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和CDMA天馈系统优化
GSM天馈系统优化讲义(黎松有)

•
3.1.3 馈线、跳线和雷电防护设施 馈线、
馈线、跳线和避雷设施的检查工作,主要依据安装 规范从安装的工艺角度进行检测,共有18项内容: 室 室 馈 机 馈 馈 馈 馈 密 避 避 避 避 馈 馈 收 馈 馈 外 内 线 柜 线 线 线 线 封 雷 雷 雷 雷 线 线 发 线 线 跳 跳 及 顶 与 与 卡 及 窗 器 器 器 器 防 的 馈 及 布 线 线 跳 的 室 室 固 跳 的 的 的 是 与 雷 三 线 跳 放 布 布 线 跳 内 外 定 线 密 型 厂 否 馈 接 级 是 线 固 放 放 的 线 跳 跳 情 有 封 号 家 正 线 地 防 否 的 定 常 的 的 雷 连 防 情 固 固 弯 接 线 线 况 无 情 连 安 接 接 水 况 损 况 定 定 曲 头 连 连 接 装 地 正 弯 接 接 伤 情 情 情 工 数 确 况 况 况 艺 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1 基站基础信息 基站勘测的基本信息包括:
基站的名称 基站的站址 BTS的载波配置 小区的地理位置(经、纬度) 小区的Cell ID、LAC及所属BSC 天馈线系统的电压驻波比 基站360度无线覆盖环境
3.1.2 天线基础数据
天线作为基站天馈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 接影响到无线覆盖的质量。从电性能到天线的外观物 理性能,我们对以下13项指标进行检测: 抱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杆 安 空 牢 的 内 型 的 与 挂 外 分 受 厂 高 集 装 家 安 罩 防 跳 间 固 号 置 阻 机 装 线 电 挡 雷 方 是 距 垂 械 离 倾 接 情 式 情 方 否 直 倾 完 角 头 位 况 况 度 角 角 防 整 水 • • • • • • • • • • • • \
GSM/CDMA天馈系统的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信 道 干扰 等 。通 常 情 况 下 ,每 月对
这 些 指 标 进 行 一 次 综 合 分 析 , 找 出 基 站 的 超 / 忙 小 区 以及 最 坏 小 超 区 ,有 针 对 性 地 提 出 天 馈 系 统 的 优 化 方 案 并 加 以 实 施 。 对 超 忙 / 闲 超 小 区 ,结 合 周 边 小 区 环 境 , 调 整 天 线 高 度 及 方 位 角 ,俯 仰 角 及 均 衡 小
1 影 响 天 馈 系 统 性 能 的 原 因
天 馈 系 统 的 性 能 指 标 较 多 , 其 中驻 波 比和 天线增 益 两个 指标 比较 容 易劣化 。 造 成 这 两 个 指 标 劣 化 的 原 因 主 要 有 以 下
几个 方面 。
基 站覆 盖 的范 围缩 小 。
( )天 线 的 外 罩 尘 垢 较 多 。 天 线 外 罩 4 长 期 暴 露 在 大 气 中 , 积 累 的 尘 垢 较 多 ,表 面 的 灰 尘 污 垢 在 大 雾 、雨 雪 天 气 及 结 冰
跳 线 安装 中常 见 的问题 有接 头 密封 不严 、
造 成 的 无 线 覆 盖 效 果 不 理 想 、 网 络 深 层 覆 盖 、 频 率 干 扰 、越 区 覆 盖 和 话 务 量 不 均 衡 以及 网外 干扰 等 问题 都可 以 通 过 天馈 优 化得 到 一 定程 度 的改 善或 解 决 。
域 基 站 密 度 、 覆 盖 效 果 及 话 务 负
荷 的 要 求 , 选 择 合 适 的 天 线 种 类 以达 到 预 期 的效 果 。后 期优 化 是 指 无 线 网 络 维 护 期 的 优 化 , 主 要
GSM、WCDMA和TD-LTE网络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GSM、WCDMA和TD-LTE网络优化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GSM、WCDMA和TD-LTE成为了当前主要的移动通信标准。
这三种网络标准各自有其优势和劣势,在现实
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对这三种网络的优化研究具有
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GSM网络优化
针对GSM网络的信号覆盖、呼叫质量、信道干扰等问题,本研究将探讨以下方面的优化策略:功率控制、波束赋形、时隙分配、频率重用、路由优化和网络规划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将提出相应的
优化方案,以提高GSM网络的质量和效率。
2. WCDMA网络优化
针对WCDMA网络的信号干扰、信道质量、容量管理等问题,本研
究将探讨以下方面的优化策略:功率控制、波束赋形、码流管理、信道
质量调整和干扰抑制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将提出相应的
优化方案,以提高WCDMA网络的质量和效率。
