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精神的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高职院校的组织文化建设

1引言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高校的扩招、学校的扩建等,高职院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不断提高,对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刺激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办学目标的提升。
在这种环境下,高职院校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和较多的发展机遇。
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建设可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促使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提高职院校园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并促进了学校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提高了所培养人才的社会竞争实力。
2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2.1组织文化与校园文化在社会上,我们称组织文化为“企业文化”;在校园我们称其为“校园文化”。
目前,高职院校组织文化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结合社会需求及教育目标对办学理念、制度等的创设性成果。
共同作用构建了高职院校的组织文化形态。
2.2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高职院校组织文化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组织文化建设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
一方面高职院校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组织,在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过程中,人们容易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相对于强制性管理,文化管理更能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人们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学习中。
其次,组织文化建设增强了高职院校的文化气氛,宣传的是一种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这种文化精神的宣扬,增加了高职院校的和谐气氛,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再次,学校运作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从古到今人才的道德水平都非常受到关注。
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可有效地陶冶师生情操,对师生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学校的管理和维系紧靠刚性的处罚制度约束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柔性管理来加以协调、维护。
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风貌和灵魂,是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具体体现。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和参与者,他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承担者和创造者。
所以,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思想情感,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活力。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竞赛,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建设校园文化,积极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积极上进的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应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职院校要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意识。
学校也要关注当代文化发展,引进新的文化元素,促进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在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社团活动和文艺创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应重视人文关怀。
高职院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情感关怀。
学校也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构建融洽和睦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应重视创新创意。
高职院校要建立创新创意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创新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创新创意竞赛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意设计和研发能力,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创新设计和研发,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还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综合资源,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和方法。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施路径

特征 。高 职 院 校 的 校 园 文 化 与本 科 院校 相 比 。 术 性 相 学 对 较 弱 , 在 教 学 、 术 及 服务 领 域 更 具 有创 新 性 及 服 但 技 务 性 ;高 职 院 校 推 行 的 是 大 众 教 育 而 不 是 精 英 教 育 , 学 校 的 教 与 学 和 企 业 的 技 术 更 新 、 理 更 新 等 有 着 密 切 的 管 联 系 .专 业 及 课 程 设 置 都 以 就 业 市 场 或 行 业 需 要 为 导 向 , 程 设 置 及 教 学 方式 呈 现 出多 样 性 和 实 用性 。 此 , 课 因 高 职 院校 的校 园文 化 呈 现 出 “ 用 ” 基 调 。 实 的 三 、 进 高 职 院 校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的 路 径 思 考 推 我 国 高职 院校 的 发 展 虽 有3 多 年 的 历史 . 不 少 职 0 但 业 技 术 院校 成 立 和 建 设 的 时 问 不 长 ,发 展 的历 史较 短 相对 招 生 规模 的不 断扩 大 、 校 的扩 建 , 校 园文 化建 设 学 其
校 园文 化具 有 更强 的开 放性 与 兼容 性 。 外 , 文 化 的规 另 从
念 、 德 规 范 、 织 制 度 . 体 现 全 校 师 生 价 值 取 向 的 校 道 组 是 风 、 风 、 风 、 风 等 所 共 同 整 合 而 成 的 人 文 生 态 环 教 学 班
范性 来 看 , 职 院校 校 园文 化 虽 然还 不 够 完 善 , 与 实践 高 但
