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课件(共14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3课件:第1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45张PPT)

李贽还为武则天正名。对于武则天称帝,传统观念认为是 “篡政”,有悖封建的伦理纲常,封建的卫道士更是骂武则天 是“牝鸡司晨”。在几乎众口一词挞伐武则天的封建社会,李 贽却高呼武则天“胜高宗十倍、中宗万倍”。他认为,武则天 “专以爱养人才为心,安民为念”,这一点是绝大多数帝王所 不具备的;武则天当政时,重用姚崇、宋璟、狄仁杰等,让他 们各展所能。武则天为收买人心,虽然也曾滥授官爵,但她对 于不称职者,坚决予以罢免,对于贪赃枉法者,加以刑诛,对 此李贽也大为赞赏,认为武则天此举大快人心。这些评论,不 仅是对儒家传统观念的颠覆,而且显示了他远见的卓识。20 世纪后,武则天才成为被基本肯定的历史人物,这比李贽为武 则天翻案晚了三百余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也一 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 大量印发 《明夷待访录》等著作, 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 主专制 , 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积极推动作用
误区警示
黄宗羲只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 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他的思想具有 一定的民主性。但是,他的思想只停留在 批判君主专制上,并未对将来社会的发展 提出进一步主张。因此,作为地主阶级思 想家,他只是对儒学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具 有阶级的局限性。
(1)主要思想
①批判君主专制;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倡法治,保证民权; ③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2)主要影响 其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近代反 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以后反 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明夷待访录 材料1: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 敲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共29张PPT)

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影响-----反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材料一 亡国:改朝换代,统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 治者政权的变更。 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 亡天下:民族、文化 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 的沦亡,关系到整个 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 民族的命运。 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 “天下兴亡,匹夫有 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 责” 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 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 天下? 顾炎武—亭林先生
• 一、课程标准理解 •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 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 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 目标要求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新 活跃历史条件。 • 目标要求二:掌握李、黄、顾、王 的基本思想主张,明确儒家思想的 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基本特点。
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活跃的社会原因是 什么?
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 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2.主张“经世致用”, 注重实学。 请阅读材料思考:反映了顾炎武怎样的思 想主张?
(2)倡经世致用的顾炎武
①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众治”主张; ② 经济——倡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 决国计民生问题 ③思想 ——批判道学脱离实际,发挥孔子 “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实践求真知;
代表著作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3)唯物思想的王夫之
①政治——“循天下之公”,抨击 “孤秦陋宋” ; ② 经济——强调经世致用 ③思想 ——唯物思想:事物客观存在,批判 “天命论” 和“生知论” ; 辨证思想——物质变化、运动,运动是绝 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概括黄宗羲观点分析其思想根源
影响-----反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材料一 亡国:改朝换代,统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 治者政权的变更。 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 亡天下:民族、文化 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 的沦亡,关系到整个 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 民族的命运。 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 “天下兴亡,匹夫有 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 责” 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 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 天下? 顾炎武—亭林先生
• 一、课程标准理解 •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 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 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 目标要求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新 活跃历史条件。 • 目标要求二:掌握李、黄、顾、王 的基本思想主张,明确儒家思想的 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基本特点。
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活跃的社会原因是 什么?
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 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2.主张“经世致用”, 注重实学。 请阅读材料思考:反映了顾炎武怎样的思 想主张?
(2)倡经世致用的顾炎武
①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众治”主张; ② 经济——倡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 决国计民生问题 ③思想 ——批判道学脱离实际,发挥孔子 “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实践求真知;
代表著作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3)唯物思想的王夫之
①政治——“循天下之公”,抨击 “孤秦陋宋” ; ② 经济——强调经世致用 ③思想 ——唯物思想:事物客观存在,批判 “天命论” 和“生知论” ; 辨证思想——物质变化、运动,运动是绝 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概括黄宗羲观点分析其思想根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22张ppt)

