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质点参考系坐标系》学案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学案

高一物理导学案年月日§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理解质点的概念;(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与运动的关系;(3)能正确的分析和建立参考系。
【学习重点】质点的概念、参考系的选取、坐标系的建立【学习难点】实际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新课学习】阅读课本第一段思考如何描述机械运动?诗人画家:科学家应该怎样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为了理解现象,首要条件就是引入适当的概念,只有借助于正确的概念,才能真正知道观察到了什么. ——海森伯一、物体和质点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在物理学中,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问题得到简化,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样一种理想模型!问: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呢?1.运动员研究各种旋转球的打法时,要关注球的受力部位和受力方向对旋转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把它简化为一个点.2.地球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约为12 800km,与太阳相距1.5Xl08 km.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能不能把它看成质点?研究地面上各处季节变化时,能不能把它看成质点?3.研究从广州到南京的列车沿直线运动的时候,能不能把火车看成是质点呢?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能不能把火车看作质点?思考那究竟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什么时候又不可以呢?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一般来说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课堂训练]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2.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B.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3.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二、参考系请你设想一下,你和一位同伴正坐在火车中去旅行,火车在铁轨上飞快飞驰,铁路边的人看到火车中的乘客在运动,而乘客自己却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为什么他们的看法会不一样?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参考系.【课堂探究】在匀速飞行的飞机上,人们以飞机坐参考系,看到飞机上落下的重物几乎是沿直线数值下落的,然而在地面上的人以地面做参考系时,看到物体是沿着曲线下落的。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案.doc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学案暑期高一预科2014. 07. 0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细解考纲】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知识梳理双基再现】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C.凡是轻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变式1】下列物体或人能看成质点的是A.在空中做各种翻腾动作的体操运动员B.研究足球能形成“香蕉球”的原因C.确定标枪从掷出到落地的水平距D.记录万米赛跑运动员从起跑到冲线的时间【例2】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当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根据上述观察到的现象可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变式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竞是一颗子弹。
1.1质点、参考系、坐标系学案.doc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学生活动一:回顾初中所学知识,结合阅读课本,回忆什么是机械运动。
并阅读课本第一、二段文字,初步认识质点及其条件。
(15,)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质点就是没有,没有,只具有物体的点。
2、一物体能否把它看作质点,与该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3、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若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4、你了解有关原子核的初步知识吗?知道原子核的大小吗?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5、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影响结果非常小的因素常可以忽略。
以建立物理模型,这是一种科学的抽象。
学生活动二:阅读课本并结合图1. 1-3和图1. 1-4完成以下问题,理解参考系的意义(10')1、研究机械运动过程中如何选择参考系?2、坐在正在行驶的列车车箱中的乘客,你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该乘客的运动,各是什么运动状态?3、参考系选取的基本原贝U是 o4、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情况,选择参考系才有意义。
学生活动三: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理解坐标系的意义(5,)1、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 o2、坐标的三要素是:、、。
课堂小结:1、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2、参考系选取有哪些原则?3、学会用坐标系表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课堂反馈(15'):1、下列各描述中,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可以视为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细胞很小,可把它看成质点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以将火车视为质点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3、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C、参考系必须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句诗表明()A、坐在地上的人是绝对静止的B、坐在地上的人相对于地球以外的其它星体是运动的C、人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5、第一次比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军射出的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A、子弹飞行的速度很小B、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C、子弹相对飞行员的速度很小D、子弹相对飞行员的速度很大6、甲、乙、丙二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
1.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导学案

