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热点问题

合集下载

2023年7月时事政治热点题目

2023年7月时事政治热点题目

2023年7月时事政治热点题目包括但不限于:
1. 俄乌冲突持续,双方交火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2. 法国爆发抗议活动,要求政府退出北约。

3. 印度开始进行核武器试验。

4. 欧盟达成共识,将逐步取消对进口自俄罗斯煤炭的限制。

5. 印度尼西亚发生7.6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6.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从阿富汗完全撤军。

7. 韩国大选,保守派尹锡悦当选总统。

8.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因丑闻辞职。

9. 朝鲜进行导弹试验,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10.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召开,各国代表就应对气候变化进行讨论。

希望以上信息对回答您的问题有帮助。

7.1做个明白的劳动者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7.1做个明白的劳动者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有效反馈。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关注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法律素养、关心社会、尊重劳动的合格公民。
(二)问题导向
1.教师针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
(三)小组合作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3.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3.通过对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的情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法律素养。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敬业精神。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关爱他人》,涉及教材的章节为7.1《关爱他人》。

详细内容包括:关爱的定义与内涵、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表现、如何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的道德与法律边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的内涵,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3. 培养学生遵守道德与法律,关爱他人的同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做到言行一致。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内涵、意义、表现及道德与法律边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爱他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主题,思考关爱他人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关爱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a. 关爱他人的意义b. 关爱他人的表现c. 如何关爱他人d. 关爱他人的道德与法律边界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关爱他人的正确方式,强调关爱他人与尊重他人权益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关爱他人的实例,并进行分享。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六、板书设计1. 关爱的定义与内涵2. 关爱他人的意义3. 关爱他人的表现4. 如何关爱他人5. 关爱他人的道德与法律边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论述关爱他人与尊重他人权益的关系。

2. 答案:b. 关爱他人应遵循尊重他人权益的原则,做到关爱与尊重并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将关爱他人的理念付诸实践。

同时,组织相关活动,如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爱他人意识的培养。

高中政治《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政治《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福建省永安市高中政治《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反思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永安市高中政治《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反思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永安市高中政治《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反思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2017年5月16日在高一(1)班上的课题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公开课,通过课堂教学反馈及教研组的听评课反馈,反思如下:优点要继续巩固和发扬的有: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把握,精心备课,完善的教学设计,充满激情的调动和活力。

具体表现在能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欣赏、歌曲演唱、问题探究活动,在学生活动中寻找生成资源,围绕民族关系,民族原则这一主线进行教学活动.运用两个视频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能充分利用时政热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所取得的成就,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并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能结合本地的民族状况,身边学生的民族状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尊重身边同学的民族习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课堂注重讲练结合,注重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效果好。

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整节课时间安排上稍微有前松后紧的现象,时间稍微不够,感觉可以把第一个视频放在侯课中使用,让学生在边欣赏音乐边等待中感受我们的民族关系,这样可以省出2分多钟,同时,在非重点内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这一环节,图片可以压缩减少,简单讲就行了,这也可以挤出两分钟来拓展最后一知识点,时间安排会更合理,这节课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备课一定要舍得取舍,大胆处理教材。

高三数学 7.1空间几何体教案

高三数学 7.1空间几何体教案

7.1空间几何体【高考目标定位】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1、考纲点击(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2、热点提示1、高考考查的热点是三视图和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借以考查空间想象能力;2、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有时也出现在解答题中。

二、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考纲点击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2、热点提示(1)通过考查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借以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2)多与三视图、简单组合体相联系;(3)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属容易题。

【考纲知识梳理】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1)棱柱(以三棱柱为例)如图:平面ABC与平面A1B1C1间的关系是平行,ΔABC与ΔA1B1C1的关系是全等。

各侧棱之间的关系是:A1A∥B1B∥C1C,且A1A=B1B=C1C。

(2)棱锥(以四棱锥为例)如图:一个面是四边形,四个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3)棱台棱台可以由棱锥截得,其方法是用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为棱台。

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旋转体都可以由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画出旋转出下列几何体的平面图形及旋转轴。

3、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用正投影得到,在这种投影下,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留下的影子与平面图形的开关和大小是完全相同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4、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其规则是:(1)原图形中x轴、y轴、z轴两两垂直,直观图中,x’轴、y’轴的夹角为45o(或135o),z’轴与x’轴和y’轴所在平面垂直;(2)原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直观图中仍平行。

7.1-7.2解直角三角形[精选文档]

7.1-7.2解直角三角形[精选文档]

