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在胰头癌手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基于CT影像的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诊断

基于CT影像的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诊断

中外健康文摘影像检验 2008年6月第5卷第6期 W orld Hea lth DigestMedical Pe riodical影像检验4 讨论:411 消化道穿孔的传统诊断方法可靠的病史,典型的症状、特征,再加上立位X线腹透或平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即可诊断消化道穿孔。

但仍有约20%的患者穿孔后可无气腹表现[3],即无气腹可见的穿孔,其原因有:⑴穿孔过小或局部肠腔内无气。

⑵穿孔为食物残渣或血块填堵。

⑶穿孔早期经保守治疗后,已闭孔或气体已吸收。

⑷检查方法不当致气体不显示。

另外X线一腹透无法定位诊断对手术具体指导意义不大。

412 超声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超声检查简便易行,既可及发现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提示消化道穿孔情况。

少数病例可进一步定位诊断对手术治疗很有意义。

本组资料显示:对消化道穿孔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优于X线腹透,同时,发现其他脏器病变,有鉴别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消化道穿孔时超声作为一种检查手段。

即增宽了临床医师选择检查方法,又弥补了X线检查的诸化多不足,可推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若能结合X线腹透及腹部其他检查,则更有助于提高消道穿孔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1]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91251[2]连世海主编.X———线诊断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3441[3]曹海,主编.实用超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981(上接212页)5例侵犯十二指肠,2例侵犯横结肠系膜,1例侵犯脾脏,1例侵犯胃壁,阅片发现胰腺癌直接侵犯胰周脏器的共有9例,检出率47.3%07例侵犯十二指肠病例中,I级3例,手术切除2例,切除率60%;II级1例,肿块无法切除;III级3例,肿块无法切除。

其余1例侵犯脾脏、1例侵犯胃后壁者,肿块均无法切除。

4)手术证实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病例共16例,阅片发现淋巴结转移病例11例,符合率68.8%。

其余5例未被发现的淋巴结转移为胰腺周围、肝表面、肠系膜根部和网膜囊处的较小淋巴结。

胰头癌S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胰头癌S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胰头癌S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杨春波;王滨;周茂义;李丽新;赵兴圣;刘静;岳奎涛;邵伟光【期刊名称】《潍坊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27)1【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胰头癌诊断的价值 ,提高SCT对胰头癌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分析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4年 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癌 2 5例 ,其中 2 4例为腺癌 ,1例为囊腺癌。

将SCT表现与手术、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统计学处理。

结果胰头癌增强扫描均呈低密度 ,19例胆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 ,19例肝内外胆管成比例扩张 ,分别有 2 2例和 10例伴有胰管扩张和“双管征” ,2 4例胆总管环影数在 4~ 6个之间 ,15例伴有胰腺体、尾部的萎缩 ,15例侵犯邻近血管。

结论S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头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且可对肿瘤的可切除性作出术前评价。

【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胰头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SCT【作者】杨春波;王滨;周茂义;李丽新;赵兴圣;刘静;岳奎涛;邵伟光【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相关文献】1.胰头区域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影像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J], 戴玲玲;刘永康;吕良靓;李小双;周浩;王中秋2.胃肠粘液细胞癌SCT特点与病理类型癌对照分析 [J], 董丽卿;刘芳;杜玉清;吴恩福3.在体和离体胰头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J], 王冬青;曾蒙苏;史讯;纪元;靳大勇;楼文辉;陈才忠;李纫晨;沈继章4.影响胰头癌患者手术治疗生存因素及病理特点分析 [J], 何涛;李荣5.胰头癌电子束CT与病理对照 [J], 赵殿辉;沈天真;王恭宪;陈星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临床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

CT临床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

CT临床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非常常见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的影像诊断技术。

它通过利用X射线的特性,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算法,能够产生高质量的断层影像,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以及帮助确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首先,CT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

例如,CT可以用于评估头部和脑部损伤,检测出颅内出血、脑梗死等病变情况。

此外,CT还可以用于检查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等。

在骨科方面,CT可以提供准确的骨折定位和损伤程度评估。

此外,CT还可以用于检查腹部、盆腔等部位的病变,如胃肠道肿瘤、肾结石等。

因此,CT 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影像检查手段,对于诊断不明的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CT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CT可以为医生提供创伤和疾病的详细信息,这有助于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CT可以提供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范围,以指导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方案选择。

在介入手术中,CT可以实现精确的导航和引导,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因此,CT在治疗决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此外,与其他影像技术相比,CT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CT 扫描速度快,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一个扫描,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其次,CT可以提供准确的三维图像,更好地展示了疾病的空间位置和范围。

