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零件图1
合集下载
磨工(技师、高级技师)第一章

第一节 高精度轴类、套类零
削作用外,主要是对工件表面强烈的摩擦、抛光作用。 (4)低应力磨削 微刃与工件表面间维持着一定的磨削压力,低表面 粗糙度磨削是低应力磨削。
3.镜面磨削加工实例
第一节 高精度轴类、套类零
图1-8 精密轧辊
1)为了保证轧辊面的加工精度,
第一节 高精度轴类、套类零
轧辊面应分精磨、超精磨和镜面磨削。 2)在MG1432B型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上超精磨ϕ120mm外圆。 选择砂轮特性:WAF230K。 3)在MG1432B型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上镜面磨ϕ120mm外圆。 选择砂轮特性:WA/GC(白刚玉、绿色碳化硅混合磨料加石墨)F600K, 用树脂结合剂砂轮。
(2)机械传动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
第一节 高精度轴类、套类零
图1-2 头架 1、2—带轮 3—手柄 4—壳体 5—底座 6、7—离合器 8—拨盘 9、13—轴承 10—弹簧 11—主轴 12—螺母 14—滚柱推力支承
15、16—十字垫圈 17—螺套 18—刻度盘 19—圆盘
第一节 高精度轴类、套类零
7.砂轮架快速引进故障
砂轮架快速引进故障是重复定位精度超差,原因是:
第一节 高精度轴类、套类零
1)定位螺钉松动。 2)砂轮架快速引进位置调整不当。 3)砂轮架快速进退液压缸中单向阀密封不良。 检修方法是: 1)调整砂轮架快速引进位置,松开砂轮架垫板前端的方头定位螺钉, 调整方头螺钉时使砂轮架后退0.02~0.04mm,并锁紧螺母,检测10次, 使引进千分表读数误差小于0.002mm。 2)拆卸液压缸端盖,敲击单向阀中钢球与端盖孔中锥形座,使其紧密 接触,使单向阀恢复密封性。
第一节 高精度轴类、套类零
四、低表面粗糙度磨削工艺
高精度磨削加工中,使工件表面粗糙度值低于Ra0.2μm的磨削称为 低表面粗糙度磨削。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关系以及零件图的内容

调整垫
对齐时,阀门全部开
阀芯
启,管道畅通;转动
密封°,则阀门全
部关闭,管道断流。
二、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关系以及零件图的内容
§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零件图要求将零件的结构形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要满足这些要求, 就要:
对零件的结构形状特点进行分析,尽可能了解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位置和作用 灵活地采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以及其他各种表达方法,并且考虑尽量减少视 图的数量,将零件表达清楚
高速铣削给落地式铣镗床带来了结构 上的变 化,主 轴箱居 中的结 构较为 普遍, 其刚性 高,适 合高速 运行。 滑枕驱 动结构 采用线 性导轨 ,直线 电机驱 动,这 种结构 是高速 切削所 必需的 ,国外 厂家在 落地式 铣镗床 上都已 采用, 国内同 类产品 还不
多见,仅在中小规格机床上采用线性 导轨。 高速加 工还对 环境、 安全提 出了更 高的要 求,这 又产生 了宜人 化生产 的概念 ,各厂 家都非 常重视 机床高 速运行 状态下 ,对人 的安全 保护与 可操作 性,将 操作台 、立柱 实行全 封闭式 结构, 既安全 又美观 。
卧式镗铣床运行速度越来越高,快速 移动速 度达
到25~30m/min,镗杆 最高转 速6000r/min。 而卧式 加工中 心的速 度更高 ,快速 移动高 达50m/min, 加速度5m/s2, 位置精 度0.008~0.01m m, 重复定 位精度 0.004~ 0.005mm。
落地式铣镗床铣刀
