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红花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

合集下载

红壤旱地不同复种方式养地效果

红壤旱地不同复种方式养地效果

红壤旱地不同复种方式养地效果黄国勤;周丽华;杨滨娟;王淑彬;赵其国【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4(034)018【摘要】为了提出适宜南方红壤区旱地质量提升的持续高效种植模式,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开展田间试验,以传统复种方式为对照,从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及酶活性等多方面分析比较不同复种方式对土壤的养地效果,为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农田耕作模式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复种方式中,绿肥种植和绿肥翻压还田对土壤具有明显养地效果,其中处理C“黑麦草-花生‖玉米-粟‖荞麦”具有较高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碱解氮、全磷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和较多的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从而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持续生产力,养地效果最佳;处理B“混播绿肥(油菜、紫云英、肥田萝卜)-大豆‖玉米-绿豆‖芝麻”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明显提高土壤pH值、全氮、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养地效果次之.因此,大力推广应用冬季绿肥是促进红壤旱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耕作措施.【总页数】9页(P5191-5199)【作者】黄国勤;周丽华;杨滨娟;王淑彬;赵其国【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南昌330045;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红壤旱地不同种植方式的增产效果 [J], 赵安洁;宋淑琼2.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旱地芝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J], 汪瑞清;肖运萍;魏林根;吕丰娟;杨爱萍;3.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旱地芝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J], 汪瑞清;肖运萍;魏林根;吕丰娟;杨爱萍4.不同种植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及抗旱能力的影响 [J], 钟义军;武琳;黄欠如;廖绵清;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熊春贵5.红壤旱地几种复种方式的周年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J], 刘秀英;黄国勤;苏艳红;刘隆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渭县旱作农业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引进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通渭县旱作农业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引进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月上旬收获 , 7月下旬在小麦 麦产量为 55 0 g m ,, 万元/m ; 0 k/ 2 8 h 09 h 菠菜产量 1 0 k/ 种植夏玉米 ,冬小麦于 7 65 0 g
h 1 2 m ,3 万元/m ;大 白菜产量 6 0 k/m ,, h 75 0 g 2 0 h 2 2万元/ 种植带种植大 白菜 。夏玉米于 9月下旬收获 , 白菜在 大 h z经济效益显著 , 推广价值 , m, 有 现总结栽培技术如下 :
人 。其 它 管 理 同 大 田 :
1 . 测 定 项 目及 方 法 4 表3 试 验 多重 比较 结 果 (S L D法)
采 用中同农业大学 电气信息学院研 制的 S 一 型 WR 2 土壤水分传感器与 T CI S I型智能化土壤水分速测仪( 简称 土壤水分速测仪) 测定土壤 含水量 。 4 从 月份开始至 1 月 0 上旬 , 每旬监测一次, 监测时问为 6日、6日、6日。 0 1 2 分 ~ 2 c 2 ~ 0I、0 6 c 0m、0 4 Cl ~ 0 mi个层次 :成熟期每小 区取 1 '4 l 0 株考种 , 测定生物学性状 ; 收获时进行删产, 计算产量。
水进行农业生产, 而这有限的天然降水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玉米常规地膜 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 的延伸和突破 , 该技术在我县两年 的试验示范表明 , 其节水 、 抗旱 、 增产 、 收效果十分明显 增 为了探讨在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的推广 , 寻找在不同的地域 适宜的最佳品种, 尽最大水平发挥土壤生产潜力。
维普资讯
20 年第 1 期 08 7
通渭县 旱作农业玉 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 技术示范推广项 目引进新 品种 比较试验报 告
姚 立群

