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10篇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10篇《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证的看待事物。
3、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查字词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创设情境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出示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a.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
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b.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a.灰尘的特点:(1)小。
(2)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3)在空中飘浮。
b.灰尘的作用:(1)反射光线。
(2)反射光波较短的光线,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
(3)灰尘具有吸湿性能。
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出示句式:假如没有灰尘,__________________.小结说明方法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列数字、做假设。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积累词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重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了解点光源、散射、日晕等词的大致含义。
教学关键:读懂课文内容,弄清灰尘的两面性。
教学用具: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抹一把黑板边缘,将手掌面向学生问:“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上沾的是什么?”(灰尘)灰尘到处都有,我想问问大家,你喜欢灰尘吗?(不喜欢或喜欢)说说理由。
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认识四个生字:勿、埃、漉、晕。
⑵正确认读:然而、面临、颗粒、________、漂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湿漉漉、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
2、能力目标:⑴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⑵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⑶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默读课文,了解__大意。
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领悟__的表达方法,总结学习收获。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世界上的存在都是有两面性的。
【教学重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了解点光源、散射、日晕等词的大致含义。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你们喜欢灰尘吗?生1:喜欢。
师:我相信你一定有喜欢灰尘的道理。
生2:不喜欢。
师:灰尘污染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没有它行不行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假如没有灰尘》。
(板书:假如没有灰尘。
)二、朗读与理解师:朗读全文并思考“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用直线画出“特点”,用曲线画出“作用”。
(学生活动。
)师:默读第一段,说说灰尘有哪些特点?(生1读画出的句子: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中间。
)师:如果拿极小的灰尘和排球比,就如同拿排球和地球比。
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这个特点?生1:细小。
生2:极小。
生3:微小。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百万分之一毫米,几百分之一毫米。
师:这些是什么?生:数字。
师:用数字说明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这种方法就叫──列数字。
(板书:列数字。
)师:作者又介绍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
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生:很大的东西。
师:为什么作者要称细小的灰尘为“庞然大物”?生探讨。
师辅助:作者说哪些灰尘是“庞然大物。
”生:肉眼看到的。
师:拿看得到的灰尘和谁比?生:和小的灰尘比。
生:和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那些灰尘比。
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优选稿

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耿湾乡中心小学张睿大家好!我讲授的内容是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
下面我就说说教材,学情,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假如没有灰尘》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说明文单元,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是: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且试着加以运用。
《假如没有灰尘》一课,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略读课文。
《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非常吸引人的说明文,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人见人烦的“灰尘”原来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作者在讲述灰尘的作用的同时,还向读者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加正确地认识,才能趋利避害。
二、说学情:由于这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说明文了,学生对于本单元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起到的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能够从文章中找到常用的说明方法,并且分析出使用效果。
这又是一篇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所以应以学生自学为主。
另外,“我们应该辩证看待事物”这一哲理,学生在自悟中很难体会到,也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语言;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
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难点: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五、说教学思路:1、创设情镜,激情导入2、初读课文,了解要求3、依照提示,自学讨论4、全班交流,点拨指导5、小结感悟,延伸拓展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设计意图:作者以“假如没有灰尘”这个假设作为文题,目的就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介绍灰尘这种司空见惯的东西,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五年级上册《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五年级上册《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小编寄语】五年级上册《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特地为教师朋友分享的比较优质的教学资源。
这篇说课稿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对大家的授课有一定的帮助!五年级上册《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假如没有灰尘》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说明文单元,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是: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是试着加以运用。
《假如没有灰尘》一课,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略读课文。
《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非常吸引人的说明文,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人见人烦的“灰尘”原来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作者在讲述灰尘的作用的同时,还向读者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加正确地认识,才能趋利避害。
本文共六个自然段构思精巧、别具匠心。
“假如没有灰尘”这一设问从课题开始反复出现了四次,“作假设”成为这篇说明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
文章以此为题起到了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好奇的作用。
文中的反复出现是为了强调说明灰尘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重点体验“作假设”这一说明方法的使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重点体验“作假设”这一说明方法的使用。
解决方法:品读语句、随文批画、设计填写表格、讨论交流三、教学思路: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2、阅读导语,明确要求3、默读课文,自学批画4、检查效果,课堂讨论5、感受哲理,总结全文6、讨论收获,拓展延伸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灰尘。
2、灰尘有哪些害处?3、师:确实,灰尘是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
对吧?所以,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优秀6篇)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作者分享了6篇《假如没有灰尘》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假如没有灰尘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设计篇一备课设想:1、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
2、教学目标⑴认识4个生字。
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⑴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⑴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启蒙教育。
2、学生分析学生从三年级的课文《赵州桥》开始已经接触了说明文,学习了《太阳》、《秦兵马俑》等说明性的课文。
本学期又学习了《鲸》、《松鼠》、《新型玻璃》,掌握了基本的说明方法,有了一些应用说明表达的基础。
3、实施目标的方法、途径激发设想、读文印证、了解灰尘的特点作用、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和作用练习。
教学案例:1、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启蒙教育。
2、教学方法设想法、自读印证、创设情境法、说明文练笔3、所需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投影机4、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灰尘。
激趣设疑:同学们,我们都很熟悉它。
看到这个词语,你们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灰尘的害处)2、师:通过你们的说法,我得出一个词:令人讨厌。
确实,灰尘是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
