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 初级系统管理员

合集下载

西屋公司OVATION系统-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

西屋公司OVATION系统-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

西屋公司OVATION系统-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OVATION-西屋过程控制及信息技术之大成西屋公司OVATION系统,包括以下几部分:1.OVATION 控制网络(FDDI)。

2.OVATION控制器。

3.OVATION过程I/O4.OVATION人机界面OVATION系统概要:西屋采用商用、可靠的工具,包括:通讯网络操作系统标准工作站工业标准结构开放式通讯协议1.OVATION控制网络:OVATION的高速FDDI网络不同于其它DCS系统,它是一个完全确定性实时数据传输网络,即使在工况扰动的情况下也决不丢失、衰减或延迟信号。

此外,按照ANSI标准,FDDI提供全冗余的反转双环,并且在双环电缆中断时,使用自动重新组态功能以屏蔽发生错误的部分。

1.1 网络标准FDDI网络可使用户采用最好的方法来获取系统信息,不用考虑协议、网络管理和操作系统等。

OVATION网络软件采用ISO/OSI标准,可以在任何一个标准物理网络层中通讯,在使用FDDI时具有所有网络的特性:冗余、同步、确定和令牌传输。

当在与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令牌环或其它拓扑结构相连时它使用TCP/IP协议。

OVATION系统的设计原则是从上到下的所有标准都合成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所以OVATION允许最终用户在系统中集成其它厂商的产品。

基于开放式的通讯协议,OVATION 系统已经成功的将全厂区域自动控制和信息组成了一个整体,在今后所有的版本中也会无一例外的使用所有标准组合。

1.2 特性:2.OVATION控制器特点:具有处理多种应用程序(包括网络)的能力提供控制器完全无扰动切换的能力兼容第三方用于数据通讯、控制、用户 C 语言编程和仿真的软件支持多任务和优先任务计划完全符合 POSIX1003.1b的开放系统标准容易理解的命名法表示过程点(优于使用复杂的名称或硬件地址加偏移量的命名法)RTOS所占内存低于 50KBRTOS存储和启动使用闪存(Flash Memory-20MB) (无需电池固化的内存)RTOS的模块式结构只执行控制算法和通讯的功能应用软件的组态程序记录在闪存中2.1 控制器硬件的规格2.2 控制器规格:2.3 应用程序:OVATION控制器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了大量的应用程序和功能:?连续(PID)控制布尔逻辑特殊逻辑和定时功能数据采集SOE处理冷端输入补偿过程点传感器/限位检验过程点报警处理过程点转换为工程单位过程点数据库存储就地和远程 I/O接口过程点上标签2.4 历史事件顺序(SOE)整体的 SOE处理能力由 I/O子系统和标准软件提供。

Solaris网络管理培训-41页文档资料

Solaris网络管理培训-41页文档资料

Solaris网络管理培训Solaris 的引导与初始化本文出自:http://china-pub 作者: 李玉龙(2001-08-10 08:00:00)任何时候,系统处于以下8种可用的运行级别中:0~6、S=s。

/sbin/init 或/etc/telinit(link)的主要功能是根据/etc/inittab文件中的定义创建其子进程。

操作系统引导期间,init进程被激活并从/etc/default/init读取有关时区和语言等的环境变量,随后检查/etc/inittab(如不存在,则提示用户输入)中的缺省level,并spawn("孵化")该级别定义的所有进程。

初始化结束后,init进程进入等待状态,等候以下事件发生:定义为respawn类型的子进程终止;电源失败信号;其它init进程改变系统的运行级别。

/etc/inittab文件中可以加入新的条目,可以用init -q来强制init进程立即重新查看该文件中的信息。

收到改变运行level请求后,init进程向每个未被目标level定义的进程发出警告信号SIGTERM,并再5秒后发出SIGKILL信号强行终止这些进程进程被创建时在/var/adm/wtmp中有记录,终止时在/var/adm/utmp 有记录。

