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4----语文园地四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

跑 pǎo
bāo
袍 páo
包
炮 pào
抱 bào
泡 pào
饱 bǎo
跑 pǎo
bāo
包
袍 páo
炮 pào
抱 bào
chá pào
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
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
páo
biān pào
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
泡 饱 跑 袍 炮 抱
chá pào
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
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
猜谜语:
七
__________
八
(七上八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猜谜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 __
(三长两短)
猜谜语: 1 2 5 6 7 8 9 10
(丢三落四)
一言为定 二龙戏珠 三长两短 四海为家 四通八达 五花八门 五光十色 六亲不认 七手八脚 九死一生 百花齐放 千军万马
chá pào bǎo páo pào biān
茶泡饱袍炮鞭
chá pào
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
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
páo
biān pào
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
chá pào
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
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
páo
biān pào
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
泡 pào
饱 bǎo
1.欢迎你们到羊村来。。
2.你们从哪儿来呀??
3.我们的会场多漂亮啊!!
葫芦藤上挂着三个小葫芦(。)
! 爷爷买的枣儿真甜啊( )
? 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喜欢小枣树(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语文园地四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字、词、句的认读、书写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趣味性、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识字写字: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书写和用法。
2. 课文阅读: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语文园地: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
4. 写话训练:学习写话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语文园地活动: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
4. 写话训练:学习写话的基本技巧,进行课堂写话练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2. 板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课文标题、重点词语等。
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口头作业: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 创新作业: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小作文等创作。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4----语文园地四

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4----语文园地四悦庄镇东赵庄完小杜春忠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一专题编排的。
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本单元主要包括:单元教材分析识字 4、 13、《坐井观天》 14、《我要的是葫芦》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16、《风娃娃》 17、《酸的和甜的》语文园地四。
教材重点: 1.认识 53 个常用字和会写字 50 个认识的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中包含的道理。
教材难点: 1、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语气的读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识字能力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了表现自己的主动意识。
但多数同学语文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较差,思考不够深入。
课外阅读习惯差,不善于积累,知识面狭窄。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 79 个常用字和会写字 36 个认识的字。
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中包含的道理。
3、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4、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课题:《识字四》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主备人:杜春忠序号:1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与习惯。
过程与方法:将音形结合认识生字,联系已经会写的字来学习书写本课的生字,在组词、说话中对字词加以运用,从而巩固。
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四课堂笔记

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四课堂笔记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生字词语,包括读写和运用。
2.引入新课,介绍语文园地四的内容和目标。
二、我的发现
1.出示一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并比较它们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小组合作,找一找类似的词语,并交流它们的用法。
3.教师出示一些例句,让学生仿照着说一说,练习词语的运用。
三、日积月累
1.出示一组描写秋天的词语或成语,让学生读一读,并尝试理解它们的意思。
2.小组合作,找一找描写秋天的其他词语或成语,并交流它们的用法。
3.教师出示一些例句,让学生仿照着说一说,练习词语的运用。
4.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词语或成语,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四、我爱阅读
1.出示一篇短文或故事,让学生读一读,并尝试理解它们的意思。
2.小组合作,讨论短文或故事的主题和意义,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短文或故事中的细节和问题。
4.学生阅读其他类似的短文或故事,并尝试自己总结主题和意义。
五、口语交际
1.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或物品,包括它的特点、用途等。
2.小组合作,互相介绍自己熟悉的地方或物品,并交流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自己熟悉的地方或物品的特点和用途。
六、展示台
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图片或照片。
2.小组成员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
3.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并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统编(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四 课件(37张PPT)

