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评价

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评价黄方兴【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9)001【摘要】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全部给予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观察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s角、腰背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4个月(12~18个月).22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5%,脊柱Cobb's角平均为3°,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级3例,D级4例,E级15例.术后骨折均获得理想复位,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椎体内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理想复位,重建伤椎前中柱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内固定失效、矫正丢失等并发症.【总页数】4页(P68-71)【作者】黄方兴【作者单位】湖北应城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湖北应城43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2【相关文献】1.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J], 黄刚;陈海云;刘卓勋2.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J], 袁文旗;姚树俊;黄长安;樊书新3.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J], 袁文旗;姚树俊;黄长安;樊书新4.后路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J], 陈景涛5.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J], 马晓东;马晓松;孙宏桥;邓祖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系统加单纯后外侧植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术后3~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后缘高度丢失、Cobb角的角度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满意,可有效预防术后椎体矫正度的丢失,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胸腰椎骨折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临床患者常伴有脊柱移位、不稳定、神经受损,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解除脊髓神经压迫,恢复脊柱正常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1]。
临床通常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但是由于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技术行椎体撑开复位后遗留的腔隙,从而为矫正角度及追退高度的丢失留下了病理基础,甚至有可能导致内固定失败。
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具体分析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患者。
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8.12±4.11)岁;坠伤9例,车祸6例,重物砸伤9例;损伤部位:T114例,T128例,L15例,L25例,L32例。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討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9例)和B组(60例)。
A组采用单纯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B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术后随访8~29个月,平均随访15.1个月。
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数字射线摄影(DR)侧位片上测量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伤椎相邻椎Cobb角,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
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A组,出血量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大于术前,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小于术后,Cobb角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Cobb 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前、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大于A组,Cobb角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有1例断钉,1例螺钉松动椎体高度后凸角度丢失,出现神经压迫症状需再次手术;B组无螺钉松动、无断钉。
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术中,经伤椎置钉可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角度;同时联合经伤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减少远期螺钉松动、断钉及椎体高度、Cobb角丢失等并发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pedicular bone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09 case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 from September 2011 to August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49 cases)and group B (60 cases)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simple pedicle screw fixation,and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the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f the fractured vertebra combined with transpedicular bone grafting of the injured vertebra.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8-29 months,the mean follow-up was 15.1 months.The compression ratio of the leading edge height of the injured vertebra,the adjacent vertebral Cobb angle in digital radiography (DR)preoperative,postoperative and final follow-up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Operation time,blood loss and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group B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group A,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of group B was more than that of group A,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compression ratio of the leading edge height of the injured vertebra after operation and final follow-up of the two groups was greater than that before operation,and the angle of Cobb after operation and final follow-up of the two groups was smaller than that before operation,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compression ratio of the leadingedge height of the injured vertebra final follow-up of group A was smaller than that after operation,and the angle of Cobb final follow-up of group A was greater than that after operation,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ression ratio of the leading