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5章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来评定成绩的是()A.跳远B.踢足球C.投掷铅球D.短跑2.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中,滴加碘液会变蓝色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C.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D.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3.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
图Ⅰ是地球运行轨迹图,图Ⅱ是四种月相图(阴影表示暗部)。
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月相是()A.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①C.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②B.地球在乙处,月相如图④D.地球在丁处,月相如图②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5.繁殖季节,豌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落的柱头上。
这一过程称为()A.自花传粉B.异花传粉C.人工授粉D.风力传粉6.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涉及到声与光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鹂的叫声是器官振动产生C.柳叶反射了绿光而呈绿色A.声音在真空中流传最快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C.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在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流传过程中削弱噪声8.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泅水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9.过多使用化肥会引起水污染,这是因为过多化肥进入水体后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四章单元测试以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四章单元测试以及答案一、单选题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请问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A. 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B. 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C. 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D. 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2.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在下图中的()位置A. ①点B. ②点C. ③点D. ④点3.当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时候,站在月球上就( )A. 一定能看到地食B. 一定能看到日食C. 也许能看到地食D. 也许能看到日食4.今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六)晚,太阳系的“大个子”——木星与月亮距离达到最近,上演了一幕“木星合月”的美景。
木星合月时,我们可以看到的景象为()A. B. C. D.5.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7月13日结束,此时地球运行在右图中所示的()A. a段B. b段C. c段D. d段6.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日食和月食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B. 日食和月食时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对调C. 日食和月食都有全、偏、环三种D. 日食和月食初亏方向不同7.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 菏泽市春夏秋冬四季分明B. 漠河冬季漫长,海南岛长夏无冬C. 济南市各学校冬季下午放学时间比夏季早D. 北京市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先看到日出8.月球上没有大气,适合在月球上使用的“月球车”的动力装置是()A. 汽油机B. 电动机C. 空气喷气发动机D. 风力装置9.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图都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B. 甲乙两图都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C. 甲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D. 甲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培优版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培优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1.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自左向右匀速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的交替 C.四季更替 D.北京地区有无太阳直射现象2.下列概念中,有从属关系,且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是( )A. 天王星—木星—太阳系B. 银河系—太阳系—宇宙C. 月球—地月系—太阳系D. 哈雷彗星—地球—太阳3.读诗句“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
”此诗句表示的是什么现象()A.昼夜交替B.四季交替C.寒暑交替D.极夜现象4.下列关于月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月相的变化就是月球形状的变化②月亮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③月相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④月相变化是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⑤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特点A. ①B. ②③C. ③④⑤D. ②④⑤5.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地球要去“流浪”,首先就要停止自转和公转,假如真是这样,现在地球上的哪些现象将不复存在()①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②地壳的运动③旗杆的影长随季节变化而不同④四季的变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B. 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完全在同一平面上C. 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D. 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7.如图是我们熟悉的北斗七星10万年前、现在和10万年后的演变图,看了演变图后,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它们离地球太远了B. 它们是会运动的行星C. 恒星也在运动D. 它们会变成小熊星座8.下列有关恒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恒星都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靠自己发光的天体B. 恒星在星空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C. 宇宙中的恒星都在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旋转D. 恒星都是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固态星球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地球与宇宙A卷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环形山(月坑)
