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的预防与治疗

合集下载

预防水痘知识

预防水痘知识

预防水痘知识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它的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瘙痒。

水痘通常在儿童时期发病,但成年人也可能感染。

为了预防水痘的传播和感染,以下是一些预防水痘的知识和措施。

1. 接种水痘疫苗: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根据医生的建议,儿童在12-15个月龄时可以接种第一剂水痘疫苗,然后在4-6岁时接种第二剂疫苗。

成年人如果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也可以考虑接种。

2.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水痘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所以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水痘症状出现之前。

如果你的家庭成员或同事患有水痘,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共用物品等。

3.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水痘病毒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传播更容易。

如果你的社区或学校有水痘疫情,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的风险。

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水痘的重要措施之一。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到患者或潜在感染源后。

同时,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防止病毒进入体内。

5. 加强免疫力: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水痘病毒。

同时,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6. 及时治疗和隔离:如果你或你的家庭成员感染了水痘,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同时,遵循医生的指示,将患者隔离在家,避免传播给其他人。

7. 注意个人防护:如果你与水痘患者接触,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病变部位。

如果必须接触,可以戴上手套或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口罩和防护服。

8. 定期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家庭和工作场所的表面,特别是经常接触的物品和区域,如门把手、桌面、电器等。

这有助于减少病毒的传播。

总之,预防水痘的关键是接种水痘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和加强免疫力。

如果你或你的家庭成员感染了水痘,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水痘的传播和感染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水痘预防知识宣传

水痘预防知识宣传

水痘预防知识宣传标题:水痘预防知识宣传引言概述: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易在儿童中传播。

了解水痘的预防知识对于减少疫情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痘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匡助大家更好地预防水痘的发生。

一、水痘的传播途径1.1 飞沫传播:水痘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易在密闭的环境中扩散。

1.2 直接接触:水痘病毒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病变传播,如接触水痘疱疹液或者衣物。

1.3 潜伏期传播:水痘患者在潜伏期内也可传播病毒,患者并不一定有明显症状。

二、水痘的预防措施2.1 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方式,建议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减少水痘的发生。

2.2 避免密切接触:患者浮现水痘症状时,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2.3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措施也有助于减少水痘的传播。

三、水痘的症状和治疗3.1 症状:水痘初期常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随后浮现皮肤疹,疹子逐渐变为水疱。

3.2 治疗:水痘普通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通过控制症状缓解患者不适感,避免搔抓皮疹。

3.3 并发症:水痘并发症包括皮肤感染、肺炎等,需及时就医治疗。

四、水痘的传播季节和高发人群4.1 传播季节:水痘多在春秋季节高发,气温变化大时易浮现疫情。

4.2 高发人群: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特别是未接种水痘疫苗的儿童更易感染。

4.3 家庭和学校:家庭和学校是水痘传播的主要场所,应加强预防措施。

五、水痘的预防宣传和教育5.1 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等途径加强水痘的预防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水痘的认识。

5.2 学校宣传:学校可组织水痘预防知识宣讲活动,匡助学生和家长了解水痘的预防措施。

5.3 家庭教育:家长应关注水痘的预防知识,及时接种疫苗,保护孩子免受水痘困扰。

结语: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了解水痘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对于减少疫情传播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预防宣传和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水痘的发生,保障公众健康。

预防水痘教案

预防水痘教案

预防水痘教案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水痘病毒会引起皮肤上的红疹和水疱,伴随着发热和身体不适。

尽管水痘通常在儿童时期发病,但成年人也有可能感染。

为了预防水痘的传播,以下是一份详细的预防水痘教案。

1. 了解水痘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水痘的症状包括发热、红疹、水疱和身体不适。

- 水痘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与他人亲密接触时易传播。

2.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鼓励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他人或公共场所后。

- 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并彻底清洗双手,尤其是指甲和手指之间。

3.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如果您知道某人患有水痘,请尽量避免与其接触,尤其是在疱疹出现后的第一周内。

