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中常考的名言和古语

合集下载

2023年古代的教育名言

2023年古代的教育名言

2023年古代的教育名言2023年古代的教育名言1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3、师者,人之模范。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言必信,行必果。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

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9、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10、三人行必有我师。

1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知识就是力量。

1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023年古代的教育名言21) 前后不一致是教育中最严重错误之一。

——斯宾塞2) 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真则信。

故疑者,进道之萌芽也。

——明陈献年。

摘自清·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语录》3)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书简》4) 虽然偶然的失败,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包括受惩罚的失败,对学习的进步并不是不利的,但相当经常的成功,还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普雷西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学习以成功为动力。

”除非动机是非常强烈的,连续的失败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受挫折,妨碍进一步努力的程度。

——[美]M·L·比格:《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5) 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又要对各种年龄的人来说都最为重要,那就是:绝不损害别人。

——(法)卢梭6)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7) 天才不过是不断思索,凡有头脑的人,都有天才。

——莫泊桑8) 我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9) 我们想使儿童变得聪明、贤良、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去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

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和到了极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尔使用。

教学原则中的古语与俗语

教学原则中的古语与俗语

教学原则中的古语与俗语(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学原则中的古语与俗语教学原则中的古语与俗语在历年教师招聘教育理论试题中,教学原则一直是考查重点,一般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同时由于经常以古语的形式考查,不易理解,因此也是广大考生难以理解的考点。

教育中国古代经典名言

教育中国古代经典名言

教育中国古代经典名言教育中国古代经典名言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3、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6、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7、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8、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10、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11、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12、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

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

否则辍”。

1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4、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15、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16、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

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1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8、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

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

教之,示以好恶有常。

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

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

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

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19、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

咸无焉,为众人。

20、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

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教育中国古代经典名言21、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古今教育教学名言

古今教育教学名言

古今教育教学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语·为政》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论语·泰伯》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荀子《修身》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论语·述
而》
7.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引导;不是压迫,而是启迪;不是模仿,而是创新。

8.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精神境界
和艺术境界。

2020云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教学原则中常考的名言和古语

2020云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教学原则中常考的名言和古语

2020云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教学原则中常考的名言和古语现在已经进入了深秋时节,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已经逐渐接近尾声,2020云南教师招聘考试进入了备考阶段;在此,呈贡中公教育和备考的小伙伴分享一下教学原则中常考的名言和古语,希望大家能够有一定的掌握,2020考试遇到轻松拿分!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名言:“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古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直观性教学原则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名言:乌申斯基指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4.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古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开其意,达其辞;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孔子教学名言教育思想

孔子教学名言教育思想

孔子教学名言教育思想1.孔子的教育名言有哪些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论语》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论语》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论语》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论语》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论语》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7.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论语》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论语》1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论语》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论语》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论语》13.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孔子《论语》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论语》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论语》1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论语·里仁》2.孔子的有关教学的名言《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3.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出自:春秋.孔子《论语》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出自:春秋.孔子《论语》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古人教育名言名句集锦

古人教育名言名句集锦

古人教育名言名句集锦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5、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6、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7、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8、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0、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3、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6、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

1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8、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

19、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1、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

2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6、至乐蜞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2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8、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2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30、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教育中国古代经典名言

教育中国古代经典名言

教育中国古代经典名言教育中国古代经典名言1(983字)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3、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6、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7、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8、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10、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11、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12、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

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

否则辍”。

1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4、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15、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16、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

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1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8、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

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

教之,示以好恶有常。

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

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

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

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19、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

咸无焉,为众人。

20、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

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教育中国古代经典名言2(923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原则中常考的名言和古语
教学原则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高频考点,各类题型我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在单选题中尤为常见的是考察到一些古语,这也是让很多考生头疼的地方,因此对这些古语和名言进行了整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名言:“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古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直观性教学原则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名言:乌申斯基指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4.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顺利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古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开其意,达其辞;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
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古语:盈科而后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幼者听而弗问,学不鬣等也;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6.巩固性教学原则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古语:复习是学习之母;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如果只是传授就好像把水泼在筛子上,最终将一无所获。

7.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古语: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随人分限所及;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古语:夫子施教,各因其材;小有小成,大有大成;闻斯行诸;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