自主阅读、带着问题阅读:1.一边读一边画出课文中 出现的人物和他们的家乡。思考“谁的家乡在哪里、那里 有什么景物、他在那里做什么”这些问题,和小伙伴们交 流讨论自己阅读的感受。2.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图片中的美丽的景色,也可以以导游的身份介 绍自己的家乡。
阅读时间
和谁一起读
我
阅读探究
老师指导
理解这些加点词语的意思,可以在语境中进行。从读 入手,再换词说一说。如第一句中的“隐蔽”,“隐”以 前已经学过,是躲藏的意思,后面有“很难发现”,所以 “蔽”可能是遮盖、挡住的意思。然后换一个词语来说这 个句子——八路军躲藏在山里,敌人很难发现。这样就大 致理解了“隐蔽”的意思。
换词理解
说一说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是指有山水的地方像图 画、文章一样美,形容该地方风景优美,令人赞叹。“白 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的意思是骑着白马看那秋风 萧瑟的塞上风光;在杏花开放的时节,看那烟雨蒙蒙的江 南美景。
说一说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意思是清风明 月这样悠然的自然景色原本是无价的,可遇而不可求;眼前 的流水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都是有感情的。
可爱的家乡(节选) 王浩鑫
我爱我的家乡,那是一个秀丽的地方。 那里有高高的白杨,有如茵的山岗。 春天的杏花馥郁芬芳,盛夏的田野泛起绿浪。 金秋的稻谷硕果累累,隆冬的雪花轻舞飞扬。
有 山 皆 图 画,无 水 不 文 章。
bái mǎ xī fēng sài shàng xìng huā yān yǔ jiāng nán
白 马 西 风 塞 上,杏 花 烟 雨 江 南。
qīng fēng míng yuè běn wú jià jìn shuǐ yuǎn shān jiē yǒu qí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通用8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知道“乐”是多音字。
学会“世”的笔顺。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雪中游戏的乐趣。
教育学生课间要做健康游戏。
教学重点:1、认识14个生字。
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知道“乐”是多音字,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雪中游戏的乐趣。
教育学生课间要做健康游戏。
一、激趣引入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猜一个谜语(穿白裙,顺风飘,满天飞,全落下。
忙给大地絮棉花,土壤妈妈了哈哈,春风送暖全融化,种子喝饱发芽芽。
)谜底——雪花。
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去体会雪带给我们的乐趣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三、自主学习探究交流:1、播放课件(课文动画)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初读课文,借助书下生字条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多读几遍3、学生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4、小组内读,相互正音,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用红色写)窗户世界打雪仗乐园飞快争先恐后抬水分开(1)指名认读,齐读(2)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字?(3)使用课件出示“世”字笔顺,指导书写“世”字。
6、指名分段接读课文,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四、精读课文感悟内容1、课件出示中心议题同学们在操场上玩了什么游戏?玩的开心吗?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学生读课文,在文中画一画。
3、学生汇报:(1)指名读句子,说体会(课件出示):“同学们在厚厚的积雪上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操场上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

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
《语文园地四》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包含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五个板块。
以下是各个板块的主要内容:
1. 识字加油站:呈现了三组关于户外活动的词语,旨在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一些户外活动。
2. 字词句运用: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二是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3. 书写提示:展示了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4. 日积月累:展示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让学生在积累名言的同时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5. 我爱阅读:呈现的是童话故事《手影戏》,旨在让学生感受手影戏的有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识字、写字、词语理解、句子表达、名言积累和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课件