- 避免与患者共用毛巾、衣物或其他个人用品。

4. 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 在家中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打开窗户,尽量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

5. 接种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方法。

儿童通常在12-15个月龄时接种第一剂疫苗,然后在4-6岁时接种第二剂疫苗。

- 成年人如果未感染过水痘,也可以接种水痘疫苗以预防感染。

6. 遵循医生的建议-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感染了水痘,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 避免搔抓水疱,以免引起感染或留下疤痕。

- 保持清洁和干燥的环境,穿着宽松的衣物,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

7. 通知学校或工作场所-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感染了水痘,请及时通知学校或工作场所,以便他们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病毒传播。

8. 避免孕妇接触水痘病毒- 孕妇接触水痘病毒可能导致胎儿出生时患有先天性水痘综合症。

所以,如果您怀孕,请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总结:预防水痘的关键是提高个人卫生意识,避免与感染者接触,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接种水痘疫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通过这些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水痘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感染了水痘,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以促进康复。

记住,预防胜于治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预防水痘做出贡献。

水痘防治常识——主题班会教案

水痘防治常识——主题班会教案

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有关水痘的预防和治疗的知识。

什么是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儿童时期最为常见。

水痘主要以发热、皮肤疹子、瘙痒为主要表现,一般病程约为7-10天。

我们如何预防和治疗水痘呢?一、病毒传播途径水痘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如果有人患有水痘,他/她咳嗽、打喷嚏,甚至呼吸时会将空气中的水痘病毒散布到周围的空气中,从而使得其他人也容易感染。

水痘病毒还会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播。

当一个未感染的人接触到已感染水痘的人的疱疹液、鼻涕或口唾液时,就会被感染。

在接触到有水痘的人之前,要洗手并避免与其亲密接触。

二、如何预防水痘1. 接种疫苗目前,有一种叫疱疹带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等疾病。

接种疫苗可以减少感染水痘病毒的机会和症状的发展。

2. 保持环境清洁水痘病毒可以在环境表面生存2小时之久,我们要保持环境清洁,经常通风,消毒和清洗衣物、餐具等用品,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锻炼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多进行体育锻炼、吃营养均衡的饮食,有助于促进自身免疫力的提高,从而可以有效预防水痘的发生。

三、如何治疗水痘1. 注意休息水痘患者应尽可能多休息,减轻发热、不适等症状。

2. 保持皮肤清洁和卫生可以使用适量的温开水和无刺激性的皂液清洗患者皮肤,并保持皮肤干燥。

3. 食疗在日常饮食中,可以控制盐分和高热量的食物,增加营养均衡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水分摄入。

我们要记住:1.注意保持卫生,勤洗手,并避免与感染水痘的人亲密接触。

2.接种疫苗,增加自身的免疫力。

3.患病时要注意休息,保持皮肤清洁和卫生,控制饮食,加速恢复。

希望今天的讲解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做好相应的水痘预防工作。

谢谢!。

水痘的识别、预防和治疗:健康教育PPT

水痘的识别、预防和治疗:健康教育PPT

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增强免疫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水痘的治疗
水痘的治疗
休息:患者应休息,避免剧烈 运动,以帮助身体恢复。 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病毒药物 和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
水痘的治疗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水 疱,以防止感染和疤痕形成。其是孕妇 、新生儿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避免传播病毒。
水痘的识别、预防和治疗: 健康教育PPT
目录 水痘的识别 水痘的预防 水痘的治疗 注意事项
水痘的识别
水痘的识别
症状:水痘起初出现红色疹子,后 形成水疱,伴有发热、头痛、食欲 不振等症状。 传播途径:水痘通过飞沫传播,接 触患者的皮肤病损也可传染。
水痘的预防
水痘的预防
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 的方法,建议在儿童时期接种。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水痘预防知识宣传

水痘预防知识宣传

水痘预防知识宣传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会浮现发热、皮疹等症状。

为了提高公众对水痘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关于水痘预防知识的宣传内容。

1. 什么是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患者会浮现发热、皮疹、瘙痒等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0至21天内发病。

