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课件(32张PPT)

Na+ Cl-
Cl-
阳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认识离子
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1)阳离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如:Na+)
(2)阴离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如: Cl-)
课堂反馈
1、判断下图是原子,还是离子?
+16 2 8 8 +19 2 8 8 +18 2 8 8
(注: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氯原子核内有17
个质子,氩原子核内有18个质子。)
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影响
1.稀有气体的原子
+2
2
+10
28
+18 2 8 8
He
Ne
Ar
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8 个电子, (氦有 2 个电子),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不容易得失电子,性质稳定。
【小提示】物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 (如: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掉)。
相互 关系
得失电子
分成
离子
原子
得失电子
构成
分子
【分享收获】
原子中的电子
通过学习,你对原子中的 电子有了哪些了解……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的分层排布 3、核外电子对原子在
化学反应中的影响 4、认识离子
学以致用
1、指出镁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组成的意义。
+12 2 8 2
2、下列原子结构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_B___,易得电子 的是__A__,失电子的是___C__。
阴离子
阳离子
原子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ppt课件

___H__C_l_+__N_a_O_H__=_=_=_N__a_C_l+__H__2_O____ (4)碱+盐―→新碱+新盐(举一例) __C_u_S_O__4+__2_N__a_O_H_=__=_=_C_u_(_O_H__)2_↓_+___
(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
试液变____蓝___,使无色酚酞
3.生石灰→熟石灰。 生石灰与水反应,并放出大量热量,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C_a_O__+__H_2_O_=_=__=_C_a_(_O_H_)_2_____。 4.熟石灰→石灰水。 熟石灰加入大量的水,大量熟石灰小颗粒悬浮在水中,形 成___悬__浊___液,当小颗粒沉淀下来后,有小部分氢氧化钙溶于 水,形成澄清的__石__灰__水__溶液。
1.氢氧化钠。 (1)化学式__N_a_O__H__,俗称__火__碱___、__烧__碱___、_苛__性__钠__, 是一种___白____色固体,___易____溶于水并___放__出___(填“放出” 或“吸收”)大量的热。在空气中放置会吸水溶解而在表面形成 溶液,这种现象称为__潮__解____。因此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 干燥剂,如干燥 H2、O2 、CO、NH3、CH4 等,但不可以干燥 CO2、HCl 等,因为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
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物质
1.氢氧化钠
2.氢氧化钙
化学 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 变 ___蓝_____ , 使 无 色 酚 酞 试 液 变____红___,pH____>____7。 (2)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 水(举一例) __2_N__a_O_H_+__C__O_2_=_=_=_N__a_2C__O_3_+__H_2_O__ (3)碱+酸―→盐+水(举一例)
(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
试液变____蓝___,使无色酚酞
3.生石灰→熟石灰。 生石灰与水反应,并放出大量热量,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C_a_O__+__H_2_O_=_=__=_C_a_(_O_H_)_2_____。 4.熟石灰→石灰水。 熟石灰加入大量的水,大量熟石灰小颗粒悬浮在水中,形 成___悬__浊___液,当小颗粒沉淀下来后,有小部分氢氧化钙溶于 水,形成澄清的__石__灰__水__溶液。
1.氢氧化钠。 (1)化学式__N_a_O__H__,俗称__火__碱___、__烧__碱___、_苛__性__钠__, 是一种___白____色固体,___易____溶于水并___放__出___(填“放出” 或“吸收”)大量的热。在空气中放置会吸水溶解而在表面形成 溶液,这种现象称为__潮__解____。因此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 干燥剂,如干燥 H2、O2 、CO、NH3、CH4 等,但不可以干燥 CO2、HCl 等,因为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
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物质
1.氢氧化钠
2.氢氧化钙
化学 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 变 ___蓝_____ , 使 无 色 酚 酞 试 液 变____红___,pH____>____7。 (2)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 水(举一例) __2_N__a_O_H_+__C__O_2_=_=_=_N__a_2C__O_3_+__H_2_O__ (3)碱+酸―→盐+水(举一例)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上课课件

着火点
着 火 点
1、物质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2、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情况
下不发生改变。
3、一些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着火点 (0C)
40
240
木材
250 |
330
木炭
320 |
370
无烟煤
700 |
750
一、探究问题 二、作出猜想 三、实验探究 四、得出结论
1、是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
情景1:做完饭后,你怎样将液化石油气熄灭?利 用了什么原理?
情景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 利用了什么原理?
情景3: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 燃烧起来。怎么办?利用了什么原理?
情景4: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发生火灾。火势 迅速蔓延,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是什么?利用了什么 原理?在山林中遇火逃生时,应沿什么风向跑?
物质需要在什么 条件下才能燃烧?
一、探究问题 二、作出猜想 三、实验探究 四、得出结论
物质燃烧需要 的条件是……
一、探究问题 二、作出猜想 三、实验探究 四、得出结论
探究物质燃烧 所需要的条件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把玻璃棒和小 木条分别在酒精 灯上点燃。
小木条______ 玻璃棒______
不留相有不特一校来
会给信欣寻别切园到
只彼短喜常是都灵周
是此短,的邂那秀坡
45 …
一的
有心逅么,,
堂
分激情可亲校走
课
钟动
爱切 风进
同
纯镇
学
朴中
圣火不灭
历经五洲四海,光明圣火相传 为人类彰显着和平与希望。
着 火 点
1、物质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2、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情况
下不发生改变。
3、一些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着火点 (0C)
40
240
木材
250 |
330
木炭
320 |
370
无烟煤
700 |
750
一、探究问题 二、作出猜想 三、实验探究 四、得出结论
1、是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
情景1:做完饭后,你怎样将液化石油气熄灭?利 用了什么原理?
情景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 利用了什么原理?
情景3: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 燃烧起来。怎么办?利用了什么原理?
情景4: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发生火灾。火势 迅速蔓延,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是什么?利用了什么 原理?在山林中遇火逃生时,应沿什么风向跑?
物质需要在什么 条件下才能燃烧?
一、探究问题 二、作出猜想 三、实验探究 四、得出结论
物质燃烧需要 的条件是……
一、探究问题 二、作出猜想 三、实验探究 四、得出结论
探究物质燃烧 所需要的条件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把玻璃棒和小 木条分别在酒精 灯上点燃。
小木条______ 玻璃棒______
不留相有不特一校来
会给信欣寻别切园到
只彼短喜常是都灵周
是此短,的邂那秀坡
45 …
一的
有心逅么,,
堂
分激情可亲校走
课
钟动
爱切 风进
同
纯镇
学
朴中
圣火不灭
历经五洲四海,光明圣火相传 为人类彰显着和平与希望。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6页 0096页 0098页 0160页 0195页 0273页 0317页 0371页 0400页 0453页 0516页 0554页 0589页 0659页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四节 元素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2.4元素PPT课件

