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

合集下载

七年级第二次月考2语文卷.doc

七年级第二次月考2语文卷.doc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卷七年级语文试卷(河大版4—5单元)考生注意:1.本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请用荔、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5分)cdi ()lido () chi 别出心加攘寂()狡蟹惰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4分)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

⑵,斜晖脉脉水悠悠。

⑶,雪拥蓝关马不前。

⑷不畏浮云遮望眼,=⑸"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⑹,思而不学则殆。

⑺人之立志,?⑻,岂有常哉?⑼《〈论语〉十财中的",= 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1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写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诗句是,O(11)《登飞来峰》表现作者高瞻远瞩的胸怀和坚毅无畏的气概的诗句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A、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以前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的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5.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语言流畅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卷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卷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 )卷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溅起波浪的飞沫。

B . 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承受阴影,于是,他信口说,走错了人家。

C . 社会在飞速发展,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芸芸众生应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

D .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前来乐山大佛观光的中外游客鳞次栉比。

2. (2分) (2017九下·高台月考) 小标点大人生,细节彰显世界。

仔细品味下列标点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 . 真的不知道是走?还是留?我犹豫不决。

B . 天空澄碧如洗,田间硕果累累,枝头莺啼燕飞:真是一派秋日胜景。

C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的名句,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

D . 大气的人必然乐观。

他是一棵树,任风摇雷劈仍枝繁叶茂;大气的人必定豁达。

他是一座山,任锤凿火焚犹岿然不动。

3. (2分)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伊索寓言》主要为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以动物为主的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作。

B . 《渔夫的故事》选自反映中古时代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的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

C . 《最后一片叶子》的作者是世界三大小说巨匠之一的法国小说家欧·亨利。

D . 《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古今诗文默写。

①《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 ,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

②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的两句是________ 。

③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 。

④ ________,人迹板桥霜。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5. (4分) (2017七下·罗定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二次月考试卷

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二次月考试卷

第一部分(1---3题,共14分)1、按要求填写诗词原句。

(每题2分,共8分)1)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2)<<望岳>>中表现诗人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浣溪沙>>中表现清新朴素的农村生活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童稚记趣>>中表现作者小时候善于细致地观察细小事物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一句与“友情”有关的完整诗句。

(2分)3、<<名人传>>中作者法国的________,其中记述的名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与朱元思书(15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a_________,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b___________,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互相轩邈.( ) 泠泠..作响( )窥.欲忘反( ) 鸢飞戾.天( )5、请把文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解释下列句子加着重号的词语。

从.流飘荡。

从:________________急湍甚箭..。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差使(cāi)秀颀(qí)坦荡如砥(dǐ)B . 踌躇(chú)濒临(bīn)恹恹欲睡(yān)C . 婆娑(suō)俯瞰(kàn)不折不挠(náo)D . 楠木(nán)赋闲(fù)满院狼藉(jí)2. (2分)(2019·道里模拟)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________,有秋的________,也有冬的________。

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A . 奔放成熟萧瑟B . 奔放萧瑟成熟C . 成熟奔放萧瑟D . 成熟萧瑟奔放3. (2分)(2019·齐齐哈尔) 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B . “持节”“揖”“拜”“改容式车”都是与古代礼仪有关的词语。

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的行为。

C . 雨果,法国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装在套子里的人》。

D .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

B . 本文采用“总—分”式结构展开全文,作者从两个方面与读者分享了在动物研究中的趣事。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模拟)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模拟)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人们希望《记住乡愁》中的故事讲得温暖,希望它能回味我们的精神家园。

B.影视纪录者应该让观众在回望家乡土地的同时,记取土地背后的文化价值。

C.镜头中的人和物所承载的家乡记忆、乡土情怀总萦绕在亿万中国人的心头。

D.纪录片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让人重温世代相传的祖训,寻觅传统文化基因。

2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侧重于写景状物。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