❖ 爷爷买的枣儿真甜啊( !)
? ❖ 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喜欢小枣树(
)
我 会 读
二话不说: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 行动。
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 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六神无主: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 不知如何才好。
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 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 道。 十全十美: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填填下面的标点符号, 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填? ❖ 狐狸为什么说葡萄酸呢(?)
语 文 园 地 四
_
bao 包
饣
氵
_
火
bao
足包
衤
扌
衤包
扌包
pao
bao
泡
pao
饱
_
炮
bao
包
/
pao
pao
袍
跑
bao
抱
它们的读音有什么特点?
❖它们的韵母都一样,都和“包”的 读音有关。
❖谁能用最简便的方法 快速记住这些生字?
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 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 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
chá pào
bǎo
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
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 有衣穿长袍páo ,有火放鞭biān 炮pào。
“泡”字的左边跟字义有关, 右边跟字音有关......
日积月累
读读记记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 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睡袍 旗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4----语文园地四悦庄镇东赵庄完小杜春忠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一专题编排的。
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本单元主要包括:单元教材分析识字 4、 13、《坐井观天》 14、《我要的是葫芦》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16、《风娃娃》 17、《酸的和甜的》语文园地四。
教材重点: 1.认识 53 个常用字和会写字 50 个认识的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中包含的道理。
教材难点: 1、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语气的读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识字能力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了表现自己的主动意识。
但多数同学语文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较差,思考不够深入。
课外阅读习惯差,不善于积累,知识面狭窄。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 79 个常用字和会写字 36 个认识的字。
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中包含的道理。
3、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4、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课题:《识字四》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主备人:杜春忠序号:1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与习惯。
过程与方法:将音形结合认识生字,联系已经会写的字来学习书写本课的生字,在组词、说话中对字词加以运用,从而巩固。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韵律感,感知成语,培养学生学习、收集成语的兴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
2、制作“果子树”和“生字果子”。
3、把文具摆放整齐,做好上课的准备。
第一课时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
(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
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1、出示“识字4”中的成语。
2、听示范朗读。
3、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1、学生自愿上台交流:2、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四、读词识字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
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五、课外阅读指导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第二课时序号:15 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请学生认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2、自己读,然后抢答。
二、学写生字1、认读生字: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寸落补拔功助取所小组内读生字。
2、识记字形:请你仔细看一看这些生字有哪些特点?谁能想办法记住他们?3、书写生字:⑴小组内同学互相当小老师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应该怎么写。
⑵老师在黑板上范写,集体评议。
边评议边写。
4、巩固生字:学生独立练写,教师巡视评价。
三、课堂总结板书设计:识字四取长补短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急于求成教后记:课题:13、《坐井观天》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主备人:杜春忠序号:16一、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井、观、沿、遥、弄、错、无、际、抬、相”等生字的字音。
在老师的指导下会写10个字。
2 、能借助拼音读通短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能根据标点,尝试读出句子的语气。
3、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懂得要做个见多识广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根据标点,读出青蛙和小鸟说话时的语气,从而体会故事的寓意。
2、认读生字,尤其是读准“井、弄、错”这三个生字的字音;能按照正确的笔顺描写“井、沿、无、抬”。
三、教学准备:1、教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小鸟和青蛙的头饰。
2、学生方面的准备:每人一张铅画纸。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观察画面,引入情景。
(1)出示“一口井”,让学生分别指出:井里、井沿、井口、井底的位置。
(2)添加青蛙的图像,说说:青蛙在哪里干什么?2、揭示课题:坐井观天。
3、渗透学习“井、观”的字音、字形。
4、读题,解题。
5、设疑过渡: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里包含了一个道理,学完课文就能知道。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1.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
五、课堂练习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井( ) 观( ) 沿( ) 百( )开( ) 现( ) 没( ) 白( )3).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第二课时序号:17一、引入课题1.张出示挂教学挂图,读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
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二、讲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
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
板书:井沿。
讲解生字。
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
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哪儿来呀?)(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指夸张的话)(3)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井口那么大(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板书:无边无际(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
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7)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2)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
”(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3)小鸟为什么笑了?(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4)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5)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
”(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语气)5.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
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三、课堂练习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填空: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
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写字提示:比较下面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偏旁在形体上有什么不同。
长)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引导想象: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它会跳出井口吗?2、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怎么样呢?(1)提供想象材料: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
这下,它惊呆了。
它看到(),心想:()。
(2)青蛙会对小鸟说什么?2、总结,揭示寓意:《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什么?(不要做“井底之蛙”,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点天,眼光如此狭小。
而应该做个见多识广的人。
)板书设计:井沿小鸟图无边无际13.坐井观天天有多大井口那么大青蛙图教后记:课题:《我要的是葫芦》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主备人:杜春忠序号:18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和图片。
2、葫芦的实物、《我要的是葫芦》的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葫芦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2、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葫芦(出示葫芦实物),谁来叫叫它的名字(指导读轻声)3、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与葫芦有关。
师板题,齐读课题。
4、师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讲了件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1)CAI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老师带读生字。
(2)CAI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3.再读课文,并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1. CAI:仔细观察这两副图,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叶子、葫芦、种葫芦人的表情)2. 学习第一自然段(1)葫芦究竟长什么样?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葫芦样子的句子(2)生自由读,画句子,指名读句子。
(CAI出示“细长的……几个小葫芦。
”)(3)指导朗读:你认为葫芦美吗?为什么?(4)你喜欢这些小葫芦吗?(喜欢)种葫芦的人喜欢它们吗?从哪里知道的?指导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CAI出示句子)四、师小结这么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它们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