辽北地区花生作物应对干旱的栽培技术措施

辽北地区花生作物应对干旱的栽培技术措施
花生应 对干旱 的栽培技 术措施 具有特 别重要 的 意义。 【 关键 词 】 花 生 ;应 对 干 旱 ;栽 培 技 术 ;措 施
由于 铁岭市花 产区地处 西北风 沙区 ,地 下水位 低 ,农 田 生长 ,是花生抗 旱栽 培的重要途径。为此 ,可采到 以下措施 : 机井 少且分布不均 ,仍处于靠 天吃饭 ,干旱是花生 大幅减产 11合理轮作 . 的主要原因 。2 0 0 9年普遍遭受伏 旱面积 3 . 万亩 ,其 中因干 94 可 与 红 薯 、玉米 、蔬 菜 、芝 麻 、马铃 薯 等 轮 作 换 茬 , 间隔 1 2年后再种植 花生 。轮作可 减少土传病害 ,为花 生生 — 旱造成减产 3 5 - 成以上面积 1 .万亩 ,绝 收 54万亩 。花生植 70 . 株 出现萎 蔫 ,甚至干枯 死亡 ,产 量受到极大影 响 ,部 分地 区 长提 供有 利 的土壤 环境 ,增 强抗 旱性 。
亩 ,成 为玉 米 、水稻之 后 第 三大作 物 ,已形 成拳 头产 业 ,改 变 了西北 风 沙片粮 食低 产低 效局 面。 但 去年 花 生产 区发 生 了历 史 罕见 的 伏旱 ,降水极 少且 伴 随 高温 ,给 主产 区花 生 带来致 命 影响 。 为促 进花 生 生产 可持 续发展 ,解 决 日益加 剧 的干 旱 问题 ,探讨 旱 作地 区
苗期和花期要进行 1 2次 中耕松土 ,花期结合 中耕进行培土 , - 田间观察 ,沙 壤地块 比棕壤等 其它土壤抗 旱能 力差 。干 提 高土壤保水性 和通气性 ,促进根 系生长和下针 ,减少地表 旱绝 收的多是沙壤地块 。沙壤 土持续干旱 ,地温升 高快 ,水 蒸发 。 分散失快 ,植株萎蔫 、干枯直至 死亡快 ,相 反其他类 型土壤 提倡秋 翻地 ,避免 春翻地与播 种争工 争时 、土壤 水分蒸 质地相对 沙壤 土地块水 分散失 、地温升 高都慢 ,花生 虽表现 发损 失的弊端 。近 年我市大部 分地区春季 干旱少雨 ,秋翻能 植 株萎 蔫 、干枯 ,但 延 缓植 株 死 亡 。 多积 蓄秋 冬 雨雪 ,弥 补春 墒 不足 。 2 同播期花生抗旱能力田间表现 . 不 1 . 用 改 土 剂 3施 据 调查 ,适 时早 播 的花 生 开花 早 ,果针 入 土 多 ,结 果 增 施有 机肥 , ,提 高土 壤肥 力 ,提高 抗旱能 力 。应在 翻 多。特别是 6 月下旬开始干旱 ,晚播花 生开花晚 ,果针入 土少 , 耕 时亩施有机肥 1 0 0公斤 ;施 用石灰可降低 土壤酸性 ,改善 5 结果少。后期 因干旱即使花生开花 ,形成的果针伸长 陧,很 少 土 壤结 构 ,还 可补充 花生 钙素 营养 ,提高抗 旱能 力。此外 , 及时入土 ,即使入土后果针顶端子房不能膨大结 果。 遇旱情发生可用高分子吸水树脂 ,按 03 .%比例与土壤混合可

旱作春播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旱作春播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换一次。
3 .种 子 处 理

引进长生育期 品种时 ,应较 当地 传统播种期提前 7 1 播种 。 ~0d
( ) 法 与播 量 2播 播种方法 ,
和 红 蜘蛛 。 007 m 用 4%氧 每 . 0 6h
化 乐 果 乳 油 01k , . g 兑水 2 g喷 0k
益显著。
() 肥效益分析 3节 如 表 3所 示 , 豆 问作 玉 米 模 式 大
益 显著 。 大豆 种 植 可 以利用 根 瘤 菌 固氮 , 培肥 地力 , 善土 改
下, 同比玉米单作 N施用数量少 6 g 减幅 4 . 利用 .k, 7 8 %, 2 效益高 6 .元 , ,增幅 10 %;施用 PO 、 : 6 3 I 【 g 4. 2 2 KO数量增 加、 利用效益降低。 比大豆单作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 , 同
N P0 、 2 、2 K0利用 效 益 显著 提 高 。
3 结论 与讨 论 .
利用效益为 2 6元 , 同 比玉米单作 、 . 8 m, 大豆单作 分别增
加 09 . 6元 /。11 m 、. 6元 / 同 比增 幅 5 . 、8 %, m, 0 % 6 . 节水 效 5 2
相对 于玉米单作 、 大豆单作模式 , 大豆 间作玉米栽培 模式可以有效利用 当地光热资源 , 现增 收节支 , 实 经济效
张 建萍
量 施 肥 ; 雨 及 时覆 膜保 墒 。 遇
5 .播 种
间 苗 , 计划 密 度 1 按 次定 苗 。 () 2 中耕 除 草 地膜 大豆 中
本 技术 适 用 于 北 方半 湿 润 偏 旱 区 的大 豆产 区 。
2 品种 选择 .
() 1 播期
播期 因品种成熟

