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综合考研试题
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真题及解析[1]
![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真题及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c4dc495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e.png)
中国传媒⼤学综合考试(艺术学)真题及解析[1]中国传媒⼤学综合考试(艺术学)真题及解析中国传媒⼤学2007年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填空(每⼩题1分。
共lO分)1.名画《向⽇葵》是荷兰画家____的代表作。
2.画风被誉为“吴带当风”的唐代画家是____。
3.我国民族⾳乐家华彦钧(瞎⼦阿炳)的⼆胡代表作为《____》4.圆舞曲《蓝⾊多瑙河》是奥地利作曲家____的代表作。
5.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为《____》6.《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____的作品。
7.我国影⽚《天云⼭传奇》的导演是____。
8.影⽚《野草莓》是瑞典导演____的代表作。
9.1958年播出的我国第⼀部电视剧是《____》。
10.《悲剧⼼理学》是我国美学家___的早期代表作。
⼆、简释(每⼩题4分.共20分)1.赋、⽐、兴2.爱森斯坦3.明清传奇4.伦勃朗5.节奏三、简答(每题20分。
共60分)1.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的第⼀⽬的是再现现实。
”克莱夫·贝尔说:“艺术不是也不可能是再现性的”;“再现往往是艺术家低能的标志”。
简析两种说法的关系。
2.舒曼说:“在⼀个美术家⼼⽬中,诗歌却变成了图画,⽽⾳乐家则善于把图画⽤声⾳体现出来。
”简析不同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上的相通现象。
3.⼈们常说:“有⼀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略论⽂化素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应结合实例进⾏论述)2.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现代媒介传播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
中国传媒⼤学2006年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填空:1分/题1、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叫交响曲中国传媒⼤学2005年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第⼀部分(共90分)⼀、填空(每⼩题1分,共10分)堤⼀痕,湖⼼亭⼀点,与余⾈⼀芥、⾈中⼈两三粒⽽已。
到亭上,有两⼈铺毡对坐,⼀童⼦烧酒,炉正沸。
见余⼤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打⽩⽽别。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设计艺术学试题(813)和(714)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设计艺术学试题(813)和(714)考研真题艺术综合(813)一,填空题1,电影是根据______原理,运用照相手段记录影像,并通过放映在银幕上造成活动的影像技术2,_______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其代表作品有《天仙配》等3,波兰作曲家,钢琴家______被誉为“钢琴诗人”其代表作有《钢琴协奏曲》4,20世纪国画大师______的代表作《爱痕湖》于2010年5月17日天价成交,创造了中国近代书画市场价格得首次破亿元得里程碑5,壁画《最后得晚餐》《安吉里之战》《蒙娜丽莎的微笑》是_______的代表作6,粉碎“四人帮”后被广泛传唱的《祝酒歌》的曲作者是人民音乐家_________7,1934年曹禺的CN作_______8,流行音乐之王______的音乐曲风完全的融合了黑人节奏蓝调与白人摇?的独特MJ乐风,他的舞步被无数明星效仿9.1982年,3集电视连续据《上海屋檐下》实根据______的同名话剧改编的10,(《红楼梦》评论)是著名国学大师_______所写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二,名词解释1,大巧若拙2,唐宋八大家3,唯美主义4,长镜头5,黄河大合唱三,简答题1,艺术史上,有些艺术作品刚出现不为人接受,若干年后才引起轰动,结合实例分析这一现象2,结合实例,简述艺术创作中的“再现”与“表现”的关系3,简述艺术与政治的关于四,论述题1,美国3D大片《阿凡达》上映引起了其他科技方法的出现(不全但是不重要)然后论述科学技术对艺术生产创作的影响2,市场艺术娱乐化,低俗化,有人认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有人认为是不好的现象(不全但是不重要)就艺术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这一问题展开论述艺术设计学基础(714)2,“宁拙毋巧”二,简答题1,简述“有计划得废止制度”在美国的社会背景3,简述《画山水序》在中国古画论中的地位4,简述中国古画论中的“气韵生动”三,论述题1,分析你最喜欢的一种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不考设计的人做的)2,对你感兴趣的一个人的名字,设计一款字体,工具不限,并文字说明字体设计如何体现其本人的特点(考设计的人做的)。
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及其答案点评

2005年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试卷及其答案点评一、填空1、“大音希声”之说出自《道德经》一书。
2、《闲情偶寄》的作者是李渔。
3、法国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认为影响文艺发展的三种主要因素是时代、环境和种族。
4、《拍案惊奇》的编著者是凌濛初。
5、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五代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
6、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7、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的作曲者是柴可夫斯基。
8、宋代山水画《溪山行旅图》的作者范宽。
9、明传奇《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
