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题目: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海门市教育局文件精神,以学校工作报告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变革”“快乐师生共建”两大工程展开第二学期的教学工作,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以自学、展示、小组合作”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推进“学程导航”的课堂教学研究。
强化管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定不移地践行“轻负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建设师生快乐成长的家园。
二、工作目标1、以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指针,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计划规定要求,开足上齐所有课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2、全面深度变革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以学定教”思想得到真正落实,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明晰和细化“学程导航”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重点突出“自学、展示、小组合作”等环节,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对毕业班的管理,实现重点中学的录取率、基础年级各学科质量考核、初三年级教学指标稳居全市第一。
4、深度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
加强对小班化、走班制、精英化教学的开发和研究。
5、加强对学校艺体工作的领导,使学校的艺体工作向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健康发展。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优化社团活动组织形式,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品味。
三、具体工作和措施(一)以“学程导航”教学范式为抓手,全面深度变革课堂教学,追求理想课堂。
1、全面落实,重点展开在前几年实施理想课堂建设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要全面落实“学程导航”课堂教学规范,教务处将组织每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研讨,研究并出台“ ‘学程导航’课堂教学规范细则”,选择骨干教师进行上课示范,使“目标导向、任务(情景)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导学、检测反思”等课堂基本环节的操作性更强,真正使每一位教师对教学的每个环节做到心中有谱、心中有底。
河南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河南大学
本科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院:护理学院教研室(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主讲教师:刘彬/贾彩云/房娜/厉永强/葛振英/刘广超等职称:教授/讲师/讲师/讲师/讲师/副教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编号:03000004
授课专业及年级:09级护理学专业总学时:72 学时
填表日期:2010年2月28日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填写说明
1.本表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概要,也是学校和院(部)进行教学检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
依据。
有关非理论课教学的课程,可依此样式由院系自行设计。
2. 多人主讲的课程,教师姓名和职称请用“/”分开。
3. 表中“教学手段”栏主要填写讲授、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执行情况”栏,主要填写计划落实或变更情况。
4. 本表经教研室(系)主任、院(部)教学院长(主任)审签后,不得随意变动。
如须调整,应经教研室(系)和
院(部)教学院长(主任)同意,并在执行栏内注明。
5. 根据填写内容,续页可复制,但首页和尾页不能缺少。
6.本表一式两份(可复印)。
经审签后,教研室(系)、院(部)各留一份。
河南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河南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续页)
河南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尾页)
教研室(系)主任签字石渊渊院(部)主管领导签字2010年2月28日2010年2月28日。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精)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部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本着教研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宗旨,在先进理念的传播、教学管理的指导、课堂教学的示范及教师培养的引领等诸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注重自身内涵发展,紧紧围绕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和自主有效课堂构建两项重点工作,分层管理,个别关注,专题研讨,展示交流,狠抓落实。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全区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1.常规工作做实做细。
(1)狠抓课程方案、教研计划、教研组活动、领导听课、专题研究、教师与学生成长档案、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地方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常规工作的落实。
教研室将通过日常教学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检查学校常规工作开展情况。
命题的方向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
教研室将举行命题研讨、试题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
各学校要上报学科试题、检测成绩及分析情况。
(2)加强学校档案管理。
提高认识(意义:成果的总结、研究资料、历史的记录、迎接检查),规范要求(字体、字号、文章格式、无错别字、无问题无漏洞),专人管理负责,形式上以电子档案为主,内容全面准确(主题、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讲人、参与人员、研究解决的问题)。
(3)继续开展主题性展示交流活动。
围绕自主有效课堂构建、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教研组建设、课题研究、学生研究、综合性学习研究、作业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管理等方面,结合教师个人、教研组、学校自愿申请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展示交流活动。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对典型经验总结提升,促进学校重点工作的开展。
2.重点工作做出成果。
(1)教师学科素养提升。
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指导教研组活动重点要放在学科知识结构建构、板块知识梳理,重点内容与核心概念解读,通过专题研究、试题研究,课例分析、专业阅读等方面。
教研室将通过优秀教师研修、中心教研组活动、主题内容讲解、专题讲座比赛、优质课评选等活动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2009-2010第二学期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苗分柱当前我们教育工作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教育应尽可能适应未来社会各类人才的基础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式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搞好我校的各项工作,在认真总结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特制定2009—2010年小学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学校制度管理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是抓好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提前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
