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合集下载

(完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完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2 术语、符号2.1 术语2。

1。

1 大体积混凝土 mass concrete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1。

2 胶凝材料 cementing material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与活性矿物掺合物的总称。

2。

1。

3 跳仓施工法 alternative bay construction method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案。

2.1。

4 永久变形缝 permanent deformation seam将建筑物(构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永久留置的预留缝,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2.1.5 竖向施工缝 vertical construction seam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垂直方向的预留缝。

2。

1.6 水平施工缝 horizontal construction seam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水平方向的预留缝。

2。

1.7 温度应力 thermal stress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2。

1。

8 收缩应力 shrinkage stress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

2.1。

9 温升峰值 peak value of rising temperture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最高温升值。

2.1。

10 里表温差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coer and surface混凝土浇筑体中心与混凝土浇筑体表层温度之差.2。

1。

11 降温速率 descending speed of temperture散热条件下,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达到升温峰值后,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值。

2024版年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2024版年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制 度,规范施工现场的 秩序和环境。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 浪费和污染,推行绿 色施工理念。
2024/2/2
采取有效的降尘、降 噪、减排措施,减少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6
THANKS
2024/2/2
27
2024/2/2
12
浇筑过程控制要点
分层浇筑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和施 工条件,合理划分浇筑层, 每层浇筑厚度不宜过大, 以避免出现冷缝。
2024/2/2
浇筑速度控制
保持适当的浇筑速度,避 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混凝土 内部产生应力或裂缝。
施工缝处理
在浇筑过程中如需留置施 工缝,应按照规范要求进 行处理,确保接缝处混凝 土质量。
外加剂
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法
01
设计原则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 作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
量,降低水化热。
2024/2/2
02
设计方法
通过试验确定各原材料的用量比 例,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03
配合比调整
根据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对配 合比进行适时调整。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2024/2/2
1
目录
2024/2/2
• 概述 • 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 • 浇筑与振捣工艺控制 • 温度裂缝预防与处理措施 • 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 • 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2
2024/2/2
01
概述
3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且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 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裂缝出现 的混凝土块体。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将建筑物(构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永久留置的预留缝,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

2.1.5 竖向施工缝vertical construction seam 1总则1.0.1 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

本规范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和水工大体积混土工程施工。

1.0.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 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1.2 胶凝材料cementing material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与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3 跳仓施工法alternative bay construction method在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法。

2.1.4 永久变形缝deformation seam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垂直方向的预留缝。

2.1.6 水平施工缝horizontal construction seam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水平方向的预留缝。

2.1.7 温度应力thermal stress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

2.1.8 收缩应力shrinkage stress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

2.1.9 温升峰值the peak value of rising temperature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最高温升值。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水泥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骨料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掺和料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加剂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胶比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坍落度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砂率设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施工准备工作施工设备清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板安装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钢筋绑扎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混凝土浇筑流程浇筑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层厚度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浇筑速度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混凝土振捣要求振捣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捣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捣点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混凝土养护措施养护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护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护温度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温度监测与控制测温点布置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控制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温速率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111 水泥品种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以及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选择。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得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得温度变化与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得混凝土。

一.基本规定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

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除应满足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得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⑴大体积混凝土得设计强度等级宜为C25~C40,并可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得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得依据;⑵大体积混凝土得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强度与构造要求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得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温度与收缩得构造钢筋;⑶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⑷设计中宜采取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得技术措施;⑸设计中宜根据工程情况提出温度场与应变得相关测试要求。

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得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得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得控制指标、制定相应得温控技术措施。

4、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⑴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得温升值不宜大于50摄氏度;⑵混凝土浇筑体得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得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摄氏度;⑶混凝土浇筑体得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摄氏度/d;⑷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摄氏度。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并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

必要时,应增添相应得技术措施,在冬期施工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混凝土冬期施工得标准。

二.原材料、配合比、制备及运输⑴一般规定1、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得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得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得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得要求。

1、2大体积混凝土得制备与运输,除应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得要求外,尚应根据预拌混凝土供应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凝土得有关参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4原材料、配合比、制备及运输4.1 一般规定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除应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外,尚应根据预拌混凝土供应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凝土的有关参数。

4.2原材料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 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 ,7d的不宜大于270KJ/ ;3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是,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 ;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60r o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必要的性能进行复查。

4.2. 3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 ;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应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应大于1% ;3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4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的有关规定。

