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陆地边界线长多公里,大陆海岸线长多公里。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最东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乌苏里江交汇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沿海和岛屿:从北到南: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陆:渤海、琼州海峡东部;中国最大的岛屿:******省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 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陆地和海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意义所在。
5.
能运用两大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火山、地震等。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2.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3.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4. 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2.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详细实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得形状与大小地一、地球得形状:地球就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得不规则得球体。
球得1、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形二、认识过程2、浑天说:天之盖地,犹壳之裹黄。
状3、麦哲伦得环球旅行证明地球就是一个球体。
与4、现在从太空瞧地球得确就是一个球体。
大1、赤道半径:6378千米小2、极半径:6357千米三、地球得大小3、平均半径:6371千米4、赤道长:4万千米5、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第二节经纬网1、地球仪:按一定比例缩小得地球模型2、地轴:假想得地球旋转轴一、四个基本概念: 3、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得交点,指向北极星得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4、赤道:到南北两极距离相等,与地轴垂直得大圆圈1、定义:与赤道平行得圆(1)形状:有得纬线都就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经2、特点(2)特点: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3)方向:示东西方向。
二纬线3、纬度得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与90°N。
低纬度:0°~30°4、高纬度得划分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得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得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网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得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特点:(1)形状:半圆(2)长度:相等(3)方向:指示南北3、经度得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得180°为东经,代号E,以西得180°为西经,代号“W”。
三.经线4、经线圈:所有得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得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2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28页)第1页:地理学简介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地理学的分支和学科领域第2页: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和组成第3页: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定义和作用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地图的符号和注记第4页:地球的气候气候的定义和分类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第5页: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的邻国和海域中国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第6页: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山脉和高原主要平原和盆地第7页: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8页:中国的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河流的源头和流向河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9页:中国的湖泊中国的主要湖泊湖泊的形成和特点湖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0页: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1页: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农业特点主要农作物和种植区域农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2页:中国的工业中国的工业特点主要工业部门和分布工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3页:中国的交通运输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交通枢纽和线路交通运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4页: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城市的特点和发展城市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5页:中国的环境保护中国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挑战环境保护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6页:中国的旅游中国的旅游资源主要旅游目的地和景点旅游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7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特点主要文化传统和习俗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8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概述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9页:中国的民族中国的民族构成主要民族的特点和分布民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0页:中国的国际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角色主要国际组织和关系国际关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1页: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经济特点主要经济部门和产业经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2页: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体系主要教育阶段和学校类型教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3页:中国的科技中国的科技发展主要科技领域和成就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4页:中国的体育中国的体育发展主要体育项目和成就体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5页:中国的艺术中国的艺术特点主要艺术形式和作品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6页:中国的宗教中国的宗教信仰主要宗教和教派宗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7页:中国的社会中国的社会结构主要社会问题和挑战社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8页: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主要挑战和机遇未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页: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第2页:气候与天气气候的定义和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第3页:中国的地理概况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的气候特征第4页: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保护第5页:中国的农业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第6页:中国的工业中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发展第7页:中国的交通运输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的发展第8页: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分布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第9页:中国的环境问题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原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10页:中国的旅游资源中国的主要旅游资源旅游业的重要性旅游业的发展第11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主要文化特点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发展第12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第13页:中国的民族中国的主要民族民族的重要性民族的发展第14页:中国的国际关系中国的主要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发展第15页: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主要经济部门经济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第16页:中国的教育中国的主要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发展第17页:中国的科技中国的主要科技领域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发展第18页:中国的体育中国的主要体育项目体育的重要性体育的发展第19页:中国的艺术中国的主要艺术形式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发展第20页:中国的宗教中国的主要宗教宗教的重要性宗教的发展第21页:中国的社会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第22页: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第23页: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策略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第24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特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未来展望第25页:中国的环境保护措施中国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挑战第26页: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旅游业发展的挑战第27页: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文化创新的挑战第28页: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应用中国的科技发展现状科技应用的重要性科技应用的挑战中心主题: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主要分支: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气候与天气气候的定义和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3. 中国的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保护5. 农业主要农作物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6. 工业主要工业部门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发展7. 交通运输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的发展8. 城市与乡村城市与乡村分布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城市化与逆城市化9. 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原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要旅游资源旅游业的重要性旅游业的发展11. 文化主要文化特点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发展12. 历史主要历史事件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13. 民族主要民族民族的重要性民族的发展14. 国际关系主要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发展15. 经济主要经济部门经济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16. 教育主要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发展17. 科技主要科技领域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发展18. 体育主要体育项目体育的重要性体育的发展19. 艺术主要艺术形式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发展20. 宗教主要宗教宗教的重要性宗教的发展21. 社会主要社会问题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22. 未来展望发展前景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每个主要分支下,您可以继续添加子分支,以涵盖更多的细节和相关信息。
海陆分布ppt课件