健 康 成 长 , 高 师 生 文 化 素 质 、 德 品质 、 美 情 操 , 提 道 审 实 现 高 校 的 教 育 发 展 目标 。 由 师 生 在 教 学 科 研 活 动 中 创 而 造 的物 质 文 " 精 神 文 化 、 度 文 化 和 活 动文 化 的 总 和 。 f - E、 制 所 以 , 一 定 意 义 上 , 园文 化 也 可 以说 是 以 社 会 文 化 在 校 为 背 景 , 学 校 师 生 员 工 为 主体 , 广 阔 的 校 园 和 校 园 精 神 为 特 征 . 每 以 是
论校园文化建设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论校园文化建设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摘要]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名片。
没有自己校园文化建设将会成为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短板”。
强化校园文化活动展开机制的形成,走文化强校建设之路,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校园文化是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由全校师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是物质形态的校园设置、活动形态的校园活动以及由此作用于师生内心的心理形态的积极淀。
它是校园中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及其在物质形态中的具体化,也是高校为了实现其办学宗旨而精心创造并积极作用于全体师生员工思想和行为的所有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提高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名片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作为高职生的素质应该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而校园文化活动则以其特有的功能和优势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要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就要用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手段来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正如以“厚德载物”培养的清华人和“兼容并包”的理念而培养的北大人一样形成品牌,同时也具有名片效应一样。
由于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所创造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的学校内部一切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强调师生员工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而校园文化具有载体功能,通过这个载体使其内在的感染力和渗透力通过不同的校园文化活动释放出来。
这种教育过程表现出来的特点既不同于课堂上的灌输,也不同于规章制度那样带有强制性的行为约束。
前苏联教育家苏?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活动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长期在这种情境中熏陶而成长起来的学生何谈没有自己的个性和品质,这样的学校在竞争中何谈没有自己的竞争力?二、强化校园文化活动展开机制的形成,走文化强校建设之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每个高职院校都面临生存压力。
论高职院校校训精神的文化育人功能

德育观察2020年第3期一、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优先发展教育,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工作的大背景。
二、意义培养人的工作是学校的核心任务,涉及培养目标、内容、方法、环境等。
作为目标意义的校训及其指导下的班训、课训,在学校具有引领作用和宣传、鼓励意义。
校训、班训、课训精神的文化育人,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功在千秋,万古不朽。
一是树立目标。
校训是全校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
班训是全班同学及任课老师的奋斗目标。
课训是任课老师要求的课程学习目标。
二是确定准则,要求师生员工共同遵守。
三是具有警示意义,时时提醒师生员工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三、含义训,含有教导或训诫的话之意。
对校训的阐释有多种,例如,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师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如“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警示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以校训为指导,班主任与全班同学为了班级的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可创立班训。
班训是全班同学共同遵守的警示语。
任课教师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课程教学质量,可结合课程特点,创设课训,作为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警示语。
四、现状对校训精神的文化育人研究,有了一定基础和历史积淀。
一是对校训内涵开展了探究,对校训的内在含义、育人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基本含义获得一定共识。
例如,王妮于2016年在兰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大学校训育人功能研究》中阐述: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凝聚着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更表征着一所高校珍重历史、立足当下、开启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名片。
职高校园文化建设方案5篇

职高校园文化建设方案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职高校园文化建设方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职高校园文化建设方案1一、指导思想: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相结合。
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拓展学生素质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政治化、规范化、多元化、群体化、艺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作贡献!二、基本原则:(一)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培养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二)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使校园显形文化和隐形文化相辅相成。
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以发挥整体的育人效应。
(三)个性化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特征与时代精神,又要体现我校的办学理念,两者相结合,形成校园文化特色。
三、建设目标: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教书教人为先,育人以育心为本。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做好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学校文化的发扬工作,在物质和精神层面构建有学校个性、体现传统与现代相融、和谐向上的学校文化。