第三中学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课型: 新课主备人:尹福祥【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点的概念.能明确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到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3)知道坐标系的概念.能够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1)领悟质点概念的提出和分析、建立的过程(2)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3)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认识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养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在研究问题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哲学价值观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坐标系的建立2.教学难点:物体能否看作质点的条件理想化模型——质点的建立,及相应的思想方法【知识链接】鸟在飞,马在跑,人在走,车在行…..我们生活周围的物体在不停的。
在行行色色的运动中,有一类最简单的运动,它们都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物理学中,把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
初中我们还学过,判断物体运动和如何运动,要选择。
【学习过程】对于机械运动,你一定很熟悉,诗人用“气势磅礴”这样的词语来描述大河中的水流,画家用几个线条来描述车辆的飞驰,科学家描述运动,不是很简单的事,需要建立一些物理概念,引入一些物理量,用一些公式或者有一些定律来准确地描述物理规律。
(合作交流)1著名物理学家海森伯曾说过:“为了理解现象,首要条件就是引入适当的概念。
只有借助于正确的概念,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观察到了什么。
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你认为需要引入那些物理概念?2一些基本概念---质点:(感悟与体会)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特别是物体各部分的详细运动情况,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1)情景:雄鹰和鸽子在天空中飞翔,突然雄鹰一个俯冲,轻松地捉到了鸽子;准确描述雄鹰在天空中飞翔,描述起来都有哪些困难,请讨论?要比较雄鹰和鸽子在天空中飞行的快慢?是否有困难?2)分析火车以20米/秒的速度通过100米的桥,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是否有困难?分析火车以30米/秒的平均速度,从北京南开往上海虹桥站,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是否有困总结: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各部分的详细运动情况或者不考虑物体的和,把他们看做一个“点”。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案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2. 理解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3. 理解坐标系的概念学习重难点:1、知道实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看作质点。
2、会选择参考系。
3、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流程:一:构建知识体系或基础知识回顾。
1、质点的定义: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3、参考系的定义:二:重难点突破或例题精讲。
【例一】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
【例二】人坐在运动的火车中,以窗外树木为参考系,人是_______的。
以车厢为参考系,人是__________的。
【例三】对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三:能力拓展或变式训练1、在下列各种情况中,能把地球看成质点的是()A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研究地球B 杨利伟在太空中研究地球C 从火星探测器“勇气号”上向地球发送信号时D 从航天飞机上研究绕行地球的轨道时2、下列运动的各物体中,能看成质点的是()A 研究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减小水花的方法B 研究10000米长跑时运动员的速度C 研究火车进站时的速度和停靠位置D 研究体操运动员的优美舞姿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量很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B 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C相距较远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D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看成质点4、关于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 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C 参考系必须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D 参考系必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5、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我们看到的物体的位置没有变化,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两物体间的距离没有变化,两物体就一定都静止C 自然界中找不到不运动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先选参考系,平时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地球而言的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看到头上方有一个像小虫的东西跟着他一起飞行,他想:什么小虫能飞这么快呢?结果他用手一抓,竟然是一颗德军射出的子弹,那么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的抓到子弹的原因()A 子弹飞行速度很小B 飞行员飞的速度不大C 子弹相对飞行员的速度很小D 子弹相对飞行员的速度很大7、蓝仔、紫珠、黄娃和黑柱等同学同坐在一列火车上,发现旁边的火车车厢在向东运动,他们展开议论,他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蓝仔说我们坐的火车也有可能在向东运动B 紫珠说右侧的火车一定在向东运动C 黄娃说我们坐的火车一定是静止的D 黑柱说反正这两辆火车不可能都在运动8、U238和K462两次列车并排停靠在南京站上,当U238次列车启动、K462次列车还未启动时,坐在K462次列车内的乘客看到自己所乘的列车运动了,他选择的参考系是()A U238次列车 B K462次列车 C 站台 D 铁轨四:作业布置:完成教科书P11:问题与练习五:学习感悟:1.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

物理: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第一篇:物理: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设计(一)质点模型是高中物理提出的第一个物理模型,也是最简单的模型,对质点概念的形成以及质点模型的建立过程,教学要求是初步的.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描述质点的运动时必须明确所选择的参考系,为了准确、定量地描述质点的运动,又要建立坐标系.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知识,所以本教学设计是逐步展开的.本课程的教学设计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在教学中创设多样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质点的概念;二是合作探究引入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意义,以及如何建立合适的参考系和坐标系,然后介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让学生了解信息,拓展视野.教学重点1.质点、概念的建立.[来源:]2.明确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1.质点模型的条件判断.[来源:Z。
