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垃圾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3.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底板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4.安全保障:在施工现场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意外情况,要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
2.浇筑底层混凝土:在底板区域内设置隔水膜,然后进行适当的钢筋加固。按照设计规定的质量比例,使用具备强度和耐久性的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一次性浇筑。在浇筑过程中,使用振捣器进行充分的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
3.打磨和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打磨和养护。打磨可以提高底板的平整度和光滑度,养护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以上是一个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供垃圾坑基础底板施工参考。具体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底板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垃圾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现场测量和面的杂物和污染物,确保底面的平整干净。
3.拆除旧有的废弃建筑物和设备,如有必要进行地面加固。
二、施工方案:
1.打桩和回填:根据设计要求,在垃圾坑边缘和内部打桩,用以固定边缘模板和防止底板变形。然后进行回填,填充适当的土石方材料,用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填缝和适应性调整:根据混凝土龟裂情况,进行相应的填缝和调整工作。填缝材料应具备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以确保填缝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5.检测和验收:在施工完成后,对底板进行检测和验收。检测工作包括测量底板的平整度、厚度和强度等指标,验收工作包括确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三、施工注意事项:
1.工期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避免因天气、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施工延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第三章施工准备 (4)3.1基础浇筑总体规划 (4)3.2原材料及混凝土试配 (5)3.2.1原材料 (5)3.2.2配合比实验 (6)3.3劳动力计划的安排以及设备的投入计划 (6)3.3.1整体劳动力投入计划 (6)3.3.2混凝土浇筑现场人员组织 (7)3.3.2.1控制指挥中心 (7)3.3.2.2劳动力计划安排 (7)3.4主要设备材料用表 (10)3.4.1混凝土输送方式的选择 (10)3.4.2主要材料投入及物资供应计划(估值) (10)3.4.3底板混凝土浇筑物资设备准备 (11)3.5混凝土的供应 (11)3.5.1最小混凝土需求量的计算 (11)3.5.2混凝土输送泵需用台数计算 (12)3.5.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需用台数计算 (12)3.5.4混凝土搅拌站的选择以及混凝土运输车线路的选择 (13)3.5.4.1搅拌站的选择 (13)3.5.4.2混凝土运输车主要供应线路的选择 (13)3.5.4.3备用供应线路的选择 (13)3.5.4.4混凝土浇注前对搅拌站工作的检查 (13)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14)4.1分区段浇筑部署 (14)4.3浇筑及振捣 (21)4.4混凝土浇捣时间的控制 (22)4.5泌水处理 (22)4.6表面处理 (22)4.7混凝土测温及养护 (23)4.7.1混凝土拌合温度计算 (23)4.7.2混凝土浇筑温度计算 (24)4.7.3底板砼中心最高温度估算 (24)4.7.4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计算 (26)4.7.5测温 (26)4.7.6混凝土养护 (28)第五章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28)5.1双掺技术 (28)5.2和易性 (29)5.3配合比设计 (29)5.4入模温度 (29)5.5生产运输 (30)5.6养护 (30)5.7混凝土质量标准 (30)5.8生产协调保证措施 (32)第六章可能导致混凝土浇筑中断的应急措施 (32)6.1机械方面 (32)6.2施工用电方面 (32)6.3防止雨水的措施 (33)第七章安全、健康及环境保护措施 (33)7.1施工安全、职业健康措施 (33)7.2环境保护措施 (35)7.2.1模板的保护 (35)7.2.2脚手架的保护 (35)7.2.3钢筋的保护 (35)第一章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4.《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55-2011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2.泉州上实海上海项目c-8-2地块最新版结构施工图纸13.国家,福建省,泉州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规范,规定。
大体积混凝土及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及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二、施工前准备1.施工前的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标高要求,确定混凝土超高高程。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配比比例准备混凝土原材料。
同时要委托专业实验室进行配料试验,确保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与设计要求一致。
3.设备准备:根据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和工程量,准备混凝土搅拌车、抹灰机、输送泵等专业设备。