3. TD-LTE网络优化
针对TD-LTE网络的信号覆盖、跟踪区域、流量管理等问题,本研究将探讨以下方面的优化策略:功率控制、小区规划、QoS调整、流量分配、干扰管理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将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以提高TD-LTE网络的质量和效率。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GSM、WCDMA和TD-LTE三种网络的优劣势和互补性,从而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提高这些网络标准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本研究还将促进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行业进步。
天馈优化方案

天馈系统指标提升报告一、概述天馈系统是基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天馈系统分为天线和馈线系统。
天线本身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天馈系统性能并起着决定性作用;馈线系统在安装时匹配好坏,直接影响天线性能的发挥,天馈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网络的覆盖水平及其他重要指标,如上下行平衡、上下行干扰、上下行质量等MR指标,影响到整个网络水平和用户感知,因此对天馈系统的专项优化提升至关重要。
二、天馈系统性能指标基站天馈系统性能参数包括电路参数和辐射参数,电路参数包括驻波比、无源互调和隔离度,辐射参数包括增益、下倾角精度及水平/垂直面波束宽度等,其中电路参数是天线辐射的保证,辐射参数是天线高质量辐射的体现。
根据统计•发现,现网问题天线普遍存在无源互调指标恶化的现象,无源互调是山于材料或接触非线性所造成,可能产生落到上行接收频带干扰信号,其中3阶或5 阶互调幅度最大,我们把这种干扰称之为内部干扰。
无源互调是最能直接反映材质和工艺水平优劣的天线指标,也是天线所有指标中随使用年限变化最明显的指标,日常评估中经常用到对天馈系统性能评估的指标主要有天线增益、驻波比、隔离度、天线水平/垂直波束、天馈系统反射互调、天馈接受上行频谱等。
其中影响天线覆盖的有天线增益、天馈系统的驻波比、天线倾角以及天线水平/垂直波束;天线隔离度、天馈系统反射互调以及天馈系统上行接收频谱影响天线的上下行干扰,对上下行质量影响较大,影响现网指标。
为方便现网评估,一般会对天馈的三阶互调以及驻波比2个指标重点考核,用来反映整个天馈系统的性能水平。
三阶互调三阶互调是指当两个信号在一个线性系统中,由于非线性因素存在使一个信号的二次谐波与另一个信号的基波产生差拍(混频)后所产生的寄生信号。
比如F1的二次谐波是2F1,他与F2产生了寄生信号2F1-F2o由于一个信号是二次谐波(二阶信号),另一个信号是基波信号(一阶信号),他们俩合成为三阶信号,其中2F1-F2被称为三阶互调信号,它是在调制过程中产生的。
CDMA优化流程及方法

基于统计分析的CDMA优化 方法具有普适性和灵活性, 适用于各种网络环境和问题 。
该方法可以快速定位问题, 并且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方 式来持续优化网络性能。然 而,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数 据支持和专业的数据分析技 能,同时可能无法处理一些 复杂和动态的网络问题。
基于仿真模型的优化方法
01
总结词
基于仿真模型的CDMA优化方 法通过建立网络模型来模拟网 络性能,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来 寻找最优的网络配置。
THANKS
感谢观看
CDMA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5G融合
CDMA网络将逐渐融合5G技术 ,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AI技术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CDMA网 络进行智能优化和维护,提高 网络效率和稳定性。
物联网应用
CDMA网络将进一步拓展物联 网应用,满足各种智能设备的 需求。
网络安全
加强CDMA网络的安全防护, 保障用户数据和隐私的安全。
制定优化目标
根据网络状况和业务需求,制定具 体的优化目标,如提高覆盖范围、 增加容量、提升切换成功率等。
覆盖优化
调整基站功率
增加基站数量或站点
根据覆盖需求和干扰情况,合理配置 基站发射功率,提高覆盖质量。
在信号盲区或弱区增加基站或站点, 提高网络覆盖率。
优化天线方向和倾角
调整天线的方向和倾角,以改善信号 覆盖范围和强度。
03
通过实际测试和仿真验证参数调整的效果,确保参数配置的合
理性和有效性。
04
CDMA优化方法
