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与运用例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课后重点计算例题

国内生产总值 4 800总投资 800净投资 300消费 3 000政府购买 960政府预算盈余 30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11.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 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 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 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
(3) 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
解答:(1) 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 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 (10-7.5)+(30-5)=27.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得的GDP 为 12.5+27.5=40(万美元)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 是相同的。
1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 国内生产净值;(2) 净出口;(3) 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蓄。
解答:(1)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
(2) 从GDP =c +i +g +nx 中可知nx =GDP -c -i -g ,因此,净出口nx =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
(3) 用BS 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 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 =T -g ,从而有T =BS +g =30+960=990(亿美元)。
(4)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 d=NNP-T=4 300-990=3 310(亿美元)。
宏观经济政策与运用例题

我们把初始状态向稳定状态的过渡阶段称为转移动态。当经济低于稳定状态时,即
k(0) < k ∗ ,存在着资本深化的要求,意味着人均资本存量处于上升状态,即 Δk > 0 。随着
人均资本的增加,人均产出也增加;相反,如果经济高于稳定状态,即 k(0) > k ∗ ,存在着
总之在世界各国的货币体系中由于金融创新导致交易方式的改变每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所包括的金融工具或对应的金融资产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具体标准也不尽相同
宏观经济学(Ⅱ)复习例题
多项选择 1、20 世纪 30 年代之前,占主导地位的是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 )。 A、一种固定汇率体系; B、货币当局将国内货币价格直接与黄金挂钩,保证国内货币与黄金之间的固定价格关系, 居民可以按照该固定价格向货币当局兑换黄金。 C、如 1 盎斯金=3.87£,1 盎斯金=18.85$,那么 1£=4.87$。 D、实际上是购买力平价的雏形。 全选
3、实际汇率 假设一种商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为 P*,用本国货币表示时,就为 E 乘以 P*。因此有 P=EP*, 得到实际汇率为:e=EP*/P。可见,实际汇率反映的是两国商品的相对实际价格,其中可能 包含了名义汇率的变化,在名义汇率不变时则反映了两国价格水平的相对变化。
1
问题解答 1、决定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流动性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 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金融资产在其价值没有任何损失的条件下变现的能力,是金融资产转 变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的难易程度。容易变现的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难以变现的 资产流动性较低。 金融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区分为:现金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支票存款的流动性仅次于现金。储 蓄存款、国债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如活期存款。 变现过程需要的时间及交易成本,变现资产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同时,流动性还取决于金融 交易技术的发展程度,如电子货币。总之,在世界各国的货币体系中,由于金融创新导致交 易方式的改变,每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所包括的金融工具或对应的金融资产,会随时间变化 而变化,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具体标准也不尽相同。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习题答案.ppt

IS
0
1000
y
4、解答: (1)由c=60 + 0.8yd , t=100 , i=150 , g=100 和 y=c + i+ g 可知IS曲线为:
y=c + i+ g = 60 + 0.8yd + 150 100
=60 + 0.8(y - t) + 150 + 100
=60 + 0.8 ( y - 100) + 150 + 100
r
IS LM LM’
IS’
r1
E1
r2
E2
r3
E3
0
y0
y
10、答:(1)政府减税,会使IS曲线向右上移动至IS’ , 这使得利率上升至r1 ,国民收入增加至 y1 ,为了使 利率维持在r0水平,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 LM曲线右移至LM’,从而利率仍旧为r0,国民收入 增至y2,均衡点为IS’与LM’的交点E2。
(2)货币存量不变,表示LM不变,减税使IS曲线向右 移至的效果是利率上升至r1 ,国民收入增至y1 ,均 衡点为LM与IS’的交点E3。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 果显然有所区别,在(1)情况下,在减税的同时由 于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不变,国民收 入的增至y2,而在(2)情况下,在减税的同时保持 货币存量不变,这使得利率上升,从而回使 私人部
(3)收入增加之所以不同,这是因为在LM斜率一定的情 况下,财政政策效果受IS曲线斜率的影响.在 1)这种 情况下,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较小,IS曲线比较平坦, 其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比较敏感,因此当IS曲线由于 支出增加而向右使利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也较 大,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少.在 2)这种情况下, 则正好与 1)情况相反,IS曲线比较陡峭,投资对利率 不十分敏感,因此当IS曲线由于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 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较少,从而国民收入水平 提高较多。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0
950 1010 y
图16-3(a)
0
950 993
y
图16-3(b)
(2)假设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由L=M 的条件易得LM′的方程:y=850+20r 与〔a〕、〔b〕 中的IS方程联立,可求得各自新均衡点的均衡收入和 利率〔如上图〕:
〔a〕r = 8,y = 1010; 〔b〕r = 7.1,y =992.9
〔2〕货币供给增加至220亿美元后,由L=m,得 0.20y=220,即y=1100
此即新的LM曲线,即LM曲线向右移动100单位
容易求出新均衡点E,对应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y=1100,r=4
又易得,c=100+0.8yd=980亿美元,i=140-5r=120 亿美 元。
r LM LM′
8E
4E′
〔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解:〔1〕L=0.20y,m=200,根据L=m的均衡条件,易得LM 方程:Y=1000
c=100+0.8y,i=140-5r,根据y=c+i的均衡条件,易得IS方 程:y=1200-25r
如以下图所示,LM曲线垂直于轴,易知均衡收入和均衡 利率分别为1000亿美元和8%。
〔1〕试求图〔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2〕假设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即从150亿美元增加 到17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作一条LM'曲线 ,并求图〔a〕和〔b〕中IS曲线与这条LM'相交所得 均衡收入和利率;
〔3〕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些,利率下 降更多些,为什么?