edge height of the injured vertebra and the angle of Cobb of group B between final follow-up and after operation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ression ratio of the leading edge height of the injured vertebra and the angle of Cobb before operation and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compression ratio of the leading edge height of the injured vertebra final follow-up in group B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group A,and the angle of Cobb final follow-up in group B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group A,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1 case nail was broken in group A,and 1 case loss of height of the vertebral column in group A,with symptoms of nerve compression and needed reoperation.There is no broken nail and loss of height of the vertebral column in group B.Conclusion In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pedicular bone grafting,the pedicle screw can effectively restore vertebral height,correct kyphosis angle;at the same time,combined with transpedicular bone grafting can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such as long-term screw loosening,broken nail and vertebral height,Cobb angle loss and so on.[Key words]Thoracolumbar fracture;Vertebral injury;Fixation;Pedicle screw;Bone graft胸腰椎骨折是脊柱损伤中的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骨折椎体压缩变扁,椎体高度丢失,椎体后凸畸形,骨折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神经。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观察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通过对15例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的方法,其中2例同时行椎板开窗减压。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术前及术后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椎体高度、取出内固定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及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有效填充椎体内的骨缺损,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内固定取后椎体高度的再次丢失。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284-02胸腰椎骨折是骨科常见损伤,也是脊柱骨折的多发部位,胸腰椎骨折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1]。
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椎椎体高度经复位后暂时得到恢复,但在椎体内形成了腔隙,即所谓“蛋壳”样椎骨[2],骨折愈合过程中达不到骨性愈合,术后可出现内固定失效、内固定取出后椎体高度再次丢失等并发症[3]。
我院从2008年8月-2011年6月经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8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5例,均为单节段爆裂性骨折,男8例,女7例;年龄22~54岁,平均39岁。
骨折椎体节段: 胸11:2例,T胸12:3例,腰1:7例,腰2:3例。
其中2例行椎板减压。
手术时间在伤后12h-4d,患者术前均行X线片及CT检查、2例有神经症状者行MRI检查,在伤后12h-4d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所有病例术中均使用同种异体骨植骨,内固定装置均来自同一厂家。
1.2 手术方法患者麻醉方式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俯卧位于手术台上,C型臂透视下定位,确定伤椎后常规消毒铺巾,取以骨折椎体为中心后正中纵行皮肤切口,显露伤椎及其上下各一椎体的椎板和关节突关节,按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操作规范分别在伤椎的上下椎体椎弓根处置入四枚椎弓根螺钉,金属连接棒按照脊柱形态进行预弯后安装连接棒,进行撑开复位,透视见伤椎椎体高度及脊柱序列恢复良好后,留单侧连接棒维持固定;对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切除伤椎椎板进行减压术;经取除连接棒一侧的伤椎椎弓根进行钻孔,直达伤椎椎体,可用直经5mm的椎弓根螺钉来扩大孔道,用探子证实孔道四壁均为骨质,C型臂透视下定位,确定定位针达椎体前2/3处,然后经孔道用特殊的空心圆棒打压植入同种异体骨,边打压植骨边缓慢退出植骨空心圆棒,直至椎体内填满,防止椎管侧壁破裂骨粒进入椎管引起医源性椎管占位,植骨完成后,再连接植骨侧连接棒及横向连接杆,透视确认伤椎椎体高度、内固定位置、脊柱生理曲度及脊柱序列满意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后关闭伤口。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戴思雨;季祝永;张文祥;韩乃富;陈余庆;谭相齐【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6(032)028【摘要】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
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调查。
结果: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要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将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可以增加前中柱的稳定性,促进骨性融合以及恢复伤椎体的高度,减少内固定导致的松动、断裂和塌陷,提高手术效果和手术安全性。
【总页数】2页(P57-58)【作者】戴思雨;季祝永;张文祥;韩乃富;陈余庆;谭相齐【作者单位】225700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兴化市人民医院;225700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兴化市人民医院;225700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兴化市人民医院;225700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兴化市人民医院;225700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兴化市人民医院;225700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兴化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研究 [J], 窦铁成;张立胜;刘春生;刘宝勋;宛华颖2.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合并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J], 陈兵乾;盛晓文;彭育沁;房小文;王正飞;钱宇峰3.经伤椎短椎弓根钉置钉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J], 周成洪;龙亨国;沈万祥;黄伟;刘玖行;丁永志4.Wiltse入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J], 万永杰;娄茜华;郭永传5.经伤椎一侧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并对侧椎弓根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J], 周飞;周文玉;于跃芹;王继锋;苏少俊;司志强;张营;王江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2例的疗效分析

5 2例患者均行
经伤椎椎 弓 根植骨和椎 弓 内固定术 , 根 分别测量术前、 术后 2 周及去 内固定后 3 个月患者的椎体 高度和脊柱后 凸角 , 并进行 比较分析 。结 果 5 2例 患者 术后平 均随访 l . 月 , 椎 高度 和后 凸 C b 4 8个 伤 o b角恢 复 良好 , 内固 无
术后 感染发 生率 。
宫产术 时选择合适 的切 口位 置 , 胎头 时动作 轻柔并 取
嘱助手在 阴道 内上 推胎 头 , 儿娩 出后 即宫体 注射缩 胎 宫素 2 并 再 静 滴 2 缩 宫 素 维 持 , 时 肛 塞 0U 0U 同 4 0 g 索前列 醇 及 静 推 葡 萄 糖 酸 钙 l l 0 米 O m 以预 防 产后 出血 。但 由于 缩 宫 素 的半 衰期 短 生 出版 社 ,0 7 2 8 人 2 0 :0 .