2.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例2 如图所示,为求出河对岸两棵树A、B间的距离,小坤
在河岸上选取一点C,然后沿垂直于AC的直线前进了12米
到达点D,测得∠CDB=90°。取CD的中点E,测得
∠AEC=56°,∠BED=67°,求河对岸两树间的距离(提示:
过点A作AF⊥BD于点F)。(参考数据:sin56°≈ 4 ,
DE =14(米)
∴BF=BD-DF=14-9=5(米3)
∴AB= AF 2 BF 2 122 52 13(米)
所以,河对岸两树间的距离约为13米。
变式训练
2.如图,在亚丁湾一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我海军某军舰由 东向西行驶。在航行到B处时,发现灯塔A在我军舰的正北 方向500米处。当该军舰从B处向正西方向行驶到C处时, 发现灯塔A在我军舰的北偏东的60°的方向。求该军舰行 驶的路程。(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不取近似值)
殊角度,往往构
在Rt△ABC中,AB 1 .
BC 3
造包含特殊角度 在内的直角三角
∴BC=2 3米。
形,以利用特殊
设DE=x米,则DF=(x-2)米。 角度;有时需要
在Rt△CDE中,cot DCE CE , 利用三角函数建
DE
在Rt△ADF中,cot DAF AF .
立方程求解。
DF
变式训练
在Rt△ABE中,tan E AB ,
AE
即 h 0.75.
解:在Rt△ECD中,tan E DC ,
∴ EC DC
30
EC 40(m).
h 40
∴h≈120。即电视塔的 高度约为120m。
tan E tan 37
在Rt△ABC中,∠ACB=45°,

初一热点新闻作业

初一热点新闻作业

初一热点新闻作业初一热点新闻作业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关注点来选择,以下是一些建议:1. 关注国际新闻:可以选择关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新闻,了解世界各地的动态和趋势。

2. 关注社会热点:可以选择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如环保、教育、医疗等,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3. 关注文化娱乐:可以选择关注文化娱乐新闻,如电影、音乐、艺术等,了解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和趋势。

4. 关注科技发展:可以选择关注科技发展新闻,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量子计算等,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影响。

5. 关注体育赛事:可以选择关注体育赛事新闻,如奥运会、世界杯、NBA 等,了解体育赛事的最新动态和精彩瞬间。

在选择热点新闻时,建议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新闻,能够反映社会热点和时代特征。

2. 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关的新闻,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选择具有启发性的新闻,能够引发思考和探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完成初一热点新闻作业时,建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主题和方向:根据个人兴趣和关注点选择一个主题或方向,如国际政治、社会热点等。

2. 收集新闻素材: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新闻素材,如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

3. 整理和分析素材: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了解新闻背景和意义。

4. 撰写新闻稿件:根据个人理解和分析,撰写新闻稿件,注意遵循新闻写作规范和要求。

5. 修改和完善稿件:在完成初稿后,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6. 提交作业:将完成的新闻稿件提交给老师或学校有关部门进行评估和反馈。

总之,初一热点新闻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和探究精神,提高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认真完成作业,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热点和时代特征,拓展视野和知识面,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高中政治统编必修三教学设计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高中政治统编必修三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思想政治学科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可能对法治建设的具体历程和深层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在法治观念方面,大部分能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可能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法治观念内化为自身行为,提高法治素养。
3.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详细讲解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阶段和成果。
1.讲解封建社会的法治状况,分析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法治建设,强调法治在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的作用。
3.阐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过程,重点讲解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的制定和完善。
3.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政治,选取近期发生的法治热点事件,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事件进展。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调查报告,分析事件背后的法治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法治实践活动,如法治宣传、社区服务等。学生需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方式等,并在活动结束后撰写一篇活动总结,不少于500字。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观点表达,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对于优秀作业,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基本原则和主要成果;难点是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和法律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甲工厂为扩大生产,欲从德国引进一条生产线,因资金不足,向乙银行申请贷款,并由丙厂提供担保,甲厂生产产品因销路不畅,造成货物严重积压,到期无力归还银行贷款,乙银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可以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B 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如果保证合同没有约定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C 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可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D 债权人可以自由选择起诉债务人还是保证人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民诉意见》第53条:“因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除保证合同明确约定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外,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可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

”A选项中人民法院是应当而非可以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此种情况下,法院没有自由裁量权,所以,A选项错误。

BC选项符合法律的规定,所以BC选项正确。

债权人有选择起诉保证人还是债务人的自由,起诉债务人的,只列其为被告;起诉保证人的,应当追加债务人为共同被告。

所以D选项正确。

2. 对下列哪种情形依法应当从重处罚:()A 甲某在1988年5月3日因为犯诈骗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1995年9月15日被假释,1998年11月21日假释考验期满。

2000年11月20日又犯强奸罪B 甲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乙某吸食毒品,构成教唆吸毒罪C 甲某非法拘禁乙某并对其进行暴力殴打,造成乙某受轻微伤D 甲某利用职务这便挪用价值1.5万元的救灾物品,构成挪用公款罪参考答案:ACD答案解析:A选项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依照《刑法》第353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依照《刑法》第356条之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罪的,从重处罚。

注意本题选项B“甲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乙某吸食毒品,构成教唆吸毒罪”刑法中根本就没有“教唆吸毒罪”,所以,不能选B。

C参见238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D参见384条第2款(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3某市人民法院的下列哪些送达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A 某被告拒绝接受诉讼文书,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他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的,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即视为送达B 向某原告送达调解书,因其出差在外,指定由其弟弟签收,送达人员于是将调解书交予原告的弟弟进行签收C 某被告指定律师王某为其代收人,则送达员向其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D 人民法院决定对某一离婚案件的被告进行公告送达,但是只在法院的公告栏中张贴公告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根据《民诉意见》第82条规定:“受送达人拒绝接受诉讼文书,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他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即视为送达。