红花新品种引进试验方案

红花新品种引进试验方案

红花新品种引进试验方案红花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栽培技术简单,在我国新疆、云南、四川等地种植,主要用于榨油及采花。

为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新疆引进4个红花新品种,开展引种试验和小面积示范,筛选适宜于我市种植的品种,为今后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台乡村、沙河村、阳乡村、海城武村等4个点,每个点安排2亩地,新品种筛选试验1亩地、密度试验1亩地。

二、试验品种试验品种4个,分别是吉红1号,云红2号、云红3号、宾红3号,从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农技推广中心引进(备注:本批种子发芽率吉红1号89%,云红2号67%、云红3号96%、宾红3号71%)。

三、试验设计(一)品种筛选试验设计1、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4个品种即为4个处理,设三次重复。

处理Ⅰ为吉红1号、处理Ⅱ为云红2号、处理Ⅲ为云红3号、处理IV为宾红3号。

采用宽窄行播种,宽行50cm,窄行30cm,株距10cm。

覆膜穴播,每个处理8行为一个小区,小区宽2.7m,长12m,小区面积32.4m2,各处理随机排列,每个重复之间留50cm宽的观测道,试验田块四周均留保护行,保护行宽度不小于1 米。

2、播种时间为3月15日-4月10日,各点根据本地气候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进行播种。

播种方式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

3、施肥、灌水、bing虫hai防治等农事操作一致。

4、试验设计布局图(见附图1)。

(二)密度试验设计1、试验品种2个,分别是吉红1号、云红3号。

设3个密度。

密度Ⅰ为11111株/亩,株行距15cm*40cm;密度Ⅱ为13889株/亩,株行距12cm*40cm;密度Ⅲ为为16667株/亩,株行距10cm*40cm;不设重复,每个处理播种12行作为一个小区,小区宽4.8m,长15米(或根据田块来定),小区面积72m2,各处理依次排列,每个小区之间留50cm 宽的观测道,试验田块四周设保护行。

2.播种时间为3月15日-4月10日,各点根据本地气候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进行播种。

旱地组合型微垄全膜不同覆盖时期对土壤水分及胡麻生长的影响

旱地组合型微垄全膜不同覆盖时期对土壤水分及胡麻生长的影响

旱地组合型微垄全膜不同覆盖时期对土壤水分及胡麻生长的影响李小燕;张雷;牛芬菊;张成荣;李胜克;李玉娥;莫非【期刊名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春夏干旱是榆中县旱作区胡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

进一步减少旱地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为胡麻前期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是实现该区胡麻高产稳产的必须步骤。

2011—2012年连续两年在地处甘肃省中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的榆中县石头沟旱作农业示范点进行了组合型微垄全膜覆盖不同覆膜时期对旱地胡麻生长影响的试验。

本试验设组合型微垄全膜秋覆盖垄侧栽培、组合型微垄全膜播种前覆盖垄侧栽培和露地穴播三个处理,分别对其土壤水分、经济性状、生育期、产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旱地胡麻组合型微垄全膜秋覆盖垄侧栽培可明显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0~60 cm 的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比旱地胡麻微垄全膜播种前覆盖垄侧栽培和旱地胡麻露地穴播栽培高31.9 g・kg -1和45.3 g・kg -1 ;胡麻的经济性状明显改善,株高分别比旱地胡麻微垄全膜播种前覆盖垄侧栽培和旱地胡麻露地穴播栽培高3 .8 cm 和14.7 cm 、单株蒴果数分别增加8.5个和11.5个、蒴果粒数分别增加0.6个和1.65个、千粒重分别提高0.05 g 和0.31 g 。

