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溺水、电击伤的院前急救-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电击伤和淹溺的现场急救(精)PPT课件

.
18
重型 出现昏迷、抽搐在 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在 呼吸心跳都停止。
.
19
局部表现:
主要是通电进出口和电流通过 线路的组织烧伤。
低压电引起的烧伤,时间短者特点: 伤口小,直径约0.5-2cm,呈椭圆形或
圆形,焦黄或灰白色,创面干燥 常有进出口
电击伤和淹溺的现场急救
济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司敏
.
1
电击 伤
又称触电,指一定量的电流或静电通过 人体,致使全身或局部组织损伤、功能 障碍,严重时可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
2
一、常见致伤原因
1.主观因素 大多数为不重视电业安全工作规 程,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私拉、私接电线,或 抢救电击者直接用手拉触电者。
2.客观因素 在高温、高湿工作场所或腐蚀性 化学性车间工作,尤其是在霉雨季节,电器绝 缘性能降低,人体因出汗、皮肤潮湿,造成皮 肤接触点的电阻明显降低,电流容易通过人体 而致伤。
.
3
3.意外事故 如遇到暴风雨、地震、火 灾、交通事故均可造成电线断裂而造成 电击伤事故。雷电电击可直接引起电击 伤。美国每年因电击伤死亡200人。
0.5-1.5
5
10-20
20-25
30-50
80-90
90-100
1-2A
人体反应 手指麻木,刺痛感 可接受的最大无害电流强度 最大摆脱电流 手不能摆脱电源,呼吸困难 强烈痉挛,心律失常,昏迷 呼吸肌麻痹,室颤 呼吸肌麻痹,室颤后心脏停搏 持续心脏收缩,致死亡
.
12
频率
低重
50-60Hz交流电易致室颤 >20000Hz对人体神经、肌肉影响很小 >10万Hz可用于物理治疗
.
7
溺水和触电现场急救与处理 ppt课件

溺水的概述—分类
湿性淹溺
(80~90%)
干性淹溺
(10~20%)
发生机制
淡水淹溺
(90%)
淹溺分类
1/18/2019
海水淹溺
(10%)
淹溺介质
add footer here (go to view menu and choose header)
7
淹溺发生过程
溺 水
恐挣 慌扎
持闭 续气 约 秒
占吸 入 液 占喉 体 头 痉 挛 90%
溺水的现场急救与处理
⑥ 其他 昏迷不醒者,可以给与头部冰敷降温,减少脑组 织耗氧,减轻脑细胞的损伤;有血管内溶血者,静 注甘露醇和碱性药物;有肾损伤者(血尿、蛋白尿 等)应注意保护肾脏,避免过量补液和应用损伤肾 脏的药物
二、电击伤的现场急救与处理
1/18/2019
化学中毒救援
19
电击伤的现场急救与处理
1/18/2019
化学中毒救援
12
溺水的现场急救与处理
溺水后倒水方法:
• 膝顶法 • 肩顶法 • 抱腹法
1/18/2019
化学中毒救援
13
溺水的现场急救与处理
• 不正确的处置的方法:
1/18/2019
化学中毒救援
14
溺水的现场急救与处理
5.急救药物的应用
心跳停止者,可经静脉直接注射肾上腺素1mg, 并可酌情重复应用。无呼吸者可静注尼可刹米(可 拉明)、洛贝林、阿托品等,对兴奋和恢复呼吸有 一定的作用。但是绝不能依赖药物而忽视了进行胸 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基本抢救措施!
