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标准号:SY0075-93 替代标准号:$False$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设计院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1 总则1.0.1 为了统一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厂,站,库油罐区防火堤的设计要求,确保油罐区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1.0. 2 本规范合用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地上油罐区的新建和扩建工程中的防火堤设计:不合用于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凝液罐区的防火墙设计:油罐区的防火堤改造工程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1.0. 3 防火堤的建造,应在满足耐燃烧性,密封性和抗震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 占地,投资,地形,地质及气象等条件,还应考虑到罐组容量及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周围环境特点及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施工及生产管理,维修工作量及施工,材料来源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设置,使其达到坚固耐久,经济合理的效果:1.0. 4 在防火堤的设计中,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与规定:2 术语,代号2.1 术语2.1.1 有效容积——一个油罐组由防火堤所围成的容积:计算时应扣除其内各油罐(最大一个罐除外)防火堤计算高度以下的体积和全部建,构筑物及各种基础,配管等的体积之后的容积:2.1.2 防火堤高——在总图布置中由防火堤外侧地面至防火堤顶面的垂直距离:2.1.3 防火堤基脚线——系指防火堤边坡与其内,外设计地面的交线:2.2 代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PL,PE,Pd——各种荷载水平分布值 ;PA,PB,P——各点土压力水平分布值 ;Pt,PE,PL,Pd,PtE——各种荷载计算截面以上水平合力 ; Mt,ME,ML,Md,MtE——各种荷载对计算截面的弯距 ;G1——每米堤长计算截面以上堤身自重荷载标准值 ; G——总垂直荷重设计值 ;P——总水平荷载设计值 ;M——总的作用于基底的倾复力矩设计值:2.2.2 抗力及材料特性RH 基底磨擦阻力;PP——被动土压力 ;MW——稳定力矩;——土的内磨擦角 ;γL——液体的重度 ;γt——土体的重度 ;H1——计算截面以上液体深度或者堤高 ;Ho——计算截面以上合力作用点至计算截面的距离 ; HL——总的液体深度 ;H——堤高;α——内培土水平段宽度 ;β——培土坡面与地面夹角 ;d——基础埋深;B1——防火堤平均厚度 ;e——垂直合力作用线至基础前端的水平距离 ;C——土的粘结力:2.2.3 计算系数及其它amax——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a1,a2,a3,a4——根据 X/H 求得的相应系数;η1——第一振型参预系数 ;μ——基底磨擦系数 ;η——被动土压力折减系数 ;Ka,Kˊa——主动土压力系数 ;Kp——被动土压力系数 ;ƒt——动液压力系数:3 防火堤的布置3.1 普通规定3.1.1 油罐组所设防火堤,必须是闭合的:隔堤与防火堤也必须是闭合的:3.1.2 立式油罐组的防火堤的堤高应为 1.0~2.0m:设计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2m:隔堤高度应比防火堤低 0.2~0.3m:卧式油罐组的防火堤堤高不应低于 0.5m:3.1.3 防火堤内地面,应有不小于3‰的坡度:其雨水排除及其他管线穿越,应符合下列规定:3.1.3.1 在堤内较低处设置集水设施,连接集水设施的雨水排除管道应从地面以下通出,堤外应设有可控制开闭的装置与之连接:开闭装置上应设有能显示其开闭状态的明显标志:3.1.3.2 进出油罐组的各类管线,电缆,不宜在防火堤堤身穿过,应尽量从堤顶跨越或者堤基础以下穿过:如不可避免,必须穿过堤身时则应预埋套管,且应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3.1.4 防火堤内地坪标高不应高于堤外消防道路路面或者地面的标高:3.1.5 防火堤内油罐容量?20000m3 时,宜设置进罐组道路:进罐组道路应为单车道,应从防火堤堤顶跨人,道路纵坡不应大于 8%:3.1.6 沿无培土的防火堤修筑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防火堤基础外边缘的间距不应小于 0.5m,且沟内应有防渗漏措施:3.1.7 每一罐组防火堤上必须设置两个以上人行踏步或者坡道,并设置在不同方位上:3.1.8 立式油罐罐壁至防火堤和隔堤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卧式油罐罐壁至防火堤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3m:3.1.9 相邻油罐组防火堤的外侧基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 7 m 的消防空地:3.1.10 油罐区消防道路路边至平行防火堤外侧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3 m:3.2 容量3.2.1 油罐分组应符合下列规定:3.2.1.1 固定顶油罐总容量不应大于 100000 m3:3.2.1.2 浮顶油罐总容量不应大于 200000 m3:3.2.1.3 油罐组内宜布置同类火灾危(wei)险性的油罐:沸溢性与非沸溢性油品不应布置在同一防火堤范围内:3.2.2 油罐组防火堤内的有效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3.2.2.1 固定顶油罐,不应小于罐组内一个最大油罐的容量:3.2.2.2 浮顶油罐,不应小于罐组内一个最大油罐容量的一半:3.2.2.3 当固定顶油罐与浮顶油罐同组布置时,应取以上两款规定较大值:3.2.3 油罐组内应按下列要求设置隔堤:3.2.3.1 容量等于或者大于 50000 m3 的油罐,隔堤内油罐为一座:3.2.3.2 容量等于或者大于 10000 m3 而小于 50000 m3 的油罐,隔堤内的油罐不应多于 2 座:3.2.3.3 容量为 3000~5000 m3 的油罐,隔堤内的油罐不应多于 4 座:3.2.3.4 容量等于或者小于 2000 m3 的油罐,隔堤内的油罐不应多于 6 座:4 防火堤的型式与构造4.1 选型4.1.1 防火堤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4.1.1.1 