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阅读报章增加

合集下载

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体味文章的底蕴

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体味文章的底蕴

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体味文章的底蕴就一篇文章而言,其形式是由一个个语言文字符号所构成的,思想内容便透过这一个个的文字符号投射出来。

正如高尔基所说:“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

”一篇文章无论情节如何离奇,结构如何精巧,说理如何深刻,思想内容如何丰富,总离不开其物质外壳——语言文字。

透过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我们或者可以看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或者可以看到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或者可以体会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或者可以感悟人生真谛的精髓之所在。

要让学生体味到作品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底蕴,必须透过语言符号,运用形象思维,用心去感悟,用心去理解,再现艺术形象,使之动情,融入意境,获得美感,受到陶冶。

语文教师的重任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

叶圣陶告诫语文教师:“教师教语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

而所谓透彻理解课文,经反复玩味课文,由字词章节而通观全篇。

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本文,不宜舍本文而他求。

”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又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一、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拓展阅读理解的基础人,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到成熟,其理解能力总是呈阶梯性上升趋势的。

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除自身心智发展规律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受知识积累多少和知识面宽窄的影响。

知识积累越丰富,理解能力就越强;一个知识匮乏,见识捉襟见肘的人,不可能有多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务必引导学生养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良好习惯,多读多记多背,一句话先“拿来“,先把知识积累起来,不断充实储备,不断扩大视野,不断拓宽知识面。

教学中,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札记本,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长廊、网络等有利条件,广泛涉猎、博采众收,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搜集和整理。

知识积累多了,阅读理解时自然就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运用时就会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会读才会写电子版

会读才会写电子版

会读才会写电子版以往,我们经常会有一种想法:觉得平时阅读的书籍只要足够多,就可以写出好文章。

言外之意是,想要写出好文章,就一定要多读书。

阅读大量的书籍,确实可以增加我们内在的底蕴和知识。

说到底,阅读是把众多大师之作输入大脑、存于心底的过程。

然而,对于输入的文字,很难全然吸收。

而从全然收入心底,到凝聚为个人的文笔彰显在一篇文章里,又是一个新的过程。

因为读书是一个大量吸收各样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与众多作家对话的过程。

除此以外,还要对所阅读的文字进行特定的沉淀——写读书笔记和思想揣摩。

这是对所读文字所做的进一步加工,从而使这些文字得以更好吸收。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读书确实会对写文章有一定的帮助。

透过阅读大量的好书,确实能够开拓我们的眼界和心境,帮助我们看清自我的基础上,更加谦卑地去学习。

当我们长期活在自我的世界,盲目地孤芳自赏时,放眼望去,看到的都是个人的优点和长处。

唯有真正走出自我,走进更多的书籍,才能真正带来进步。

因此,要想写出一篇被众多人所肯定的好文章,不但需要不断去读书,读更多的好书,还需要更多的生活经历,作为写文章的基础和底蕴。

读书,就像是往银行里存钱。

钱存得越多,利息也就越多。

我们只要将我们的“钱”存进自己的银行,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何乐而不为?今天,我能写出这篇文章,这都是读书的功劳。

我以前写作文,半天写不出一句话,一个题目也要想半小时以上。

可现在,我已经能写出如此的“长篇大论”。

读书真好!读书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好书,好读书。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成为时尚!通过读书为我们的未来设计一幅幅美丽的蓝图!我们的未来将因此而更美好!。

关于快乐读书的作文14篇

关于快乐读书的作文14篇

快乐读书的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快乐读书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快乐读书的作文1我有读书,因为书不但让我快乐,还让我学到很多的知识。