由于落地式铣镗床以加工大型零件 为主, 铣削工 艺范围 广,尤 其是大 功率、 强力切 削是落 地铣镗 床的一 大加工 优势, 这也是 落地铣 镗床的 传统工 艺概念 。而当 代落地 铣镗床 的技术 发展, 正在改 变传统 的工艺 概念与 加工方 法,高 速加工 的工艺 概念正 在替代 传统的 重切削 概念, 以高速 、高精 、高效 带来加 工工艺 方法的 改变, 从而也 促进了 落地式 铣镗床 结构性 改变和 技术水 平的提 高。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2.假想画法 为了表示某个零件的运动极限位置,或部件与相邻部件的装 配关系,可用双点画线画出其轮廓,如图7用双点画线表示手柄 的另一个极限位置。 3.展开画法 为了表达传动系统的传动关系及各轴的装配关系,假想将各 轴按传动顺序,沿它们的轴线剖开,并展开在同一平面上。这 种展开画法在表达机床的主轴箱、进给箱、汽车的变速箱等装 置时经常运用,展开图必须进行标注,如图8所示 。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二、全部尺寸-- 零件图中的尺寸,应采用形体分析法确定零件 各部分的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齐全、清晰、合理地标注 全部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以及有关公差。
ø32
6
62
ø50 ø70
1\5 ø26 13
30
54
ø14
5
1\5
ø25
657Biblioteka ø321104×M8
ø52
ø68
均布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4.简化画法 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圆角、倒角、退刀槽等细 节可省略不画。装配图中的标准件可采用简化画法,如图5 ⑤ 所示。若干相同的接组件,如螺栓接等,可只画一组,其余用 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如图5 ⑦所示。 5.夸大画法 在装配图上,对薄垫片、小间隙、小锥度等,允许将其适当 夸大画出,以便于画图和看图,如图图5 ⑥所示。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4.外形尺寸(总体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整体轮廓大小的尺寸,即总长、总宽和总高。 它为包装、运输和安装时所占的空间大小提供了依据。如图2 中总长160、总宽120、总高 65+Ф110/2。 5.其他重要尺寸 如零件运动的极限尺寸,主要零件的重要尺寸,如图8-2中 两齿轮的中心距40 、110螺孔距底面高65、Ф110等均为重要 尺寸。 以上五类尺寸并不是孤立的,有的尺寸具有几种含义。因此 在标注装配图的尺寸时,不是一律都要将上述五类尺寸注齐, 而是依具体情况而定。
2.假想画法 为了表示某个零件的运动极限位置,或部件与相邻部件的装 配关系,可用双点画线画出其轮廓,如图7用双点画线表示手柄 的另一个极限位置。 3.展开画法 为了表达传动系统的传动关系及各轴的装配关系,假想将各 轴按传动顺序,沿它们的轴线剖开,并展开在同一平面上。这 种展开画法在表达机床的主轴箱、进给箱、汽车的变速箱等装 置时经常运用,展开图必须进行标注,如图8所示 。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二、全部尺寸-- 零件图中的尺寸,应采用形体分析法确定零件 各部分的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齐全、清晰、合理地标注 全部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以及有关公差。
ø32
6
62
ø50 ø70
1\5 ø26 13
30
54
ø14
5
1\5
ø25
657Biblioteka ø321104×M8
ø52
ø68
均布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4.简化画法 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圆角、倒角、退刀槽等细 节可省略不画。装配图中的标准件可采用简化画法,如图5 ⑤ 所示。若干相同的接组件,如螺栓接等,可只画一组,其余用 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如图5 ⑦所示。 5.夸大画法 在装配图上,对薄垫片、小间隙、小锥度等,允许将其适当 夸大画出,以便于画图和看图,如图图5 ⑥所示。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4.外形尺寸(总体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整体轮廓大小的尺寸,即总长、总宽和总高。 它为包装、运输和安装时所占的空间大小提供了依据。如图2 中总长160、总宽120、总高 65+Ф110/2。 5.其他重要尺寸 如零件运动的极限尺寸,主要零件的重要尺寸,如图8-2中 两齿轮的中心距40 、110螺孔距底面高65、Ф110等均为重要 尺寸。 以上五类尺寸并不是孤立的,有的尺寸具有几种含义。因此 在标注装配图的尺寸时,不是一律都要将上述五类尺寸注齐, 而是依具体情况而定。