土筑防火堤,在占地,土质条件能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4.1.1.2 砖砌防火堤,普通情况下均可选用,但用于低洼,盐碱地区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4.1.1.3 钢筋混凝土防火堤,素混凝土防火堤及毛石混凝土防火堤,可在抗震设防烈度 7 度以上,地形复杂,人口及工业设施稠密的地区,以及在油罐组容量不小于50000 m3 和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采用:4.1.1.4 浆砌毛石防火堤,防抗震设防烈度大于 7 度或者地质构造复杂易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地区以外,均可采用:4.2 构造4.2.1 防火堤(土堤除外)基础埋置深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建造用材,冻土深度等因素确定,且不宜小于 0.5m:4.2.2 防火堤(土堤除外)应设置变形缝:变形缝的间距应根据防火堤的材料,气候和地质特点按有关规范确定;缝宽 30~50mm,缝内应用柔性材料密封:4.2.3 防火堤(土堤及隔堤除外)应在堤内侧培土或者采取喷涂具有耐火性和密封性的涂料等保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2.3.1 防火堤内侧培土高度不应小于堤高的 2/3;培土坡度(高宽比)应为1?1.00~1.25;培土顶宽不应小于 300mm;培土应分层压实,坡面应拍实,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0.85;培土表面应做面层,面层应能有效地防止雨水冲刷,小动物破坏和杂草生长:4.2.3.2 防火涂料层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1.5MPa,粘结强度对混凝土不应小于0.15MPa,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2 小时,抗冻性应达到-25?~20?,冻融 15 次强度无变化, 并能在潮湿环境下工作:4.2.4 土筑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2.4.1 堤顶宽度不应小于 500mm,堤身坡度(高宽比)应为 1?1.2~1.5;4.2.4.2 筑堤材料应为粘性土:当筑堤材料为高渗透性土(塑性指数 IP?10)时, 应在堤身内设厚度不小于 300mm 的防渗透层或者掺入黏土等材料以降低其渗透性:4.2.4.3 筑堤土应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0.90:4.2.4.4 土筑防火堤必须设面层,面层应能有效地防止雨水冲刷,小动物破坏和杂草生长:在南方湿润地区,可用人工草皮做面层:4.2.5 砖砌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2.5.1 堤身砌体厚度不应小于 370mm,并用水泥砂浆抹面:4.2.5.2 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7.5,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基础为毛石砌体时,毛石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20:4.2.5.3 堤顶宜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厚度不应小于 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15,压顶内按构造配筋:4.2.5.4 抗震设防烈度 7 度以上或者地质条件复杂,地基沉降差异较大地区宜采用加筋砌体:4.2.5.5 在用地条件受到限制时,可采用砖砌空腹式填土防火堤代替内培土砖砌防火堤,内填土厚度宜为 500mm:4.2.6 钢筋混凝土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2.6.1 堤身及基础底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200mm:4.2.6.2 受力钢筋的单侧最小配筋率应为 0.2%,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2mm;沿堤长方向的全部构造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 0.2%,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250mm;堤身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为 50mm,堤身和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15,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10:4.2.7 浆砌毛石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2.7.1 堤身及基础最小厚度不应小于 500mm;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当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不大于 100kPa 时应为 1:1.25,大于 100kPa 时为 1:1.50,每阶宽度不应大于 200mm:4.2.7.2 毛石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20,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4.2.7.3 堤顶应做钢筋混凝土压顶:做法同 4.2.5.3 款;堤身应做水泥砂浆勾缝:4.2.8 毛石混凝土,素混凝土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2.8.1 堤身厚度不应小于 300mm:4.2.8.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15,毛石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20;毛石混凝土所投入的毛石体积,基础部份不应超过总体积的 30%,堤身部份不应超过 25%;毛石最大直径不应超过所在截面厚度的 1/3:4.2.8.3 在堤身与基础的连接位置的堤内一侧,宜配置不少于堤身截面 0.05%的构造钢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10mm,钢筋伸入堤身和基础的锚固长度 ls 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 6.1.4 条的规定:。