解: 〔1〕解方程组 〔a〕 y= 750 + 20r
11、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0.20 y,货币 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 0.8yd,投 资i=140美元 - 5r。
宏观经济参考提及答案

1宏观经济学包括这样的内容A、总产出是如何决定的B、什么决定就业和失业总量C、什么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D、以上各项均包括正确答案:D2存量与流量是宏观经济学中一对重要的概念,以下变量中哪一个属于存量?A、一位教师的月收入B、一个家庭的财富C、一家企业的年所得税D、一个国家对其它国家的债务支付正确答案: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DP的核算同时包括最终产品价值与中间产品价值B、用支出法核算GDP的项目包括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C、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考虑到了环境污染和个人福利D、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B44.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正确答案:B5当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扩建其在美国的一个汽车厂时,这个事件对美国的GDP和GNP会有什么影响?A、GDP增加,而GNP减少B、GNP增加,而GDP减少C、GDP的增加大于GNP的增加D、GNP的增加大于GDP的增加正确答案:C6如果人们不是消费其所有收入,而是将未消费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证券,这在国民收入的生产中是A、储蓄而不是投资B、投资而不是储蓄C、既非储蓄又非投资D、是储蓄,但购买证券部分是投资正确答案:A77.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正确答案:B88.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款D、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正确答案:C9如果枪支生产商提高了他们卖给军队的步枪的价格,则步枪的价格上升会A、提高CPI和GDP平减指数B、CPI和GDP平减指数都不提高C、CPI上升,但GDP平减指数不上升D、GDP平减指数上升,但CPI不上升正确答案:D10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B、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C、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D、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正确答案:D1假定某居民户每年的可支配收入为2万元,如果该居民户的消费支出为1.7万元,那么A、边际消费倾向为0.70B、边际消费倾向为0.85C、平均消费倾向为0.75D、平均储蓄倾向为0.15正确答案:D2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8D、边际储蓄倾向为0.3正确答案:B3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A、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C、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D、GDP将开始持续下降,直至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正确答案:D4在一个不存在政府和对外经济往来的经济中,若现期GDP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3900亿元于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A、GD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下降B、GD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上升C、GDP处于均衡水平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正确答案:B5三部门经济中,政府征收所得税将造成按绝对值计算的A、政府支出乘数与税收乘数都增大B、政府支出乘数变小税收乘数增大C、政府支出乘数增大税收乘数变小D、政府支出乘数与税收乘数都变小正确答案:D6下列哪项经济政策将导致收入水平增长更大些?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的商品和劳务B、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C、税收减少50亿元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支付正确答案:A7以下哪一个是自动稳定器的例子?当经济陷入衰退时,( )。
宏观经济政策习题带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部分作业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政策总需求管理总供给管理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挤出效应货币政策货币创造乘数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相机抉择二、填空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2. 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4.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5.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失业保障机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以及所得税税收体系。
6. 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与初始存款量成正比。
7.某银行吸收存款500万元,按规定应留1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应为20% ;通过银行的信货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2500万元。
8.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货币供给量,最终目标是总需求。
9.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10.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央行在公开市场购买债卷;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央行在公开市场出售债卷。
三、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D )A.稳定通货,减少失业,保持经济稳定地增长;B.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C.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D.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2.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A )A.需求管理; B. 供给管理; C.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3.下面哪一项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 B )A.累进税率制;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C.农业支持方案;D.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4.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5.反周期波动(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政策为( A )A.经济衰退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B.经济高涨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C.经济高涨时应增加政府开支提高税收;D.