对吧?(学生可能答:对)那么,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补全板书课文题目: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世界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形呢?要求同学们想象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优秀5篇)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优秀5篇)《假如没有灰尘》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识记4个生字词,正确认读“颗粒、分裂、漂浮、削弱、朝晖、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3、领悟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尝试运用。
4、明白灰尘在生活中的利弊,懂得辩证看待一件事物。
教学重难点: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领悟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心句——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2、围绕中心句子开展课文学习,自学生字词,找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所用的说明方法。
3、课后小练笔,仿写课文,选择一种感兴趣的事物,以“假如没有________”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巩固介绍一件物品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教师板书:灰尘让学生说一说看到灰尘两个字后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2、教师以反问(假如世界上没有灰尘,又是怎样的呢?)引出课文题目(补全课文题目并板书:假如没有灰尘)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过渡:在日常生活中,灰尘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那它是否真的一无是处呢?请自由朗读课文,印证你的观点。
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2、同桌互读,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过渡:谁能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子?(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该句)1、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课件出示)2、学生默读课文,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补充总结。
(以表格的形式出示“特点、作用、说明方法”)四、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学会辩证看待问题五、拓展延伸仿写课文,选择一种感兴趣的事物,以“假如没有________”为题,写一篇小短文五年级语文《假如没有灰尘》课堂教学设计篇二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真地看待事物。
《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12《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认识四个生字:勿、埃、漉、晕。
⑵正确认读:然而、面临、颗粒、来源、漂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湿漉漉、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
2、能力目标:⑴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⑵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⑶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总结学习收获。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世界上的存在都是有两面性的。
【教学重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了解点光源、散射、日晕等词的大致含义。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你们喜欢灰尘吗?生1:喜欢。
师:我相信你一定有喜欢灰尘的道理。
生2:不喜欢。
师:灰尘污染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没有它行不行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假如没有灰尘》。
(板书:假如没有灰尘。
)二、朗读与理解师:朗读全文并思考“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用直线画出“特点”,用曲线画出“作用”。
(学生活动。
)师:默读第一段,说说灰尘有哪些特点?(生1读画出的句子: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中间。
)师:如果拿极小的灰尘和排球比,就如同拿排球和地球比。
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这个特点?生1:细小。
生2:极小。
生3:微小。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百万分之一毫米,几百分之一毫米。
师:这些是什么?生:数字。
师:用数字说明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这种方法就叫──列数字。
(板书:列数字。
)师:作者又介绍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
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生:很大的东西。
师:为什么作者要称细小的灰尘为“庞然大物”?生探讨。
师辅助:作者说哪些灰尘是“庞然大物。
”生:肉眼看到的。
师:拿看得到的灰尘和谁比?生:和小的灰尘比。
生:和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那些灰尘比。
师辅助:大的灰尘直径几百分之一毫米是小的灰尘直径一百万分之一毫米的多少倍?生计算:一千倍。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15篇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假如没有灰尘》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假如没有灰尘》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及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你喜欢灰尘吗?为什么?看到“灰尘”一词,老师想起一句诗:“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是啊!这就是灰尘,它散落在窗台桌面,污染环境;漂浮在空中,如影相传、传染疾病,所以人人都讨厌它。
假如没有灰尘,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假如没有灰尘)二、默读课文,印证设想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有哪些异同点?2、学生交流。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并用“------”画出写灰尘的特点的句子,用“———”画出写灰尘作用的句子。
2、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灰尘的特点。
(小)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灰尘的小?出示:“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读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什么?(灰尘的细小、极小、微小)这句话是怎样写出灰尘的“小”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作者说哪些灰尘是“庞然大物”?拿看得到的灰尘和谁比?大的灰尘直径是小的灰尘直径的多少倍?这里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列数字、作比较)灰尘如此微小,让我们感到惊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假如没有灰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是新课程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
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地说明了灰尘的特点作用及和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2)领悟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并学习使用。
四、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情况基本可以掌握。
五、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科学相整合的特点。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质疑导向——自主阅读探究——合作探究体验——全班交流,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谈话导入,请同学们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
(结合查
找的资料说说)课件出示灰尘的害处。
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假如没有灰尘会带来怎样的结果?灰尘究竟有怎样的特点、作用?……确定好了学习目标后,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阶段——自主阅读。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自由读文,在文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自主读文后请大家交流学习的收获,即自己读懂了哪些问题。
这时教师进行适当点拨:灰尘究竟有哪些特点和作用?课文是怎样说清楚的?下面请大家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这个环节主要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开,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小组汇报中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列句子,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说明方法,并练习朗读:(出示课件)
1、①灰尘很小很小。
②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已称得上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了;细小灰尘只有再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A、能用①代替②句吗?
B、②句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指出说明方法)
“直径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列举数字说明方法)
人眼看到的是庞然大物;高倍显微镜才能看见(对比的说明方法)
C、会说明的好处: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D、接着直奔重点,理清思路,让学生自学思考,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E、出示表格,让学生交流汇报完成。
F、练习朗读背诵
①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这句式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用了假设的说明方法,对其作用加
以强调和总结)(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
②你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③交流查找的资料: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④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①如鸟粪、电视、网络……②练习说话③试着写话④交流、师点拔
⑤根据事物有两面性的观点,仿照下面的句子,再造两个句子
说明文小练笔
1、学生继续以《假如没有灰尘》为题写下去,可以写生活中没有灰尘的益处,要求有科学或生活实践的依据。
2、运用说明方法仿写一种事物。
例如:假如没有电话(手机、电视、书、网络、游戏机、电脑、高速公路等)
七、板书
12、假如没有灰尘
危害大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离不开它
(说明方法:列数字作对比假设)
八、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思路清晰,说明有序,加上前面已经掌握了说明文的学习方法,教师也从课文的特点出发,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性。
因此,学生探究的兴趣很浓。
然而,这篇课文中有许多科学的专业名词,如:光源、散射、三色光、日晕等词语,学生很难理解,因为那需要物理知识作铺垫,学生初读比较困难。
因此,我让学生反复诵读,并根据不理解的词语来查找工具书,培养学生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