10、前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是谢尔盖·爱森斯坦。
二、简释1、写意【概述】这个词最早源于中国绘画,俗称“粗笔”。
与“工笔”对称。
中国画技法名。
属于简略一类的画法。
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故名。
在处理形神关系时都要求“神形兼备”,在造型和意境的表达上都要求“气韵生动”。
中国画总体上的美学追求,不在于将物象画得逼真、肖似,而是通过笔墨情趣抒发胸臆、寄托情思,强调“立意”和“传神”。
东晋顾恺之提出“以行写神”和“迁想妙得”,谢赫的“气韵生动”“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写意画有写意人物、写意山水、写意花鸟等类。
【相关】东西方文化哲学意识的相异,决定了古典时代的绘画艺术中的西方写实,东方写意的形态。
如果中国绘画尚意,那么西方绘画则尚形;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则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后来又用于艺术理论。
在这个层面上,与“写实”相对。
艺术中的写意则是指在艺术作品中注重心理、感情的描摩,而非对社会的现实描述。
2、有意味的形式【概述】这是从艺术本质对艺术的定义,由20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艺术》一书提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综合815考研试题

一、填空1.刘勰的文学理论名著是:2.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中的“王”指的是:3.《战争与和平》作者是俄国文学巨匠:4.《感情与形式》的作者是美国符号论女美学家:5.清代百回长篇小说的《镜花缘》作者是:6.话剧《玩偶之家》的作者:7.《日出》作者:8.《日出·印象》作者是法国印象派画家:9.歌剧《魔笛》作者是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10.《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导演:二、名词解释1.艺术传播2.交响乐3.审美体验4.类型片5.富春山居图三、简答题1.古人论画云:“盖画品高下,不在乎迹,在乎意。
”对这句话可进行简要评析。
(举例可不限美术)2.一方面,生活是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另一方面,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想象。
简述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之间的关系。
3.雪莱说:“凡是他人独创的语言风格或诗歌手法,我一概避免模仿,因为我认为,我自己的作品纵使一文不值,毕竟是我自己的作品。
”这样做是否意味着不继承传统艺术。
四、论述1.简论“实用艺术”中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2.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艺术批评出现了社会化、多样化的态势,但专业的高水平的艺术批评依然“量少质低”,为此有关方面多次强调加强与繁荣艺术批评。
请你结合实例,就如何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展开深入阐述。
一、填空1.交响诗《牧神午后》是印象派作曲家()的作品。
2.琴歌《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的绝句创作而成的。
3.古希腊戏剧《美狄亚》是()的作品。
4.电影《公民凯恩》是()国导演奥逊威尔斯的作品。
5.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上的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郑燮等人被称()。
6.《松花江上》是一首()题材的歌曲。
7.话剧《茶馆》的剧作者是()。
8.电影《城南旧事》导演是()。
9.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产生于()年。
10.《响屐舞》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表演的舞蹈。
二、名词解释1.装饰艺术2.李斯特3.《天外边》4.戏曲音乐5.彩陶6.花儿7.迪斯尼8.景深镜头9.新派武侠片10.西部片三、简答题1.简述多媒体时代的基本特征。
中传艺术综合考研真题

中传艺术综合考研真题一、综合题综合题是中传艺术综合考研的一部分,旨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艺术理论水平。
本次考试综合题的题目为《现实主义与理论评述:艺术再创造与价值追求》。
综合题的要求是:在上述题目的基础上,结合你对现实主义和理论评述的理解,阐述艺术再创造与价值追求的关系。
二、现实主义与理论评述:艺术再创造与价值追求现实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艺术思潮,它主张以客观真实的现实为基础,通过艺术的再创造来表达和传达艺术家的情感、思想与思维。
现实主义以其积极的社会关注和对现实的深刻剖析,对艺术再创造和价值追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艺术再创造是现实主义的核心观念之一。
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的观察、理解和再创造,使其作品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艺术再创造是对现实的再创造、再演绎,它通过艺术家的艺术选择和创作技巧,对现实进行重新组织与再塑造,以达到表达艺术家所要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的目的。
在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中,艺术家往往会追求艺术作品的价值。
艺术作品的价值是艺术家对现实的价值评判的体现。
通过艺术再创造,艺术家将他们对社会、人性、生活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一种价值追求。
艺术家希望通过艺术作品的表达,获得观众的认同和共鸣,进而实现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价值的传达。
艺术再创造与价值追求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艺术再创造需要有一定的价值追求来激发和支撑,而价值追求则可以通过艺术再创造来实现和体现。
艺术再创造不仅是现实主义的一种创作方式,更是价值追求的一种表达途径。
通过艺术再创造,艺术家可以使现实呈现出更加深入的意义,使艺术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观察面。