淹溺 5分钟以上
一过性窒息的缺氧表 现: 神志多清醒 有呛咳 呼吸频率加快 血压增高 胸闷不适 四肢酸痛无力
心脏骤停现场急救ppt课件

31
心肺复苏有效的基本指征
☆瞳孔由大缩小,可出现对光反射 ☆面色、口唇、甲床等颜色逐渐转为红润 ☆能扪及大动脉(股、颈动脉)搏动 ☆收缩压维持在60mmHg以上
☆自主呼吸恢复
CPR操作流程-单人法
• • • • • 评估(环境和病人反应性) 求救 安置病人 检查脉搏:﹤10秒 给予心脏按压(C):速度为至少100次/每分钟, 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 • 开放气道(A),口对口人工呼吸(B),每次吹气 1S以上,见胸廓隆起。 • 5个循环或者2分钟后评估
• 基础生命支持(BLS)
• 高级生命支持(ACLS)
9
心肺复苏(CPR)
基础生命支持 (BLS) • 识别 • 心肺复苏(CPR)(ABC→CAB)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 • 除颤
10
• 评估(判断):
①突然意识丧失或伴短阵抽搐;
33
生存链
快速识别并 启动急救反 应系统
尽早实 施CPR
快速进 行除颤
高级生 命支持
全面心脏 骤停复苏 后期救治 34
35
②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③呼吸断续或停止; ④瞳孔散大; ⑤皮肤苍白或发绀。
其中早而可靠的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 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最有助于确诊的临床表现 是心音消失。
11
现场抢救程序
• 一、识别:
• 评估意识 以区别正常入睡与昏迷
轻拍或摇动双肩 靠近耳旁(两侧)大声呼叫: “喂,你怎么了!” (轻拍重唤) 无反应 准备行动、同时呼救 12
扣交叉锁住,掌根紧贴胸壁, 手指离开胸壁。
19
心肺复苏有效的基本指征
☆瞳孔由大缩小,可出现对光反射 ☆面色、口唇、甲床等颜色逐渐转为红润 ☆能扪及大动脉(股、颈动脉)搏动 ☆收缩压维持在60mmHg以上
☆自主呼吸恢复
CPR操作流程-单人法
• • • • • 评估(环境和病人反应性) 求救 安置病人 检查脉搏:﹤10秒 给予心脏按压(C):速度为至少100次/每分钟, 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 • 开放气道(A),口对口人工呼吸(B),每次吹气 1S以上,见胸廓隆起。 • 5个循环或者2分钟后评估
• 基础生命支持(BLS)
• 高级生命支持(ACLS)
9
心肺复苏(CPR)
基础生命支持 (BLS) • 识别 • 心肺复苏(CPR)(ABC→CAB)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 • 除颤
10
• 评估(判断):
①突然意识丧失或伴短阵抽搐;
33
生存链
快速识别并 启动急救反 应系统
尽早实 施CPR
快速进 行除颤
高级生 命支持
全面心脏 骤停复苏 后期救治 34
35
②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③呼吸断续或停止; ④瞳孔散大; ⑤皮肤苍白或发绀。
其中早而可靠的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 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最有助于确诊的临床表现 是心音消失。
11
现场抢救程序
• 一、识别:
• 评估意识 以区别正常入睡与昏迷
轻拍或摇动双肩 靠近耳旁(两侧)大声呼叫: “喂,你怎么了!” (轻拍重唤) 无反应 准备行动、同时呼救 12
扣交叉锁住,掌根紧贴胸壁, 手指离开胸壁。
19
心搏骤停、溺水、电击伤的院前急救

1 移除从水中救出的人
移动到安全地方,远离水源
3 启动呼吸道和循环
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2 检查呼吸和脉搏
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4 寻找任何其他受伤
检查并提供适当的急救
电击伤的院前急救步骤
安全优先
确保环境安全,切断电源
检查意识和呼吸
确认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通过CPR维持血液循 环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心搏骤停、溺水、电击伤 的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指在医疗人员到达前,由普通人进行的救助措施。可以帮助挽救 生命,特别是在心脏骤停、溺水或电击伤等紧急情况下。
心搏骤停的院前急救步骤
1
确定意识状态
呼叫急救服务和确保安全
2
开始心肺复苏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电除颤
溺水的院前急救步骤
院前急救中的常见错误
错误的胸外按压
过轻、节奏不正确等错误的 按压方式
不知所措
紧急情况下容易感到恐慌和 焦虑
பைடு நூலகம்
反应迟钝
没有迅速采取行动可能延误 救援的机会
院前急救中的常用设备
自动体外除颤器
用于停止心脏骤停的电除颤
呼吸面罩
用于心肺复苏时进行人工呼吸
急救箱
包含常用的急救用品和工具
结论和要点
院前急救是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的关键一步。掌握心搏骤停、溺水和电击伤的急救步骤,并了 解常见错误和常用设备,能够为急救提供更好的支持。
心跳呼吸骤停急救PPT幻灯片课件

9
5.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二
继之开放气道 再行人工呼吸 有条件时进行电除颤、气管插管后人工呼吸 头部降温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药物复苏 在进行抢救的同时转送至医院或重症监护室,
继续复苏。
10
6.基础生命支持