经济衰退时应减少政府开支削减税收;6.在(D )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A.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部门支出的利率也有敏感性;B.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缺乏利率敏感性;C.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有敏感性;D.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也缺乏利率敏感性;7.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 )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 提高准备率;C.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8. 下列哪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C )A.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是敏感的,投资需求并不敏感;B.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非常敏感,投资需求是敏感的;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变动是敏感的;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9. 在流动陷阱中(C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C. 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D.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10.下列那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C )A.LM陡峭而IS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C. 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11.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 g·G(K 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 )A.LM平缓而IS陡峭;B.LM垂直而IS陡峭;C. LM和IS一样平缓;D.LM陡峭而IS平缓;12.“挤出效应”发生于( A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效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的下降;四、判断题1.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一致的,只要达到其中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
英文版宏观经济典型例题附带答案解析

Macroeconomics 1、2、3、4、Abby consumes only apples. In year 1, red apples cost 1 dollar each, green apples cost 2 dollar each, and Abby buys 10 red apples. In year 2, red apples cost 2 dollar, green apples cost 1 dollar, and Abby buys 10 green apples.pute a consumer price index for apples for each year. Assume that year 1isthe base year in which the consumer basket is fixed. How does your index change from year 1 to year 2?pute Abby’s nominal spending on apples in each year. How does it changefrom year 1 to year 2?ing year 1 as the base year, compute Abby’s real spending on apples in eachyear. How does it change from year 1 to year 2?d.Defining the implicit price deflator as nominal spending divided by realspending, compute the deflator for each year. How does the deflator changefrom year 1 to year 2?Suppose that Abby is equally happy eating red or green apples. How much has the true cost of living increased for Abby? Compare this answer to your answers to parts (a) and (d). What does this example tell you about Laspeyres and Paasche price indexes?a.According to the CPI(消費物價指數), prices have doubled.b. N-spending is the total value of output produced in each year. In Y1 and Y2, Abby buys 10 apples for $1 each, so her N-spending remains constant at $10.c. R-spending is the total value of output produced in each year valued at the prices prevailing in Y1.In Y1,the base year,her R-spending equals her N-spending of $10. In year 2, she consumes 10 green apples that are each valued at their Y1 price of $2, so her real spending is $20.Hence, Abby’s real spending rises from $10 to $20.d.Thus, the implicit price deflator suggests that prices have fallen by half.e. If Abby thinks of red apples and green apples as perfect substitutes, then the cost ofliving in this economy has not changed.According to the CPI, however, the cost of living has doubled. In contrast to the CPI, the implicit price deflator estimates the cost of living has halved.Thus, the CPI, a Laspeyres index, overstates the increase in the cost of living and the deflator, a Paasche index, understates it.This chapter of the text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speyres and Paasche indices in more detail.5、6、Suppose that an economy’s production function is Cobb-Douglas withα=.parameter 0.3a. What fractions of income do capital and labor receive?b. Suppose that immigration increases the labor force by 10 percent. Whathappen to total output? The rental price of capital? The real wage?c. Suppose that a gift of capita form abroad raises the capital stock by 10 percent.What happens to total output(in percent). The rental price of capital? The real wage?d. Suppose that a technological advance raises the value of the parameter A by 10percent. What happens to total output? The rental price of capital? The real wage?7、Suppose that the