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植物的叶(一)

合集下载

10、植物的叶(一)

10、植物的叶(一)
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四:课后拓展:学习了《植物的叶》一课,你明白了什么?
统计落叶是数量及种类
讨论交流
比较
观察思考
汇报交流
总结反思
课时备课卡
课题
10、植物的叶(一)主讲教师李政业课时第10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能特征。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2、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3、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
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
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前导入:出示课件中绚丽多彩的树叶图片。激起学生的激情。
二、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
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给予充足的时间)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

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班级学号姓名1、蜗牛爬行时会留下痕迹,主要是因为什么器官能分泌粘液…………………… ( )A、壳B、眼C、触角D、足2、下列生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衣藻B、蜗牛C、青蛙D、黄牛3、下列植物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 ( )A.海带、葫芦藓、蕨、银杉、珙桐B.水藻、胎生狗脊、地钱、桫椤、银杏C.紫菜、葫芦藓、蕨、苹果、苏铁D.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水杉4、剖开西瓜时,通常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A、细胞质B、细胞膜C、食物泡D、液泡5、下列属于真菌的生物是……………………………………………………………( )A、衣藻B、乳酸杆菌C、草履虫D、酵母菌6、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那类动物………………………………………()A、青蛙B、蝙蝠C、麻雀D、鲫鱼7、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如红枫,叶呈红、橙黄或黄绿色。

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A、它不能移动位置B、它能利用阳光制造营养物质C、它没有呼吸作用D、它只能在阳光直接照射下生活8、在生物分类的等级中,最基本单位是………………………………………………()A、界B、纲C、门D、种9、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酵母菌B、大熊猫C、玉兰D、大肠杆菌10、向日葵能向着太阳转动,这说明…………………………………………………()A、生物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B、向日葵能呼吸。

C、非生物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D、向日葵能生长。

11、真菌与绿色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A、没有液泡B、无细胞壁C、没有叶绿体D、无成形的细胞核12、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的小点,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是………………………………………………………………………()A、能生长和繁殖B、能呼吸C、碰一下会缩成一团D、体小且绿色13、要研究“微生物生长与水分的关系”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A、(A)(B)B、(A)(C)C、(B)(C)D、(A)(B)(C)14、“洋葱表皮细胞的叶表皮细胞是扁平的;动物的肌肉细胞是细长纺锤形的;神经细胞则有许多突起。

《植物的叶》教案

《植物的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科目:生物学2. 教材:《生物学》八年级上册3. 课时:2课时4. 年级:八年级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植物的叶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叶片的组成及叶脉的分布;(3)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叶片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利用实验方法,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3)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兴趣;(2)增强学生保护植被、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叶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过程。

2. 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叶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过程。

2. 观察法:观察叶片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实验法: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植物体的结构层次;(2)提问: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2. 讲解植物叶的结构和功能(1)讲解叶片的组成及叶脉的分布;(2)介绍叶片的生理功能,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3. 观察叶片结构(1)分发叶片样本,让学生观察;(2)提问:叶片有哪些结构?它们的作用是什么?4. 光合作用实验(1)讲解实验原理及步骤;(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3)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光合作用的过程。

5. 讨论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1)分组讨论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光合作用的意义。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绘制叶片结构图;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植物叶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光合作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课程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教案背景】利通二小自2010年开展“先学后教”有效教学研究和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每位教师都努力构建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理念,转变以往“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在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思想方面大胆地树立“退居二线”、服务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

在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成果。

此教案是笔者于2010年毕业并考上特岗后,分配到该校任教三年级科学时,在“先学后教”新理念的引导下设计的。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五课,在第一课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什么是科学观察。

对大树的观察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观察,而这节课是学生将宏观观察转向一个小局部观察的开始。

可以说这一课是引入细致观察的一个铺垫,看起来非常简单和肤浅,但是就是在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好观察、非常肤浅的观察活动中要引领学生发现更多关于植物的叶的知识。

这节课是对叶子的整体进行一个初步的观察,为以后两节课对树叶进行细致的局部观察做好铺垫。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活动以“观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思考交流、拓展延伸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把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融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开展观察植物的叶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是否是同一种植物的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学生自备材料:白纸,一些落叶,胶水,剪刀。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十二组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10-植物的叶(一)》1PPT课件

