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床设计说明书

机床设计说明书摘要:1.机床设计说明书概述2.机床的设计理念与目标3.机床的主要结构与功能4.机床的操作与维护5.机床的性能与优势6.结论正文:一、机床设计说明书概述机床设计说明书是一本详细介绍机床设计理念、结构、功能、操作与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书籍,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机床的特点、性能及优势,为选购、使用和维护机床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详细阐述一款机床的设计说明书,以期为广大用户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机床的设计理念与目标1.设计理念:本机床遵循高性能、高精度、高效率、易操作、易维护的设计理念,力求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2.设计目标:通过创新设计和精密制造,实现机床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适应性,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机床的主要结构与功能1.结构:本机床主要由床身、主轴箱、进给系统、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协同工作,保证机床正常运行。
2.功能:(1)高精度主轴:采用高精度轴承和优质合金钢制造,具有高承载能力、高转速和长寿命等特点。
(2)进给系统: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实现快速、精确的进给,提高加工效率。
(3)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数控系统,具备自动编程、故障诊断等功能,易于操作和维护。
(4)冷却系统:采用水冷方式,保证机床在高速运行时能够有效散热,提高运行稳定性。
四、机床的操作与维护1.操作:操作者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机床的性能、结构和操作规程,遵循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维护:定期对机床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发现异常及时报修,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行。
五、机床的性能与优势1.性能:本机床具备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等性能,能满足各类零件的加工需求。
2.优势:(1)高精度:保证零件加工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提高产品质量。
(2)高效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高稳定性:保证机床长时间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
(4)易操作:智能化数控系统,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5)易维护: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完善的保养措施,降低维修成本。
(完整版)普通型车床C6140主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1、前言 (2)1.1金属切削机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 ....................................................1.3设计内容和要求 ........................................................ 2 2 22、参数的拟定 (3)2.1车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 ..................................................2.2确定极限转速 . .........................................................2.3主电机选择 . .......................................................... 3 3 33.传动设计 (3)3.1主传动方案拟定 . ......................................................3.2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 ............................................3.2.1 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 . ...............................3.2.2 传动式的拟定 . .....................................................3.2.3 结构式的拟定 . .....................................................3.3转速图的拟定 .......................................................... 3 4 4 4 4 54.传动件的估算 (6)4.1 V带传动的计算 ........................................................4.2传动轴的估算 . ........................................................4.2.1确定各轴转速 . ......................................................4.2.2 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 .................................................4.3齿轮齿数的确定和模数的计算 . .........................................4.3.1 齿轮齿数的确定 . ..................................................4.3.2 齿轮模数的计算 . ..................................................4.3.4齿宽确定 . .........................................................4.4带轮结构设计 . .......................................................6 8 8 9 10101113145.