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中毒怎么办

合集下载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去除方法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去除方法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去除方法黄霉菌是微生物世界的一个大家族,黄曲霉菌是这个大家族的一员,黄曲霉素中毒的症状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黄曲霉素中毒的症状,欢迎阅读。

黄曲霉素中毒的症状中毒前驱表现为发烧、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

2~3周后很快发生中毒性肝病表现: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脾大。

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

可有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多数患者在死前可有胃肠道大出血表现。

实验动物临床毒性研究表明,给动物喂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表现为渐进性食欲减退、口渴、便血、生长缓慢、体重减轻、皮肤出血、过度兴奋、黄殖、抽搐、角弓反张等。

病理解剖可见肝脏弥漫性充血、出血利坏死等表现。

浅谈如何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黄霉菌是微生物世界的一个大家族,黄曲霉菌是这个大家族的一员。

黄曲霉菌本身是无毒的,但在其繁殖代谢的过程中可分泌出有毒的物质黄曲霉毒素。

黄曲毒素是一种剧毒物质,它损害动物的肝脏,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变。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

1 主要可诱发肝痛,还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肿瘤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

目前已确定其化学结构,黄曲霉毒素B1、B2、C1、G2等17种,其中趴毒性最大。

食物中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最容易污染上黄曲霉寿素,小麦,大麦也常被污染,豆类一般污染较轻,工业化生产的发酵制品如面酱。

咸肉、火腿、香肠等肉类食品,亦能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花生、花生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不超过20微克/公斤;大米、食用油不得超过10微克/公斤;其它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不得超过5微克/公斤;婴儿食品中不得有黄曲毒素。

2 受黄曲霉菌污染的粮及食品不能食用轻度污染的粮及其他食品,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将毒素破坏掉或除去。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以下方法去毒:2.1 剔除霉变粮粒因毒素主要集中在霉变的粮粒中,凡表面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花生米和玉米,都有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Porcine Mycotoxicosis)是由猪食物中摄入的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引起的一种疾病。

该疾病影响了猪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严重影响了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本文将讨论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和检查结果:1. 猪的临床表现:受感染的猪往往表现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长期受感染的猪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和生殖问题。

2. 采集并检测猪食物中的霉菌和毒素:通过采集猪的食物样本,可以进行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霉菌培养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3. 器官病理学检查:通过对猪的肝脏、肾脏、肠道等器官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到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等病变。

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移除受感染的食物:发现受感染的食物后,应立即将其从猪的饲料中移除,以避免进一步的感染和中毒。

2. 给予解毒剂:对于已经中毒的猪,可以给予一些有效的解毒剂。

常用的解毒剂包括活性炭、亚硒酸钠、脱氧胆酸、多酚等。

这些解毒剂可以帮助猪体内的毒素排出,并保护猪的肝脏和肾脏功能。

3. 提供营养支持:中毒的猪往往食欲不振,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迟缓。

可以通过提供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饲料来补充营养,促进猪的康复。

4. 强化管理措施:为了预防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再次发生,必须加强管理措施。

这包括定期清理和消毒猪舍、监控饲料的质量、控制饲料的储存时间等。

预防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预防:1. 饲料管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干燥程度,避免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滋生。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猪舍和饲料样本,及时发现和处理受感染的食物。

3. 营养调整:合理配制饲料,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增强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4. 清洁消毒:定期清理和消毒猪舍,防止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滋生和传播。