鼓励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努力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二、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学习,使教师树立起先进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本学期采取学校定期组织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学习《河北教育》、《河北教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更好地实施教学实践。
2、注重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
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并组织好校内培训。
3、强化课改教师的素质培养,每位课改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勇于探索教学新思路,及时总结教学中典型案例。
教务处随时对课改教师进行听课视察。
4、提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如: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使用前,到教务处做好登记。
5、各教研组、同科进行相互听课,以老带新,取长补短。
6、加强普通话的培训工作。
三、搞好常规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依靠教师的认真工作,所以每位教师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测试方法要活,具体要求如下:1、加强教研活动,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内容要充实,可操作性要强,并严格按照教研工作计划安排进行活动。
2、加强素质教学,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既重开发智力,又重培养能力。
3、备课,要求语、数及综合教师做到超周备课,兼课教师以一科为主,掌握大纲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反复熟悉教材,抓住重难点。
2009~2010年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精

硕士生英语口语C班
1〜18周107教室
硕士生英语口语B班
1〜18周107教室
硕士生英语口语A班
1〜18周107教室 磁性材料与磁性测量
1〜13周202教室
硕士生英语口Βιβλιοθήκη B班1〜18周107教室7、8
节
博士生英语
1〜18周107教室
高温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
1〜5周108教室
材料的扩散与相变
6〜17周109教室
博士生英语
1〜18周107教室
现代材料研究方法
8〜10周109教室
博士生英语
1〜18周107教室
高温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
1〜5周108教室
博士生英语
1〜18周107教室
材料的扩散与相变
6〜17周109教室
硕士生英语口语C班
1〜18周107教室
高温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
1〜5周108教室
7、8 节:15.30〜17.20; 9〜11 节:18.30〜21.20。
材料的结构
8〜15周109教室
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二)
1〜18周109教室
现代材料研究方法
1〜7周109教室 材料的结构
8〜15周109教室
计算材料学
1〜7周108教室
材料的结构
8〜15周109教室
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二)
1〜18周109教室
5、6
节
硕士生英语口语A班
1〜18周107教室 磁性材料与磁性测量
2009
本课表执行时间: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7月2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关于组织20092010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工作的通知

关于组织2009——2010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工作的通知教务处[2010]43号各教学单位和及相关部门:根据我校本学期教学工作进程安排,我校所有课程的教学环节应在本学期第十七周内(2010年6月28日前)完成,本学期期末考试安排在第十八周和第十九周(2010年7月5日——2010年7月16日)期间进行。
现将有关考试工作安排如下:一、考试的组织与领导:为保证我校期末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潍坊学院考试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建立校院两级考试工作领导小组。
1、学校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的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考试工作进行协调处理,组织校级巡视小组,对全校考试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与监督。
主考:冯滨鲁副主考:澹凡忠、李学军考务办公室:教务处学籍管理科2、各教学单位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由学院(部)相关人员组成的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置考务办公室,负责本院部考试的具体安排及院部巡视活动。
3、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各院部应成立试卷保密工作小组,负责试卷的领取、发放和保管等环节。
4、各学院要在考前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潍坊学院考试管理暂行规定》、《潍坊学院考场规则》、《潍坊学院监考守则》等系列考试管理规定,并组织全体人员开展专题学习,及时将本通知内容传达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使大家能够提高认识、思想重视,并严格执行。
二、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及考核形式:1、考试科目:(1)各学院应严格按照本学期的教学执行任务书生成的《潍坊学院2009——2010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科目表》(见附件一)执行。
科目表中用黄色标注的部分不允许修改,确需修改者需报教务处批准,禁止私自增加或减少考试科目。
(2)各学院要以考试科目表的数据为基础,形成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日程安排表》(格式见表1),考试科目表中的所有课程均要有对应的考试日程安排。
2、考核形式:(1)根据课程的性质(以各专业教学计划为准),考试课程(除实践环节)原则上统一安排闭卷考试,对于某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经学院院长批准,可采取其它的考试形式,但应严格把关。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吴中实验小学本学期,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依托吴中区教育局和长桥街道的正确领导,以区教育局“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育质量,深化素质教育”为指针,以“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发展,用全面人才观引领师生成长”为办学理念,充分发扬全校教工精诚合作、勤奋踏实、刻苦钻研、勇于争先、锐意开拓的学校人文特色精神;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规范教育常规管理为抓手,以深化教育科研为增长点,力求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促进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一学期来,学校在发展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就本学期学校工作作一总结。
一、坚持立德树人,扎实养成教育,努力提升德育工作实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本学期,我们始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抓住养成教育,班级管理这两条主线,依据学校实际,以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加强对德育队伍的管理,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切实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构建我校德育工作新格局。
1.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立足校本实际,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
首先,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校内德育管理体系,实行校长总负责,副校长主管,德育处具体负责的领导机制。
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认真制订并指导落实各项措施,并在日常关注全校各年级、各班德育工作实施状况,及时发现问题,确定对策,增强德育工作的指导性与目标性。