动力设计 (14)5.1主轴刚度验算 .........................................................5.1.1 选定前端悬伸量 C ................................................. 5.1.2 主轴支承跨距 L 的确定 . ............................................5.1.3计算 C点挠度 . .....................................141414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原理、结构组成和常用工艺参数,培养学生对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理解和技术能力。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金属切削加工,并能解决常见的加工问题。
一、设计要求:1.熟悉金属切削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2.掌握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方法;3.了解常见的切削刀具和刀具材料,并能正确选择和使用;4.掌握数控切削机床的基本编程方法,能够用数控编程实现简单零件的加工操作;5.能够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工件夹持和装夹,并进行切削加工;6.熟悉常见切削加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方法。
二、设计内容:1.理论学习:(1)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工作原理;(2)金属切削机床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3)切削刀具的种类和结构特点;(4)数控切削机床的基本编程方法;(5)切削加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方法。
2.实践操作:(1)金属切削机床的开机准备和操作规程;(2)切削刀具的选择、装夹和调整;(3)常见切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4)根据给定的图纸要求进行零件夹持和装夹;(5)根据给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切削加工操作;(6)数控切削机床编程实践。
三、设计方法和步骤:1.理论学习:(1)查阅相关教材、参考书籍和互联网资源,研究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工作原理,整理并了解机床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2)深入研究不同种类的切削刀具的特点和用途,以及数控切削机床的基本编程方法;(3)分析切削加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的排除和维护保养方法。
2.实践操作:(1)实地参观金属切削机床,并观察其开机准备和操作规程;(2)根据所学理论知识,选择合适的切削刀具,并进行装夹和调整;(3)调整切削参数,根据给定的工件要求进行切削加工操作;(4)实践数控切削机床的编程操作。
机床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床部分)设计题目:车床主轴箱设计设计者:刘阳学号: ***************师:**山东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研究所二O一三年一月1、设计目的通过机床主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得结构设计,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2、各运动参数的确定2.1确定传动方案 2.1.1已知条件【1】确定转速范围:主轴最小转速nmin=40 r/min 【2】确定公比: 1.41φ= 【3】转速级数:9z =2.1.2结构分析式⑴ 13933=⨯从电动机到主轴主要为降速传动,若使传动副较多的传动组放在较接近电动机处可使小尺寸零件多些,大尺寸零件少些,节省材料,也就是满足传动副前多后少的原则,因该机床级数较小,在无重复级数出现的情况下采用13933=⨯方案。
在降速传动中,防止齿轮直径过大而使径向尺寸常限制最小传动比41min ≥i ;在升速时为防止产生过大的噪音和震动常限制最大转速比2max ≤i 。
在主传动链任一传动组的最大变速范围()10~8min max max ≤=i i R 。
在设计时必须保证中间传动轴的变速范围最小,根据中间传动轴变速范围小的原则选择结构网。
从而确定结构网如下:检查传动组的变速范围时,只检查最后一个扩大组:()1222-⨯⨯=P X R ϕ 其中 1.41φ=,23X =,32=P 所以 2R 1.41328.648~10=⨯⨯=≤,合适。
2.1.3绘制转速图【1】确定传动轴轴数传动轴轴数 = 变速组数 + 定比传动副数 + 1 = 2 + 1 + 1 = 4。
【2】确定各级转速并绘制转速图由nmin=40, ϕ=1.41,z=9确定各级转速,分别为632、446、316、228、158、114、80、56、40min r。
机床课程设计

机床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机床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床的基本概念、类型、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床操作技能和故障排除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了解机床的历史发展、主要类型及其应用领域;掌握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熟练操作机床,进行简单加工和故障排除;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对机床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的基本概念、类型、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领域。