分析归纳: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13的所有铝原子统称为铝元素
判断某两个原子是否为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么? 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元素相同 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元素不同
1、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练习:
1、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 Cl :氯元素、一个氯原子
2N: 2个氮原子
2Mg: 2个镁原子
nS: n个硫原子
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5个氧原子:5O 氮元素 :N
2个铜原子:2Cu 3个钠原子:3Na
融会贯通
一个镁原子 Mg
两个镁原子 2Mg
一个氢分子 H2
两个氢分子 2H2
一个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Mg2+
银!
Silver!
백은!
三、元素符号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又是为大 众服务的。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 方便,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 各种元素,这种符号就叫元素符号。
历史上,道尔顿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 符号,如图所示。但由于后来发现的元素越来越 多,符号设计越来越复杂,不便于记忆和书写, 故未能被广泛采用。
问题:区分氢元素和氧元素关键看什么? 质子数
因此,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即: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判断正误:
1、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 称。因为尽管核外电子数在数值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
质子数,但是由于核外电子在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
不能用 化,得到或是失去,所以定义元素时
核
结合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你对 化学研究的内容及物质的构成 有什么认识?
(43套)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课件(含全册所有课件)(全国通用)

氢分子(H2)
1.氢气是由 氢分子 构成的,氧气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 2.分子是由 原子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 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 由 2个氧原子 构成的。
1.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 2.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的现象,其中属于物理 变化的是(A) 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 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D.面包发霉
猜一猜、想一想
把一杯水无限制的分下去,最后会怎样?
观察下列物质的构成,你有何感悟?
水分子
金原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
世界万物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 分子、原子、离子。
水是由大量的 水分子构成的,金是由大量的金原子构 成的,食盐是由大量钠离子和 氯离子 的构成的。
H H
oo
氧分子(O2)
实例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实验1:点燃镁带。 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 固体。 发光、放热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变色 实验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ml稀盐酸。 现象:固体慢慢减少,有大量气泡生成。 有气体生成 实验4:取3~4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再用滴管滴 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 淀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 学变化。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秋修订)

石油制品
石油制品
推进新课
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品,绝大多数是由 人造材料制成的,而这些人造材料都是通过化学 变化制得的,都属于化学制品。
大多数服装面料中都 含有化学合成纤维
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 用将世界粮食产量提 高了40%~60%
现代建筑和装饰材料 很多来自化学工业
现代交通工具的制作 材料大多是用化学方 法生产的
2.取一根火柴梗,将其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 约1秒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烧灼情况。
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 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 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1)蜡烛燃烧可能生成什么物质? CO2和H2O
(2)蜡烛熄灭的瞬间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物质?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推进新课
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①检查:添加酒精不得超过容积的2/3. ②点燃:要用火柴点燃 ③熄灭:用灯帽盖灭,盖两次; ④应急: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 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土覆盖
三个严禁
1.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或 在燃烧的酒精灯上点火。
(2)烧杯 ①大量试剂反应容器 ②配制溶液 ③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
(3)锥形瓶 ①大量试剂反应容器 ②气体发生装置 ③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
(4)集气瓶 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
(5)试管夹 夹试管时: ①从底部往上套 ②夹在中上部(离试管口1/3处) ③手拿长柄,拇指不要放在短柄处
(6)量筒 ①只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 ②不能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③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什么样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ppt课件

②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1.2 体验化学探究
从问题开始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 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 步。 ———— 爱因斯坦
从问题开始
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是提出问题的关键,提 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 仔细观察 • 不轻易放过任何“反常”现象 • 不轻易相信现成结论 • 不轻易相信现成结论 • 不迷信权威观点
。
问题 与分 析
结论
蜡烛+氧气
点燃
蜡烛哪去了?是消失了、还 是变成了其它物质?若变成 其它物质?是什么物质?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 和水
二氧化碳+水
上述探究过程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
2、关注物质的
性质 变化
。
。
3、关注物质的 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
练习
1、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 究。 ⑴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 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⑵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 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水
水分子模型
物质构成的奥秘
氧气
氧 气 分 子 模 型
物质构成的奥秘
水的电解
水的生成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组成、结构、
的科学。
性质以及 变化规律
化学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化学与衣、食、住、行、能源、 信息、材料、国防、环境化学、 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都密切相 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202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202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202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202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 能训练(一)
202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5页 0086页 0106页 0149页 0187页 0270页 0319页 0387页 0389页 0465页 0523页 0570页 0615页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四节 元素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202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202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202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202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 能训练(一)
202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5页 0086页 0106页 0149页 0187页 0270页 0319页 0387页 0389页 0465页 0523页 0570页 0615页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四节 元素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