北美洲
20°W
欧洲 亚 洲
非洲
赤道
南美洲
西半球
南极洲
南极洲
东半球
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 活动:分辨海洋和海峡
海峡:沟通两个水域的狭长水上通道 海洋:海和大洋的总称
❖ 02 七大洲和四2大.说洋说四大洋的特点活动:认识四大洋
地球上广大而连续的海洋,被陆地大致分隔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海洋运输
海洋一直是贸易和运输的重 要通道,人们借助联通的海洋, 完成了全球约90%的贸易量。
/Contents
03 思 维 导 图
04 思 维 导 图
/Contents
04 真 题 检 测
04 随 堂 检 测
读甲、乙、丙、丁四幅大洲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大洲中,没有热带气候的是( B)
❖ 活动:分辨大陆、岛屿和半岛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凸出的部分称为半岛
01 七 分 海 洋 三 分 陆 地
澳大利亚大陆属澳大利亚联邦, 而澳大利亚则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 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大陆在世界的 6个大陆中是面积最小的一个大陆。
地理学上规定,以澳大利亚为大 陆的标准,即小于它的为岛屿,大于 等于 地
位于北美洲东北部,是丹麦自治 领地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面积 216.63万平方千米。
岛屿以格陵兰岛为标准,大于它 的为大陆,小于等于它的为岛屿。格 陵兰为最大的岛屿。
01 七 分 海 洋 三 分 陆 地
❖ 探究:观察世界上有哪几块大陆?
南极大陆
❖ 01 七 分 海 洋 三 分 陆 地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上册总结复习思维导图

世界的人种
三大人种 人中的分布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 数量 联合国工作语言 世界的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世界的聚落
聚落的形态 城市 乡村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天气和气候
天气 气候 天气预报符号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
气温和降水
对流雨 主要的降水类型 锋面雨 地形雨 赤道地区 南北回归线地区 世界降水的分布 中纬度地区 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人类活动
认识地球
经线纬线 自转 地球的运动 公转 海洋与陆地 七大洲 四大洋 五种地形 海底地形 学看地形图 地表形态 大陆漂移假说 板块构造学 两大火山地震带
形状 大小 地球仪
地 球 面 貌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地形
海陆变的数量与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稠密区 人口稀疏区 世界人口问题
世界的气候
影响因素气候的主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雨林气候 季风气候 热带 草原气候 沙漠气候 季风气候和湿润性气候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季风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寒带 冰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七下地理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地理各章思维导图亚洲概况位置自然环境世界第一大洲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易混点提示: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这两个不要记成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课本第2页地图)81°N—11°S(跨三个温度带)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亚洲内部差异6大地理分区(东南西北中+东南亚,课本第4页下图)内部差异沙特贝都因人游牧生活: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东西伯利亚雅库特人,狗拉雪橇:寒冷的环境 恒河三角洲孟加拉人,捕鱼为生:靠近河流,降水多印尼达雅克人,住长屋:炎热多雨的气候地形气候地形特点(课本第7页图)主要地形区及其他地理事物(课本第8页亚洲地理集锦)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四周海洋自西向东“低-高-低”变化气候特点(课本第10页图)分布类型气候复杂多样(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种气候类型(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图6.13季风气候优: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劣:降水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注意课本中作为对照出现的北美洲,它的位置(第3页下图)、地形(第9页图)与气候特点(第12页图)。
标签极地地区1.位置和范围2.地形5.环境保护北极:北冰洋北极地区南极地区4.科学考察资源南极北极科考站时间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北极:黄河站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及亚、欧、北美洲部分地区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周边的海域南极:冰雪高原覆盖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附近海面上漂浮冰山3.气候南极北极南北极气候差异的原因酷寒干燥烈风“白色荒漠”地球上的“风库”与南极相比气温稍高、降水稍多、风稍弱原因:纬度高、海拔高南极为陆地,北极为海洋南极海拔远高于北极南极冰雪覆盖,反射更多太阳光暖季、极昼时期南极:11月-次年3月北极:6—9月矿产资源:煤、铁固体淡水资源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生物资源:北极熊、海豹、海狮等问题解决措施环境污染乱捕滥杀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垃圾带回本国处理南极多煤炭的原因: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日本发达的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自然环境发展条件特点分布有利条件不利条件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产品大和民族面临问题出路体现位置领土组成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地形气候河流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最大平原:关东平原北部:温带季风南部:亚热带季风短小急促,水能丰富资源矿产资源贫乏森林、水能资源丰富火山地震原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最高峰富士山(活火山);温泉遍布岛国,海路交通便利(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对外依赖严重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沿海交通便利,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

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适用七年级年级所需两课时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在初中地理教材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的教材内容共四部分,“世界海陆分布”,“大洲、四大洋等相关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海陆变迁”。
本节内容首先是在对海陆分布比例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对“大洲、四大洋等相关概念”的理解,再进一步探讨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分界线;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晰,便于学生从图中能直接读取地理信息,进行概括描述,分析比较,利于巩固地球和地图的知识。
以活动为主,通过演示,引导猜想、读图、绘图、讨论、归纳概括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启迪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预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从各种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交流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海陆轮廓地理印象.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陆地和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区分陆半球和水半球;能在地图上认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海、洋、海峡的形态,但不要求记住概念;记住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大体轮廓形状、相邻大洲界线;拓展知识:赤道通过哪些大洲大洋,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大洋分别是谁,平均水温最高最低的大洋分别是谁,面积最大的大洲大洋分别是谁,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分别是谁,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是谁,没有热带的大洲是谁。
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地球”“水球”命名之争,加深海陆分布之印象;在地球仪上或世界地图上指认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海、洋、海峡;通过教师在黑板上板画东西两半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和大洲分界线,同时学生也在作业本上画(能力差的学生可描画书上的图),亲自动手画过之后印象就很深刻;通过观察七大洲四大洋图来完成拓展知识要求的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之争让学生不盲从,让学生明白正确答案是可以多样的;通过绘图训练让学生明白复杂的地图也是可以一步步地画出来的,从而提高自信心;通过拓展知识的训练让学生明白记住一幅地图就掌握了许多有关知识,从而让学生养成自觉地多画图、多记图、多用图的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