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再创造与价值追求的关系依然重要。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艺术家对现实的再创造与评述,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观点和主张,为社会带来艺术的启示和思考。
艺术家在艺术再创造过程中追求的价值也与现实的需求和社会的进步相联系,通过艺术的表达和创新,对社会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推动社会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
中传艺术硕士考研真题之MFA艺术综合考研真题

中传艺术硕士考研真题之MFA艺术综合考研真题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填空
1、清唱剧《弥赛亚》——亨德尔
2、《雷雨》——曹禺
3、唐朝的滑稽戏叫做——参军戏
4、《马路天使》——袁牧之
5、鲍特《火车大劫案》剪辑手法——平行剪辑
6、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7、反映项羽刘邦垓下作战的琵琶曲——十面埋伏
8、《温莎的风流娘们》——莎士比亚
9、《四世同堂》——老舍
10、满江红的词作者——岳飞
二、名词解释
1、工艺美术
2、唐三彩
3、四大徽班
4、新现实主义电影
5、好莱坞
6、贝多芬
7、《狗占马槽》
8、秧歌
9、轴线
10、音乐歌舞片
三、简答
1、广播文艺的基本特征。
2、蒙的基本类型。
四、论述
电视技术发展对电视观念的影响。
813艺术综合·真题

2000年艺术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艺术世界来源于()A.现实世界B.精神世界C.虚幻世界D.物质世界2.《石豪吏》属于()A.抒情诗B.叙事诗C.剧诗D.词3.艺术鉴赏主要是一种()A.审美活动B.教育活动C.再创作活动D.娱乐活动4.艺术真实来源于()A.创作真实B.理想C.生活真实D.幻想5.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是()A.情节B.故事C.语言D.结构6.建筑属于()A.表现艺术B.实用艺术C.装饰艺术D.造型艺术7.交响诗属于()A.诗词B.歌赋C.交响乐D.剧诗8.电影属于()A.影像艺术B.综合艺术C.戏剧艺术D.表演艺术9.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A.徐悲鸿B.齐白石C.傅抱石D.刘海粟10.立体派的代表人物()·高 D.高更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1.艺术属于()A.经济基础B.意识形态C.上层建筑D.政治基础E.生产关系2.艺术的阶级性包括()A.在阶级社会中艺术作品是有阶级性的B.统治阶级的艺术C.被统治阶级的艺术D.超阶级的艺术E."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3.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是()A.必须依靠形象思维B.形象思维是唯一的形式C.不能脱离抽象思维D.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作用E.形象思维是基础,抽象思维是主导4.构成艺术作品内容的基本因素是()A.题材B.素材C.主题D.结构E.情节5.中国民间音乐包括()A.交响曲B.民歌C.丝竹D.吹打E.说唱6.构成艺术欣赏的主要方面是()A.体裁B.欣赏者C.艺术语言D.艺术作品E.风格7.艺术批评是()A.一门社会科学B.一种有创新精神的劳动C.一种以审美欣赏为主体的活动D.一种政治教育活动8.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是()A.时空综合性B.人物典型性C.视觉逼真性D.故事连续性E.叙事情节性9.属于艺术流派的有()A.印象派B.扬州八怪C.岭南派D.野兽派E.巡回画派10.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关系可以理解为()A.艺术美可以高于生活美B.艺术美也可能低于生活美C.艺术美应该高于生活美D.艺术美永远低于生活美E.生活美高于艺术美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____________是艺术所固有的本质特征之一。
XXXX年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及其答案点评

XXXX年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及其答案点评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及其答案点评一、填空1、《榆树下的欲望》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尤金•奥尼尔。
2、《白毛女》的执笔是丁毅和贺敬之。
3、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4、《亚威农少女》的作者是毕加索。
5、影片《悲情城市》的导演是侯孝贤。
6《威廉•退尔》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家罗西尼的代表作。
7、新凤霞和赵丽蓉为代表人物源于唐山的剧种—剧。
8、《党同伐异》的导演是大卫•格里菲斯。
9、中国电视剧的最高政府奖是飞天奖。
10、《中国艺术精神》一书的作者是徐复观。
二、简释1、壁画【概述】壁画,绘画的一种,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上的画。
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壁画历史极为悠久,早在史前就有洞窟壁画和摩崖壁画的创作。
其遗迹分布极广,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均有发现。
最早的壁画距今约2万年。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壁画从洞窟、崖壁转向神庙、宫殿、寺庙、庭院、石窟、陵墓等建筑中。
【历史】中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实物是陕西咸阳秦宫壁画残片,而西汉卜千秋墓及洛阳城公园墓为完整的墓室壁画。
汉唐时期,中国的壁画盛极一时,以寺庙壁画和石窟壁画为主,多用于政治和宗教的宣传,如吴道子、敦煌莫高窟壁画。
敦煌壁画被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明清壁画已逐渐式微,多承唐末传统,清末壁画有部分受西洋画的影响。
西方的壁画盛期为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全部都是壁画大师。
米开朗基罗创作大型穹顶壁画《创世纪》,拉.斐尔创作壁画《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
现代西方绘画和建筑风格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这现代壁画的演变。