收到SIGPWR信号后,init进程检查/etc/inittab中有关powerfail 和powerwait类型的条目,并立即执行。

sync命令可以同步硬盘缓冲。

运行等级包括(常用到的有3、S、0、6):0:firmware,可以安全关机。

1:系统管理员状态,mount所有文件系统,保留一小部分基本的内核进程,无用户登录。

2:多用户状态3:扩展多用户状态,所有资源在网络上可用4:可被定义为可选的多用户状态,5:为关闭电源而将系统shut down6:停止OS并reboot到缺省的level.S=s,单用户状态,仅有root自己登录。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目录第1章、前言 (7)1.1了解超级用户状态 (8)1.1.1成为超级用户(su) (9)1.1.2退出超级用户状态 (9)1.1.3以root注册 (9)1.2与用户通信 (9)1.2.1在注册时显示系统专用信息 (10)1.2.2将信息发送给单个用户 (10)1.2.2.1发送一个短消息给一个单独的用户 (10)1.2.2.2将作为一个文件的消息发给个别用户 (11)1.2.3将消息发送给一个系统或网络中的所有用户 (11)1.2.4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消息 (12)1.3启动和关闭系统 (12)1.3.1选择init状态 (12)1.3.1.1查看系统运行级 (13)1.3.1.2使用掉电状态,运行级0 (13)1.3.1.3使用系统管理员状态,运行级1 (13)1.3.1.4使用多用户状态,运行级2 (13)1.3.1.5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状态,运行级3 (13)1.3.1.6使用替换多用户状态,运行级4 (14)1.3.1.7使用交互重引导状态,运行级5 (14)1.3.1.8使用重引导状态,运行级6 (14)1.3.1.9使用单用户状态,运行级s或S (14)1.3.1.10改变运行级 (14)1.3.2选择所用的关闭命令 (15)1.3.2.1 shutdown (15)1.3.2.2 telinit和init (15)1.3.2.3 halt (15)1.3.2.4 reboot (15)1.3.3 引导系统 (15)1.3.3.1 引导到多用户状态 (15)1.3.3.2 引导到单用户状态 (15)1.3.3.3交互式引导 (16)1.3.3.4查看引导信息 (17)1.3.3.5增加新的硬件后引导系统 (17)1.3.3.6退回引导进程 (18)1.3.4关闭系统 (18)1.3.4.1关闭一个多用户系统 (18)1.3.4.2关闭系统:可选方式 (19)1.4监视进程 (19)1.4.1 ps命令报告的内容 (20)1.4.2使用ps报告 (22)1.4.3杀死进程 (23)1.5基本管理工具 (24)1.5.1经常使用的命令 (24)1.5.1.1在文件系统中移动 (24)1.5.1.2查看在文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24)1.5.1.4查看文件的有关信息 (24)1.5.1.5显示文件信息 (24)1.5.1.6查找一个文件 (25)1.5.1.7查看一个文件的类型 (25)1.5.1.8查看文件中的信息 (26)1.5.1.9查找文件中的字符串 (26)1.5.1.10查看文件 (27)1.5.1.11浏览文件 (27)1.5.1.12查看文件尾 (28)1.5.1.13查看文件头 (28)1.5.1.14改变文件的所有权和许可权 (29)1.5.1.15改变文件组 (30)1.5.1.16设置或显示系统环境 (30)1.5.1.17定义Bourne和Korn shell环境变量 (31)1.5.1.18定义C shell环境变量 (31)1.5.1.19显示环境变量的设置 (31)1.5.1.20使用PATH变量 (32)1.5.1.21设置Bourne和Korn shell路径 (32)1.5.1.22设置C shell路径 (32)1.5.2使用管理工具 (32)第2章、基本OS命令 (33)2.1查找用户信息 (33)2.1.1确定系统中有谁注册 (33)2.1.1.1使用who命令 (33)2.1.1.2使用finger命令 (33)2.1.1.3使用rusers -1命令 (33)2.1.1.4使用whodo命令 (34)2.1.2检查用户的用户号和组号(id命令) (34)2.2查寻环境信息 (35)2.3创建和编辑文件 (35)2.3.1使用cat命令 (35)2.3.2使用touch命令 (36)2.3.3文件拷贝(cp)或改名(mv) (36)2.3.4文本编辑器的使用 (36)2.3.5 vi的使用 (37)2.4命令组合及输出重新定向 (37)2.4.1在同一命令行里键入多个命令 (37)2.4.2输出重新定向(<>) (38)2.4.3组合命令(|) (38)2.5使用手册 (38)2.5.1显示手册(man) (39)2.5.2找命令节号(whatis、man) (39)2.6查阅磁盘信息 (40)2.6.1显示磁盘空间的信息(df -k) (40)2.6.2判别某文件系统是否为本地文件系统(df) (40)2.6.3找出某种类型已安装的文件系统(df -F) (40)第3章、设备管理 (42)3.1磁带的使用 (42)3.1.1磁带设备的命名习惯 (42)3.1.1.1使用缺省密度规定驱动器号 (43)3.1.1.3指定"不倒带"选项 (44)3.1.1.4不同磁带控制器和介质的设备名缩写 (44)3.1.1.5 1/2英寸卷绕式非SCSI内接(Rack mounted)磁带机 (44)3.1.1.6 1/4英寸SCSI盒式和1/2英寸前部装入的卷绕式磁带机 (45)3.1.1.7 螺线扫描磁带机 (45)3.1.2读写磁带的命令 (45)3.1.2.1拉紧磁带 (45)3.1.2.2倒带 (45)3.1.2.3列出磁带机状态 (46)3.2 磁带与软盘操作 (46)3.2.1 tar命令 (46)3.2.1.1向磁带写文件(tar) (46)3.2.1.2列出磁带上的文件(tar) (47)3.2.1.3向磁带上增加文件(tar) (47)3.2.1.4从磁带中析取文件(tar) (48)3.2.2cpio命令 (48)3.2.2.1将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拷入磁带(cpio) (48)3.2.2.2列出磁带上的文件(cpio) (49)3.2.2.3析取磁带上所有文件(cpio) (49)3.2.2.4自磁带中析取个别文件(cpio) (50)3.2.2.5软盘的使用 (50)3.2.3软驱设备名 (50)3.2.4ufs文件系统的软盘 (50)3.2.4.1格式化ufs软盘 (50)3.2.4.2自软驱中取出软盘 (51)3.2.4.3将ufs文件拷入单张格式化过软盘 (51)3.2.4.4列出软盘上的文件 (51)3.2.4.5向一个格式化好的软盘上附加文件(tar) (52)3.2.4.6从软盘上拷出文件(tar) (52)3.2.4.7自软盘上拷出bar格式的文件(cpio) (53)3.2.5使用多张软盘存档 (53)3.2.5.1在软盘上创建一个ufs文件系统(newfs /dev/rdiskette) (53)3.2.6pcfs(DOS)文件系统的软盘 (53)3.2.6.1 格式化pcfs(DOS)文件系统软盘 (54)3.2.6.2安装pcfs软盘 (54)3.2.6.3卸下pcfs软盘 (54)3.3硬盘命名管理 (54)3.3.1硬盘命名习惯 (54)3.3.1.1带有总线控制器的硬盘的使用 (55)3.3.1.2带有直接驱动器的硬盘的使用 (56)3.3.2检查硬盘使用状况 (56)3.3.3检查硬盘信息(Prtvtoc) (57)3.3.3.1将文件存档 (58)3.3.3.2将硬盘上文件拷出 (58)3.3.3.3修复坏块 (58)3.3.3.4重新格式化硬盘 (58)3.3.3.5换下旧硬盘 (58)3.3.3.6加入错误表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分区及标记 (58)3.3.3.7重建文件系统(newfs) (60)3.3.3.8在临时安装点安装文件系统(mount) (61)3.3.3.9向文件系统转储文件(ufsrestore) (61)3.3.3.10自临时装入点拆卸文件系统(umount)其方法如下: (62)3.3.3.11检查文件系统的不一致性(fsck) (62)3.3.3.12对恢复文件系统做0级备份 (62)3.3.3.13在永久安装点安装文件系统(mount) (62)第4章、文件系统管理 (63)4.1文件系统类型 (63)4.1.1磁盘文件系统 (63)4.1.2网络文件系统 (64)4.1.3伪文件系统 (64)4.1.3.1临时文件系统(tmpfs) (64)4.1.3.2循环文件系统(lofs) (65)4.1.3.3进程文件系统(procfs) (65)4.1.3.4别的伪文件系统 (66)4.2 SunOS 5.x缺省的文件系统 (66)4.3虚拟文件系统表(/etc/vfstab) (66)4.3.1 文件系统表项的建立 (68)4.4文件管理命令 (69)4.4.1普通命令语法规则 (69)4.4.2普通文件系统命令和特别文件系统命令手册 (70)4.4.3利用文件系统命令确定文件系统类型 (70)4.4.4文件系统类型 (70)4.5如何使文件系统有效 (71)4.5.1安装与拆卸 (72)4.5.1.1安装与拆卸文件系统命令 (73)4.5.1.2查找已安装的文件系统 (73)4.5.1.3安装/etc/vfstab文件中的全部文件系统 (73)4.5.1.4安装特定类型的文件系统 (74)4.5.1.5安装单个文件系统(mount) (74)4.5.1.6拆卸所有的远程文件系统(umountall -F nfs) (74)4.5.1.7拆卸个别的文件系统(umount) (74)4.5.2自动安装程序 (75)4.5.3共享服务器文件 (76)4.6检查文件系统的数据一致性(fsck) (76)4.6.1决定文件系统是否需检测 (77)4.6.2以交互方式检测文件系统 (77)4.7备份和恢复文件系统 (78)4.7.1用QIC-150盒式磁带备份文件系统(ufsdump) (78)4.7.1.1实现增量备份 (79)4.7.2恢复备份文件系统 (80)4.7.2.1决定使用哪一备份带 (80)4.7.2.2恢复全部备份 (80)4.7.2.3交互式恢复文件 (81)4.7.2.4从备份带中恢复单个文件( ufsrestore) (83)第5章、管理网络服务 (84)5.1检查远程系统状态 (84)5.1.1确定一个远程系统已运行了多长时间 (84)5.1.2确定一个远程系统是否在运行(ping\rup\rpcinfo-p) (84)5.2注册到一个远程系统(rlogin) (86)5.3系统之间传送文件(rcp、ftp) (86)5.3.1使用RCP命令 (86)5.3.2使用文件传送程序(ftp) (86)第6章、管理用户帐号和用户组 (89)6.1增加和管理用户帐号 (89)6.1.1增加用户帐号 (89)6.1.1.1编辑Passwd数据库 (89)6.1.1.2定义用户组 (91)6.1.1.3建立主目录(home director) (92)6.1.1.4自动安装目录 (94)6.1.1.5用nfs安装主目录 (94)6.1.1.7定义初化文件 (95)6.1.1.8建立用户的邮件帐号 (98)6.1.1.9建立口令 (99)6.1.2管理用户帐号 (99)6.1.2.1修改用户帐号 (100)6.1.2.2取消用户帐号 (100)6.1.2.3冻结用户帐号 (100)6.2设置和管理用户组 (100)6.2.1设置Group数据库中的域值 (101)6.2.1.1设置组名(Group Name)域 (101)6.2.1.2设置Group ID域 (101)6.2.1.3设置成员表域 (101)6.2.2建立缺省的UNIX用户组 (101)6.2.3建立新的组 (102)6.2.4修改或删除用户组 (102)6.2.4.1修改某个组 (103)6.2.4.2删除某个组 (103)第7章、UNIX的shell命令 (104)7.1各种shell的公共命令 (104)7.1.1设置某种缺省shell (104)7.1.2在命令行中改变shell类型(sh,csh,ksh) (105)7.1.3从shell解释器中退出(exit) (105)7.1.4清除一个shell窗口(clear) (105)7.2标准shell (105)7.2.1标准shell的初始文件 (106)7.2.2定义标准shell的环境变量 (106)7.3 C shell (106)7.3.1C shell的初始文件 (106)7.3.2C shell环境变量的定义 (106)7.3.3建立C shell的别名 (106)7.3.4设置C shell的历史功能 (107)7.3.5使用C shell历史功能 (107)7.3.6设置C shell的退格键(stty erase) (109)7.3.7新命令的嵌入 (109)7.3.8Cshell历史命令的编辑 (109)7.4 Korn shell (110)7.4.1Korn shell的初始化文件 (110)7.4.2Korn shell的选择项 (110)7.4.3创建Korn shell的别名 (112)7.4.4用Korn shell的联机编辑器编辑命令 (113)7.4.5设置Korn shell的历史 (114)7.4.6显示Korn shell的历史命令 (114)7.4.7使用Korn shell的历史命令 (115)7.4.8编辑Korn shell的历史命令 (115)第8章、管理系统 (116)8.1显示系统专有信息 (116)8.1.1确定主机ID号(sysdef -h) (116)8.1.2确定硬件类型(uname -m) (116)8.1.3确定处理机类型(uname -p) (116)8.1.4确定OS版本号(uname -r) (116)8.1.5显示系统配置信息(prtconf) (116)8.1.6确定系统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 (118)8.1.7确定系统的日期和时间(date) (118)8.1.8设置系统的日期和时间 (118)8.1.9改变系统的时区(/etc/TIMEZONE) (119)8.2配置附加的交换空间(mkfile,swap) (120)8.3创建一个本地邮件别名(/etc/mail/aliases) (121)第9章、文件存取问题分析 (122)9.1 诊断与查找路径有关的问题 (122)9.1.1显示当前查找路径 (122)9.1.2为Bourne和Korn shells设置路径 (122)9.1.3Source Bourne和Korn shell的初始化文件 (122)9.1.4为C shell设置路径 (123)9.1.5Source C shell初始化文件 (123)9.1.6检查当前的查找路径 (123)9.1.7执行一个命令 (123)9.2分析与权限和所有权有关的问题 (123)9.2.1改变文件的所有权 (124)9.2.2改变文件的权限 (124)9.2.3改变文件组的所有权 (125)第1章、前言本手册主要供Solaris系统管理员使用,所提供的内容包含SUN OS操作系统系统的安装、环境的建立及重要文件的创建,以及系统管理员在网络系统环境下如何建立、维护、管理网络系统下的工作环境,还包括系统管理的日常使用命令、主要命令、文件的索引等。