[ ] 吕晓晖. 5 米索前列 醇在 预防择期剖宫产产后出血 中的应 用[ ] 广西 医学 ,0 7 2 ( ) 4 1— 2 . J. 2 0 ,9 3 :2 42
[] 陈 6
健, 陆晓明 , 郭秀云 , 产 时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 等.
[ ] 王 波君. 2 社会 因素 对剖宫 产率 的影 响及 处理对 策【 ] J.
社 区 医学 杂 志 ,0 9 7 3 :6—7 . 20 ,()7 7
[ ] 凌金 梅 , 3 梁艳群 . 宫产术 中 出头困难 6 剖 5例临床分 析
[ ] 广西医学 ,0 72 ( 0 : 6 0—1 6 . J. 20 ,9 1 ) 1 6 1 6
中有 1 发生子 宫切 口延裂 及产后 出血增 多 。故 剖 9例
菌观念 , 严格无菌操作 , 严密观察产程 , 及时识别异常 情况 , 适时剖宫产结束分娩 ; 当第二产程不可避免行 剖宫产时可于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术后采用对 革 兰 阴性杆 菌 和厌 氧 菌敏感 的广 谱抗生 素 , 尽量 减少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分析

糊, 融合 良好 , 骨块无 吸收现 象。未 出现 因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 , 伤椎 椎 体高度维持 良好 , 形态无塌陷 。伤椎 椎 体中央高度值与正常值比较 , 差异无显著
性 意义 ( P>0 0 ) . 5 。后 凸畸形 矫 正率 无
和早期 未佩戴支具负重等因素有关 , 此外
其中 2例为早期手术病例 , 考虑和学习 曲 线亦有关 系。其 余 患者 术后 C T显示 伤 椎 椎 管 减 压 充 分 , 体 内植 骨 块 边 缘 模 椎
级 9例 , c级 9例 , D级 8例 , E级 1 3例。
伤后手术时间 9小时 一1 2天。伤椎椎 体 楔 变 , 柱 后 凸 畸 形 1。~4 。 >2 。 脊 0 0 , 5 者
论 著 ・瞄
床
论
坛
经 伤椎 椎 弓根 植骨 治疗 胸 、 椎 骨折分 析 腰
段内固定 和经椎 弓根植 骨。植 骨来 源为
张 坤 田 晓东
在于通过有效的椎管减压 、 复位 、 固定 , 重 建脊柱和脊髓的稳定性。笔者认为 , 对脊 柱骨折伴有脊髓 不完全 损伤 或脊髓损 伤
进 行 性 加 重 的 患 者 , 予 以急 诊 减 压 、 应 骨 折复位 、 内固定及植骨融合 ; 对椎体前 、 中
度值 , 取平 均值 H作 为伤椎 椎 体 高度正
常值 , 并与 H进行配对 t 检验 , 比较植骨 后椎体 高度 的恢复程度 , 伤椎椎体 中央高 度 值 ( l .7 ±0 3 e T2 0 3 .4 m,L .9 ± I 1 3 0 3 c 与正常值 ( l32 .5 m) T2 . 1±03 e , l . 5r L a
2 4 8 .
