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基础篇幻灯片_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章 推拿疗法精品PPT课件

第十章 推拿疗法精品PPT课件
第十章 推拿疗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推拿手法
人民卫2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教学目标
1.熟悉推拿按摩的基本技术要求。 2.熟悉推拿按摩的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 及处理。 3.掌握推拿的常用手法和技巧。 4.掌握开天门法及常见病证的推拿手法。
人民卫3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Tuina Therapy)是指在中医基 础理论指导下,根据病情在人体体表特定部 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及某些特定的肢 体活动进行按摩,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 态,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后1/4段时 间内手法 刺激量相 对较轻。
人民卫1生3 出版社有限公司
四、推拿按摩的要领
(五)手法的变换与衔接 手法变化与衔接:自然、连续、不间断。
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求操作者对手法的 掌握和运用十分熟练;另一方面,要充分集 中注意力,做到意到手到,意先于手。
人民卫1生4 出版社有限公司
第二节 推拿疗法
一、临床常用推拿手法
(一)成人推拿手法 摆动类 摩擦类 振动类
挤压类 叩击类 运动关节类
人民卫1生6 出版社有限公司法 一指禅推法 滚法 揉法
人民卫1生7 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临床常用推拿手法
(一)成人推拿手法
2.摩擦类手法 摩法 擦法 推法 搓法 抹法
人民卫1生1 出版社有限公司
四、推拿按摩的要领
(三)手法刺激强度的把握
手法刺激强度
手法的压力 作用部位 着力面积 受力方式
操作时间
人民卫1生2 出版社有限公司
四、推拿按摩的要领
(四)手法操作的施力原则
轻轻11
重重22
轻轻33
前1/4段时 间内手法 刺激量相 对较轻。

推拿治疗学(第3版) PPT课件 第一章 推拿的治疗作用

推拿治疗学(第3版) PPT课件 第一章  推拿的治疗作用
推拿调整、疏通作用的大小,与推拿时手法操作的经络、 穴位(或部位)的准确与否、手法作用时间的长短、刺激量 大小等,有明显的关系。
第一节 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
❖ 行气活血
推拿具有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其作用途径有三: 一是推拿对气血的生成有促进作用。 二是通过疏通经络和加强肝的疏泄功能,促进气机的调畅。 三是通过手法的直接作用,推动气血循行,活血化瘀。
第二节 推拿的作用机制
❖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机制
推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可刺激到胃肠,使平滑肌 的张力、弹力和收缩能力增强,促进胃肠蠕动。
推拿可以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推拿手法能改善胃肠血 液淋巴的循环,从而加强胃肠的吸收功能。
推拿可降低胆囊张力,抑制胆道平滑肌痉挛,从而起到缓 解胆绞痛的作用。此外,推拿可使去氧胆酸含量明显下降, 从而促进胆汁分泌和排空,减少胆结石的形成。
推拿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胰岛 功能、甲状腺功能、性激素水平的调节和对钙、磷代谢方面 的影响。
第二节 推拿的作用机制
❖ 对运动系统的作用机制
一、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 二、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三、松解粘连、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四、纠正骨错缝、筋出槽 五、改变突出物的相对位置 六、解除肌肉痉挛 七、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 八、促进水肿、血肿吸收
第一节 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
❖ 理筋整复
中医学中所说的筋,又称经筋,是指与骨相连的肌筋组织 ,类似于现代解剖学的四肢和躯干部位的软组织。
筋伤后,由筋连接的骨所构成的关节,亦必然受到不同程 度的影响,产生“筋出槽、骨错缝”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 常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推拿可以通过手法的作用进行理筋整复,纠正解剖位置的 异常,使各组织各守其位,有利于软组织痉挛的缓解和关节 功能的恢复。由此可见,理筋整复可使经络关节通顺,从而 达到治疗目的。

