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背景与目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正逐步深入到各个学段和学科。
为了更好地开展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能水平,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
本计划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二、教学内容与任务1.教学内容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网络应用、办公软件使用、多媒体制作、程序设计等。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计算机基础操作: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熟悉常用软件的使用。
(2)网络应用:了解网络基础知识,学会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掌握网上信息检索和交流的方法。
(3)办公软件使用: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学会文档编辑、数据处理和幻灯片制作。
(4)多媒体制作:学习多媒体基础知识,掌握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视频编辑等软件的使用。
(5)程序设计:学习编程语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
2.教学任务(1)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3)使学生熟练掌握办公软件,提高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效率。
(4)培养学生多媒体制作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5)培养学生基本的编程思维,为今后学习编程语言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措施1.教学方法(1)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
(2)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教学措施(1)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完整性。
(2)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3)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4)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
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
2.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应用技能、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等。
3.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前5周)a.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操作系统的功能等。
b. 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网络通信原理、网络安全等。
c. 数据处理和分析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等。
2. 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教学(中间5周)a. 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包括操作系统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管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等。
b. 网络应用技能:包括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使用、网上搜索和信息获取等。
c. 数据处理和分析应用技能:包括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数据统计和图表制作等。
3. 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后5周)a. 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金融等。
b. 分析案例中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c.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加深对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师讲授和示范: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实践操作和练习: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和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小组合作和展示: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展示。
四、评估方法和标准1. 平时表现评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表现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007-2008第一学期计算机组工作计划

2007-2008第一学期计算机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校党委“上好每一堂课”的要求,明确教研组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社会生活实践和技校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积累,加强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我校的高级达标而努力。
以“为学生服务,对社会负责”的办学理念为指导,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严把学科教学质量,争取在新的学年里对08(汉)计算机1班、2班、3班,08(民)计算机春季扶贫班、08(民)计算机秋季学制班等5个班的学生学到更新的知识,得到满意的成绩。
协助学校做好学校各种考试的服务工作。
积极组织教师认真背课,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抓好教研室工作,从而为促进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思路1.认真做好教研组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的力量,齐心协力,抓好教研、教改,教学工作。
2、强化过程管理,狠抓常规教学。
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按照教材内容安排好全学期教学计划,利用备课活动集思广益,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上课进行落实。
3、克服困难,面向全体教学,教学策略上搞好分层次教学。
4、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努力渗透信息素养的培养。
5、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教学素质。
组内教师经常交换教学心得,并积极向其他学科有经验的老师求教。
经常浏览学科网站,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更新教学观念。
6.教研组全体教师准备好自己的公开课,同时做好时间安排、听课、评课等相关工作。
三、本期各年级教学目标:07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自动化的使用,熟练文字录入操作。
06级:掌握并熟悉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如Photoshop7.0、Flash MX、AutoCAD能根据要求做出一些作品。
在计算机软件方面有进一步了解。
四、机房建设与管理工作1、根据教学要求,作好机房维护与调试;根据老师们课程表,协调安排好上机时间表,保证上机操作实践的正常进行;搞好多媒体课件制作室的开放与管理;协助机房管理员搞好机房卫生;协助机房管理员处理好机房突发事件。
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总计划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教学指导思想为了搞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以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指导,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二、学生基本情况六、七年级的学生以往由于每一学期的信息技术课比较少,加上学校机房的硬件限制,因而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边听边练,课后很少有练习巩固的机会,造成学生的操作技能不是很理想。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这样就形成了参差不齐的局面。
