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植物保护工作是保障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对策。
本文将就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对策进行浅析。
问题一:病虫害防治不彻底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防治病虫害是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
但是,现实中存在着不少病虫害防治不彻底的情况。
或者是防治措施不得当,比如使用不合适的农药,以及使用不当导致农药残留等问题;或者是防治措施不全面,只注重单一病虫害的防治,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病虫害。
对策一:精准防治针对不彻底的病虫害防治,可以通过精准防治策略解决。
精准防治是指在病虫害防治中,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实现精准施药、精准防治,从而起到快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作用。
同时,建议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问题二:植物疾病防治缺乏综合性植物疾病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常见的问题,也是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但是,目前植物疾病防治工作往往缺乏综合性。
通常只注重治疗病株,忽略了病害的综合防治,比如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植物免疫力等综合手段来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对策二:强化综合防治为了解决植物疾病防治缺乏综合性的问题,我们应强化综合防治,注重从土壤、植物与病原体三个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手段综合防治。
比如,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整土壤酸碱度和肥力水平,培养有益菌群,从而增强土壤抗病能力;同时,选择抗病品种,注意栽培管理,从根本上减少植物疾病的发生。
问题三:环境污染对植物保护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对植物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环境污染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破坏土壤微生物等,容易导致植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环境污染还会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下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策三:做好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对植物保护的影响,我们应加强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植物保护工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在植物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药剂残留严重、生态环境污染等。
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做好植物保护工作。
一、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在植物保护工作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1)药剂选择不当:一些农民在使用农药时,选择的药剂不够针对性,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药剂使用方法不当:一些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因为药剂的使用方法不正确,导致药剂浪费,没有起到应有的防治效果;(3)病虫害防治时机不当:有些农民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时机选择不当,导致药剂的施用效果大打折扣。
2.药剂残留严重在植物保护工作中,药剂残留严重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1)药剂使用量超标:一些农民在使用农药时,使用量超标,使得药剂残留严重;(2)药剂施用不规范:一些农民在使用农药时,施用不规范,使得部分农田的土壤和水源中农药残留含量过高。
3.生态环境污染植物保护工作中,生态环境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农药残留对土壤、水源以及生态系统都会造成危害,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素质针对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使他们对病虫害的防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正确选择药剂,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
3.加强监督管理,减少药剂残留为了减少药剂残留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农药使用量,加强对农药使用的指导和检查,确保农药使用符合标准,并减少农药残留。
4.加强土壤保护,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为了减少生态环境污染,需要加强土壤保护工作,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摘要】植物保护工作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存在诸多问题。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使得植物病虫害无法及时发现和控制。
应加强预防性管理措施,提前采取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应注意化学药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是未来的方向,应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加强宣传与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提高农民对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视与认识。
提升植物保护工作水平、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植物保护工作的关键所在。
只有加强各方面合作与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植物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植物保护工作、问题、监测手段、预防性管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宣传与教育、提升水平、法律法规、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植物保护工作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植物是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基础,植物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引发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
加强植物保护工作对于确保农作物的顺利生长、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影响外,植物保护工作还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健康的安全。
植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态成员,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保护工作的不力还可能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加强植物保护工作不仅关乎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更关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健康的安全。
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加强植物保护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和保护人类健康。
1.2 当前存在的问题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植物保护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
目前,植物保护工作中的监测手段相对落后,无法及时发现和监测到植物病害和虫害的情况,导致防治措施无法有效实施。
二是应加强预防性管理措施。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具体对策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防治措施不得当传统防治措施主要是化学农药和生物制剂,但长期使用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而新型防治技术如响应防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并不普及,导致防治措施不得当,植物保护效果不佳。
2、防治时机不当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防治时机各不相同,但许多农民未能掌握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时机,因此过早或过迟施药,防治效果不佳。
3、产品质量不合格一些农民在植物保护过程中不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执行,导致药剂使用不当,而一些不法商贩也会销售假冒伪劣农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种植出的作物健康风险增大。
二、具体对策1、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强植物保护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防治技能,提供相关防治知识和技术,落实信息化手段,制定良好的技术陈述,使农民及时了解标准化操作以及新型防治技术,防治效果会更好。
2、推广生态防治技术采用生态防治技术,包括响应防治、有益微生物等方式,使农民充分了解生态防治的理念和权益,推广相关生产技术和应用,提高植物保护效果,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3、严格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对农药管理的监管和掌控,加强监督和宣传,规范使用农药,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农药使用技能水平。
同时,也要打击农药销售的黑市和假冒伪劣农药市场,加强质量检测,加强宣传和媒体监督。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从以上问题及其对策可以看出,植物保护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强对农药使用和销售的监督和控制,以保障作物的生长和健康发展,保障人类健康及环境安全。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植物保护工作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粮食安全。