汽车零部件识图基础

结束
外连接 内连接
内连接 内外连接
直角
结束
锐 角
钝 角
结束
作图步骤 定圆心:
分别作与已知直线AB、BC相距为R的平行线, 其交点为O,即为连接弧(半径R)的圆心;
找切点:
自点O分别向直线AB及BC作垂线,得垂足 K1和K2,即为切点;
画连接弧:
以O为圆心,R为半径,从点K1到K2画圆弧, 即完成作图。
• 画水平线
结束
• 画垂直线
(二)三角板
结束
(三)曲线板
a)画水平线、竖直线和60°斜线 (b)画15°、75°斜线 图1-10 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的用法
结束
1.2.1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曲线板
图1-11 曲线板的使用
结束
1.2.2 圆规和分规
圆规是画圆或圆弧的工具。为了 扩大圆规的功能,圆规一般配有 铅笔插腿(画铅笔线圆用)、鸭 嘴插腿(画墨线圆用)、钢针插 腿(代替分规用)三种插腿和一 支延长杆(画大圆用)。圆规钢 针有两种不同的针尖。
在手工绘图时线素不连续线的独立部分如点长度不同的画线和间隔的长度应符合表14用可见轮廓线粗实线细实线尺寸线及尺寸界线剖面线引出线分界线及范围波浪线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的分界线细点画线轴线对称中心线轨迹线节圆及节线双点画线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极限位置的轮廓线粗点画线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双折线断裂处的边界线虚线不可见轮廓线不2 圆的内接正六边形
用绘图工具作圆的内接正六边的方法有两种,如图 1-16所示。
第一种方法:以点A、B为圆心,以原圆的半径为半径画
圆弧,截圆于1、 2、 3、4,即的圆周六等分点; 第二种方法:用60°三角板自2作弦21,右移至5作弦45, 旋转三角板作弦23、65。用丁字尺连接1和6、3和4,即 得正六边形。
外连接 内连接
内连接 内外连接
直角
结束
锐 角
钝 角
结束
作图步骤 定圆心:
分别作与已知直线AB、BC相距为R的平行线, 其交点为O,即为连接弧(半径R)的圆心;
找切点:
自点O分别向直线AB及BC作垂线,得垂足 K1和K2,即为切点;
画连接弧:
以O为圆心,R为半径,从点K1到K2画圆弧, 即完成作图。
• 画水平线
结束
• 画垂直线
(二)三角板
结束
(三)曲线板
a)画水平线、竖直线和60°斜线 (b)画15°、75°斜线 图1-10 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的用法
结束
1.2.1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曲线板
图1-11 曲线板的使用
结束
1.2.2 圆规和分规
圆规是画圆或圆弧的工具。为了 扩大圆规的功能,圆规一般配有 铅笔插腿(画铅笔线圆用)、鸭 嘴插腿(画墨线圆用)、钢针插 腿(代替分规用)三种插腿和一 支延长杆(画大圆用)。圆规钢 针有两种不同的针尖。
在手工绘图时线素不连续线的独立部分如点长度不同的画线和间隔的长度应符合表14用可见轮廓线粗实线细实线尺寸线及尺寸界线剖面线引出线分界线及范围波浪线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的分界线细点画线轴线对称中心线轨迹线节圆及节线双点画线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极限位置的轮廓线粗点画线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双折线断裂处的边界线虚线不可见轮廓线不2 圆的内接正六边形
用绘图工具作圆的内接正六边的方法有两种,如图 1-16所示。
第一种方法:以点A、B为圆心,以原圆的半径为半径画
圆弧,截圆于1、 2、 3、4,即的圆周六等分点; 第二种方法:用60°三角板自2作弦21,右移至5作弦45, 旋转三角板作弦23、65。用丁字尺连接1和6、3和4,即 得正六边形。
中职教学ppt课件零件图

5.1 零件图
主视图为全剖视图,表达了空心套的内部基本形状。套筒的外形为一直径φ55、长 60的圆柱体,内形是由四号莫氏体锥孔和φ26.5、φ35圆柱体孔组成的全通空套。轴类零 件,主要结构为回转体,所以基本视图一般只需主视图再加以尺寸标注,就可以将基本 形状表达清楚。
左视图只有一个作用,就是为A向斜视图表明位置和投影方向。A向斜视图是表示 空心套前上方处外圆表面上的刻线情况。