三、施工工艺1.模板安装:按照设计要求,搭建混凝土浇筑的模板支撑系统,并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模板的准确性。
2.钢筋加工及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加工和卷曲处理,然后按照构件的布置要求和纵横向的受力要求进行钢筋的焊接和安装。
3.隔离带设置:根据需要,设置隔离带以防止混凝土与基础底板发生粘连。
4.浇筑混凝土:在模板安装和钢筋安装完毕后,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
浇筑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同时要进行振捣与润湿处理。
5.泌水、抹灰:在混凝土初凝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泌水和抹灰处理。
泌水可采用喷水、湿布或喷雾等方式,抹灰时要均匀、细腻地进行操作。
6.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工作。
养护时间一般为7-10天,养护期间要进行水养护和保温措施。
四、施工安全1.施工现场安全保护:在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划定施工范围,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通行畅通。
2.施工过程管控:针对高温、低温、风雨等不利天气条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设备操作及维护: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使用说明书,正常操作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钢筋焊接安全:对钢筋焊接作业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焊接规范,并配备相应的焊接设备和防护用品。
5.混凝土浇筑安全:混凝土浇筑时要设置护栏和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五、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控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水泥、骨料、矿粉、外加剂等,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2.混凝土配制比例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比混凝土,保证其强度等物理性能的稳定和一致性。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XX大厦、地下车库等。
其中,XX大厦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采用框架结构。
由于工程规模较大,部分结构部位需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依据1. 国家相关建筑法规和标准。
2. 工程设计图纸及施工图。
3.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4.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三、施工内容1.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及运输。
2.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
3.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4.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四、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 组建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包括混凝土配制、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的专业技术人员。
-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
2. 材料准备- 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施工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车、泵车、振捣器、养护设备等。
3. 施工机械准备- 搅拌车:根据混凝土需求量选择合适的搅拌车数量。
- 泵车:根据浇筑高度和距离选择合适的泵车。
- 振捣器:根据混凝土浇筑部位选择合适的振捣器类型。
- 养护设备:温湿度记录仪、喷淋系统等。
4. 施工场地准备- 施工现场应平整、排水良好。
- 设置混凝土搅拌站、泵车停放区、浇筑区域等。
五、施工工艺1. 混凝土配制-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 控制水泥用量,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 添加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等,以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流动性。
2. 混凝土运输- 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
-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搅拌车平稳,避免剧烈震动。
3. 混凝土浇筑- 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
- 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
- 浇筑过程中应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
基础底板施工方案

基础底板施工方案第一节11.1基础底板概况(1)底板混凝土采用C40,抗渗等级为S8。
(2)基坑面积约650011Λ基坑垫层标高为一16.6m,-17.8m,-18.9m、-24.45m,主楼区域底板厚2.5πι和4.2米,裙楼底板厚L5米,混凝土方量约为16000m∖第二节IL2基础底板施工方案概述由于基坑面积较大,主楼区域基础底板厚度较厚,最大底板厚度为9.5米(深坑部位)。
为确保基础底板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和整个基坑的安全稳定性,我司对整个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浇筑主楼深坑部位T9.500米以下基础底板,第二次浇筑T9.500米以上部分的基础底板。
第三节11.3底板钢筋工程(1)钢筋进入现场后根据清单进行整理、分类,按照施工用料计划堆放整齐。