具体包括:机床的历史发展,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常见机床的加工工艺及应用;机床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机床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机床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将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多媒体资料将有助于形象直观地展示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实验设备将用于学生的动手实践,增强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和项目任务,占总评的30%;考试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占总评的30%。
评估方式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共分为12周,每周2课时。
教学时间安排在周一和周三的下午,地点为机床实验室。
教学安排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机床设计说明书

机床设计说明书
机床设计说明书是一种详细阐述机床设计原理、结构、参数等的技术文件。
它是机床制造厂家向客户、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提供关于该机床的详细描述和使用指导的重要文档。
机床设计说明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机床的基本参数:包括轴向行程、转速范围、工作台尺寸、切削力、主要电气参数等等。
2. 机床的结构:包括床身、主轴箱、导轨、滚珠丝杠、传动系统等的设计原理和规格。
3. 机床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统、自动润滑系统等的设计原理和参数。
4. 切削工艺:包括适用的切削条件、工具选型、加工工艺等的详细说明。
5. 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机床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操作指导和注意事项。
6. 故障排除和维修:包括常见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维修保养周期等的说明。
7. 附件和配件清单:列出与机床配套的附件和配件的规格、型号、数量等。
机床设计说明书是机床制造厂家向客户提供的重要技术文件,它不仅指导用户正确操作和维护机床,还帮助用户了解机床的性能和优势,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四工位专用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超详细

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1 按工艺动作过程拟定机构运动循环图2 进行回转台间歇机构,主轴箱道具移动机构的选型,并进行机械运动方案评价和选择3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进行机械传动方案的拟定4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设计5 在2号图纸上画出最终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6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要求:1 从刀具顶端离开工件表面65mm位置,快速移动送进了60mm后,在匀速送进60mm (5mm刀具切入量,45mm工件孔深,10mm刀具切出量),然后快速返回。
回程和工作行程的速比系数K=2。
2 生产率约每小时60件。
3 刀具匀速进给速度2mm/s,工件装、卸时间不超过10s。
4 执行机构能装入机体内。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根据专用机床的工作过程和规律可得其运动循环图如下:机构运动循环图该专用机床要求三个动作的协调运行,即刀架进给、卡盘旋转和卡盘的定位。
其工作过程如下:要确保在刀具与工件接触时卡盘固定不动,刀具退出工件到下次接触工件前完成卡盘旋转动作。
几个动作必须协调一致,并按照一定规律运动。
机械总体结构设计一、原动机构:原动机选择Y132S-4异步电动机,电动机额定功率P=5.5KW,满载转速n=1440r/min 。
二、传动机构: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i=n/n 6,其中n 6为圆柱凸轮所在轴的转速,即总传动比为1440/1。
采用涡轮蜗杆减速机构(或外啮合行星减速轮系)减速。
三、执行部分总体部局:执行机构主要有旋转工件卡盘和带钻头的移动刀架两部分,两个运动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相当精度的协调。
因此,在执行机构的设计过程中分为,进刀机构设计、卡盘旋转机构和减速机构设计。
而进刀机构设计归结到底主要是圆柱凸轮廓线的设计,卡盘的设计主要是间歇机构的选择。
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要满足相应的运动速度,因此首先应该对于原动机的输出进行减速。
下面先讨论减速机构传动比的确定:由于从刀具顶端离开工件表面65mm 位置,快速移动送进了60mm 后,在匀速送进60mm (5mm 刀具切入量,45mm 工件孔深,10mm刀具切出量),然后快速返回。
机床设计说明书