一旦确诊立即行心肺复苏(CPR),迅速建立有效的 人工循环和气体交换,并在心脏恢复搏动后巩固和 稳定复苏后的节律,以及防止心脏骤停后的造成的 后果
40
药物的应用(四)
注: (1)不要过早,过多的使用碳酸氢钠。
“宁酸勿碱” (2)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0.9%的生理盐水
20ml,抬高注射肢体20°~30°数秒,以加 快药液到达中心循环,并不间断心脏按压
41
8.持续生命支持
维持有效循环:抗休克(根据病因对症处理) 防止脑缺氧和脑水肿;降温、镇静、抗癫痫、
碳酸氢钠250ml:
用法:5%碳酸氢钠40~60ml,静脉注射,每隔10分钟可重复 使用;随后根据血气分析应用碳酸氢钠。
39
药物的应用(三)
新增 阿片类药物相关的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旁 观者给予纳洛酮 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如 果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但有脉搏,在提供 标准BLS(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救治的同时, 给予患者肌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
根据复苏的三个阶段首先给予基础生命支持(CAB) 胸外心脏按压 C
开放气道 A 人工呼吸 B
11
(一)胸外心脏按压-C
按压的部位:胸骨中下三 分之一交界处 沿肋缘 至剑突向上两横指
按压深度:5-6cm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按压比例为: 30:2
5-6
12
37
药物的应用(一)
5.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二
继之开放气道 再行人工呼吸 有条件时进行电除颤、气管插管后人工呼吸 头部降温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药物复苏 在进行抢救的同时转送至医院或重症监护室,
继续复苏。
10
6.基础生命支持
一旦确诊立即行心肺复苏(CPR),迅速建立有效的 人工循环和气体交换,并在心脏恢复搏动后巩固和 稳定复苏后的节律,以及防止心脏骤停后的造成的 后果
40
药物的应用(四)
注: (1)不要过早,过多的使用碳酸氢钠。
“宁酸勿碱” (2)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0.9%的生理盐水
20ml,抬高注射肢体20°~30°数秒,以加 快药液到达中心循环,并不间断心脏按压
41
8.持续生命支持
维持有效循环:抗休克(根据病因对症处理) 防止脑缺氧和脑水肿;降温、镇静、抗癫痫、
碳酸氢钠250ml:
用法:5%碳酸氢钠40~60ml,静脉注射,每隔10分钟可重复 使用;随后根据血气分析应用碳酸氢钠。
39
药物的应用(三)
新增 阿片类药物相关的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旁 观者给予纳洛酮 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如 果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但有脉搏,在提供 标准BLS(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救治的同时, 给予患者肌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
根据复苏的三个阶段首先给予基础生命支持(CAB) 胸外心脏按压 C
开放气道 A 人工呼吸 B
11
(一)胸外心脏按压-C
按压的部位:胸骨中下三 分之一交界处 沿肋缘 至剑突向上两横指
按压深度:5-6cm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按压比例为: 30:2
5-6
12
37
药物的应用(一)
心搏骤停、溺水、电击伤的院前急救幻灯片

上还是采用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提出的标准:
•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 2.自主呼吸停顿:人工通气停顿3min仍无自主 呼吸恢复的迹象,即为不可逆的呼吸停顿。
• 3.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 眼运动反射,吞咽反射,喷嚏反射,发育、软 腭反射一律消失。
• 4.脑电波平坦或消失
•
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h或72 h内反
• 2.实验室检查:
• 生化,
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
• 救治
• 1.现场抢救: • 改善恢复通气,组织护送医院是现场
主要急 救任 务。呼吸道通畅,迅速倒 出胃内积水〔切忌倒水过多影响心肺复 苏 〕,吸O2, 心肺复苏。
• 2.进一步救治措施
• 3.对症治疗: •
• 电击伤
•
触电或雷击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
海水:血容量减少,N a+ 增多,K+减少
•
肺水肿,低血容量, 高钙高镁血症。
• 诊断
• 1.临床表现:
•
昏迷,皮肤苍白紫绀,四肢冷,心跳呼吸弱
•
或停顿,复苏中出现心率失常。
•
24—48h: 脑水肿、ARDS、贫血、
•
急肾功能衰竭、 DIC、 肺感。
• 临床分级:轻,中,重。从淹溺至临床死亡
•
一般为5-6分钟左右。
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 这应称之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这 类病人当然不是心肺复苏急救的对象。而由于 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病人虽处于“临床 死亡”状态,但经过积极抢救,完全可能复苏 并恢复健康生活。