(2)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和国家规范的标准,由钢筋翻样按图列出钢筋加工清单,由技术部门复核后交给施工部门进行现场加工。
(3)钢筋堆场布置在塔吊覆盖面内的部分支撑栈桥上以及基坑南侧的钢筋堆场内。
(4)底板下部的钢筋绑扎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能进行。
a)在下层钢筋绑扎范围内的桩顶处理须符合设计要求。
b)轴线、墙、柱截面尺寸必须符合设计施工图。
C)加工进场的材料和半成品质量均须达到设计规定和国家标准。
d)承受钢筋重量和施工荷载的保护层垫块的舲强度必须达到能承受该部分荷载的强度。
(5)本工程底板受力钢筋直径五①20时采用绑扎连接,直径〉①20时接头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钢筋接头型式的错开距离、搭接长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
(6)底板钢筋层数较多,为确保钢筋绑扎质量、减少返工,对底板钢筋实行分区分层验收,底板底部钢筋验收通过,方可制作上部钢筋支架和绑扎上部钢筋。
(7)底板下皮钢筋垫块采用硅垫块,垫块标号比底板舲标号提高一级,垫块纵横向间距均为100Omm o(8)上皮钢筋支架采用型钢体系,厚度2.5m及以上底板处立柱采用[8槽钢,局部厚板处采用[10槽钢,立柱底部垫置150X150X6的钢板。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构件最小断面尺寸等于或大于800mm,预计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大于25℃,即按大体积混凝土考虑。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本工程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重点控制。
1 工程简述地铁4、6号线、公共换乘区、西青道下沉东段工程基础底板厚度为1500~2000mm厚、外墙厚度为1000和800m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2 工程重点及关键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本工程的施工要点之一,本工程将从混凝土的原材选择和优化配合比、混凝土施工组织、混凝土的供应、浇注、振捣、测温、防裂控温养护等方面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工程重点及关键技术见表所示。
表-1 工程重点及关键技术3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1 材料要求根据本工程结构特征、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要求,原材料选择应满足表-2的要求:表-2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要求2 混凝土配合比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表-3所列要求进行。
表-3 混凝土配合比要求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策划1 技术准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准备,内容见表-4所示。
表-4 技术准备2 设备材料配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尽量采用机械化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泵送选用HBT80拖式地泵与布料机布料相结合的形势。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基坑周边底板混凝土浇筑用汽车泵配合泵送。
1) 混凝土拖式泵本工程混凝土浇筑共采用3台HBT80拖式泵,理论浇筑方量80m3/h,考虑各种因素,取实际浇筑40m3/h。
2) 布料机本工程选择HG15型布料机,布料回转半径为15m,在操作内径内,能比较灵活自如的浇筑混凝土。
其自身较为轻便,能灵活移动,整个工程共布置2台布料机,当混凝土浇筑时,由塔吊吊至浇筑部位,固定后使用;不用时放置于地面。
基础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

基础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基础大体积砼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基础大体积砼的施工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物料准备•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砂石:使用符合要求的砂石进行配制混凝土;•膨胀剂:根据设计要求添加适量的膨胀剂。
2. 设备准备•混凝土搅拌机:确保搅拌充分均匀;•泵车:用于输送混凝土到施工现场;•钢筋加工设备:用于加工并安装钢筋。
三、施工流程1. 基础准备•清理基础底部,移除杂物和积水;•在基础周围搭建模板,确保尺寸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2. 钢筋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在基础内部安装钢筋,注意钢筋的间距和连接。
3. 混凝土浇筑•将预先配制好的混凝土通过泵车输送至施工现场;•从四周向中间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充分填满模板内部;•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4.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适当的保湿养护,避免混凝土过快干燥导致开裂。
四、质量控制1. 现场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混凝土进行采样检测,确保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2. 强度检测•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
五、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安全•确保施工现场通风良好,避免因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有毒气体。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 设备安全•各类设备必须经过检查、维修和保养后方可使用。
