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下半年美国的全球战略

合集下载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核心是对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进行东移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核心是对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进行东移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核心是对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进行东移,这一东移,不只是简单地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亚太地区,而且从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加大了对中国政策压力的力度。

美国的战略与政策调整不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在很多政策实践中都有表现。

亚洲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地区,平均增长率在7%以上。

美国希望利用亚洲市场,来实现奥巴马出口翻倍和创造就业的目标。

由于欧债危机升级,美国经济复苏面临困难。

乔治敦大学教授查尔斯·库普钱说,奥巴马在2012年的连任机会取决于他的经济业绩,“当你寻找增长的来源时,主要答案之一是对亚洲的出口。

这是本届总统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特别是在选举期间”。

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其实是想借亚洲刺激本国经济。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奥巴马宣布增强美国在澳军事存在,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日本《每日新闻》称,为了维护在亚洲的霸权,美国正悄然构建对华包围圈。

奥巴马的此次亚太之行充分暴露出了这一战略意图。

所以我认为美国的第二个意图是构建包围圈遏制中国。

美国重返亚太地区引起来广泛关注,不仅包括中国,而且包括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

美国之所以重返亚太,既有它的客观原因,也有它的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就亚太地区在整个世界的地位的上升,已经达到了任何国家都重视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很正常;主观原因就是,美国重返亚太确实有针对中国的成分。

中国现在的崛起、发展的速度可以说是超出了美国甚至是世界的想象。

而美国历来都奉行霸权主义,倡导单边社会,中国的发展对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而如今亚太地区的局势已经不同于冷战时期和冷战结束的头20年,世界其他地区,如欧洲,中东等,无论从力量对比、国际关系,还是亚太地区各国的关系等,都是一个全新的局面,导致美国不得不重视亚太问题。

“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太,只不过在小布什期间投入不够多,这两年希拉里一直强调美国要重返亚太,美国战略重心已经东移了,上周美国第一次正式参加东盟系列峰会,这也正反映了美国一种虚弱的心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嵎生(摘自第一经济报)”。

美国全球战略的本质特征

美国全球战略的本质特征

美国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称霸全世界:美国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称霸于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鲜明的扩展性、进攻性、侵略性。

杜鲁门政府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政府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解放战略"、"和平取胜"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肯尼迪政府确立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把对抗和缓和两手结合起来,在军事上,以"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并针对苏联和中国提出了"两个半战争战略",对亚非拉国家,一方面通过带有附加条件的援助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又对古巴大搞武装颠覆,在巴拿马、多米尼加进行军事干涉,在越南发动了"特种战争";约翰逊政府进一步扩大了越南战争,把"特种战争"发展为"局部战争"。

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时期的尼克松主义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对全球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突出表现为尼克松主义的出台。

1970年2月,尼克松在向国会提出的长篇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从而形成了"尼克松主义";福特政府基本延续了尼克松的对外政策;卡特时期,美国试图通过宣扬人权、自由等观念,恢复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以便改善美国的处境。

但1979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美国认为苏联严重地损害了其战略利益,以致卡特政府的对苏政策趋于强硬。

美国的战略发展趋势

美国的战略发展趋势

美国的战略发展趋势
1. 转向亚太地区:美国逐渐将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加强与盟友的合作,以应对中国的崛起和日益复杂的亚太安全局势。

2. 增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日益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领域,美国政府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的投入和合作,防范网络恐怖主义等安全威胁。

3. 加强军事实力:美国一直致力于保持其全球最强大军事力量,投入巨额资金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加强新军种的建设,并采取战略措施来应对国际上的变化。

4. 推进经济全球化:尽管美国面临着一些国内经济问题,但美国政府仍不断推进全球化进程,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努力扩大美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影响。

5. 推动能源革命:在能源领域,美国政府一直在推动能源转型,加强能源创新研究和开发,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环保、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6. 促进民主价值观:美国政府一直将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走向更加民主和公正的方向。