基于统计分析的优化方法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基于统计分析的CDMA优化 方法主要依赖于对现有数据 进行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和 统计技术来识别和解决网络 问题。
GSM系统简介及优化流程

1 GSM系统简介1.1GSM系统结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分交换部分和无线部分。
其中交换部分和PSTN网很类似,而无线部分是GSM网络特有的由于无线特有的移动性,复杂性,以及传播条件恶劣所带来的衰落等原因,直接影响了无线通信的质量,所以无线部分是优化的重点对象。
一套完整的GSM蜂窝系统主要由:MS(移动台),BSS(基站子系统),NSS(交换网络子系统),OSS(操作支持子系统),这四大部分组成,GSM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GSM 系统结构1.1.1 MS(移动台)MS是用户唯一能接触到的GSM系统中的设备。
他分为移动终端(MT)和SIM卡两部分。
SIM卡也叫做用户识别卡,主要用于识别用户的身份,计费等功能。
1.1.2 BSS(基站子系统)由BTS(基站收发信台)和BSC(基站控制器)两部分实体组成。
一个BSC可以控制数十个BTS,BTS可以和BSC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基站接口设备(BIE)采用远程控制的连接方式于BSC 连接。
(1)BTS属于BSS的无线部分,主要负责接收和发送信息,由BSC控制,BTS主要由基带单元,载频单元,控制单元和天馈单元组成。
(2)BSC属于BSS的控制部分,主要负责各借口的管理,承担无线资源和无线参数管理。
BSC由朝向于MSC相连的A借口或者与变码交换器的Ater接口的数字中继部分,朝向BTS相练的Abis接口或者BS接口的BTS部分,公共处理部分,和交换部分组成。
1.1.3 NSS(网络子系统)网络子系统主要包括有GSM系统的交换功能和用于拥护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它对GSM移动用户之间通信和GSM移动用户与其他通信网用户之间通信起着管理作用。
NSS由一系列功能实体构成。
(1)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是网络的核心,他提供交换功能及面向系统其他功能实体:BSS,HLR,AUC,EIR,OMC和面向固定网的接口功能把移动用户与移动用户,移动用户与固定网用户互相连接起来。
天馈整治和优化的技术标准详

附件3:天愦整治和优化的技术标准总部根据天馈系统的工艺要求结合网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次整治的技术标准,各省分公司应以此作为整改的依据。
一、天馈整治的标准(一)天线安装方式和要求1.1线安装方式的要求1.2.全向天线1.2.1铁塔顶平台安装全向天线时,天线水平间距必须大于4m。
1.2.2天线安装于铁塔塔身平台上时,天线与塔身的水平距离应大于3m。
1.2.3同平台全向天线与其它天线的间距应大于2.5m。
1.2.4天线的固定底座上平面应与天支的顶端平行。
(允许误差±5cm)1.2.5全向天线安装时必须保证天线垂直。
(允许误差±0.5°)1.3.定向天线1.3.1同一扇区两个单极化天线在水平方向上间距应大于空间分集距离。
相邻的两个扇区之间两天线的水平间距应大于0.5m。
1.3.2天线安装完成后,必须保证天线在主瓣辐射面方向上,前方范围10m 距离内无任何金属障碍物。
1.3.3天线安装时,天支顶端应高出天线上安装支架顶部20cm。
天支底端应比天线长出20cm,以保证天线的牢固。
1.3.4微波天线与CDMA天线安装于同一平台上时,微波天线朝向应处于CDMA 同一小区两天线之间。
1.3.5天线安装在楼顶围墙上时,天线底部必须高出围墙顶部最高部分,应大于50cm。
1.3.6安装楼顶桅杆基站时,天线与楼面的夹角应大于45。
1.3.7直放站中的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水平间距230m,垂直间距215m1.3.8天线方位角必须和设计要求相符合。
(允许误差±5°)1.3.9同一扇区两个单极化天线的方位角必须一致,(允许误差在±5°)1.3.10天线俯仰角必须和设计要求相符合。
(允许误差±0.5°)1.4GPS天线1.4.1GPS天线安装应牢固,应能适应各种天气状况。
应安装在坚固的金属框架上,不能使用木头,塑料等材料。
应用螺栓固定,不能使用绳、塑料、钉子、木材、线等固定。
GSM的天馈系统与网络优化

在网络规模持续膨胀的今天,网络中各种显性隐性故障发生的概率都较以往有了大大增加,集中表现在小区性能指标日常波动性较大且和网络性能指标的波动存在较大的相关性,通常在掉话,切换,分配成功率等方面体现明显。