我经常一个人在家,家里静悄悄的,我每走一步,都提心吊胆,生怕突然从角落里窜出个什么东西把我给抓住。

真无聊!才过了十分钟,我就感觉已经过了三天三夜。

一会儿发条短信给妈妈,一会儿要个电话给爸爸。

可他们都说没这么快回来。

没办法,我捧起书,认认真真地看,时间慢慢从我身旁流过。

“咔嚓”,是妈妈回来了。

你看,读书打发了时间,让我快乐。

我还能在书海里看到许多好词佳句,把它们运用在作文中,让作文更生动,更有趣。

老师把我写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朗读,还表扬我,我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书里有不少知识和幽默的句子,读什么样的书,仿佛到了什么样的世界。

让你不花多少钱,就能去世界各地旅行。

世上有这等好事?当然有,只要你肯读书,就能在书中找到无穷的快乐!书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大门,更是快乐的源泉!关于快乐读书的作文2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

记得小时候,总爱围着妈妈讲故事,妈妈也心厌不其烦地给我讲一些《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之类的书。

妈妈讲得十分生动,常常让我身临其镜,所以,我也更爱读书了。

上了小学,我学了拼音,于是我读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宾逊漂流记》。

当我读了更多的经典名著时,我更是被里面的情节所深深吸引,就像丹尼尔,笛福的名著。

《鲁宾逊漂流记》中的年青水手鲁宾逊在荒岛进退无路,悲观失望之余,想办法自救,竭力与大自然作抗争,整整用了28年时间把荒岛成了一个世外桃源。

鲁宾逊靠自己的双手,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奇迹。

他的形象是多么的崇高,多么的伟大,多么的让人敬佩啊!正是这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就是我所要学习的吗?读书让我不再怕挫折,读书让我变得更加坚强,读书它给了无与伦比的快乐,我爱读书,所以我快乐!关于快乐读书的作文3读书是人生一大乐趣,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五篇高中数学是学习生涯里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作为数学老师,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制定好计划,可以有效的帮助同学们提高数学成绩。

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1一、学情分析高三x班现有学生_人,其中男生_人,女生_人,作为文科普通班,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较差,高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进入文科全年级前50名的学生有_人,总成绩在_分的学生有_人。

二、工作要点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水准。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

为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应对高三学习,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想教育——确定学习的具体目标,人生的大目标。

态度教育——敢于吃苦,敢于拼搏(通过学习往届高三毕业生的优秀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典型教育——向好学生学习,向第一看齐。

信心教育——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为自己的人生做最后的拼搏。

2.加强规范训练,即让学生养成:(1)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每页书都要认认真真地读,每节课都要认认真真地听,每道题都要认认真真地做,每个错题要认认真真地改。

(2)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

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凡是学过的知识都应该会,凡是做过的题都应该对,凡是要求记住的都应该牢记在心。

努力做到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不留疑点,不留死角,切实打好基础。

(3)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

严格的学风,不仅应坚持一周、一月、一学期,而且应该坚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治学严谨的学风应始终如一。

3.加强学法指导。

根据“新教材、新大纲、新教法”的特点,依据高考形势的变化,要在总结学习以前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高考最新形式,认真研究教学管理的新对策,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教育学生在突出语数外的同时,综合科目要在应用和学科渗透上下功夫,特长科顺其自然。

(2)加强学法指导并对学生进行分类,实行分层推进。

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2020

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2020

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2020通过分类指导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用心用力、抓细抓实,就能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带动广大党员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新八德是指立志、孝亲、尊师、友学、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等八德方面的内容,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新八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漠漠刚会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她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起吃饭,虽然那个时候她还不能自己吃,但是我们坚持让他看我们大人是怎么用餐的,所以慢慢的漠漠自己就学会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学会拿筷子吃饭,家里只要能让他做的事情,都是坚持让他自己做,比如扫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能干什么呀,还不是越帮越忙,其实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只要他参与就好,如果你总是阻止他干活,他就会觉得妈妈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愿意干了。

而且劳动习惯的培养会让他更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说自己玩的玩具不要乱放,垃圾不乱丢等等。

范文一德不孤,必有邻。

xxx县委今年暑期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已持续了两个多月,培训学习范围广、力度大,效果显著。