机床设计说明书摘要:一、机床设计说明书概述1.机床设计说明书的重要性2.机床设计说明书的组成部分二、机床设计说明书的内容1.机床的用途和主要技术参数2.机床的布局和结构设计3.机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4.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5.机床的安全防护措施三、机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规范1.设计说明书的结构与格式2.文字表述的要求3.工程图的绘制规范四、机床设计说明书的使用与维护1.使用和操作机床的设计说明书2.机床设计说明书的更新与维护正文:机床设计说明书是对机床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所需技术资料的系统整理和详细阐述。
它是指导机床设计、制造和使用的重要技术文件,对于保证机床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机床设计说明书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机床的用途和主要技术参数、机床的布局和结构设计、机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机床的安全防护措施。
1.机床的用途和主要技术参数: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的主要用途、加工范围、最大工件尺寸、主轴转速、进给速度等主要技术参数。
这些参数是机床选型和配置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估机床性能的重要指标。
2.机床的布局和结构设计: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的总体布局、各部件的相对位置、机床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等。
合理的机床布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难度;合适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机床的刚性、精度和寿命。
3.机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机床各运动轴线的运动范围、运动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以及机床的惯性力、阻尼力、驱动力等动力学参数。
这些参数是机床动态性能分析的基础,对于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4.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的电气原理图、电器元件的选型、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操作界面等。
电气控制系统是机床的“大脑”,负责控制机床各部件的运动和协调,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至关重要。
5.机床的安全防护措施: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的安全防护装置、操作规程、安全标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目的1、掌握机床主传动部件设计过程和方法,包括参数拟定、传动设计、零件计算、结构设计等。
培养结构设计和结构分析的能力。
2、培养综合运用和巩固扩大已学过的知识,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和计算能力。
3、培养收集、阅读、分析和运用设计资料的能力,以提高独立工作的本领。
4、进一步训练和提高机械类的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
如计算、绘图、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写技术文件等。
二、设计内容1.运动设计1.1参数确定[1]确定转速范围:主轴最小转速min /5.31min r n =。
[2]确定公比:41.1=ϕ[3]转速级数:12=z1.2结构分析式⑴ 22312⨯⨯= ⑵ 32212⨯⨯= [3] 23212⨯⨯=从电动机到主轴主要为降速传动,若使传动副较多的传动组放在较接近电动机处可使小尺寸零件多些,大尺寸零件少些,节省材料,也就是满足传动副前多后少的原则,因此取32212⨯⨯=方案。
在降速传动中,防止齿轮直径过大而使径向尺寸常限制最小传动比41min ≥i ;在升速时为防止产生过大的噪音和震动常限制最大转速比2max ≤i 。
在主传动链任一传动组的最大变速范围()10~8min max max ≤=i i R 。
在设计时必须保证中间传动轴的变速范围最小, 根据中间传动轴变速范围小的原则选择结构网。
从而确定结构网如下:检查传动组的变速范围时,只检查最后一个扩大组:()1222-⨯⨯=P X R ϕ 其中41.1=ϕ,62=X ,22=P所以 10~846.81641.12≤=⨯⨯=R ,合适。
1.3 绘制转速图[1]选择电动机一般车床若无特殊要求,多采用Y 系列封闭式三相异步电动机,根据原则条件选择Y-132M-4型Y 系列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
[2]分配总降速传动比总降速传动比 02.01440/5.31/min ===d n n i又电动机转速min /1440r n d =不符合转速数列标准,因而增加一定比传动副。
[3]确定传动轴轴数传动轴轴数 = 变速组数 + 定比传动副数 + 1 = 3 + 1 + 1 = 5。
[4]确定各级转速并绘制转速图由min /5.31r n m im = 41.1=ϕ z =确定各级转速:1400、1000、710、500、355、250、180、125、90、63、45、31.5r/min 。
在五根轴中,除去电动机轴,其余四轴按传动顺序依次设为Ⅰ、Ⅱ、Ⅲ、Ⅳ。
Ⅰ与Ⅱ、Ⅱ与Ⅲ、Ⅲ与Ⅳ轴之间的传动组分别设为a 、b 、c 。
现由Ⅳ(主轴)开始,确定Ⅰ、Ⅱ、Ⅲ轴的转速:① 先来确定Ⅲ轴的转速传动组c 的变速范围为]10,8[841.1max 66∈===R ϕ,结合结构式, Ⅲ轴的转速只有一和可能:125、180、250、355、500、710r/min 。
② 确定轴Ⅱ的转速传动组b 的级比指数为3,希望中间轴转速较小,因而为了避免升速,又不致传动比太小,可取8.2/1/131==ϕi b ,1/12=i b 轴Ⅱ的转速确定为:355、500、710r/min 。
③确定轴Ⅰ的转速对于轴Ⅰ,其级比指数为1,可取2/1/121==ϕi a ,41.1/1/12==ϕi a ,1/13=i a 确定轴Ⅰ转速为710r/min 。
由此也可确定加在电动机与主轴之间的定传动比71/144710/1440==i 。
下面画出转速图(电动机转速与主轴最高转速相近)。