六、总结基础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合理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能够确保基础大体积砼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工程概述在本次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部分,如基础底板、大型设备基础等。
这些部位的混凝土体积较大,施工难度较高,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要求等技术指标。
2、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等。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掌握施工要点和质量标准。
(二)材料准备1、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2、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含泥量。
3、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矿粉等掺和料,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4、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三)现场准备1、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道路畅通。
2、安装好混凝土输送泵、布料杆等设备,并进行调试。
3、准备好足够的养护材料,如塑料薄膜、草帘等。
三、施工工艺流程(一)模板安装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
2、模板的拼接应严密,防止漏浆。
3、在模板上设置测温孔和泌水孔。
(二)钢筋绑扎1、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3、钢筋应绑扎牢固,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移位。
(三)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的搅拌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控制好搅拌时间。
2、混凝土的运输应采用专用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3、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500m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排除泌水。
(四)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2、养护方法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保湿保温养护。
(五)测温控制1、在混凝土内部设置测温点,定时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砼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郎公庙镇。
1#-4#楼地下一层,地上结构17层;5#-11#楼地下一层,地上结构11层;地下车库工程。
总建筑面积大约150247.1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9516.2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8616.62平方米,地下车库22114.21平方米);主体为筏板基础,地下车库为底板独立基础。
2、施工设计2.1施工方法针对本工程实际特点,为缩短工期,砼采用二次到顶连续浇筑的方法浇筑,第一次为筏板下边40CM厚,第二次为筏板上边30CM厚。
2.2混凝土温度控制设计施工前进行混凝土裂缝计算通过计算得出结论:采取本方案的技术措施,精心施工,分二次连续浇注施工,基础底板不会由于降温温差和砼收缩而形成裂缝,通过加强养护,砼表面也不会产生表面裂缝。
2.3现场组织2.3.1施工人员安排分为两大班作业,每班作业时间为12h,现场设总负责1人。
每班主要人员安排:负责人1人后台管理2人工长2人技术1人质检1人安全1人物资2人后勤管理1人机械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及现场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安排。
3、主要技术措施3.1优化砼配合比3.1.1为降低水泥水化热,控制温度收缩裂缝,考虑砼后期强度增长,取砼的60d强度作为标准强度,即R60=45Mpa。
3.1.2选用水化热较低的42.5矿渣硅酸盐水泥。
3.1.3砂:中砂,粒径在0.315mm以下的砂不少于15%,砂率40-50%,砂中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
3.1.4碎石:粒径5-31.5mm连续级配,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
3.1.5外加剂:1、缓凝型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延长砼凝结时间,延缓水化热的释放。
2、掺入高效复合防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5%。
3.1.6混合料:粉煤灰,可代替部分水泥,降低水化热,并可增强砼的可泵性。
同时,根据其他相似工程的经验,其对砼的后期强度有较好的作用。
3.1.7砼坍落度:考虑既便于泵送,浇筑时流淌又不致于过远,取14-18cm。
3.2混凝土砼搅拌砼搅拌时,根据砂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并严格按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进行搅拌,计量要准确,派专人监督检查,尤其注意外加剂的掺量不得减少。
3.2.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对于商品混凝土中原材料的控制,项目部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材料的进场情况和取样情况,并应做好记录。
复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因此原材料的控制非常重要,主要材料控制见以下内容:水泥质量按照GB50204——2002规范7.2.1条控制,选用大厂水泥,要求水泥质量稳定、严禁私自更换水泥厂家。
水泥用量由试验确定,注意水泥使用的经济性;水泥取样:必须有监理人员见证,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随机从水泥罐中称取12㎏作为检验试样。
砂石控制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按要求取样。
砂、石必须控制好粒径和含泥量。
混凝土拌制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水标准》JGJ63的规定。