另外信息技术课以实际操作为主,显得不枯燥,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比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
三、教材分析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编者们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中小学内容与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每一单元知识都是以任务为核心,以活动为为主线,通过多元化主题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自主、写作、探究学习,强化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四、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根据我校的计算机软硬件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六、七年级拟定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1周:信息技术课的教室及电脑室管理常规。
第2周:开关机及了解电脑的软硬件组成。
第3周:对电脑桌面上的图标进行认识,初步了解键盘的分区。
第4周:指法练习,按正确指法输入字母、数字、符号。
第5~8周:利用指法练习软件训练英文打字速度,力求做到盲打。
第9周: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学会使用记事本。
第10周:掌握搜狗输入法,使用金山打通软件进行汉子录入练习。
第11周:文件夹的操作(文件夹的建立、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等)第12周:正确使用鼠标(单击、双击、拖动)第13周:体验Internet,进行网址收藏“家”的学习。
五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苏科版)

定义过程
1.了解过程的作用、学习定义过程的方法、会用定义的过程绘制简单的图形。
2计中“过程”的重要性,初步理解子程序的含义。
4.通过比较了解过程的作用和意义,初步建立用子程序来优化程序设计的意识。
16
保存和调用过程
1.学会保存过程的方法,会调用保存过的过程来绘图。
2.通过学习保存和调用过程体会过程的作用,并学会知识的迁移。
3.通过随时和反复调用“过程”,初步理解子程序的含义。
4.计算机程序设计要求科学而严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17-18
过程的编辑
1.能够编辑保存过的过程,会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
2.通过编辑过程进一步完善过程,通过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的方法体会过程的作用。
画风车
1.能正确地使用重复命令的嵌套.加深对重复命令基本格式的掌握。
2.能利用重复命令的嵌套简化一些图形的画图命令。
11-12
彩色世界
1.掌握SETPC、SETBG、FILL命令。
2.学会使用Logo命令画彩色图形。
3.能对封闭图形进行涂色。
13-14
画组合图形
让学生综合运用Logo语言命令画组合图形。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
周次
内容
目的要求
1
认识Logo
1.掌握进入与退出Logo语言窗口的方法。
2.掌握清屏复位、显龟及藏龟命令。
3.初步掌握输入Logo语言命令的基本方法。
2-3
画楼梯
1.掌握前进与后退命令、左转与右转命令。
2.初步掌握“海龟”方向变化与转弯命令之间的关系。
3.学会用Logo语言命令来画简单图形。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信息技术工作总结今年学校信息化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现将一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一、校园网潜能充分挖掘学校网站作为学校对外的一个宣传窗口,内容更新及时,报送新闻及时。
同时,建立了内网“崇小网络办公系统” ,设有“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文件共享”、“备课资料”、“视频点播”、“网上报修”、“家校沟通”等栏目,促使信息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方便教师进行办公、备课、教育教学等。
二、资源建设逐步完善进一步做好校本资源库建设,“视频点播” 主要有校内外课堂实录120节,纪录片、动画片等视频资源100G “文件共享”中有2001年以来的学校电子档案40G各种活动拍摄的数码照片39G “备课资料”中有自制课件、收集课件、配套课文Flash 以及供教师制作课件的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97G “虚拟光盘库”为教师提供了各学科的备课手册、配套光盘、素材库等虚拟光盘200多张。
根据学校实情,统筹安排,做好电教教材和英语录音教材的征订工作,用好信息技术费。
三、硬件维护尽心到位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于今天的学校已经非常普遍,硬件的建设和维护已成为平时教育教学的基础保障的重要工作。
为保证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尽可能提高教学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我们在平时使用管理上多想办法,尽最大努力,在不给老师增加工作量的基础上,定期对学校的计算机、实物展示台等信息化设备进行检查,尽管维护工作非常困难,我们还是利用好现有的尽可能多的硬件资源,排除困难,使机器在原硬件老化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发挥其最好的效益。
定期对学校计算机进行的系统维护和杀毒软件的升级工作,并做好维护记录。
由于本学期还为西大楼各教室及各办公室更换了36 台DELL OPYIPLEX 320计算机。
四、活动资料有序保存学校各部门开展的各类活动丰富多彩,认真做好学校各级各类活动的设备、技术的支持和资料的保存工作。
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使其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也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其能够在团队中协作完成高质量项目。
二、教学内容1. 办公软件(30%)本模块主要介绍现代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我们将以 Microsoft Office 套件为主要教学工具。
具体教学内容•文字处理:Word 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场景、文档排版和格式设计、合并与分割文档等操作。
•电子表格:Excel 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场景、数据分析、图表设计、公式与函数等操作。
•演示文稿:PowerPoint 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场景、幻灯片制作、动画特效等操作。
2. 计算机基础知识(20%)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掌握一些基本的命令行操作和计算机维护技巧。
具体教学内容•计算机组成结构: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
•命令行操作和维护技巧:Windows/Linux/Mac 等系统的命令行操作、磁盘管理、数据备份和防护等。
3. 程序设计(40%)本模块将介绍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简单的程序和应用。
我们将以 Python 语言为主要教学工具。
具体教学内容•基础语法:Python 的数据类型、变量、流程控制、函数等。
•数据结构:列表、字典、集合、元组等基本数据结构。
•文件操作:读写文件、数据存储等。
•Web开发:HTML、CSS、JavaScript 等;Flask 框架进行Web应用程序的开发。
4. 信息素养(10%)本模块主要介绍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信息评估和信息利用的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信息素养概述:信息素养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等。
•信息搜索:使用各种搜索引擎和数据库进行信息搜索的技巧和方法。
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3篇