2. 如何预防水痘的传播?-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接触患者后要及时洗手。

- 避免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发病初期。

- 避免使用患者的个人物品,如毛巾、衣物等。

-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空气污浊。

-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特别是水痘疫情高发期。

3. 水痘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水痘的症状包括发热、疹子、瘙痒等,通常在感染后10至21天内发病。

-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 水痘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疹子传播,或者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

4. 水痘的高危人群- 未患过水痘的人群,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

- 免疫力低下的人,如患有艾滋病、白血病等疾病的患者。

- 孕妇,特殊是怀孕初期的孕妇,水痘病毒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

5. 水痘疫苗的重要性- 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方法,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个体免疫力,减少水痘的发病率。

- 接种水痘疫苗可以减少疾病传播,保护未感染的人群。

- 水痘疫苗是安全有效的,接种后通常可以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6. 水痘的治疗与护理- 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通常包括退烧药、止痒药等。

- 避免患者搔抓皮疹,以免引起感染。

- 患者应多歇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 可以使用温水洗澡缓解瘙痒感。

7. 水痘的并发症与预防- 水痘并发症包括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对于高危人群特别需要重视。

- 及时就医,按医生指导进行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以及接种水痘疫苗都是预防水痘的重要手段。

水痘的管理制度

水痘的管理制度

水痘的管理制度一、水痘的管控措施1.预防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有效预防水痘疫苗传染,我国已将水痘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水痘疫苗应于儿童满8个月时接种第一剂,满18个月时接种第二剂。

成人或者孕妇若无接种史或无证明,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接种水痘疫苗。

此外,对于未曾感染水痘的成年人和孕妇,也可通过接种水痘疫苗来提高免疫力。

2.隔离措施对于已经感染水痘的个体,应立即进行隔离措施,避免与其他人接触,特别是儿童和孕妇。

感染水痘的儿童应在家中进行隔离,避免去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

同时,隔离期间应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消毒日常用品等,以减少传染风险。

3.教育宣传对于水痘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应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途径,向公众宣传水痘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接种和隔离措施,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预防水痘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4.健康监测建立健康监测机制,对水痘的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和排查。

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通报卫生部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对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消毒和控制传染源等。

二、医疗管理制度1.早期诊断对于怀疑感染水痘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水痘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临床上,水痘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和皮肤出疹等症状,医生可以通过检查疹子的形态、分布和瘙痒程度等,来进行诊断。

2.治疗方案水痘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包括抗病毒药物、止痒药物、退热药物等的使用。

对于合并并发症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肺炎、脑炎等。

3.康复管理水痘患者的康复期需要进行专门的管理,包括定期复诊、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期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休息、饮食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4.传染病防治在水痘的治疗和康复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包括隔离治疗、个人卫生管理、消毒等,减少传染风险。

三、环境管理制度1.居家环境管理对于感染水痘的患者家庭,需要进行相应的环境管理。

水痘防控措施范文

水痘防控措施范文

水痘防控措施范文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一般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其他人。

为了有效地防控水痘的传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措施:1.接种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疫苗通常在12个月至15个月龄时第一剂接种,然后在4至6岁龄段时进行第二剂强化接种。

对于未接种过疫苗的人群,尽早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水痘的感染风险。

2.避免接触患者:水痘高度传染,接触患者容易感染病毒。

如果有人出现水痘症状,应避免与其接触,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患者出现水痘症状后,至少待其症状完全消失后两天,才可以与其接触。

3.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防控水痘的重要措施之一、经常洗手,特别是在与水痘患者接触后或者接触可能带有病毒的物体后需要及时洗手。

使用洗手液或者肥皂,并用温水洗手至少20秒,确保病毒完全被清除。

不要用手触摸自己的眼睛、嘴巴和鼻子。

4.隔离措施:对于确诊的水痘患者,应尽可能隔离在单独的房间内,避免与他人接触。

水痘病毒通过空气传播,隔离患者可以减少他人感染的风险。

同时,对于患者的衣物、床上用品、玩具等物品,应定期进行消毒。

5.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水痘的风险。

合理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都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6.避免共用物品:水痘病毒可以通过被感染的物品传播给其他人。

