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务员面试热点:新环境保护法出台

合集下载

2014天津事业单位面试最新时事: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获通过

2014天津事业单位面试最新时事: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获通过

2014天津事业单位面试最新时事: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获通过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4月2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

张德江委员长主持会议。

常委会组成人员160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解释草案;分别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二款,第二百五十四条第五款、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解释草案。

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根廷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会议经表决,任命买买提明·牙生(维吾尔族)为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会议经表决,任命李如林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任命王少峰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免去朱孝清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

会议还表决了其他任免案。

修订后的环保法亮点“按日计罚”加大违法成本■一个1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每天的环保成本大概是五六十万,如果不开环保设备也就罚款1万。

因此,修订后的环保法,加大惩治力度就成为立法重点之一。

修订后的环保法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九条中,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首次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位置,是环保理念上的一次突破,为政策环评打开了大门■要求重点区域、流域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将每年6月5日定为环境日■确保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作了明确具体规定■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扩大到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组织■对伪造数据和偷排漏排等行为责任人进行拘留,并且赋予环保部门查封扣押等权利■建立“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将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新环保法试题及答案公务员

新环保法试题及答案公务员

新环保法试题及答案公务员一、选择题1. 新环保法是中国为了应对何种严峻的环境问题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法律?A. 大气污染B. 水污染C. 垃圾处理D. 土壤污染答案:A. 大气污染2. 新环保法的颁布是为了加强对哪些方面的环境保护?A. 工业污染B. 农业污染C. 市区噪音污染D. 全部上述答案:D. 全部上述3. 新环保法规定,环境污染减排将主要依靠什么手段来实施?A. 法律法规的制定B. 政策措施的引导C. 市场机制的推动D. 全民共同参与答案:C. 市场机制的推动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环保法对企业的监管要求?A.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B. 减少污染物排放C. 落实责任主体D.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答案:D.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5. 根据新环保法,哪项行为将可能受到处罚?A. 随意倾倒垃圾B. 超标排放污染物C. 乱扔废弃物D. 使用高污染燃料答案:B. 超标排放污染物二、填空题6. 新环保法规定,对于违法环境行为,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法定职责和权限,依法采取_______措施。

答案:处罚性7. 新环保法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_______,减少污染物排放。

答案:工艺升级8. 根据新环保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治理的_______,推动环境污染的减排工作。

答案:组织领导9. 新环保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信息的_______,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

答案:公开公示10. 根据新环保法,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_______制度,完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环境管理三、简答题11. 简述新环保法对企业环境责任的要求。

答:新环保法要求企业落实环境责任主体,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

企业应当实施环境管理制度,制定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

当企业违法环境行为时,将受到严格的处罚。

12. 简述新环保法鼓励的环境保护方式。

答:新环保法鼓励通过市场机制推动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强化环境污染排放许可制度,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实施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

2014公务员最新时政热点:环保税立法 二氧化碳排放征税与否争议大

2014公务员最新时政热点:环保税立法 二氧化碳排放征税与否争议大

惠州中公教育“环境保护税最终就是要体现谁污染谁交税的原则,这里面会有利益的博弈”,针对正在起草中的环境保护税法,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1日在小组讨论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法体现了人民向污染和雾霾宣战的呼声。

目前看来,是否对二氧化碳排放征税是最大的争议,国际上不同国家的做法也不同,立法过程中将举办多次听证会,广泛征求意见。

“谁污染谁交税”对于这部环境保护税法的总体思路,朱光耀表示,这部税法就是要体现谁污染谁交税的原则,制约盲目排放,改变现在粗放型的、污染环境、无序消耗能源的增长式道路,要体现“重典”治污染的原则。

朱光耀说,向污染宣战,向雾霾宣战,就要有法有据。

“在立法过程中,要通过多次听证。

不怕立法开始时在具体的条目上大家有异议,不怕技术性争论,就是要通过听证过程凝聚全民共识。

让这部环境税的立法经受住时代的考验,真正为中华民族绿水青山永续做出贡献。

”朱光耀说。

其他税种有共识至于环境保护税的税种会有哪些,朱光耀指出,是否会对二氧化碳排放征税,目前是争议最大的,要通过各方面讨论形成共识。

二氧化碳征税问题在国际上也存在争论,“美国没有纳入,澳大利亚立法过程中一开始包括了二氧化碳税,但后来取消了。

究竟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要经过反复听证,反映大部分人的意见和要求。

”朱光耀说,环境保护税最终就是要体现谁污染谁交税的原则。

“这里面会有利益的博弈,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基本指导思想,那就是发展应该是有质量的增长,是环境友好的、资源节约式的增长,再也不能走粗放型、污染环境的无序消耗能源增长式道路。