xx。
]2.坐标系的建立.时间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来源:学科网ZXXK]1.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作用.3.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过程与方法1.体验质点的条件及意义,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2.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分析不同参考系中的运动现象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课前准备1.自制课件、羽毛、竹蜻蜓.[来源:学§科§网Z§X§X§K]2.课前观察各种物体的实际运动,并能粗略描述它们的运动特点.教学过程[来源:学科网ZXXK]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如图1-1-1所示,静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没动,路旁的孩子赞叹他前进得真快.一个说他静止,一个说他运动,谁说的对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来源:学#科#网] 图1-1-1故事导入某天,上海市某出租车公司经理正在办公室忙碌着.突然,本公司司机小赵急匆匆赶来报告,说他驾驶的汽车在昨夜被盗.公司经理听完汇报后,及时报警.警方询问后得知该车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迅速采取了应急预案,由技术部启动全球定位追踪系统,马上发现该车位置在“N29°59.913′,E116°23.505′”附近.警方根据该信息迅速布置警力,警察仿佛从天而降,使犯罪分子转眼间落入法网.这主要还是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功劳.那什么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对它的工作原理有个简单的认识.影片导入(课件展示)特技跳伞运动员在某次高空特技表演中的精彩片断,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让同学们激动不已.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为什么其中的一名运动员看身边的队员,好像没有下落;可当他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为什么?学习了本节知识,你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了.推进新课一、物体和质点教师演示1: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羽毛举高后释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羽毛的运动情景.提出问题羽毛在下落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来源:学*科*网]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出羽毛的下落情况:一方面有自转;一方面整体下落.教师演示2:教师将漂亮的竹蜻蜓双手一搓,竹蜻蜓便飞到同学们中间.提出问题竹蜻蜓的运动跟羽毛的运动一样吗?它又有什么特点?学生合作讨论得到结果:既有向前的飞行,又有自身的转动.课件展示:通过大屏幕播放各种各样的物体的运动: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火车在田野里高速行驶,刘翔箭一般冲向终点线……教师点评:自然界物体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要想详细而准确地描述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根据刚才的演示实验思考,描述物体运动的困难和麻烦出在哪里?能不能克服这些麻烦呢?结论归纳:详细描述的困难就在于物体有自己的大小和形状.教师点评: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一些问题的描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可忽略,如教练研究刘翔跨栏的动作要领;裁判根据田亮在空中翻滚的动作打分时,大小和形状就起了关键作用.讨论交流:是不是我们研究的所有问题,大小和形状都起关键作用而不可忽略呢?创设情景(大屏幕播放)情景一:地球绕太阳公转.(flash动画模拟)情景二:远洋航行的轮船,指挥部要确定它在海洋中的位置.(视频)情景三: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情景四:火车在从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合作讨论:在情景一中研究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情景二中研究轮船的位置坐标;情景三中研究木块的运动;情景四研究火车全程所用的时间.在以上四种情景中,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学生合作讨论后得到结论:在以上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看来,在某些情况下,真的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但是能忽略掉物体的质量吗?显然是不行的.因此,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那么,对实际运动的描述,就转化为对质点的运动描述.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对比以上所看到的物体的各种运动,并作对比,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即探究可看作质点的条件.问题:沿一个方向推动桌面上的书(如图1-1-3),如果测量书本移动的距离,是否可以将书本视为质点,为什么?如果测量桌面上的书经过桌面上A点所需要的时间,是否可以将书本视为质点,为什么?图1-1-3结论:可见,将一个物体看作质点是有条件的.同样是一本书的运动,在研究不同的问题时,前者可以看作质点,后者就不能看作质点.教师设疑:哪些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总结:如情景三中物块的下滑属于物体的平动,平动时物体上各点的运动特征都是相同的,故有:1.平动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在研究地球的公转周期时,虽然地球是转动的,但不影响周期时间,故有:2.物体有转动,但物体的转动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时,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已变成次要因素,可以看作质点.特别提醒:并不是很大的物体就不能当作质点,也不是很小的物体就一定能看作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物体的运动中是否为次要因素,或判断物体做怎样的运动,能否选一个点来代替.视野拓展(课件展示阅读材料)课题:质点与理想化模型内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了简化.在物理的研究中,“理想化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入“理想化模型”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在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想化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化模型”来处理,即可以将研究“理想化模型”的结果直接应用于实际事物: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时,由于地球的直径(约1.3×10 km)比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约1.5×108 km)小得多,可以把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看作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直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特别地,高中阶段我们主要研究能够简化为质点的物体的运动.方法指导: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训练有人说:“当一列客车从北京开往上海时,(如图1-1-4所示)就可以把这列车看成质点.”这种说法正确吗?4图1-1-4解析:这个人的说法是错误的.第一,研究的问题没有明确.第二,在没有明确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之前就把这列车的大小和形状当成起作用很小的次要因素而不考虑是错误的.