经伤椎椎弓根局部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效果分析

棒 系统 内固 定 治 疗胸 、 腰 段 脊 枉 脊 髓 腰
损伤的疗效。方法: 后入 路 经伤 椎 弓根 向
伤 椎 椎 体 内植 骨 , 同时行 椎 管环 形 或 次 环 形 减 压 、 节段 或 长 节段 椎 弓根 钉 一棒 系 短 统 内 固定 治 疗 胸 、 椎爆 裂 骨折 8 腰 3例 , 其
椎体高度的测量 : 对术后随访的所有
患 者 均 摄 x 光 正 侧 位 片 , 据 X 光 片 根
1%的放大率 , 0 测量伤椎椎体 中央高 度值 H, 同时测量与伤椎 相邻 的上下 椎体 中央
高度值 , 平均 值 H作 为伤椎 椎体 高 度 取
正 常 值 , 与 H进 行 配 对 t 验 , 并 检 比较 植
参 考 文献
1 De Bo e , d c m .S l o o a r c e k H Op e a P p i c r n l fa — t t r sot e l mb r p n t a me tb o t ro t e f u a i e: e t n yp sei r l h s r
中5 9例 获得 随访 。术 前 及 随 访 时行 x线
体中央方 向 , 与矢状 面呈一定夹角置入刻
度 导 针 , 视 下 见 导 针 尖 端 位 于 椎 体 中 透 央 , 出 导 针 , 入 直 径 60~6 5 m 的 拔 植 . .m 椎 弓 根螺 钉 扩 大 椎 弓根 骨 孔 , 锥 和 螺 钉 导
一
di1 . 99 j i n 0 7— 64 . 00 o:0 3 6 /. s .10 s 1x 2 1 .
1】 01 . 3
资 料 与 方 法 20 0 3年 1 0月 ~ 0 8年 6月 收 治 胸 、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降( P< 0 . 0 5 ) 。 组间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这表 明, 透析过程 中使用红细胞悬 液或 透析后 使用 洗涤 红细胞 均能有 效改 善患者临床症状 , 保 障 患者安全 。综 上 所述 , 对 于尿毒症
伴贫血患者 , 非透析 期间应 选取 洗涤 红细胞 进行 治疗 , 在血 液 透析过程 中应使用红细胞悬液进行治疗 , 便于保 障患者输血 安 全性 , 改善患者预后 。
有重要作用 , 可保 证输 血 的安 全 。在非 透析 过程 中 , 若 通过 红 细胞悬液进行治疗 , 基 于其成分 中含有 较高的 K , 极易导致 患
者出现高钾血症风险 , 威胁患者生命 。洗涤红 细胞可有效 避
机, 罗氏 P 8 0 0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 , 日本光 电公 司生产 的 M E K一
[ 2 ] 叶静梅. 2种输血方法 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 贫血的效果 比较 [ J ] .
慢性病学杂志 , 2 0 1 4 , 1 5 ( 6 ): 4 4 1— 4 4 2 .
3 讨论
洗涤红细胞配制过程 中 , 需将衰老红 细胞和破碎 红细胞去 除。透析过程 中采用 红细胞 悬液进 行 治疗会 导致 衰老红 细胞 破碎 , 虽然红 细胞悬 液中含有较高 的乳酸和 K , 但该种 成分在
参 考 文献
[ 1 ] 刘美琴 , 刘 志军 . 尿 毒症 透析 患者 2种 输血 治疗 方法 疗效 的 比 较[ J ] . 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 , 2 0 1 3, 3 4 ( 7 ) : 8 7 3—8 7 4 .