(二)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多种 假设,其中一种假设如下。
假设:太阳输出能量的变化会引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气象学家发现,短期的气候变 化与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有关。图中表示太阳黑子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表示日珥 的是________。
②
①
29.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 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 示。
A.太阳是一颗行星
C
B.地球内部只分为地壳、地幔两层
C.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D.月球是一颗会发光的卫星
6.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球自转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B.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C.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月球不停地旋转
D.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北极星旋转
7.黎明时分,看见一半月高挂天空,这天可能是农历( )
A.十五、十六
B.初一、初二
C
C.二十二、二十三 D.初七、初八
8.假如地轴不倾斜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
A.世D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是白昼12小时,黑夜12小时
B.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在同一地区不会出现季节变化 D.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9.小时到黑龙江漠河去旅游,他观察到:这一天太阳挂在空中的时间很短,只有不足7 个小时,这一天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B
C.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为半年
D.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与现在相同
4.在光球层上,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是(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学期4月份测试卷有答案

月份测试卷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019学年第二学期4 节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1-4节、第三章第1-3分60分钟分值:160时间:姓名成绩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全国二胎政策全面施行,下列有关生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胎盘将母体中血管与胎儿体内血管直接相连通来输送胎儿所需要的营养B.高龄妇女有的可以借助试管婴儿技术提高成功率,这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C.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别产生精子和卵细胞D.女性的子宫如果因病而被切除,就不可能产生卵细胞,也不可能怀孕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第二性征的是()A.男性喉结突出,声音变粗B.男性胡须、腋毛等的生长C.女性骨盆宽大,声调较高D.女性卵巢发育迅速,质量增加3.如右图所示的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该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似B.该昆虫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该昆虫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D.该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4.下列农业或林业措施中,促进顶端优势的是()A.对生长期的棉花进行摘心B.经修剪的松树呈宝塔型生长C.定期对行道树打顶D.春季对果树整形修枝5.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①长有雌蕊和雄蕊②长有雌蕊③经历了自花传粉④经历了传粉⑤经历了受精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6.春季把肥厚的多肉叶片摆放在疏松的土面上,很快就会生根,在叶片的基部长出不定芽,形成小植株。
多肉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A.出芽生殖B.分裂生殖C.无性生殖D.有性生殖7.如图为某植物传粉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的传粉为自花传粉B.图中的1将来发育成果皮C.图中的4将来发育成果实D.图中的3将来发育成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8.将甜苹果的树枝嫁接到淡苹果的枝条上(不是主干),开花后,人工的将淡苹果的花粉涂到了所有甜苹果花的柱头上,最后接穗枝条上结出来的是()A.甜苹果B.淡苹果C.不甜也不淡的苹果D.有些甜苹果,有些淡苹果9.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是因为这时已经不能形成嗅觉B. 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C.感冒时会影响味觉,因为鼻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刺激D.皮肤各个部位中,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臂10.码头上的轮船汽笛声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这是因为()A.汽笛发声频率高B.汽笛发出的音色好C.汽笛发声的振幅大D.汽笛声传播速度大11.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力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C.有余音说明振动停止,但空气还在振动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12.游泳运动员在游泳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B. 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C. 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D.先有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后又水对运动员的推力13.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不计空气阻力,图中能正确表示空中足球受力示意图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14.在丁弹簧左的拉力,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用大小为FLL丙、L甲、L乙、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丁,则(丁乙<L丙=L甲丙丁<、AL乙=LL甲=L B、L=L =L=L=LL DLLLLC、丁<乙<甲<丙、甲乙丙丁-3()15.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每10s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响度相同,音调不同 B.丙、丁音调相同,但是音色不同A D.丙、丁音调和响度都不同 C.甲、乙响度和音调都相同)16.下列关于颜色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呈“无色”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 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白色 C.衣服呈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 D.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