如果研究这列车在整个路段的运行速度或运行时间,这个人的说法是正确的;如果研究这列车能运送多少旅客或研究通过某一站牌所用的时间,就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了.二、参考系公路上向左匀速行驶的汽车如图1-1-5甲,经过一棵果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自由落下,图乙是其运动的轨迹.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的运动轨迹是C,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的果子的运动轨迹却是B.(不计阻力)[来源:学科网]图1-1-5同样的苹果落地,为什么会观察到不同的轨迹呢?学生分组积极思考讨论:是因为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即观察角度不同.师生活动:找一位同学站到讲台前面,站好不动.教师从讲台一侧走向另一侧,同时问该同学:“我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该同学回答:“老师是运动的.”第二次与该同学并排同速走动,再次询问:“我是运动的吗?”该生回答:“我没有看到老师运动.”但是坐在教室里的其他同学说老师运动了,为什么?教师设疑:为什么对于同一物体的同一状态,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不一样呢?学生合作讨论后回答:是因为观察的角度即所选参考系不同.总结: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又具有相对性.因此,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另外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称为参考系.课堂交流:下述物理过程中选择什么为参考系较恰当?课件展示问题:1.2004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火星.继美国宇航局的两台火星探险漫游者“勇气”号和“机遇”号之后,欧洲的火星快车飞船已顺利地将“猎兔犬”2号火星登陆车投放至火星表面.从地球表面向火星发射火星探测器的过程中,若要研究探测器的运动情况,各应选择什么为参考系?参考答案:前者为地球,后者为火箭.2.在印度洋海啸救灾中,从水平匀速航行的飞机上向受灾的地区空投救灾物资.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飞机上的人以飞机作为参考系,他看到投下的物体是沿什么路线下落的?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作为参考系,观察被投下的物体又是沿着什么路线下落的?参考答案:前者为竖直直线,后者为曲线(抛物线).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空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正在2 000米高的空中飞行,忽然,他发现脸旁好像有一个小东西在飞舞,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于是就伸手轻松地把它抓了过来,仔细一看,把他吓出一身冷汗来.他抓住的不是别的,是德国飞机射向他的一颗子弹.请根据上述信息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并注意体会参考系的选取与运动的相对性.(1)子弹飞得那么快(一般为几百米每秒),为什么没有把他的手打穿?体会一下,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相同吗?(2)受类似现象的启发,人们实现了飞机在飞行途中进行空中加油,在航天飞行中,宇宙飞船发射到太空和正在绕地球运动的空间站实行空中对接.实现“空中加油”和“空中对接”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参考答案:(1)因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有不同的运动状态,相对于发射子弹的枪而言,子弹的初速度虽然为几百米每秒,但相对于其他以不同方向和速度运动着的物体,其运动速度就会有明显不同.当子弹和飞机的速度大小方向相同,则子弹相对于飞机静止,即出现上述情况.(2)除了飞行员具有高超的飞行技术外,相对于同一参考系时两个“物体”的速度要相同,即二者相对速度为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可完成.拓展延伸: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参考答案: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是以自己作参考系,即以跳伞运动员为标准,它们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以下几种可能性:(1)直升机静止在空中不动;(2)直升机向上升;(3)直升机下落,但速度比跳伞运动员慢.以上三种情况都能使跳伞运动员与直升机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因此,跳伞运动员无法根据自己看到的现象来判断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三、坐标系学习了参考系后,我们就能定性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军事中对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有更详细的要求.图1-1-6问题:如图1-1-6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A、B、C、D各点的位置如何表示?学生分组讨论,可能说法较多,如B点在A点南面50 m处、C在A的东南方向等.教师点评:学生的描述在日常生活中是能够简单表明意思的.但严格地说是不准确的.对于上述问题有下面的解决方式:可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向,向北为y轴正向,则各点坐标分别为: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总结归纳:一般说来,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在坐标轴上,刻度应均匀分布.课堂探究创设一个实例让学生思考,可以结合本地实际选取相应的例子.参考示例:如图1-1-7所示,一辆汽车从天安门沿长安街驶向西单、南菜园方向,思考汽车的位置随时间怎样变化.问题:1.如何选择坐标轴和正方向?2.如何选择坐标原点?3.如何确定坐标轴上的刻度值?图1-1-7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质点概念的建立,能够看作质点的条件判断;参考系及坐标系的建立.本节课不仅对运动的描述奠定了知识基础,而且确立了物理模型的思想.本节主要内容包括:1.质点的概念;2.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判断;3.参考系;4.坐标系.布置作业1.教材第11页第1、2、3题.2.了解并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记录显示屏中关于你所在地的信息并与同学交流.[来源:学科网ZXXK]板书设计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来源:学*科*网Z*X*X*K]活动与探究课题:了解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内容:让学生课下通过查找资料或上网等方式,了解讨论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参考资料:应用领域有交通管理、测量、海洋调查、海洋捕捞、辅助农业和林业的大面积作业(除虫、播种)、资源开发等,今后世界各国的飞机、船舶、火车、汽车、便携式个人电脑、手持电话、都将安装GPS 接收机,将使GPS技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巨大经济效益正日渐显现.南京大学善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开发出北京、江苏、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的卫星车载导航系统,并走向应用.车载GPS定位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计算机、打印设备、电台组成的实时监控中心,另一部分是由接收机、处理器、调制解调器、发射机组成的移动终端,两部分用无线电通信联系,监控中心通信电台既接收车辆的定位信息,并在数字化电子地图上显示,又将监控中心的命令发送给受监控的车辆实施管理和指挥.“出车前,只要指定目的地和必经地点,车载定位系统就能帮助你选择一条最佳路线,既省钱、又省时、又能绕开交通堵塞的地方;不熟悉道路,它随时告诉你怎样走,在离交叉路口300 m处显示路口示意图,并用语言提示你往哪拐;你去某单位,不知道地点,用单位名称或电话号码即可确定电子地图上的位置;没有汽油了,它会告诉你最近的加油站在哪;沿途它可提示经过的商店,风景名胜……”显示了车载定位系统的先进功能.