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10张_【PPT课件】

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10张_【PPT课件】

手法的选择
根据被操作者情况(疾病性质、病变的部位、治疗的对 象),结合手法特点,灵活地辨证选择。
力量的运用 时间的把握 操作的顺序
根据被操作者年龄、性别、体质、性别、病情等灵活掌握。 一般遵循“轻—重—轻”(前后1/4时间宜轻,中间一段 时间宜重)的原则。
根据被操作者年龄、体质、性别、病情等灵活掌握。一般 每次治疗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对久病、重症适当加时。
自上而下,先左后右,从前到后,由浅入深、先松解手法 后整复手法,循序渐进,并可依具体病情适当调整。
介质与热敷
介质——为了减少对 皮肤的摩擦损伤,或 者为了借助某些药物 的辅助治疗作用,可 在推拿治疗部位的皮 肤上涂上一定的润滑 剂或药物制剂,这种 润滑剂或药物制剂统 称为介质,这种推拿 治疗方法就叫“膏 摩”。常用的介质有 膏、油、粉、水等。
整复类手法的操作要求
稳——平稳自然、因势得导 准——用力要有针对性,事半功倍 巧——巧力,以柔克刚以巧制胜 快——发力用“寸劲”,讲究时机
手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操作前的要求
应了解被操作者的身体状况(推拿适应症禁忌症),以便 合理选择手法。
体位的选择
被操作者要舒适、自然放松,操作者要便于手法运用、力 量发挥的操作体位,同时步法随手法便于变化。
主要技术要领命名 功效主治命名
一指禅推法等 飞经走气、清天河水、退六俯等
手法的分类
动作形态特点
摆动类、摩擦类、振颤类、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南卫视我们约
会吧/womenyuehuiba
主要作用部位和功能特点
松解类、整复类
作用力的方向
垂直用力类、平面用力类、对称合力类、对抗用力类、复合用 力类
热敷——一般在手法 治疗后应用。根据不 同的病情,选用具有 不同功效的方药,采 用一定的方法,有温 热肌肤,祛风散寒、 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等作用。可分为干热 敷和湿热敷两种。如 红外线照射、暖壶等

最新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10张_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10张_教学讲义ppt课件
少年的面前。 • 老者走到面前。
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 手指正是两瓣。 •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
七位姑娘。
• 唐东杰布认识了姑娘。 • 吉鸿昌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
命。
• 吉鸿昌献出了生命。 • 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 • 树枝上点着蜡烛。
• 在船舱里,鲁滨孙找到了很多风。
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 --山挡不住风。 • 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肉。 • --狐狸盯着肉。 • 23、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 • --附近长着蔷薇。 • 客家人的民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 民居体现了文化。 • 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
气的机灵鬼。 • 汤姆.索亚是机灵鬼。
• 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 的桃花心木。
• 屋旁种着桃花心木。 • 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匆匆地向自己的
实验室走去。
• 波义耳向实验室走去。 • 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 耳畔响起了笑声。 • 他恼火地盯着笑得前俯后仰的同桌。 • 他盯着同桌。
作用力的方向
垂直用力类、平面用力类、对称合力类、对抗用力类、复合用 力类
应用对象
成人推拿、小儿推拿等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womenyuehuiba
手法的作用原理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谢 谢!
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 万户是人。 •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翅膀,在太阳光里
快乐地飞舞。
• 苍蝇飞舞。 • 桃花心木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 桃花心木枯萎了。
• 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 女走上讲台。

2024版推拿学课件ppt课件

2024版推拿学课件ppt课件

推拿学课件ppt课件contents •推拿学概述•推拿手法与技巧•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推拿与中医理论的关联•推拿实践指导与案例分析•推拿学的现代研究与发展趋势目录01推拿学概述推拿学的定义与发展推拿学的定义推拿学的发展1 2 3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神经反射学说骨伤科疾病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02推拿手法与技巧常用推拿手法介绍揉法推法摩法擦法力度适中节奏平稳力度与节奏配合030201推拿力度与节奏掌握明确诊断在推拿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了解病情、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确保推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保持环境舒适推拿治疗时,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温暖,避免患者受凉或受到其他不良刺激。