在此基础上,教体局进行了实施“新八德”素质教育培训,我作为一名参训人员,深受启发。

“新八德”是指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落实《弟子规》。

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先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它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

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浴火重生。

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它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孔子学院遍布全球,推行传统文化已势在必行。

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 新教育的感悟5篇

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 新教育的感悟5篇

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新教育的感悟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新教育的感悟5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

阅读的作文(精选20篇)

阅读的作文(精选20篇)

阅读的作文阅读的作文(精选2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的作文篇1每个人都有着一段自己的读书经历,而我读书的经历,则让我难以忘怀。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书了,每天晚上妈妈都会把故事书拿来读给我听,然后让我自己把书抱着,看上面五颜六色的图画。

妈妈走后,我又拿起书咿咿呀呀地读着,读着读着,我就慢慢地睡着了。

后来,听妈妈说,当时我还说梦话,好像是说什么故事的情节之类的。

上了小学一年级后,我开始看带有拼音的童话书了,我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拼、读,终于读完了,我便骄傲地跟妈妈说:“看,我读完了!”这些童话则让我知道了世界上的善恶、美丑。

等到三、四年级,我又迷上了动物小说,我读得如醉如痴、废寝忘食。

餐桌上、茶几上、电视旁、书包里……到处都是动物小说。

心情不好,有烦心事,拿起一本书,读上一两页,细细地品味里面的故事,心情就会好很多。

读着书,忘记吃饭、睡觉那也是常有的事。

爸爸妈妈总是劝我读书要全面,不能只看一种书,开始我还漫不经心、不以为然地听着爸爸妈妈唠叨,嘴上说着好,可仍在我行我素,不过我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在三年级时,我的作文不错是因为作文简单,写动物的主题相对来说多了一些。

四年级,作文有些难度了,我积累的词语句子不够了,所以我开始全方面地读书:散文、诗歌、小说等等,只要是好书,我都是来者不拒,我的作文水平也明显有所提高。

五年级了,门槛更高了,我认为我应该多看看中外名著了,要多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和好词好句,这样才能让我更上一层楼。

每一本书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而当你慢慢地去积累收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结晶,最后将会在你面前组成两个庞大的字:成功!阅读的作文篇2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读完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这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总结归纳(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基本解释: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

比喻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

词语分开解释:读书:①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声ㄧ~笔记ㄧ~得间(读书时能发现问题)。

②指学习功课:他~很用功。

③指上学:当时,我还在~ㄧ他在那个中学读过一年书。

有神:1。

神灵。

有﹐助词。

2。

有神助。

喻指奇妙生动﹐有神韵。

3。

有精神。

总结归纳(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

后人对这两句诗作过不一样的解释,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对于“读书破万卷”中的“破”字举有三说,一曰:“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

二曰:“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

盖熟读则卷易磨也”。

三曰:“识破万卷之理”。

这三说,集中地反映了对“破”字的不一样明白。

概括起来就是:突破、磨破、识破。

所谓“突破”,即多读而“胸罗万卷”,就是说要博览群书。

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大家,无一不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者。

王充本人一生读书近一万三千卷,“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因此他才能写出《论衡》这部伟大著作。

所谓“磨破”,即熟读而致“书破”。

孔子晚年读《周易》,竟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多次磨断,即所“谓韦编三绝”。

根据实际需要,选出一部分书籍反复阅读,深入明白,加深记忆,这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苏东坡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是经验之谈。

有书不读,束之高阁,书无异于废纸;读书囫囵吞枣,一览而过,“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读得再多又有何益?所谓“识破”,即精读而透彻明白书中之理。

精读,一要抓住重点,宁精勿杂;二要深入钻研,务求精通。

“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因此读书要善于选取,取其精华,不可滥读。

选好了重点,确定了主攻方向,就要深入、刻苦钻研,直到真正弄懂弄通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Journal《香港教師㆗心㈻報》, Vol. 2©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2004透過閱讀報章增加㈻生對香港時事的興趣之行動研究香俊斌香港道教聯合會㈻校本文以行動研究為研究方法,目的是證明能否透過閱讀報章令學生關心社會和政府事務,同時亦解決研究員在常識課所遇到的問題。