在植物保护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病虫害防控不到位、农药滥用等。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提出具体对策,以促进植物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病虫害防控不到位在农田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
如果病虫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治,将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重大影响。
由于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导致病虫害防控工作常常不到位,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农药滥用为了应对病虫害的威胁,许多农民会过度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问题严重,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滥用还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从而使防治工作更加困难。
3. 技术水平不高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缺乏对病虫害防治的科学认识,不了解最新的防治技术和方法,导致防治工作无法有效实施。
二、具体对策1. 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病虫害防治的科学认识。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农民了解最新的防治技术和方法,学会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工作。
2. 推广绿色防治技术绿色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天敌微生物等自然因素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其主要特点是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有必要加大对绿色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引导农民尽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转向更加环保健康的防治方式。
3. 加强监管对于农药的使用,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严格执行农药登记管理制度和农药残留监测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提供技术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防治能力。
5. 科技创新加大对植物保护相关科研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防治技术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植物保护工作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以便更好地保护植物。
本文将就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进行浅析。
一、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农药滥用:由于农民对农药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科学使用农药的知识,容易造成农药滥用,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2. 病虫害防控困难: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病虫害的类型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病虫害防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技术人才短缺:植物保护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但目前技术人才短缺,导致植物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二、具体对策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农民的农药使用知识和技术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科学使用农药意识,避免农药滥用的现象。
2.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利用天敌、益生菌等生物防治手段控制病虫害,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3. 加强环境治理:加强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治理工作,改善土壤质量,保护水资源,减少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4. 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对植物保护技术人才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以应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三、对策的意义1. 对农药滥用问题的解决,将有效减少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加强对病虫害的控制。
3. 加强环境治理,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强化专业技术培训,有利于培养更多的植物保护技术人才,保障植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植物保护工作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环境压力的增加,植物保护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农药过度使用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农药被广泛使用以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
长期以来,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往往会过度使用农药,导致土壤污染和环境污染,甚至影响人体健康。
2. 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植物病虫害的传播,病虫害的防治越来越困难。
部分病虫害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传统的防治手段已经不再有效,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3.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甚至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使得土壤变得贫瘠和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4. 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过于单一,只种植某一种作物,导致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加快,也给植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对策分析1.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天敌微生物、拮抗微生物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还能够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减轻土壤污染的程度。
应该通过政府引导和农民教育,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2. 加强监测和预警针对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网,及时发现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3. 提倡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环保、健康的农业生产方式,其核心是不使用化肥和农药。
有机农业种植的农作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对土壤生态环境有益。
应该通过引导政策和推广宣传,提倡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为了应对病虫害的传播,应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降低单一作物种植的比例。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植物保护工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保护农作物免受病害、虫害和草害的侵害,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
在实际工作中,植物保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并提出具体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过多、过度依赖化学农药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药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还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有机农药的使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和技术指导,通过合理施用农药、增施有机肥料、推广绿肥和轮作等措施,提高植物的耐病、抗虫能力,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农民在植物保护中缺乏科学知识和技能也是一个问题。
许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知识盲区,对植物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方法了解不足,容易采取错误的防治措施,导致问题的加剧。
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在农田管理、植物保护等方面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技术水平,让他们能够正确识别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
植物保护管理体系不健全也是一个问题。
在一些地区,缺乏完善的植物保护信息收集和监测体系,农民难以及时了解农田病虫害的情况,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植物保护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体系,及时向农民提供病虫害的监测数据、防治技术措施等信息,指导农民进行科学防治。
政府应加大对植物保护管理的支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组织和管理,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植物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