旱地胡麻组合型微垄全膜秋季覆盖垄侧栽培比胡麻露地栽培增产1471.2 kg・hm -2,增幅129.54%,比旱地胡麻微垄全膜播种前覆盖垄侧栽培增产378.22 kg・hm -2,增幅17.41%,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总页数】6页(P16-21)【作者】李小燕;张雷;牛芬菊;张成荣;李胜克;李玉娥;莫非【作者单位】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兰州 730100;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兰州 730100;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兰州 730100;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兰州 730100;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兰州730100;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兰州 730100;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农业生态研究所/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18【相关文献】1.榆中县旱地胡麻组合型微垄全膜覆盖侧播适宜播种期研究 [J], 牛芬菊;李小燕;张雷;陈政仁;刘世海2.组合型微垄全膜覆盖侧播不同胡麻品种对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J], 邸维利;李小燕;张雷;牛芬菊;李胜克3.旱地双垄面集水全膜不同时期覆盖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J], 张雷4.榆中县旱作胡麻组合型微垄全膜覆盖侧播适宜密度研究 [J], 李小燕;牛芬菊;张雷;郭正昆5.旱地微垄地膜覆盖沟播栽培对土壤水分和胡麻产量的影响 [J], 张雷;李小燕;牛芬菊;豆国兰;刘世海;魏方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旱作栽培方式及调亏灌溉指标试验研究

水稻旱作栽培方式及调亏灌溉指标试验研究

水稻 旱作 有 机结合 起来 , 行多 阶段受早 试验 。 验 进 试
分 3个 水 平做 调 亏处 理 , 以探讨 旱 作 水 稻不 同栽 培 方 式多 阶段 调 亏灌 溉 条件 下 需水 规 律 、 水分 生 产 效
率及 适 宜 调 亏灌 溉指 标 , 对 其 生理 机 制 作初 步 分 并 析, 以期 对水 稻 旱作 和 调 亏灌 溉 的研究 及 应用有 所


森 ,韩
莉 , 慧娴 , 李 连

( 镓州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江苏 豫州 2 1 0 ) 2 0 2
要 :19  ̄ 19 98 9 9年 , 对水 稻旱 作栽培技 柬 中的地膜 覆 盖、 露地栽培 与水作稻 进行对 比试 验研 究, 果表 结
明, 水稻旱作在正 常年份 比水作稻耗水量减少 5 ~6 , o 0 节省灌瓶水 4 ~5 , 瓶水生产效率提高 15 . 0 0 灌 . ~2 5倍 . 其效益优子玉米、 豆等旱作 曲 大 通过对水稻早作不 同调 亏灌溉指标对 比试验 初步摸清 了旱作水稻 需永量厦 需 水规律 , 掌握 了水稻旱作需水量 与产量的变化规律 , 出了水稻 旱作各 生育期土 壤水舟 的适宜灌溉指标 , 拽 为水资
大 泉镇柴 窝村 , 验 占地面 积 06h 土质 为 山牯 试 . m , 土, 壤 肥 力 中 等 , m~ 4 m 土 壤 容 重 L 4 土 0c 0c 7 gc , /m 田问持 水量 2. 。 98年水 稻本 田期为 6 4 5 19 月1 5日~ 1 0月 6日, 降雨 量 5 9 6mm, 2 m 蒸 7. 中 0c 发量 4 29mm;99年在 柴 窝村 和 铜 山县 汉王 乡 9. 19
维普资讯
第 0o卷 6月 期 22 O 2年 第 2

粮 菜一年三季旱作高效种植模式

粮 菜一年三季旱作高效种植模式

为 充分利 秋季光热 用夏 资源, 提高大 春生产的 复种指数, 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 效益,
21 年我们在旱作种植方式上探索增种一季 00
合 后窝 即追旌 堆沤 施, 攻苞肥。 另外, 喇叭 扯大
口时及时防治螟虫。 ④适时收获 当玉米雌花完全萎蔫、 籽粒 饱满且正在灌浆中后期时, 开始收获作为嫩玉
试验②: 品种美国品冠白糯田间实际测 产, 平均单果重0 3 每亩 4 0 株, 5 . , 3 0 加上 % 6
深2c。 0 播前 5 7 施腐熟有 m —天 机肥 1 g 2 0 / km
或复合肥0 k/  ̄ . gm 作基肥。 S 在整地前施人后深