【分类】广义分类:史前时期的岩画、洞窟壁画和地画等类型。
狭义分类:宫廷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等。
壁画以技法区分,可分为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
前者是指由画家直接在壁画上手绘完成的壁画。
按表现技法和材料又分为干壁画、湿壁画、蛋彩画、油画、蜡画、丙烯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综合考研真题一、填空1.交响诗《牧神午后》是印象派作曲家()的作品。
2.琴歌《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的绝句创作而成的。
3.古希腊戏剧《美狄亚》是()的作品。
4.电影《公民凯恩》是()国导演奥逊威尔斯的作品。
5.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上的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郑燮等人被称()。
6.《松花江上》是一首()题材的歌曲。
7.话剧《茶馆》的剧作者是()。
8.电影《城南旧事》导演是()。
9.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产生于()年。
10.《响屐舞》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表演的舞蹈。
二、名词解释1.装饰艺术2.李斯特3.《天外边》4.戏曲音乐5.彩陶6.花儿7.迪斯尼8.景深镜头9.新派武侠片10.西部片三、简答题1.简述多媒体时代的基本特征。
2.简述影视作品的声画关系。
四、论述题请结合作品,分析时空变化在叙事结构上的意义。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综合考研试题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榆树下的欲望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剧作家()戏剧2、《白毛女》的执笔是丁毅和()戏剧3、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书法4、《亚威农少女》的作者是()绘画5、影片《悲情城市》的导演是( )电影6、《威廉退尔》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家()的代表作歌剧7、新凤霞和赵丽蓉为代表人物源于唐山的剧种是()戏剧8、《党同伐异》的导演是( ) 电影9、中国电视剧的最高政府奖是()电视10、《中国艺术精神》一书的作者是()艺术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壁画美术(绘画)2、诗无达诂艺术鉴赏3、国际歌音乐4、梅兰芳戏剧(戏曲)5、宝莱坞电影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有人提出“题材决定论”,,有人提出“题材无差别论”,谈谈你的理解。
2、贝多芬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3、清朝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认为,诗歌创作主体应具备四种素质:才、胆、识、力。
从艺术创作动力的角度谈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1、艺术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从艺术创作的这两种趋势谈谈你的看法2、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也有人说,“越是西方的,就越是世界的”。
谈谈你的理解。
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艺术学综合考试考研试题一、填空1.美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电影2.70年代中国拍摄的一部动画片,取材于《西游记》电影(动画)3.《美学散步》作者艺术4.由于影片《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音乐奖得主电影5.80年代由张凯丽.李雪剑等主演的一部反响巨大的电视剧电视6.杜丽娘是哪部戏剧作品中的人物戏剧(戏曲)7.《西藏组画》作者美术(绘画)二、名词解释1.留白美术——绘画2.谢晋电影(导演)3.南焦北黄戏剧(导演)4.波普艺术艺术5.摇滚乐音乐三、论述1.所引用的一句话是否有“形式至上”的倾向(题目实质是论述内容形式的关系)2.“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3.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述你的看法四、大论述1.艺术中“丑”为什么具有审美价值?2.艺术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和影响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综合考研试题一填空1.资治通鉴的作者2.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著作3.神曲的作者4.戏剧麦克白斯的作者5。
小二黑结婚的作者6 王实甫的元代杂剧7 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8 最后的晚餐的作者9 影子武士的导演10 人间词话的作者二名词解释1 戏曲程式2 塞尚3 园林4 视觉艺术5 电视电影三简答1 说明“形式大于内容”艺术里的现象2 试析艺术的继承和创新3 (这个以前考过的原题。
就是去年考的07年的字都没变)舒曼说在一个美术家心目中,诗歌变成了图画。
等等在王宏建的书上第二章大家自己看看很容易找的)分析不同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上的相通现象四论述1 道德和艺术的关系2 (这个题引用了王宏建的艺术概论的第一章里内容,引用了罗丹对他的作品《老妓》的评价)分析艺术中“美”与“丑”的相互转化的现象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考研试题【注】艺术类综合考试在2005年以前的考试科目都为“综合考试[文学](含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2005年开始改为“综合考试[艺术学](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及多种艺术门类基础知识)”,各年题型可能略有变化;07年之前(含07)真题更新完毕。
考试说明:总分15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艺术类各专业(音乐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均为此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名画《向日葵》的作者是_____。