”所以A选项中法院的做法是正确的。

《民诉意见》第84条规定:“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

当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

”,对于调解书的送达应注意其不适用留置送达,但是可以由受送达人指定签收人,B选项正确。

《民诉意见》第83条规定:“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

受送达人指定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向诉讼代理人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

”所以,C选项正确。

|学法网|《民诉意见》第88条规定:“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对公告送达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

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各种方式是选其一即可的关系,所以,D选项中只采取公告栏中张贴公告的方式是正确的。

D选项正确。

4.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担保人的是()A 国家机关B 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C 从事经营活动的社会团体D 有限责任公司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解析】根据担保法的第八条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所以,国家机关可以。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第十五条担保法第七条规定的其他组织主要包括:(一)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二)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联营企业;(三)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四)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五)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所以社会团体本来就属于可以作担保人。

第五十三条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其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以外的财产为自身债务设定抵押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抵押有效。

公司法的60条的规定其实是限制公司作为担保人的条款,只有在公司为非股东的其他公司提供担保才成立5. 甲从乙商场购买取暖器一台,使用时,通电的取暖器石英管突然爆裂,致其受伤。

后查明事故原因是由于取暖器厂不慎将几台质检不合格商品包装出厂。

甲欲通过诉讼索赔,但不知是应以产品责任还是以产品质量瑕疵担保为由诉讼。

下列关于两者区别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 前者需要有现实损害,后者不需要B 前者属于侵权行为,后者属于违约行为C 前者的责任承担形式主要是损害赔偿,后者则主要为修理、更换D 前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后者一般先向合同相对人要求补救或赔偿参考答案:AC答案解析:产品责任属于侵权责任的范畴,根据《侵权责任法》第41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可知产品责任要有现实损害。

产品质量瑕疵属于违约责任的范畴,又根据《合同法》第148条:“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

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可知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只以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为前提,不需现实损害。

A正确,B错误。

|学法网|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损害赔偿。

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

C正确。

侵权之诉和违约之诉皆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D错误。

6 .我国土地使用权和该土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在进行转让时的关系为下列哪些选项?A 建筑物的所有权随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而转让B 土地使用权随建筑物所有权的转让而转让C 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可分割转让D 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须同时转让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土地使用权转让中的随附:物随地走的随附,指因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而必须转让建筑物或其他附着物。

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基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随之转让。

(2)地随物走的随附,指因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转让而必须转让土地使用权。

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转让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转移。

随附转让均应依照规定办理过户登记。

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可以分割转让的称之为土地转让中的不随附7. 杨某推着小车在街边卖早点,被市综合执法局执法队员肖某和李某发现而认定为无照经营,不符合卫生管理和市容管理规定。

鉴于杨某属流动经营,为防日后难以处罚肖某与李某口头作出罚款100元的决定。

对此杨某辩解说家里有营业执照,肖某和李某认为杨某属于强词夺理,根本不愿听其陈述和申辩。

对于该行政处罚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行政处罚决定无效,杨某可以拒绝B 该行政处罚决定违法,杨某可以拒绝缴纳罚款C 该行政处罚决定不成立,杨某可以缴纳罚款后直接提起诉讼D 该行政处罚决定违法,杨某可以在缴纳罚款后,申请行政复议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具体行政行为无效,是已经依法成立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明显重大违法的情形而依法归为无效。

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是已经依法成立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违法因素。

具体行政行为不成立是指其不具备法定的外在表现形式。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及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第31、32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成立。

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

”本案中,执法人员不愿听杨某的陈述和申辩,属于《行政处罚法》第41条规定的情形,所以其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成立,行政处罚决定还没有成立,自然不存在违法或是无效的情形,违法或无效都是针对已经成立的行政处罚决定而言的。

因此选项ABD认为行政处罚决定无效或违法的说法错误,不应选。

选项C说法正确,应选。

8. 某村长张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发放给本村的教育扶贫款4万元用于个人经商活动,使教师工资长期被拖欠,学校设备、校舍得不到更新、修缮。

则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A 挪用特定款物罪B 挪用资金罪C 职务侵占罪D 挪用公款罪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挪用特定款物罪只限于由有关单位改变特定款物用途,不包括挪作个人使用。

如果挪作个人使用,符合挪用资金罪的犯罪构成,则可以成立挪用资金罪9. 某民警在一次执行公务中牺牲,被公安部授予“一级英模”称号,并奖励奖金1万元,奖金由该民警家属代领,同时其家属还收到全国各地捐款共达10万元。

对该民警家属的11万元所得应否纳税存在下列几种意见,请问哪一种是正确的?A 对11万元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B 对11万元全部免纳个人所得税C 对1万元的奖金免纳个人所得税,对10万元的受赠金可减纳个人所得税D 对11万元减纳个人所得税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征、免征、减征个人所得税的知识。

解答本类题目最好的办法是将三种方式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比较记忆。

个人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情形有三种:一是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二是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三是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