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版语文必修一第9课《洛阳牡丹记》word公开课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洛阳牡丹记》PPT4(微课)

高中语文《洛阳牡丹记》PPT4(微课)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虽”Biblioteka 1、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 即使2、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即使
3、街亭虽小,干系甚重: 虽然
“以为”
1、土人皆取以为薪 “把它当作”(相当于“以之 为”)
2、予甚以为不然 认为
“乃”
1、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 是,就是 2、至花落乃罢: 才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
三、特殊句 1、而越之花以远罕识式,不见齿:被动句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2、是洛阳者,果天下第一也: 判断句

《北京版必修一《洛阳牡丹记》教案》

《北京版必修一《洛阳牡丹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内容,了解洛阳牡丹的相关知识,强调信息提取的全面准确性。

2.品味散文大家笔下准确、简明、富于趣味的说明语言。

3.通过对文章字里行间信息的捕捉,体会作者以及洛阳人对牡丹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学习准确、简明的说明语言。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文字所传达出的趣味。

四、教学方法交流研讨。

五、教学过程1.播放学生作业中有关牡丹诗配画的幻灯片,导入新课。

过渡:我们的网络作业是缩写《洛阳牡丹记》,要求用白话文,百字左右。

下面我们看看同学们缩写的情况。

2.展示学生作业中三个缩写段(有关牡丹的知识)的内容。

在梳理文章内容,了解洛阳牡丹相关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进一步明确提取信息需全面、准确的要求。

牡丹花最好的是出自洛阳。

牡丹花品种甚多,有的花名是以人名命名的,也有的是以地名命名的,还有的是以颜色或寓意命名的。

牡丹花中,有一种名叫千叶肉红花的,它最早是被一个砍柴人在山中寻得,后又卖给了魏仁浦,然后开始受众人所喜爱的。

牡丹花花期不长,因此古代人把花蒂用蜡封起来。

要想种出好的牡丹,那么就要靠嫁接了,有的接花人把接头放在热水中烫一下,这也许是方法吧!——魏立桐[问题:翻译不准确、主要信息点有遗漏、信息点不准确等]牡丹在各地都有盛产,而洛阳所出的牡丹为天下第一。