军用领域可为飞机、舰船、坦克、导弹作实时导航和制导,为目标提供精确定位,提高中、远程武器的命中率.美国国防部认为,研制GPS系统虽耗资130多亿美元,历时20年,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湾战争中的收益已超过全部投资.据有关资料报道,在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国和联合国军队,大约使用了7 000台GPS接收机,帮助空军飞行员与前线指挥机构保持联系,在沙漠中寻找道路,并成为战场上精确指挥控制、中远程精确打击和精确兵力投送的关键设备.习题详解1.解答:“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说明:要求学生联系一些常见的运动指认参考系,可加深学生对参考系的理解.这类问题有时也需要仔细、深入地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如我们说通信卫星是静止卫星、说静止卫星相对地球静止是模糊的.说静止卫星相对地面(某点)静止是正确的,静止卫星相对地球中心是运动的.2.解答: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说明:古诗文和现代文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内容与自然科学有关,表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相关的.教材选用本诗是为了凸现教材的人文因素.3.解答:xa=-0.44 m,xb=0.36 m设计点评本节内容是运动描述的入门篇,而质点模型的建立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所以本设计通过实例说明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是十分困难的,分析困难的原因,并逐步指出建立质点概念的必要性,继而分析条件判断,本设计充分展示了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思维过程,让学生体验什么是科学思维的方法.本教学设计通过实例解决,突破了坐标系的建立这一教学重点.新课引入和教学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把这些问题引入课堂,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而且可以将所学和所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第二篇:【物理】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案一、课前预习1、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物理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导学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导学案编制:审核:包科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能运用质点的概念判断在一个问题中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灵活掌握将问题理想化的物理方法。
2.能灵活选定参考系,熟练掌握用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和位置的变化,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即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1.物体的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它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2.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__________的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__________的物理模型.将物体看做质点是有条件的.例如,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忽略;在研究列车沿平直轨道运动的速度变化时,车厢各点的运动情况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可用车上任一点的运动代表列车的运动,这时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把列车看做质点.3.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这个被选定做参考的、假定为______的其他物体,叫参考系.4.我们坐在校园里,欣赏毛泽东的一句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静止不动,是因为选取______为参考系,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______为参考系.5.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所选的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__________.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往往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1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 A=______,若它运动到B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 B=______.》图1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质点一定代表一个小球D.质点不一定代表一个很小的物体7.坐在火车里的乘客,总感到车厢外的树在“向后跑”,他选择的参考系是())A.乘坐的火车B.远处的山C.车外的树D.太阳8.在一段有绝缘包皮的电线上,有一个漂亮的瓢虫和一个黑色的蚂蚁在爬行,沿电线建立一个坐标系,瓢虫和蚂蚁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如图2中的x1和x2所示,则瓢虫和蚂蚁的位置坐标各是多少图2【问题导学】新课标第一网!1.在研究火车从北京到天津所需要时间时可把火车看作一个点,而要研究其通过某一位置所需用时间,还能看作一个点吗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看作质点谈谈你的理解2.铁路边的人看到车中的乘客在飞快离去,而乘客却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为什么人们对乘客的运动情况描述会不一样谈谈你对参考系的认识【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质点(重难点)情景:2011年韩国大邱田径世锦赛继续展开激战,在万众瞩目的男子110米栏决赛里,中国飞人刘翔在最后一个栏被罗伯斯打手,碰到栏架痛失好局,以13秒27第三个冲过终点。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设计(5篇模版)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设计(5篇模版)第一篇:《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设计《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对实际物体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物理模型—质点模型。
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描述质点运动时必须明确所选择的参考系。
为了准确的、定量的描述质点的运动,还要建立坐标系。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知识,教材中逐步展开这些内容,最后介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本节介绍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不仅是这一章学习的基础知识,也是以后力学各章学习的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在实践中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
二、学习目标1.理解质点的概念,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能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
三、重点(1)质点模型的建立(2)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四、难点质点模型的建立及判断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观看一段物体运动的动画,让学生知道运动无处不在。