因此硬件的工作正常是网络性能的根本保证,我们力争在各类隐形故障刚刚出现,还未对网络性能造成较大影响时,将各类隐形故障及时排查,对于显形故障,要加大排查的力度,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和良好性能,以下为我们在日常工作积累的部分经验一、硬件分配失败的查找分配失败是网络中能反映问题小区的一个重要现象,较高的分配失败(大于5%)往往反映了基站的硬件问题,由于发生这种故障往往信号很好,我们在日常优化过程中,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 网络扩容后,数据做错导致分配失败XA2382陕齿招待所2共有3套载波。
通过统计报表发现,连续几天该小区的分配失败率较高,将该小区的TRX2进行lock后,分配失败明显降低,性能达到正常,怀疑为载波硬件故障。
对该载波进行更换后,分配失败依然存在。
于是考虑到小区数据的正确性,通过对该小区的所有数据仔细核查后,发现该小区的tdma4、tdma5定义了相同的MAIO值(“6”),故导致了该小区的高分配失败。
将tdma5的MAIO值改为“8”后,小区性能恢复正常。
2 改造后的偶合器产生的分配失败问题1) H4D改造为H2D为了增强小区覆盖范围,在某些小区我们通过对H4D改造H2D减少3dbm的衰减,但是往往在网络扩容过程忽视导致无法占用H4D后2套载波,整个小区上下行级不平衡,分配失败现象严重,由于这种情况在OMC-R很难判断,只能通过现场硬件检查发现.因此我们应该对改造过的耦合器进行详细的记录备案.防止在扩容过程中发生这样的疏漏。
2)H2d改造为DP直连对于郊县的小基站或者2载波小区,可以通过DP直连方式获取最大的发射功率,但是对于空间分集天线要注意天线的方位角一致的问题,在日常优化过程中,往往进行DP直连后伴随高的分配失败率,由于覆盖面积的扩大,特别是郊县的一些覆盖站,天线的方位角的偏差造成TCH和BCCH的覆盖范围不一致现象的加剧,这样我们通过OMC-R也很难判断分配失败原因,因为锁住任意一个载波都会使分配失败现象消失而往往会陷入频率干扰的误区,同样需要现场硬件检查才能发现这类问题3,载波连线接错问题造成的分配失败长安灵照基站自从O改S以后,0面和2面扇区的分配失败率大约为50%,40%,无任何硬件告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M/CDMA天馈系统优化在移动通信中,无线网络优化一般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是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一个好的规划设计是做好无线网络优化的基础;第二层是天馈系统的优化,这是做好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条件;第三层是系统参数的优化和调整。
通常在无线网络优化过程中,前期比较关注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后期往往在系统参数的优化调整上做文章,而对无线网络质量甚为重要的基站天馈系统关注不够,这样造成网络优化中基础优化与高层优化的脱节,其结果事倍功半,使网络的性能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所谓天馈系统优化是从天馈系统调整入手来解决网络覆盖、容量和质量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无线网络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例如链路预算不合理造成的无线覆盖效果不理想、网络深层覆盖问题、频率干扰问题、越区覆盖和话务量均衡问题以及临区、网外干扰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天馈优化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解决。
一、影响天馈系统性能的原因分析天馈系统的性能指标较多,但在日常维护中两个指标容易劣化,一是天馈系统的驻波比增高,二是天线增益下降。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造成这两个重要指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天线安装不规范天线的俯仰角和方位角与设计不符。
天线俯仰角过大时,天线的主瓣将随着天线俯仰角的加大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影响基站的无线覆盖效果和质量;天线俯仰角过小时,会出现越区覆盖,易造成小区间相互干扰,影响网络质量。
天线的方位角主要影响网络区域覆盖。
天线的主瓣覆盖受到阻挡会造成天线覆盖区受影响而容易产生掉话等影响网络覆盖的现象,同时还容易造成小区间的信号干扰,影响通话质量。
2.馈线、跳线安装不规范馈线、跳线安装中常见的问题有:一是馈线、跳线的各类接头密封不严,匹配不好,造成驻波比升高;二是馈线的安装工艺达不到要求,如馈线有外力受损、过弯半径太小、固定不牢等。
这些问题都会使馈线的驻波比升高。
3.天馈系统受潮进水由于天线及馈线长期暴露在外,雨雪等天气可能会造成其接口处受潮,甚至在跳线和天线、馈线和跳线的接口处聚集冷凝水,使整个天馈线系统驻波比升高,引起功率损失,使基站覆盖范围缩小。
4.天线的外罩积结尘垢较多由于天线外罩长期处于暴露的大气中,外罩结的尘垢较多。