——《明夷待访录·原君》
限制 君权
A.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B.主张设立监察机构——学校
古者“以是天非下取为决主于,学君校为”客,,国凡家君最之高所权毕力世机而关经是营内者阁,, 为地另而天设得下监安也 察宁; 和者今 咨,也 询为以 机君君关也为“。主学,校天”下,为学客校, 不凡 仅天 培下 养之 人无 才, 世来而有儒,且权不商参对察又与皇,使国帝以 其家和工 愿政大商 出—治臣为于—,进末途《定行,者明期监妄,夷听督议盖待取和抑皆访宰批之本录相评。也.的夫。原政工君务固》报圣告王,之并所欲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评价: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 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 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梁启超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 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 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 民主革命。
——《焚书—·—答《邓藏石书阳》》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 “正获身,非失 身”,“当大喜,何耻为?”
——《初潭集·夫妇篇》
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倡言“人有男女之分, 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他称赞汉朝司马相如 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批判“饿死是小, 失节是大”的言论 ,夸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 认为农民起义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武帝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冷落
遭到打击 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面临挑战
限制 君权
A.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B.主张设立监察机构——学校
古者“以是天非下取为决主于,学君校为”客,,国凡家君最之高所权毕力世机而关经是营内者阁,, 为地另而天设得下监安也 察宁; 和者今 咨,也 询为以 机君君关也为“。主学,校天”下,为学客校, 不凡 仅天 培下 养之 人无 才, 世来而有儒,且权不商参对察又与皇,使国帝以 其家和工 愿政大商 出—治臣为于—,进末途《定行,者明期监妄,夷听督议盖待取和抑皆访宰批之本录相评。也.的夫。原政工君务固》报圣告王,之并所欲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评价: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 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 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梁启超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 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 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 民主革命。
——《焚书—·—答《邓藏石书阳》》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 “正获身,非失 身”,“当大喜,何耻为?”
——《初潭集·夫妇篇》
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倡言“人有男女之分, 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他称赞汉朝司马相如 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批判“饿死是小, 失节是大”的言论 ,夸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 认为农民起义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武帝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冷落
遭到打击 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面临挑战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共49张PPT)

后来君人盈城、屠戮生民、离散夫妇,只求 一人产业的获得,而不顾苍生。 得天下之后更是敲剥天下人的骨髓,为自己 的私利大兴土木,劳动天下,修豪华墓室又 杀戮所有的民工,兴亡都是百姓遭殃,君主 是天下之大害。
总评:民主思潮未突破封建框架
为了把国家引向光明,他提出限制君权,设
思想1: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去圣乃得真孔子,李不是反对孔子,而是反对 道貌岸然的理学家将孔子神化。真实的孔子很 可爱,有血有肉,有对有错,喜欢听音乐,高 兴时三月不知肉味;爱在学生面前卖关子,也 喜欢钱财大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全天下人都以做孔子的信徒为荣时,他却反其 道,天下士子追随孔子,皓首穷经钻研科举, 未仕时吾人读书为天下苍生;既仕食则美味山 珍,穿则锦衣玉食,出则车马排场,口口声声 父母官,实则把人民当子女,自己以父母的姿 态呵斥人民
思想1:提出“天下为主, 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黄宗羲在《原君》篇中说上古时代,人各自
私,人各自利,这时有一种人,他们不以自 己的私利为利,而力求使天下人得到利益; 不以自己的私害为害,而愿意为天下人除害 。于是受到人民的拥护,被推戴为君王,君 主与万民的关系是“天下为主,君为客”
思想2: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思想3:主张个性自由,男女平等
李贽虽入佛门,却不受佛教戒律,不颂经,不念佛, 照样酒肉,除了著作之外,入了空门的李贽,居然 与一些俗家仕女往来,如梅国桢的女儿梅澹然拜李 贽为师,梅家其他女眷与李贽也多有接触。李贽的 这种举动,在当世是极端异类,李贽了无顾忌,而 且在他许多作品中,反复称赞澹然等,说她们是 “澹然大师”,“善因菩萨”,“虽为女身,男子 犹未及也”,李贽这种行为,超出当世礼法,李贽 不以为意,反以其为荣,甚至更加另类地写道:山 居野处,鹿猪犹以为嬉,何况人乎? 李贽言行,如同一抹闪电,刺得当世之人,睁不开 双眼,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甚至恨不能食其肉, 寝其皮。
总评:民主思潮未突破封建框架
为了把国家引向光明,他提出限制君权,设
思想1: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去圣乃得真孔子,李不是反对孔子,而是反对 道貌岸然的理学家将孔子神化。真实的孔子很 可爱,有血有肉,有对有错,喜欢听音乐,高 兴时三月不知肉味;爱在学生面前卖关子,也 喜欢钱财大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全天下人都以做孔子的信徒为荣时,他却反其 道,天下士子追随孔子,皓首穷经钻研科举, 未仕时吾人读书为天下苍生;既仕食则美味山 珍,穿则锦衣玉食,出则车马排场,口口声声 父母官,实则把人民当子女,自己以父母的姿 态呵斥人民
思想1:提出“天下为主, 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黄宗羲在《原君》篇中说上古时代,人各自
私,人各自利,这时有一种人,他们不以自 己的私利为利,而力求使天下人得到利益; 不以自己的私害为害,而愿意为天下人除害 。于是受到人民的拥护,被推戴为君王,君 主与万民的关系是“天下为主,君为客”
思想2: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思想3:主张个性自由,男女平等
李贽虽入佛门,却不受佛教戒律,不颂经,不念佛, 照样酒肉,除了著作之外,入了空门的李贽,居然 与一些俗家仕女往来,如梅国桢的女儿梅澹然拜李 贽为师,梅家其他女眷与李贽也多有接触。李贽的 这种举动,在当世是极端异类,李贽了无顾忌,而 且在他许多作品中,反复称赞澹然等,说她们是 “澹然大师”,“善因菩萨”,“虽为女身,男子 犹未及也”,李贽这种行为,超出当世礼法,李贽 不以为意,反以其为荣,甚至更加另类地写道:山 居野处,鹿猪犹以为嬉,何况人乎? 李贽言行,如同一抹闪电,刺得当世之人,睁不开 双眼,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甚至恨不能食其肉, 寝其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14张PPT)