《10-植物的叶(一)》1PPT课件
10 植物的叶(一)
叶的结构:
叶柄 叶片
叶脉
叶有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中有叶脉
嫩叶
老叶
叶芽
枯叶
、塑 料 袋 上 的 水 是 从 哪 儿 来 的
• 可能是植物体内的“多余”的水吸收了 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子中出来。
思考2
如果水蒸气是从叶子里跑出来的,那么 叶子应该有怎样的构造呢?
• 应该在叶片的表面具有一些小孔。
意义2、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对水 分的吸收
• 蒸腾作用使叶把大量的水释放出去, 叶片缺水,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向上的 拉力,促进了根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意义3 增加空气湿度
由此可见,蒸腾作用不是在浪费水, 可以湿润空气,改善空气环境,对 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结
蒸腾作用植物、人和动物生活环 境有什么好处? ①降低植物体(叶片)的温度
显微镜观察叶表皮
•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 我们可以看见叶片下表 皮有一些小孔,这些小 孔就叫做气孔。气孔是 气体进出叶子的门户。
调焦螺旋
.
11
这些小孔叫气孔,在叶子的下表皮。
.
12
认识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 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 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 做蒸腾。
实验蒸腾作用
②为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提供动力。
③可以湿润空气,改善空气环境。
课下探究
•植物吸水的多少与叶子的大 小、多少有什么关系?
蒸 腾 作 用
植物体根吸收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 中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有什么好处?
蒸腾作用的好处
炎热的夏天,一只手是 干燥的,另一只手沾满了水, 哪一只手感到凉爽?为什么?

四年级科学植物的叶

四年级科学植物的叶

个性动态修改建议
常识学科教学资源—科学学科 课题:四年级上册第10课《植物的叶》(一)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叶的蒸腾作用
我们知道,植物的根能源源不断地从土 壤中吸收水分,那么这些水是不是全部留 在植物体内了呢?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果 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 大致情况如下表: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204228g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1872g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g 自身没有用到的水 202106g
散失水分的小孔;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在叶的表面确实找到了一些小孔。根 吸收的水分运到植物体内,有的被植物体自己用了,有的则在受热的条件下 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体外去了。这些水蒸气正是从叶表面的气孔跑出去的。植 物体内的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从气孔跑出去,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 叫做蒸腾作用。 ( 板书:叶有蒸腾作用)
100% 0.92% 0.12% 98.96%
从表中可以看出,其中只有2千克 左右的水分用于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 看了表中的数字,你有什么想法吗?
植物是不是也要将体内“多余”的 水分排出体外呢?又是怎样排出体外的 呢?
实验探究
此幻灯片可以复制多个使用
了解植物体内多余水分的去向
这些小水珠是怎么来的呢?
如果水蒸气是从叶子里跑出来的,那 么叶上应该有什么样的构造呢?水的出气 孔在哪里呢?
为了证 实我们的 猜想是不 是正确, 下面就来 用显微镜 观察蚕豆 叶下表皮 的构造。
分组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装片 。
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蚕 豆叶的下表皮有一些小孔,这些小孔就叫 气孔。植物的叶上也有气孔。
常识学科教学资源—科学学科 课题:四年级上册第10课《植物的叶》(一)
• 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一 起吸收进体内来,蒸腾作用就可以使植物的 根吸收更多的养分。

植物的叶

植物的叶

植物的叶(一)一、叶的组成一片完全的叶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叶片、叶柄、托叶。

这三部分构成了一片完全的叶,但在我们所常见的植物中,它们的叶并非都具有这三者,不乏缺一、二的,最多是缺少托叶,其次是缺少叶柄。

有趣的是还有缺少叶片的,如相思树,除幼苗时期外,全树的叶均无叶片,只剩下扩展成扁平状的叶柄。

1.叶片。

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绿色扁平体,两侧对称,有背腹之分。

在叶片上有许多可供我们识别植物的特征,除了叶形、叶尖、叶基、叶缘以外,我们还应注意在叶片上的一些附属物,特别是各种形态的毛被。

某些植物叶片的叶肉中有许多透明的油点,如芸香科植物都有这个特点,其中不同的种,它的油点大小,分布疏密均有所差异;有些植物的叶肉中则生有不透明的黑点;有些在叶片背面覆盖上一层白粉;有些在背面密被一片亮晶晶的小珍珠状的腺体。