solaris初级管理员指南

solaris初级管理员指南

solaris初级管理员指南目录1、系统启动和测试1.1OK提示符1.2在串口状态测试1.3重启SUN工作站1.4测试系统1.4.1标题1.4.2 probe1.4.3测试全部1.4.4 printenv和devailas1.4.5禁止显示网络错误信息2、系统管理硬盘2.1逻辑硬盘地址2.2分区2.3意外错误记录2.4实例2.5可移动设备2.5.1卷管理2.5.2软驱2.5.3光盘驱动器2.5.4可擦写光盘驱动器2.5.5 USB存储设备2.5.6磁带2.6复制硬盘(clone)2.6.1复制内置硬盘2.7使用SDS软件将系统硬盘镜像3、交换分区3.1在/etc/vfstab文件中永久修改3.2临时修改4、系统的安装和维护4.1从光盘安装4.2软件包的安装4.3系统补丁的安装5、X-Server和CDE用户使用界面5.1综合观察5.2定制登陆界面5.3双屏显示,双屏连接和24位深色的设置5.3.1双屏5.3.2双屏连接5.3.2 24位色深的设置6、系统管理6.1主机名6.2串口连接6.3打印机6.4用户建立7、网络连接7.1 /etc-files7.2 ifconfig7.3路由7.4 NIS客户端7.5 DNS客户端7.6 DHCP客户端7.7 sys-unconfig7.8 10兆和百兆,全双工和半双工8、提示收集8.1前三个提示8.2分析硬件管理8.2.1 prtdiag8.2.2 prtconf / path_to_inst8.2.3 Sun Explorer 软件8.3分析运行时间数据8.3.1 time / ptime8.3.2 vmstat / mpstat8.3.3 iostat8.3.4 32位或者64位8.4调试工具8.4.1 truss8.4.2 pstack, pmap和其他8.4.3 snoop9、网络资源9.1网络资源1、系统启动和测试1.1OK提示符在进入Solaris操作系统或者系统启动之前,SUN的操作系统有一个BOOT-PROM状态。