因此,应避免共用毛巾、杯子、餐具等物品。

患者的个人物品应单独使用,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7.教育宣传:加强对水痘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水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向公众传达防控水痘的知识和方法,便于大家更好地防范水痘疫情的发生。

8.及时治疗:对于出现水痘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和护理,以缓解症状,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水痘的防控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患者、个人卫生、隔离措施、增强免疫力、避免共用物品、教育宣传和及时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原发感染,是以全身出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

多见于儿童,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易造成小区域的流行,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症状体征1.水痘的临床经过潜伏期约为12~21天,平均14天。

发病较急,前驱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症状;起病后数小时,或在1~2天内,即出现皮疹。

整个病程短则一周,长则数周。

2.水痘皮疹的特点水痘皮疹数量较多,数百至数千个不等。

一般首先出现于面部、头皮和躯干,其分布呈向心性,以发际、胸背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

鼻、咽、口腔、外阴等部位的黏膜亦可发疹。

皮疹出现时仍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但往往较出疹前减轻。

发热一般随着出疹的停止逐渐下降至正常。

皮疹有痒感,有时因剧痒使患者烦躁不安。

黏膜处皮疹易破溃成溃疡,常伴有疼痛。

皮疹数量多者全身症状较重。

水痘发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四个阶段。

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后变为疱疹。

典型疱疹呈卵圆形,壁薄易破,周围绕以红晕,疱疹之间有正常皮肤。

疱液初透明后渐转混浊,甚至于呈脓疱样外观;也可因患者搔抓致继发化脓性感染而形成典型的脓疱,并因此导致全身症状加重。

若未发生化脓性感染,自疱疹形成后1~2天,就开始从疱疹中心部位枯干结痂;再经数天,痂壳即行脱落,约2周脱尽。

由于疱疹损害表浅,故愈后大都不留瘢痕,即使局部遗有暂时性色素沉着,也能逐步消退。

水痘皮疹分批发生,在前一批皮疹损害逐步演变愈合的过程中,新的一批疱疹又次第出现,导致红斑、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阶段损害可在同一时间内并存于同一患者。

尤其是在发疹第2~3天,同一部位常常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此为水痘皮疹的另一重要特征。

随着患者体内免疫力的逐渐增强,皮疹逐渐减少。

最后一批出现的皮疹、可在斑丘疹期即停止发展,并就此消退,患者痊愈。

3.水痘的临床分型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可将水痘划分为如下类型:(1)普通型:占水痘患者的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一般而言,水痘患者的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微。

病程经历约1周,即可自愈。

成人及婴儿患者出疹往往较多,病情也较重,病程可迁延数周。

(2)进行性播散型水痘:可见于各种原因导致抵抗力削弱者,例如,罹患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或长期应用各种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

此类患者受染后易于发展为进行性播散型水痘,病情严重;表现为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长,有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全身皮疹多而密集,且新的皮疹不断出现。

疱疹较大,可相互融合形成大疱,或呈出血性疱疹不易结痂,甚至皮疹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大片坏死。

在正常皮肤上有时亦可见到瘀点和瘀斑。

进行性播散型水痘患者的病死率约7%。

(3)原发性水痘肺炎(primary varicella pneumonia):罹患者多系成人,原发性水痘肺炎出现于第1病日至第6病日,但病情轻重不一。

轻者无明显症状;重症可有高热、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及发绀。

胸部体征不明显,或有少量干、湿啰音及哮鸣;X线胸片可见双肺弥漫性结节状阴影,肺门及肺底处较显著。

水痘肺炎的病理过程大体上与皮疹同步,常随皮疹消退而好转;但少数重症水痘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X线阴影仍可持续存在2~3个月方能消散。