其次,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通过全面落实班主任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与奖励机制,增强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本学期,我们严格执行一月一例会制度,及时总结阶段工作,并提出下阶段的工作重点,从而使班主任明确工作目标,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为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我们还定期组织他们学习,进行相关工作研讨,使他们掌握科学合理的育人方法。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精)

2010年目标展望
四期工程实现破土动工 教科研工作走向规范化道路 杂技专业工作突破瓶径 加强内涵建设,为实现国家级重点校创设 条件。 发挥重点校作用,通过培训学校做好社会 服务。
国家级重点校标准
查主干专业。各主干专业应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 者(技能型人才)确定培养目标,针对的岗位群要明确, 文字描述要具体。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职业指导要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 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能正确处理毕业生就业与升学的 关系。 所谓主干专业是指体现学校性质、办学特色、学校水平 的品牌专业。一般师资力量较强、教学条件较好,开办 时间较早(应有3届以上毕业生)、学生数量较多(每 级学生至少应在30人以上)。主干专业数量应不少于开 办专业的二分之一(一般不少于3个)。
国家级重点校标准
校 外 部 环 境 好 , 重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不断研讨,采用课程综 内 合化、构建教学模块等方式,建立新的适应市场需求和 部 有 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成效显著 利 教学方法改革,要体现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由 条 件 重共性向重个性转变,由重理论向重实践转变,由重教 多 室向重现场转变。考核方法改革要体现由选拔考试向达 , 标考试转变,由考记住什么向考会做什么转变,由重结 后 劲 果向重过程转变。 大 学校外部环境好,内部有利条件多,后劲大,发展前景 , 大。 发 展 前 景 大 。
。
2010年工作要求
全校各项工作要对照国家级重点校的标准努力 德育工作在抓好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强调国艺品 牌化,重点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成效。 专业教学工作在抓好规范施教的基础上,强调教 学研究,重点在教师行业影响力方面有所显现。 文化课教学工作在抓好课堂质量的基础上,强调 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与贯彻,重点在毕业考试成 绩上有所突破。 行政工作在抓好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强调管理 的科学性,重点在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 效率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代号:234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建筑测量试题
2010年7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
A.ⅹ轴,向东为正B.y轴,向东为正
C. x轴,向北为正D.y轴,向北为正
2.水准测量中,用于对标尺截取读数的是十字丝( )。
A.竖丝B.中横丝
C. 上丝D.下丝
3.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月点进行测量,测得A月两点之间的高差为o.698m,且月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m。
A.1.678 B.3.074
C. 0.698 D.2.376
4.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
A.90°B.180°
C.270°D.360°
5.用测回法测水平角,各测回间改变度盘起始位置是为了消除( )误差。
A.视准轴B.横轴
C. 指标差D.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
6.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望远镜中丝瞄准标尺高,仪器高已知),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的数据是( )。
A. 上、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B.中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C. 上、中、下丝读数
D.上、中、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7.用一把名义长度为30M实际长度为30.0025M的钢尺量得某段距离为221.756M,则该距离的尺长改正为( )。
A.0.0185 B.一0.0185
C. 0.5544 D.一0.5544
8.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 )m。
A.±0.001 B.±0.002
C.±0.003 D.±0.004
9.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m。
A.26、31 B.27、32
C. 29 D.30
10.地形图上加粗描绘的等高线称为( )。
A. 首曲线B.间曲线
C. 记曲线D.山脊线
11.要将0.1m宽的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所选的测图比例尺不宜小于( )。
A.1:500 B.1:1000
C. 1:2000 D.1:5000
12.由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测设一个点位的方法是( )。
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X表示)
1.方位角就是自某标准方向起始逆时针至一条直线的水平角。
( )
2.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至直线的锐角。
( )
3.i角误差即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产生的误差。
( )
4.测站检核的方法有仪高法和高差法。
( )
5.经纬仪整平的目的就是使望远镜处于水平位置。
( )
6.用盘左及盘右两个位置测角,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 )
7.望远镜视准轴应垂直于它的水平轴。
( )
8.算术平均值是等精度观测值的最可靠值。
( )
9.测量误差来源于仪器误差、观测者本身及外界条件的影响。
( )
10.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上升方向。
( )
11,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平距。
( )
12.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作为施工控制,适于用交会法测设点位。
( )
三、计算题(40分)
1.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月M:高程为10.648m,闭合水准路线计含4个测段,各段测站数和高差观测值如下所列。
按下表完成其内业计算。
(18分)
2.现需从A点测设长度为129.685m的水平距离AB,初设月点后,测得温度t=23°C,AB两点的高差九=一1.168m,已知尺长方程为
30m,问需沿地面测设多少长度?(10分)
3.钢尺丈量AB的水平距离,往测为357.23m,返测为357.33m;丈量CD的水平距离,往测为248.73m,返测为248.63m,最后得DAB、DcD及它们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哪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12分)
试卷代号:234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建筑测量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7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C 2.B 3.B 4.A5.D 6.D
7.A8.C 9.D 10.C 11.B 12.B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X表示)
1.X 2.√3.√4.X 5.X 6.√
7.√8.√9.√10.X 11.X 12.X
三、计算题(40分)
1. 解:(18分)
3.(12分)解:
AB段:DAB—(357.23十357.33)/2—357.28m(3分)
K=(357.33—357.23)/357.28=0.1/357.28=0.00028 (2分) CD段:DCD:(248.73+248.63)/2—248.68m(3分)
K=(248.73—248.63)/248.68=0.1/248.68=0.00040 (2分) AB段丈量的结果较精确。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