如何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

如何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

LOGO
随后,奥巴马展开亚太9天行程,主持在夏 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PEC),高调访问澳大利亚,赴东亚峰会,首 次以正式成员国的身份出席。 至此,无论从言论上,还是实际动作上,美国 战略重心东移已为成为现实。
LOGO
二、全方位布局亚太
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强力推 进既定部署,巩固亚太地区同盟国 家向心力,巧妙利用各种手段拉近 与非同盟国家关系,力争全面主导 亚太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调整主 动权。
经济
贸易
TPP协议
军事 政治
美国对华全面包围
LOGO
积极参加东亚峰会,塑造亚太多边结构
目 标 构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途 径
中国战略空间 借助APEC、TPP、东亚峰会
策 略 巩固亚太安全体系 强化成熟伙伴关系 完善地区多边机制
LOGO
4、强化军事安全布局
目前美海军陆战队一半兵力已部署在亚太, 美海军11艘航母中有6艘部署在太平洋。2011年6 月,美国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钟云”号已部 署在南海和菲律宾苏禄海海域,目的是为“确保 航海自由”。
LOGO
奥巴马政府战略意图
奥巴马政府上任之初,全面运用“巧实力” 努力修复与伊斯兰世界关系,重启美俄关系,巩 固美欧关系,适时调整反恐战略,为战略重心东 移全方位移师亚太创造条件。 巧实力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巧妙结合,奥巴 马执政后,吸取了克林顿政府的软实力外交和布 什政府的硬实力外交的经验教训,采取了较为柔 性的巧实力外交战略。巧实力战略的实施,修补 了美国的国际形象,改善了美国同盟国的关系, 巩固了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LOGO
主要内容
一、美国重心东移由来已久 二、全方位布局亚太 三、“重返”亚太并非易事 四、静观“重返”新姿态

重返亚太战略

重返亚太战略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是什么意思
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政策,美国希望通过在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多个方面加大对亚太地区的物质和精力投入,以此来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推动美国经济的复苏,牵制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最早于2011年提出。

是年10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提出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希拉里的这篇文章成为美国“重返亚太”的先声。

2011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正式提出美国“转向亚洲”战略。

奥巴马政府的这项决定,赢得了当时美国部分鹰派人士的支持,一些传统智库也纷纷为增加在亚太驻军“摇旗呐喊”。

就在报告出台后不久,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发表了一份名为“力量支撑的合作:美国战略与中国南海”的报告,建议美国政府未来10年内将其在全球舰艇数量增至346艘,而不是囿于国防预算减少至250艘。

美国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维持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即霸权。这一目标具体有五个方面内容。
第一,
打击恐怖主义与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首要
任务。“9·11事件”后,美国认识到恐怖主义是它的主要威胁。美国是恐怖分子仇视和报复的主要对象。虽然恐怖主义是美国的“不对称”对手,但一旦恐怖分子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会给美国造成毁灭性打击。
第四,
拓展对外经济贸易。美国的发展依赖国际市场,其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到30%
拓展国外市场,是维国价值观。具体说,就是“拓展民主”,推行人权外交,进行文化和意识
形态渗透。
总的来看,美国对外战略的上述五方面内容仍可以归纳为“三大支柱”
,即安全经贸和人权。
第三,
重视大国合作,强调建立有利于自由的力量均衡。美国充分认识到反恐、防扩散和对付伊斯兰极端势力,离不开“价值观相近”的世界其他大国的合作。冷战结束后,美欧在外交理念上的分歧逐渐加大,双方矛盾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公开化。俄罗斯由于和法、德站在一起反对美国的伊拉克政策,美俄关系也出现明显倒退。为防止与欧、俄战略裂痕进一步加深,修补美欧、美俄关系将是美国重要的外交议程。中、日、印对美国的反恐战争采取了合作态度,今后美国仍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美中、美印关系,加强美日同盟。
因此,美国把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扩散挂钩,将其作为美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接着提出“邪恶轴心”,并以萨达姆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战争结束后,朝鲜核问题又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关注的焦点。伊朗核开发也日益引起美国的注意。
第二,
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极端势力被认为是美国的主要安全威胁。美国认为恐怖主义只是伊斯兰极端势力这座冰山上的一角,只有铲除整座“冰山”,才能彻底根除恐怖主义这个心腹大患。为此,美国试图通过对伊拉克实行“政权更迭”,扶植亲美政权,推动中东地区所谓民主的“多米诺效应”,铲除反美势力,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