2019-2020学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五章分式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a -b 2,x (x +3)x ,5+x π,a +b a -b,a +1m 中,是分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0.2a +b 0.7a -b =2a +b 7a -bB.x 3y 2x 2y 3=x yC.a -b b -a=-1 D.1c +2c =3c 3.已知分式(x -1)(x +2)x 2-1的值为0,那么x 的值是( ) A .-1 B .-2 C .1 D .1或-24.如果分式x +y 2xy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3倍 B .不变 C .缩小3倍 D .缩小6倍5.化简x 2x -1+x 1-x的结果是( ) A .x +1 B .x -1 C .-x D .x6. 化简⎝⎛⎭⎫1a +1b ÷⎝⎛⎭⎫1a 2-1b 2·ab 的结果是( ) A.a 2b 2a -b B.a 2b 2b -aC.1a -bD.1b -a7.若1x -1=1,则3x -1-1+x 的值为( ) A .0 B .2 C .3 D .48.关于x 的方程3x -2x +1=2+m x +1无解,则m 的值为( ) A .-5 B .-8 C .-2 D .59.某厂加工车间共有26名工人,现要加工2100个A 零件,1200个B 零件,已知每人每天加工A 零件30个或B 零件20个,问怎样分工才能确保同时完成两种零件的加工任务(每人只能加工一种零件)?设安排x 人加工A 零件,由题意列方程得( )A.210030x =120020(26-x )B.2100x =120026-xC.210020x =120030(26-x )D.2100x ×30=120026-x×20 10.如果分式x +y 2xy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3倍 B .不变 C .缩小3倍 D .缩小6倍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在分式|x|-1x -1中,当x =__ __时,分式无意义,当x =__ __时,分式的值为零.12.方程12x =1x +1的解是x =_______. 13.若x ∶y =1∶3,2y =3z ,则2x +y z -y 的值为__ __. 14.计算⎝⎛⎭⎫a -2ab -b 2a ÷a -b a 的结果是_______. 15.化简1x +3-69-x 2的结果是__________. 16.已知A ,B 两地相距160km ,一辆汽车从A 地到B 地的速度比原来提高了25%,结果比原来提前0.4h 到达,这辆汽车原来的速度是__________.17.如果x +1x =3,则x 2x 4+x 2+1的值为__ __. 18.若1(2n -1)(2n +1)=a 2n -1+b 2n +1,对任意自然数n 都成立,则a =,b =;计算:m =11×3+13×5+15×7+…+119×21=_______. 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计算或化简:(1)(-2016)0-2-2-⎝⎛⎭⎫-12-3-(-3)2;(2)⎝⎛⎭⎫a +1a +2÷⎝⎛⎭⎫a -2+3a +2.20.(6分)解方程:(1)2x +1-1x=0;(2)x -2x +2-16x 2-4=1.21.(6分)小明解方程1x -x -2x=1的过程如图,请指出他解答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解:方程两边同乘x ,得1-(x -2)=1 ……①去括号,得:1-x -2=1 ……②合并同类项,得:-x -1=1 ……③移项,得:-x =2 ……④解得:x =-2……⑤∴原方程的解为:x =-2……⑥22.(6分)已知4y÷[(x2+y2)-(x-y)2+2y(x-y)]=1,求4x4x2-y2-12x+y的值.23.(6分)从甲市到乙市乘坐高速列车的路程为180千米,乘坐普通列车的路程为240千米,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是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的3倍,高速列车的乘车时间比普通列车的乘车时间缩短了2小时,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24.(8分)早晨,小明步行到离家900米的学校去上学,到学校时发现眼镜忘在家中,于是他立即按原路步行回家,拿到眼镜后立即按原路骑自行车返回学校.已知小明步行从学校到家所用的时间比他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多10分钟,小明骑自行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1)求小明步行的速度(单位:米/分)是多少;(2)下午放学后,小明骑自行车回到家,然后步行去图书馆,如果小明骑自行车和步行的速度不变,小明步行从家到图书馆的时间不超过骑自行车从学校到家的时间的2倍,那么小明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最多是多少米?25.(8分)观察下列方程的特征及其解的特点.①x +2x=-3的解为x 1=-1,x 2=-2; ②x +6x=-5的解为x 1=-2,x 2=-3; ③x +12x=-7的解为x 1=-3,x 2=-4. 解答下列问题:(1)请你写出一个符合上述特征的方程为____________,其解为x 1=-4,x 2=-5;(3分)(2)根据这类方程特征,写出第n 个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其解为x 1=-n ,x 2=-n -1;(3)请利用(2)的结论,求关于x 的方程x +n 2+n x +3=-2(n +2)(其中n 为正整数)的解.参考答案1-5 CABCD6-10 BDAAC11.1,-112. 113. -514. a-b15. 1x -316. 8017. 1818. 1219. 解:(1)原式=1-14+8-9=-14; (2)原式=a 2+2a +1a +2÷a 2-4+3a +2=(a +1)2a +2·a +2(a +1)(a -1)=a +1a -1. 20. 解:(1)方程两边乘x(x +1),得2x -(x +1)=0,解得x =1.(3分)检验:当x =1时,x(x +1)≠0.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 =1.(2)方程两边乘(x +2)(x -2),得(x -2)2-16=x 2-4,解得x =-2.(7分)检验:当x =-2时,(x +2)(x -2)=0,因此x =-2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21. 解:小明的解法有三处错误,步骤①去分母有误;步骤②去括号有误;步骤⑥少检验;正确解法为:方程两边乘以x ,得1-(x -2)=x ,去括号,得1-x +2=x ,合并同类项,得3-x =x ,移项,得2x =3,解得x =32,经检验x =32是 分式方程的根,则方程的解为x =3222. 解:由已知得4y 4xy -2y 2=1,即22x -y =1,∴2x -y =2,4x 4x 2-y 2-12x +y =12x -y =1223. 解:设普通列车平均速度为每小时x 千米,则高速列车平均速度为每小时3x 千米,根据题意得240x -1803x=2,解得x =90,经检验,x =90是所列方程的根,则3x =3×90=270.所以高速列车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70千米24. 解:(1)设小明步行的速度是x米/分,由题意得900x=9003x+10,解得x=60.(4分)经检验,x=6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小明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2)设小明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是y米,根据题意可得y60≤900180×2,解得y≤600.答:小明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最多是600米.25. 解:(1)x+20x=-9x1=-4,x2=-5;(2)x+n2+nx=-(2n+1)x1=-n,x2=-n-1;(3)解:x+n2+nx+3=-2(n+2),x+3+n2+nx+3=-2(n+2)+3,(x+3)+n2+nx+3=-(2n+1),∴x+3=-n或x+3=-n-1,即x1=-n-3,x2=-n-4.(10分)检验:当x=-n-3时,x+3=-n≠0,当x=-n-4时,x+3=-n-1≠0,∴原分式方程的解是x1=-n-3,x2=-n-4.。
2020春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4.5 日食和月食

整合方法·提升练
14.【中考·宁波】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能 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亮”三最合一 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 B.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C.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 D.月全食时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整合方法·提升练
夯实基础·巩固练