更多的是在叶的两面或仅在背面生有各种毛被,如柔毛、茸毛、硬毛、刺毛、鳞片状毛,或者有分枝的向四面辐射的星状毛等等。

也有许多植物的叶片是光滑无毛、无任何附属物的。

2.叶柄。

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联系部分,位于叶片的基部,上端与叶片相连,下端着生在茎上。

叶柄通常呈细圆柱形或扁平形或具沟槽。

不同的植物,其叶柄的形状、粗细、长短都有所不同。

有些叶柄长达一米以上,如棕榈;有些叶柄仍短,近乎无柄,如金丝桃;有结叶柄极粗壮,如白菜;有些叶柄细长并能卷缠它物,如女萎;有些叶柄局部膨大成气囊,如水葫芦。

少数植物叶柄的着生方式很奇特,不是长在叶片其部,而是长在叶片背面中央,好像一把撑开雨伞的伞柄,这种称为盾状着生,如莲、千金藤。

在同种植物中,当叶片长成后,叶柄的形态变化是不大的,长短虽有所不同,但总在某一幅度之内,因此,有时也用叶柄作为识别植物的特征之一。

3.托叶托叶是大家所不注意,也不熟悉的部分。

它通常着生在叶柄基部两侧,成对生长,也有着生在叶柄与茎之间。

托叶的形状、大小因植物种类不同差异甚大,一般较细小。

但托叶在区别各种植物中,常常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比叶柄还显得重要些,在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中,托叶的有无是极为一致的,其质地、形态也不会有多少变化。

植物的叶

植物的叶
第五节 叶的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一、叶的生理功能
叶是植物制造有机养料的器官,是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的场所。其生理功能主要有: ㈠光合作用 ㈡蒸腾作用
⒈根系吸水的动力; ⒉矿质元素随蒸腾液流上升; ⒊降低叶片的表面温度。
㈢繁殖作用
二、叶的组成
叶片:叶的主要部分。 叶柄:承受叶片,将叶片展布在各空间 位置上,并与茎相连(输导支持)。 托叶:叶的附属物,结构似叶片。
(2)水生植物叶
部分或完全生活在水中,环境中水分及溶于水的营养物质充 足,但气体和光照明显不足。 浮水植物的叶:细胞间隙发达或海绵组织所占比例较大外,浮 水叶仅在上表皮分布有少量气孔.
沉水叶:一般表皮细胞壁薄,角质膜薄或没有角质膜,也无气 孔和表皮毛,但表皮细胞具叶绿体,所以吸收、气体交换和光合 作用均由表皮细胞进行;叶肉组织不发达,层次少,无栅栏组织 和海绵组织的分化;胞间隙特别发达、通气组织发达:导管和机 械组织不发达(眼子菜)。
外生树脂道:与下皮层相连,如马尾松。 横生树脂道:外接下皮层,内连内皮层,如热带松。 中生树脂道:叶肉中间,与下皮层、内皮层都不相连。如红松。
第四部分
叶的形态结构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将植物分为旱生植物、
中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早生植物的叶:
旱生植物叶片小,角质膜厚,表皮毛和蜡被比较发达,有明显的栅栏组织, 有的有复表皮(夹竹桃),有的气孔下陷(松叶),甚至形成气孔窝(夹竹 桃),有的有储水组织(花生、猪毛菜等)。
复叶: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叶片的叶
• 单叶和复叶
单身复叶:只有顶端一个小叶发育成熟的叶。如柑桔、 柠檬等。
掌状复叶: 小叶集中在总叶柄顶端,排列如掌上的指,如大麻。
羽状复叶:含羞草,其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完全独立的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植物的叶(一)
1.观察叶片的结构。

(1)在叶的下表皮,有很多供气体出入的小孔,叫做。

(2)植物体内的水分吸收周围的热后,变成水蒸汽,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作用。

(3)叶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一些,可以促进根不断地吸收、,还可以使空气。

3.我来选一选。

(1)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储存
(2)植物的蒸腾作用能。

A.提高空气的湿度 B.降低空气湿度 C.提高空气温度4.科学探究:探究植物体能否散发水分。

将一株植物的根放入盛有清水的试管内,将试管口密封。

用干燥的塑料袋罩住植物的枝叶部分,使其密闭,然后放在阳光下。

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塑料袋内壁上有没有小水珠?试管内的水有没有变化?
我的记录
5.为什么一般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幼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阳?
6.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