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专业:化学学院化学学号:33090320姓名:葛睿摘要:从“二战后美国战略部署的演变”、“‘9·11’后美国战略重点在何处”、“美国战略对世界会产生何种影响”等方面来清晰地了解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意图和目标,研究国际战略环境,洞察全球战争与和平的基本趋势,判明对我国战略利益的影响,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美国全球战略全球战略是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提出的战略,并且其始终是贯穿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

在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超级大国才有资格、有可能形成全球战略。

深入透彻地研究美国的全球战略,从我国的根本利益出发,抓住有利机遇,利用和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着重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更好地维护我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富强。

一、二战后美国战略部署的演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之所以提出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因为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发展很快,又垄断着原子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整个全球参战国家关系和美国国际战略上的一个转折点。

在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

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主要因素。

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

但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波诡云谲,和美国自身实力的变化,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

第一阶段是美国战后第一次战略扩张期,是从战后初期到六十年代末,美国奉行的是对外扩张战略,这一时期对外战略带有明显的扩张、进攻和侵略的霸权色彩。

1947年3月12日提出的杜鲁门主义就是其突出表现。

这一时期的全球战略要求推行实力政策,主张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一场全球战争。

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国际战略的收缩期。

如何认识和评价美国亚太新战略

如何认识和评价美国亚太新战略

如何认识和评价美国亚太新战略对美国外交而言, 2011年是高调全面“重返”亚太之年,体现从全局出发、面向未来、深思熟虑的战略性调整。

用美国国务卿克林顿的话来说,就是随着亚太地区逐渐成为21世纪全球战略与经济重心,随着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走向终结、在阿富汗开始逐步撤军,亚太地区成为美国今后外交战略的重心。

如何认识美国的目的和本质?美国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重大战略调整,一方面是由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显示出强大的增长潜力,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另一方面,中国崛起对世界发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如果再不积极参与亚太事务,那么就有可能在亚太新的发展时期丧失它的影响力。

美国为什么要高调进入?一、巩固美国亚洲霸主地位美国奥巴马政府此次将战略重点重新定位到亚洲—太平洋地区,实为全球战略收缩,寻求一个稳固的战略支撑点!在世界地图七大洲的版图里,如果只要分析美国全球的“美式影响力”最具有效应的地区就是现今的亚太地区,在亚太地区几乎遍布美国人的足迹;然而在欧洲,美国昔日的“领导人”地位已经旁落,欧洲是欧盟的欧洲;同样,在黑色非洲,美国推行的“美国式民主”,被认为是欺诈压迫黑人的“霸权主义”,美式民主不得人心。

法国作为非洲的“老大”,自认为非洲是法国传统的势力范围,也不允许美国的图谋和染指非洲;同样,在南美洲几乎是排斥美国的不友好国家;所以,美国重返亚洲,意图很明显,打造一个坚固的美国亚洲“堡垒”。

二、遏制中国从历次美国亲自发动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这几场局部战争来看,美国的亚洲战略对亚洲图谋和蓄意已久,图谋中国已久!在美国小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国政府就将中国列为首先核打击对象之一,美国政府就潜在的敌对关系的中国、俄罗斯、伊拉克、朝鲜、伊朗、利比亚和叙利亚评估和动用核武器分为3种情况:(1)摧毁能够承受非核武器(即常规武器)打击的目标;(2)报复敌方动用核武器、生物或化学武器对美国发起的攻击;(3)因应“突发军事形势”,所谓“突发军事形势”是敌对方或恐怖组织对利用无法以常规武器加以抵御的新型武器对美国发动突然袭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1事件十周年纪念日
接触与合作


奥巴马认为美国的实力有限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应 对全球挑战,无论这个国家的实力有多么强大。” 1、强调经济是“实力源泉” 2、改变小布什“先发制人”战略
3、呼吁与中印等新兴国家合作 4、强调本土反恐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我们的目标之一是使国防、外交和 发展不再是独立的个体。实际上,它们被看作是整体的一部 分。”