再次,CT可以应用于不同部位的扫描,如头部、胸部、腹部等,具有较高的全身扫描能力。

这使得CT在全身性疾病的评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CT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CT使用了X射线辐射,尽管剂量已经大大降低,但高剂量的CT扫描仍然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辐射风险。

其次,CT扫描对于一些软组织的解析度相对较低,不如磁共振成像(MRI)清晰。

此外,CT扫描在某些情况下对于血管的显示能力相对有限。

综上所述,CT作为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影像诊断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螺旋CT血管造影术前预测胰头癌可切除性

螺旋CT血管造影术前预测胰头癌可切除性
值 (86 、9 1 ) 于 单 纯横 断 面 C 8 . 、9 6 ) 两 者 有 显 著 差 异 ( 9 . 9 . 高 T(2 1 8 . , P< 0 0 ) C A 术 前 预 测 胰 头 癌 普 遍 可切 除 . 1 。S T
性 的敏 感度 、 异度 、 特 阳性预 测值 、 阴性 预 测值 均 为 10 , 0 而横 断 面 C 分别 为 1 0 、8 7 、 18 、0 。 两 者 有 显 著 差 T 0 7 . 8 . 1 0
t e p n r a i h a n t e e a e e t b l y Me h d : CTA n x a C s a swa o ei 2 p te t o h d a e o a c— h a c e t e d a d isg n r l s c a i t . t o s S c r i a d a il T c n sd n n9 a in swh a d n c r i n ma o h a c e tc h a . Ve s l n e r y o h u e i r me e t rca t r o ft e p n r a i e d s e t g i ft e s p ro s n e i re y,s p ro s n e i en,a d p ra e n a d i t u e ir me e t rc v i n o t lv i n
u fv se e c s me twa e p ciey9 . a d 9 . frS eo e s l n a e n srs e t l 8 6 v n 9 1 o CTA o a e t 2 1 a d 8 . fra ilC i g s c mp rd wi 8 . % n 9 6 h o xa T ma e

胰头癌的CT诊断(附16例分析)

胰头癌的CT诊断(附16例分析)

胰头癌的CT诊断(附16例分析)目的分析胰头癌的CT表现,探讨CT检查在胰头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7例CT平扫,16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胰腺实质期,对横断面图像进行多层面重建及后处理。

结果16例胰头区低密度或部分轻微不均匀强化结节或肿块伴有胰胆管扩张。

结论CT增强双期扫描是诊断胰头癌可靠的检查方法。

标签:胰头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圖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604-03胰头癌是胰腺癌最常见的类型,是起源于胰腺导管的高度恶性肿瘤,常伴有胰头增大、胰胆管扩张及临床消瘦、黄疸。

收集我院术后病理证实的16例胰头癌,进行回顾影像资料分析,旨在提高诊断能力。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05年6月—2013年10月诊断的胰头癌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54岁。

病程3月-2年。

主要症状:14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11例有不同程度黄疸,5例体重减轻。

辅助检查(超声)发现胰头增大13例。

16例病人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导管腺癌,区域淋巴结增大3例,肝转移结节2例;肺转移1例(穿刺活检)。

1.2 检查方法16例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hispeedCT/I和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Emotion16层全身CT机,扫描前5~10min口服温开水约1000ml充盈胃。

7例先常规平扫,层厚2 mm 、10mm,层距2 mm 、10 mm。

16例行CT增强薄层扫描,层厚2 mm 、5mm,间距2 mm 、5mm。

增强造影剂采用碘海醇(64.7g)100mL或碘佛醇(66.0g)100 mL,高压注射器肘前静脉团注。

注射后25—30s 后开始动脉期扫描;注药后60~65s胰腺实质期扫描,对原始横断面图像进行多层面重建及其它后处理。

2 结果2.1 胰头影像改变:14例胰头形态欠规则,2例勾突圆钝。

16例结节、肿块最大直径25mm-50 mm。

CT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评估

CT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评估

CT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评估CT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以我亲身参与的一个案例为例,一名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和呕吐症状,经过初步检查,医生怀疑其患有脑出血。

通过CT扫描,我们迅速发现了患者大脑中的出血部位和范围,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CT技术在肿瘤诊断和分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曾参与一个肺癌患者的诊断过程,通过CT扫描,我们发现了患者肺部的一个肿块,进一步进行了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

CT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然而,CT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在儿科诊断中,由于儿童对辐射较为敏感,CT扫描的适用性需要谨慎评估。