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Desing specification for Fire-Dike in Tand Farm自 1993-9-1 起执行1总则1.0.1为了统一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厂、站、库油罐区防火堤的设计要求,确保油罐区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地上油罐区的新建和扩建工程中的防火堤设计。

不适用于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凝液罐区的防火墙设计。

油罐区的防火堤改造工程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防火堤的建筑,应在满足耐燃烧性、密封性和抗震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占地、投资、地形、地质及气象等条件,还应考虑到罐组容量及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周围环境特点及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施工及生产管理、维修工作量及施工、材料来源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设置,使其达到坚固耐久、经济合理的效果。

1.0.4在防火堤的设计中,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与规定。

2术语、代号2.1术语2.1.1有效容积——一个油罐组由防火堤所围成的容积。

计算时应扣除其内各油罐(最大一个罐除外)防火堤计算高度以下的体积和全部建、构筑物及各种基础、配管等的体积之后的容积。

2.1.2防火堤高——在总图布置中由防火堤外侧地面至防火堤顶面的垂直距离。

2.1.3防火堤基脚线——系指防火堤边坡与其内、外设计地面的交线。

2.2代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PL,PE,Pd——各种荷载水平分布值;PA,PB,P<SUB<G< sub>——各点土压力水平分布值;Pt,PE,PL,Pd,PtE——各种荷载计算截面以上水平合力;Mt,ME,ML,Md,MtE——各种荷载对计算截面的弯距;G1——每米堤长计算截面以上堤身自重荷载标准值;G——总垂直荷重设计值;P——总水平荷载设计值;M——总的作用于基底的倾复力矩设计值。

2.2.2抗力及材料特性RH基底磨擦阻力;PP——被动土压力;MW——稳定力矩;——土的内摩擦角;γL——液体的重度;γt——土体的重度;H1——计算截面以上液体深度或堤高;Ho——计算截面以上合力作用点至计算截面的距离;HL——总的液体深度;H——堤高;α——内培土水平段宽度;β——培土坡面与地面夹角;d——基础埋深;B1——防火堤平均厚度;e——垂直合力作用线至基础前端的水平距离;C——土的粘结力。

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 请将意见
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地
址 河南省洛阳市七里河 信箱 邮编
以便修订时参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一九九二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一章 总 则