②认识论: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
③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影 响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 划时代意义,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著 《船山遗书》 作 (《周易外传》)(《读通鉴论》)
【问题探究二】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 得乎诸侯为大夫。
材料二: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
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
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
乎?
——李贽《焚书》
(1)据材料一结合教材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
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 的是非为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
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2.黄宗羲
生 平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人称梨洲先生。
⑴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思 想
⑵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⑶提倡“法治”,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⑷提出君臣平等
⑸主张“工商皆本”
影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 响 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 严密,表述清楚。)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目标导航
考纲展示
课标要求
考纲解读
明清之际活跃 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共45张PPT)

• (1)黄宗羲认为农业和工商都是“本”,都应 该重视和发展,应该“痛绝之”的只是工商业中 不切民用的有害因素。而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政 策则以农为“本”,工商为“末”,重本抑末, 重农抑商。 • (2)黄宗羲的主张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 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黄宗羲不仅 在经济上把工商业提到与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可贵的是能把工商业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 素同工商业本身加以区别对待。这种认识和主张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今 天也有借鉴作用。
黄宗羲在论经济政策时说道:“(将不切于民 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 圣王崇本仰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 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 途者,盖皆本也。” 请回答下面问题 (1)黄宗羲的主张与我国古代传统政策有何歧异? (2)指出黄宗羲这一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 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政治上: 君主专制空前 强化,封建制度 走向衰落
经济上: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 芽产生,但仍推行 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二: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 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材料三: “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 。
思想上: 明清文化专制、 理学仍占统治地位, 西学东渐
政治 共同 思想
反对君主专制 独裁、提倡 “人民为主”
经济
思想
代表作
批判继承儒 重视手工业 学,构筑具时 和商业,提 倡“经世致用” 代特色的新 思想体系 “工、商、皆 民生之本” 继承“民本” 《明夷待 思想,批判 访录》 “君为臣纲” 反对不切实 《天下郡 际的学风,提 国利病书》 倡实践,求真 反对天命论、 天知论,建立 唯物主义体系 《读通 鉴论》
贞节牌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共38张PPT)