粉煤灰按照《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的规定,掺量应有试验确定。
混凝土外加剂按照GB50204——2002规范7.2.2条控制,掺量有试验确定。
3.2.2混凝土的拌制及运输混凝土工程是基础施工的关键,混凝土搅拌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
本节重点讲述混凝土搅拌材料数量的控制。
①砂、石、水泥用量控制,采用电子秤进行控制。
混凝土搅拌前,根据施工配合比,调整控制箱内的电子控制值,确定后加锁。
②水的控制:利用电子表进行控制,根据坍落度进行试配,当能满足泵送和施工需要时,定下电子表值,控制用水量。
同时,应根据砂子的含水率调整用水量。
③掺合料、外加剂的控制掺合料、外加剂的控制采用人工控制,项目施行“三控”法,即:事前总量控制、事中分量控制,事后余量控制。
3.3混凝土浇筑砼浇筑由1台汽车泵从西向东方向推进,一次浇筑一个坡度,一次到顶的方法。
每一个浇筑带的前、中、后各布置1台振动器进行振捣密实。
浇筑时砼浇筑面长控制在4m以下。
3.4砼施工缝的留设基础底板本身不留施工缝;因防水要求,地下室外墙的施工缝留设在离基础底板顶面30cm处,即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地下室外墙同时浇筑30cm高;内墙和内柱施工缝留设在基础底板顶面,内墙的竖向施工缝留设在与外墙的交接处。
3.5砼的二次振捣对已浇筑的砼进行二次振捣,以排除砼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的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砼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砼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砼密实度,提高抗裂性。
但现场一定要掌握准二次振捣的时间,严防过振,避免砼离析。
二次振捣恰当时间的判断方法:将运转着的振动棒以其自身的重力逐渐插入砼中进行振捣,砼仍可恢复塑性的程度是使振动棒小心拔出时砼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砼中留下孔穴,则可认为当时施加二次振捣是适应的。
3.6砼的养护和温控大体积混凝土采用蓄热养护。
混凝土表面盖一层塑料薄膜,备用一层塑料薄膜在恶劣天气时加盖,以避免混凝土表面突然降温。
底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5℃,通过测温观察若出现内外温差超过25℃,可加盖保温材料。
3.7混凝土温度监测本工程采用测温管进行了测温,随时观测混凝土各个部位的温度变化情况,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25℃,以便采取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重要性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相应龄期的混凝土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较高,产生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也比较高,更有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
测温点布置为了全面了解混凝土内温度场情况,测温点的设置要求具有代表性、全面性。
本次测温点6个测区,每个测区3个测点,测温深度方向于0.2m、0.70m、1.2m处各布置一个,共18个测点。
测温制度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对混凝土温度情况的预测,制订测温制度为:第1~4d每4h测温一次;第5~9d每8h测温一次;第10~14d每12h测温一次。
3.8试块的制作混凝土试块制作按规范做,严禁漏做。
有标养混凝土试块、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抗渗混凝土试块,每200m3做一组。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顶板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
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到及时的过程养护,混凝土浇筑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的养护,贯穿始终的温湿度控制。
混凝土收面:混凝土初凝前,采用长刮尺、木抹子及铁抹子根据砼浇筑前做好的50标高控制线找平,并及时覆盖塑料薄膜。
4.质量保证措施4.1施工前组织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数。
4.2质检员要制定专项质量保证措施,增加人员,加强管理。
4.3进场的原材料,必须按规定进行复试,不合格材料要清退出场。
4.4派专人负责,以加强对搅拌站的管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4.5分项工程,各工序严格执行“三检”制度。
4.6现场指挥、值班人员要时刻检查施工情况,及时决策处理出现的施工问题,以保证施工质量。
4.7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按标准操作。
对违反规定不负责任、不听指挥的人,一经发现,立即现场处罚。
4.8时刻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随时作好应急准备。
4.9混凝土养护的覆盖层不准擅自拆除。
拆除前须报告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按要求进行。
4.10加强对基坑变形的检测。
5.安全保证措施5.1凡进入施工现场得人员,必须接受过安全教育,具备一般的安全常识,并与项目安全部门签订有关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5.2进入现场施工的人员,要掌握并严格执行现场安全施工纪律(制度),执行“三宝”,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5.3领导值班,组织安全执法队,专门负责监督施工安全工作。
5.4进行施工技术质量交底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交底,严格执行各种安全制度。
5.5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理解和掌握“干什么?怎么干?注意什么?”,明白有关安全施工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
5.6专用设备,专人操作,机电设备,专人维修保养和管理。
5.7实行三相五线制,一机一闸,安装漏电保护器。
5.8坑周边设栏杆。
5.9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重要部位、通道口要有安全指示灯。