洛阳人最爱牡丹,牡丹花的花名以不同方式命名。

花王为姚黄,花后为魏花。

牡丹在宋朝时达到了鼎盛。

洛阳的风俗是爱花,春天,所有人都插花到花败时。

洛阳向宫廷进花,用菜叶包裹保鲜,民间插花技术也盛传。

——王晓烨[问题:比上一段好,但仍有信息点不准确与信息点有遗漏的问题]牡丹非洛阳独有,唯洛阳牡丹天下第一。

牡丹始盛于唐,繁盛于宋,品种多达24种,花型硕大,花色斑斓。

其中姚黄为王,魏花为后。

洛人甚爱牡丹,每至牡丹盛开之日,人皆鬓插牡丹,竞为游遨。

好品种需嫁接,为进贡还需用“菜叶藉覆法”“蜡封花蒂法”储运,因此,这些技术也日趋完备。

——郭怡亭[相对较好,由学生进行解读]以上均由学生点评、总结,教师适当点拨。

洛阳牡丹记ppt4(微课) 北京版

洛阳牡丹记ppt4(微课) 北京版
的隔壁。母亲颤微微地来到医院,端详着妹妹一张黄纸般的脸,听着她嗓中的呼噜声,说:不中了,不中了!她要走了,你们快去准备寿衣吧!母亲出门坐在走廊的长椅上,老泪横流。我让大妹守着母亲,她长叹一声:为啥用我的命换不下她的命呢?半夜小妹咽了气。 这一次,母亲昏睡了整整一周,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毕竟是70多岁的老人,抗难抵灾的能力有所减弱,但仍然是一棵不倒的树。
两年前,母亲不慎摔碎髋关节,听说换钛关节需要5万多医疗费,怕我们为此支付费用,母亲坚决不同意手术。尽管手术风险和康复难度极大,最终在医生和我们的再三动员下,八十多岁高龄的母亲以惊人的忍受力终于闯了过来,并经过锻炼恢复了部分行走功能。毕竟年事已高,手术之后,母亲的起居生活至少需要二名子女日夜进行 照料。因为如此,母亲多次流泪说:让你们又花钱又淘力,我真是对不起你们。长辈如此向下辈道歉,着实让我们的心酸楚到极点。每次听到母亲这么说,我们只能在以泪洗面的同时,尽一切可能地以最大的行孝方式让母亲宽心。无论我们付出多大努力,终究挡不住母亲体质急剧下降 。对这一切,母亲心里十分明白。她多次对我们念叨:
母亲生于战乱纷飞的年代,年幼时正值国家遭受日寇侵略,被迫与家人一起四处逃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年轻到中年时期,因生育我们儿女七个,又因我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母亲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挑起了与她体格极不相称的家庭重担。本来母亲是做会计也可以教书的,但一堆孩 子拖了后腿,无奈当了童子军头头。她一面穿上草 鞋当起搬运工扛码头,一面组织七个小不点开山挖鹅卵石挣收入、到郊外开荒种菜、捡柴禾、采野菜、拾麦子等,以保障家庭最基本的生活开销和供我们上学。因母亲性格坚强,无论遭受人生多大的磨难,她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
《洛阳牡丹记》原文由“花品 序”、“花释名”及“风俗记” 三部分组成。请判断课文各个段 落分别节选自原文的哪个部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北京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北京版
、积累必要的文言词语知识。
教学重难点
解读第、段;揣摩理解本文“可以称得上说明文的典范”这一观点。
教学计划
课时
第一课时:侧重疏通文义,积累必要的文言词语();并初步梳理行文思路,解读第、段。
第二课时:侧重在细致梳理行文思路的基础上,积累必要的文言词语();侧重理解本文在简明流畅说明文字里涉笔成趣的独特说明特色。
、从美学角度来欣赏维纳斯的残缺美,体会在艺术欣赏中,想象的作用。
、联系中外多种艺术作品实例,体会作品所体现的美学规律。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本文清晰的结构和作者严谨的思路。
、正确理解艺术作品“残缺美”中“残缺”的含义,它不等同于缺陷,“残缺美”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即其他部分的和谐。
教学策略
教学计划
课时
第三课时:练习检测
预习作业
①阅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义。
②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侧重疏通文义,积累必要的文言词语;并初步梳理行文思路。,解读第、段
教学重难点
初步梳理行文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
播放文件(关于“牡丹”的图片及历代咏赞牡丹的诗篇)
二、文本探究
a、她必须失去双臂――完整
――2段、3段,从正面论述。
――4段、5段,从反面论述。
、她失去的必须是双臂――而不是其他部分――6段、7段补充说明,强化文章核心观点。
本文的论说结构非常严谨串内容,为后文的赏析作铺垫
、青冈卓行强调,维纳斯像必须失去双臂才能如此秀丽迷人,那么艺术作品一定要刻意追求残缺美吗?讨论回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洛阳牡丹记》公开课教案 共49页

