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

课后作业
1、复习第一单元 2、完成课本习题第二部分 3、预习《到实验室去》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某元素
2、元素符号的含义
氧元素
不对,是 一个氧原 子
通常有两 种含义
O
某元素 的一个 原子
你们说的 都对
元素符号的含义 氢元素 氮元素 N 一个氢原子 铁元素 Fe
金属铁 一个铁原子
H
一个氮原子
思考:如何表示 两个氧原子呢?
2O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 加上一个数字,则只能表 示几个这样的原子,不再 表示某元素。
4.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海水 B.矿泉水 C.冰水混合物 D.纯净的河水 5.下列物质中(1)糖水(2)空气(3)二氧化碳(4) 氧气(5)铜丝(6)氧化铜。 (1)(2)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 (3) (4), (5) (6) 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 (4) (5) 属于单质的是 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 (3) (6)
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1.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氢气H2 、 氧气O2 、 水H2O 2.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而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 氯化钠(食盐)NaCl 3.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1)金属Au (2)固态非金属C(3)稀有气体He 分子
构成
原子
得失电子
物质
组成
元素
离子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想一想
你知道这些物质中“钙”和“碘 ” 指的是什么吗?
达标检测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 C ) A.O、Si、Fe、Al B.O、Fe 、Si、Al C.O、Si、Al、Fe D.O、Ca 、Si、Al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明白元素的简单分类。
(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3)初步形成“元素”是基于不同原子中最差不多的粒子——质子而对原子进行分类认识,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4)了解元素周期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构成物质的差不多粒子的比较,建立元素的概念,加深对物质分类的明白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强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摸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元素符号;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1)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物质什么缘故会变化无穷、循环往复?人们专门早就意识到,所有物质差不多上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差不多成分——“元素”组成的。
然而,关于这些元素怎么说是什么,人们却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元素是水、火、土、气,也有人认为是金、木、水、火、土⋯⋯然而,随着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入,发觉它们仍旧是可变的,并不是组成物质的差不多成分。
那么,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怎么说是什么呢?二、新课学习一、元素与元素符号活动天地: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怎么说是什么?古人曾经认为水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之一,认为它普遍存在、不易变化。
依照你对水的认识谈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不正确,尽管水普遍存在,然而水也是能够变化的,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能够拆成两种原子。
]小明认为“所有的物质差不多上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差不多粒子构成的,这些差不多粒子才是组成物质的元素”。
小丽认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是容易变的;而原子是不变的,同时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因此原子才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第2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第2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1〕知道是哪位迷信家陈列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经过元素周期表,知道什么是周期、族,能找出从元素周期表中可取得的信息。
2.进程与方法〔1〕经过自主探求和小组协作交流能总结说出1—18 号元素原子同一横行、同一纵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先生构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看法观。
【教学重点】〔1〕从元素周期表中可取得的信息【教学难点】〔1〕从元素周期表中可取得的信息【课前预备】多媒体【课时布置】1 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彼此能否有联络?有没有规律可循?早在原子结构被发现之前,迷信家们就曾经对此停止了临时的探求。
19 世纪初,人们发现的元素已超越50 种。
这些元素的性质各异,其相对原子质量也不相反。
那么它们之间能否有内在联络?二、新课学习多识一点:元素周期表的开展历程1817 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发现了〝三元素组〞.1862 年,法国迷信家尚古多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将元素沿一个圆柱面螺旋陈列,使性质相似的元素上下陈列在一同。
两年后,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发现,随相对原子质量递增,每隔八种元素就有重复的性质出现,称为〝元素八音律〞。
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经重复比拟、排序,将事先曾经发现的 63 种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陈列起来,使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排在同一列中,失掉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由于门捷列夫是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陈列元素的,有些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并不适宜。
直到 1913 年,美国迷信家莫斯雷发现,按原子的质子数对元素排序,能更好地表达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随着人们对化学元素看法的深化和新元素的陆续发现,元素周期表不时失掉完善。
二、元素周期表简介视频:元素周期表观察元素周期表如今的元素周期表是把目前已发现并被正式命名的 112 种元素依照原子核内质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陈列而成的,共有7 个横行、18 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反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 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2018秋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第四节 元素 (共42张ppt)

化合物 多种元素组成
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前五位 依次为: 氧、硅、铝、铁、钙 O Si Al Fe Ca
合作探索
元素名称
钙
不足的影响
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等 儿童发育停止,智力低下,严 重时得侏儒症 贫血,心动过速,指甲扁平
过量的影响 富含的保健品及食品
如金刚石、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
一起探究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是否发生变化?
H H
O O
H H
通电
H
H H
O O
+
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元素的种类是否发 生变化,为什么?
归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而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归纳总结
不癌,脱发,脱 甲,神经系统损 坏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 涵义 区 别 表示法 具体微粒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元素 一类微粒的总称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 组成
微观角度描述分子的构 适用范围 成或物质的构成。
联系
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元素与原子是总 体与个体的关系,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 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元素周期表中各符号意义 元素 符号 33 As
原子 序数
相对 原子 质量
砷
74.92
元素 名称
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
汉字特点:带“钅”旁,“金”和“汞”例外
元素
非金属元素
“石” 固态非金属 “气” 气态非金属 “氵” 液态非金属
稀有气体元素 氦、氖、氩、氪、氙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今日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进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肥皂,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如图是汞元素的相关信息,其中正确的是A.水银的化学式为Hg B.汞原子的质量为C.汞原子的中子数是80D.汞为非金属元素2 . 结构决定性质,下列微粒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是()A.B.C.D.3 .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②在化学变化时易失两个电子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4 . 下列根据化学用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B.═该原子在反应中易得电子55.85D.Na2SO4﹣﹣该物质属于氧化物C.﹣﹣“+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5 . 下图是物质微观结构的示意图(其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6 . 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①Ne②Mg③Mg2+④H2O2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④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7 . 下列四个推断中,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8 .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分子C.2H:2个氢元素D.: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9 .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冰、干冰、盐酸B.红磷、纯碱、石油C.水银、生石灰、天然气D.金刚石、熟石灰、空气10 . 卫生部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公告,禁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CaO2)这两种物质。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 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A.质子数是79 C.是非金属元素
B.中子数是118 D.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
课堂达标 8(.如二图)为药化理学作用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B.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 C.碳属于金属元素 D.C、N、O 原子中质子数依次增加
( C)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典型例题
知识点二:元素周期表
【典例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 的一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D) A.铬原子的质子数为52 B.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C.锰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5
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宏观)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 ③表示一种物质(宏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三类物质)
①氢元素
H
②一个氢原子
①铁元素
F ②一个铁原子 e ③铁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 (3)元素的分类
2.物质的分类
(1)氧气(O2)、铜(Cu)、铁(Fe)等物质的组成中只有一种元素。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2)二氧化碳(CO2)、水(H2O)、氯化钠(NaCl)等物质的组成元 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2.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4 《元素》说课课件(15张PPT)