条 为了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在石油化工企业
设计中 贯彻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的方针 采取防火措施 防
止和减少火灾危害 特制定本规范

条 本规范适用于以石油 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
的石油化工新建 扩建或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

条 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设计应按本规范执行 本
规范未作规定者 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或规定
第八章 电 气
第一节 消防电源及配电 第二节 防雷 第三节 静电接地
附录一 名词解释 附录二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附录三 液化烃 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附录四 甲 乙 丙类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附录五 工艺装置或装置内单元的火灾危险性
分类举例 附录六 防火间距起止点 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天津消防科研所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北京设计院等六个单位编
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 遵照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安全防火的政策法
令和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的消防工作方针 调查了几十个炼油
厂 石油化工厂的防火设计现状 与公安部 化工部 设计院 所 等
有关单位座谈讨论 研究分析建国以来一些典型火灾案例 总结石
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方面的经验 搜集了国外有关标准 规范 并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条文说明]SH 3125-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03-11发布2002-05-01实施1 总则1.0.2 本规范内容不包括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的防火堤设计。

1.0.3 抗震要求中的设防烈度是采用国家现行规定的该地区基本烈度,即国家地震局出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规定。

重要工程需提高设防等级时,须经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

3 防火堤的设置与选型3.1 设置3.1.1 防火堤的主要作用是在储罐发生跑、冒、漏、开裂或因火灾爆炸等事故时,使可燃液体不至流淌到防火堤所围的范围以外。

因此,防火堤本身应严密闭合、不渗不漏.在静压力和地震作用下,仍坚实稳固。

3.1.2~3.1.6 分别引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及其(1999年局部修订条文)中第5.2.16条、5.2.12条和5.2.13条中的相关内容。

3.1.3 已有的大量实践证明,在雨水管穿越防火堤处,采用水封井或闸板阀来防止可燃液体流出堤外。

效果均不理想,水封井在油品大量泄漏时,不能起封闭防火堤的作用;闸板阀由于维修保养不好而经常锈死,最后造成不是关不上,就是打不开的状况,并不能起到既能排雨水又能封闭防火堤的双重功能。

3.2 容积3.2.1~3.2.4 分别引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及其(1999年局部修订条文)中第5.2.5条、5.2.11条、5.2.14条、5.2.15条的相关内容。

4 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4.2 分项系数、组合系数及荷载效应组合4.2.1、4.2.2 防火堤在正常使用时,除自重及温度应力外,不受其他荷载作用,温度引起的应力通过设置变形缝解决,变形缝间距按有关规定确定,对于油罐爆炸引起的冲击力,根据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北京防火、防爆学组在1988年九月对储油罐防火墙爆炸载荷模拟试验的结果中其试验数为9.7kN/m2压力波,作用时间为21秒,可看作静压作用,由于出现机遇很小,防火堤设计不考虑这种偶然组合。

储罐组防火堤高度计算

储罐组防火堤高度计算

储罐组防火堤高度计算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储罐组防火堤高度的一般原则和计算方法等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储罐组防火堤高度计算;石油库工程可参照执行。

1.3 引用标准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 计算规定2.1 一般原则2.1.1 储罐组防火堤高度的计算,应符合GB 50160 的有关规定。

2.1.2 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场地较为平坦的储罐组的防火堤高度的计算。

2.1.3 本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储罐组内只需局部地面上存液即可满足防火堤内所需有效容积的防火堤高度计算。

2.2 计算方法2.2.1 防火堤内平均存液面高度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当储罐组内均为固定顶罐时,采用公式(2.2.1-1);当储罐组内均为浮顶罐时,采用公式(2.2.1-2);当储罐组内兼有固定顶罐和浮顶罐时,可按公式( 2.2.1-1)及(2.2.1-2)分别计算后,取其大值。

式中:h—储罐破裂时防火堤内平均液面高度,m;V—堤内最大储罐(固定顶罐或浮顶罐)的公称容积,m³;F—防火堤内堤脚线范围内的面积,m²;F₁—堤内除一个最大储罐以外的其余储罐的面积之和,m²;F₂—堤内全部储罐的面积之和,m²。

