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她是我的朋友》的教案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的教案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她是我的朋友》这个故事,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她是我的朋友》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友谊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3. 讨论如何珍惜和维护友谊,以及如何关爱他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分析故事主题。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珍惜和维护友谊,以及如何关爱他人。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友谊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她是我的朋友》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分析故事:讲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友谊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珍惜和维护友谊,以及如何关爱他人。

5. 分享讨论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友谊的重要性和关爱他人的方法。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和关爱他人的意义。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友谊观念和关爱他人的理解。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相关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文本。

2. 与友谊和关爱他人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3. 小组讨论指南。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故事背景,阅读理解课文。

2. 第二课时: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友谊观念,小组讨论。

3. 第三课时:分享讨论成果,课堂小结。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2.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她是我的朋友》2. 生字词:朋、友、真挚、分享、团队精神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2. 难点:学会与人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分享的观点。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培养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朋友间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朋友的定义。

1.2 学生分享与朋友间的趣事,感受友情的美好。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2.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 细读课文,体会情感3.1 学生分组讨论,体会故事中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4. 品读课文,感悟道理4.1 学生品读课文,思考如何与人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引导总结。

5. 实践活动,内化提升5.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如拔河、接力等。

5.2 学生总结活动中的团队精神,分享自己的收获。

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2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友情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理解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2.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表现。

3. 评价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与人分享、培养团队精神的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 教师在讨论环节是否给予每个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

3. 教师在团队活动中是否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7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7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精选7篇语文教案-《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她是我的朋友》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

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

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

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⒈深入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住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的理解,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⒈能感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

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㈠复习导入⒈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7课《她是我的朋友》(板书课题,齐读)⒈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⒈抓关键词,了解危急师: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事情“迫在眉睫”?为什么会“迫在眉睫”呢?(结合课文的句子复习)(理清事情起因和所面临的严峻情况,明白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是刻不容缓的。

)⒈(过渡)师:情况万分紧急、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要关头是谁挺身而出,主动献血?——阮恒。

㈡探究体验,朗读感悟⒈学习阮恒献血前的动作表情的语句①师:对,他就是阮恒,他献血前是什么样的动作表情呢?谁来找出这句话?(出示课件“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②师:全班同学把这句话齐读1遍③质疑。

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情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情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合作意识。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传达的关爱与温暖。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情感。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传达的关爱与温暖,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如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意识等方面,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描绘人物形象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友情和互助的价值观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描写友情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

故事中小男孩用自己的零花钱帮助朋友解决困难,展现了他们的友谊和互助精神。

2.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通过组内交流巩固记忆。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友情的文章。

提问学生对友情的理解和认识。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通过课文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朗读练习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4.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友情的短文。

教师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特点。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5.2 课后拓展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课文的故事和人物。

学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故事,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来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6.2 课后评价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表达情况。

《她是我的朋友》精品教案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精品教案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明白友谊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熟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围绕故事主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故事,感受故事的魅力。

3. 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故事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4.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故事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思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小组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反思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包括讲解、引导和组织等方面。

2. 学生学习效果: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教学评价和反思,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七、教学环境与设备八、教学时间与安排九、教学拓展与延伸十、教学预案与应急措施六、教学资源与工具1. 课文文本:《她是我的朋友》故事文本。

2. 图片或视频:与故事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教学课件:教师准备的教学课件,包括故事内容、讨论问题和活动指导等。

4. 小组活动材料:小组活动中所需的材料,如卡片、贴纸等。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2学习课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1.3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运用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懂得珍惜友谊。

3.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2学习课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

2.教学难点2.1分析课文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

2.2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1.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和感受。

2.初读课文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3.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课文脉络。

3.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4.精讲课文4.1教师精讲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2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5.仿写练习5.1教师出示仿写题目,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5.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仿写心得。

6.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本节课的感受和体会。

7.课后作业7.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感受友谊的力量。

7.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讨论、交流时,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略显仓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3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3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2弊プ∶栊慈詈阆籽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崩斫饪挝哪谌荩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课文1、导入课文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27课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她指谁?我又指谁?在阮恒和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生:口述(板书:献血阮恒————小姑娘)二、情感激励、引导自学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阮恒的情感世界。

同学们,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是可以通过人的表情和动作体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阮恒表情和动作的句子。