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外加剂的选择除应满足本规范第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2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3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拌和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有关规定。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目录1大体积混凝土定义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种类及措施2.1裂缝产生原因2.2裂缝种类2.3防止裂缝措施2.3.1控制混凝土浇捣温度的措施2.3.1.1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计算方法2.3.1.2改善混凝土配比2.3.1.3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2.3.1.4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2.3.1.5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2.3.2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2.3.3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3大体积混凝土浇捣3.1确定混凝土浇筑流程原则3.2混凝土浇筑前的施工准备3.3混凝土输送及泵送要求3.4混凝土的浇捣要求3.5混凝土二次振捣要求3.6混凝土表面收头要求3.7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3.8混凝土试块制作要求4混凝土测温点的布置5参考文献1.大体积混凝土定义所谓大体积混凝土,我国尚无严格规定,一般值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最小边尺寸在1米以上的结构。

美国混凝土学会(ACI)有过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因为结构平面尺寸过大,基础约束强,基础的温度应力愈大,易产生裂缝。

我国的混凝土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允许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取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种类及措施2.1裂缝产生原因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从施工角度主要是防止产生温度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产生温度裂缝,是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是混凝土由于存在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物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阻止这种应变,使其不能自由变形,而产生温度应力。

一旦混凝土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即出现裂缝。

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如下: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

混凝土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

当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越大,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越不利。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2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混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3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不宜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
4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表、底面和中心温度测点,其余测点宜按测点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
5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5大体积混凝土有条件时宜适当延迟拆模时间,拆模后,应采取预防寒流袭击、突然降温和剧烈干燥等措施。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5.3条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应并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300~500mm。
①留置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③跳仓法施工:跳仓的最大分块尺寸不宜大于40m,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7d,跳仓接缝处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设置和处理。
⑷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宜规定合理的工期,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应采取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宜大于60摄氏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第4.2.1条
水泥进场时的检查要求
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第4.2.2条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第4.2.6条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试题
一、单选:
1、大体积混凝土跳仓的最大分块尺寸不宜大于()m。

A、20
B、40
C、60
D、80
2、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d。

A、1
B、3
C、7
D、21
3、大体积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

A、5℃
B、15℃
C、20℃
D、25℃
4、混凝土浇筑宜从()处开始,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A、高长
B、低长
C、高短
D、低短
5、大体积混凝土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

A、3d
B、7d
C、14d
D、21d
6、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时,可全部拆除。

A、5
B、15
C、20
D、30
7、炎热天气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以下。

A、25
B、30
C、35
D、40
8、冬期浇筑混凝土,宜采用热水拌和、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

A、15
B、0
C、5
D、10
9、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可不应少于()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次。

A、 2 2
B、2 4
C、4 2
D、2 2
10、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

A、30
B、40
C、50
D、60
11、大体积混凝土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面、底面和中凡温度测点,其余测点宜按测点间距不大于()mm布置。

A、400
B、500
C、600
D、800
12、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处的温度。

A、40mm
B、50mm
C、60mm
D、70mm
13、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

A、25
B、30
C、40
D、50
14、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 不宜大于()℃。

A、20
B、22
C、25
D、30
15、大体积混凝土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kg/m3。

A、150
B、175
C、190
D、210
16、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 )℃/d。

A、1
B、2
C、10
D、25
17、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

A、15
B、20
C、22
D、25
18、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

A、15
B、25
C、50
D、60
19、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7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kJ/kg。

A、210
B、240
C、250
D、270
20、大体积混凝土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mm。

A、110
B、130
C、160
D、170
二、多选题
1、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下列整体连续浇筑厚度合宜的有()。

A、200 mm
B、300 mm
C、400 mm
D、500 mm
E、600 mm
2、大体积混凝土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在()部位布置温度测点,其余测点宜按测点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

A、外面
B、底面
C、中间
D、两边
3、大体积混凝土的配筋应满足下列要求()。

A、结构强度要求
B、构造要求
C、应结合施工方法配置构造钢筋
D、应保证温度收缩影响
4、水泥进场时应对( )进行检查。

A、强度等级
B、水泥品种
C、包装或散装仓号
D、出厂日期
E、安定性
5、水泥进场时应对( )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A、强度
B、水化热
C、凝结时间
D、安定性
6、关于大体积砼骨料选择,下述正确的是()
A、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
B、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
C、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D、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7、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

A、引气剂
B、引气减水剂
C、缓凝剂
D、减水剂
8、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

A、水化热
B、泌水率
C、砂率
D、可泵性
三、判断题
1、模板和支架系统在安装、使用或拆除过程中,必须采取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
2、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
3、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不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

(×)
4、设计中不宜采用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的技术措施。

(×)
5、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除应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外,尚应根据预拌混凝土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凝土的有关参数。

(√)
6、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
7、运输过程中,坍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经补充外加剂或快速搅拌已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和物的工艺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

(√)
8、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向拌合物中加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