然后思考:如何精确描述上述物体的运动?(二)新课教学【问题导学】:1.本章的学习目标是什么?2.本节课为什么要引入质点这一概念?(试举例说明)。
以及质点的概念是什么?3.为什么在描述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考系和坐标系?【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质点(重点、难点)问题一:地球可不可以看成质点?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是否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研究地球的自转时,是否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为什么?(播放太阳系运行的模拟动画)问题二: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间,能把火车看成质点吗?研究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时,能把火车看成质点吗?(呈现火车过桥的图片)[小组讨论]:1.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是什么?2.你是如何理解质点模型的? [针对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转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乒乓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作质点探究点二:参考系(重点)问题一:感受为何研究物体运动时要建立参考系(1)当你坐在行驶的火车里时,你观察到车窗外的景色做何种形式的运动?这时你观察的参考系是什么?(2)当你观察身边的朋友时,他做何种运动?这时你观察的参考系又是什么?问题二: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投出的炸弹,以飞机为参考系和以地面为参考系各做什么运动?(播放飞机空投的模拟动画)[小组讨论]: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引入参考系的意义及参考系的选取原则?[针对训练]: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两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其中分别描述了两种运动情景,那么它们分别是以什么为参考系的? 2.还有那些诗词和歌词的描述与参考系有关的?是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都中学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导学案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与运动的关系,理解质点的概念.能正确分析和建立坐标系.2.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不同观点、不同立场会对同一问题有截然相反的结论,故要全面、准确地观察事物.3激情投入.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重点:质点参考系坐标系学习难点:质点模型的建立、参考系课前预习案(一)知识回顾:机械运动:(二)课前预习:一、质点:1.物理学中,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不考虑物体的____和_____ ,而只考虑物体的______,这时可以把物体看作一个______________。
一个物体能不能看作质点,要看问题的___________而定。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①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②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_________的物体.这样,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与整个物体的___________相同,可用一个质点来代替整个物体3.物理意义:质点是一种_________模型,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近似,将物体看成质点是研究物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抓住了主要________,忽略_____因素,使具体问题得到简化,便于解决.思考:是不是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呢?二、参考系:1静止是绝对的吗?2描述一辆列车的运动,甲说它向北行驶,乙说它向南后退,这可能吗?3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4.①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________而言的.②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_________.③比较物体的运动,应该选择_______参考系.④参考系可以是___________物体,也可以是__________物体.⑤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应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一般来说,研究地面上的运动时,取地面为参考系.运动的相对性:①对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取决于所选的参考系.参考系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通常不同.例如: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考系,司机是静止的,以路面为参考系,司机是运动的.②相对静止:如果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我们就说两个物体是相对静止的,即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例如:肩并肩一起走的两个人,彼此就是相对静止的.③ 平时人们所说的静止,就是相对静止,绝对静止是没有的.3.坐标系:为了 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位置的变化,需要在 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1)物理意义: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2)分类:如图1―1―1所示,根据描述的物体位置及位置变化的需要,我们可以建立三种坐标系:①一维坐标系(对应一维空间);②二维坐标系(对应二维空间);③三维坐标系(对应三维空间).(3)特点:画坐标系时,必须标上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自主学习检测1在研究下列哪些运动时,指定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 )A .从广州到北京运行中的火车B .研究车轮自转情况时的车轮.C .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地球D .研究地球自转运动时的地球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有四位同学展开了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A .甲说,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以被选作参考系B .乙说,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C .丙说,选择地面作参考系是最好的D .丁说,参考系必须选与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3.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 的高的A 点开始下落,被地面B 点弹回,在距地面1m 高的C 点被接住。