农田施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也是植物保护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农民在农田施肥时经常过量施肥,造成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在农药施用时,又常常未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进行施药,导致药效降低,病虫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加强对农田管理的指导,推广合理施肥技术,减少农民过量施肥的现象;加强农药使用的指导,提高农民的农药施用技术,减少农药的滥用,确保其合理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作者:李小平周爱社周小林李秋生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9年第09期
摘要植物保护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对于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基于此,分析我国农业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农业植物保护工作体系、加强植物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农业作业技术4个方面提出有效开展农业植物保护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植物保护;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9.27.02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随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于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我国的农业植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植物保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结合地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知识。
科学的植物保护措施不仅能够优化作物生长环境,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还能降低生物灾害对植物的影响及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对农业的良性发展有着积极作用[1]。
1 我国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工作现状
1.1 植物保护工作的推广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对于植物的保护意识较弱。
植物保护工作并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群体能够完成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配合。
现在大部分人尤其是务农人员对于植物保护工作的认知有所偏差,认为植物保护工作应该是專业部门负责的,自己对专业知识不了解,无法完成这项工作。
而植物保护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导致植物保护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1.2 植物保护体系不完善
目前,有些地区已经成了植物保护办公机构,配备了进行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人员,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植物保护体系。
工作中缺乏对植物保护工作的监管,导致植物保护工作常常流于表面,不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无法真正体现出植物保护工作的积极作用,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工作的深入推广。
1.3 植物保护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来源
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需要项目资金的支持。
现阶段,资金、设备和技术人才都较为匮乏,这些都影响了植物保护工作的效率。
由于缺乏资金,有些植物保护部门不能正常运转,导致我国植物保护工作无法发挥作用,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2 农业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重视农业植物保护的宣传
我国现阶段对于农业植物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户和农业从业人员对农业植物保护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重视度较低,这不利于我国农业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2.2 植物保护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更加凸显了农业植物保护工作方面的不足。
具体表现为植物保护工作的专业水平较低,工作人员人手短缺且专业素质较低。
很多乡镇甚至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农业植物保护中心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的设备仪器,只能够解决常见的病虫害,或参照老员工的经验展开工作。
此外,领导部门对于植物保护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导致植物保护工作人员很少有机会参加专业的技术培训,这也是植物保护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务农人员植物保护意识较差
在我国大部分的农业生产中,农户都是自己购买各类抗虫抗病药物,对于农业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各有不同,对于农药的使用也不规范。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1)务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农药的相关知识没有足够的了解,更加不了解植物保护工作;2)农药经销商为了利益诱导农户进行购买。
2.4 病虫害“抗药性”增强
科技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技术的发展。
随着农作物品种的增加、种植技术的多样化以及天气气候的变化,我国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病虫害的级别有所提升,甚至出现了新型病虫害。
农户以前的经验无法应对如今新型的病虫害,因此会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种类,这导致了很多病虫害和杂草对农药的抵抗性大幅度提升,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
3 提高农业植物保护工作效率的对策
3.1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农业植物保护工作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改变原有的农业耕种方法,降低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率。
打造绿色生态的农业模式,需要做到以下3
点:1)改变观念以及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水平;2)合理利用资源,大力推广植物保护工作中“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指导方针[2];3)尽可能使用天然有机肥料,推广复合式种植以及鱼塘养殖等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让新形势下的农业植物保护工作更好地发挥效用。
3.2 建立健全农业植物保护工作体系
为了能够让植物保护工作真正发挥作用,地方政府需要重视植物保护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农业植物保护工作体系,并对植物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
可以成立研究小组,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方案措施,对表现优秀的人员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避免人才流失,为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植物保护工作团队提供制度保证。
3.3 加强植物保护工作的宣传
为了全面提升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对植物保护作用进行有效宣传是极为必要的。
可以运用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讲座,或有效利用新型媒体资源进行宣传。
在开展基层植物保护工作时,要以村为单位进行植物保护工作的推广,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详细地讲解植物保护工作内容。
讲解内容主要包括病虫害的发病规律、条件、症状以及预防措施等,让每一个务农人员都掌握基础的植物保护知识。
在推广宣传中,尤其要注重对有思想、有觉悟的农村年轻人进行科学教育,让他们积极主动和家里的老人进行沟通,进一步提升全员的植物保护意识。
3.4 提高农业作业技术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但是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植物保护工作人员要对农户进行有效指导,让农户能够科学种植,根据本地区的病虫害类型,及时调整农业作业技术,从根本上减小病虫害的影响。
滥用农药或过量使用农药会让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增加,这不仅不符合相关部门的检测要求,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可以组织技术培训班,对农户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到病虫害的鉴别方法和预防方法,掌握规范的农药使用方法。
此外,还可以帮助农户筛选适合本地种植的适应性良好的品种进行种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作物产量,还能减少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植物保护工作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因此,各级政府应该重视植物保护工作,通过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配备先进的设施、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团队。
日常工作中还要加大对植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培训基层务农人员的生产知识,引入优质种苗,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曲玮.浅析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J].明日风尚,2018(7):305.
[2] 徐玉旺.如何做好现代农业植物保护工作[J].江西农业,2019(8):30.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