8 元, 季总产 0 0 两 值为 10元。 0 探索结 7 果表
水 稻一蔬 或冬 、 菜( 闲) 玉米一油 玉米套红 菜、 养土育苗。
埋人表土, 行第二 肥。当 米开始 进 次追 玉 扯 的附近。 在播种前2 天开始整地制作苗床。 土 并
时, 0g 壤翻耕平整后拉线开厢, 厢面宽 10 厢沟 大喇叭口 亩用 3k  ̄ . m, 4
宽 0 0 沟深 0 m . m, 4 , 。 3
中 后撒 1 2 床播 拌匀 播。0 苗 种子2 。 后覆 m 5 播 土 熟,第一季玉米与大面积种植水稻玉米的成 g
气状况, 注意通风接盖膜, 保持苗床湿润。 () 4定植与管理 试验①于 1 月 1 0 8日、
.  ̄ .c, 3 5 细苗出土后, 根据天 本基本相近, 每亩成本在 60 0 元左右, 主要增 () 种 玉 1 播 米收获后 将田 草清 及时 间杂 0 0 0 0m 加盖小拱棚。
始作垄, 垄宽8c , 0m 垄沟宽 4c 垄上铺白色 0m,
地 铺膜 撒施防 下害虫 药。 膜。 前先 治地 的农 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犁 地前 每 6 7米 6 撤施 二铵 4千克 , 翻人土 。 深 于 21 0 0年 4月 2 5日采 用机械 点播 模式 种植 , 统

表 4 不 同栽培 方式对 产量 的影响
栽舫 式 鲫 ~ 量
播 种 ,地 膜红 花采 用 1 . 宽 膜覆 盖 、 膜 4行 种 4米 l
推 广 应 用 地 膜 覆 盖 栽 培 红 花 3 55公 顷 。 7.

由表 2可 知 : 作地 膜 红 花 比露地 红花 生 育 期 旱 明显 提前 , 中出 苗早 4天 , 座期 提 前 3天 , 身 其 莲 起
期 提 前 2天 , 枝 期 提前 2天 , 蕾期 提 前 3天 。 分 现 开 花期 提前 3天 。 3 株性状 分析 . 植
所 以很少 采用。
2扦 插 繁 殖 .
① 品种
②方 法
变叶木 为常 绿灌木 , 大戟科变 叶木属 , 属 又名洒
金榕 。变叶木植 株直立 , 叶片互 生于茎秆上 。现 已培 育 出丰 富 多变 的 叶形 叶色 , 阔 叶形 、 叶形 、 叶 有 长 细 形 、 叶形 、 叶形等 。 叶木花为总状 花序腋生 , 戟 角 变 多
小 叶系变叶木多用扦插 繁殖 。
变叶木 室外扦插 在夏季 高温 时进行最
好 , 温室 则一年 四季均都可 繁殖 , 在 这样 繁殖 成活率
最 高。扦插一般选用 1 年生半木质化侧嫩枝 , 基部剪
下 后 ,只留 1 2片叶 ,插入 消毒后 的沙土或珍 珠岩 ~
中 。 果 枝 条 剪 切 处 有 大 量 白浆 流 出 , 如 可蘸 些 炭 粉 或
植 方式 膜上 点播 , 到覆膜 播 种一 次性完 成 , 做 株行 距 配置为 (0 4 + 0 4 ) 2 + O 2 + O 厘米 x 0厘 米 ; 照 田为 同一 l 对
由表 4可知 : 旱作 红花 采用 地 膜覆 盖栽 培 , 红花 籽粒单产较 露地栽培 高 9 . %, 1 5 花丝单产 高 1 . %, 9 66 7
收获 株数多 51%。 .9
四 、 济 效 益 分 析 经
点播 机无 膜点 播 , 种量 、 播 施肥 量均相 同 。6 7米 6 播
种量 1 . 克 ,6 6千 6 7米 理论株 数 为 28万株 。 . 苗 期结 合 间定苗 人工 中耕 松土 除草 1 ,莲座 次 期 机械 中耕松 土 1次 。
6 .3 1 2 2. 12 7 96 196 9 .9 5 .9 36 4 2 6 9 1 0 4 0 8 .0 5 30 11 30
注 : 花 籽 粒 35元 , 克 , 丝 8 红 . 千 花 0元 , 克 千
由表 1可知 : 旱作红 花地 膜覆 盖栽培 ,6 6 7米 出
2生 育 期 分 析 .
表 2 不 同栽培 方式对 生育期 的影 响 ( 月) 日,
红 花 是 裕 民 县 一 大 支 柱 产 业 , 为 全 面 推 进 我 县
红 花特 色产 业 , 大力 调整 产业 结构 , 进一 步 提高 红花 产量、 质量 、 益 , 常规 栽培 模式 基础 上 , 效 在 积极 引进 试 验示 范推广 旱作 区地 膜覆盖 栽培技 术 。0 0年 , 21 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表 5 知 : 膜 红 花雇 人 采 摘 花 丝 6 7米 收 可 覆 6 纯
农村 科技
2 1() _J 014 、
n K e J i N o n g C u
一 … … … … … 一