产蛋鸡黄曲霉菌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产蛋鸡黄曲霉菌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环境 中家 禽 的 垫料 、饲 料 是该 菌繁 殖 的 最 佳培 养 基, 若 家 禽长 时 间 接触 该 菌 , 极 易 引 发 家禽 中毒 或 蓄积 性 中毒 , 严 重 时产 生霉 菌毒 素 而导致 家 禽 自体 中毒 。 1饲 喂 受霉 菌 毒 素 污 染 的 原 料 和 饲 料 对 家 禽
5 实 验 室 诊 断
增 加 了家 禽对病 原 菌 的敏感 性 , 包括 微生 物 和
病毒。 削弱 和改 变各 种 防预体 系 , 降低 抗病 能力 。 破
坏关 键 组 织 如肝 、 小肠和肾, 影 响正 常 的生 长 和健
康 。在 细 胞 水 平 抑 制 蛋 白质 合 成 ,破 坏 D N A 和 R N A合 成 。 造 成必 需而 且有 价值 的 营养损 失 , 亚 临 床 的能 量吸 收 障碍 。
的危 害
4 . 3部分 蛋鸡 、 种鸡 场 因饮水 器漏 水 , 导 致料 槽
内经 常湿 料 , 长期采 食 湿料 引起 发病 。 4 . 4寄托 于脱霉 剂 。普遍 认 为饲料 内添加 脱霉 剂 就可 以彻 底 预防饲 料霉 变 , 或鸡 吃过 添加脱 霉剂
的霉 变饲 料后 不会 出现异 常 。事 实上 , 脱霉剂 只 能
能 的恢复 。
今 日畜牧 兽医 2 0 1 3 . o l 一5 2
4 . 2养殖 户饲 料保 存粗 放 , 导致 饲料 霉 变 。
脱 去一 部分 霉菌 。
4 . 5霉 菌 及霉 菌 毒 素 种类 繁 多 , 且 不 同种类 的
霉 பைடு நூலகம் 和毒 素对 机 体 的损 害 存 在差 异 , 对 各 个 系统 、 组织 、 器 官 的致病 状况 也不 尽相 同 。导致 临床发 病 后表 现 形 式不 一 , 剖 检后 病 理 变 化差 异 很 大 , 这 给 临床 兽 医人员 的诊 断 和处 置工作 带来 很大 难度 , 甚 至大 部 分兽 医和禽 病专 家都 不 能准确 认知本 病 。

黄曲霉素中毒的原因及防治

黄曲霉素中毒的原因及防治

81黄曲霉素中毒的原因及防治李敬三,杨生(河南省沈丘县农牧局466300)摘要:黄曲霉素中毒是由于机体内黄曲霉素过量造成的,会造成患病猪消化机能紊乱、大面积出血、腹部水肿等临床医学症状。

本文主要论述了猪黄曲霉素中毒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黄曲霉素中毒;病因;防治1黄曲霉素中毒病因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或曲霉、青霉、毛霉、镰孢霉、根霉等产霉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产物。

这些产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相对湿度大于80%,温度为24℃~30℃时最适宜繁殖和产毒。

且饲料中水分含量越高,黄曲霉毒素的数量也会增多。

黄曲霉中毒在一年中都能够发生,但雨季的发病率较高,饲料储存不当,保存时间过长能够增加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概率。

2黄曲霉素中毒的临床症状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患病猪可以表现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的发病特征,症状的不同主要跟猪只的年龄、免疫力等情况有关。

2.1急性发病型急性发病的患病猪在采食了发霉变质的饲料3~5d 后发病,患病猪表现为精神不振、拒食,体况下降,走路不稳,结膜苍白,大便干硬,呆立;随后发生严重的腹泻和呕吐,怀孕母猪患病可流产,通常2~14d 会死亡[1]。

2.2亚急性发病型亚急性发病的患病猪病程为1~2个月,患病猪体温上升、呼吸急促、被毛杂乱粗糙,皮肤发白,多个皮肤部位有紫斑,发病后期狂躁、呆立、口吐白沫,鼻液浓稠,大便干硬,关节肿胀,发病后期部分患病猪可视黏膜有黄疸。

3治疗方法发现猪只中毒后要立即停止当前食用饲料,更换饲料。

投喂硫酸镁、硫酸钠等帮助胃内有毒物质尽早排出。

同时给予保肝止血疗法:静脉注射1000mL 10%葡萄糖注射液,75mg 三磷酸腺苷,40mg 维生素C ,20mL 10%樟脑环酸钠;或者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溶液、5%氯化钙溶液、40%乌洛托品注射液、维生素C混合液。