2.2.2 防火堤的平均高度,应按计算的堤内平均液面高度h加0.2m 采用,且高度不应小于1m。

2.2.3 当防火堤各角点处的场地标高差较大时,堤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标高,以减少防火堤的工程量。

但防火堤顶各点应至少比计算的堤内平均液面高度h所对应的标高高出0.2m,且高度不应小于1m。

3 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条文及说明6.2.11罐组应设防火堤。

[条文说明]地上可燃液体储罐一旦发生破裂事故,可燃液体便会流到储罐外,若无防火堤,流出的液体即会蔓流。

为避免此类事故,故规定罐组应设防火堤。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防火堤的密封性设计(7)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防火堤的密封性设计(7)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防火堤的密封性设
计(7)
由于防火堤的最根本目的是在油罐受破后临时存放事故漏油,所以对防火堤的设计有一个密封性要求,并能承受所纳油品的静压力,防火堤内的地坪和防火堤本身的选材及施工方法都应充分考虑密封性能,并要留意几个问题:1.严禁在防火堤上开洞;2.含油污水排水管在出防火堤处应设水封设施,雨水排水管在出防火堤处应设截止阀门;3.工艺管、泡沫管、冷却给水管等管线在穿过防火堤时,应尽可能埋地,从地坪下面穿过防火堤,以确保防火堤的严密性。

当明管穿过防火堤时,必需采纳非燃烧材料严密填塞。

无论以哪种方式过防火堤,都应在防火堤两侧的管线上设置截止阀门。

- 1 -。

加油站设计防火规范

加油站设计防火规范

第三章汽车加油站第一节加油站的等级划分注:①本表油罐总容量系指汽油储量。

当兼营柴油时,汽油、柴油的储量,可按1∶2的比例折算。

②汽车加油站的加油机、油罐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m)注:①三级汽车加油站相邻的民用或其它建筑为一、二级耐火等级,且与加油站相邻一面无门窗时,其与加油站的安全距离可不限。

②设有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与周围建筑物、交通线的安全距离,可按本表减少5 0%。

第二节汽车加油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加油站的进、出口,应分开设置。

二、加油站进、出口道路的坡度,不得大于6%。

三、汽车加油站内的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m)注:①站房包括:营业室、值班休息室、卫生间、储藏间等。

②其它建筑物、构筑物系指根据需要设置的汽车洗车房、加润滑油间和零售油品间等。

③直埋地下卧式油罐与站房无门窗的实体墙一侧的安全距离,可不限。

④加油站的停车场及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停车场内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二、一、二级加油站与建筑物相邻的一侧,应建筑高度不低于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侧,宜建造非实体围墙。

第三节加油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加油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二、加油岛的宽度不应小于。

三、加油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加油岛的端部,不应小于。

第四节地上油罐应设防火堤,防火堤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防火堤应用非燃烧材料建造,防火堤的净高不应小于。

二、卧式油罐罐壁至防火堤内坡脚底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三、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堤内一个最大油罐的容积。

四、直埋地下汽油、柴油储罐的通气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每个油罐的通气管,宜单独设置。

二、通气管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

三、通气管的管口,应高出地面至少4m。

四、沿建筑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通气管的管口,应高出建筑物的顶面或屋脊1m,其与门窗的距离,不应小于。

五、通气管管口与加油站围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储罐区的防火堤要求

储罐区的防火堤要求

储罐区的防火堤要求前言(1)火灾危险性为甲、乙、丙类的液体储罐或储罐组,应设置防火堤,防止储罐爆炸起火时液体到处流散,造成火灾蔓延扩大。

由于防火堤貌似简单,往往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实际设计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防火堤的设计浅谈几点认识与看法。

防火堤的设置条件(2)不是所有可燃液体储罐都需要设防火堤。

据现行有关规范规定,下列情况之一的储罐、堆场,如有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可不设防火堤:1.闪点超过120℃的液体储罐、储罐区。

