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新疆经济发展的非凡成就

合集下载

新疆地区经济结构的雏形课文的内容感悟

新疆地区经济结构的雏形课文的内容感悟

新疆地区经济结构的雏形课文的内容感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西北部,有一片占陆地国土面积约六分之一的广阔疆域,这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历史上曾是欧亚大陆交通和文明交往的通道,连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著名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

特定的地理区位,使新疆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的特色。

自公元前1世纪起,新疆地区就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0年前,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前夕,新疆迎来了和平解放,饱经磨难的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成为国家的主人。

从此,新疆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帮助和支援下,新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使新疆一穷二白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是新疆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

一、经济快速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当时的新疆,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农场和成规模的良田,工业企业几乎全是私营小作坊,人民生活贫困不堪。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新疆进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中国政府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始终把帮助边疆地区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适时作出一系列推动和促进新疆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促进新疆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多年来,新疆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民生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新疆发展与全国发展相协调、南疆发展与北疆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发展巨变前景美好

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发展巨变前景美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发展情况及启示杨超摘要:新疆和平解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帮助下,通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蓬勃发展,成为新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并昭示着新疆未来的希望。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的发展情况及前景。

关键词:发展资源前景前言:新中国成立第62个年头,也是新疆和平解放第62个年头,60多年来新疆的变化可谓是流光溢彩,翻天覆地。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前,新疆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全国的大力支持和新疆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新疆的未来前景广阔。

一、新疆解放以来的发展功绩卓著一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自治区成立56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1.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总体实力明显增强。

解放前,新疆经济是封闭的农牧业自然经济,到1949年新疆工农业总产值仅有41761万元,人均产值不足百元,其中农业产值就占80.8%,而且农业生产方式十分落后。

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就是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兄弟省区的无私援助下,改变了贫穷落后的状况。

截止2010年新疆实现生产总值5418.81亿元,城镇人均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国第一。

2.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成效显著。

自治区依托丰富的水土、光热、矿产资源,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资源开发成效显著。

56年来,自治区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加快水土开发,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报告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报告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报告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里,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产匮乏,经济建设资金短缺,与世界经济交往的范围狭窄。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中国进入了“闭关锁国”状态,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虽然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中日建交,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有所发展,但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仍未开始。

5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以此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1(一)对外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国逐步推进,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经过先试验后推广,逐步形成了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的分步骤、多层次、逐步开放的格局。

51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以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两省的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

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示范基地,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航船正式扬帆起程。

511984 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新疆的经济发展

新疆的经济发展

新疆的经济发展中广网 2010-06-07新疆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

但在解放前,由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之近代历届政府无能,封闭保守,战乱频频,新疆的经济发展极为缓慢,物质产品匮乏,各族人民生活十分贫困。

当时,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很低。

解放前夕,新疆粮、棉、油的每亩单产分别仅为65公斤、10公斤、29公斤,人均占有粮食195公斤。

畜牧业生产经营方法粗放,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艰苦的游牧生活。

近代工业几乎是个空白,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仅有14个,而且规模很小,其他均为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厂。

全疆没有一寸铁路,只有几条坎坷不平的简易公路,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骆驼、毛驴驮运。

民航只有3个航站(哈密、迪化、伊犁)和联接3个航站的1条航线。

50多年来,通过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新疆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006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3 045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50多倍。

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55年的54.4:26.1:19.5调整为2006年的17.3:48:34.7,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1)逐渐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50多年来,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生产走向机械化、集约化,游牧业生产逐渐走向定居、半定居,科技种田、养畜蔚然成风。

全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达到5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科技进步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份额达到42%。

以克孜尔水库、和田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大型水利工程和大批干支渠及其防渗工程的建成,使全区的引水量、水库库容和有效灌溉面积迅速增加。

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主要作物单产水平、人均农业产值和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中上水平。

农业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5.8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883.54亿元。

1983年结束了吃调进粮的历史,1984年粮食自给有余,1985开始粮食外调。

新疆五十年变化翻天覆地(地理专题部分)

新疆五十年变化翻天覆地(地理专题部分)

新疆五十年变化翻天覆地湖北 卞文洲一、背景材料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翻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林果园艺业形成较大规模,现代畜牧业发展加快,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已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及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沿边、沿桥和沿交通干线向国际、国内拓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

今日的新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进入了发展和稳定的最好时期二、专题训练2005年10月1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喀什市是新疆南部经济中心,有学者建议,建设以喀什为中心的中亚、南亚经济圈。

据此读图回答1—3题1.喀什地处我国西部边陲,深圳位居我国东南,两地相比( )A .都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便于对外联系B .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便于发展出口加工工业C .都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便于发展特色产业D .都便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2.喀什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色独特迷人。

下列旅游活动能使游客倾慕的是( )A .狩猎考察、海底寻梦、冰川探险B .高山旅游、林海围猎、宗教朝圣C .沙漠旅游、冰川探险、高山旅游D .民俗民风、沿江漂流、沙漠旅游3.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和投资重点向西部倾斜和逐步实施,8万km 公路通车里程使新疆变“小”了,喀什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 .巩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核心地位B .发展我国与西部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C .维护中亚、南亚各国的经济主权D .缓解新疆西部人口密度过小的问题读图,完成4—6题。