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3篇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本学期主要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个基本的了解;通过实践操作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上收集、交流信息的基本操作;通过文字处理软件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编辑文字及简单贺卡的制作。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国家有关因特网管理及信息安全的法规;让学生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________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抵制不良信息,正确使用信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刻苦钻研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二、情况分析现任教的初一级学生对计算机并不了解,有的差不多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所以只有从零起点开始上。
另外,由于每班人数较多,在操作时遇到问题无法一一及时的解决。
三、教材分析由于地方的差异,我们学校的教材是非零起点的教材不适合我们学校的学生使用;所以我结合我们学生的水平根据我对整体教学大纲的分析,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四、主要措施针对以上几点,主要措施如下:1、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
将期末总成绩中50%的平时分分为两个部分:50%为回答问题、交作业、做示范、等操作及参加学校举行的计算机竞赛的得分;另50%为上课、上机纪律的表现分。
2、每班上机都编好坐位。
机房的机器基本上可以实现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操作。
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学号坐在自己的坐位上。
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扣除平时分。
3、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风气。
具体每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三人左右,从中挑选出有责任心、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成为小组负责人,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上机操作时有些同学遇到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进度表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2时发展了,对学校和学生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篦子沟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教育信息化是实施教育内涵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全市教育城域网的建成和消灭“无微机学校”工作的完成,我校的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有了根本改善。
为了使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现就加快我校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制订如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我们将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信息化教育为主线,以新课程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育发展后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建设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平台,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和课堂效率。
具体目标是:
(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整合,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条件和基础支撑,实现教师网上备课、学习“班班通”。
(二)依托我校现有教学资源库,统筹规划全校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开发,一年内,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具有我校特色的、覆盖我校所有课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库,基本满足我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需要。
达到主要学科的每一节授课内容,至少有2节以上的相对应的教学软件或有关的视频课供任课教师参考。
(三)有笔记本电脑的老教师和新调入教师除了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
机进行备课,还要学会使用博客开展教研,使用多媒体网络课件进行教学,学习一些较为简单的PPT课件的制作和应用等,其他的教师要在原有的较为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利用博客开展自己的专题研究,学习较为复杂的多种软件的课件的制作和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开发,青年教师还要主动承担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网页制作或电子报刊的制作等。
(四)加强网络教研,实行网络教学。
主要学科教学要有不少于30%的内容实现多媒体教学。
二、目标要求:
(一)新调入教师的目标要求:
除了达到学校的教学目标要求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到本学期末,掌握有关WORD文档的所有应用,能比较熟练地运用WORD处理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2、到本学期末,掌握有关EXCEL的基本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各种成绩统计等工作。
3、在开学初的一个月之内,35周岁以下教师打字速度要达到每分35个字以上,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4、到本学期末,能较熟练地掌握PPT课件的制作与应用,争取所任教学科三分之一的课制作出精美实用的课件。
(二)所有教师的目标要求:
1、备课:
①继续实行网上集体备课与个性化备课相结合。
②继续实行在网上进行集体备课的修改。
2、博客:
①继续利用学校网站和烟台教育网站进行博客教研。
具体要求是: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在学校网站和烟台教育网站发三篇原创帖,35周岁以上至4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在学校网站和烟台教育网站发二篇原创帖,45周岁以上的教师每周在学校网站和烟台教育网站发一篇原创帖。
②学校团队成员除了在学校网站和烟台教育网站进行博客教研外,继续坚持在1+1教育网站上进行博客教研,坚持每天发一篇原创帖。
3、网络教学
①到本学期末,完成语、数、英单册教材所有课时的课件制作,实现网络共享,小学科完成三分之一的课件制作;语、数、英三科每个课时至少要达到二个相对应的课件或视频。
②合理使用电子白板上课。
4、继续加强网站的建设。
5、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①语、数、英三个学科的教师要完成单册教材的所有课时的课件制作和电子备课,以月为周期定期发到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中,小学科的教师要完成三分之一的课时的课件制作和全册教材的电子备课。
②每位教师都要从中央教育一套、二套、空中课堂三套节目、烟台教育资源库或其它网站下载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资源。
ƒ骨干教师要争取每学期录制二个课时以上的教学节目。
三、工作措施:
1、加快网络建设进程,优化网络结构。
2、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
一是学校每学期将安排专项经费,购买和引
进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是安排相关人员从各种教育网站上下载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实到学校资源库中。
三是将历年的优秀课例、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论文等,按年级、按学科,充实到本地资源库中。
3、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
本学期将分两个层次对教师进行培训,一是对新调入教师的培训,二是对所有教师的培训。
具体安排:
9月份:对新调入教师进行word文档的处理的培训,对所有教师进行各种资源库下载的培训。
10月份:对新调入教师进行电子表格的培训,对所有教师进行2007PPT 的培训,对电子白板使用的培训。
11月份:进行课件制作比赛和新教师的打字比赛。
4、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列入教师目标责任制考核。
具体考核内容分为:博客的使用、课件的制作、电子备课、资源库的下载、各种优秀论文、优秀教案等的发表、新教师的打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