近年沿海地区的新建港区大量出现棕榈油成品油罐区,该油品为食用油,闪点远大于120℃,属于比较安全的可燃液体。

出于运输成本考虑油罐区紧靠码头,用地十分紧张,因此,该类罐区往往不设防火堤,只设置了简易围堤,以保障基本安全。

2.桶装的乙、丙类液体堆场。

例如桶装润滑油等,为便于运输中转,往往不设防火堤。

3.甲类液体半露天堆场。

这类半露天堆场常常是一些有盖无墙的棚房,例如液化石油气实瓶间,一般不设防火堤。

除了上述几类情形,根据现行国家规范的有关规定,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半地下储罐或储罐组,应设置非燃烧材料的防火堤。

防火堤的基本要求(3)防火堤的根本目的是临时存放围堤内储罐的事故漏油,防止漏油到处流淌,因此,它的基本要求有两个:其一是防火堤有效容积应能容纳事故漏油;其二是防火堤的设计强度应能承受所纳油品的静压力。

简单地说,就是要满足“装得下”和“装得稳”的要求。

防火堤的有效容积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以下简称《建规》)和《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以下简称《石规》都有明确规定:1.对于固定顶罐,不应小于最大罐容量;2.对于内、外浮顶罐,不应小于最大罐容量的一半;3.当固定顶罐与内、外浮顶罐布置在同一组时,取上述两款最大值;4.对于半地下油罐,规定同上,但油罐容量按其高出地面那部分与容量计算。

另外,《建规》和《石规》都规定,防火堤的实际高度(H)应比计算高度(Hj)高出0.2m,也就是说,防火堤的有效容积是指防火堤0.2m 以下的实际容积,即H=Hj+0.2(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Desing specification for Fire-Dike in Tand Farm标准号:S Y0075-93替代标准号:实施日期:1993-9-11总则1.0.1为了统一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厂、站、库油罐区防火堤的设计要求,确保油罐区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 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地上油罐区的新建和扩建工程中的防火堤设计。

不适用于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凝液罐区的防火墙设计。

油罐区的防火堤改造工程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 3防火堤的建筑,应在满足耐燃烧性、密封性和抗震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占地、投资、地形、地质及气象等条件,还应考虑到罐组容量及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周围环境特点及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施工及生产管理、维修工作量及施工、材料来源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设置,使其达到坚固耐久、经济合理的效果。

1.0. 4在防火堤的设计中,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与规定。

2术语、代号2.1术语2.1.1有效容积——一个油罐组由防火堤所围成的容积。

计算时应扣除其内各油罐(最大一个罐除外)防火堤计算高度以下的体积和全部建、构筑物及各种基础、配管等的体积之后的容积。

2.1.2防火堤高——在总图布置中由防火堤外侧地面至防火堤顶面的垂直距离。

2.1.3防火堤基脚线——系指防火堤边坡与其内、外设计地面的交线。

2.2代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P L ,PE,Pd——各种荷载水平分布值;P A ,PB,P<SUB<G< sub>——各点土压力水平分布值;P t ,PE,PL,Pd,PtE——各种荷载计算截面以上水平合力;M t ,ME,ML,Md,MtE——各种荷载对计算截面的弯距;G1——每米堤长计算截面以上堤身自重荷载标准值;G——总垂直荷重设计值;P——总水平荷载设计值;M——总的作用于基底的倾复力矩设计值。

2.2.2抗力及材料特性RH基底磨擦阻力;PP——被动土压力;MW——稳定力矩;——土的内摩擦角;γL——液体的重度;γt——土体的重度;H1——计算截面以上液体深度或堤高;Ho——计算截面以上合力作用点至计算截面的距离;HL——总的液体深度;H——堤高;α——内培土水平段宽度;β——培土坡面与地面夹角;d——基础埋深;B1——防火堤平均厚度;e——垂直合力作用线至基础前端的水平距离;C——土的粘结力。