天线表面的灰垢在大雾及雨雪天气及结冰时易受分布电容的影响,天线的驻波比有较大变化。
二、天馈系统优化的一般方法天馈系统优化一般分前期优化和后期优化两类。
前期优化是指工程建设优化,其优化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区域基站密度、覆盖效果及话务负荷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天线种类,以达到预期的网络效果。
后期优化是指无线网络维护期的优化,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后期优化的主要内容:一是保证天馈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二是对不适合的天馈系统进行调整或更换。
后期天馈系统的优化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1.借助定期巡检对天馈系统优化定期巡检就是对现网天馈系统定期检查,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
通过检查找出天馈系统已有的故障或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天馈系统指标劣化,一般数据分析难以发现,而对网络有潜在影响的问题。
针对具体的故障或问题,及时加以修复或调整,以保证天馈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天馈系统定期巡检内容包括例行检查和测试两部分。
例行检查主要有天线抱杆检查、天线检查、馈线检查和防雷接地检查等四个项目。
抱杆检查重点检查抱杆的紧固件是否生锈松动以及抱杆的垂直度等;天线的检查主要是对防腐固定、防水、方位角及周围环境等的检查;馈线检查主要是检查馈线的接头、回水弯、防雨密封性等;防雷接地主要检查天馈线的避雷装置和接地情况。
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随时解决,确保天馈系统状态良好。
天馈系统的测试主要是对天馈系统的驻波比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要与原数据库对比,对差值较大的,要对天线、馈线分别进行测试,找出问题所在进行整改,使其恢复到原匹配状态。
做好天馈系统的定期巡检,必须建立一套完整详实的基站天馈系统数据库。
天馈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天线的方位角、挂高、增益、驻波比以及馈线的驻波比、损耗等重要指标。
这些数据是定期巡检判定天馈系统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现场测试数据通过与数据库数据的比对,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天馈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有劣化的迹象。
2.借助DT/CQT测试对天馈系统优化网络DT/CQT测试是无线网络质量综合评价的重要手段,是对天馈系统进行优化的直接依据。
利用DT/CQT测试对天馈系统优化属于维护型优化,主要解决天馈系统在日常使用中出现的劣化或故障等问题。
借助DT或CQT测试对天馈系统优化的关键是建立DT/CQT测试的基准数据库。
一般情况下,将一期工程验收时的DT/CQT测试结果作为基准数据库。
其次是要制定DT/CQT 测试作业计划。
定期对网络尤其是重点区域(如商业区、市区、县城区、主要交通干道等)进行DT/CQT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基准数据库比对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天馈系统是否存在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合理优化调整天馈系统,提高无线网络的运行质量。
3.借助无线网络指标对天馈系统优化无线网络指标随着用户发展、话务量增长以及天馈系统问题会发生劣化,影响网络质量。
借助无线网络指标分析,一方面可以发现天馈系统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不适宜的天线及其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使网络指标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
无线网络指标具体包括话务掉话比、掉话率、每信道话务量、分配失败率、无线接通率、信道干扰等。
通常情况下,每月对这些指标进行一次综合分析,找出某基站的超闲/超忙小区以及最坏小区,有针对性地提出天馈系统的优化方案并加以实施。
对超忙/超闲小区,结合周边小区情况,调整天线高度及其方位角、俯仰角均衡小区话务的办法加以解决。
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种类的天线加以解决。