注意禁忌症观察患者反应推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03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定义、发病原因、症状表现等颈椎病的概述推拿治疗颈椎病的原理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步骤注意事项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患者体位、推拿手法、治疗时间等避免过度用力、保持正确姿势等颈椎病的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概述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步骤A B C D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原理注意事项肩周炎的推拿治疗肩周炎的概述定义、发病原因、症状表现等推拿治疗肩周炎的原理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肩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推拿治疗肩周炎的步骤患者体位、推拿手法、治疗时间等注意事项避免过度用力、保持正确姿势等04推拿与中医理论的关联经络腧穴在推拿中的应用经络系统的基本概念01腧穴的分类与功能02经络腧穴在推拿中的应用03脏腑的生理功能脏腑是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

脏腑病变的推拿治疗针对不同的脏腑病变,推拿手法可作用于相应的体表部位,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来治疗疾病。

脏腑功能与推拿的联系推拿手法可改善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治疗与脏腑相关的疾病。

脏腑功能与推拿的联系气血津液与推拿的关系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气血津液与推拿的关系气血津液失调的推拿治疗05推拿实践指导与案例分析推拿前的准备与评估了解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定推拿治疗的目标针对不同人群的推拿策略注重整体调理,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为主。

中医推拿基本知识ppt课件

中医推拿基本知识ppt课件

04
推拿手法与技巧
揉法、摩法、擦法等基础手法
揉法
摩法
以指、掌、掌根、小鱼际、四指近侧 指间关节背侧突起、前臂尺侧肌群肌 腹或肘尖为着力点,在治疗部位带动 受术皮肤一起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 ,使该处皮下组织或深层组织产生一 定的松动,以达到相应的治疗目的。 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消积理气 、软化瘢痕等功效。
按法、捏法、拿法等进阶手法
按法
以指或掌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留之,不可呆板,这是一种 诱导的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止痛、镇静、开通闭塞、放松肌肉等作用。
捏法
用拇指和食、中两指或在拇指和其余四指间夹住肌肤,作相对用力挤压,随即放松,如此 有节律地不断挤压、放松,并循序移动,可根据不同部位灵活变化运用。具有舒筋通络、 行气活血、调理脾胃等功能。
03 功能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 症候等功能。
常用穴位及其功能
合谷穴
位于手背,具有镇痛、通络、疏风解表等 功效。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具有滋阴补肾、调理月经 等作用。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 气等作用。
涌泉穴
位于足底,具有滋阴降火、安神定志等功 效。
穴位按摩方法与技巧
振法
以指或掌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快速而有节律的振动动作。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频率要快, 每分钟大约振200~300次。具有温经散寒、祛瘀消积、消痞化块、平喘止咳等作用。
05
实践操作与注意事项
患者体位选择及调整方法
01 仰卧位
适用于头面、胸腹、四肢 前侧部推拿治疗,需注意 保暖和隐私保护。
03
常见病症诊断与治疗