money demand function takes the form(/)(,)/(5)d M P L i Y Y i ==a. If output grows at rate g, at what rate will the demand for real balancesgrow(assuming constant nominal interest rates)?b. What is the velocity of money in this economy?c.If inflation and nominal interest rates are constant, at what rate, if any, willvelocity grow?d.How will a permanent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interest rates affect the level ofvelocity? How will it affect the subsequent growth rate of velocity?8、Consider an economy with the following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123Y K LThe economy has 1000 units of capital and a labor force of 1000 workers.a.Derive the equation describing labor demand in this economy as afunction of the real wage and the capital stock.b.If the real wage can adjust to equilibrate labor supply and labordemand, what is the real wage? In this equilibrium, what are employment, output, and the total amount earned by workers?c.Now suppose that Congress, concerned about the welfare of theworking class, passes a law requiring firms to pay workers a real wageof 1 unit of output. How does this wage compare to the equilibrium wage?d.Congress cannot dictate how many workers firm hire at the mandatedwage. Given this fact,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this law? Specifically, what happens to employment, output and the total amount earned by workers?e.Will Congress succeed in its goal of helping the working class?Explain.f.Do you think that this analysis provides a good way of thinking abouta minimum-wage law? Why or why not?9、One country , A, the capital share of GDP is 30 percent, the average growth inoutput is 3 percent per year, the depreciation rate is about 4 percent per year, and the capital-output rate is about 2.5. Suppose that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is Cobb-Douglas, so the capital share is constant, and that country A has been in a steady state ;.a. What must the saving rate be in the initial?b. Compare the capital-output ratio at the Golden Rule steady state to thecapital-output ratio in the initial state.c. What must the saving rate be to reach the Golden Rule steady state? Doses itneed to be increased or decreased? What policies might country A purse ?10、Two countries, Richland and Poorland, are described by the Solow growthmodel. They have the same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 1(,)F K L AK L αα-=, butwith different quantities of capital and labor,. Richland save 32 percent of its income,while Poorland saves 10 percent. Richland has population growth of 1 percent per year, while Poorland has population growth of 3 percent.(The numbers in this problem are chosen to be approximately realistic descriptions of rich and poor nations.) Both nations hav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t rate of 2 percent per year and depreciation at a rate of 5 percent per year.a.What is the per-worker production function f(k)?b.Solve for the ratio of Richland’s steady-state income per worker to Poorland’s.(Hint: The parameter αwill play a role in your answer.)c.If the Cobb-Douglas parameter αtakes the conventional value of about 1/3,how much higher should income per worker in Richland compared to Poorland?d.Income per worker in Richland is actually 16 times income per worker inPoorland. Can you explain this fact by changing the value of parameter α?What must it be? Can you think of any way of justifying such a value for this parameter? How else might you explain the larger difference in income between Richland and Poorland?8、Suppose that consumption depends on the level of real money balance ( on the grounds that real money balances are part of wealth). Show that if real money balances depend on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then an increase in the rate ofmoney growth affects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the real interest rate. Does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adjust more than one-for-one or less than one-for-one to expected inflation?This deviation from the classical dichotomy and the Fisher effect is called the Mundell-Tobin effect. How might you decide whether the Mundell-Tobin effect is important in practi概率小:3、Consider how each of the following events is likely to affect real GDP. Do you think the change in real GDP reflects a similar change in economic well-being?a. A