木 的 养 护 与 繁 殖
薛 强 ( 屯 市 园林 局 , 屯 奎 奎 830 ) 3 2 0
当组 织愈合及新 根发生 时 , 吸作 用 旺盛 , 氧 呼 需 较多 , 有条件 的可给扦插基质增 氧。生根后期还应 注 意扦插基 质间干 间湿 的控制 ,可促进 根须 生长充 分
而健壮 , 这样 2 天后 可生根 。 l 3高枝压条繁殖 .
1 . 变叶木 喜欢高 温高湿环境 , 要适 当光 照。如 需
草 木灰盖住再扦插 , 防止创 口染 菌 。
为 3月 开花 , 赏价值较 低 , 观 常被摘 除。

⑧ 管护
扦 插完成后 , 1 透水 , 用塑料 袋 浇 次 并

生活 习性
罩住插条 上部 , 以保持湿 度 。然后 置于 2 ~ O 5 3 ℃环 境 中 , 强度 为散光 , 光照 每天喷水 。

试 验 地 概 况
1试 验 地 点 .
试 验 田设在 早作 区面积相 对较 大 的阿 勒腾 也木 勒乡克 孜布拉 克 村。
2试 验 设 计 .
表 3 不 同栽培 方 式对植株 性状 的影响
示 范 田总面 积 6公 顷 , 中地 膜覆盖 栽培模 式 4 其
公顷, 露地 栽 培模 式 2公 顷。该 田均秋 翻 , 地块 土 壤 均为 砾质风 蚀 土 , 前茬 为打瓜 。
二 、 术 措 施 技
由表 3可知 : 旱作 地膜红 花株 高 、 平均 有效 果球
选用 适应 性广 、 抗逆 性 强 的本 地 品种 裕红 1 。 号
数 、 均果球 粒数等均 占优势 。 平
4产 量分析 .
播前 筛选 种子 , 筛捡 出杂草 种子 、 杂质 、 瘪粒 。 肥 瘦 基
. 1 l
No g Gu n n Ke_i J
地膜覆盖栽培对 比试验
吴 高 明 。 振 杰 何 ( 民县农 业技 术推 广站 , 民 裕 裕 84 0 ) 3 8 0
苗株 数 比露地栽 培多 26 0株 ,出苗率 高 9 9个百 0 . 2 分点 ,6 6 7米 亡率 降低 3 8个百分 点 。 死 . 4
三 、 果 与 分 析 结
表 5 不 同栽培方 式经济 效益分析
1出苗半 分析 . 表 1 不 同栽培 方 式对 出苗率的影 响
露 地栽 培
地 膜覆 盖
3 -5 1 1 60 9 0 6 95 1 95 5 _ 9 65 3 2 1 1. 3 6 1 0 3 .0 4 6 3 3 . 5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