对于患病仔猪减少药物使用量。

对于发生心力衰竭的患病猪,注射樟脑磺酸钠等强心剂能够缓解症状[2]。

猪黄曲霉素中毒的防治

猪黄曲霉素中毒的防治

猪舍卫生
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定期 消毒,减少病菌滋生和传播。
饲料储存
保持饲料储存区域的干燥、通 风,避免饲料受潮、发霉,减 少黄曲霉素的产生和污染。
饮水清洁
确保猪只饮用水清洁、无污染 ,避免水源受到黄曲霉素的污 染。
饲养管理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保证猪只 营养均衡,增强猪只免疫力, 提高抗病能力。
治疗措施
慢性型
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衰弱,贫血,黄疸,粪便干燥呈球状,有时出现腹水,皮肤出现紫红斑 ,关节肿大。
实验室诊断
荧光法
用荧光法检测饲料、血、 粪、尿中的黄曲霉毒素。
薄层层析法
用薄层层析法检测饲料、 血、粪、尿中的黄曲霉毒 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饲 料、血、粪、尿中的黄曲 霉毒素。
05
猪黄曲霉素中毒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
症状
猪只食欲不振,皮肤出现红斑,粪便干燥 且带有血液,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
治疗
停喂有问题的饲料,更换新鲜饲料,同时 对病猪进行对症治疗。
诊断
对饲料进行检测,发现黄曲霉素严重超标 。
预防措施
加强对饲料质量的检测,避免使用霉变饲 料。
案例二
症状
猪只精神萎靡,消瘦,皮肤出现溃 疡,呼吸急促且困难。
立即停食
立即停止给病猪喂食,避免继续摄入 黄曲霉素。
02
给予新鲜饲料
给予病猪新鲜、无霉变的饲料,保证 营养需求。
01
03
补充营养
给予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 分,以帮助猪只恢复健康。
监测病情
密切监测病猪的病情变化,如出现严 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05
04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临床症状与防治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临床症状与防治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96 ·2022.010 引言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大多数霉菌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制毒性,这类霉菌往往在玉米、小麦、大麦、稻米、糠麸、豆制品中广泛存,在适宜条件下能快速繁殖,消耗营养价值。

温度为28 ℃、湿度在60%~80%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生长,并且某些霉菌在繁殖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致病性的毒素,黄曲霉毒素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类。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菌在饲料中繁殖、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毒性,所以在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加强饲料的针对性防护和保管,当畜禽出现疾病后,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1 发病原因黄曲霉毒素是是黄曲霉菌繁殖期间所产生的一种代谢物,主要是由黄曲霉菌或者寄生曲霉菌产生的,各类毒素的结构大致相同,十分相似,是一种典型的化合物,并不是单一的物质。

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在各种精饲料中很容易繁殖生长,并且黄曲霉菌在繁殖期间还会使很多饲料的营养价值显著变差,甚至会丧失饲用价值。

在现阶段生猪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养殖户不注重把控饲料原料的品质和质量,易造成饲料或者原料存在不同程度的发霉变质情况。

由于没有对这些饲料进行有效的处理,向猪群投喂过程中极容易造成黄曲霉菌毒素中毒,危及动物的身体健康。

通常黄曲霉菌在高温条件下十分容易繁殖生长,尤其是在谷物类饲料的含水率达到20%~30%时,就会加速该类病原的繁殖生长,并且使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被大量破坏。

作者简介:张积岗(1975-),男,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控。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临床症状与防治张积岗(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 石家庄 050200)摘要:黄曲霉菌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病原微生物,病原菌本身不具备毒性,但是其中繁殖生长过程中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该类毒素会对动物造成严重的毒害作用,引发动物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简述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措施

简述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措施

简述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措施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中毒病,由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谷物、豆类、花生、大米、玉米等食品中。

黄曲霉毒素中毒对人类及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大损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病因、症状、预防与治疗方面对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措施进行阐述。

一、病因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因主要是黄曲霉菌生长在谷物、豆类、花生、大米、玉米等食品中,产生的毒素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黄曲霉菌主要繁殖于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在不透气,通风不良的粮库、谷仓、罐头等处,尤其是在高温多湿的季节,更易引发中毒。

同时,灰尘、虫豸等也能成为黄曲霉菌的携带者,散播至环境中,引起感染。

二、症状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发热、皮肤发痒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肝炎、脑炎等严重的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预防措施(一)购买食品时尽量选择大型商超或者有品牌认证的食品,保证购买的食品质量有保障。