《洛阳牡丹记》公开课教案 共49页

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
类:类型。文言文中类似的词语还有 “辈、侪、属、徒、流”等,表示复
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 指代词,相当于现在的“们、这一
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 类 减” :。 逊色。
惜至,牡谓丹之则果不子名花,,直曰曰某花花。某其花意;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谓不天假下曰真牡花丹独而牡可丹知,也其。名其之爱著重,“ 词 做或不 ”形” ,容当是词后否,定面如副搭配词“,名不后词好面时、只,不能这想个搭、配名不动词
• 衙(yá)校(xiào) 花蒂(dì) 畦(qí)塍(chéng)
• 斫(zhuó)
棠棣(dì) 藉(jiè)覆
• 山篦(bì)子 檀(tán)心 笙(shēng)歌
• 蘸(zhàn)杀 幄帟(yì) 一擫(yè)红
出:出产。
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 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
“牡丹出丹州”应为“牡丹 出(于)丹州。
之如此。
就活用作动词。
著:显著
假:借
译文:洛阳花也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的类 型,都不逊色其他地方出产的花,但是洛阳人不是特别看重, 称它们果子花,叫什么花什么花;到牡丹则不命名,直接称花。 那意思就是认为天下真正的花惟独牡丹,它(洛阳牡丹)名声 的显著,不借助称牡丹的名称就可以知道了。洛阳人(对牡丹) 的喜爱和看重就到了这种地步。
他的《醉翁亭记》、《乐亭记》、《与高司 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 序》都是传世佳作。他独撰《新五代史》、 与宋祁合修《新唐书》。有《欧阳文忠公 集》。
积累字词
芍药 绯桃 磅礴 瘿木 美恶隔并 旌其所异者 潜溪绯 鹤翎红 莲花萼 魏仁溥 樵者 十数缗 鬻其园 荆棘 游遨 衙校 花蒂 畦塍 斫 棠棣 藉覆 山篦子 檀心 笙歌 蘸杀 幄帟

2019北京版语文必修一第9课《洛阳牡丹记》word教案

2019北京版语文必修一第9课《洛阳牡丹记》word教案
古今异义:动摇人家
通假:直
特殊句式:
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有池台古寺废宅”,定后)
始进(于)御(省,“御进”,状后)
使(之于)马上不动摇(省)
洛人于寿安山中斫小栽子卖(至)城中(“城中卖”,状后)
接花工尤著者(“尤著接花工”,定后)
三、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展示学生作业中三个缩写段(有关牡丹的知识)的内容
学生记语音和句读
学生读书
学生齐读课文。
学生阅读,筛选要点,归纳概括。比一比,哪组言简意赅。
学生查工具书,列出虚词的义项。
学生说各段重点
从诗词入手引出说明对象
用艳丽的牡丹图片吸引学生研究的兴趣
文学常识注意积累
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自己学会找重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特殊句式: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状语后置)
3、合作学习:分组收集整理有关牡丹的资料。利用报刊杂志、网络,收集图片、文章(包括诗词等)。此项工作可分组进行。
第一课时:1、读课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缩写《洛阳牡丹记》,要求用白话文,百字左右。
第二课时:1、归纳本文的重点文言知识点
2、认真读书,思考:洛阳牡丹为什么是天下第一,牡丹之王?思考课后练习。
难点:在总体感受文本基础上,启发学生对文本深刻的理趣、生活情趣的思考。
教学
用具
PPT
教学
时间
三课时
教学
过程
见下页
板书
设计
结构:
(1-4)花品序第一(品种);
(5-8)花释名第二(名称);
(9-11)风俗记第三(风俗)。
课程小结
布置作业
预习阶段:

高一语文《洛阳牡丹记》北京

高一语文《洛阳牡丹记》北京

高一语文《洛阳牡丹记》北京高一语文《洛阳牡丹记》北京一。

教学内容:《洛阳牡丹记》二、本周学习目标通过讲解《洛阳牡丹记》,达到三个目标1、了解作者欧阳修、了解积累素有“国花〞之誉的牡丹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2、品读文章简明流畅的说明性文字,鉴赏文本涉笔成趣、折射现实的独具一格的大家手笔。

3、引导学生梳理文本中文言词语的知识。

三、知识归纳总结1、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

为谏官,正直敢言,要求改革政治,受到政敌打击,多次被贬降。

以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晚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趋向保守。

欧阳修是史学家,与宋祁共同重编《唐书》,为区别于后晋刘昫监修的《唐书》,后称《新唐书》.又独自编写了《五代史记》,为区别于宋初薛居正监修的《五代史》,后称《新五代史》。