”朱光耀认为,诸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一些污染物,要用税制控制,除了二氧化碳税以外,民众对大气污染物、废水污染等其他税种的反应会比较平稳,基本存在共识,“现在大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污染治理的必要性”。

冲击石油造纸等朱光耀指出,法律出台后,将会对石油、造纸及其他排污性行业造成冲击,“企业只要造成污染,就要承担责任。

”至于这部税法最快何时能出台,朱光耀表示,全国人大有严格的立法程序,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由国务院依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环境保护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环境保护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环境保护环保部每年接到的环境复议案件数量在急剧上升─2008年环保部受理的复议案件数量是前十年的总和,2009年又在此基础上增长87%。

实际上,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全国群体性事件的十大原因之一,位列第九。

其中环境污染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的年增长率为29.8%。

大部分未能妥善解决的环境事故引发了群体性抗争,而一些影响面广、危害长远且难以修复的污染,一旦“失控”,引发的则可能是一场公共安全危机。

这种趋势,在前些年的松花江污染中和最近的柳州镉浓度超标事件中有所体现。

【考点分析】一、应对环境污染中存在的问题1、污染受害者求偿难:一方面,由于环境责任保险立法滞后和很大一部分环境污染跨流域乃至跨国界,造成肇事者责任不好认定。

另一方面,由于现行的环保部门直接由地方政府领导和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存在,地方环保部门身份尴尬,执法力度有限。

2、理性途径走不通,极端维权频现:现行的污染治理体系高度地行政化,当整个地方行政体系偏向于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隶属于行政体系的环保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

因此环境污染的受害者维权求偿的难度极大,导致部分受害者采取极端维权方式。

3、引发暴力抗争,行政部门被迫出面解决问题,而抗争措施因过于激烈而违法,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最后获得解决的是群体性事件,而不是污染事件,污染只是不继续发生,已造成的污染还在搁置;村民还没有获得赔偿,污染造成的损失没有解决。

二、遏制污染的措施1、解决我国环保立法存在的经济处罚罚款低落实差,刑事处罚量刑偏弱的问题,提高法律上设定的行政处罚上限,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2、法律部门应为受污染损害的民众及时提供司法救济,积极探索、建立环境司法保护的新机制,尝试推行环保公益诉讼。

3、建立独立负责任的环评体系,严把审批关从源头控制污染。

建立事前环境法律责任追究制度,依法追究在环境管理上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建立对于环保部门环评审批权的约束机制,对环保部门及其负责人的环评审批权进行有效制衡。

2014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汇总

2014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汇总

2014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汇总1 必须重视水污染治理一方晴天,一潭碧水,这是宜居生态的底线。

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引用数据称,“近年来的调查表明,长江已形成近60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其中包括300余种有毒污染物。

”3月14日,环保部发布了首个全国性的大规模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我国有2.5亿居民的住宅区靠近重点排污企业和交通干道,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水污染已成为生命健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13年6月25日,《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数字版出版,这是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直接关系。

这是越来越清晰的共识:如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那么,地下水及地表水安全则是社会的生命。

眼下而言,是到了珍视水质安全的时候了。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达到50%之后,是水污染危机的高发期,也是修复水生态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将会付出极为高昂的治理代价。

”好在2014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着重从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进行部署。

这意味着中国将“水陆空”三位一体开展污染防治。

“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700多亿元”、“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既要着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排放、生活污水等问题,同时又要保护好未受污染的饮用水源——这是扎实的承诺,更是民生之举。

2 别让新型城镇化染上城市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6日正式公布。

《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规划》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亮点解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亮点解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亮点解读2014年4月24日,经过四审的《环保法》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环保法》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还就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与公众参与、监督环境保护作出了系统规定,法律条文从原来的6章47条增加到7章70条,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1983年12月31日,国务院如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首次提出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199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对其再次确定: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此次新环保法修订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改变了发展优先,兼顾环保的思维定势,给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从法理上画上了句号,为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了法律基础。

首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新修订《环境保护法》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

新法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新法同时也加大了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法条中涉及到地方人民政府需落实生态保护的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作为保护我国生态资源的重要方式,生态保护红线这一概念,自被提出起,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年初,环保部印发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成为我国首个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纲领性技术指导文件。

根据规划,2014年,环保部将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任务。

建立机制,出台规定治理雾霾谈到环境保护,公众最为关心的就是对雾霾的治理。

新修订《环境保护法》对雾霾等大气污染,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国家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实施统一的防治措施;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即区域限批。

2014年秦皇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环保法发布

2014年秦皇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环保法发布

2014年秦皇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环保法发布2014秦皇岛事业单位笔试已经结束了面试随即就要开始了, 在此秦皇岛华图教育的老师特此总结了一些面试热点话题供同学们参考复习,让大家更合理的进行备考,从而有效提高分数。