1、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指图样中标注尺寸的起点。每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每个方
向至少应有一个基准。尺寸基准按其来源、重要性和几何形式,有以下分类:
(1)、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 设计基准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作用,为保证其使用性能而确定的基准。 • 工艺基准 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为方便装卡定位和测量而确定的基准。 (2)、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图5-4a) • 主要基准 决定零件主要尺寸的基准。 • 辅助基准 为便于加工和测量而附加基准。 (3)、面基准、线基准和点基准 由于各种零件的结构形状不同,尺寸的起点不同,尺寸基准有时是零件上的某 个平面(如:底面、端面、对称平面等);有时是零件上的一条线(如:回转轴线、刻线等);有时是一个点(如: 球心、顶点等)。在图5-4a和5-4b中有面基准和线基准,在图5-4c中有点基准。
零件图
5.1 零件图
5.5.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各种零件按一定的要求装配而成。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 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等内容的图样称零件图,它是制造、检验零件的依据,是重要的 技术文件。图5-1所示为带轮的零件图,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具备下列一些内容: 1、表达零件图内、外结
5.1 零件图
d.看技术要求。明确加工测量方法,确保零件质量。有些重要尺寸上标有极限偏差, 这些偏差都是采用不同加工方法得到的。如空心外圆φ55±0.01,这样的尺寸精度,一般 需要经磨削才能达到。空心套上还有形位公差的要求,例如外圆φ55,要求圆度公差值 为0.008, 圆柱度公差值为 0.016,两端内孔对轴线的圆跳动也有严格要求。
《冲压模具制造项目教程》项目一(制造冲孔-落料倒装复合模)

◎ 任务描述 制定冲孔—落料倒装复合模(图1-1)中各主要零件 (图1-2~图1-9)的加工工艺方案,制定该复合模的 装配工艺路线及详细装配工艺过程。
装配图1-1 冲孔—落料倒装复合模装配图
图1-2 落料凹模零件图
图1-3 冲孔凸模零件图
图1-4 凸凹模零件图
图1-5 凸凹模固定板零件图
后,把卸料板孔套在凸凹模外,用卸料螺钉22 将卸料板安装 在下模座。 步骤3 在落料凹模8 的中心孔放进推件块20,在凹模上面放置冲孔 凸模组件10-9和垫板11,在凸凹模固定板3 的孔插放推杆18, 在上模座上面拧入模柄14,并安装防转销16,在下面孔放入 打料组件17-15,把上模座13 放置于垫板11 上面后,用螺钉 和定位销把上模4 板连接安装。
图1-6 卸料板零件图
图1-7 推件块零件图
图1-8 模柄零件图
图1-9 冲孔凸模固定板零件图
任务实施
一 工艺分析
从图1-1 可知,落料凹模和冲孔凸模分别与凸凹模的内 外形的配合双面间隙Z≤0.1mm,这是直接影响冲制件的断 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技术要求。为了达到该配合间隙要求, 凸模和凹模的加工采用配作方法。落料凹模型孔的精度是 决定冲制件外形尺寸精度的关键因素,且落料凹模型孔是 圆孔,所以可采用淬火后磨削内孔的加工方法以达到型孔 的尺寸精度;冲孔凸模刃口精度决定冲制件孔的尺寸精度, 且冲孔凸模是简单的外方形的,可采用淬火后磨削的加工 方法以达到其精度要求;凸凹模是落料凹模和冲孔凸 模配合件,且是外圆柱和内方形孔为一体的复杂件,为了 保证其内方孔和外圆的同轴度要求,采用淬火后一次装夹 法磨削内、外圆,并使其外圆与落料凹模达小间隙配合要
三思而后行
1. 在复合冲裁模中影响制件内外形位置精度的各是哪 个模具零件?在机加工该模具零件时,要注意哪两对 凸、凹模的配合?它们的配合间隙要求是多少?它们 的配合基准各是什么?应该先加工哪个零件? 2. 凸模和凸模固定板孔的配合是什么配合?两者之间 哪个为配合基准? 3. 凸凹模和卸料板孔的配合是什么配合?两者之间哪 个为配合基准? 4. 装配冲裁复合模时,应先把哪个零件安装固定在模 座上作为装配基准?为什么? 5. 能否一起调整复合模两对冲裁模的周边间隙?为什 么?如果不能,应如何调整?