推拿手法作用原理及手法训练幻灯片PPT

推拿手法作用原理及手法训练幻灯片PPT

治疗,输入调整信息,可起到冠状A的血供量增加的作用,
从而缓解症状。
四、纠正解剖位置与转变系 统内 能的结合
凡因各种原因导致解剖位置失常者

有关的系统内能必然发生改变,系统内能的改变

又会造成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故治疗时必须兼顾
例如:冻肩的治疗着急在于活患肩,使粘连得以松 解;但本病肩部疼痛剧烈,肌肉痉挛、活动困难, 因此治疗上,首先要调整有关肌肉组织的系统内能, 使肌痉挛缓解,然后再能活动其关节。 在活动关 节使粘连松解时,极有可能造成新的损伤,通过手 法来改变患部的系统内能,加强气血循行,促进损 伤的修复,从而消除因活动关节而产生新损伤的副 作用,保证推拿的良好疗效。
在治疗中抓住原发性压痛点是关键,压痛点的寻找 要认真,力求准确,不要被大范围的扩散痛和传导 痛所迷惑,一般讲,最敏感的压痛点往往在筋膜、 肌肉的起止点;两肌交界或相互交错的部位(因筋 膜处末梢神经丰富;肌肉起止点、交界或交错部位 所受的力较大)。
舒筋通络→筋肉放松→松则通→通则不痛
二、理筋整复
五、纠正解剖位置与改变系统内 能、调整信息的结合
解剖位置变化→有关组织系统内能
和生物信息变化(造成)