(出示要求)生:(自学、四人小组交流、讨论)三、朗读感悟,汇报交流1、交流阮恒输血前的表现师:谁先找到了描写阮恒输血前的动作、表情的句子了?生:读“一阵沉默之后……又举起……”师:这个句子体现了阮恒当时怎样的心情?生:颤抖是神情激动有些紧张,从这个词中我感到阮恒有些害怕,不知该不该这样做。

师:阮恒把手举起来,放下来,又举起来,通过“举、放、举”这几个词,你感受到阮恒当时是怎样的?生:从阮恒的动作中,我感到阮恒害怕、犹豫、担心。

师:体会得很深刻,老师也感受到了阮恒的害怕、犹豫、担心。

谁能模仿出阮恒当时的表情、动作呢?生:模仿。

师:大家试着体会体会。

师:一个人的表情和动作也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请你把自己当作阮恒说说,此时心里会怎样想?(重点引导阮恒的内心世界)师:谁想把这个部分读一读,把阮恒的害怕、犹豫读出来。

生:读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这段,好吗?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老师读的语速不一样,开始慢,中间快,后来更快了。

生:老师最后的“举起来”,语气非常坚定。

生:读。

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害怕、犹豫,却不乏勇敢。

2、交流阮恒献血时的表现师:刚才,同学们找到阮恒献血前表情和动作的词语来体会的,你们很会学习。

谁找到了描写阮恒献输血时的动作、表情的句子了。

生:读“阮恒……也不说……”师:这个句子体现了阮恒当时怎样的心情?生:阮恒一句话也不说,感到很担心,很紧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城关四小罗艳霞
一内容概述
这是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了孤儿院的孩子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赞扬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睫、恒”等5个生字。

会写“炸、医”等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消息、输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4、体会阮恒高尚的品质,感受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择友观。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和
2.
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
3.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喜欢读故事,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待朋友缺少关爱之心,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阮恒高尚的品质,懂得为他人甘于奉献。

五、教学策略
1、学生自主识字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等。

2、抛锚法、学生自读自悟法。

六、教学资源
1.自制的课件、课题组提供的资源。

2.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

七、课时划分: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分钟)
1、同学们,你们知道献血是怎么一回事吗?(指两名同学说一说)
2、在战争时期,有一位小男孩也献血了,你们想知道他为什么要献血、他是怎样献血的吗?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情激趣,引起学生走入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分钟)
1、出示读书要求,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听同学读课文:
(1)课文主要写发生在()时期,()为谁()的故事。

(2)文中的小男孩阮恒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指名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归纳概括,并出示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2分钟)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小组轮流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分钟)
2.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9分钟)
(1)带拼音读: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2)去拼音齐读生字。

(3)观察生字,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4)出示“眉、垫、酒、拳、柔”五个字,强调其写法并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在写字书上练习书写生字。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词,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四)做课堂练习题(3分钟)
课件出示三道练习题,集体做。

设计意图:巩固生字新词,为写话打基础。

(五)拓展阅读(10分钟)
1、出示阅读内容及“阅读小提示”,学生自由阅读。

2、指两名同学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增强其阅读能力。

(六)确定主题、练习写作(10分钟)
1、出示写话要求,学生自由写话。

(9分钟)
2、展示交流(1分钟)
设计意图:照顾到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18、她是我的朋友
眉垫酒拳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3分钟)
1、听写词语。

2、用所听写的词语串讲课文主要内容,同时引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15分钟)
1、指名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读后说说阮恒是在什么情况下准备献血的?
2、默读第五至十一自然段,了解阮恒献血的过程,画出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
句子,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体会。

3、讨论交流:阮恒献血时心里想些什么?
4、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指名回答:阮恒为什么愿意给小女孩献血?这表现了他怎样
的品质?
设计意图:设置关键问题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三)读一读关于朋友间互相关爱的名言、小故事。

(2分钟)
1、自读。

2、指名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深化主题,使学生懂得友情的可贵,要珍惜友谊,善待朋友。

(四)快乐阅读(10分钟)
1、自读大书“阅读天地二”中的短文,读后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教师巡视,帮助阅读有困难的同学。

设计意图:明确阅读要求,学会读书时思考问题。

(五)小练笔(10分钟)
1、出示写话要求(任选下面一题写一篇小短文):
(1)、你最要好的朋友是谁?写一写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

(2)、以《小姑娘被救之后》为题目,续写故事。

2、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孩子。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

板书设计:
18、她是我的朋友
女孩急需输血(迫在眉睫)
阮恒主动献血(勇敢坚持)
她是我的朋友(无私奉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