巴基斯坦塔利班威胁 说,美国杀死了拉登, 我们已在巴基斯坦境内 展开了报复行动,今后 还要在全球袭击美国的 利益。
阿富汗战争:一杯调了十年的“血腥玛丽”
近期,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安全局势较为紧张。9月 13日,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和北约驻阿富汗国际 安全援助部队总部遇袭,造成19人死亡,至少2 3人受伤。20日,阿富汗和平高级委员会主席、 前总统布尔汉丁· 拉巴尼在首都喀布尔家中遇袭身亡。 目前,北约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人数超过1 4万,其中美军超过9万人。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 公布的撤军计划,美军将在今年年底前从阿富汗撤 离1万名士兵,明年夏季结束前总共撤离3.3万 人。撤军过程中,美军将逐步向阿富汗方面移交安 全防务职责,整个移交过程将于2014年底前结 束。


中西合璧的迪斯尼 动画——《花木兰》
美国电影无疑是当今 世界的主流。美国 在不断的向外输送 其电影,抢占各国 电影市场的同时, 也在向外输送其主 流意识形态。
Middle Kingdom
我们本应象座山巅之城,让 全世界人民的眼睛都望着我们. -约翰.温思罗普总督
二、美国的全球战略
(一)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和平与发 展!
三、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理论依据
新霸权主义
新干涉主义
布什主义到新布什主义
“奥巴马主义”
(一)新霸权主义
霸权(Hegemony):客观存在的实力或地位 霸权主义:维护霸权的指导思想行为或政策
霸权稳定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查
尔斯.金德尔伯格提出在世界经济领域,国际 系统必须有一个稳定者(stabilizer),并且 只能有一个稳定者。霸权国的存在可以保证防 止出现全球性的经济秩序的混乱。
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
美国现在服役总共十二艘大型航空母舰
战斧式巡航导弹
F-16战机 ——台湾购进的主力机种
文化

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 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 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 争,讲求理性和实用, 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 个人至上、私欲至上、 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享 受,强调通过个人奋斗、 个人自我设计,追求个 人价值的最终实现。


对于阿富汗普通民众而 言,十年战争中,他们 所关注的或许不是政治 进程,不是战事进展, 似乎也不是美国宣扬的 “民主化”,而是切实 存在于他们日常生活中 的社会环境,简单地说, 生存是否更加简单。
伊拉克战争Operation Iraqi Freedom 2003.3.20
奥巴马的战略转变
2010年5月27日,奥巴马发布了他任职以来的第一 份正式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其经过一年多 反思、总结和实践而形成的大战略和盘托出。新版 安全报告与前任总统乔治· 布什2002年和2006年两 份安全战略报告最明显的区别是,摒弃了单边主义, 转而强调全球合作,发展更广泛的安全伙伴关系; 未提及对可能构成威胁的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实施 “先发制人”打击。 奥巴马新战略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广泛,强调“如果 美国要继续领导世界,就必须恢复经济、道德和创 新实力”。
华尔街引西方加入“乱世之秋”
中新社华盛顿10月18日电 (记者 吴庆才)美国总统 奥巴马18日再次就席卷全美的“占领华尔街运动” 作出回应,称自己作为总统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 就是与示威者站在一边,加倍努力兑现承诺以实现 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 奥巴马指出,美国正处在危急时刻,如果能够重建 这个国家的价值观,让人们都感觉到所有人都得到 公平的待遇,所有人都作出应有的贡献,示威者们 的愤怒和挫折感就会消散。 “占领华尔街”运动15日在全球几十个国家扩散, 并在罗马、纽约等多个西方城市导致暴力示威和警 民冲突。
国际恐怖主义固然该群起而攻之,毕竟,这是野蛮 对文明的挑战,是对人类社会的挑战。作为世界上唯一超 级大国的美国,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近些年来的所作所 为?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单边主义”的作风?对于全 世界人民来说,他们要的是和平与稳定的生活,而不是 “世界警察”到处舞刀弄枪,他们要的是经济的稳定发展 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是经济强国的要挟与制裁!
国 会
参议院
众议院
总统
联邦最高法院
国会怎样行使立法权呢?
按照美国宪法,美国发动对伊战争,需要通过 怎样的法定程序呢?
2002年9月布什总统向国会提交了一份要 求授权对伊动武的决议草案 2002年国会参众两院分别辩论投票表决 通过,授权总统对伊拉克使用武力 2003年3月20日总统宣布对伊作战
新闻播报: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
世界一流的IT营销园区----硅谷
据统计,目前硅谷高科技公司共有 8500多家,全球100家大的电 子和软件公司中,有20%发迹于硅谷;全美100家大科技公司中, 三分之一总部设在硅谷;在全球500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中,小小的
硅谷就占去了 62家。
最有名的有六 所:哈佛大学、 耶鲁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斯坦福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
(二)9.11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一是改变了对威胁的来源的看法,认为美国面
临的“最严重威胁”就在于恐怖主义和大规模 杀伤性武器的结合。 二是确定美国“最迫切的任务”是打击“恐怖 主义”和“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有时亦称 “无赖国家”。 三是打击“恐怖主义”和“无赖国家”,必须 “先发制人”。 四是高度重视本土安全。