5.10加强基坑护坡及周围建筑物的监测,随时报告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附1.附: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计算基础长L=65m,宽B=15m,厚H=0.7m。
基础底板下面打有混凝土灌筑桩,水泥用42.5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假定450Kg/m 3。
预计混凝土浇筑后30d 左右,基础混凝土的温度就可降至周围大气温度。
一、 贯穿裂缝控制计算:H/L=0.7/65=0.011<0.2符合计算假定:在温度收缩变形作用下,其全截面基本为均匀受力。
)m ax(t x σ=)()211(1)(1)(1t S lch T E ait i ni t i ni i βγσ-∆--=∆∑∑==其中: HEC x=β 先求解上式中的各种计算数据: 阻力系数 C '1x x x C C +=式中:1x C ——地基土的阻力系数,取30N/cm 3 'x C ——GFC 桩的阻力系数 'x C =FQ Q ——GFC 桩产生1mm 侧移所需的水平推力(N/mm ) F ——每根GFC 桩所承担的基础底面积(m 2)Q=4EI 344⎪⎪⎭⎫⎝⎛EI D K n K n ——地基水平侧移刚度(1×102-N/mm 3) E ——桩的弹性模量0.26×105MPa I ——桩的惯性矩(mm 4),I=94410256.14006414.364⨯=⨯=D πmm 4 D ——桩的直径或边长(mm ),D=400mmQ=4⨯0.26⨯10⎪⎪⎭⎫ ⎝⎛⨯⨯⨯⨯⨯⨯⨯⨯⨯-49529510256.11026.0440010110256.613=5.46⨯104()mm N / 'x C =334/5.32/0325.01400*12001046.5cm N mm N F Q ==⨯=∴ ()3'1/5.3625.3230cm N C C C x x x =+=+= 基础厚度H=700㎜ 各龄期的混凝土弹性模量 ()()t t E E 09.001--= 0E 取MPa 51030.0⨯考虑从3d 后开始降温,所以从3d 开始计算: ∴()()5309.053100711.011030.0⨯=-⨯=⨯- E a MP同样方法求得:()()MPa E 56101252.0⨯=()()()()()()()()()()()()()()()()MPa E MPa E MPa E MPa E MPa E MPa E MPa E MPa E 55555555102800.030102735.027102654.024102550.021102400.018102220.015101980.012101665.09⨯=⨯=⨯=⨯=⨯=⨯=⨯=⨯= 4.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a=1*105-(1/℃) 5.泊桑比γ取0.15 6.结构长度L=3920(cm ) 7.结构计算温度:T=T m +T ()t y 7.1混凝土各阶段的降温温差T m根据王铁梦在其《建筑物的裂缝控制》一书中提供的水化热温升值,查得混凝土浇注3d 时最高非绝热水泥水化热温升为20℃ 根据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绝热温升 T=()mt c C Q M -- 10ρ最高绝热温升应为: T ρC Q M c 0max =式中c m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此处为4203/m kg ;0Q ——单位水泥28d 的累计水化热,取0Q =334000J/kg ; c ——混凝土比热,为960J/kg.k ; ρ——混凝土密度,为2400kg/m 3 ∴ 26.6024009703340004200max =⨯⨯==ρc Q m T c ℃ 根据王铁梦提供的图可计算各龄期阶段的降温温差为: T 63-=60.26(0.65-0.62)=1.81℃ T 96-=60.26(0.62-0.57)=3.02℃ T 129-=60.26(0.57-0.48)=5.43℃ T 1512-=60.26(0.48-0.38)=6.04℃ T 1815-=60.26(0.38-0.29)=5.43℃ T 2118-=60.26(0.29-0.23)=3.62℃ T 2421-=65.7(0.23-0.19)=2.63℃T 2724-=65.7(0.19-0.16)=1.97℃ T 3027-=65.7(0.16-0.15)=0.66℃ 7.2混凝土的收缩当量温差()t y T 根据式:()t y T =()at y ε而:()()bt y t y --= 10εε.1021M M M ⋅⋅⋅此处1M ,102,,M M 各种修正系数计算总值取为1.5 ()30y ε=3.24410-⨯()43001.01026.150.11-⨯-⨯=⨯- 同样方法求得:()()()()()()()()()43464941241541842142442710147.010282.010419.010550.010676.010804.010922.010035.11015.1---------⨯=⨯=⨯=⨯=⨯=⨯=⨯=⨯=⨯=y y y y y y y y y εεεεεεεεε∴ ()6.12100.11026.15430=⨯⨯=--y T ℃ 同样方法求得:()5.1127=y T ℃ ()35.1024=y T ℃ ()22.921=y T ℃ ()04.818=y T ℃ ()76.615=y T ℃ ()50.512=y T ℃ ()19.49=y T ℃ ()82.26=y T ℃ ()47.13=y T ℃各龄期阶段的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为: ()()()35.147.182.23663=-=-=-y y y T T T ℃ 同样方法求得:()37.196=-y T ℃ ()31.1129=-y T ℃ ()26.11512=-y T ℃ ()28.11815=-y T ℃ ()18.12118=-y T ℃ ()13.12421=-y T ℃ ()15.12724=-y T ℃ ()10.13027=-y T ℃ ∴结构计算温差:()6363--=T T +()32.335.197.163=+=-y T ℃ 同样方法求得:()66.496=-T ℃ ()23.7129=-T ℃ ()84.71512=-T ℃ ()20.71815=-T ℃ ()13.52118=-T ℃ ()76.32421=-T ℃ ()12.32724=-T ℃ ()76.13027=-T ℃ 8.应力松弛系数()t S 按下表采用9.计算温度应力:()()545.023********.92105.621181.1101252.00711.02115.0110155563⨯⎪⎪⎪⎪⎭⎫⎝⎛⨯⨯⨯-⨯⨯⨯+⨯-⨯=--ch σ=0.049MPa同样方法求得:()148.096=-σMPa ()266.0129=-σMPa ()288.01512=-σMPa ()251.01815=-σMPa ()162.02118=-σMPa ()105.02421=-σMPa ()076.02724=-σMPa ()025.03027=-σMPa ∴总的温度应力为: 37.1max ==∑σσMPa而该混凝土30d 龄期时的抗拉强度MPa f t 5.1= ∴ m ax σ〈t f10.结论:该基础底板不会由于降温温差和混凝土收缩而形成温度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