C.《社戏》选自小说《呐喊》,作者鲁迅,代表作有《朝花夕拾》《野草》等。

D.《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庄子,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3 . 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但它的另个结果却是始料未及的②人们会在惟一的孩子身上投入过多的物质财富③计划生育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不容置疑的④于是,小规模家庭反而变成高做排放体⑤每个孩子人均能源消耗量大大提高A.③⑤①④②B.②④③⑤①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⑤①④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绚丽(xuàn)蛮横(hèng)翌日(yì)迂回(yū)B.拙劣(zhuó)缄默(jiān)旷野(kuàng)蠕动(rú)C.污蔑(miè)虔诚(qián)拾级(shí)穹顶(qióng)D.堕落(duò)驰骋(chěn)迁徙(xǐ)襁褓(qiǎng)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赴美国普渡大学读书的邓稼先,无时无刻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 )卷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 )卷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 . 筹划一筹莫展落弟粗制滥造B . 馈赠抑扬钝挫滞留无可置疑C . 沮丧美不胜收拮据冥思暇想D . 奥秘正襟危坐狼藉沧海桑田2. (2分)根据句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处已经破碎,字迹模糊。

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________。

A .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耸,被太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 .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 .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崖。

D .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9八上·嘉兴月考) 古诗文填空。

(1)柴门何萧条,________。

(2) ________,家书抵万金。

(3) ________,猛浪若奔。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

(5)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飘零之感,思乡之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4. (3分) (2019九上·海盐期中) 古诗文阅读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 ,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释】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初中语文河大版七年级第二次月考测试题注意事项:1.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 用古诗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2分)①,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欲为圣朝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 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每空1分,共4分)①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达“知己朋友虽然身处天涯海角,心却是连在一起”的千古名句是:,。

②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系念家人,前途渺茫的情感,流露了英雄失路之悲的句子是:?。

3、《论语》十则中,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分),。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寂寥.(liào)嘹.亮(liáo)婉.转(wǎn)B.饕餮.(tiè)蓑.衣(suō)应和.(hé)C.扰攘.(rǎng)情愫.(sù)眸.子(móu)D..鸢.飞(yuān)轩邈.(miǎo)贮.蓄(chù)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朗润酝酿望峰息心B.舒活萧疏经纶事务C. 眼眸蛰伏滥竽充数D. 飒爽秀逸闲云野鹤6. 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与大家共享。

(8分)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8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B.《登飞来峰》《记承天寺夜游》《月夜忆舍弟》的作者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C.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D.《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课内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2 . 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影,既集中表现了__________,又可以看出父亲的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科试题(120分钟,120分)班级:姓名:考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按要求默写诗句。

(11分)(1)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_____________________。

《悬崖边的树》(2)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3)《次北固山下》写时序交替的句子是:,。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5),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我爱这土地》(7)云横秦岭家何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8)小弟闻姊来,。

《木兰诗》2、根据句子的意思,看拼音写汉字。

(4分)(1)看吧,由chéng qīng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2)hū péng yǐn bàn的卖弄清脆的喉咙。

(3)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 的,笑着,走着。

(4)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 (3分)A. 他安步当车,慢慢欣赏沿途优美迷人的风景。

B.这次论坛不仅有全球知名大学校长,还首次邀请了企业界和驻华使馆的朋友们,可以说群贤毕至,蓬荜生辉。

C.有些人夸夸其谈,却缺乏知识与见地去阐述一个他们自己并不理解的真理。

D.看到弟弟的打扮,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讨论”和“听取”调换位置)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删掉“使”字)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

(“改革”换为“提高”)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

(将“整整”改为“足足”)5、请仿照例句仿写句子。

(4分)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二、阅读(45分)(一)诗词赏析:(9分)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本诗的作者是(朝代)的。

(2分)2. .对《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3、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4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23分)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9分)(9)关山度若飞二、一词多义:(2分)市①愿为市鞍马②东市买骏马三、选择题:(12分)⑪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

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⑫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3分)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D.对偶反复对偶比喻(4)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C.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三)现代文阅读(13分)小小的桃树徐博达①冬日到了,窗外一片萧瑟。

连同那棵小小的桃树。

我因为想家的缘故,又兼情怀无所寄托,心下一直恹恹,不由怀想起春天里那棵小桃树的情态。

②“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初春的一日,当我推开窗户,百无聊赖地向外看去时,眼前兀然一亮。