hurricane in Florida forces Disney World to shut down for a month.b. Increased hostility between unions and management sparks a rash of strikes?c. Firms throughout the economy experience falling demand, causing them to lay off workers.d. More high-school students drop out of school to take jobs mowing lawns.4、When the government subsidizes investment, such as with an investment taxcredit, the subsidy often applies to only some types of investment. This question asks you to consider the effect of such a change. Suppose there are two types of investment in the economy: business investment and residential investment. And suppose that the government institutes an investment taxcredit only for business investment.a. How does this policy affect the demand curve for business investment? Thedemand curve for residential investment?b. Draw the economy’s supply and demand for loanable funds. How does thispolicy affect 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loanable funds? What happens to the equilibrium interest rate?c. Compare the old and the new equilibria. How does this policy affect the totalquantity of investment? The quantity of residential investment?。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宏观调控

可能的命题⾓度与例题 (⼀)从国家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度⼊⼿ 例题1 2007年,我国政府采取了⼀系列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如:5⽉30⽇,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当⽇起将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6⽉24⽇~29⽇,⼗届全国⼈⼤常委会第⼆⼗⼋次会议通过了全国⼈⼤常委会关于修改个⼈所得税法的决定。
全国⼈⼤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可根据实际需要停征或减征利息税,会议审议并批准发⾏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9⽉14⽇中国⼈民银⾏宣布,决定⾃9⽉15⽇起,上调⾦融机构⼈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这是央⾏今年以来第五次加息。
2007年12⽉20⽇,央⾏宣布将进⾏今年以来的第六次加息。
此外,2007年⼀年内,央⾏先后⼗次提⾼存款准备⾦率,使存款准备⾦率从年初的9%提⾼到⽬前的14.5%。
请结合材料回答: (1)我国在实⾏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进⾏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标是什么? (2)国家进⾏宏观调控的主要⼿段有哪些?如何运⽤货币政策进⾏宏观调控? (3)我国应如何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宏观调控的⽔平。
答案要点: (1)实施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标和社会主义⽣产⽬的的需要;是发展社会化⼤⽣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均衡的需要;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是顺利进⾏经济体制改⾰的重要条件。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进步。
⽬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平衡。
(2)国家进⾏宏观调控的主要⼿段有经济⼿段、法律⼿段、计划⼿段和⾏政⼿段。
经济⼿段是主要⼿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资等。
宏观调控要注意经济政策的运⽤,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分配政策以及投资政策、消费政策、汇率政策等。
国家运⽤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其中⼼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问题解答 1、决定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流动性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 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金融资产在其价值没有任何损失的条件下变现的能力,是金融资产转 的流动性,难以变现的 资产流动性较低。 金融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区分为:现金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支票存款的流动性仅次于现金。储 蓄存款、国债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如活期存款。 变现过程需要的时间及交易成本,变现资产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同时,流动性还取决于金融 交易技术的发展程度,如电子货币。总之,在世界各国的货币体系中,由于金融创新导致交 易方式的改变,每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所包括的金融工具或对应的金融资产,会随时间变化 而变化,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具体标准也不尽相同。
2、债券价格影响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是怎么的?请分别进行分析。 运用表,可以比较准确地解释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方式。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改变货币存 量的方法是公开市场业务。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同增同减。上述并不是平衡资产负 债表的游戏,实际含义在于,国债的卖出者或是支票拥有者所拥有的存款可以用于对其它银 行、企业的支付,也可兑换成现金,这就出现了派生存款,或是货币创造的过程。结果是央 行通过增加负债的方式,购买资产,增加了基础货币供给,经由派生存款的货币创造增加了 全社会的货币存量。 债券市场决定的是债券的价格,而不是利率,债券利率是从债券价格中派生出来的。债券价 格越高,利率越低:同样,在给定利率时,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债券的价格。假设从今天开始, 一年以后支付 100 美元的一年期债券在今天的价格为:这里分析的是一年期的短期国债 (treasury bills,T-bills)。相对每单位的债券收益,长期债券的价格可表示为:这里的债券可 理解为政府永久性债券(perpetuities)或统一公债(consols),即只付息、不还本。显然,债券价 格取决于未来利息的现值。
2、根据一价定律( ): A、同一种商品(或资产)在任何国家的价格按照货币比价换算后,应该是完全相等的; B、实际汇率 e=EP*/P 反映的是两国商品的相对实际价格,其中可能包含了名义汇率的变化, 在名义汇率不变时则反映了两国价格水平的相对变化; C、e 上升表示实际汇率贬值,e 下降表示实际汇率升值; D、e 上升表示实际汇率升值,e 下降表示实际汇率贬值。 排除 D
名词解释: 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总需求管理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补偿未预料到的社会总支出变化而采取的 行动。
