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相关术语的含义

合集下载

GMP术语名词解释

GMP术语名词解释

GMP术语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GMP: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础准则。

3、物料:用于生产药品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4、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用以追溯和审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20100508,表示2010年5月第8批生产的药品。

)5、待验:物料在进厂入库前或成品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6、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

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7、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8、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

9、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等一个或一套文件。

10、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11、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12、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13、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可供人饮用的水。

14、洁净室(区):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

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

室内其它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

15、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16、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

GMP基本术语

GMP基本术语

活性原料药:系指药品生产中用于提供药理活性的某一物质或混合物。

气闸:系指设置于两个或数个房间之间(如不同洁净级到的房间之间)的具有两扇或多扇门的密封空间、其目的是为了对人或物出入其间时的气流进行控制。

气闸可分别设计或人用和物用间。

受权人:系指负责批准发放药品上市的人员。

在某些国家,必须由生产部门的受权人签置成品的批文档再由QC部门的受权人签置批检验结果后,批成品之可发放上市。

批次:系指经过一个或一系列加工过程而生产的其有均一性的一定数量的原料、包装材料或药品,在连续生产工艺条件下、符合预期均一性要求的某一部分产品可以作为一批。

必要时可将一个批分成若干小批,最后将其合并成一质量均一的批。

批号:数字和/或字母的某一特定组合,用于在标签,批记录、检验合格证上标识某一特定的批产品。

批号编制系统(操作规程):详细说明如何编制批号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批记录:与一批待包装产品或成品生产有关的所有文件,批记录含有批产品的历史情况以及与产品质量有关的环境条件。

校验:系指在规定条件下确定某一计量(特别是称重),记录、控制仪器或系统所示计量值或某一物料的测量值与相应已知标准值之间关系的一整套作业活动。

计量结果的合格限度应予明确。

洁净区:指环境中的尘粒和微生物污染必须加以控制的区域,洁净区的建造和使用应防止污染物的带入、产生和滞留。

关键工艺:可能造成药品质量变化的生产工艺过程。

交叉污染:生产过程中原料、中间产品或成品与其它原料或产品发生的污染。

成品药品:所有生产阶段(包括药品装入最终容器中后所进行的包装和贴签作业)均已完成的药品。

中间控制:为确保产品符合有关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检查以及对生产过程所进行的监控或必要的调节。

环境或设备控制亦可视为中间控制的一部分。

中间产品:部分加工的产品,经过一些生产工序后方可成为待包装产品。

制造:包括物料和产品的采购、生产、质量控制、发放、贮存和成品的发运及有关控制作业在内的能有作业的总称。

GMP术语的名词解释

GMP术语的名词解释

GMP术语和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GMP: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3、物料:用于生产药品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4、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用以追溯和审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20010808,表示2001年8月第8批生产的药品。

)5、待验:物料在进厂入库前或成品出厂前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6、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成品在整个生产过程的所有生产记录。

批生产记录完整地记录了该批产品的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7、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8、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

9、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各种技术参数、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项目等一个或一套文件。

10、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11、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12、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作为配制注射剂的溶剂。

13、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可供人饮用的水。

14、洁净室(区):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生产和滞留的功能。

15、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16、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

GMP知识题库

GMP知识题库

GMP题库一、GMP术语和名词解释1.GMP: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2.物料:用于生产药品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4.待验:物料在进厂入库前或成品出厂前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5.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成品在整个生产过程的所有生产记录。

批生产记录完整地记录了该批产品的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6.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7.SOP:标准操作规程。

9.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yIr810.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作为配制注射剂的溶剂。

11.洁净室(区):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生产和滞留的功能。

12.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13.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

14.污染:作为处理对象的物体或物质,由于粘附、混入或产生某种物质,其性能和机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过程或使其不良影响的状态,称为污染。

15.气闸门(缓冲室):为保持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和正压控制而设置的缓冲室。

16.技术夹层:主要以水平物料分隔构成的供安装管线等设备使用建筑夹道。

17.无菌室:指环境空气中悬浮微生物量按无菌要求管理,满足无菌生产要求的洁净室。

18.空气净化:通过初效、中效、高效滤器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使空气洁净的行为。

19.净化:指为了达到必要的洁净度,而去除污染物质的过程。

20.无菌:完全不存在活的生物。

21灭菌:使达到无菌状态。

22.控制点:为保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GMP术语解释

GMP术语解释

GMP术语解释1. 包装待包装产品变成成品所需的所有操作步骤,包括分装、贴签等。

但无菌生产工艺中产品的无菌灌装,以及最终灭菌产品的灌装通常均不视为包装。

2. 包装材料药品包装所用的任何材料,包括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印刷包装材料,但不包括发运用的外包装材料。