营造一个整洁、清新、幽雅、庄重的生态型、人文型的教育园区,为师生创设一个优美的环境,以达到环境育人的功效,形成学校和谐发展的态势。
四、具体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一)环境建设:1.绿化、美化工作:目标:把学校建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鸟语花香、恬静雅致、自然优美的校园。
工作任务:(1)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
校园绿化、美化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园林小品为辅。
发挥校园原有的自然生态林的作用,适当增加名优树种,营造出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息的理想场所。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8篇)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8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其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其意义、现状及对策。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校园文化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成长,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和道德品质,增进他们的人文精神。
此外,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会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高职院校创造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二、现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校园文化建设意识不够强烈。
部分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次要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不重视。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单一、形式呆板。
一些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文化活动内容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形式也缺乏活力,缺乏吸引力,不能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长期规划与持久性。
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些高职院校缺乏长期规划,只注重眼前的效果,而不是长远的发展;缺乏持久性,无法形成持续的文化氛围。
三、对策建议为了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通过制定规划,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明确责任人员和工作职责,增强机制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深度。
二是创新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生需求,依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
例如文艺展演、体育赛事、讲座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多个领域,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
三是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传承校园文化中具有价值的传统元素,同时也要大力创新,加强创新教育,大力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四是加强学生的文化教育。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推出不同形式的文化教育。
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中图 分类号 :6 1 70 文献标识 码 :A 系统 与诸 要素 之 间 的统筹 兼顾 、协调 发展 ,就 是 眼睛 向 内、苦 练 内功 、重在 固本 、夯 实基础 ;
一
、
高职教 育 内涵 发 展必 须发 展 校 园精神
文化
就 是 力求 质量 、效益 、 结构 、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模 同步提 高 ;
就 是专 业 建 设 、干 部 队伍 建 设与 校 园文化 建 设 同步推 进 ;就 是 教育 教学 改革 与 规范 办 学 同步 园精神 文 化建 设 是校 园文 化建 设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因此 ,精 神 文化 建 设是 高职 院校 内涵 发展 的应有之 意 。
校 园精 神文 化 ,主 要 是一 所大 学 受传 统 、 历史 、地 域文 化 等影 响 ,而逐 渐 形成 的 自己独 的追求 和 信念 ; 它是 一种 集体 无 意识 ,随时 间 的沉积 而 被社 会所 接 受 的部分 。高等 职业 教 育 经过 改革 、调 整和 提 高 , 目前 已经 步 入 内涵 发 展阶段 , 内涵 发 展 已经成 为 高职 院校 发展 的核 心 。校 园精神 文化 的培育 也 是 内涵发 展 的重要 内容 之一 ,提 高 人才 培养 质量 ,提 升 学 校办 学 水平 的 内涵发 展 必须 十分 重视 加 强校 园文 化精 神建设 。如我 院凝练 出的 “ 实在 、激情 、乐 业、 国家 示范 性 高等 职业 院校 的精 神 动力 ,也是 我 院 内涵 发 展 的重 要 内容 ,这种 精 神特 质 也开 始
3 高职校 园精神 文化 建设 是 高职院校 内涵 . 发展 品牌 与特 色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ywod l esitnv ai a ol e; ut ao ; a p scl r Ke rsT pr o t n cl gs C lvt n C m u ut e h i i c ol e i i u
【 src ]hsatl rt i uss h o ntt no ehge oa oa cl gs n ema r o tn, n hndsuss erl i si Abta tT i rcefs ds se ecn o i fh ihr ct nl o ee dt j neta dte i se a o hp i i c t ao t v i l a h oc c h t e tn
耍】 本文论述高职 院校 的内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要 内容 , 园文化建设 与高职院校精神 的关系以及如何以高职院校精神统领高职 院校校 园文化体 校
【 关键词】 高职院校精神 ; 培育 ; 校园文化
On t p rta he Ca p s Culu e i c to lCo l g s he S i i nd t m u t r n Vo a i na l e e
b t e ec n tu t no a u utr n h prti v c to a olg s fn lydsu s st eie b u o t k h o aina olgs’ ewe n t o sr ci fc mp sc luea dte sii n o ain lc le e, al ic se h d aa o th w oma e tev t l c l e h o i c o e
土壤 。
23 校 园文 化 是 高 职 院 校 精 神 的载 体 . 高 职 院 校 精 神 弥 漫 于 校 园 , 现 在 教 职 员 工 的精 神 风 貌 、 作 状 体 工 态 之 中, 定 的 校 园 文 化 熏 染 出特 定 的 群 体 个 性 , 特 定 的 群 体 个 性 特 而
21 年 01
第 1 期 1
S I N E&T C N L G F R A I N CE C E H O O YI O M T O N
0职校论坛0
科技信J | L
论高职院校精神的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崔 巍 ( 浙江 建设职 业技 术学 院高职教 育研 究所
【 摘
系。
浙江
杭 州 3 2 1 1 3) 1
1 高 职 院 校精 神 建 构 的 内容
11 求 实精 神 .
