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70
2013年安徽省合肥市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语文小学学段真题答案解析

2013年安徽省合肥市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语文专业试题一、单选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注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拜谒./枯竭.冲.锋枪/冲.击波恣.意妄为/千姿.百态B. 陨.石/功勋.倒.胃口/倒.栽葱崇山峻.岭/怙恶不悛.C. 梗概./田埂.迫.击炮/迫.切性瓜熟蒂.落/啼.笑皆非D. 篆.书/椽.子空.白点/空.城计愚.公移山/向隅.而泣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是:()A. 揖.让yī山岚.lán 彤.云tóng 满腹珠玑.jīB. 阆.苑làng 盛馔.zhuàn 敛衽.rèn 未雨绸缪.miùC. 遒.劲qiǘ毗.连bǐ盥.洗guàn 鸢.飞鱼跃yuānD. 翰.里hàn 睿.智ruì奶酪.luò撑天拄.地zhǔ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B.漫不经心合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置腹C.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D.张灯结彩休戚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在某些传染病爆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左右为难....,如何让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一边提供更多证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觉得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5、下面每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今天我遇见一位很久不见的初中同学,真是喜出望外。
②通过合理调配和技术改造,提高了,大伙的干劲更大了。
2013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2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
正确答案:C
25、“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
C.整体的性能状态与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D.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正确答案:D
17、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正确答案:A
1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正确答案:A
2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21、否定方面是指( )。
A.保持事物自己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走向死亡的方面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正确答案:A
15、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正确答案:B
16、“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 )。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201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及解析(一)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B. 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1.D【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性别差异上,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的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易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几个规律的含义混淆。
2.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2.C【解析】思想品德教育是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而其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命题立意】考查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问题。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A选项,应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3.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中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知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从“儿童”“少年”这些字眼中误选未成年人保护法。
2013安徽招聘教师考试强化练习题及答案(整理版)

2013安徽招聘教师考试强化练习题及答案(一)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教师道德是一种__,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__的指导下,通过__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__和__的总和。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
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______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________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________等方面。
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______为根本目标的。
其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___而生,又为___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___功能。
1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与解析:1.特殊道德要求,一般社会道德,阶级道德2.职业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教育劳动过程,道德规范,行为准则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4.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5.坚定的事业心,较强的荣誉感6.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7.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8.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9.教育,教育,教育10.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2013安徽招聘教师考试强化练习题及答案(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______。
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2013年 安徽合肥教师招聘考试 笔试 学科 幼教 真题

2013 年安徽省合肥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学科专业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20-2020 年)》第三章是专章部署学前教育,第五条( ),在 我国发展教育史上首次部署了在全国普及学前教育的工作目标。 A、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B、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C、初步普及学前教育 D、大力普及学前教育 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理念为( ),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热爱幼儿 B、幼儿为本 C、尊重幼儿 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三个维度分别是:专业(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A、素质和理念 B、道德和理念 C、态度和理念 D、理念和师德 4.我国幼儿园教师建设与发展的体制和思路是:必须坚持( )落实各级政府表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 极性。 A、公办园为主导,公办园为辅助。 B、公办园为主导,民办园为主体。 C、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 D、社会力主办园为主导 5.《幼儿园工作规程》,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活动时间不少于(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候 6.摆在幼儿全面发展第一位的是( ) A、良好的智力素质 B、良好的道德素质 C、良好的身体素质
3.【参考答案】 (1)目标导向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 (3)幼儿参与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开放性原则
4.【参考答案】 (1)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 ①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②加强幼儿与小学之间的沟通③幼儿与学校 (2)加强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3)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4)加强家园共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27.选 A 28.选 C 29.选 D 30.选 A 二、填空题 1.2 【解析】《指南》条款清晰、指向性强。如,针对幼儿健康,要保证幼儿每天睡眠 11-12 小时,其中午睡应达 到 2 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以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2.日常生活 游戏 【解析】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在培养其发 展时应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3.探究兴趣 【解析】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4.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6.个体差异 学习品质 7.8 米 25 米 8.20 3 米 9.名称 10.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教师将教育内容融入游戏中,才能真正贯彻游戏化的教学活 动。 11.—20.【无】 21.充足的时间 良好的游戏环境 材料 22.县 23.—29.【无】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真题2013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真题2013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要记载于______。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大学》A.B. √C.D.解析:《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出于此。
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______。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A.B. √C.D.解析: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学习迁移的方向来分,学习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
逆向迁移是指后面的学习影响前面的学习。
3.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______。
A.杜威 B.凯洛夫 C.陈鹤琴 D.陶行知A.B.C.D. √解析:陶行知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4.个体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使新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理解新知识所描绘的事物或现象的意义,使之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指的是______。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转化C.知识的管理 D.知识的新发现A. √B.C.D.解析:题干所述为知识的获得的概念。
5.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______。
A.多因素论的观点 B.综合论的观点C.外铄论的观点 D.内发论的观点A.B.C. √D.解析: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种观点属外铄论的观点。
2013安徽教师考编题

2013安徽教师考编题2013年安徽教师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 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B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3.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C ) A.教学媒体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D) A.学生 B.教师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5.教学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 A)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 6.教育心理学形成于(A )年。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879年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A )年。
A.1879年 B.1903年 C.1913年 D.1924年8.心理学的缔造者是( B)。
A.桑代克 B冯特 C.斯金纳 D.布鲁纳9.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
A.冯特 B桑代克 C.苛勒 D.华生1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B )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他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大纲》11.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 B)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乌申斯基 B.卡普切列夫 C.列昂节夫 D.鲁宾斯坦12.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并确立了学科体系的是( A)在1903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
A.桑代克B.冯特 C华生 D.苛勒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B)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环境C.教学媒体D.傲学过程14.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是以( C)韵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2013安徽省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这是一种:()A、吸引的人际关系B、合作的人际关系C、沟通的人际关系D、平等的人际关系2、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B、应用律C、失用律D、准备律3、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这是一种:()A、吸引的人际关系B、合作的人际关系C、沟通的人际关系D、平等的人际关系4、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5、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6、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临近性B、形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7、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8、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9、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10、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奥苏贝尔D、金布尔11、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A、第一年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12、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13、奥斯本提出了()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D、头脑风暴法14、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15、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16、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17、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18、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19、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20、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奥苏贝尔D、金布尔21、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D、追求荣誉者22、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23、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A、第一年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24、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D、追求荣誉者25、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26、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 1岁B、 3岁C、 5岁D、 7岁27、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28、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29、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30、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31、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32、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33、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34、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35、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A、教学测量B、教学测验C、教学评估D、教学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安徽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2013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70,欢迎加入安徽事业单位QQ群:165609482。
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
【一年通过协议班-公职就业有保障】
6.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
A.时间管理策略
B.环境管理策略
C.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
D.学习工具管理策略
7.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是重要的评价信息。
(判断题)
8.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
(判断题)
9.科尔伯格利用对偶故事法,在皮亚杰的基础上扩展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
(判断题)
10.习得性无助指学习者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并由此产生沮丧情绪、丧失动机,甚至不去避免失败,放弃学习的无助行为。
(判断题)
6.【答案】ABCD。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科尔伯格的研究方式是两难故事法;皮亚杰利用的是对偶故事法。
10.【答案】√。
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芜湖人事考试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详细出处参考:/html/ji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