2. “吴带当风”指的是唐朝画家______。
3. 华彦钧(瞎子阿炳)的著名的二胡曲________。
4.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奥地利的_________。
5. 《推销员之死》作者是美国著名剧作家_________。
6. 我国影片《天云山传奇》的导演是_______。
7. 电影《野草莓》是_______导演的作品。
8. 《悲剧心理学》是我国美学家_________的早期著作。
9. 孔尚任的戏曲代表作品是_______。
10.1958年播出的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是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赋、比、兴2. 爱森斯坦3. 明清传奇4. 伦勃朗5. 节奏.三、简述(每题20分,共60分)1.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克莱夫·贝尔说“艺术不是也不可能是再现性的”“再现往往是艺术家低能的表现”。
分析这两种看法的关系。
2. 舒曼说“在一个美术家心目中,诗歌却变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
分析不同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上的相通现象。
3.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鲁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1. 文化素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结合实例谈)2.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现代媒介传播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
-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考研试题【注】艺术类综合考试在2005年以前的考试科目都为“综合考试[文学](含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2005年开始改为“综合考试[艺术学](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及多种艺术门类基础知识)”,各年题型可能略有变化,考试说明:总分15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艺术类各专业(音乐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均为此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又称为_____交响曲。
2. 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中著名一句__________。
3. 柏拉图的_____提出艺术是“理式”的摹本。
4. 《大卫像》的作者是_____。
5.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画家_____。
6. 《上海屋檐下》的剧作者是_____。
7. 费穆导演的代表作是_____。
8. 《等待戈多》的作者是_____。
9. 《广岛之恋》的导演是_____。
10.《艺术问题》是美学家_____的代表作。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毕加索2. 协奏曲3. 兴、观、群、怨4. 肥皂剧5. 空间艺术三、简述(每题20分,共60分)1. 对“审美距离”的理解。
2. "艺术与时代"的关系。
3. 怎样理解艺术生产传播中的“经典”与“流行”的关系。
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1. 如何理解“美是形象的真理”。
2.结合艺术个案或现象,就当前中国艺术文化如何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进行阐述。
(可就某一门类艺术来说,也可综合阐述)2005年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考研试题【注】艺术类综合考试在2005年以前的考试科目都为“综合考试[文学](含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2005年开始改为“综合考试[艺术学](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及多种艺术门类基础知识)”,各年题型可能略有变化。
考试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本卷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各专业(音乐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生都做,共90分;第二部分,各专业考生分别选做自己专业的试题(跨专业做题不给分),共60分。
两部分共计150分。
第一部分(共90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大音希声”出自一书。
2、《闲情偶记》的作者是。
3、法国的丹纳在其一书认为影响文艺发展的三种主要因素是种族、时代和环境。
4、《拍案惊奇》编著者是。
5、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五代赵崇祚所编的。
6、小说《百年孤独》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
7、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作曲者是。
8、宋代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作者是。
9、明传奇《牡丹亭》作者是。
10、前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是。
二、简释每题(每题5分,共20分)1、写意2、有意味的形式3、象征4、通感三、对下面一则短文作艺术分析(共20分)要求:从阅读时的真实感受出发,重点赏析艺术刻画的精妙之处,表述力求精炼,无需面面俱到、长篇大论。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四、论述(共40分)谈谈你对法国文学家J·里卡尔杜的“古典小说是对冒险的叙事,现代小说是对叙事的冒险”之说的理解。
(从你自己的阅读或艺术欣赏经验出发,所举艺术形式不必限于小说。
)第二部分(共60分)电影学考生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及其创作。
2、论述电影符号学的发展及其理论主张。
3、论述法国“左岸派”电影创作及其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