机械制图常用零件经典图纸

• 包括:规格性能尺寸、有配合要求的尺寸、零件间相对位 置的尺寸、连接尺寸、安装尺寸等,一般有公差要求。
• 2、非主要尺寸:仅满足零件的机械性能、结构形状和工艺 要求等方面的尺寸。
• 包括:外形轮廓尺寸、无配合要求的尺寸、工艺要求的尺 寸(如退刀槽、凸台、凹坑、倒角)等,一般不注公差。
• (一)尺寸基准及其类型:确定尺寸起点的几何元素。
17返回
齿轮
2021/5/9
尾架端盖 盘盖类零件
电机端盖
18
• (2)主视图选择:盘盖类零件主要是在车床上加工,其主 视图遵循加工位置原则,将轴线水平放置画图,并用剖视 图表达内部结构及相对位置。
• (3)其他视图选择: • 通常需用两个基本视图来进行表达,除主视图外,另一基
本视图主要表达其外轮廓以及零件上各种孔的分布。如图 • 特别提示:①若带有较复杂的结构,常需增加视图数量。 • ②轴套类基本形状:细长杆状;盘盖类零件的基本形状:
• 要考虑以下原则:
2021/5/9
8
• (1)形状特征原则
• 主视图要能将组成零件的各形体间的相互位置和主要形体 的形状、结构表达得最清楚。
• (2)加工位置原则
• 按零件在主要加工工序中的装夹位置选取,便于制造者看 图加工。
• (3)工作位置原则
• 按工作位置选取,易想像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作用,便 于对照装配图进行作业。
• 2、盘盖类零件的表达方法
• (1)结构特点:主体结构是同轴线的回转体,常带有各种 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结构。
• 盘类零件一般用来传递运动或动力,如齿轮、带轮等;盖 类零件一般用来作为轴承孔等的端盖。如图
2021/5/9
14
2021/5/9
第九章零件图(一)2014

C A
主视图
A- A
B
B
比较、分析三个方案 ,选第三方案较好。
A B-B
C
箱体类零件——阀体
⑴ 分析零件 功用:流体开关装置球阀 中的主体件,用于 盛装阀芯及密封件 等。
圆柱筒 管接头
形体:球形壳体、圆柱筒、 方板、管接头等。 结构:两部分圆柱与球形体 相交,内孔相通。
球形壳体 方板
⑵ 选择主视图
⒈一组视图 ⒉完整的尺寸 ⒊必要的技术要求 ⒋标题栏
– 作用: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 典型零件的分类
– 轴套类、轮盘类、支架类和箱壳类
• 学习方法提示:
– (1)结合典型零件实物及其图样学习、理解。 – (2)通过多次实践掌握。
1-2
选择原则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结构不同
采用不同的视图 及表达方法。
●
零件的安放状态 阀体的工作状态。 投射方向
●
A向。全剖的主视 图表达了阀体的内部形 状特征,各组成部分的 相对位置等。
主视图
阀体
⑶ 选其它视图
B
B-B
选半剖的左视图, 表达阀体主体部分 的外形特征、左侧 方形板形状及内孔 的结构等。 选择俯视图表达阀 体整体形状特征及 顶部扇形结构的形 状。
B
阀体
B
B
D
A D
B-B C
视图方案一
轴承座
4) 方案比较
视图方案二:
A- A
C
A
1.将方案一的主视图 和左视图位置对调。
2.俯视图选用B-B剖视 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 及肋板断面的形状。
3.C向局部视图表达 上面凸台的形状。 俯视图前后方向较长, 图纸幅面安排欠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零件上技术要求 7.6、零件的阅读
教材:P127-P155 习题:
25
7.3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合理性
二 、机械加工结构要求
26
一.铸造工艺结构合理性 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各种要求 ⒈ 铸造圆角
铸造表面转角处要做成小圆角,否则会造成砂型落砂 ,铸件在冷却时产生裂纹和缩孔 铸造圆角半径一般取壁厚的0.2~0.3倍。
A
B
A-A
视图方案一
20 支架
视图方案二:
选全剖的左视图,表 达轴承孔的内部结 构及两侧支撑板形 状。 俯视图选用B-B剖 视表达底板与支撑 板断面的形状。
B
B
B-B
支架 21
⑷ 方案比较
A B
A
B
B
B
A-A
B-B
方案二 方案一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选第二方案较好。22
4、箱壳类零件
形状及结构分析和视图的选择 • 箱壳类零件一般起支承、容纳、定位和密封等作用,多为中空
封闭尺寸链
• 一般将不重要的那个尺寸空出不注 (开口环),其他各环的尺寸误差都积 ◆ 累到此环上,但并不影响该零件的质量 32
过渡圆弧与A处 圆角弯向一致
29
⑷ 圆柱与肋板组合时过渡线的画法
从这点开始有曲线
相交
相切
相交
相切
30
⒉ 拔模斜度
一、 铸造工艺要求
为了便于起模,铸件表面沿起模方向做成一 定的斜度,称为拔模斜度但零件图上可以不 拔模斜度 画出。
木模 上砂箱
( b)
壁厚均匀 下砂箱
⒊ 壁厚均匀 • 壁厚应均匀或形成逐渐过渡 • 铸造壁厚不均匀在冷却时会产生缩孔
•同理,安装孔的尺寸75也应从设计 基准(对称面)直接注出
•轴承座孔的中心高度尺寸 的误差为尺寸12和18的误差 和,不易保证精确性
43
3.尺寸标注的合理性 2) 不要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封闭尺寸链 •同一方向的尺寸排列为首尾相连的封 闭尺寸链 • 链中任一环的尺寸公差,都将受其他 各环尺寸误差的影响 ,因此不允许将 尺寸注成封闭尺寸链