本研究為期六個月,對象是一班小學六年級學生。

這班學生大部份都是兩、三前年才從國內遷到香港居住,對香港的事物和政府都認識不深也不感興趣。

在本研究中,研究員透過多項活動去增加同學對閱讀報章的興趣,從而認識香港時事和關心政府事務。

緒論研究動機及目的在香港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編訂的《學會學習》文件中,在常識科發展方向提及「學生要對觀察周遭的環境產生濃厚興趣,並透過了解本地社會……認識他們在社會的角色和國民身份。

」可見學生了解和觀察身邊的事物和社會上所發生的事是非常重要。

可惜根據青年事務委員會所進行的「青少年公民意識和道德價值研究」調查,大部份青少年對香港有歸屬感,但只有三分一人會留意時事,而多數人承認對公共事務及政府架構不大認識和不感興趣。

香港教育學院的公民教育中心在「香港小學公民教育的實踐:增值與推廣計劃」的問卷調查發現,在「關心社會」這項公民態度方面,其中一間被訪學校,只有百分之三十四的學生表示經常留意社會新聞,百分之六十一的學生只能夠偶而留意社會新聞,更有百分之五的被訪學生表示從不留意社會新聞。

而其他兩間被訪學校的學生在這方面的公民態度的表現也只是一般,例如在其中一間學校,超過一半(百分之五十一)的受訪學生表示只能夠偶而留意社會新聞,更有近百分之七的學生表示從不留意社會新聞(布森祖,2001) 。

從以上的兩個調查結果顯示,香港的小學生對關心社會及政府事務的公民態度仍有待提升。

社會每天都在急速轉變,因此有關社會時事及政府事務的資訊就只有從報章和電視新聞節目中得悉,而不是在教科書上。

可惜本港的小學教育偏重教科書上的知識和考試制度,使學生只注重針對考試而出現的知識,對時事及社會事務顯得不太關心,更難希望他們了解和關心政府事務。

研究員所教的學生亦出現上述的問題,因此研究員期望用行動研究去找出一些方法來提升學生關心時事和閱讀新聞的興趣。

期望學生從而養成每天閱報及收看新聞報道的習慣,使學生能留心時事,以致關心社會和政府事務。

研究方法及背景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最大的特性是針對實際教育情境所發生的問題,企圖在研究中,將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做變項,然後從研究過程中來檢證這些問題解決的情形,所以研究結果,也就是問題初步解決的結果,它的確是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

換言之,它是一種實用性的考慮。

」(陳伯璋,1990)。

有鑒於此,研究員採用行動研究來改變教室情境的問題,同時找出提升學生對時事的興趣的方法,增加研究者本身的教學專業知識。

研究對象及背景「以一種合作的方式,使研究者和實際工作者的角色合一,來進行解決此時此地的問題的研究」(陳伯璋,1990)。

研究員是小學六丙班的班主任,兩年前開始教授該班常識、英文和美勞,對該班學生了解很深。

這班學生大部份都是兩、三年前從國內遷到香港居住,對香港的事物和政府都認識不深;同時由於國內的生活模式和政府架構跟香港不同,形成他們對香港的時事和政府事務完全不感興趣。

雖然學生每兩星期要交一份新聞剪報,但學生一般都沒有提起興趣盡力去做。

由於試卷中會有時事題,所以他們通常最留心時事新聞的時間是考試測驗前兩周。

除此之外,他們便不會去看報章和新聞報道。

這種為了應付考試和功課才去閱報的習慣,根本不能使他們養成讀報的習慣。

研究時間由於要提升學生關心時事的興趣是需要用比較長的時間,故此此行動研究用了五個月的時間來進行。

參與研究的老師們會每天在常識課或班主任課中用十分鐘來討論時事,並且會用幾節常識課進行不同的活動,如「時事百萬富翁」和「怎樣有趣味去閱讀報章」等活動。

研究設計 (方法與工具)本人認為香港的青少年對社會及政府事務不關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他們認為社會和政府的事情太複雜,不容易明白。