对某些最坏小区,涉及的情况较为复杂,除对本小区的天馈系统进行细致检查外,更重要的是对周边小区的天馈系统进行优化调整,解决越区干扰、邻频干扰等问题。
有些情况下,仅仅对无线网络指标进行分析,不能定位到具体的问题点,所以必须结合DT/CQT测试对问题做进一步的定位。
4.借助用户投诉对天馈系统优化用户投诉是反映网络存在问题的最佳途径,也是天馈系统优化的最直接依据。
认真对待每个用户投诉,定期汇总综合分析,对用户投诉集中区域,进行重点DT/CQT测试分析,针对具体问题优化调整天馈系统,使无线网络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用户投诉一般分两类:一类是老用户投诉,主要反映信号逐步变差或无信号;另一类是新发展用户,主要是反映信号弱。
两类情况对天馈系统优化采取的方案不同,前者往往是天馈系统劣化所致,需对天馈系统进行修复优化;而后者需对天线参数或更换天线来解决。
5.天线选型优化天线选型优化是前期优化的重点,但在后期优化中也不可缺少。
在后期优化中,当原有的天线通过调整已达不到优化要求时,必然涉及天线选型问题。
我们知道,无线覆盖主要由天线的方向特性来决定的,天线的水平波束方向图决定了覆盖区域的面积,天线的垂直波束宽度及天线增益的参数决定了覆盖区内功率强度的分布。
因此,对天线选型优化就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用户分布以及话务分配情况选择合适的天线。
在实际工作中,分城市繁华区、郊区、农村、铁路及公路沿线四种情况来选择。
城市繁华地区特点是人口密集,话务量高,低速运动,覆盖范围小,基站密集功率小。
天线选型建议:有效控制覆盖范围,在覆盖区内保证信号电平均匀,防止产生邻区及跨区同频干扰,基站均为三扇区制,天线选型一般为水平波束65。
或60。
中等增益15dBi天线,采用双极化实现分集接收,最好采用连续可调电下倾天线。
郊区特点是人口不太密集,但有相当话务量,覆盖范围较广,基站间距较大。
天线选型建议:以覆盖为主,同时考虑减少干扰,特别是城乡接合部,基站仍以三扇区型为主,采用高增益17dBi 或18dBi的单极化天线。
农村特点是广覆盖,话务量少,基站间距大,基站功率大。
天线选型建议:采用全向11dBi天线,如果在基站附近有话务量要求时,可采用内置电下倾(3。
、5。
、7。
)的全向天线。
铁路及公路沿线特点是沿线有覆盖要求,话务量少,此时覆盖应采用带状结构,基站采用两扇区制较合适。
天线选型建议:对两扇区结构可采用水平波束宽度为30。
或65。
的高增益20dBi天线,用单极化空间分集方式。
三、天馈系统优化案例分析依据上述天馈系统优化的一般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列举几个天馈系统优化的典型案例,以供参考。
1.天馈系统驻波比偏高案例在检查测试的332个基站中,有32个基站的驻波比偏高。
其中,有6个基站的6面天线驻波比高于1.50;由于跳线引起驻波比高的基站有16个,这16个基站的驻波比都在1.45以上,经过更换跳线后,驻波比都降到1.35以下。
由于馈线受损导致驻波比高的5个基站目前都已更换,更换后的驻波都在1.30 以下;有5个基站由于室内馈线、跳线接头松动导致驻波比高。
在处理过程中由于馈线接头制作问题导致驻波比高的有4个基站,经过更换馈线接头将驻波降低到 1.40以下。
2.天馈系统跳线接头故障案例在日常DT测试时,发现某基站1小区方向覆盖较近,我们对该站进行驻波比测试,测试结果1小区发射天线驻波比为1.9,严重影响网络覆盖。
通过对天馈检查,天线跳线已损坏,更换后问题得到解决。
3.天线调整均衡话务量案例某基站为楼顶抱杆站,天线挂高40m,采用双极化14dBd天线3面。
该站位于市区繁华商区,在对无线系统指标分析时发现该站忙时话务量超忙为40erl。
经过路测发现该站覆盖区域过大,吸收话务量较高,周围基站话务量相对低许多。
为了均衡该基站话务量,该站改用内置6。
下倾双极化14dBd天线,重新调整天线俯仰角和方位角后,该基站覆盖得到有效控制,忙时话务量为30erl,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4.天馈系统进水受潮案例雨后有一些用户投诉某个区域手机信号变弱或通话质量变差,经查是覆盖该区域的某个基站馈线接头进水造成,驻波比为1.8,重新处理后故障排除。
5.天线选择优化案例某基站位于两条省级公路交叉口,主要覆盖公路及周围村庄。
经测试公路和村庄覆盖不够理想。
该基站是落地塔,天线挂高45m,采用15dBi空分单极化天线。
为了加大该站覆盖范围,我们更换为17dBi空分单极化天线,天线挂高提高到55m,经测试该基站覆盖区域得到非常明显改善,达到预期效果。
四、结束语天馈系统是移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无线网络优化首先要做好天馈系统的优化,这是无线网络优化的基础。
实践证明,天馈系统优化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无线网络指标的优劣,而且对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加强网络覆盖、调整基站容量、降低运营成本有直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