在过道右侧的低矮杂树丛中,正俏生生地站着一棵小桃树。

远远看去,那桃花开得正怒!一簇簇争先恐后抢占了枝头,一团团推推搡搡盘踞了枝干,一朵朵见缝插针缀上了树身,以致桃叶完全被粉红的花朵淹没,只在有风的时候才略略探出。

它也知道春天来了吗?不然它何以欢喜得红了脸颊?春天正写在它脸上呢!③惊喜的同时,我想:也许,当初它只是被随手扔出的一枚桃核,落在这杂树丛中。

泥土掩盖了它,它便在泥土里汲取养料,培植根系。

待扎稳马步,蓄足劲力后,方一鼓作气地钻出泥土,冒出新芽。

它一面贪婪地沐浴阳光,吮吸雨露,一面把根向大地扎得更深更广。

在成长的过程中,艰难险阻自难逃避。

狂风会冷不丁地袭击一番,暴雨会劈头盖脸地痛打一顿,乱枝杂草会心怀嫉妒地压迫阻抑。

然而生命是顽强的,一切挫折都被它化成向上的动力,经过数年持之不懈的努力,它成熟了,终于能够在明媚春光里得意地舒展着枝叶,享受清风。

④我走到它的近旁,静静地看着这一树桃花。

花们有的尚在和畅的春风里酣睡,整个身子蜷缩成一团,正做着好梦。

有的张开惺忪的睡眼,打量着蓝天白云,过往人流,溢满了新鲜的喜悦。

有的似开似掩,腼腆羞涩,并不敢正眼看人,只时不时地偷觑一下。

有的匆忙换上鲜丽的舞衣,就迫不及待地要在春风里卖弄舞姿,哧哧笑着。

美丽只有一季,为了报答春天的知遇之恩,她们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

⑤“瞧,我开得多好!”花们七嘴八舌地嚷嚷。

是啊,开得多好:大大咧咧,满不在乎;肆无忌惮,放浪形骸;灿灿烂烂,轰轰烈烈。

花们美丽得没有时间去忧愁,快乐漫无止境。

这些可爱的精灵!⑥站在这棵小桃树前,我觉得所有的悲伤都没有理由。

就像这些桃花,终究是要落去的,但至少在绽放的日子里,它们给这世间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独有的美丽。

卑微因此高尚,短暂因此永恒。

⑦我在冬日的寂寥里,怀念着春天里的小桃树。

很快,它就会再度开花,舞蹈,让世界的一隅,因此美丽。

12、仔细阅读全文,分析小桃树都有哪些特征。

(3分)13、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请从文中找出三处来回答。

(3分)14、品味文中加横线的语句。

(4分)1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借小桃树揭示了怎样的道理?(3分)三、作文(50分)16、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

最美,是美的升华。

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不少于600字。

题目木兰诗答案:㈠一、⑪对着;门⑫织布的梭子⑬只⑭思念⑮文告⑯表示多数,不是确数⑰为此;买⑱早晨⑲战争⑳过⑴北方二、⑫①买; ⑫①军机军事⑬①买②集市②织布机②雇,租三、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四、⑪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⑫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⑬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五、⑪A⑫C⑬B⑭B⑮C⑯C答案:㈡一、⑪记功;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⑫有余⑬想⑭希望⑮外城;扶持⑯穿⑰动弹⑱眯着眼⑲并排跑⑳怎么二、⑪①文告⑫①带兵的人②通“贴” ②搀扶三、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四、⑪爷:古义指父亲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⑫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五、⑪①夸张②对偶③排比④对偶⑫磨刀霍霍;扑朔迷离⑬A⑭天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的要求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⑮动作描写。

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

⑯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⑰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意近即可)⑱排比;更能突出家人闻归讯的喜悦心情。

⑲反问。

双兔傍地走,不能辨我是雄雌。

⑳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④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⑤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⑴①A “走”古汉语中,做“跑”讲。

雌兔和雄兔紧贴着地面奔跑。

“走马观花”即“跑马观花”,意思是浮光掠影,很不深入。

“走味”是失去原味。

“车刚走”的“走”是“离开。

”“走漏”即“透漏”出。

②B “安能”、“安敢”中的“安”,都是表反问的疑问代词,解为“怎么”。

A、C、D、中的“安”,依次为“安定”、“怀着”、“安置、设置”。

③B “当护织”和“当着大家”中的“当”,都是“面对”的意思。

其作的分别为“充当”、“主持”、“相配”、“相称”之意。

⑵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3分)(1)不知其旨也:(2)自强:(3)学学半:7、翻译句子。

(4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8、(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

(3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1)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2)田。

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3)如此,曷(4)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5)映长明灯(6)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7)不见。

(1)辄:就(2)蹊:践踏( 3)痴:入迷(4)曷:通“何”,为什么(5)策: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