Sun Solaris 系统管理员手册

Sun Solaris  系统管理员手册

SUN Solaris 7 -10系统管理员手册Solaris 7 for Intel Flatform 支持的硬件一、网卡Intel EtherExpress PRO network adapterSMC Ethernet adapterIntel EtherExpress network adapterNovell NE2000 Ethernet adapterAMD Pcnet-ISA 79C960/Pcnet –32 79C965 Ethernet3COM 3C509 Etherlink二、SCSI ControllerAdaptec 1540/1542 SCSI controllerAdaptec 1522 SCSI controllerDPT PM2011/9x SCSI adapterAdaptec 284x SCSI controller三、显卡3Dlabs Permedia2 (8MB)ATI 3D Pro Turbo PC 2TV (8MB)ATI 3D RAGE PRO (8MB)ATI Mach64GT (RAGE Series) (8MB)ATI Xpert@play (8MB)ATI XPERT@work (8MB)Diamond Stealth 64 DRAM (Graphic 2000 with S3-Trio64-2MB)Matrox MGA G2000 (8MB)Matrox Millennium II 220 MHz (8MB)Matrox Mystigue 220 MHz (8MB)Trident Trident 9680 (4MB)Trident Trident 9685 (2MB)四、对于大型设备的接电一般大型设备接电,都是要在现场加工接头,接线顺序遵循国际标准:黄绿两色线是地线,褐色是火线,蓝色是零线。

另外还有接线的开关要求,需要根据所要求的功率或电流额定值选择合适的开关。

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是负责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专业人员。

他们负责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并处理各种技术问题。

系统管理员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管理、安全性和故障排除等。

下面将对系统管理员的角色、职责和技能进行详细介绍。

一、系统管理员的角色和职责系统管理员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扮演着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守护者。

以下是系统管理员的主要职责:1. 系统维护:系统管理员负责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他们需要定期检查系统日志,确保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等各个组件运行良好,并及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

2. 用户支持:系统管理员是员工的技术支持人员,他们需要解答员工在使用计算机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包括软件安装、电脑设置、网络连接等方面的问题。

3. 系统安全:系统管理员需要处理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入,监控网络安全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系统的数据和信息安全。

4. 系统备份和恢复:系统管理员需要定期备份数据,并确保能够及时恢复系统遇到的故障。

在灾难发生时,系统管理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5. 系统性能优化:系统管理员需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性能监控和调优,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他们需要优化系统资源的分配,并识别和解决系统性能瓶颈。

二、系统管理员的技能要求为了胜任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需要具备以下技能和素质:1. 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系统管理员需要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原理、数据库管理以及硬件知识等。

他们应该了解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以及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2. 故障排除能力:系统管理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故障排除能力,能够准确诊断系统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他们需要了解常见的故障类型和解决方法。

3. 安全意识和技能:系统管理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了解网络安全的常见威胁和攻击方式,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系统的安全。