知识延伸,深化知识
不是
五、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过渡揭题
合作探究,集中智慧 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知识延伸,深化认识
1、单质与化合物 2、元素的分布 3、元素的书写 4、元素的意义六、板书设计课 Nhomakorabea4 元素
元素的意义
元素的 概念
元素的书写
元素
元素的分布
单质 化合物
知识延伸,深化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 主思考、合作讨论,集 中智慧得出元素的概念。
五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过渡揭题 合作探究,集中智慧
1.一类原子”是指核电荷数(质 子数)相同的原子。 2.元素是原子的统称,是个宏观 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质子数。
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以下三种原子是同一种元素吗?
从认知基础看
学生已能记住一 些常见物质的名 称及物质的分类 等,这为本节课 的学习奠定了基 础。
从思维特点看
九年级学生的抽象 逻辑思维能力提高 ,以理解记忆为主
,喜欢合作探究。
三 、教法分析
讲述法
合作 探究法
点拨法
提问法
教法
四 、学法分析
温故知新, 归纳分类
个性表现, 知识迁移
合作探究, 明确方法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元素
(课时一)
说课环节
1 2 3 4 5 6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板材书分设析计
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1
《元素》是鲁教 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的 第二单元第4课题的 内容,是上一课时 《原子的结构》知识 的延伸。
2
同时该课题 又是课题《水分 子的变化》的结 论的深化。更是 学习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的基础。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四节 元素

第四节元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比照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教学方法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介绍讲解→学生活动→问题讨论→补充总结→练习提高。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简介。
第二课时:元素符号的书写、意义和元素周期表的简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学过电解水的实验,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什么物质呢?[答复]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追问]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答复]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可让学生上讲台板演][学生板演]二氧化硫(SO2) 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铝(Al2O5) 二氧化碳(CO2)[小结引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根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板书]第二节元素[设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拟确切呢?[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 ,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所以就把它们统称为氧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氮原子
Fe
一个铁原子
请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Cl 氯元素;1个氯原子 2S
2个硫原子
52C 52个碳原子
元素的分类:
1、稀有气体:气字头 2、金属元素:“钅”字旁 固态非金属元素(“石”字旁) 3、非金 液态非金属元素(“氵”字旁) 属元素
气态非金属元素(“气”字头除稀有气体
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饮用矿泉水。下图是某饮用矿
元
素
想一想
你知道这些物质中“钙”和“碘 ” 指的是什么吗?
思考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 的?什么是元素?
石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分子里都含有碳原子, 则石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这三种物质中都含 有 碳元素 。
元素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该矿泉水属于 [ D A、纯净物 B、单质
2、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 “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
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D )
A 单质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 3、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一种氨基酸)能增强艾滋病毒 感染者的免疫能力,半胱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N2O2;则半 胱氨酸由 碳、氢、氮、氧 元素(填元素名称)组成。
泉水部分商标图,图中列出了理化指标。
饮用矿泉水理化指标
测定结果
钙 镁 钾 钠 ≥4.0 ≥0.5 mg/L mg/L
≥0.35 mg/L ≥0.8 mg/L mg/L 7.1
偏硅酸 ≥1.8 pH值(25℃)
1)这里的钙、镁、钾、钠指的是[ D ]
A、单质 B、原子 ] C、化合物 D、混合物 C、分子 D、元素
4.达菲对治疗甲型流感有一定的疗效, 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莽草 酸的化学式是C7H10O5,请根据信息回答:
(1)莽草酸由
成。
(2) 一个莽草酸分子由
三 种元素组成; 22
个原子构
感谢指导!
元素和物质的关系就像英语 中字母和单词的关系。
元素的分布:
地 壳 中 元 素 含含 量
氧
说说看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氧元素 铝元素
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元素
元素符号
名称 氢 氧 碳 铜 铁 拉丁文名称 Hydrogenium Oxygenium Carbonium Cuprum Ferrum 符号 H O C Cu Fe
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N O H Fe Cu
一 大 二 小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吗?
锰 n
m
镁mg
钙cA
Mn Mg Ca
元素符号表示什么意义?
一个氧原 子
氧元素
思考:如何表示 两个氧原子呢?
2O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 加上一个数字,则只能表 示几个这样的原子。
氢元素 H 一个氢原子 铁元素 N
氮元素
=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伴你学习
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1、二氧化碳中有碳和氧两个元素。
×
×
二氧化碳中有碳和氧两种元素。 2、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元素的种类及含量
自然界中有一百多种元素, 而存在的物质有两千多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