(二)尽量不吃保存过久的食品,特别是没有包装和标签的食品,一旦出现变质的迹象立即丢掉。

(三)在存放食品的地方要保持干燥通风,防止潮湿环境、高温多湿的环境,尽量不吃霉变食品。

(四)要遵循健康饮食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强身体免疫能力,减少患病概率。

四、治疗措施(一)立即停止食用黄曲霉菌或已经被污染的食品,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医生会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包括使用解毒剂或者药物,支持病人的呼吸和循环系统,调整病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

(三)预防是最好的治疗,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生。

特别是在保存谷物、豆类、花生、大米、玉米等食品方面要做好防潮干燥的措施。

总之,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中毒疾病,对人类及动物造成重大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只有从源头上减少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健康饮食,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生。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救治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救治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救治张德勇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猪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以肝脏损害引起肝脏变性、坏死、出血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

病因: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黄曲霉毒素并不是单一物质,而是一类结构极相似的化合物。

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污染玉米、花生、豆类、麦类、秸秆等。

在其中产生毒素,从而使一般谷物及其副产品发霉变质。

目前,人们习惯将已发霉变质的不能供人食用的粮食或食品用来喂猪,猪采食了这些发霉变质的饲料就会中毒。

黄曲霉菌最适宜在温度24℃—30℃的条件下繁殖,在谷物和粮油加工副产品中,若含水分达20%—30%,繁殖最快。

黄曲霉菌繁殖最适宜的相对温度为30℃时,黄曲霉菌是玉米中的主要霉菌之一。

当玉米含水量为16.2%—24.4%时作常温贮藏,黄曲霉菌是最主要的霉菌。

临床症状:急性病例,可在运动中突然死亡,或在发病后两天内死亡。

病猪精神萎顿,食欲废绝,身体衰弱,走路蹒跚,粘膜苍白,体温正常,粪便干燥,直肠出血,呆立不动。

慢性病例,精神萎顿,走路不稳,啃瓦块、泥土;离群独处,垂头拱背,缩腹,粪便干燥。

有的病猪呈现兴奋不安,乱窜乱跳。

粘膜黄染,体温正常,少数病猪眼鼻周围皮肤变红,渐成蓝色。

病理变化:主要病变为贫血和出血。

全身黏膜、浆膜、皮下和肌肉出血;肾、胃弥漫性出血,肠黏膜出血、水肿,肝脏肿大,脾脏出血。

急性病例呈急性中毒性肝炎,慢性病例可见肝细胞和间质组织增生。

治疗:目前尚无有效解毒剂,只能采用对症疗法,大猪用25%葡萄糖注射液60毫升,加维生素C10毫升静脉推注,连用3天—4天,绿豆50克,甘草20克,煎水,放入水槽内让猪自饮,同时用白糖拌料,每头20克,1日2次,连续7天—10天,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对重病猪可口服盐类泻剂,将胃肠内有毒物质排出。

预防:坚持不喂发霉饲料是预防的根本措施。

防止饲料发霉也是预防重要一环。

1、加强饲料的保管,注意保持干燥,特别是在温暖多雨地区或季节,加强通风,更应防止饲料发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黄曲霉菌中毒怎么办
导语: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真菌类食物,这些食物能够给我们的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

但并不是所有的真菌对于人体都是无害的,就比如说黄曲霉菌这
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真菌类食物,这些食物能够给我们的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

但并不是所有的真菌对于人体都是无害的,就比如说黄曲霉菌这类真菌是不合适我们人体食用的。

这类真菌能直接对于我们的肝脏和肾脏有很强的致癌性,我们需要在生活中远离这类真菌。

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其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双香豆素,根据其细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B1、B2、G1、G2、M1、M2等多种,B1、B2在紫外光照射下为蓝色,G1、G2为绿色荧光。

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且具有强烈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

同时肾脏也可受损害,主要表现为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有管型形成。

早期有胃部不适、腹胀、厌食、呕吐、肠鸣音亢进、一过性发热及黄疸等。

2~3周后出现腹水、下肢水肿、脾脏增大变硬、胃肠道出血、昏迷甚至死亡。

急救处理
1. 护肝。

2. 对症支持治疗。

3.立即停止摄入有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4.补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疗法。

5.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疗。

采取措施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