1630年(十九岁),参加复社(力图除弊革新的团体);
1644年(三十三岁),明亡清兴,任职南明政权,后再
遭阉
党迫害而潜返家乡;
1645年(三十四岁),清兵南下,毁家纾难,积极抗清;
1650-1654年,被清廷三次通缉;亲弟被捕;小儿、小
孙女
相继病夭;故居两次遭火;
1654年(四十三岁),清朝统一江南,返乡潜心著书;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今版《焚书》书影 古刻本《焚书》书影
◇◇李贽的离经叛道◇◇
★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强调个性发展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 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 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 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对黄宗羲的思想的评价: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
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㈢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 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 加抗清武装斗争,他能文能武, 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两朝多次 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 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 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 庄经营成绩卓越。
己。 在 实 践 中 进 行教学 研讨;。
目 前 进 行 的 新课改 对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李贽
温陵居士 明末
(1527-1602)
黄宗羲
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
(1610-1695)
顾炎武
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
(1613-1682)
王夫之
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
(1619-169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共44张PPT)

西学东渐,冲击 中国文化思想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想: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 学东渐;
5. 外部:西学东渐(西方科技传入)。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 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生平著作 著作有《焚书》《藏书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2、思想主张 (1)反对以孔子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是非标准依照 时代变化而变化;
材料三: “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 。
四书五经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想: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 学东渐; 4、阶级:新兴市民工商业阶层日益强大;他们要 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思想启蒙之父的称号。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二)黄宗羲 2、思想主张 (1)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尖锐揭露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 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原君》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材料一 “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 “气者, 理之依也”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 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江河之水, 今犹古也,而非今水之即古水……” ——王夫之《读通鉴论》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想: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 学东渐;
5. 外部:西学东渐(西方科技传入)。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 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生平著作 著作有《焚书》《藏书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2、思想主张 (1)反对以孔子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是非标准依照 时代变化而变化;
材料三: “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 。
四书五经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想: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 学东渐; 4、阶级:新兴市民工商业阶层日益强大;他们要 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思想启蒙之父的称号。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二)黄宗羲 2、思想主张 (1)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尖锐揭露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 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原君》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材料一 “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 “气者, 理之依也”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 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江河之水, 今犹古也,而非今水之即古水……” ——王夫之《读通鉴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否定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建立监督 机构限制君权;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强调工商皆本。
【归纳总结1】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 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 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 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C
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赞颂商鞅等改革家,农民起义是官逼所致。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材料一: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毒天下 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 为一人之淫乐。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 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明夷待访录》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目标导航
考纲展示 课标要求 考纲解读
明清之际活跃 列举李贽、黄宗羲、 ①明清儒学活跃的历史背景 顾炎武、王夫之等 的儒家思想 ②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和影
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了解明清时期儒家 响 思想的发展。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历史背景
1、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本原因); 3、思想: 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
1、世界是物质的, ③王夫之 从唯物主义角度,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 2 、认识由客观对象引起 王夫之 3、静止是相对,运动是绝对
【归纳总结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共同思想主张:
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经济上,都重视手工业和商业
思想上,都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归纳总结3: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创立:春秋晚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强调等级 尊卑。儒学产生但备受冷落。 2、发展:战国时期,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 王霸兼用。儒学成为蔚然大宗。 3、重创:秦始皇“焚书坑儒”,崇法抑儒,儒学遭受重创。 4、独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确立独尊地位。 5、挑战融合: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但 三教逐渐走向融合。 6、理学:宋明时期,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7、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课堂检测
•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 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 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 A.①② B.③④ •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课堂检测
•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 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 端”思想家李贽 •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体系。
8、利用: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
想相结合,借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9、抛弃: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利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提出三民主 义,指导革命。 10、抨击: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打倒孔家店”,动摇了 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1、继承发展:我国提倡以德治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需要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儒家思想。
思想家
主要思想
对理学的批判
① 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君 为客” ①黄宗羲 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 黄宗羲 ②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 ③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
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的空 1② 、主张“经世致用” 2谈。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材料三: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 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反对道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穿衣吃饭便是人伦物理
材料四: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 “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1619-169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材料一: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 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二: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
新兴市民工商业阶层日益强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 4、阶级: 展商品经济。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
温陵居士 明末
(1527-1602)
黄宗羲
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
(1610-1695)
顾炎武
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
(1613-1682)
王夫之
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
课堂检测
• 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决 定性因素是 • A.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 B.受外来思想影响程度不同 • C.所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 D.个人文化知识素养高低不同
课堂检测
• • • • • 两千多年以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孔子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