(4)水痘脑炎(varicella encephalopathy):较少见,罹患者在出疹后3~8天发生脑炎的临床表现,亦有少数见于出疹前2周至出疹后3周。

一般为5~7岁幼儿,男多于女。

临床特征和脑脊液检查特点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

起病缓急不一,早期可无发热及脑膜刺激征,常见头痛、呕吐及感觉异常,或伴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眩晕及语言障碍等小脑症状;严重者可有惊厥、瘫痪、昏睡或昏迷。

病后可有精神异常,智力迟钝及癫痫发作等后遗症。

水痘脑炎病程为1~3周,病死率5%~25%。

凡以昏迷、惊厥起病者预后严重。

(5)其他:重症水痘感染患者可导致肝组织灶性坏死,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内有典型的核内包涵体,临床表现为水痘肝炎,患者出现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可伴有黄疸。

水痘并发肾炎、间质性心肌炎等亦有报告,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致患者猝然死亡。

此外,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儿畸形;妊娠后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征。

用药治疗水痘为良性自限性疾病。

患病后应隔离患儿,注意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热可卧床休息,口服抗组胺药可控制剧烈瘙痒。

有高热者可酌情给予退热剂。

病情严重者及有并发症者以及2~12岁儿童,早期用阿昔洛韦20mg/(kg·d),可减轻病情,促使皮疹很快结痂,缩短病程。

青少年患者可口服阿昔洛韦800mg/次,5次/d,5~7天;伐昔洛韦(万乃洛韦)300mg,2次/d,7天;或喷昔洛韦50mg,每8h 1次,7天。

对阿昔洛韦耐药者可用膦甲酸400mg/(kg·d)静脉点滴,每8h 1次,直至治愈。

对重症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新生儿水痘,亦可早期静脉滴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阿糖腺苷、干扰素等。

局部外用1%含酚炉甘石洗剂、0.5%酞丁安(酞丁胺)搽剂、1%喷昔洛韦霜,有继发感染者外用脓疱疹泥膏、汗疱泥膏或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

水痘性角膜炎可用0.1%碘苷(疱疹净)眼药水或利巴韦林(病毒唑)眼药水点眼。

中医疗法:中医治则法宜清热疏风、除湿解毒。

方用桑叶10g、菊花5g、牛蒡子5g、杏仁10g、赤芍10g、板蓝根10g、金银花10g、连翘10g、生薏米10g、车前草10g。

发热者加芦根、生石膏;毒热重、脓疱多者加大青叶、黄连、公英;大便燥结者加大黄;病之后期出现口干、舌红无苔等伤阴者加生地、元参。

病情较轻者可服化表丸、银翘解毒丸或忍冬藤30g,水煎服。

饮食保健水痘吃哪些对身体好?(1)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

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2)以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

(3)宜多饮开水。

水痘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1、发之物水痘与麻疹虽都为发疹性热病,麻疹贵于透解,需用发物。

而水痘则宜清热,不可运用发物,食用发物后会使水痘增多、增大,从而延长病程,故疾病初期禁食发物,如芫荽(香菜)、酒酿、鲫鱼、生姜、大葱、羊肉、雄鸡肉、海虾、鳗鱼、南瓜等。

2、食辛辣之物水痘与其他热性病一样,忌食辛辣之品,辛辣之品可助火生痰,使热病更为严重,这类食品如辣椒、辣油、芥末、咖喱、大蒜、韭菜、茴香、桂皮、胡椒等。

3、油腻之物水痘患儿常因发热而出现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等情况,故忌食油腻之物,如油煎、油炸的麻球、巧果、麻花、炸猪排、炸牛排、炸鸡等各种油腻碍胃之品,这类食品难以消化,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4、热性食品水痘的治疗宜用清热解毒为主,故食物中属热性的不可服用,这类食品有狗肉、羊肉、鹿肉、雀肉、蚕豆、蒜苗、韭菜、龙眼肉、荔枝、大枣、粟米等。

