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太阳城超高层办公楼结构分析与设计
某超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

某超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发布时间:2022-11-25T06:35:34.06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4期第7月作者:张得强[导读] 本项目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有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承载力突变及存在部分穿层柱子,结构高度为172.5米,为B级高度多项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张得强(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510060)摘要:本项目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有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承载力突变及存在部分穿层柱子,结构高度为172.5米,为B级高度多项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通过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不同软件分析对比、弹性时程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此建筑能够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结构安全可靠。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楼板不连续;穿层柱中图分类号:TU318+.21 工程概况该项目为广州南沙体育馆片区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8667平方米,属于较为复杂的公共建筑群,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建筑。
该栋为办公楼,建筑总高度为178米,屋面结构楼板高度172.5米。
2 结构概况2.1结构体系及结构布置该栋办公楼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外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为主要抗侧力构件。
混凝土框架柱截面为1100~ 1300,剪力墙厚度为750~500厚,混凝土强度等级C40~C60。
塔楼标准层结构平面尺寸约为 46.5x42.2米,各楼层平面规则。
在二层及三层大堂上空位置局部有楼板大开洞。
2.2地震作用参数本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33—2008》6.0.4条本工程为标准设防类,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65kN/m2,不考虑雪荷载。
1-2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2)

珠江太阳城A-1-1区1-2号楼支模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珠江太阳城A-1-1区1-2号楼建设单位:重庆珠江实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重庆兴宇监理公司施工单位:重庆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地点:重庆市江北区刘家台建筑面积:20031.42m2建筑层数:30F/-1F建筑层高:3.0m建筑总高:96.00m建筑功能:高层住宅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概述1、本工程层高为3.0m。
2、本工程梁主要是薄腹梁,其截面尺寸主要为200×300~600。
3、板厚主要有:100mm、120mm、150mm。
4、柱均为200mm薄壁柱,剪力墙厚均为200mm。
5、砼浇筑方式采用商品砼(坍落度18~20㎝),泵机输送砼入模内的方式进行施工。
支撑采用ø48×3.5的钢管,柱墙梁模板采用1.8cm厚九层板ø12对拉丝杆,板模板采用1.8cm厚九层板、50×100@300的木楞配合使用,模板接头缝用自粘胶带封闭。
三、设计依据1、本工程有关施工设计图纸;2、本企业程序文件及其它支持文件;3、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管理程序;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7、《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检查标准》JGJ80-918、施工手册第三版第一册《脚手架工程分部》四、结构支撑架的搭设1、本工程支撑系统(包括墙、柱、梁、板)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层均考虑采用一次性满堂架搭设,投入整四层架料周转使用。
2、钢管支架立柱部分采用上下层架的搭设方法,上层立柱必须采用双扣件和下层立柱相联,确保上层能有效地传递到下层立柱上。
①柱支撑的搭设:立柱钢管离柱边约300mm左右,横向设置三~四道水平钢管,第一道离地面200mm处搭设,最后一道在梁下口(柱顶)搭设,并与周围架网联成整体。
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

摘要 针对一线城市的CBD核心区的超高层办公建筑,以广州珠江新城几个超高层办公项目的设计为例,通过其核心筒布局形式的对比研究,在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灵活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各自不同形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 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实用率;舒适性;安全性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e rapidly nowadays while more and more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are designed and built. The author was ever involved in some super high-rise office project in Guangzhou Zhujiang New Town, The paper compares four projects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several Core Tube configuration, in order to find out a more reasonable form under a certain condition.KEY WORDS Super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Core Tube; Utility ratio; Comfort; Safety中图分类号 TU241.8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3.06.068文章编号 1000-0232(2013)06-0068-05作者简介 广州侨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师(广州 ,510000)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Analysis on Core Tube Configuration form for Super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杨欣荣 Yang Xinrong1 前言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按结构类型,布局类型或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形式,低区的核心筒与高区的核心筒设计沿竖向过渡也会有较大变化。
珠江新城59层设计商业办公楼结构设计