4、标题栏 :说明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图的编号、 比例以及描绘、审核人员签字等。
03
5
7.1、零件图的内容 7.2、零件的视图表达 7.3、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7.4、零件上尺寸标注
7.5、零件上技术要求 7.6、零件的阅读
教材:P127-P155 习题:
6
7.2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
一.主视图的选择
•最后还要根据图纸进行检验。
3
例:轴承座零件图
零件图的内容
•一组视图 •完整尺寸 •技术要求 •标题栏
用一些规定的符号、数字以及文字注解等表示 出零件制造后在技术指标上所应达到的要求。 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 公差与配合 要综合运用视图、剖视、剖面及其它 用以确定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 形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规定和简化画法,选择能把零件的内 说明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图的编号、比 零件图上应注出加工制造和检验零件 华东理工大学 、外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一组视图 例以及描绘、审核人员签字等 所需的全部尺寸 零件的表面处理、热处理、检验要求等。
10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例题-1.选主视图
该泵体从A方向(C方向与A方向相似)或B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 影方向能较多地反映出泵体的结构形状特征,
A方向投影
B方向投影
从A方向投影,且同时采用通过两轴孔轴线的平面(基本对称面 )剖切的全剖视图对泵体内部结构形状和相互位置的表达较从B方 向投影为清楚,所以可选定A方向为主视方向。 11
2
一、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1、零件图的作用
•表示一个具体零件的工程图样称为零件图工作图,简称 零件图。它要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表达出机器(或部件) 对零件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到结构和制造的可能性与合理 性,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零件图表达了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 零件图是用来指导制造、生产加工和零件检验的图样。 •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零件图注明的材料和数量进行备 料;根据图示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来加工制造;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例题-2.其他视图
1. 为了表达泵体左方凸台的形状及右 方端面的形状和六个螺孔的分布位置 等,采用了左视图和右视图, 2.按B-B剖切位置在右视图中作了局部 剖视,以显示进出油孔及进油孔一侧 联接螺孔的深度
3.因为主视图采用了全剖视后则不能反 映进油孔端面腰圆形凸台的形状,所 以增加一个向视图来表达。
二.其他视图的选择
三.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
7
7.2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
对视图的要求
完全 正确 清晰
将零件的各部分形状、结构、位置表达完全
投影关系、表达方法正确,符合设计要求和零件的加工工艺 清楚易懂、便于看图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
一、主视图的选择
•在以较多地显示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特征为主视图投影方向的同时, 应尽可能地符合零件的工作位置和加工位置 •安放位置:应符合零件加工位置或工作位置 •投影方向:应能清楚地表达零件的形状特征
的壳体,具有内腔和壁,此外还常具有轴孔、轴承孔、凸台和肋
板等结构。
• 箱壳类零件一般是部件的主体零件,许多零件都要装在其内部 或外部,因此结构都较复杂,多为铸件。 • 简单的箱壳类零件,可能要两、三个视图,复杂的箱体常需用 三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配合其他各种表达方法才能表达清楚。 • 箱壳类零件的主视图主要按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确定