如果取竖直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原点定在A 点正下方2m 处,那么A 、B 、C 三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A .-2m 、2m 、1mB .-4m 、0、-1mC .4m 、0、1mD .2m 、-2m 、1m二、课堂探究:(一).质点讨论:1、为什么要引入质点?x /m①直线坐标系②平面坐标系 y /m x /m z /mO ③立体坐标系图1―1―12、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是什么?3(1)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2)研究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所用时间时,能否把火车看成质点?如果研究火车过桥或者经过某一路标时,能否把火车看成质点?(3)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针对训练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时,火车可看作质点C.研究奥运会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弧圈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D.研究奥运会3 m跳板冠军伏明霞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她看成质点(二)、参考系:讨论:1参考系选取的原则是什么?2、为什么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要选择怎样的参考系?(2)从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物资以飞机作为参考系——沿下落;以地面作为参考系——沿下落参考系可以选取。
研究地面物体的运动,一般以为参考系,可略去不提。
研究月亮或人造卫星的运动,应选取为参考系;研究同步卫星的运动,应选取为参考系;研究行星的运动,应选取为参考系。
见教材10页讨论坐在行驶的火车中的乘客:以车厢作为参考系——;以地面作为参考系——针对训练2甲乙丙三架观光缆车,甲中乘客看到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到甲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到甲乙都在向上运动,则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乙丙都向上,只不过丙比甲乙都慢(三)、坐标系:1.在坐标系中描述一个物体位置时,你认为应注意什么问题?2.要描述我们在教室里的位置时,应该选择什么坐标?要描述电扇投影仪时要用什么坐标?练习: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分别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和,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所示,若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 A= ,若它运动到B点,则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 B = 。
三、小结:1.质点是一种模型,是一种科学抽象。
实际存在。
2.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3、参考系的选取是的。
会利用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4、会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坐标。
四、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顺水漂流的小船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火车通过路边一根电线杆时,火车可以看成指点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弧圈球是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D、研究奥运会跳水运动员跳水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2、撑杆跳高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项目,一般来说可以把撑杆跳运动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过横杆.讨论并思考后回答,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运动员能否被看作质点,从中体会质点模型的建立过程.(1)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时,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3)测量其所跳高度(判断其是否打破纪录)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人各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六、自我反馈:质点参考系坐标系课后训练案:1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做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D、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做质点2 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情况可将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A. 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B. 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其箱高的中点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在地面上滑动C. 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D. 研究钟表的时针转动的情况3美国发射的哈勃望远镜在宇宙空间绕着地球沿一定轨道高速飞行,因出现机械故障,用航天飞机将宇航员送上轨道对哈勃望远镜进行维修.以作参照系,宇航员静止时就可以实行维修工作;以作参照系时,宇航员是在做高速运动.4.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
(sin30°=0.5)(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C.研究火车从北京运行到上海D.研究悬挂的轻绳下系着的小钢球的摆动5、下列情况中,可以将所研究的物体抽象成质点模型的是()A.裁判员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人可看成质点B.研究“和谐号”火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车可看成质点C.研究自转中的地球的转动快慢,地球可看成质点D.教练员研究乒乓选手发球时球的旋转,球可看成质点6、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研究对象中不可以...当做质点处理的是()A.中国网球女双队员李婷、孙甜甜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在研究她们发出的网球时B.研究雅典奥运会首金得主――杜雨打出的子弹时C.研究哈雷慧星绕太阳公转时D.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的位置时7、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火车通过黄河铁路大桥所用的时间B.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C.研究汽车从天津到北京的时间D.研究汽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8、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是质点B.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是质点C.质点一定代表一个小球D.当物体大小远小于运动的距离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9、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D.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E.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F.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车的牵引力来源时G.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在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时。
H.研究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打出的乒乓球I、研究子弹的弹道曲线时,可将子弹看成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