珠江新城59层设计商业办公楼结构设计摘要:珠江新城59层设计商业办公楼结构结构高度289.52m,采用带一道环桁架加强层的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
加强层设置在44层,高度8.4m,未布置伸臂结构,利用楼板传力。
关键词:超高层结构;性能设计;环桁架加强层;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珠江新城。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6万m2,地下5层,底板面标高-21.04 m。
地面以上为各自独立的主塔楼及裙楼,主塔楼为办公楼,建筑面积约11万m2,地上59层,结构高度289.52m。
图1 建筑典型剖面、整体模型、主要抗侧力结构2 结构体系配合建筑的立面造型及平面使用功能,采用带一道环桁架加强层的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
主体结构三维模型见图1。
47层以下核心筒外围尺寸约为21m×21m,外墙厚度从900mm变化至300mm,加强层及上下各一层外墙厚度为600mm;核心筒内墙从400mm变化至200mm。
外围框架由8根异型矩形钢管混凝土角柱、8根圆钢管混凝土边柱及钢框架梁组成,其中角柱截面为800mm×2500mm。
边柱截面除第一、二层为Φ1350 mm 外,其它各层均为Φ1200 mm。
钢框架梁梁高1000 mm。
环桁架加强层设置于44层。
核心筒由于弯曲变形产生转角,通过环桁架上下层楼板带动连接环桁架的柱产生拉压力,以抵抗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弯矩[1-2]。
3 结构超限类型与抗震性能目标对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本工程存在以下2项超限:①本工程结构高度289.52m,超过高规[3]中型钢混凝土外框-钢筋混凝土筒结构在7度地震区最大适用高度190m。
②本工程47层局部剪力墙不连续,并设计有环桁架加强层,属于竖向构件不连续。
为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计目标,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度,本工程对抗侧力结构进行性能化设计,按照高规[3]第3.11条,性能目标设定为C。
高层办公楼超限结构设计与分析

高层办公楼超限结构设计与分析发布时间:2021-06-30T11:55:09.20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5期作者:谢伟雄[导读] 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本文分析了加强措施超级高层结构的设计,阐述了超高结构设置的基本原则方面的设防目标,抗震性能设计、抗震计算,总结了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谢伟雄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内容摘要】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本文分析了加强措施超级高层结构的设计,阐述了超高结构设置的基本原则方面的设防目标,抗震性能设计、抗震计算,总结了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超限高层;结构设计;性能分析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建筑类型的智能化、复杂化、多化不断发展,人们对结构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有效保证超限结构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迫切需要相关人员深入了解此类建筑的相关知识,为我国超限结构设计和建筑业作出贡献。
1.高层办公楼超限结构设计的普适性原则1.1设防的方法与目标以我国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项目为例,它的设防目标及设计方法大致可称为“三个水准,两个阶段”,其中三水准指“小震不损,中震能修,大震不倒”,而两阶段第一阶段为弹性设置阶段,第二阶段是弹塑性设置阶段。
弹性设计阶段是指通过采用阵型分解弹性反应谱理论去求地震作用标准值以及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并且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来考虑概念设计中要求的各种放大系数进行构建的抗震承载力计算,并且采用各种抗震措施,以求得能满足中震和大震的相关要求。
而弹塑性设计阶段需要进行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验算,并且此时结构薄弱部位的最大间位移角应满足要求。
1.2结构抗震性能设置的基本规则简而言之,基于抗震性能目标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是指工程结构在预定的使用寿命内,在不同强度的地震作用下,达到预定的不同性能目标。
它的主要功能是使结构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基础过渡到具体量化的多个目标,和业主可以选择所需的性能目标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建筑的使用寿命,设防烈度的项目区域、现场条件、房子的高度、不规则的位置和程度、和建筑的重要性等,并对柱结构的抗震性能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
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心区域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超高层建筑的兴建成为了解决城市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其安全、稳定、经济、美观的重要保障,因此,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成为了建筑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特点、设计原则、结构形式、结构材料等方面,探讨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点。
关键词: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1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原则1.1安全性原则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必须以安全性为首要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建筑的自重、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建筑的防火、防爆、防盗等安全措施,以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1.2经济性原则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必须以经济性为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建筑的造价、施工难度、维护成本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的经济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环保性,以保障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1.3美观性原则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必须以美观性为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建筑的外观、内部空间、光线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的美观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以保障建筑的文化性和社会性。
2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特点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度大: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上,甚至可以达到500米以上,因此,其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高度对结构的影响。
(2)面积大: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建筑面积一般较大,因此,其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面积对结构的影响。
(3)荷载大: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荷载一般较大,包括自重、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因此,其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4)空间复杂: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空间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包括大跨度、大空间、异形结构等,因此,其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空间结构对结构的影响。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超高层办公楼在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超高层办公楼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企业形象和实力的象征。
然而,超高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与普通建筑相比,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本文将探讨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的要点。
一、结构设计超高层办公楼的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高度较高,建筑物所承受的风力、地震力等水平荷载较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框架结构等。
在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核心筒承担了大部分的水平荷载,框架则主要承受竖向荷载。
这种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性,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办公楼的设计中。
巨型框架结构则是通过设置大型的框架梁和柱来抵抗水平荷载,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但造价相对较高。
此外,结构材料的选择也十分关键。
高强度钢材和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构件的尺寸和重量,从而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
二、垂直交通设计超高层办公楼中的人员数量众多,垂直交通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电梯是垂直交通的主要工具,因此需要合理配置电梯的数量、速度和载重。
一般来说,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建筑面积和使用人数,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电梯的数量。
同时,为了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可以采用分区运行、高速电梯、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
例如,将建筑物分为低区、中区和高区,每个区域设置独立的电梯组,减少电梯的停靠次数,提高运行速度。
此外,还可以设置转换层,方便不同区域的电梯转换。
除了电梯,楼梯也是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设施。
楼梯不仅是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通道,也是日常人员活动的辅助通道。
楼梯的数量、宽度和位置应符合消防规范和使用要求,确保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疏散。
三、消防设计超高层办公楼的消防设计是重中之重。
由于高度较高,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消防措施。
首先,要合理规划防火分区。
广州珠江城大厦