3. 操作规程经批准用来指导药品生产活动的通用性文件,如设备操作、维护与清洁、验证、环境控制、取样和检验等,也称标准操作规程。

第36 页4. 成品已完成生产所有操作步骤和最终包装的产品。

5. 产品指药品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或成品。

6.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从最初的研发、上市直至退市的所有阶段。

7. 重新加工将某一生产工序生产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批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采用不同于常规生产工艺进行再加工,以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8. 待包装产品尚未进行包装但已完成所有其它加工工序的任何产品。

9. 待验指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或成品,采用物理手段或其它有效方式将其隔离,在允许用于投料生产或上市销售之前所处的搁置、等待作出合格、不合格决定的状态。

10. 发放指企业将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文件、生产用模具等在内部流转的一系列操作。

11. 复验期为确保原辅料的适用性而需重新检验的日期。

12. 发运指企业将产品发送到经销商或用户的一系列操作,包括配货、运输等。

13. 返工将某一生产工序生产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批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返回到之前的工序,采用同样的常规生产工艺进行再加工,以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14. 放行指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受权人(物料可由指定人员)对一批物料或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作出批准使用或准予投放市场或其它决定的判断的操作。

15. 工艺规程为生产特定数量的成品,规定所需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加工说明(包括中间控制)、注意事项的一个或一套文件,包括生产处方、生产操作要求和包装操作要求。

16. 供应商指物料、设备、仪器、试剂、服务等的提供方,如生产商、经销商、代理商。

GMP术语名词解释之欧阳计创编

GMP术语名词解释之欧阳计创编

GMP术语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GMP: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础准则。

3、物料:用于生产药品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4、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用以追溯和审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20100508,表示2010年5月第8批生产的药品。

)5、待验:物料在进厂入库前或成品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6、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

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7、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8、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

9、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等一个或一套文件。

10、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11、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12、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13、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可供人饮用的水。

14、洁净室(区):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

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

室内其它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

15、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16、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

GMP相关基础名词解释

GMP相关基础名词解释

GMP相关基础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GMP: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础准则。

3、处方药:是指需凭医师处方,才能到药房或药店购买,并在医师或者其他医务人员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

4、中成药:是以中药为原料所制成的中药成方制剂。

5、非处方药:亦称柜台药物(OVerTheCoUnter),简称OTCo是指不需医师处方,消费者按药品说明书可自行判断和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品。

即消费者可依据自我掌握的医药知识,不需医师或其他医务人员的指导,直接从药房或药店柜台甚至超市购买的药品。

非处方药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专用,标识图案分为红色和绿色,红色专用标识用于甲类非处方药,绿色专用标识用于乙类非处方药药品。

其中乙类非处方药可以在超市零售。

6、假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⑴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⑵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⑴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⑵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检验即销售的;⑶变质的;⑷被污染的;⑸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⑹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过规定范围的。

(摘自药品法)7、劣药: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⑴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⑵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⑶超过有效期的;⑷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⑸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⑹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GMP术语名词解释之欧阳道创编

GMP术语名词解释之欧阳道创编

GMP术语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GMP: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础准则。

3、物料:用于生产药品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4、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用以追溯和审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20100508,表示2010年5月第8批生产的药品。

)5、待验:物料在进厂入库前或成品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6、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

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7、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8、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

9、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等一个或一套文件。

10、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11、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12、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13、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可供人饮用的水。

14、洁净室(区):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

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

室内其它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

15、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16、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MP相关术语的含义、:
1包装:待包装产品变成成品所需的所有操作步骤,包括分装、贴签等。

2包装材料:药品包装所用的材料,包括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印刷包装材料但不包括发运用的外包装材料。

3操作规程:经批用来指导设备操作、维护与清洁、验证、环境控制、取样和检验等药品生产活动的通用性文件,也称标准操作规程
4产品:包括药品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
5产品生命周期:产品从最初的研发、上市直至退市的所有阶段
6成品:已完成所有生产操作步骤和最终包装的产品
7重新加工:将某一生产工序生产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批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以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8待包装产品:尚未进行包装但已完成所有其他加工工序的产品。

9待验:只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或成品,采用物理手段或其他有效方、式将其隔离或区分,在允许用于投料生产或上市销售之前贮存、等待作出放行决定的状态。

10发放:指生产过程中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文件、生产用模具等在企业内部流转的一系列操作。

11复验期:原辅料、包装材料贮存一定时间后,为确保其仍适用于预定用途,由企业确定的需重新检验的日期。

12返工:将某一生产工序生产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批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成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返回到之前的工序,采用相同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以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13放行:对一批物料或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作出批准使用或投放市场或其他决定的操作。

14工艺规程:为生产特定数量的成品而制定的一个或一套文件,包括生产处方、生产操作要求和包装操作要求,规定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工艺参数和条件、加工说明(包括中间说明)、注意事项等内容。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