与“至发电时止”相比,后者概念更确切;“一 大半”与“三分之二”相比, 前者表达含混, 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 ( 是 人?是物? ) ,“余部”是军事术语,更贴切、得体。 9.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并控制江阴要

八(上)语文部编版《一课一练》及试卷参考答案

八(上)语文部编版《一课一练》及试卷参考答案

八(上)语文部编版《一课一练》及试卷参考答案八(上)语文部编版《一课一练》及试卷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消息二则1.D 2.C 3.A 4.B 5.B6.引题主题7.当天上午,著名书法家彭玉香先生应邀来到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向该馆捐赠了他精心创作的楷书作品《毛主席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8.今年4月23日,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68周年。

9.毛泽东主席写下名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背景及诗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彭玉香先生捐赠书法作品《毛主席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目的。

10.表达方式:运用了说明、描写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这幅书法作品的规格和给人的印象。

表现手法:句中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彭玉香先生这幅书法作品的风格与特色,还从侧面描写了现场嘉宾看到这幅作品后的反应,突出地表现了彭玉香先生书法水平的高超。

句式;在分析这幅画作的风格时,作者连用四个四字短语,语言匀称和谐,充分表达了对作品的赞美。

11.示例: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抵达孟加拉国访问12.C(是警示解放军将士不要学项羽,而应将革命进行到底,不给敌人反扑的机会)13.B(前四甸是历史纪实,着重叙述,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雄壮,凝聚着赞美歌颂的深情;后四句是议论说理,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语言来表达的)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C 2.B 3,B 4 A5.人民网英国记者今日在伦敦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不难发现人们对英国脱欧公投表现出了不同的看法。

6.交代了这则消息的背景;表现了此番英国脱欧公投一事在英国民众心中的重要性,以及英国脱欧的复杂性。

7.担心英国会变得更穷,会被世界孤立;会有很多不确定性,未来很长的时间恐怕会越来越差;社会会变坏。

8.希望拿回对国家的控制权;政府决策不只以金钱为出发点;控制移民数量;实现选票的价值;避免欧盟的经济危机等不利影响。

9.(1)示例:①1901-2000年,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的科学家获得了大部分的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