在我参与的一个案例中,一名儿童出现腹部不适,医生初步怀疑为肠套叠。

尽管CT扫描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但由于儿童对辐射的敏感性,我们最终选择了非侵入性的B超检查,以减少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影响。

CT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图像质量的稳定性、放射线的剂量控制等。

在我参与的一个研究中,我们发现CT图像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设备性能、操作者技术水平等。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技术和提高专业水平,以确保CT扫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T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的实际效果。

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到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CT技术的局限性和挑战,并不断改进和发展,以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CT技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文档中,有几个关键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CT技术在紧急情况下的诊断价值,如脑出血的快速诊断和治疗。

CT技术在肿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儿童诊断中的局限性。

CT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如图像质量稳定性、放射线剂量控制等。

关于CT技术在紧急情况下的诊断价值,我要补充说明的是,CT扫描具有较高的时间和准确性。

CT临床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

CT临床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

CT临床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CT临床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一、引言在医疗领域,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三维图像,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CT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效益进行分析。

二、CT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1、临床疾病诊断效果分析通过CT扫描,医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观察疾病的情况,帮助准确定位病变部位、分析病变形态特征,提供敏感和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CT技术也常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分期以及术前术后评估等方面。

2、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分析CT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诊断,也可应用于疾病治疗过程的监测和评估。

术前CT扫描可帮助医生规划手术方案,提供手术模拟;而术后CT扫描能够评估手术效果,有助于医生做出治疗调整和判断。

3、临床研究效果分析CT技术在临床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CT扫描的成像数据,可以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疾病发展动态观察、预测和评估治疗效果等研究工作。

三、CT的临床应用效益分析1、提高临床工作效率CT扫描相较于传统影像技术,能够提供更加详细、准确的影像数据,从而帮助医生做出更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整体的临床工作效率。

2、减少病患的不适和痛苦CT扫描过程相对快速且无创伤,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不适感和痛苦,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3、降低医疗成本通过CT扫描能够更早、更准确地诊断疾病,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检查,降低了医疗成本。

此外,CT扫描技术的快速成像和准确评估能够减少误诊的可能性,避免因此造成的医疗纠纷和赔偿费用。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CT扫描影像示例、临床研究数据图表等。

附件1:CT扫描影像示例附件2:临床研究数据图表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CT: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一种使用X射线进行断层成像的医学检查技术。

2、诊断:通过临床检查和医学影像等手段,确定疾病的种类和性质。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胰腺癌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胰腺癌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胰腺癌中的价值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胰腺癌中的价值。

方法19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扫描时间分别定为30 s(胰腺期)和70 s(门脉期),造影剂用量100 ml,高压注射器团注,速率3 ml/s。

观察并比较肿瘤及正常胰腺在两期的影像表现。

结果CT表现为胰腺内低密度肿块17例,胰腺形态和轮廓改变11例,胰胆管扩张8例,胰周淋巴转移5例;胰周脏器侵犯、肝转移4例。

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提高了胰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并能准确发现胰腺癌周围血管的侵犯和脏器及淋巴结的转移。

标签:胰腺肿瘤;体层摄影术;增强扫描;诊断作为消化系统比较常见一种恶性肿瘤,胰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增高,而其早期的临床表现比较隐蔽、缺乏特异性的一些症状,常出现误诊及漏诊[1,2]。

16层螺旋CT的双期扫描、薄层及快速的技术,在对正常的胰腺和胰腺癌进行对比检查时,有非常好的优势,可以对胰腺癌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34~78岁,临床表现不一,常见的有腹痛、食欲不振、黄疸、消瘦等。

12检查方法采用GE公司的16排螺旋CT。

对于所有病例先行上腹部平扫,扫描层厚5 mm;增强扫描造影剂选用碘佛醇100 ml,高压注射器静脉输注,速率3 ml/s,延时30 s行胰腺期扫描,延时70 s行门脉期扫描。

2结果21平扫13例病灶密度较正常胰腺稍低,2例未发现明显肿瘤病灶,4例病灶密度呈高低混杂密度。

增强扫描,17例病灶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影,2例呈等密度改变。

22胰胆管扩张12例胰头癌表现为胆总管扩张,其中合并胰管扩张表现为“双管征”6例。

23胰腺形态改变胰头形态轻度增大,部分呈局限性隆起的12例,胰头明显增大,正常形态消失的4例,6例胰腺体尾部明显萎缩、变小,3例胰腺体尾部肿块。

24与周围脏器关系19例中10例病灶包绕或部分包绕血管,胰腺与血管间脂肪间隙模糊5例;肿块与胃壁、膈脚及左肾界限不清,局部浸润的共9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