广州珠江城大厦1.关键词绿色建筑等级:LEED-CS铂金预认证突出特色:实际运营中减少超过60%的能耗的大厦,风洞的设计,“龛式”内呼吸连遮阳百叶双层智能幕墙。
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15号,与金穗路交界处。
气候区:夏热冬暖节地:透水地面、地下空间节能:维护结构、光伏、光热、照明功率密度目标值、能耗计量、排风热回收节水:雨水收集、节水灌溉节材:高强度钢、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回收再利用、精装修、灵活隔断、环境友好结构体系室内环境:可调节外遮阳、改善自然通风措施、改善自然采光措施、无障碍措施、空气质量监控运营管理:楼宇自控系统、物业14001认证、冷热计量收费2.项目概况1)本项目属于办公建筑,地上71层,地下5层,主体结构形式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2)项目用地面积21万㎡,总建筑面积204386㎡,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1621.39㎡,地下建筑面积为9966.22㎡,建筑容积率0.97。
3.项目各专业绿色设计介绍1.1.建筑1.1.1.围护结构本项目采用300窄腔“龛式”内呼吸连遮阳百叶双层智能幕墙(图2-2)。
一方面,空腔内遮阳百叶可根据气候与天气条件的变化进行统一智能控制调节角度与高度,实现将自然光引入办公室深处的目标,同时消除临窗外区的高辐射与眩光带给人的不适感,并节省人工照明用电量;第二,幕墙内呼吸动力系统配合外区冷梁设计可根据室外环境变化对双层幕墙空腔内温度、湿度自动控制,以实现临窗区域的舒适办公环境,并可保障冷辐射系统正常运行。
1.1.2.日光控制“珠江城”项目办公区域的日光控制、消除有害眩光是通过智能型百叶实现的。
在入口大堂区域设计采用导光板,将屋面自然光线折射引入大堂深处,靠近幕墙强光区处设遮阳百叶,以获得大堂整体均匀舒适的自然光照,并减少人工照明的消耗。
1.2.结构1.2.1.全螺栓钢结构珠江城主体由核心筒、巨型柱和钢结构等组成。
其中,钢结构最为复杂,也是珠江城整体结构的亮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