2.2.3计算系数及其它amax——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 1,a2,a3,a4——根据X/H求得的相应系数;η1——第一振型参与系数;μ——基底摩擦系数;η——被动土压力折减系数;K a ,Kˊa——主动土压力系数;Kp——被动土压力系数;ƒt——动液压力系数。

3防火堤的布置3.1一般规定3.1.1油罐组所设防火堤,必须是闭合的。

隔堤与防火堤也必须是闭合的。

3.1.2立式油罐组的防火堤的堤高应为1.0~2.0m。

设计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2m。

隔堤高度应比防火堤低0.2~0.3m。

卧式油罐组的防火堤堤高不应低于0.5m。

3.1.3防火堤内地面,应有不小于3‟的坡度。

其雨水排除及其他管线穿越,应符合下列规定:3.1.3.1在堤内较低处设置集水设施,连接集水设施的雨水排除管道应从地面以下通出,堤外应设有可控制开闭的装置与之连接。

开闭装置上应设有能显示其开闭状态的明显标志。

3.1.3.2进出油罐组的各类管线、电缆,不宜在防火堤堤身穿过,应尽量从堤顶跨越或堤基础以下穿过。

如不可避免,必须穿过堤身时则应预埋套管,且应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

3.1.4防火堤内地坪标高不应高于堤外消防道路路面或地面的标高。

3.1.5防火堤内油罐容量≥20000m3时,宜设置进罐组道路。

进罐组道路应为单车道,应从防火堤堤顶跨人,道路纵坡不应大于8%。

3.1.6沿无培土的防火堤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防火堤基础外边缘的间距不应小于0.5m,且沟内应有防渗漏措施。

3.1.7每一罐组防火堤上必须设置两个以上人行踏步或坡道,并设置在不同方位上。

3.1.8立式油罐罐壁至防火堤和隔堤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卧式油罐罐壁至防火堤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3.1.9相邻油罐组防火堤的外侧基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 m的消防空地。

3.1.10油罐区消防道路路边至平行防火堤外侧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 m。

3.2容量3.2.1油罐分组应符合下列规定:3.2.1.1固定顶油罐总容量不应大于100000 m3。

3.2.1.2浮顶油罐总容量不应大于200000 m3。

3.2.1.3油罐组内宜布置同类火灾危险性的油罐。

沸溢性与非沸溢性油品不应布置在同一防火堤范围内。

3.2.2油罐组防火堤内的有效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3.2.2.1固定顶油罐,不应小于罐组内一个最大油罐的容量。

3.2.2.2浮顶油罐,不应小于罐组内一个最大油罐容量的一半。

3.2.2.3当固定顶油罐与浮顶油罐同组布置时,应取以上两款规定较大值。

3.2.3油罐组内应按下列要求设置隔堤:3.2.3.1容量等于或大于50000 m3的油罐,隔堤内油罐为一座。

3.2.3.2容量等于或大于10000 m3而小于50000 m3的油罐,隔堤内的油罐不应多于2座。

3.2.3.3容量为3000~5000 m3的油罐,隔堤内的油罐不应多于4座。

3.2.3.4容量等于或小于2000 m3的油罐,隔堤内的油罐不应多于6座。

4防火堤的型式与构造4.1选型4.1.1防火堤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4.1.1.1土筑防火堤,在占地、土质条件能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

4.1.1.2砖砌防火堤,一般情况下均可选用,但用于低洼、盐碱地区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4.1.1.3钢筋混凝土防火堤、素混凝土防火堤及毛石混凝土防火堤,可在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地形复杂、人口及工业设施稠密的地区,以及在油罐组容量不小于50000 m3和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采用。

4.1.1.4浆砌毛石防火堤,防抗震设防烈度大于7度或地质构造复杂易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地区以外,均可采用。

4.2构造4.2.1防火堤(土堤除外)基础埋置深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建筑用材、冻土深度等因素确定,且不宜小于0.5m。