2、基础货币 也称作高能货币,可以表述如下:=C+R。其中 B 是基础货币,C 等于流通中的现金,R 等于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额。参考一个模拟的中央银行平衡表在中央银行的平衡表中,基础 货币是它对公众和商业银行负债的一部分。从公众和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基础货币是它们的 资产。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扩张机制对货币增长形成最后的制约。
第五讲 汇率、货币与价格的一般均衡分析 本讲主要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水平的决定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主要掌握固 定汇率、小国开放经济和完全资本流动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效果。 涉及的名词概念主要有固定汇率、货币的可兑换性、钉住汇率体系、购买力平价、实际汇率、 汇率超调等。
3
思考题: 1、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画图说明其中的 作用机制。 2、在固定汇率下,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来增加货币供给的刺激政策,能够增加 该国的产出水平吗?请用完全资本流动的小国开放模型加以解释。 3、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本身是一个决策变量。现假设低估本国货币的价值,画图并 说明币值低估的影响。 4、发展中国家通常存在对资本流动的一定程度控制。请分析在资本流动受到控制和固 定汇率条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 第六讲 开放经济模型 本讲主要研究对外净投资和经常项目余额的决定及其对国内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分为大 国和小国模型。主要的名词概念有:对外净投资、经常项目余额、贸易条件等。 思考题: 1、根据小国开放模型,世界利率提高将对经常项目余额产生什么影响? 2、上世纪 70 年代末,哥伦比亚的主要出口商品咖啡的价格大幅度上升,使实际国民收 入暂时性增加,国内储蓄占 GDP 的比率上升,经常项目余额改善。请说明贸易条件的暂时 性变化和持久性变化对经常项目余额的不同影响及其实际意义。 3、如果一国经常项目有赤字,该国是存在资本的净流入还是净流出?简述经常项目余 额对国际收支平衡的意义。
4
第三讲 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 本讲分为微观财政和宏观财政两部分。前者主要研究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税收的自动 稳定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税收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等。后者主要研究债务增长与经济增 长的动态关系、宏观财政风险等。 主要的名次概念有: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税收的自动稳定器、李嘉图等价、通货膨胀税。
宏观经济学(Ⅱ)复习例题
多项选择 1、20 世纪 30 年代之前,占主导地位的是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 )。 A、一种固定汇率体系; B、货币当局将国内货币价格直接与黄金挂钩,保证国内货币与黄金之间的固定价格关系, 居民可以按照该固定价格向货币当局兑换黄金。 C、如 1 盎斯金=3.87£,1 盎斯金=18.85$,那么 1£=4.87$。 D、实际上是购买力平价的雏形。 全选
人均资本下降的趋势,即 Δk < 0 ,因为此时的人均储蓄曲线低于持平投资线。这个过程也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增长率较高的原因。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人
均收入低,资本-劳动比也处于较低水平,持平投资的消费较少,即 (n + δ )k 的值小,这样
人均储蓄可以用来提高资本-劳动比,从而增加人均产出。相反,发达国家的人均储蓄需要 用来弥补大量的资本折旧,因为他们初始的人均资本水平较高,从而降低了人均收入的增 长率。 以上的论述表明,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 使其恢复到长期的均衡。这表明,新古典增长理论展示了一个稳定的动态增长过程。
思考题: 1、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主要的政策手段有哪些? 2、政府增加税收对家庭的消费有什么影响?请根据李嘉图等价定理对此加以分析。 3、什么是通货膨胀税?简要分析通货膨胀税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4、通货膨胀率越高,政府征收的通货膨胀税就越多吗?画图说明通货膨胀税的动态变 化过程。
第四讲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本讲主要内容分为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重点是分析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 的名词概念包括: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准备金——存款比率、货币乘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 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鲍莫—托宾模型等。
3、什么是经济增长中的转移动态?转移动态中资本-劳动比是增加还是减少,请分别画图 说明。
我们把初始状态向稳定状态的过渡阶段称为转移动态。当经济低于稳定状态时,即
k(0) < k ∗ ,存在着资本深化的要求,意味着人均资本存量处于上升状态,即 Δk > 0 。随着
人均资本的增加,人均产出也增加;相反,如果经济高于稳定状态,即 k(0) > k ∗ ,存在着
3、增长核算方法把产出的增长分为两个不同的来源: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 A、当生产要素只包括资本和劳动时,则增长核算方法把产出的增长分解为资本增加、劳动 增加和技术进步三个来源。 B、劳动增加则产出增加; C、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可以直接计算出来; D、技术进步的增长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不能直接计算,称为“索罗残差”。 排除 C
思考题: 1、决定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流动性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 2、债券价格影响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是怎么的?请分别进行分析。 3、你是怎么理解货币政策目标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哪些渠道来影响实际经济的?请 阐述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解。 4、哥德菲尔德提出的“失踪的货币”之谜主要是指什么?请根据“失踪的货币”之谜 讨论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产生的影响。
2
复习思考题 第一讲 经济增长理论 本讲以索罗增长模型为核心内容,主要掌握经济增长核算的理论和方法,什么是稳定状态、 转移动态、黄金率水平的资本积累、经济收敛。 主要的名词概念有:经济增长核算、经济收敛、条件收敛、绝对收敛。
思考题: 1、从 1950 年到 1996 年,美国实际增长平均为每年 3.2%,其中的 0.9%来自于资本存 量的增加,1.2%是由于劳动投入的增加,而 1.1%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明显放慢了。(1)经济增长核算的基本方法是怎么的? (2)怎么才能计算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什么是经济增长中的转移动态?转移动态中资本-劳动比是增加还是减少,请分别 画图说明。 3、在索罗模型中,外生的储蓄率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无影响呢?为什么? 4、索罗模型中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对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有无影响?为什么?画图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