(二)他們認為這些都是成年人的事,和他們沒有關係,也沒有能力去改變。

張春興(1997)在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上有以下五點建議:(一)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習動機(二)先求滿足學生的缺失性動機(三)讓學生確切了解學習的性質(四)使每個學生均獲成功感(五)善用教師回饋激發學生士氣因此,研究員根據上述的理論設計了以下的課程,希望藉此探討本計劃的成效。

本計劃分為三個階段。

研究員會根據學生的表現和檢討各階段和成效,再修正下一階段的計劃內容。

㈾料蒐集方法研究員會用以下的方法收集資料:1. 團體訪談研究員會利用團體訪談的方法搜集資料。

這方法可使受訪者能在輕鬆的環境下抒發己見,並在互相修正之下搜集較詳盡的資料。

在每次團體訪談中都有另一位常識科老師協助,使取得的資料更加準確。

2. 問卷調查研究員會根據團體訪談所獲得的資料設計問卷。

問卷的問題包括三個部份:1. 學生閱報及收看電視新聞的習慣。

2. 學生對時事新聞的興趣。

3. 怎樣才可增加學生看新聞的興趣。

3. 參與觀察研究員是六年級丙班的班主任及常識科的教師,故由研究員作觀察員是最適當的。

研究的歷程本研究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研究時期 2002年1月中至3月中發現問題這班同學常識科的成績一向都不錯,自四年級起,每次測驗或考試的全班平均成績都能達到85分以上,他們失分最多的部份通常都是時事題,令他們一直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本學年上學期的學期考試(2002年1月),同學在時事題失分的情況十分嚴重,大部份同學在時事題部份取不到分數。

在團體訪談中得知失分原因大致如下:「在教科書內沒有時事題的答案,不知怎樣温習」、「家中沒有買報紙,怎會知道時事」、「報紙上新聞都很多,我怎會記得」、「我對時事和有關政府的事情都不感興趣」…..研究員根據團體訪談所得的資料設計了一份「有關閱讀報章的習慣和香港時事關注」問卷,以便取得更多的資料去擬定計劃。

分析問題根據問卷的調查結果歸納出以下現象:1.家中每天有購買報章習慣的同學只得七位(大約是兩成的同學)2.每天有閱報習慣的同學只得三位,偶而閱讀報章的同學有十五位,其餘的同學只會在做剪報功課和考試前才閱報。

3.女同學最愛閱讀娛樂版新聞,而男同學多愛看體育新聞。

4.大部份同學都不愛閱讀有關政府政策和事務的新聞,同學表示因為他們看不明白,所以不去讀。

研究員發現首先要增加學生閱報的機會,其次是指導他們怎樣去閱讀報紙,使他們增加閱讀報紙的興趣。

擬定計劃 1.「借閱報紙計劃」:研究員每天訂購三份報章放在課室內,讓同學在小息及午息閱讀。

放學後也可以帶回家詳細閱讀。

2.「每天新聞十分鐘」:在每一節常識課結束前十分鐘,跟學生討論當天重要和有趣的新聞。

3.鼓勵同學把認為重要和有趣的新聞自由地貼在壁報板上。

4.用兩節常識課時間舉行「怎樣有趣味去閱讀報章」的課題。

實施計劃 1.研究員選擇了一份內容較適宜小學生閱讀的報章。

每天訂購三份報章,但偶而亦會多買一份其他報章給同學作比較。

2.為了每天跟學生討論新聞,研究員每天會提早回到學校,在報章上剪輯重要和有趣的新聞作記錄。

3.壁報板剪報方面,同學的反應未如理想,只有數張剪報。

4.在三月,研究員進行了「怎樣有趣味去閱讀報章」的一課,其內容如下:-報章的簡單歷史及發展-介紹報章由採訪到出版的程序-報章的類型和不同的取向-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報章-報章的內容介紹-讀報的樂趣團體訪談分析資料 1.研究員在三月(第一階段完結)利用團體訪談法搜集資料。