他又是目录学家、金石学家、考古学家。

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评论的“诗话〞形式。

他也懂园艺和工艺美术,著有《洛阳牡丹记》、《砚谱》。

他还精于书法、绘画的鉴赏。

他提倡文学革新运动,主张文章要切合实用,重视内容,反对浮靡.大力奖励后进,居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地位,对诗文革新贡献巨大。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他极力提倡平实的文风,并以主考官的身份把那些写作浮文的考生一律“刷〞掉。

就是这一次,苏东坡、苏辙和曾巩及其弟曾牟、曾布同中进士。

他还扶持了王安石、苏舜钦、尹洙等一批新文学的中坚力量。

一时间,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文学俊杰风起云涌,这是继唐代李白、杜甫之后中国文学艺术的又一巅峰,“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东坡〕、苏辙,是中国古代八位最杰出的散文大师,其中有六位出现在这一时期.2、欧阳修的文学成就:〔1〕他的散文成就很高,有丰富的政治内容,风格平易流畅,委曲婉转,长于以情动人.尤其是一些文艺性散文,写得风神绵邈,跌宕生姿,抒情气息十分浓厚。

【课堂设计】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Word版含答案

【课堂设计】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Word版含答案

第9 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 1 文本研读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精悍()②酣畅( )③蓟北(④戊戌()⑤叱咤( )⑥莅临(⑦激亢()⑧箜篌()⑨涕泗(⑩弥漫()? 迥乎( )? 谦逊( (2)多音字) )))风和.日丽强.烈①和唱和.②强倔强.和.面勉强.差.距饮.水③差质量差.④饮.•饮.马¥、恵差.遣屏.气解.释⑤屏屏.营⑥解押解.屏.风解.数皂角.⑦角.名角.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高k m g sh i目以待⑴弓Ihdig 咼歌⑵苏sh ih d n g 瀣一气sh i君步1 u 稳健Ji ogi乎不同(3)木J i (4)Ji ogi Jiogi 有神3.词语释义(1)精悍:(2) 谦逊:(3) 弥漫:(4) 博闻强记:(5) 叱咤风云:(6) 迥乎不同:(7) 短小精悍:(8) 起承转合:4.近义词辨析(1)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例句:①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_________ ,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②吉普车颠簸了40 分钟才走完这段山路,抬起头,远远地看见一面鲜艳的红旗高高飘扬在山间。

⑵精悍精明精悍:①(人)精明能干,②(文笔等)精练犀利。

精明:①精细明察,②机警聪明。

例句:①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

②凡是_____ 的管理者都知道利用人才发挥他们的特长的道理。

⑶屏息以待忍气吞声两者都有忍住呼吸,不敢出声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屏息以待:抑止呼吸来等待,表示等待时的紧张心情。

忍气吞声:指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指受委屈时的状态。

例句:①他敲头的时候,我们____________ ,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②父亲的脾气不好,加上工作又累,他责骂我们的时候,我们只能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北京版语文必修一第9课《洛阳牡丹记》word公开课学案
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号,晚年又号,谥,是(朝代)文学
家、史学家,与代的、,代的苏洵、苏辙、、曾巩
合称“”。

二、重点字音
1.瘿( )木
2.美恶( )隔并
3.旌( )其所异者
4.潜( )溪绯( )
5.一擫( )红
6.鹤翎( )红
7.莲花萼( )
8.魏相仁溥( )家
9.斫( ) 10.十数缗( ) 11.鬻( )其园 12.张幄( )帟( )
13.衙校( ) 14.棠棣() 15.藉( )覆 16.篦()子
17.畦塍( ) 18.蘸()杀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并翻译全句。

1.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
..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于洛花敌.。

2.予甚以为
..不然.。

……;又况天地之和气,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3.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

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

4.洛阳之俗,大抵
..好花。

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5.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
..之,使马上
..。

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

..不动摇
四、思考题
1.文中第三段“说者”认为洛阳牡丹之美缘于什么?欧阳修怎么看待“说者”的观点?
2.以“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为引子,说说你对“名气”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