Solaris实用管理手册

Solaris实用管理手册

目录Solaris系统管理手册 (1)第一章系统概念(System Concepts) (1)第二章OpenBoot PROM (2)第三章安装Solaris操作系统 (6)第四章软件包管理 (7)第五章补丁维护 (10)第六章启动过程 (11)第七章系统安全 (13)第八章用户管理 (17)第九章初始化文件管理 (18)第十章进程控制 (18)第十一章磁盘配置和命名 (19)第十二章磁盘、分区和格式化 (21)第十三章文件系统介绍 (22)第十四章文件系统挂接 (25)第十五章网络文件系统 (27)Solaris网络管理员培训 (28)第一章网络地址和掩码 (28)第二章网络服务 (30)第三章路由和网关 (31)第四章DNS客户端的设置 (32)Solaris使用技巧 (33)取消root只能在控制台登陆的限制 (33)取消root不能登录FTP的限制 (34)在从WINDOWS传到UNIX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出现^M (34)取消^M字符: (34)文件名为-filename 如何去删除 (34)ls的特殊用法: (34)Grep命令用法 (35)Alias用法 (35)Find命令用法 (35)Cut命令用法 (35)列出除了某些类型文件的当前目录所有文件: (35)改变unix提示符: (35)为环境变量增加新PA TH路径(不影响老路径)。

(36)列举与某个主题相关的所有unix命令: (36)查看unix版本号: (36)UNIX下整个目录拷贝 (36)UNIX下文件格式与DOS文件格式互换 (36)查看UNIX下已经安装的包-package (36)显示某一目录下所有文件size (36)文件加密: (37)使用nohup命令: (37)查看文件的方法: (37)检查磁盘剩余空间: (37)超级用户修改系统时间: (37)制作UNIX文件系统的iso文件 (37)建SCO UNIX的安装光盘,可以增加自己的文件. (38)调整内核,防止黑客使用堆栈溢出 (38)远程mount主机的目录 (39)磁盘扫描fsck的语法如下: (39)ln软连接: (40)使用第二块硬盘. (40)将SOLARIS设置成PPP拨入服务器 (42)使用第二块硬盘. (44)solaris下用光标键来调出历史命令 (45)看进程,内存大小 (46)看cpu的情况. (46)windows,unix,linux三个操作系统共存 (46)Solaris 下打开硬盘DMA模式. (46)Solaris 下PPPOE的配置 (46)◆加强Solaris SPARC/x86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49)oracle8.1.5 for solaris 8 x86安装说明 (60)1. 创建dba组和oracle用户 (60)9. 实现数据库的自启动 (62)oracle8.1.7 for solaris 8 x86安装说明 (63)安装步骤 (63)安装介绍 (66)Solaris7 Apache+MySQL+PHP安装指南 (71)1.下载并解压Apache ,MySQL ,PHP (71)2.下载并安装编译器 (72)3.编译并安装这3个软件: (73)4.配置Apache + MySQL + PHP (74)5.验证Apache + MySQL + PHP 的有效性: (75)RealTek 8139网卡在solaris x86上的安装 (76)Solaris 中安装声卡(X86) (77)附录: (78)A. Sun推荐培训 (78)B.在VMWare中安装Solaris 8 (82)C.UNIX系统操作入门 (83)SOLARIS 2.6 常用管理命令 (104)Solaris系统管理员培训第一章系统概念(System Concepts)操作系统的主要三个部分UNIX操作系统是基于文件的,操作系统的主要三个部分是:KernelShellFile structure1.Kernel 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系统的设备、内存、进程以及守护进程系统程序与系统硬件之间接口执行所有的命令管理:Swap space(交换分区) –系统运行时保留的一部分磁盘空间Daemons (守护进程)–处理特定的系统任务2.shell 是用户与kernel之间的接口。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