复屡次检查结果无变化,并排除体温过低及服
用过中枢神经抑制剂,即宣告死亡。
心搏骤停、溺水、电击伤的院前急救

紧急切断电源,迅速施行CPR,定期监测呼吸和 心跳,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总结
1 专业知识救命
2 应急准备至关重要
了解心搏骤停、溺水和电击伤的定义、 症状和院前急救措施可帮助拯救更多 生命。
学习急救技能,掌握正确的院前急救 方法播给身边的人,让他们也能参与急症救治,共同构建安全的社区。
心搏骤停、溺水、电击伤 的院前急救
随着急救知识的普及,我们的院前急救措施对于心搏骤停、溺水和电击伤等 急症救治变得越发重要。本演讲将带您了解这些情况的定义、症状和最佳救 治方法。
心搏骤停
定义和症状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 动,表现为突然倒地、失 去意识、无呼吸等。
原因和危险因素
导致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 包括心脏病、窒息、溺水 和电击伤等。危险因素有 年龄、家族病史和生活方 式等。
院前急救方法
紧急施行胸外按压和人工 呼吸,配合自动体外除颤 器(AED)的使用,以提高 生存率。
溺水事故
1
常见症状
溺水者常表现为无意识、呼吸困难、咳嗽和胸闷等。
2
院前急救步骤
迅速将溺水者转移到安全地点,清除呼吸道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CPR) 等急救措施。
电击伤
特点和危险性
院前急救措施
电击伤可引起心脏停搏、烧伤和神经系统损伤等。 危险性与电流强度、路径和持续时间相关。
《心脏骤停急救》课件

观察患者是否有正常呼吸。
3
进行心肺复苏
4
按照CPR的指导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 呼吸,保持血液循环。
检查环境和安全
确保急救场所安全,同时保护自己。
呼叫急救中心
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 情况并• 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 用手掌根部进行按压,手指不要触碰胸骨。 • 每次进行人工呼吸时,要确保气道通畅。 • 持续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减轻伤害
在急救过程中,适当的处 理和支持可以减轻伤害的 程度。
帮助他人
学会急救技巧,你可以成 为他人最后的希望。
心脏骤停的定义和原因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无法正常供血给身体其他部分。常见原因包括 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和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急救步骤
1
确认意识和呼吸
2
轻轻摇动患者并询问是否好吗,同时
《心脏骤停急救》PPT课 件
欢迎来到《心脏骤停急救》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急救的重要性、 心脏骤停的定义和原因以及心脏骤停急救步骤。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进行心 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了解呼叫急救中心的流程,预防心 脏骤停的措施和建议。开始吧!
急救的重要性
挽救生命
急救能迅速采取行动,挽 救患者生命。每一分钟都 是宝贵的。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功能简单
自动体外除颤器易于使用,即 使无急救经验的人也能操作。
正确放置电极
按照指示正确放置AED电极, 以确保电击准确送达心脏。
负责任使用
使用AED应尽量遵守法律法规 并接受相关培训。
呼叫急救中心的流程
拨打急救电话 提供信息 遵从指示
根据所在地区拨打相应的急救电话号码,如 911或120。 简要说明情况和急救需求,并提供准确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期:延续生命维护(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G: ( gauge) H: (human mentation) I: (intensive care)
一、定义: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一般是指患者在心 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 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从而导 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为心脏急 症中最严重的情况。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 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对心脏 骤停的病人,若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有可能 使之获得新生。这些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itation,CPCR), 其中脑复苏是关键。
• 现代死亡概念的转变: 现代医学伦理学把死亡定义为脑 死亡或脑干死亡。大多数国家目前基本 上还是采用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提出的标准:
•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 2.自主呼吸停止:人工通气停止3min仍无自主 呼吸恢复的迹象,即为不可逆的呼吸停止。 • 3.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 眼运动反射,吞咽反射,喷嚏反射,发育、软 腭反射一律消失。 • 4.脑电波平坦或消失 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h或72 h内反复 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并排除体温过低及服用 过中枢神经抑制剂,即宣告死亡。
• 电击伤 触电或雷击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电 源受到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致使损伤, 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电击损伤的程 度取决于电流强度,电压高低,电流种 类,触电部位电阻,接触时间。
• 诊断 • 1.临床表现: 皮肤面部灼伤 全身表现 并发症 • 2.实验室:EKG;X光表现;血尿常规
• 救治 • 1.现场抢救: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体使患者 脱离电源, 拉开触电者,并防止自身触电。 • 2.心肺脑复苏:非至复苏或尸斑出现,不应轻 易放弃。连续正确徒手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尽 早胸外直流电除颤。 • 3. 心电监护 • 4.药物治疗: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溴芐胺。 • 5.外科处理(内出血,骨折,筋膜松解术和截肢)
• 心搏骤停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 面色紫绀或苍白,瞳孔散大。
• 心脏停搏15秒病人意识丧失,30秒呼吸 停止,60秒瞳孔散大,心搏骤停全身血 液循环也突然停止,也称为循环骤停。 • 心搏呼吸骤停5分钟内未能进行CPR,即 使经抢救心肺复苏可能成功,中枢神经 系统将遗留下不可逆的损伤。
• 心搏骤停与猝死的关系:心搏骤停是猝 死的直接原因,猝死是心搏骤停后果, 二者存在因果联系,但含义不完全等同, 只有当心搏骤停是猝死唯一表现,而且 缺乏其他疾病诊断依据时心搏骤停才被 认为与猝死同义。
心肺脑复苏
• 心肺脑复苏的历史回顾 • 60年代:闭胸复苏术的操作规范化,标 准化制定了标准复苏术。 • 70年代:血流动力学机制探讨:重视提 高收缩压,咳嗽复苏术导致泵学说。 • 80年代:冠脉灌注压与复苏成功率密切 相关,强调提高舒张压以改善CPP,心泵 学说和胸泵学说之讨论。 • 90年代:注重胸内负压,调动肺循环, 出现相应改良复苏术方法。
心肺复苏分期及步骤: • 3期9步骤 一期:基础生命维护( basic life support BLS) A: (airway) B: (breathing) C: (circulation)
• 二期:高级生命维持: 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 D: drugs E: ECG F: fibrillation treatment
• 猝死 • 一、定义 几种观点: 1.临床发病后即刻或几分钟内死亡 2.突然的非意料的(自然)死亡,即刻 发生或于急性症状体征发作后的24 h 死亡。 3. 健康人或虽患某种疾病,但病情稳定 或好转时发生非暴力性意外死亡,时限不超过 6h. 4.原发性心搏骤停作为一个突发事件而 缺乏其他疾病诊断依据,估计由于心电不稳引 起,如未经复苏或复苏无效,原发性心搏骤停 即被认为是猝死。
• 淹溺 淹溺( drowning)是指人淹没于水中,由于 液体吸入肺内(湿淹溺90%)或喉痉挛(干淹溺) 所致窒息。引起低O2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 淡水:血容量增加,N a+减少,K+增多 低钠,低钾,低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 海水:血容量减少,N a+ 增多,K+减少 肺水肿,低血容量, 高钙高镁血症。
• 救治
1.现场抢救: 改善恢复通气,组织护送医院是现场主要急 救任 务。呼吸道通畅,迅 速倒出胃内积水(切忌倒水过多影响心肺复苏 ),吸O2, 心肺复苏。 2.进一步救治措施 3.对症治疗: (脑水肿、电解质、肺水肿、抽筋)。 4. 注意点: *自己进行体检,对患者病情作出判断。 * 现场气管插管。 * 医护配合,运送救护车上的 连续心肺复苏。 * 不管时间多长,到达急诊科后,仍进行正规 的心肺复苏。 * 复温 * 外科情况 * 注意 “第二次淹溺”
• 诊断
• 1.临床表现: 昏迷,皮肤苍白紫绀,四肢冷,心跳呼吸弱 或停止,复苏中出现心率失常。 24—48h: 脑水肿、ARDS、贫血、 急肾功能衰竭、 DIC、 肺感。 • 临床分级:轻,中,重。从淹溺至临床死亡 一般为5-6分钟左右。 • 2.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生化, EKG,X光,CT。
心搏骤停、溺水、电击 伤的院前急救
• 概述:心搏骤停、溺水、触电在急救中 都是涉及心肺脑复苏问题。在现场处理 上对危重患者采取有效得力措施,有可 能使患者获得新生。
• 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 停搏。病人心脏原本健康或虽有某种疾 患,但心功能基本正常,并无泵衰竭的 表现,故心搏骤停有别于病程晚期临终 前的心脏停搏,复苏成活率较高。
• 含义: 猝死的基本含义是指突然发生非 暴力的意外死亡。患者可以是无病史的 “健康人”,或虽有病,但病情稳定或 好转。猝死表明发病至死亡时限很短, 发病至猝死限定为6 h(1h内猝死大多属 心源性猝死)
• 死亡概念和标准的转变: • 传统死亡的概念: 从原始社会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人们 一直认为死亡就是心肺功能停止。1951年美国 《BLACK法律词典》就把死亡定义为:“医生 确定血液循环全部停止以及由此导致的呼吸、 脉搏等动物生命活动停止。”我国的《辞海》 也把心跳呼吸停止作为死亡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