组织、器官的疾病
↓在治疗上
三方面结合
例如:胆囊炎、胆绞痛基本病理是oddi括约肌痉挛、
胆汁排出困难


(受T8、9交感神经支配)
T8、9后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错位(是常见原因)
↑疼痛缓解
改变系统内能、调整生物信息
在软组织损伤部位,通过手指细心触摸,从 摸得的形态位置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损伤的性质。《医宗金鉴》手法总论中说: “以手摸之,自悉其情”并记载了筋歪、 筋断、筋翻、筋转筋走等各种病理变化。对 于触诊中发现组织错位逆乱,要及时回纳纠 正,使筋络顺接,才能气血运行通畅,通则 不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手法过重、时间太长 ❖ 2、血小板减少症 ❖ 3、老年性血管脆性增加
❖ 处理方法:不处理;冷处理;热处理。 ❖ 预防措施
疼痛加重
概念:多发于初次接受推拿治疗的患者 临床表现 发生原因:
1、手法过重、时间太长 2、手法技术不熟练
处理方法:不处理;轻手法治疗;热处理。 预防措施
骨折或脱位
2、1936年,提出“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 一律不许执业。
3、在民间,推拿形成了滚法、平推和内功 三大流派。
近代需要提及的几个人
1、李鉴臣:首创一指禅推法。 2、丁季峰:首创滚法。 3、李树嘉:首创内功推拿。 4、朱春霆:1956年全国第一所推拿医士学校创始人,
任校长。
5、俞大方:第一本《推拿学》全国统编教材主编。
3、调整阴阳 4、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5、治未病
第二节 推拿治法
推拿八法:
温、通、补、泻; 汗、和、散、清。
第六章 临床须知
第一节 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二节 推拿异常情况的处理
晕推
➢ 概念:是指推拿过程中患者突然发生晕到、
昏厥的现象。
➢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胸闷等
症状,重者可出现四肢厥冷、出冷汗、晕到等。
九、解放后
1956年
1958年
1974年
1966~1976年
1979年
六十年代初期
十、近代推拿学发展概况
1、实验研究 2、思维方法 3、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4、发展前景
第三节 推拿治疗学学习方法
第一步:初与师合。 第二步:总与师离。
对一个推拿医生的要求
➢ 要树立吃苦耐劳的思想。 ➢ 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 ➢ 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 掌握好手法的操作方法和治疗原理,在临床上灵活运用
6、急救醒神 (1)醒脑开窍 (2)强心通脉 (3)开喉通隔
7、美容养颜
8、养生保健 9、以指代针 10、以推代药
二、西医学作用。 三、治未病作用。
第三节 推拿的医疗作用
一、中医学医疗作用。
第四章 推拿治则与治法
第一节 治疗原则
1、治病求本 2、扶正祛邪
扶正的四个途径:气血流通、特殊 部位、药物外用和自我按摩。
➢ 发生原因:
1、过渡紧张 2、体质虚弱 3、饥饿 4、过渡劳累 5、大汗后 6、患者体位不当或手法刺激太强
➢ 处理方法及预防:
1、立即停止手法治疗 2、平卧于空气流通处,头位稍低,静卧片刻,可给饮温开
水或糖水。 3、配合掐按水沟、老龙、足三里等穴。 4、必要时配合其它急救措施。
淤斑
❖ 概念 ❖ 临床表现 ❖ 发生原因:
2、《黄帝内经》中有关推拿的记载可以看 出推拿是中医学应用物理疗法最早的学 科之一。
3、推拿学是中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章 推拿治疗学发展简史
The History of TUINA
一、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时期)
1、按摩是主要的治疗和养生保健手段。
2、扁鹊用推拿、针灸法成功抢救“尸厥”患者。 3、按摩与导引关系密切,《引书》开创了脊柱推拿的先河。 4、《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按压止血法和最早的小儿推拿法。
士三级。
(3)医政上---推拿为太医曙四科之一。 (4)保健上---广泛用于养生。
2、对外交流:传入日本、印度等国。 3、《诸病源候论》每篇末均有推拿的记载 4、膏摩盛行。
五、宋金元时期
1、元朝:危一林利用自身体重牵引复位。 2、宋朝:按摩催产法运用于临床。 3、张从正:推拿有汗、吐、下三法的作用。
手法。 ➢ 推拿练功(要有强健的体魄),掌握好用力用气的方法。 ➢ 积累经验。
推拿学的学科特点
1、基本特征
(1)手法治疗。 (2)功法训练:意义在于提高推拿医生的身
体素质,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以提高疗效。
2、基本性质
(1)外治法。
(2)物理性质的疗法:以“力”为主要
特征的物理作用因子,推拿的主要治疗作用即是“力 效应”。
✓ 概念 ✓ 临床表现 ✓ 发生原因:
✓ 1、体位不当,手法粗暴 ✓ 2、患者骨性病变
✓ 处理方法:停止手法治疗;制动、包扎、固定,X线检查;整复和固定。 ✓ 预防措施
学习要求
1、掌握推拿发展的起源。 2、掌握历代代表性专著。 3、掌握各个时期的推拿发展特点。 4、熟悉推拿治疗学学习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一、关于学科的命名
1、按摩与推拿在概念上的主要区别
1、手法的种类。 2、治疗的范围。
2、推拿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明朝小儿推拿 专著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推拿的起源
1、起源于: (1)、人的动作本能、生产劳动和生活 实践。 (2)、发祥地是“中央”的殷人
第二节 西医学基础
1、神经节段学说。 2、体液循环学说。 3、物理能量学说。 4、生物力学效应。
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1)外力直接促进气血流动; (2)热效应加速气血循环。
2、舒活肌筋,缓急止痛
3、理顺肌筋 4、整复并滑利关节 5、调节脏腑功能,去除病邪并增强抗
病能力,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调节内脏 功能。
3、理论内涵
(1)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 学》为主。
(2)现代科学:《解剖学》、《生物力学》、 《影像学》为主。
4、临床特点
(1)适应范围广泛。 (2)严格的禁忌症。 (3)疗效有主治、辅治和参与的不同。
第二章 推拿治疗学基础
第一节 中医学基础
1、阴阳学说在推拿治疗中的运用。 2、五行学说在推拿治疗中的运用。 3、脏象学说在推拿治疗中的运用。 4、经络学说在推拿治疗中的运用。 5、气血津液在推拿治疗中的运用。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1、推拿学术成就发展缓慢的一个历史时
期。
2、治疗手法进一步丰富,最早的捏脊法 和抄腹法。
3、自我养生进入全盛期,出现踩跷法。
四、隋唐时期
1、公元581~907年,推拿处于极盛时期。
表现在: (1)临床上---推拿已成为一种专门的治疗方法,
渗透于临床各科。
(2)教学上---隋朝将推拿人员分为士、师、博
六、明朝
1、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 2、《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
学专著。 3、将按摩改称为推拿。
七、清朝
1、推拿逐渐没落,到晚期几近失传。 2、形成了几十部有关小儿推拿的专著,代
表作有《厘正按摩要术》、《幼科铁 镜》、《医宗金鉴》等。
八、中华民国
1、1929年,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卫生 事业之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