5、禁用补药和热药,如人参、鹿茸、附子、茴香、肉桂、仙灵脾等。

预防护理1.隔离水痘患者 VZV感染发病后临床表现为水痘或带状疱疹,但两者的主要传染源均是水痘患者,隔离水痘患者是预防VZV感染的关键。

水痘患者对儿童传染性很大,对水痘患者的传染源管理应包括呼吸道隔离和接触隔离。

患者的隔离期应自出疹开始到出疹后6天,或隔离至全部水痘疱疹干燥结痂为止。

无并发症者可在家隔离,此前不得入托或入学;亦不应出门与其他儿童玩耍接触,并防止其与易感孕妇接触。

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用品应消毒。

易感者接触后应检疫3周(可自接触后第11天起观察)。

2.切断VZV感染的传播途径应加强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或紫外线照射室内进行空气消毒。

接触患者后彻底洗手,是预防VZV 在医院内感染流行的简便有效措施。

3.易感者的免疫保护措施对于未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孕妇、儿童与免疫功能低下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免疫保护措施,避免发生胎儿畸形或重症水痘感染。

(1)被动免疫:在接触后72h内用高效价VZV免疫球蛋白5ml肌内注射,对水痘有预防效果。

由于血制品固有的安全性问题,故VZV 免疫球蛋白的应用范围仅限于暴露于水痘患者的以下情况:细胞免疫缺陷者、免疫抑制剂长期治疗者、患有严重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者。

其理由是,这类患者一旦感染VZV后可能表现为重症水痘,其病情的严重性将超过输用血制品可能带来的某些风险问题。

(2)自动免疫:近年来在试用VZV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主要用于水痘高危易感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据称保护力可持续10年以上。

病理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同属疱疹病毒(herpesvirus)亚科。

病毒在宿主体内长期潜伏,发病时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黏膜的疱疹性损害,易于复发为其共同特征。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直径大约150~200nm的球形病毒颗粒,外有双层类脂蛋白包膜。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人类是唯一的自然宿主。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对体外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在干燥的疱疹痂壳内很快就失去活性;但在疱疹液中,可贮于-65℃长期存活。

病毒可用人胚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但不能在鸡胚等一般动物组织中生长。

疾病诊断重症水痘要与播散性单纯疱疹、播散性带状疱疹相鉴别,鉴别困难时要依靠实验室诊断,如病毒分离培养、Tzanck涂片、PCR法等确定VZV的存在。

轻型水痘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丘疹性荨麻疹散在分布的坚实的水肿性丘疹、剧痒、身体任何部位均可发疹,易于复发。

2.脓疱疮好发于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脓疱为主,全身症状不明显,皮疹无分批出现的特点,不累及黏膜。

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对于非典型的水痘疑似患者,可考虑在皮损部位取材,以下述方法确诊。

1.疱疹刮片检查新形成的水痘,刮取基底组织碎屑涂片,以吉姆萨或瑞氏染色后,镜下可查见多核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

2.免疫学检查可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疱疹基底刮片或疱疹液中的疱疹病毒抗原;亦可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带状疱疹抗体,若病程中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则有诊断意义。

3.病毒分离或电镜检查对缺乏皮疹而疑为水痘脑炎、水痘肺炎或其他严重的非典型病例,可采集脑脊液、痰液或其他相应标本,接种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等适当的培养细胞,以分离疱疹病毒;也可用电镜直接检查患者疱疹液中的疱疹病毒;但这些检测技术复杂,耗时较长,一般很少在临床上应用。

近年来,已开展PCR技术,从上述标本中快速检测病毒的基因,有助于早期诊断。

其他辅助检查:水痘并发肺炎者,X线胸片可见双肺弥漫性结节状阴影。

并发症并发水痘性肺炎及暴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水痘性脑炎、Reye综合征(急性脑病及脂肪变性)等。

预后只要未继发严重细菌感染,普通型水痘预后良好,愈后局部亦不会留下瘢痕。

但是,免疫功能低下,继发严重细菌感染的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或播散性水痘肺炎、水痘脑炎等严重病例,病死率可高达5%~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