10.下列日子中,可能发生月食的是( B ) A.重阳节 B.元宵节 C.腊八节 D.端午节
【点拨】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 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 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形成了月食,而月食的 产生只有在月满的时候才可能发生,因此为元宵节。
【答案】B
夯实基础·巩固练
6.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铜色, 这主要是因为( C ) A.月球发出古铜色的光 B.月面反射太阳光 C.地球大气折射太阳光 D.月球表层的岩石呈古铜色
夯实基础·巩固练
7.下列日子中,不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C ) A.元旦(1月1日) B.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C.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D.国庆节(10月1日)
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4章 地球与宇宙
第5节 日食和月食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见习题 2 见习题 3 C
4C
答案显示
5B
6C
7C
8B
9C
10 B
11 D 12 B 13 (1)gfcdaebg(2)gbeadcfg 14 C 15 C 16 C 17 D 18 (1)A (2)A (3)D 19 见习题 20 A 21 (1)②;日环食 (2)AC
夯实基础·巩固练
8.日食发生的时期是( B ) A.肯定是在满月时 B.肯定是在新月时 C.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一 D.可能在任何一天发生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
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A.日珥B.日冕C.光球D.太阳黑子2.夜晚,星光闪烁,观察如图,造成乙、丙两星星位移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天气变化D.地形差异3.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B.地球表面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各地的昼夜长短相等C.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D.地球公转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南、北半球是一致的4.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
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A.太阳西升东落B.没有昼夜交替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D.没有四季更替5.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B.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C.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D.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6.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5月1日B.6月22日C.8月1日D.10月1日7.小明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下表信息,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行周期进行了推理,其中合理的是()行星直径(千米)自转周期(以地球上的“天”为单位)公转周期(以地球上的“年”为单位)水星 4 878 59 0.24金星12 104 243 0.62地球12 756 1 1火星 6 794 1.03 1.9A.行星直径越大,自转周期越长B.行星直径越大,公转周期越长C.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自转周期越长D.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8.浙江的玲玲在一年中四个节气的正午时间以相同的角度拍了四张照片,其中拍摄于夏至日的是()9.如图所示,此时南半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小明家住一楼,他发现同是正午时分,寒冬时节阳光被前面的楼房挡住,而炎炎夏日窗外阳光洒满大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5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陆地上对环境作用最明显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2.下列各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的是()A.蚊子和跳蚤B.细菌和蘑菇C.老鼠和猫头鹰 D.绿色植物和菌类植物3.“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
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A.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B.山上植物多要修水库C.治山要治水D.根的特性4.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区域而言,下列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从大到小为() A.群落、生态系统、种群、个体B.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5.下列不能被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B.一块菜地C.一个湖泊D.一个蜂箱6.河中生活着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和食虫鱼,其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A.浮游植物B.剑水蚤C.蜻蜓幼虫D.食虫鱼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各种种群数量能够保持稳定不变B.生物群落的数量是一成不变的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保持恒定D.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8.生活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一片草地、草地上各种生物、草地上的蚯蚓可依次称为()A.生态系统、种群、群落B.群落、生态系统、种群C.种群、生态系统、群落D.生态系统、群落、种群9.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9题)A.图中Ⅲ代表三级消费者,属于第四营养级B.Ⅰ、Ⅱ、Ⅲ、Ⅳ四种成分共同组成了生物群落C.图中Ⅳ所具有的能量最少,因此代表分解者D.图中Ⅰ代表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10.对于下列谚语,解释错误的是()A. “吃过端午粽,才把棉衣送”——此时节气接近夏至,气温升高B.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此时气温偏低,影响水稻的正常发育C.“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平时饮食要适量,吃太多增加消化负担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指食物关系,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11.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宁海白溪水库B.镇海九龙湖镇葡萄园基地C.南湖奶牛场的一群奶牛D.象山丹城公园12.水晶球一样的生态球(如图所示) 常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2~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藻。
妙在小鱼、水藻都是活的。