在选择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优先采用基本视图和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 (2)要以遵循形状特征原则为主,同时考虑尽可能符合 工作位置原则和加工位置原则。 (3)选择主视图时,应同时考虑其它视图的选择,各视 图应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使表达既完整又不重复,即应 同时考虑整个视图表达方案
12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例题-2.其他视图
1. 为了表达泵体左方凸台的形状及 右方端面的形状和六个螺孔的分布 位置等,采用了左视图和右视图, 2.按B-B剖切位置在右视图中作了 局部剖视,以显示进出油孔及进 油孔一侧联接螺孔的深度 3.因为主视图采用了全剖视后则不 能反映进油孔端面腰圆形凸台的形 状,所以增加一个向视图来表达。
•叉架类零件的结构形状较为复杂,一般都需要两个以上的
视图。由于它的某些结构形状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所以常 常采用斜视图、斜剖视和断面来表示。对零件上的一些内部 结构形状可采用局部剖视;对某些较小的结构,也可采用局 部放大图
⒈ 支架类零件——支架
⑴ 分析零件 功用:支撑轴及轴上零件。
轴承孔 支撑板 底 板
13
7.2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
三 几种典型零件图的视图表达
1.轴套类零件
2.盘盖类零件
3.叉架类零件
4. 箱壳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图 例二
•实心轴没有剖开的必要,但轴上个别部 分的内部结构形状可以采用局部剖视
•移出断面,局部放大图 表示轴上的其他结构要素
4. 盘类零件(如端盖)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 面所组成,其厚度相对于直径小得多,成 盘状,周边常分布一些孔、槽等。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状态:符合加工状态 轴线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A向 通常采用全剖视图。 ⑶ 选择其它视图 A 用左视图表达孔、槽的分布情况。
3.退刀槽
4.砂轮越程槽
二.机械加工结构要求
5.凸台和凹坑
•作用:减少机械加工量,节约材料和减少刀具的消耗,加工与 非加工表面要分开,做成凸台和凹坑
凸台
凹坑
处为接触加工面 凹腔
凹槽
35
6. 钻孔端面 作用:避免钻孔偏斜和钻头折断。
90°
36
7.1、零件图的内容 7.2、零件的视图表达 7.3、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7.4、零件上尺寸标注
7.1、零件图的内容 7.2、零件的视图表达 7.3、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7.4、零件上尺寸标注
7.5、零件上技术要求 7.6、零件的阅读
教材:P127-P155 习题:
一、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1、零件图的作用
• 组成机器或部件的最基本的构件,称为零件。根据零件 在机器或部件上的作用,零件分为三种类型: 1)标准件 紧固件(螺栓、螺母、垫圈、螺„„)、 滚动轴承、油杯等 C 2)常用件 齿轮、蜗轮、蜗杆等 3)一般零件 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和箱壳类四种 类型
2. 箱体类零件——阀体
⑴ 分析零件 功用:流体开关装置球阀 中的主体件,用于 盛装阀芯及密封件 等。
圆柱筒 管接头
形体:球形壳体、圆柱筒、 方板、管接头等。 结构:两部分圆柱与球形体 相交,内孔相通。
球形壳体 方板
24
7.1、零件图的内容 7.2、零件的视图表达 7.3、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7.4、零件上尺寸标注
39
2.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量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
每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在每个方向上至少有 一个尺寸基准(主要基准),当同一个方向有几个基准时, 一个为主要基准,其余为辅助基准
基准分类 ——设计基准,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 •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所选定的基准 。 •工艺基准: •根据零件的加工、测量要求所选定的基准 。
16
A
17
几种典型零件图的视图表达
2、叉架类零件
1)形状及结构分析和主视图的选择 • 叉架类零件包括各种用途的拨叉和支架。拨叉主要用在各种 机器上的操纵机构上,支架主要起支承和连接的作用
• 叉架类零件一般都是铸件或锻件毛坯,形状较为复杂需经不
同的机械加工,而加工位置难以分出主次。所以在选主视图时 ,主要按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或放正位置)确定 2)其他视图的选择
7.5、零件上技术要求 7.6、零件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