Solaris系统管理员手册

S o l a r i s系统管理员手册目录第1章、前言.......................................................1.1了解超级用户状态 ...........................................1.1.1成为超级用户(su) ...................................1.1.2退出超级用户状态 .....................................1.1.3以root注册 ..........................................1.2与用户通信 (9)1.2.1在注册时显示系统专用信息 .............................1.2.2将信息发送给单个用户 .................................发送一个短消息给一个单独的用户.........................将作为一个文件的消息发给个别用户.......................1.2.3将消息发送给一个系统或网络中的所有用户 ...............1.2.4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消息 .................................1.3启动和关闭系统 .............................................1.3.1选择init状态 ........................................查看系统运行级.........................................使用掉电状态,运行级0 (16)使用系统管理员状态,运行级1 ...........................使用多用户状态,运行级2 ...............................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状态,运行级3 .........................使用替换多用户状态,运行级4 ...........................使用交互重引导状态,运行级5 (14)使用重引导状态,运行级6 ...............................使用单用户状态,运行级s或S ...........................改变运行级.............................................1.3.2选择所用的关闭命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管理磁盘................................................................................................................................................................5 2.1 逻辑设备名...................................................................................................................................................5 2.2 分区...............................................................................................................................................................5 2.3 故障转储.......................................................................................................................................................6 2.4 示例...............................................................................................................................................................7 2.5 可移除设备...................................................................................................................................................8 2.5.1 卷管理..................................................................................................................................................8 2.5.2 软盘......................................................................................................................................................8 2.5.3 CD-ROM..............................................................................................................................................8 2.5.4 CD-R 和 CD-RW..................................................................................................................................9 2.5.5 USB 内存条..........................................................................................................................................9 2.5.6 磁带......................................................................................................................................................9 2.6 克隆磁盘.....................................................................................................................................................10 2.6.1 使用内置磁盘进行克隆....................................................................................................................10 2.6.2 使用交叉电缆进行克隆....................................................................................................................11 2.7 使用 SDS 镜像引导磁盘............................................................................................................................11
V 1.14e 有关 Shell 和环境变量章节,大部分由 Sven 和 Andreas Fatum 撰写
V 1.15e xcpustate, OGL&DGA
V 1.16e 处理在其他平台上写入的 CD-R
V 1.17e 挂载 USB 内存条
V 1.18e 大量编辑更改,/var/sadm/install/contents 文件,使用 FC-AL 引导磁盘克隆系统
版本
注释
V 1.8e 第一个英文版本
V 1.9e 第一次反馈(感谢 Daniel Schmidberger!)
V 1.10e 添加了 iostat 一章
V 1.11e Matt Ruetz 编辑
V 1.12e 杂项修正和附加
V 1.13e Halvard Halvorsen () 和 Sven Fink 进行附加和修正
Solaris™ OS 初级系统 管理员指南
Rolf Kersten
2004 年 6 月 25 日修订
版权所有 2004 Sun Microsyste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Sun、Sun Microsystems、Sun 徽标、Solaris、Solaris JumpStart、Solaris Volume Manager、Solstice DiskSuite、StarSuite、Sun Blade、Sun BluePrints、Sun Enterprise、Sun Fire、Sun OpenGL for Solaris、 SunSolve、OpenWindows、PGX32、XIL、XGL 和 Ultra 是 Sun Microsystems, Inc.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 区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所有 SPARC 商标的使用均已获得许可,它们是 SPARC International, Inc.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商标 或注册商标。标有 SPARC 商标的产品均基于由 Sun Microsystems, Inc. 开发的体系结构。 OpenGL 是 Silicon Graphics, Inc. 的注册商标。 Netscape Navigator 是 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UNIX 是 X/Open Company, Ltd.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独家许可的注册商标。
Solaris OS 初级系统管理员指南 II
版本 1.20e,2004 年 6 月
更改历史记录
Hale Waihona Puke 日期 2002.05.25 2002.06.12 2002.07.19 2002.09.04 2002.05.12 2003.01.17 2003.04.11 2003.04.16 2003.05.27 2003.07.02 2003.10.30 2004.03.30 2004.06.25
V 1.19e 更改了 xcpustate 的下载链接,pkgchk
V 1.20e 新增关于 Flash 安装的章节,杂项修正和附加
Solaris OS 初级系统管理员指南 III
版本 1.20e,2004 年 6 月
目录
1 系统引导和测试....................................................................................................................................................2 1.1 OK 提示符....................................................................................................................................................2 1.2 控制台测试...................................................................................................................................................2 1.3 重新引导 Sun 工作站...................................................................................................................................2 1.4 测试系统.......................................................................................................................................................3 1.4.1 Banner...................................................................................................................................................3 1.4.2 probe.....................................................................................................................................................3 1.4.3 test all....................................................................................................................................................3 1.4.4 printenv 和 devalias..............................................................................................................................4 1.4.5 禁用网络接口错误消息......................................................................................................................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