透 露 和 折射 出特 定 的 高 职 院 校精 神 。 职 院 校 精 神 的发 扬 要 与 校 园文 高 校 高 职 教 育 以 就 业 为 导 向, 重 “ 注 应会 ” 非 “ 知 ”因此 , 职 文 化 化 建 设 同步 进 行 。 园 文 化 建设 的精 神 层 次 的 建 设实 际上 就 是 高 职 院 而 应 , 高 而 校 是 先 天 性 地 就 把 学 生 能 否 为 用 人 单 位 所 接 纳 , 否 用 得 上 , 得 住 , 得 校 精 神 的延 续 , 物 质建 设 ( 园环 境 建 设 ) 高 职 院校 精 神 的 折 射 和 能 留 下 . 去 , 得 至 关 重 要 , 生 毕 业 不 是 为 了 升 学 或 者 其 他, 看 学 而是 从事 生产 、 管 体 现 。 24 校 园文 化 建设 促 进高 职 院校 精 神 的 培 育与 形 成 . 理 、 务 第 一 线 的 应 用 型 工作 。 服 校 园文 化 作 为 高 职 院校 精 神 的 有 机组 成 部分 之 一 , 高 职 院 校 精 为 1 协 作 精 神 . 2 不 随 校 作 为 一 种 高职 院校 的文 化 精 神, 放 协 作 的 主体 既 包 括 学 校 . 包 神 的 培 育 与形 成 添砖 加 瓦 , 断 丰 富其 内容 , 着 学 院 的 逐 步 发 展 , 开 也 括 学 生 。 学 校 而 言 , 放 协作 意 味 着 横 向合 作 与垂 直整 合 。 向合 作 园文 化 也 把 富 有 不 同 时代 气 息 和 变 化 着 的环 境 因素 等 在 内 的 新 成 分 对 开 横 从 多 指 学校 、 业 之 间 在 育 人 和 科 研 等 方 面 的合 作, 我 国 高 职 院 校 中 添 加 到 高 职 院 校 精神 之 中 , 而 极大 地 完 善 高 职 院校 精 神 的 时 代 性 和 企 如 校 广 泛 开 展 的 “ 单 式 ” 育 就 是 校 企合 作 的典 范 。 直 整合 则 是 指 高 职 环 境 适 应 性 。循 环 往 复 , 园 文化 中经 过 提 炼 的 有 益 成 分 逐 渐 升 华 为 订 教 垂 为 形 完 院 校 对 于 各 种 办学 资 源 的 有 效 、 合理 利 用 。对 学 生 而 言 , 协 作 意 味 高 职 院 校 精神 的新 内容 , 高 职 院校 精 神 的培 育 、 成 、 善 和 创 新做 开放 是 着 开 放 意识 的确 立 和 协 作 精 神 的养 成 。 放 意 识 是 一种 开 放 的心 态 和 出 贡 献 。 高职 院校 精 神 是对 校 园文 化 的高 度 凝 炼 和 提 纯 , 校 园 文化 开
高职院校精神是最核 心的, 是高职院校发展之魂。高职院校精 神 求 和树 立一 种 群 体 的共 同价 值 观 。 而 对 青 年 学 生 形 成 一 种 无 形 的 向 从 隐含 在 校 园 文 化 建设 中, 对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的 提 炼 和升 华 . 犹 如 一 根 心力 , 青 年 学 生 的行 为 系 于~ 个 共 同 的文 化 精 神 上 。 高 职 院 校 精 神 是 它 把 红线 贯 穿 于 校 园 文 化建 设 的全 部 内容 中 。 园文 化 建 设 又 是 对 高 职 院 和校 园 文化 是 青 年 学 生 个 性 自 由发 展 的 广 阔天 地 , 染 其 中 的 青 年 学 校 浸 校 精 神 的倡 导 和 践 行 , 高 职 院 校 精 神 的重 要 依 托 。没 有 校 园 文 化 建 生 可 以充 分 发 挥 想 象 力 、 造 力 , 他 们 各 自的 组 织 管 理 能 力 、 交 能 是 创 使 社 设 , 职 院 校精 神 就是 一 种 虚 幻 的 理想 主 义, 实践 中缺 乏 生 根 发 芽 的 力 逐 渐 确 立 , 形 成 适 应 社 会 发 展要 求 的文 化 心 态 。 高 在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