4.2.2防火堤(土堤除外)应设置变形缝。

变形缝的间距应根据防火堤的材料、气候和地质特点按有关规范确定;缝宽30~50mm,缝内应用柔性材料密封。

4.2.3防火堤(土堤及隔堤除外)应在堤内侧培土或采取喷涂具有耐火性和密封性的涂料等保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2.3.1防火堤内侧培土高度不应小于堤高的2/3;培土坡度(高宽比)应为1∶1.00~1.25;培土顶宽不应小于300mm;培土应分层压实,坡面应拍实,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85;培土表面应做面层,面层应能有效地防止雨水冲刷、小动物破坏和杂草生长。

4.2.3.2防火涂料层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1.5MPa,粘结强度对混凝土不应小于0.15MPa,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小时,抗冻性应达到-25℃~20℃,冻融15次强度无变化,并能在潮湿环境下工作。

4.2.4土筑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2.4.1堤顶宽度不应小于500mm,堤身坡度(高宽比)应为1∶1.2~1.5;≤10)时,4.2.4.2筑堤材料应为粘性土。

当筑堤材料为高渗透性土(塑性指数IP应在堤身内设厚度不小于300mm的防渗透层或掺入粘土等材料以降低其渗透性。

4.2.4.3筑堤土应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0。

4.2.4.4土筑防火堤必须设面层,面层应能有效地防止雨水冲刷、小动物破坏和杂草生长。

在南方湿润地区,可用人工草皮做面层。

4.2.5砖砌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2.5.1堤身砌体厚度不应小于370mm,并用水泥砂浆抹面。

4.2.5.2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7.5,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基础为毛石砌体时,毛石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

4.2.5.3堤顶宜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厚度不应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压顶内按构造配筋。

4.2.5.4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或地质条件复杂、地基沉降差异较大地区宜采用加筋砌体。

4.2.5.5在用地条件受到限制时,可采用砖砌空腹式填土防火堤代替内培土砖砌防火堤,内填土厚度宜为500mm。

4.2.6钢筋混凝土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2.6.1堤身及基础底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00mm。

4.2.6.2受力钢筋的单侧最小配筋率应为0.2%,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沿堤长方向的全部构造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2%,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50mm;堤身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为50mm,堤身和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

4.2.7浆砌毛石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2.7.1堤身及基础最小厚度不应小于500mm;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当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不大于100kPa时应为1:1.25,大于100kPa时为1:1.50,每阶宽度不应大于200mm。

4.2.7.2毛石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4.2.7.3堤顶应做钢筋混凝土压顶。

做法同4.2.5.3款;堤身应做水泥砂浆勾缝。

4.2.8毛石混凝土、素混凝土防火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2.8.1堤身厚度不应小于300mm。

4.2.8.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毛石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毛石混凝土所投入的毛石体积,基础部分不应超过总体积的30%,堤身部分不应超过25%;毛石最大直径不应超过所在截面厚度的1/3。

4.2.8.3在堤身与基础的连接位置的堤内一侧,宜配置不少于堤身截面0.05%的构造钢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钢筋伸入堤身和基础的锚固长度ls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1.4条的规定。

5防火堤的强度及稳定性验算5.1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5.1.1防火堤设计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在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7度以下地区,应按堤内满液工况进行组合计算;在7度以上地区,尚应按地震工况进行组合计算,并按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

防火堤的设计计算应包括强度计算和稳定性计算。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式(5.1.1)计算确定:(5.1.1)式中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γG ,γt,γL——分别为自重荷载、静土压力、静液压力荷载分项系数,取值见表5.1.1荷载效应组合及分项系数、组合值系数表5.1.1注:验算抗倾和抗滑时,自重荷载的分项系数取0.9。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值见表5.1.1G K ,GtK, QLK——分别为自重荷载、静土压力和静液压力荷载标准值,按5.1.2~5.1.4条规定计算确定;QiK第I个可变荷载(包括堤身水平地震作用、动脉压力和动土压力等)标准值,按5.1.5~5.1.7条规定计算确定;C G ,Ct,CL,CQi——分别为自重荷截、静土压力、静液压力和第I个可变荷载效应系数;φci——第i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值见表5.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