[5]确定各变速组传动副齿数①传动组a:查表8-1,2/1/121==ϕi a ,41.1/1/12==ϕi a ,1/13=i a 2/1/121==ϕi a 时:=z S ……57、60、63、66、69、72、75、78……41.1/1/12==ϕi a 时:=z S ……58、60、63、65、67、68、70、72、73、77…… 1/13=i a 时:=z S ……58、60、62、64、66、68、70、72、74、76……可取=z S 72,于是可得轴Ⅰ齿轮齿数分别为:24、30、36。
于是48/241=a i ,42/302=a i ,36/363=a i可得轴Ⅱ上的三联齿轮齿数分别为:48、42、36。
②传动组b:查表8-1,8.2/1/131==ϕi b ,1/12=i b 8.2/1/131==ϕi b 时:=z S ……69、72、73、76、77、80、81、84、87…… 1/12=i b 时:=z S ……70、72、74、76、78、80、82、84、86……可取 =z S 84,于是可得轴Ⅱ上两联齿轮的齿数分别为:22、42。
于是 62/221=i b ,42/422=i b ,得轴Ⅲ上两齿轮的齿数分别为:62、42。
③传动组c:查表8-1,4/11=i c ,22=c i4/11=i c 时:=z S ……84、85、89、90、94、95……22=c i 时: =z S ……72、75、78、81、84、87、89、90……可取 =z S 90.4/11=i c 为降速传动,取轴Ⅲ齿轮齿数为18;22=c i 为升速传动,取轴Ⅳ齿轮齿数为30。
于是得72/181=i c ,30/602=c i得轴Ⅲ两联动齿轮的齿数分别为18,60;得轴Ⅳ两齿轮齿数分别为72,30。
1.4 绘制传动系统图根据轴数,齿轮副,电动机等已知条件可有如下系统图:2.动力设计2.1 确定各轴转速[1]确定主轴计算转速:主轴的计算转速为min /90r 41.131.5n n 131213z min =⨯==--ϕIV[2]各传动轴的计算转速:轴Ⅲ可从主轴90r/min 按72/18的传动副找上去,轴Ⅲ的计算转速125r/min ;轴Ⅱ的计算转速为355r/min ;轴Ⅰ的计算转速为710r/min 。
[3]各齿轮的计算转速传动组c 中,18/72只需计算z = 18 的齿轮,计算转速为355r/min ;60/30只需计算z = 30的齿轮,计算转速为250r/min ;传动组b 计算z = 22的齿轮,计算转速为355r/min ;传动组a 应计算z = 24的齿轮,计算转速为710r/min 。
[4]核算主轴转速误差min /5.141730/6042/4236/36256/1261440r n =⨯⨯⨯⨯=ϕϕ实min /1400r n =标 %5%25.1%1001400)14005.1417(%100)(<=⨯-=⨯-标标实n n n所以合适。
2.2 带传动设计电动机转速n=1440r/min,传递功率P=7.5KW,传动比i=2.03,两班制, 一天运转16.1小时,工作年数10年。
[1]确定计算功率 取=A K 1.1,则25KW .85.71.1P K P A ca =⨯==[2]选取V 带型根据小带轮的转速和计算功率,选B 型带。
[3]确定带轮直径和验算带速查表小带轮基准直径mm d 1251=,mm i d 25403.21251252=⨯=⨯= 验算带速成10006011⨯=n d v π其中 1n -小带轮转速,r/min ;1d -小带轮直径,mm ; ]25,5[/42.9100060144012514.3∈=⨯⨯⨯=s m v ,合适。
[4]确定带传动的中心距和带的基准长度设中心距为0a ,则0.55(21d d +)≤a ≤2(21d d +)于是 208.45≤a ≤758,初取中心距为=0a 400mm 。
带长021221004)()(22a d d d d a L -+++=πmm 14054004)125254()254125(214.340022=⨯-++⨯+⨯= 查表取相近的基准长度d L ,mm L d 1400=。
带传动实际中心距mm L L a a d 5.397200=-+= [5]验算小带轮的包角一般小带轮的包角不应小于 120。
1204.1613.57180121=⨯--≈a d d α。
合适。
[6]确定带的根数 Lca k k p p p Z α)(00∆+= 其中: 0p ∆-1≠i 时传递功率的增量;αk -按小轮包角α,查得的包角系数;L k -长度系数;为避免V 型带工作时各根带受力严重不均匀,限制根数不大于10。
490.095.0)46.019.2(25.8=⨯⨯+=Z [7]计算带的张紧力0F 20)5.2(500qv k k vZ p F ca +-=αα 其中: ca p -带的传动功率,KW ;v-带速,m/s ;q-每米带的质量,kg/m ;取q=0.17kg/m 。
v = 1440r/min = 9.42m/s 。
N F 7.19342.917.0)95.09.05.2(442.925.850020=⨯+-⨯⨯⨯= [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N ZF F Q 153024.161sin 7.193422sin 210=⨯⨯⨯≈≈α 2.3 各传动组齿轮模数的确定和校核模数的确定:a 传动组:分别计算各齿轮模数先计算24齿齿轮的模数:3221][)1(16338jm d n z N m σμϕμ+=其中: μ-公比 ; μ = 2;d N -电动机功率;d N = 7.5KW ; m ϕ-齿宽系数;][σ-齿轮传动许允应力;j n -计算齿轮计算转速。
SK N lim ][σσ= , 取lim σ= 600MPa,安全系数S = 1。
由应力循环次数选取9.0=N K MPa 54016009.0][=⨯=σ 90.0=N K ,取S=1,[]MPa MPa S K H N 540160090.01lim =⨯==σσ。
mm m 72.371054022485.7)12(163383221=⨯⨯⨯⨯⨯+= 取m = 4mm 。
按齿数30的计算,mm m 13.32=,可取m = 4mm ; 按齿数36的计算,mm m 39.33=, 可取m = 4mm 。
于是传动组a 的齿轮模数取m = 4mm ,b = 32mm 。
轴Ⅰ上齿轮的直径:mm d mm d mm d a a a 96244120304144364321=⨯==⨯==⨯=;;。
轴Ⅱ上三联齿轮的直径分别为:mm d mm d mm d a a a 192484168424144364'3'2'1=⨯==⨯==⨯=;; b 传动组:确定轴Ⅱ上另两联齿轮的模数。
322][)1(16338jm d n z N m σμϕμ+= 按22齿数的齿轮计算:min /3558.2r n j ==,μ可得m = 4.8mm ;取m = 5mm 。
按42齿数的齿轮计算:可得m = 3.55mm ;于是轴Ⅱ两联齿轮的模数统一取为m = 5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