【新闻背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环保法。

从修正到修订,从“小修补”到“大手术”,这部新法历经四次审议,期间两次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从立法宗旨到具体条文,写入了民声,体现出民意。

在修法的立法规划历经了“八届全国人大”到“十二届全国人大”的20多年之后,在立法总目标三年间从“有限修改”转变为“全面充实”之后,4月24日,《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终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四审之后得以通过。

25岁,对于个体来说,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但是对于一部关系人类生存问题的法律来说,却显得垂垂老矣。

一部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新理念不相适宜,内容早已与现实脱节,甚至跟后来制定的单行环境法相冲突的法律,被“束之高阁”或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二十多年来,要求修订环保法的呼声不断。

1995年至2012年,全国人大代表共2474人次以及台湾代表团、海南代表团提出的议案达78件。

列入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以来,耗时三年、经历四次审议、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环保法修正案总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如果说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是中国环境立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那么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则应当誉为中国环境立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热点分析】1、环境保护法有何特点?一是定位合理,是定位在环境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二是创新理念。

近年来环保领域的一些主要理念和指导精神,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保护优先等,新法中都有所体现。

三是完善制度。

一些新的制度,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生态补偿等,新法都作了明确规定。

现有的一些老制度,如环评、区域限批等,也进行了调整完善。

四是强化责任。

环境保护法(2014版)解读

环境保护法(2014版)解读

企业日常工作注意事项
一、不触及法律中的惩罚条款
1、不违法排放污染物,如果因此受到罚款及被责令改正,要及时执行, 避免被累加处罚(详见第五十二条)。 2、如有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评;取得排污许可证后方可排放污染物;不 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违法排放污染物;不生产使用国家禁止的农药。避免 被行政拘留(详见第六十三条)。 3、不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如果违反并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 任(详见第六十九条)。 4、如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或可能造成污染的环保部门有权查封扣押相关 设备(详见第二十五条)。 5、污染物排放超过标准的,环保部门可以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 施,甚至责令停业、关闭(详见第六十条) 。 6、建设项目必须提交环评文件并获得批准。若擅自开工建设的,环护部 门有权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详见第六十一条)
二、严格(2/5)
(2)行政拘留——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 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 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 行的;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 污,拒不执行的;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 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 不改正的。
其他与企业相关条款(1/3)
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 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 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 以鼓励和支持。 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 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第四十条 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 源的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 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 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公务员面试热点:新环境保护法出台
【热点概述】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现行的环保法25年来首次大修,新法将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中加重对政府监管的要求。

【预测题目】
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中加重对政府监管的要求。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一、现状分析
2012年入冬以来,全国性的雾霾天气揭露了中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和生态的极端脆弱性。

当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蔚蓝的天空都成为民众的奢望时,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之严重就可想而知了offcn版权。

环境治理中政府的不重视、不作为,加重了环境问题的恶化。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出台新《环境保护法》,这是一部凝聚了中国环保治理智慧、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能对症下药的成熟立法。

新《环境保护法》是一部“长牙齿”的法律,是一部能对民怨极大的污染现象打出硬拳头的法律offcn版权。

二、影响分析
受限于原有的法律规定,长期以来,中国环保部门的处罚力度、执法手段都相当有限,相对于公安甚至税务和工商部门来说,环保部门一直都是一个“软衙门”,难以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法行为。

刚刚出台的新《环境保护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

一是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即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连续的罚款。

这意味着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检测等行为,违反的时间越久,罚款越多。

之前法律规定的针对环境违法的罚款,是一个定数,数额并不大,导致违法成本较低,不少企业因而怠于治污offcn版权。

二是新的《环境保护法》作为一部行政法律,罕见地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对污染违法者将动用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

三是个别地方企业的污染行为之所以肆无忌惮,背后是当地官员基于畸形政绩观的默许纵容,对此新《环境保护法》将拿“保护伞”开刀。

其具体规定是:领导干部虚报、谎报、瞒报污染情况,将会引咎辞职;面对重大的环境违法事件,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环保部门等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将引咎辞职。

三、解决对策
对于政府来说,治理环境问题要采取正确的原则与方法。

政府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
第一,必须健全新环保法相关法律机制,整合、完善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让环境管理在立法与执法方面得到保证;
第二,要加强环保部门的监管力度,提高国家环境监测、信息、科技、宣教和综合评估的能力,同时其独立执法能力和执法效率也要有所突破和发展中公教育版权;
第三,要做好充分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利用网络、媒体、杂志等平台的丰富性和大众性,向公民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呼吁公众积极参与这一公益行动,使其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支持、践行环保。

鼓励群众对违法新环境保护法的事项进行监督,通过宣传和监督的手段来解决现阶段环境污染难治理、难惩处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