下列关于生态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球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水藻B.该生态球与外界隔绝,所以小鱼、水藻一直能繁衍下去C.该生态球必须放在有光照的地方才能使小鱼、水藻存活D.该生态球食物链简单,较易遭到破坏(第12题)(第13题)(第14题)13.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14.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结构比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强B.若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草C.此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为鼠→蛇→鹰D.此生态系统中,鹰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15.如果农田中某种野草在地球上永远消失,对人类有何影响() A.没有任何影响B.生态系统更加稳定C.减少农作物产量D.丧失一个基因库,其潜在价值消失16.下表是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可能是正确的()A.A→B→C→D→E B.E→D→C→B→AC.D→A→B→E→C D.C→E→B→A→D17.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这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18.如果地球上没有了阳光,则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最先和最后灭亡的分别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产者和分解者C.消费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同时死亡19.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C.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D.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20.自然界中的虎、豹等大型肉食动物,在种类和数量上均比其他动物少得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大型肉食动物繁殖能力低B.它们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较高C.这些动物被人类大量捕杀D.受栖息场所的限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21.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是按________关系进行连接的,在食物链中最基本的一环是________,它能利用________能合成有机物。
22.生态系统成分越简单,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________。
23.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还有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24.在某麦田中,存在着小麦→黏虫→蟾蜍的食物链,如果蟾蜍数量变化不大,则黏虫数量与小麦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若用农药将黏虫全部杀死,则小麦当年产量将________。
第二年如不再使用农药,小麦产量将__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25.某一小岛上,阳光明媚,土肥水美,花草树木郁郁葱葱。
草丛中有昆虫,森林里有小鸟和猫头鹰,地面有鼠窜跑,有蛇爬行,还有青蛙在溪边鸣叫,此外,还可看到别的植物遗骸。
根据小岛上的自然景观,回答:(1)这个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能量和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__。
(3)要使该生态系统长久存在,在动植物的遗骸和土壤中还应有的生物是________,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称为________。
26.如图是平江山区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第26题)(1)目前,农村里还有人存在“猫头鹰是一种不祥之鸟”的错误想法,从图中________________的事实说明猫头鹰是一种________鸟,应该加以保护。
(2)不少人将蛇和青蛙当作美味佳肴,大肆捕杀。
对这种行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阻止。
如果需要你做一个保护动物的义务宣传员,请写一句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阅读:海洋位于地球环境的最底层,条条江河归大海,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充分的工业废渣、废料、废水及有毒化学物质不断被倒入大海,沉积于海洋。
在工业废料、废水中,重金属汞、镉、铅等对海洋的污染极其严重,海洋生物往往对重金属富集,使鱼有毒,人和猫吃了毒鱼生病而死。
回答下列问题:(1)海洋是一个巨大的水域生态系统,它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名世界的八大公害之一的水俣病,主要是重金属汞污染造成的。
那么海洋中的污染物是通过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进入人体的。
这种重金属在海水和鱼体中哪个浓度大?________。
三、分析探究题(每题8分,共16分)28.如图是食物关系图。
分析并简要回答:(第28题)(1)在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包含有________条食物链。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图中没有显示出的生物部分是________。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蛇是________消费者,属第________营养级。
鹰同时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
(4)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________关系。
29.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2为某生态系统中狼和鹿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第29题)(1)图1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包含虾类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型鱼类和底栖动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1所处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图1中的________为该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4)若有毒物质进入图1食物网,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5)图2中,开始一段时间内,两种动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________的状态。
后期由于人类过度捕杀狼,使鹿的数量大增,之后连续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一、1.A 2.B 3.A 4.B5.D点拨: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块菜地,既包括了菜地这个环境,也包括了菜地中所有的生物,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湖泊,既包括了湖泊这个环境,也包括了湖泊中所有的生物,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蜂箱,只包括了环境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6.A点拨:河中生活着的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剑水蚤、蜻蜓幼虫和食虫鱼属于动物,是消费者。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7.D点拨: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
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D正确。
8.D9.D点拨:图中Ⅲ代表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A错误;Ⅰ、Ⅱ、Ⅲ、Ⅳ四种成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所以不能组成生物群落,B 错误;图中Ⅳ所具有的能量最少,因此代表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C错误;图中Ⅰ代表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