利用午息的時間找了六位同學(表現積極、普通和不投入的同學各兩位)來進行。

歸納談話內容,得出以下幾點:-他們認為「每天新聞十分鐘」對認識時事很有幫助。

-他們認為最有趣的地方是在「怎樣有趣味去閱讀報章」那一課,研究員曾用一則新聞比較各份報紙的報道,最後發現每份報紙的報道都有不同的地方。

-他們都同意「借閱報紙計劃」對他們認識時事有幫助,但因只得三份報紙,希望可以多買幾份。

2. 參與觀察(一) 研究員在午息及小息的時間都常小心觀察同學閱報的情况,研究員發現以下的情况:1.有二十位同學曾經在午息時借閱報章,其中有五位差不多每天都有借閱,其他是偶而借閱。

2.大部份的女同學會先看娛樂版,才看頭版和港聞版。

有些女同學看完娛樂版後便放下不看了。

3.很多時候同學們都會喜愛一同閱讀同一份報紙。

4.有七位同學喜歡放學時把報紙拿回家閱讀。

(二) 研究員觀察同學在「每天新聞十分鐘」的表現,大部份同學的反應很好,認真地跟研究員討論時事,也亦常常發問。

研究員發現他們最愛聽或討論的時事都是有關謀殺、傷人、災難、自殺和家庭悲劇。

最不感興趣的是有關政府的事務、政策和官員的事情。

(三) 研究員發現學生在兩次講座「怎樣有趣味去閱讀報章」和「有關電視新聞」的表現都很積極。

研究反思以下是研究員在每個活動的反思:(一)「借閱報紙計劃」基本上已達到增加同學閱讀報紙的機會,研究員覺得午息和小息的時間很短,而報章又只得三份,有些想借閱的同學都借不到。

故此研究員多買兩份不同的報章,亦鼓勵同學自己購買,並在午息時借給同學閱讀,甚至同學可以閱讀過期的報章。

(二)「每天新聞十分鐘」的活動基本上已達到引起同學對時事的關注的目的。

在第一階段,由研究員選擇及讀出每天新聞的方法,同學比較被動。

故此在第二階段研究員會要求由同學選擇及讀出每天新聞。

(三) 研究員發現學生在兩次講座「怎樣去閱讀報章」和「有關電視新聞」的表現都很好,基本上可謂已達到目的。

經研究員進行資料分析和反思後,認為第一階段的目的已經大致達到。

但學生對新聞仍未有興趣,尤其是對有關政府的新聞。

所以在第二階段要解決的是怎樣可以使同學喜愛閱讀報紙中的新聞版,尤其是有關政府事務的新聞。

第二階段研究時期 2002年3月中至4月中發現問題同學對新聞仍未有興趣,因此第二階段的目的是要使學生產生興趣。

擬定計劃除「每天新聞十分鐘」和「借閱報紙計劃」會繼續進行外,還會增加「時事百萬富翁」遊戲。

根據張兆球(1989,P56)的理論:遊戲被視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媒介和資源。

事實上,藉遊戲為兒童提供輕鬆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吸收那些往往令人感到枯燥和抽象的課題,確是至為理想。

因此,研究員希望用遊戲和比賽來引起學生對時事的興趣。

「時事百萬富翁」會由研究員作主持及準備問題。

實施計劃 1.在第二階段的初期,研究員鼓勵同學帶報紙回校在午息時與同學分享,加上研究員多買兩份報紙,所以出現報紙過多的情况。

於是研究員便再沒有加買報紙。

2.「每天新聞十分鐘」仍然繼續舉行,但主要由學生負責選擇和朗讀新聞。

3.我們分別在兩個星期五的常識課舉行了兩次「時事百萬富翁」的遊戲,學生的反應比預期的積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