新疆的辉煌成就演讲稿范文

新疆的辉煌成就演讲稿范文

建国以来新疆政治取得的辉煌成就(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调动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新疆60年的辉煌成就取得离不开中央及各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援助。

(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4)新疆60年的辉煌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胜利,坚持党的领导是辉煌成就取得的根本政治保证。

广大各族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两千年之后的新疆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作文800字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新疆还停留在巍巍天山、荒茫大漠上,停留在一曲羌笛、几声胡笳的凄美音色里,而如今的的新疆早已不是故人眼中的模样.高楼林立的城市,日新月异的农村,四通八达的公路,让所有来过新疆的人惊叹,然而更使他们赞叹的是这里奇特壮美的景色和独具一格的异域风情. 我爱我的祖国也爱我美丽的新疆.“我们新疆好地方呀!天山南北好牧场.”这悠扬的歌声飘过草原,穿过了沙漠戈壁.天山南北到处瓜果飘香;草原上牛羊肥壮,马儿奔跑;宽阔的田野上,金灿灿的麦浪翻滚着.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新疆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如:石榴、葡萄、无花果、核桃、甜瓜等. 我们新疆还有“歌舞之称”,不管在节日喜庆的广场、街心,还是在田间、牧所,或是在普通人家的葡萄架下,只要琴声一响,手鼓一敲,在场的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翩翩起舞,那响快的节奏,轻盈的旋律,常常会让你心荡神驰,情不自禁的投入他们的行列中.学着他们边唱边跳,饱赏这歌舞之乡的乐趣. 我爱我的祖国,也爱美丽的新疆更爱养育我的这片热土——乌鲁木齐地区. 作为全国第一洼地,多年来,在丝绸之路边上的家乡在迅速发展,已成了新疆唯一重点旅游胜地,每年引来许多国内外的游客.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今天的我区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看到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看到家乡一天一天美丽,我暗自下定决心,从现在起更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做贡献,让世界所有人都惊叹.让我们的祖国展翅飞翔,祖国母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美好!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新疆,我更爱我的祖国母亲!。

建国60年新疆喀什市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启示

建国60年新疆喀什市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启示

下, 在党的民族 区域 自 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 , 喀什市
各族 人 民 自力更 生 , 苦 奋 斗 , 发 图强 , 写 了保 艰 奋 谱 卫边 疆 、 开发边疆 、 设边 疆 的 盛 世华 章 , 建 民族 区域
自 治制度 日益巩 固和完善 , 形成 和发 展 了平等、 团
结 、 助 、 谐 的社会 主义 民族关 系 , 族 群众 在 政 互 和 各

结、 军民团结切实增强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 少数 民族离不开汉族 、 各少数 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的 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今天的喀什市百业兴旺 , 万象 更新 , 各族人 民正意气风发、 信心百倍地朝着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宏伟 目标迈进。
城 乡经 济持 续 快 速 发 展 , 合 实 力 明 显 增 强。 综
元; 粮食产量稳步提高 , 总产 量由 1 5 26 5吨增加到 73 亿 吨, .6 增长 44 单产 由 8 8 %, 7公斤 增加 到 4 2 5 公斤 , 增长 5 ; 倍 设施农业发展强劲 , 蔬菜种植面积 达 1 .8 04 万亩 , 总产量 3 . 万 吨, 09 温室大棚 903 6 座; 现代畜牧业发展 迅速 , 各类养 殖大户 达 l00 5 户, 牲畜存栏 2 . 万 头( , 62 只) 家禽存栏 4 . 5 5万只 ( , 奶、 羽) 肉、 蛋产量分别增长 2 3 8 8 30 2 %、8 %、4 %; 特色 林果种 植 面积达 到 7 1 亩 , .3万 产量 5 1 吨 , .3万 通过生产企业 的就地加工 , 品附加值大为提 高。 产 工业经济从无到有 , 从小到大 , 由弱渐强 , 工业门类 不断扩大, 工业体系 日趋健全 , 工业效益大 幅度提 升, 一批外向型加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 电力 、 纺织 、 轻工、 建材、 组装加工 、 农副产品加 工六大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一)经济增长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新疆地区生产总值(GDP)在1978年39亿元的基础上,以年均65亿元的增幅快速增长;1985年突破百亿元,达到112亿元;1997年突破千亿元,达到1040亿元。

①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经济发展的成绩更是显著,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均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2005年新疆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4亿元,是1978年的66.77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0.3%,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9.52%),年均增长速度居全国第11位,是全国12个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的省区之一。

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08%提高到2005年的1.43%。

②(二)产业结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演化。

1978年,新疆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9︰46.2︰17.9,1982年产业结构退化为43.1︰35.4︰21.5,此后逐步好转,到1992年,第二产业比重又超过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使新疆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

1997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这标志新疆正式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

③近些年来新疆的工业化程度更是在不断加深。

(三)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都大幅度提高。

2005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482元,比1978年的人均收入119元增加了2363元,增长了19.9倍;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90元,比1978年的人均收入319元增加了7671元,增长了24倍。

“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9%,分别比“九五”时期提高1.2和1.6个百分点。

④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上升,表现在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