军事
强大的军事实力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的坚强后盾,也是其实现国家利益 的重要工具。 首先,美国大幅增加国防开支
其次,拥有超强的军事力量。
第三,大力发展“高、新、尖”武器装备和
军事技术。 第四,注重高科技、信息化建军。
就军事实力而言,美国更是独占鳌头。2001- 2006年五年里,美国军费增长了58%,在全球 军费开支中所占份额也从36%增加到46%。 2008年为6070亿美元占全球差不多42% 2009年6610亿美元占全球差不多43%. 2010年美国军费6980亿美元占全球40%左右
在世界排名前500名大学中,美国占168所,前20名中,美国占17所。
主要内容
一、美国“超级大国”的概况
二、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三、美国全球战略的理论依据
四、美国的全球战略对世界的影响
政治
超级大国
经济
军事
文化
政治: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
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 党制度。 立法权
2001年10月7日,美英两国开始对
阿富汗塔利班与拉登集团实施军事打击,
无辜的阿富汗人民从此陷入了内外交
困的战争之中,又一次饱受战火的煎熬!
塔利班简介
塔利班在波斯语பைடு நூலகம்是
学生的意思,它的大 部分成员是阿富汗难 民营伊斯兰学校的学 生,故又称伊斯兰学 生军。它的领导人是 穆尔维•奥马尔
塔利班威胁说要在全球袭击美国的利益
1、遏制战略

艾森豪威尔 约翰逊


杜鲁门
肯尼迪
2、缓和战略
“尼克松主义”
卡特“人权外交”
3、新遏制战略
推行“星球 大战计划”
4、超越遏制战略和 世界新秩序战略
经济
科技
文化
参与和扩展战略
经济安全 军事实力
全球民主化
先发制人战略
奥萨马· 拉登,被指为美国9· 本· 11袭击事件的幕后 总策划人,放在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名单的首位, “世界上最大的通缉犯”。 本-拉登被击毙的意义比较深远。9· 11以后,本-拉 登成为反恐目标,他被击毙,对美国来讲是一个积 极的信号,是美国十年反恐的标志性结局。 潘基文说,这是“全球反恐努力的转折点”。他说, “基地”组织的罪行几乎遍及所有大洲,造成悲剧 和数以千计的生命损失。他强调:“无论发生在何 地,出于何种动机,联合国强烈谴责任何形式的恐 怖主义。”
•两 党 制 两党制
共 和 党
民 主 党
经济
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宣布成立,1890 年,工 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取代了英国的“世界工场” 地位。经过100来年的发展,美国仍然保持世界超 强经济体的地位,美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 的1/3。 2010年美国的GDP为14.66万亿美元。中国5.78万 亿美元.相当于中国、日本、德国的总合 2010年美国GDP总量约占全球GDP总量的 20.218%
(二)
“ 9.11”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
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 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 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 目的的方略。
演变历程
冷战时期 遏制战略——战后初期-60年代末 缓和战略——60年代末-70年代初 新遏制战略——80年代初-90年代初 超越遏制战略和世界新秩序战略1989-1992 冷战结束至今 参与和扩展战略——1992-2001 先发制人战略——2001-2008 接触与合作战略——2009

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蔓延至首都 华盛顿


2011年9月17日,上千 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 纽约曼哈顿,试图占 领华尔街,有人甚至 带了帐篷,扬言要长 期坚持下去。 “在美国,1%的富人 拥有着99%的财富。 我们99%的人为国家 纳税,却没有人真正 代表我们。华盛顿的 政客都在为这1%的人 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