采用 S P S S 1 8 . 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
本 资 料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 1 . 2 治 疗 方 法 1 . 2 . 1 仪 器 和 试 剂 德 国 费 森 尤 斯 公 司 生 产 的 4 0 0 8 S透 析
清除 , 不会 给患 者肾脏代 谢增 加负担 , 且 能改善患者 临床症状 。 透析过程 中, 输 注红 细胞 悬液对不 能及 时供应新 鲜血 的患 者具
定量资料采用 ( ± s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P< 0 . 0 5为差异有统 计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 后 H b均 较治疗 前有 所改 善 ( P<0 . 0 5 ) , 组 间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 两组 患者 治疗 前后 血清 K 无明显变化 ( P>0 . 0 5 ) , 组 间差 异无 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两 组患 者 治 疗 后 B U N和 c r同 治疗 前 相 比均 显 著下 降 ( P< 0 . 0 5 ) , 组 问差 异无 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具 体见 表 1 。
8 2 2 2 K五分类全 自动血液 分析 仪 。严 格按 照透 析仪 器要 求 配
制透析液 。
免高血钾风险 的出现 , 适 用于 非透析 过程 中的尿 毒症患 者 , 可
有 效 改 善 患 者 贫 血 症 状 。本 次 研 究 中 , 两组 患者治 疗后 H b 同治疗前相 比显著 升 高 ( P<0 . 0 5) , 组 问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后 血 清 K 水 平 均 无 明 显 变 化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H b 、 K 、 B U N和 c r 水 平
意书并实施维持性 血液 透析 治疗 。按 照治疗 方 法将其 分观 察 组和对 照 组 , 各 3 1例。观 察 组 中男 2 1例 , 女 1 0例 ; 年 龄 为
3 1~ 7 0岁 , 平均( 5 0 . 4±5 . 4 ) 岁; 原发 病 : 慢 性 肾小球 肾炎 2 0
变化情况 比较 ( ± s )
例, 糖 尿病 肾病 4例 , 原发 性高血 压 4例 , 紫癜 性 肾炎 1例 , 系 统性红斑狼疮 肾炎 2例 。对 照 组 中男 2 2例 , 女 9例 ; 年 龄 为 3 2~ 7 l岁 , 平均( 5 1 . 3±6 . 1 ) 岁; 原 发病 : 慢 性 肾 小球 。 肾炎 2 l 例, 糖 尿病 肾病 3例 , 原发 性高血 压 3例 , 紫 癜性 。 肾炎 1例 , 系 统性红斑狼疮 肾炎 3例 。两组 患者 的年龄 、 性别 和原发病 等基
1 . 2 . 2 输 血 方 法 两 组 患 者 均 按 照 常 规 透 析 措 施 进 行 为 期 4 h 的治 疗 , 对 照 组 患 者 在 透 析 完 成后 2 h输 注 洗 涤 红 细 胞 2 U, 观察组患者在透 析 3 h时 输 注 红 细 胞 悬 液 2 U。
可 南I 买学研 究 2 0 1 5年 8月 第 2 4卷 第 8期
HE NA N ME DI C AL R E S E A RCH A u g . 2 0 1 5, V o 1 . 2 4,N o . 8
・
l O9 ・
1 0月 收 治 的 6 2例 尿 毒 症 透 析 伴 贫 血 患 者 , 均 签 署 治 疗 知 情 同
[ 3 ] 许进雄 . 4 2例 左 卡 尼 汀 治 疗 尿 毒 症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的疗 效 观 察[ J ] . 临床 医学 工 程 , 2 0 1 1 , 1 8 ( 5 ) : 7 2 7—7 2 8 . [ 4] 余 海燕. 不同输 血方法 在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分 析[ J ] . 床 医学 , I 2 0 1 5, 3 5 ( 5 ) : 4 4—4 5 . [ 5] 秦洪臣. 高通 量透析 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J ] . 河南 医
1 . 3 观察 指标
在治疗前和 治疗后 2 4 h采集 患者血 液标本 ,
( P> 0 . 0 5 ) ; 两组 著
观察血红蛋 白( H b ) 、 K 、 血 清尿 素氮 ( B U N) 和肌酐 ( C r ) 指标 水平变化情况 。 1 . 4 统计 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